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天螺霜抑制2215细胞分泌HBsAg和HBeAg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超 凌庆枝 刘群红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09-510,共2页
关键词 天螺多糖 2215细胞 药物作用 乙型肝炎病毒
下载PDF
台湾细叶油柑体内外抗乙肝病毒作用研究 被引量:18
2
作者 黄正昌 邓学龙 +3 位作者 朱宇同 张美义 刘妮 郭兴伯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00年第3期260-263,共4页
为研究叶下珠属植物台湾细叶油柑体内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应用 2 115细胞株及雏鸭乙型肝炎模型 ,对台湾细叶油柑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进行了体内外抗乙肝活性实验。结果 :台湾细叶油柑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HBsAg分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 为研究叶下珠属植物台湾细叶油柑体内外抗乙肝病毒的作用 ,应用 2 115细胞株及雏鸭乙型肝炎模型 ,对台湾细叶油柑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进行了体内外抗乙肝活性实验。结果 :台湾细叶油柑水提取物和醇提取物对HBsAg分泌均有一定抑制作用 ,但其醇提物对HBeAg的分泌无抑制作用。在体内抗鸭乙肝病毒实验中 ,台湾细叶油柑水提物 10g·kg- 1·d- 1和 5g·kg- 1·d- 1剂量组于给药 5d、给药 10d和停药 3d时有显著体内抑制DHBV -DNA作用 ,而其醇提物则无抑制DHBV -DNA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湾细叶油柑 药理学 抗乙肝病毒作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三种叶下珠属植物在体外细胞培养中抗HBV作用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陈征途 朱宇同 +4 位作者 方宏勋 容秉培 郭兴伯 王新华 陈万荣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02-104,共3页
对3种叶下珠属植物的水提物在2215细胞培养中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显示:3种药物在6.25g/L加药后第5天,苦味叶下珠对2215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率分别为57.79%和... 对3种叶下珠属植物的水提物在2215细胞培养中抗乙型肝炎病毒(HBV)作用进行了初步观察。结果显示:3种药物在6.25g/L加药后第5天,苦味叶下珠对2215细胞HBsAg和HBeAg分泌的抑制率分别为57.79%和55.00%,黄珠子草为64.62%和61.51%,新发现的珠子草延益亚种为44.32%和2.98%。提示苦味叶下珠和黄珠子草在体外细胞培养第5天中对HBsAg和HBeAg的分泌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型肝炎病毒 叶下珠 药理学 2215细胞
下载PDF
木犀草素抗肿瘤细胞增殖及增敏抗肿瘤药物作用研究 被引量:39
4
作者 王洪燕 全康 +2 位作者 蒋燕灵 吴加国 唐修文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30-36,共7页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对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以及其与抗肿瘤药联用的增敏作用。方法:选用5μmol/L或10μmol/L木犀草素与不同浓度抗肿瘤药联合作用肿瘤细胞24 h后,用MTS法检测其体外抗增殖作用。结果:5μmol/L木犀... 目的:研究黄酮类化合物木犀草素(Luteolin)对体外抗肿瘤细胞增殖,以及其与抗肿瘤药联用的增敏作用。方法:选用5μmol/L或10μmol/L木犀草素与不同浓度抗肿瘤药联合作用肿瘤细胞24 h后,用MTS法检测其体外抗增殖作用。结果:5μmol/L木犀草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人子宫颈癌细胞(Hela)、人乳腺癌细胞(MCF-7)、人胃腺癌细胞(AGS)、人胃癌细胞(MGC-803)的抗增殖作用均<20%,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和人肝癌细胞(HepG2)的抗增殖作用约20%。Bexarotene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抑制率达50%(IC50)的浓度约为2μmol/L,与5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IC50约0.2μmol/L,5μmol/L木犀草素与0.1μmol/L Bexarotene联用对Hela细胞的抗增殖作用达44%,Bexarotene与木犀草素联用在MGC-803、HepG2、A549细胞中增敏较小,在Caco2和MCF-7细胞中无增敏作用;顺铂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的IC50>30μmol/L,与5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IC50约3μmol/L,联用后在MGC-803、HepG2和A549中增敏较小;博来霉素单一用药时对Hela细胞的IC50>100μmol/L,对A549细胞的IC50约为100μmol/L,与5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Hela细胞的IC50约为1μmol/L,与10μmol/L木犀草素联用后A549细胞的IC50约为10μmol/L。木犀草素与格列卫联用在MGC-803、HepG2、A549和AGS中增敏较小。结论:木犀草素在低于10μmol/L浓度时,对肿瘤细胞体外抗增殖作用较小。低浓度(5μmol/L^10μmol/L)的木犀草素在不同的肿瘤细胞中对抗肿瘤药的增敏作用强度不同,在Hela细胞中增敏作用最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系 肿瘤 药物作用 木犀草素 投药和剂量 博来霉素 抗肿瘤药 治疗应用 顺铂 药物疗法 联合 药物协同作用
下载PDF
三氧化二砷对肝癌细胞系HLE的影响 被引量:8
5
