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潜生体定植的原位观察技术研究 被引量:7
1
作者 丛延广 刘俊康 +1 位作者 袁泽涛 徐启旺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0-71,共2页
对小鼠结肠组织原位标本进行潜生体定植的实验研究。染色采用美蓝初染后 ,高锰酸钾复染的方法。方法简便。
关键词 潜生体 定植 染色 原位观察
下载PDF
细菌潜生体相关的IBS动物模型建立实验研究 被引量:8
2
作者 刘俊康 陈杰 +1 位作者 吴小兰 徐启旺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7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IBS动物模型。方法在CGC与IBS发病相联系的临床调查基础上,建立CGC定植相关的IBS动物模型,判断指标选择了动物体内的CGC定植状况、粪便含水量、排便次数、结肠肌电特征、张力改变以及肠道组织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上... 目的:建立一种新的IBS动物模型。方法在CGC与IBS发病相联系的临床调查基础上,建立CGC定植相关的IBS动物模型,判断指标选择了动物体内的CGC定植状况、粪便含水量、排便次数、结肠肌电特征、张力改变以及肠道组织的病理切片观察。结果上述指标在模型动物中均有特定的改变,并分别地反映出病人的腹泻特征,肠道动力异常改变特征及无明显病理损伤特征,同时在发病的特点上也显示出体内细菌CGC定植,反复应用抗生素以及反复发作的特征,并且建模阳性率在45%~50%之间。结论本文所建立的模型在与临床的相似性及模型本身的重复性方面均达到了要求,是一种理想的IBS动物模型,可以为IBS的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更为合理的实验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动物模型 细菌潜生体 抗生素
下载PDF
奇异变形杆菌潜生体与繁殖体的耐药性差异及其机制探讨 被引量:5
3
作者 黄春基 徐启旺 +1 位作者 解晓珍 丛延广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06-108,共3页
目的:观察奇异变形杆菌潜生体与繁殖体的耐药性差异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一株自己构建的标准产酶菌株和一株临床分离菌株,经波动培养法诱导产生潜生体及繁殖体,检测二者的耐药性差异,并通过β-内酰胺酶活性分析、外膜通透... 目的:观察奇异变形杆菌潜生体与繁殖体的耐药性差异并探讨其发生机制。方法:采用一株自己构建的标准产酶菌株和一株临床分离菌株,经波动培养法诱导产生潜生体及繁殖体,检测二者的耐药性差异,并通过β-内酰胺酶活性分析、外膜通透率测定及外膜蛋白SDS-PAGE检测来探讨其发生机制。结果:潜生体的耐药程度普遍高于繁殖体,二者的β-内酰胺酶活性差异不显著(P>0.05),潜生体外膜通透率降低且有多种外膜蛋白减少或缺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潜生体 繁殖体 耐药性 抗生素
下载PDF
双歧杆菌属潜生体的初步实验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刘俊康 闫国华 +3 位作者 邓渝 吴小兰 魏海龙 徐启旺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513-515,共3页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属在不利条件下形成的球形体,是否为细菌潜生体的一种形式。方法应用4℃有氧条件持续放置、药敏试验方法结合菌落形态、细菌染色观察、原子力显微镜扫描以及复原生长试验等,进行观测和证明。结果有氧条件放置、抗菌药... 目的探讨双歧杆菌属在不利条件下形成的球形体,是否为细菌潜生体的一种形式。方法应用4℃有氧条件持续放置、药敏试验方法结合菌落形态、细菌染色观察、原子力显微镜扫描以及复原生长试验等,进行观测和证明。结果有氧条件放置、抗菌药物等因素作用下,双歧杆菌均可转变成球形体,给予正常生长条件,又可以恢复正常生长及形态。结论不利条件下形成的双歧杆菌球形体,具备细菌潜生体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歧杆菌 细菌潜生体 原子力显微镜
下载PDF
不同生长形态绿脓杆菌胞外粘液多糖的含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2
5
作者 丛延广 刘俊康 +2 位作者 袁泽涛 邓国宏 徐启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571-574,共4页
目的 探讨不同形态绿脓杆菌胞外粘多糖的含量及其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分离一株形态对培养温度敏感的绿脓杆菌基础上 ,提取潜生体与繁殖体的胞外粘液多糖 ,以干重比评价二者粘液多糖的含量 ;并测定其对体外培... 目的 探讨不同形态绿脓杆菌胞外粘多糖的含量及其对体外培养的肺癌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方法 在分离一株形态对培养温度敏感的绿脓杆菌基础上 ,提取潜生体与繁殖体的胞外粘液多糖 ,以干重比评价二者粘液多糖的含量 ;并测定其对体外培养细胞粘附的影响。结果 潜生体胞外粘液多糖含量显著增加 (P <0 .0 1) ,同时其对体外培养细胞的粘附率也显著提高 (P <0 .0 1)。结论 绿脓杆菌繁殖体转变为潜生体后 ,其胞外粘液多糖含量及其粘附能力均有显著性提高。对绿脓杆菌潜生体的研究有助于对绿脓杆菌致病性的深入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脓杆菌 潜生体 繁殖体 胞外粘液多糖
下载PDF
自发性腹膜炎腹水细菌潜生体形成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梁后杰 王瑞玲 +1 位作者 徐启旺 刘俊康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9期527-529,共3页
