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有+VP的NP”与“有+NP+VP”的变换限制——兼论“有+NP+VP”的情态表达功能
1
作者 王梅晓 寇鑫 《现代语文》 2024年第1期67-76,F0002,共11页
“有+VP的NP”和“有+NP+VP”结构之间存在互相变换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变换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以“VP的NP”结构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自指和转指的“有+VP的NP”向“有+NP+VP”变换的语义限制条件,得出以下结论:“有(VP的NP)转指”都可... “有+VP的NP”和“有+NP+VP”结构之间存在互相变换的可能性,不过,这种变换是有一定条件限制的。以“VP的NP”结构为切入点,通过分析自指和转指的“有+VP的NP”向“有+NP+VP”变换的语义限制条件,得出以下结论:“有(VP的NP)转指”都可以变换成“有+NP+VP”结构,对NP的语义没有严格的限制;同指性“有+(VP的NP)自指”均不能变换成“有+NP+VP”;限定性“有+(VP的NP)自指”结构中,只有由[+条件义][+附属义]特征的事件属性名词构成的“有+VP的NP”,才能完成结构变换。在这一基础上,探讨了这两种结构变换受限的原因,以及“有+NP+VP”结构的情态表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VP的NP” “有+NP+VP” “有”字结构 变换限制 自指 转指 情态表达功能
下载PDF
古汉语“有”字无定代词用法疏证
2
作者 张其昀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75-84,共10页
古汉语中“有”字有一种无定代词用法,它直接用在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前,在表示“存在”义之外,还有称代动词义所关涉的不确定的人、物或事的意义。“有”字的无定代词用法可在语义、语法两个层面加以证明。在语义层面,可通过以前后句、... 古汉语中“有”字有一种无定代词用法,它直接用在动词(含动词性短语)前,在表示“存在”义之外,还有称代动词义所关涉的不确定的人、物或事的意义。“有”字的无定代词用法可在语义、语法两个层面加以证明。在语义层面,可通过以前后句、上下文相应词语印证,以对文印证,以异文印证这3种手段来证明。在语法层面,可主要通过以“有﹢动”结构式与动词“有”字的4种结构式“有﹢名﹢动”“有﹢动﹢者”“有﹢所﹢动”“有﹢所﹢介﹢动”及其转换式、等义式的比照来证明。经比照可知,“有”还表示名词的意义,证明“有”是无定代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字 无定代词 疏证
下载PDF
汉语本体论研究——中西方语言哲学的存在范畴观
3
作者 陈伟 《浙江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5-121,160,共8页
通过对中西方语言哲理的考察,汉语典型存在范畴“有”“无”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类用法,分别对应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道器合一”和“体用不二”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模式之中,加之“有”“无”的体词性和... 通过对中西方语言哲理的考察,汉语典型存在范畴“有”“无”分为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类用法,分别对应形而上之“道”与形而下之“器”。“道器合一”和“体用不二”的理念已经根植于汉民族的传统思维模式之中,加之“有”“无”的体词性和谓词性两类用法又已同时沿用数千年,两类存在范畴容易混淆,因此对于中国语言哲学“有无”存在问题的争辩由来已久。中国的言语构造与西方的言语构造不同,对于本体论的探讨应以汉语“根本的本体”为基准。汉语典型存在范畴与中国哲学存在范畴相通且相融,前者是后者的表现,后者是前者的根基,后者可以通过前者得以证实,前者可以通过后者找到根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体论 存在范畴 语言哲学
下载PDF
闽西多方言接触地带“有”字声韵调的地理层次差异
4
作者 余颂辉 严修鸿 《语言科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24-639,共16页