作者 刘连新 姜洪池 +3 位作者 朱安龙 周津 王秀琴 吴旻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4-138,共5页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 (AT)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AT作用后观察肝癌细胞HLE的存活、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AT作用于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 目的 观察不同浓度的三氧化二砷 (AT)在不同时间对肝癌细胞的影响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应用不同浓度的AT作用后观察肝癌细胞HLE的存活、形态学改变及细胞凋亡的情况。结果 不同浓度的AT作用于肝癌细胞有明显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 ,发生作用后细胞生长有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改变 :细胞膜完整、染色质固缩、核碎裂、凋亡小体形成 ;琼脂糖凝胶电泳显示肝癌细胞存在G2 /M期阻滞 ,在G1峰前出现明显的凋亡峰 ;且出现明显的凋亡特征性梯状条带。结论 AT可明显抑制肝癌细胞的生长 ,其机制主要是诱导肝癌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氧化二砷 药理学 培养的肿瘤细胞 细胞凋亡 肝细胞癌
下载PDF
γ-干扰素对肝癌细胞株Hep-G2 Fas,Bcl-2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郑岩松 林永堃 +1 位作者 吕新生 石铮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观察γ 干扰素 (γ IFN)对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 (Hep G2 )表达Fas ,Bcl 2的影响。方法 应用γ IFN预处理Hep G2 ,用阿霉素诱导凋亡 ,MTT法分析细胞死亡率 ,电镜观察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γ IFN作用于Hepp G2细胞过程中Fas ,... 目的 观察γ 干扰素 (γ IFN)对肝癌细胞株Hep G2细胞 (Hep G2 )表达Fas ,Bcl 2的影响。方法 应用γ IFN预处理Hep G2 ,用阿霉素诱导凋亡 ,MTT法分析细胞死亡率 ,电镜观察凋亡 ,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γ IFN作用于Hepp G2细胞过程中Fas ,Bcl 2的表达情况。结果 γ IFN预处理的Hep G2表达Fas增强 ,表达Bcl 2减弱 (P <0 .0 5 ) ;γ IFN预处理后Hep G2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提高 (P <0 .0 5 )。结论 γ IFN对肝癌细胞株Hep G2Fas ,Bcl 2表达有影响 ,并可提高肝癌细胞对阿霉素的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Γ-干扰素 药理学 基因表达 FAS基因 BCL-2基因 细胞凋亡 肿瘤细胞 肝癌细胞株
下载PDF
重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腺病毒保护培养的原代脊髓运动神经元 被引量:2
7
作者 尚铁燕 万有 +1 位作者 姚磊 韩济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9,共5页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liacellline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 ,GDNF)重组腺病毒 (Ad CMVgdnf)对培养的原代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转染不同滴度Ad CMVgdnf不同时间后计数 ,并计... 目的 :观察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gliacellline derivedneurotrophicfactor ,GDNF)重组腺病毒 (Ad CMVgdnf)对培养的原代脊髓运动神经元的保护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转染不同滴度Ad CMVgdnf不同时间后计数 ,并计算凋亡的运动神经元的百分率。 结果 :1 0 4 ~ 1 0 7pfu·ml 1 (pfu ,plaqueformunit)AdCMVgdnf的保护作用中 ,以 1 0 7pfu·ml 1 作用最显著 ,腺病毒的滴度过大或过小 ,保护作用都减弱 ;观察 1~ 9d不同转染时间的效果时 ,在第 3~ 9天均可观察到保护作用 ,以第 9天最明显 ,存活的运动神经元数比对照组增多2 80 % ,同时凋亡神经元的百分比较对照组减少 1 2 .9%。结论 :在一定的时间 (9天 )和合适的腺病毒滴度 (1 0 7pfu·ml 1 )条件下 ,腺病毒介导的GDNF对体外培养的脊髓运动神经元起到了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脊髓运动神经元 腺病毒 重组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 培养 基因治疗
下载PDF
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化合物合成及抗肿瘤细胞增殖构效关系研究
8
作者 叶子奇 丁文波 +3 位作者 陈哲 章砚东 俞永平 楼宜嘉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9-56,共8页
目的:评价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获得高效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用于后续药物研发。方法:固相合成17个设计作用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结... 目的:评价新型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系列化合物体外抗肿瘤活性,获得高效抗肿瘤小分子化合物用于后续药物研发。方法:固相合成17个设计作用于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结构为4,8-二取代-8,9-二氢吡嗪[2,3-g]喹唑啉-7(6H)-酮的新型系列化合物。采用MTT法对人肺癌细胞株A549、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加药96 h后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结果:对于人肺癌细胞株A549,化合物7-13和7-14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值分别为8.10和8.12μmol/L。共有8个化合物对人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有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7-2、7-13和7-17抑制效果最佳,其IC50值分别为2.22、0.57和7.20μmol/L。而对于人胃癌细胞株SGC7901,化合物7-3和7-13具有抑制效果,其IC50值分别为4.20和9.71μmol/L。结论:17个化合物对3种肿瘤细胞株呈现不同抑制效果,为结构修饰以提高化合物抗肿瘤活性提供了很好的依据。其中化合物7-13对所测瘤株均具增殖抑制活性,可作为潜在药物用于后续抗肿瘤药物研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受体 表皮生长因子 拮抗剂 抑制剂 抗肿瘤药 治疗应用 喹唑啉类 细胞系 肿瘤 药物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