目的 :观察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细菌潜生体 (CG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细菌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腹水细菌 CGC的形成 ;用细菌显微培养技术、细菌遗传稳定性试验和最小抑菌浓度 (MIC)测定并观察CGC的生物学特点。结果 :自发性腹膜炎... 目的 :观察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细菌潜生体 (CGC)的生物学特性。方法 :用细菌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腹水细菌 CGC的形成 ;用细菌显微培养技术、细菌遗传稳定性试验和最小抑菌浓度 (MIC)测定并观察CGC的生物学特点。结果 :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中 CGC具有传代生长、繁殖方式多样、活动能力强和抗生素耐受力强的特点。结论 :自发性腹膜炎患者腹水 CGC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运动能力和抗生素耐受力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发性腹膜炎 腹水 潜生体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肠道细菌CGC定植及其对局部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刘俊康 廖玉芳 +2 位作者 胡峻晨 吴小兰 徐启旺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8-1201,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细菌CGC在体内定植分布的主要位置及这种定植对局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头孢呋辛钠诱导CGC产生,以体内细菌定植的原位检测方法对结肠各段CGC定植情况进行检测.在建立了IBS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CGC定... 目的:探讨肠道细菌CGC在体内定植分布的主要位置及这种定植对局部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采用头孢呋辛钠诱导CGC产生,以体内细菌定植的原位检测方法对结肠各段CGC定植情况进行检测.在建立了IBS动物模型基础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CGC定植较多的回盲部肠黏膜上皮细胞的腺苷酸能荷及ATP与腺苷酸库比值进行测定,以反映细胞活性状态.结果:正常大鼠检测未见大量细菌CGC,在模型鼠标本的连续检测结果中检出大量CGC.通过肠道细菌定植检测,细菌CGC主要定植在回盲部和升结肠段;与正常组相比,IBS模型组回盲部三个肠段的细胞线粒体ATP能荷值以及ATP与总腺苷酸库比值检测结果明显降低,相应肠段之间数值差异显著(均P<0.05).结论:细菌CGC在大鼠体内定植显优势分布,在局部定植后能引起细胞活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肠道细菌潜生体 回盲部 线粒体
下载PDF
显微镜下的湍流 被引量:1
8
作者 刘俊康 邓国宏 +2 位作者 袁泽涛 刘道剑 徐启旺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426-430,共5页
为了实验观察生物作用所致的新的湍流方式—生物性微观湍流,探索其过程及支配因素,以奇异变形杆菌潜生体进行显微培养发生微生物悬液特殊运动现象,通过对照实验比较分析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显微镜下湍流呈整体混乱而局部有序特征,以... 为了实验观察生物作用所致的新的湍流方式—生物性微观湍流,探索其过程及支配因素,以奇异变形杆菌潜生体进行显微培养发生微生物悬液特殊运动现象,通过对照实验比较分析控制因素。结果表明显微镜下湍流呈整体混乱而局部有序特征,以实验证明具凹坑效应及发生启动温度依赖性和悬液量自控性。通过研究阐明新的湍流自发、自控混沌过程,为湍流研究提供一个可控条件的实验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潜生体 湍流 混沌
下载PDF
缓激常泰拮抗细菌潜生体对肥大细胞激活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刘俊康 吴小兰 +1 位作者 陈杰 徐启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579-581,共3页
目的观测缓激常泰拮抗细菌潜生体激活肥大细胞的作用。方法以头孢呋辛钠诱导大肠杆菌产生,体外以细菌潜生体为对照,分别观测不同剂量缓激常泰对细菌潜生体激活肥大细胞的拮抗作用。结果中、高剂量的缓激常泰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与对照... 目的观测缓激常泰拮抗细菌潜生体激活肥大细胞的作用。方法以头孢呋辛钠诱导大肠杆菌产生,体外以细菌潜生体为对照,分别观测不同剂量缓激常泰对细菌潜生体激活肥大细胞的拮抗作用。结果中、高剂量的缓激常泰具有显著的拮抗作用,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一定剂量的缓激常泰具有稳定肥大细胞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细菌潜生体 肥大细胞
下载PDF
肠道细菌潜生体形成的诱导因素实验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章荣华 闫国华 +1 位作者 刘俊康 徐启旺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6年第6期391-393,395,共4页