文章考察151个地点的材料并结合已刊方言论述,分析闽西连城及其周边地区方言“有”字在口语中今读的类型,同时画成特征分布地图。研究结果显示,“有”在这一区域的方言中有阴平、上声、阳入三种声调归并类型;韵母有读同侯韵、尤韵、模... 文章考察151个地点的材料并结合已刊方言论述,分析闽西连城及其周边地区方言“有”字在口语中今读的类型,同时画成特征分布地图。研究结果显示,“有”在这一区域的方言中有阴平、上声、阳入三种声调归并类型;韵母有读同侯韵、尤韵、模韵、麦韵等四种类型;声母有云母(v、j)、匣母(h、f、■)等语音层次,其历史层次及地理差异在学界已考察的地域中也不多见。“有”的这些读音表明,在一些方言接触带上的语音演变往往采取不同方言间声、韵、调交互感染的音变模式,这种演变模式不受词汇条件制约,产生音变的部分借入的是上层方言的音系特征而非音类读音的折合。文章还发现了一种语音现象,即有些地点某些音节结构表现出三种接触方言的特征,这在学术界还没有报道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 “有”字读音 地理分布 语言接触 客家话 闽语 双向扩散音变
下载PDF
《禹贡》“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歧解辑释
5
作者 宋海燕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0期35-40,共6页
《尚书·禹贡》在叙述兖州的赋税等级情况时,曾云“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关于这句话的断句、释义,历来聚讼纷纭。从《禹贡》自身体例来看,此句应从“厥赋贞”断句。兖州赋等之“贞”与他州不同,历代学者释“贞”,歧解纷繁,其中... 《尚书·禹贡》在叙述兖州的赋税等级情况时,曾云“厥赋贞作十有三载乃同”。关于这句话的断句、释义,历来聚讼纷纭。从《禹贡》自身体例来看,此句应从“厥赋贞”断句。兖州赋等之“贞”与他州不同,历代学者释“贞”,歧解纷繁,其中,宋代马廷鸾、金履祥以当时的金石学知识为依据,提出“贞”为“下下”之误,此说较为准确。“作”连下文,为无主宾语,引起历代治水与治州的争议。结合行文逻辑与《禹贡》体例来看,治州说更为合理,十三年当为治理兖州而非治水的年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禹贡》 兖州 “贞” “作” “十有三载”
下载PDF
“有请”的语法化及“有”作为主观表达词缀的形成机制 被引量:13
6
作者 薛宏武 闫梦月 《汉语学报》 CSSCI 2011年第2期14-27,95,共15页
本文从共时与历时角度研究了"有请"类动词的语法化过程、动因及机制,系统地将词内成分"有"定性为主观表达词缀,揭示了它的形成机制与价值。文章认为"有请"是从成分共用结构词汇化来的,成熟于宋元;动因是... 本文从共时与历时角度研究了"有请"类动词的语法化过程、动因及机制,系统地将词内成分"有"定性为主观表达词缀,揭示了它的形成机制与价值。文章认为"有请"是从成分共用结构词汇化来的,成熟于宋元;动因是高频使用及主观性,机制是分布环境的拓展、重新分析及重新理解。"有请"词汇化后,"有"仍在语法化。其存在义经历时发展而被遗忘,从而成为附着成分。基于"有"具有表客气的语法功能,人们又将其重新理解为主观词缀,"有请"也相应地由动宾结构被重新分析为派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请”类动词 语法化“有” 主观表达词缀
下载PDF
关于“有的+VP” 被引量:13
7
作者 谢英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7-42,共6页
现代汉语中“有的”与谓词性成分组合可以形成多种格式,它们的结构性质、语法表现和所表示的语法意义各不相同。文章最后讨论了近似固定词语的“有的是”。
关键词 有的 有的是 结构 功能 语法意义
下载PDF
谈“有人”“有的人”和“有些人” 被引量:21
8
作者 蔡维天 《汉语学报》 2004年第2期16-25,共10页
“有”有存有用法、拥有用法、呈现用法、完成用法和断定用法,这些用法都与“有”的“存在”意蕴有关。基于句法和语意上的证据,并结合共时层次和异时层次会通的考察和分析,我们认为部分“呈现”用法的“有”虚化,可重新分析为定语。
关键词 "有" 呈现用法 定语
下载PDF
从“含蓄原则”看“有+NP”的语义偏移现象 被引量:11
9
作者 温锁林 刘元虹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0-22,95,共13页