目的:探讨肠道细菌潜生体诱导因素的种类及特点。方法:采用药敏试验和大鼠体内用药后分离肠道细菌进行显微培养的方法,观察抗生素和人类生活中常接触的化学物质对大鼠肠道常见细菌形成肠道细菌潜生体的诱导作用。结果:新型抗生素如西力... 目的:探讨肠道细菌潜生体诱导因素的种类及特点。方法:采用药敏试验和大鼠体内用药后分离肠道细菌进行显微培养的方法,观察抗生素和人类生活中常接触的化学物质对大鼠肠道常见细菌形成肠道细菌潜生体的诱导作用。结果:新型抗生素如西力欣、氧氟沙星和氨苄青霉素几乎全部可以导致肠道菌群出现肠道细菌潜生体,诱导作用强,而氯霉素、土霉素等诱导作用弱。此外,残留量的杀虫剂、洗涤剂,以及市售的部分化妆品如口红等可不同程度地诱导大鼠肠道内或分离的肠道菌形成肠道细菌潜生体。这些肠道细菌潜生体主要由大肠杆菌、变形杆菌、假单胞菌等肠道中常见细菌形成。结论:人类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常接触的物质大多可诱导肠道细菌潜生体产生,尤其是目前临床常用抗生素诱导作用较强。提示细菌肠道细菌潜生体可能是在现代社会中伴随新抗生素、新型生活用品的广泛应用,某些疾病如肠易激综合征发病率上升的一个重要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 潜生体 抗生素 生物波
下载PDF
臭氧氧化污泥原位减量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1
作者 刘艳芳 高玮 +3 位作者 娄晓月 李功 刘昊昀 李再兴 《煤炭与化工》 CAS 2021年第5期151-156,共6页
采用污泥原位减量技术来应对污水厂剩余污泥量大、增长速度快、处理难等问题。综述了臭氧应用于污泥原位减量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臭氧氧化污泥原位减量的技术原理,分析了臭氧氧化污泥减量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研究了臭氧化污泥... 采用污泥原位减量技术来应对污水厂剩余污泥量大、增长速度快、处理难等问题。综述了臭氧应用于污泥原位减量技术的研究进展,介绍了臭氧氧化污泥原位减量的技术原理,分析了臭氧氧化污泥减量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系统研究了臭氧化污泥回流对出水水质及污泥性质的影响,并指出了臭氧氧化污泥原位减量技术存在的问题和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剩余污泥 减量化 溶胞 隐性生长
下载PDF
细菌潜生体相关的IBS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12
作者 裴轶劲 黄梅 +4 位作者 邓瑜 冯中正 郭林明 刘重阳 刘俊康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09年第8期754-756,759,共4页
目的研究细菌潜生体(CGC)相关的IBS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以完善该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二步刺激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先用不同浓度组的头孢呋辛钠刺激大鼠产生CGC,然后用辣椒液刺激。模型建成判定指标为CGC定植、粪便含水量和排便次数... 目的研究细菌潜生体(CGC)相关的IBS大鼠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以完善该模型的建立。方法采用二步刺激法建立IBS大鼠模型,先用不同浓度组的头孢呋辛钠刺激大鼠产生CGC,然后用辣椒液刺激。模型建成判定指标为CGC定植、粪便含水量和排便次数等。结果不同浓度组的头孢呋辛钠刺激大鼠,引起CGC的动态变化特点和定植率不一样。获得IBS大鼠雄性与雌性比例为1.5∶1。结论CGC相关的IBS大鼠模型建立,头孢呋辛钠浓度组合对CGC动态变化特点和定植起关键作用,并且该动物模型建立有性别差异,对IBS的发病机制与性别差异研究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潜生体 IBS 动物模型 性别差异
下载PDF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中大肠杆菌潜生体增殖方式的研究
13
作者 王瑞玲 梁后杰 +1 位作者 刘俊康 徐启旺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418-1420,共3页
目的 研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中大肠杆菌潜生体的增殖方式 ,探讨大肠杆菌潜生体对肠道粘膜的侵袭性。方法 在生物波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大肠杆菌的波动生长模型 ,观察大肠杆菌潜生体在不同pH、温度、湿度、渗透压、抗生素状态下的... 目的 研究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中大肠杆菌潜生体的增殖方式 ,探讨大肠杆菌潜生体对肠道粘膜的侵袭性。方法 在生物波理论的基础上 ,建立大肠杆菌的波动生长模型 ,观察大肠杆菌潜生体在不同pH、温度、湿度、渗透压、抗生素状态下的生长变化。制备肝硬化鼠动物模型观察大肠杆菌潜生体对肠道粘膜的损害。结果 经波动培养后 ,可见肠道潜生体呈现多种生长方式。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中大肠杆菌潜生体形成率和群集率可显著增高。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腹水中潜生体具有较强的繁殖能力运动能力和抗生素耐受能力 ,从而具有较强的侵袭力 ,而且具有一定的逃逸巨噬细胞吞噬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潜生体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 大肠杆菌
下载PDF
潜生体自旋性实验观察
14
作者 王振维 刘俊康 +2 位作者 丛延广 刘道剑 徐启旺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09-411,共3页
为系统观察细菌潜生体 (Crypticgrowthcells ,CGCs)特殊运动结构—自旋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力 ,采用显微培养方法对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培养和观察。结果显示单极CGC倾向于盘旋形成运动活泼的自旋水体 ,并可表现出中心单极端下旋... 为系统观察细菌潜生体 (Crypticgrowthcells ,CGCs)特殊运动结构—自旋体的形成过程及其对环境的适应力 ,采用显微培养方法对奇异变形杆菌进行培养和观察。结果显示单极CGC倾向于盘旋形成运动活泼的自旋水体 ,并可表现出中心单极端下旋的立体构型。其他CGC在菌体某一部位弯曲形成“S”形中心的自旋体。以中心反复调整“S”形状适应环境。研究结果提示 ,细菌自旋小体的形成依赖于外部和内部的因素。自旋体的特殊运动方式可能与机会感染中细菌致病作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奇异变形杆菌 潜生体 自旋体 实验观察
下载PDF
An observation on nonperiodic variations of Pseudomonas aeruginosaduring their survival in water 被引量:1
15
作者 邓国宏 高强国 +1 位作者 王源 徐启旺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1998年第3期205-211,共7页
Objectiv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widespread existen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ilamentouscells of Pseudomonas aerugionsa (PA), the surviving process of the vegetative and filamentous cells of PA innutrient-fr... Objective In order to demonstrate the widespread existence and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filamentouscells of Pseudomonas aerugionsa (PA), the surviving process of the vegetative and filamentous cells of PA innutrient-free water were observed. Methods: The vegetative and filamentous cells of PA were transferred into physiological saline and distilled water under 37 C and 28 C respectively and their morphological variationsand surviving process were observed dynamically. Results: It was found that PA appeared in the filamentousand dark-short forms alternatively in water. In the process of alternative changes, a large amount of bacterialcells died and a small number of them underwent cryptic growth order alternation to survive. Conclusion:The variations of the vegetative and filamentous cells of PA in water possess a determinate aperiodicity andtheir surviving process exists in the form similar to an attenuated damping oscil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ryptic growth cells DETERMINATE aperiodicity
全文增补中
盆腔脓肿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孙海珠 路莉 +2 位作者 陈秀慧 王德莹 邱晓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573-576,共4页
盆腔脓肿(pelvic absces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主要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急性腹膜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脓肿。盆腔脓肿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或隐匿,易引起异位妊娠、继发性不孕、慢性盆腔疼痛等远... 盆腔脓肿(pelvic abscess)是育龄期女性常见病,主要包括输卵管积脓、卵巢积脓、输卵管卵巢脓肿以及急性腹膜与急性盆腔结缔组织炎所致的脓肿。盆腔脓肿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或隐匿,易引起异位妊娠、继发性不孕、慢性盆腔疼痛等远期并发症,严重影响女性健康。治疗不当可导致多器官衰竭和脓毒败血症而死亡,病死率可高达20%。本文就盆腔脓肿致病机制的研究进展,细菌潜生体(CGC)的生物学特性以及与感染的相关性进行综述,以促进对其研究的深入,为盆腔脓肿治疗上寻找新的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脓肿 大肠埃希菌 细菌潜生体