本文研究的是"有+NP"短语的语义偏移现象。在对心理期待的正向期待与负向期待重新定义的基础上,文章从形式与意义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构成"有+NP"短语的两个要素对语义的影响,解释了其语义偏移的成因及正向偏移与负... 本文研究的是"有+NP"短语的语义偏移现象。在对心理期待的正向期待与负向期待重新定义的基础上,文章从形式与意义结合的角度,分析了构成"有+NP"短语的两个要素对语义的影响,解释了其语义偏移的成因及正向偏移与负向偏移数量上的不对称现象。文章的结论是:"有+NP"正向偏移是表示"领有、具有"义的动词"有"字固有表示"好、多"的语义倾向所致;而"有+NP"的负向偏移,或由名词的语义倾向造成,或由表示"出现、存在"的动词"有"造成。与表意相近的其他格式相比,"有+NP"是一种弱主观性表达格式,说话者选择"有+NP"来表达其褒贬态度,是遵循了言语交际的"含蓄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NP”短语 语义偏移 含蓄原则 心理期待
下载PDF
两周金文中“有”的句法特点 被引量:2
10
作者 武振玉 梁浩 《西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1期32-35,共4页
古汉语中涉及"有"的研究主要有存现句研究、"有"字句研究、"有+VP"格式研究三个方面,研究重点为"有"字句的历时演变和"有"的词义及语法属性,研究范围则基本限于传世文献。在两周金文... 古汉语中涉及"有"的研究主要有存现句研究、"有"字句研究、"有+VP"格式研究三个方面,研究重点为"有"字句的历时演变和"有"的词义及语法属性,研究范围则基本限于传世文献。在两周金文中,"有"也是一个出现频率很高的词,共约102例,句法形式上全部带宾语,除了一般所见的体词性宾语外(50例),谓词性宾语(52例)比例之高是其明显特征。"有+VP"有"有+V、有+状语.V、有+V.宾语、有+V.补语、有+VP1+VP2、有+V1和V2"六种具体形式,表现出结构类型的多样化特点。而在体词性宾语中,抽象名词宾语超过其他各类宾语的总和,是其又一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两周金文 动词 句法特点
下载PDF
作为话题标记的“有” 被引量:11
11
作者 赵建军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5-71,共7页
本文基于原型理论和语法化理论,对"有+NP+VP"无主句中"有"的词性和用法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有+NP+VP"无主句不是兼语式,其中的"有"不是动词而是语法标记;"有"提升NP的有定性,... 本文基于原型理论和语法化理论,对"有+NP+VP"无主句中"有"的词性和用法进行了分析,得出以下结论:"有+NP+VP"无主句不是兼语式,其中的"有"不是动词而是语法标记;"有"提升NP的有定性,可以看作有定标记;通过"有"的引进介绍,NP成为一个新话题,"有"可以看作话题标记;"有+NP+VP"无主句与无定NP主语句的根本区别是语用功能不同,前者用于话题陈述,后者用于情景描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NP+VP”无主句 兼语式 有定标记 话题标记
下载PDF
句法结构的定量分析——以“有+VP”格式为例 被引量:6
12
作者 王玲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75-80,共6页
本文以普通话中的新兴格式"有+VP"为例,以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来展开句法结构的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有+VP"这一变异格式与社会因素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特点。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有+VP"结构的... 本文以普通话中的新兴格式"有+VP"为例,以社会语言学的调查方法来展开句法结构的定量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尝试分析"有+VP"这一变异格式与社会因素的相关关系及其变化特点。从研究的结果来看,"有+VP"结构的变异研究描述了新兴的句法结构在实际使用中定量性的变化过程,即先从口语的使用开始,随着使用率的增多,逐步扩展到书面语中;在不同的群体中,语言变异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女性对新形式的使用率往往高于男性;从年龄分布来看,年龄越小,对新形式的接受度越高,使用率也就越高。社区成员也会推动言语社区内的句法变异朝着有序性的方向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法结构 “有+VP”格式 语言适应行为 有序性