原文传递
肝硬化患者肠道菌丛潜生体形成及其调控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梁后杰 林进乾 +2 位作者 徐启旺 刘俊康 刘为纹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51-254,共4页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肠道菌丛潜生体 (CGC)和群集形成情况 ;了解细菌CGC形成是否与肝功能分级有关 ;探讨某些药物对肠道细菌CGC和群集形成的影响。方法 受试者包括 86例肝硬化患者 (实验组 )和 2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 ,用细菌形态学... 目的 观察肝硬化患者肠道菌丛潜生体 (CGC)和群集形成情况 ;了解细菌CGC形成是否与肝功能分级有关 ;探讨某些药物对肠道细菌CGC和群集形成的影响。方法 受试者包括 86例肝硬化患者 (实验组 )和 2 0例健康人 (对照组 ) ,用细菌形态学检测方法观察粪便中有无细菌CGC和群集 ;用细菌显微培养技术、细菌遗传稳定性试验和最低抑菌浓度测定观察CGC的生物学特点 ;观察药物对细菌CGC和群集的影响。结果 肝硬化患者的粪便中细菌CGC和群集率 (5 0 0 % )显著高于正常人 (5 0 % ) (P <0 0 1) ,肝硬化患者的CGC具有传代生长、活动能力强和抗生素耐受力强的特点。肝功能越差 ,细菌CGC形成率越高 (P <0 0 5 ) ,细菌CGC和群集阳性的患者分别用氟哌酸、米雅BM片和乳果糖治疗后 ,CGC和群集率分别为 90 9%和 6 3 6 % ,5 0 0 %和 33 3% ,71 1%和 0 ,与安慰剂比较 ,氟哌酸组对CGC形成率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米雅BM片和乳果糖则差异有显著性(P <0 0 5 )。结论 肝硬化患者的肠道细菌CGC形成率和群集率可显著增高。肝硬化患者的CGC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运动能力和抗生素耐受力 ,从而具有极强的侵袭力。乳果糖及生态制剂较抗生素在调节细菌CGC形成和群集方面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硬化 肠道菌丛潜生体 细菌群体 CGC
原文传递
细菌潜生体与盆腔脓肿发病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6
18
作者 孙海珠 刘晶晶 +4 位作者 路莉 王德莹 陈秀慧 赵吉子 邱晓红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19-323,共5页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潜生体(CGC)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盆腔脓肿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构建盆腔炎性疾病(PID)模型: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开腹在肠系膜处接种大肠埃希菌,观察生殖系统的病理变化,确定PID的急性加重期。构建PID急性加重期模型:... 目的探讨大肠埃希菌潜生体(CGC)的形成机制及其与盆腔脓肿发病的相关性。方法构建盆腔炎性疾病(PID)模型:以雌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开腹在肠系膜处接种大肠埃希菌,观察生殖系统的病理变化,确定PID的急性加重期。构建PID急性加重期模型:分4组,对照组1组,抗生素组3组。注射1/2浓度抗生素,模拟临床非规范化应用。切片观察病灶处病理改变,镜下观察CGC的产生。结果 SD大鼠PID模型病灶处组织病理损伤程度与时间呈正相关。模型中炎症的病理转归分为急性期与慢性期。急性加重期界定为建模后7~17 d,但均无化脓现象。构建PID急性加重期内动物模型,使用1/2浓度头孢菌素的模型组病灶出现化脓反应,组织损伤严重。脓液中检测出革兰阴性、直径3~15μm的纤细大肠埃希菌CGC。结论不规范的抗生素治疗PID可诱导CGC形成,有诱发盆腔脓肿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盆腔脓肿 细菌潜生体 大肠埃希菌
原文传递
臭氧投量对污泥水解酸化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玉鑫 杨静 +2 位作者 张军军 蒋宝军 韩相奎 《中国给水排水》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23-126,共4页
采用臭氧预处理剩余污泥,通过检测污泥上清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含氮和含磷化合物的变化,考察臭氧投量对污泥水解酸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可以有效地破坏细胞壁,加快污泥水解酸化进程,缩短污泥水解酸化时间。综合考虑... 采用臭氧预处理剩余污泥,通过检测污泥上清液中挥发性脂肪酸(VFA)、含氮和含磷化合物的变化,考察臭氧投量对污泥水解酸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臭氧可以有效地破坏细胞壁,加快污泥水解酸化进程,缩短污泥水解酸化时间。综合考虑处理成本和水解酸化效率,臭氧投量应以使污泥微生物细胞壁刚刚破裂为宜,在试验条件下,臭氧的最佳投量为54.0~77.0mg/gTS,污泥水解酸化停留时间以2~3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剩余污泥 臭氧预处理 水解酸化 隐性生长 细胞破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