下载PDF
“有”的核心信息功能与特性——兼论无定主语/话题句 被引量:5
13
作者 薛宏武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50,共12页
"有"的核心信息功能是为叙事语篇(FIS)引入一个指人话题NP,并且NP可连续地表达为后续句的话题eNP,连续的eNP又可形成一个组织语篇的话题链。在FIS中"有"是个句法与语篇界面上的轻动词,"有NP"是体焦点,&qu... "有"的核心信息功能是为叙事语篇(FIS)引入一个指人话题NP,并且NP可连续地表达为后续句的话题eNP,连续的eNP又可形成一个组织语篇的话题链。在FIS中"有"是个句法与语篇界面上的轻动词,"有NP"是体焦点,"有NP"的句义是表示认证。现代汉语无定主语/话题句是"有NP"在FIS中高度主观化的产物,是语用组形句。共时上"有NP"认证句可给FIS贡献[+规范]、[+据实]、NP指称信息的[+重要]及组织语篇的【Tfl】意义或功能,而相应的无定主语/话题句在语篇里的表现则为[-规范]、[-据实]、[-重要]及【Tin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 叙事语篇 轻动词 体焦点 句法与语篇界面
下载PDF
湘潭话中的“有”字句 被引量:7
14
作者 丁健纯 《湘南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75-79,共5页
通过对湘潭话中与谓词相结合的四类"有"字句的描写,分析和探讨了其中"有"的意义、词性、"有"和谓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及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并对湘、粤、闽、客四大方言中的"有"字句进行了比较研究... 通过对湘潭话中与谓词相结合的四类"有"字句的描写,分析和探讨了其中"有"的意义、词性、"有"和谓词之间的语法关系及其出现的语言环境,并对湘、粤、闽、客四大方言中的"有"字句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有"字能作助动词使用,放在谓词性成分前面、表示"客观现实"的意义,是粤、闽、客以及湘这四大方言区别于北方方言的又一共同语法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湘潭话 “有” 谓词 意义 词性 语法关系 湘粤闽客方言
下载PDF
现代汉语主观极量构式“要多A有多A”研究 被引量:12
15
作者 甄珍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57-66,共10页
"要多A有多A"的构式义可以概括为"说话人就某主体在某一方面的性状做出主观极量评价"。进入该构式的A多为单双音节形容词或心理动词,表示一个量幅,具有非定量性特征及强烈的感情色彩。该构式所处的句法位置和充当... "要多A有多A"的构式义可以概括为"说话人就某主体在某一方面的性状做出主观极量评价"。进入该构式的A多为单双音节形容词或心理动词,表示一个量幅,具有非定量性特征及强烈的感情色彩。该构式所处的句法位置和充当的句法功能非常灵活。现代汉语中存在一个与"要多A有多A"相关的构式网络,其内部各构式之间具有承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要多A有多A” 构式语法 构式 主观极量
下载PDF
动词“有”和形容词性宾语 被引量:4
16
作者 沈威 《汉语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8-16,95,共9页
"有"是一个非常特殊的动词。大量事实表明,"有"能带形容词性宾语,且这些形容词性宾语是有规律、成系统的。在"有+形容词性宾语"结构中,"有"基本上是一个形式动词。
关键词 “有” 形容词性宾语 形式动词
下载PDF
现代汉语“有/无+Prep/V”类词的词汇化及其动因 被引量:5
17
作者 雷冬平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41-51,共11页
现代汉语"有/无+Prep/V"类词是动宾结构的复合词。这类词的词汇化是由于"有/无+所+V"或"有/无+所+Prep+VP"结构中的功能词"所"脱落而造成:前者"所"脱落之后,"有/无"直接... 现代汉语"有/无+Prep/V"类词是动宾结构的复合词。这类词的词汇化是由于"有/无+所+V"或"有/无+所+Prep+VP"结构中的功能词"所"脱落而造成:前者"所"脱落之后,"有/无"直接和已发生转指的V词汇化成动宾式的复合动词,后者"所"脱落之后,"有/无"和介词由于韵律的作用发生重新分析导致词汇化,同时介词从修饰动词的状语转变为"有/无"的宾语。"所"脱落的动因是:"有/无"具有要求其后谓词性成分发生转指的强制功能,而"所"同样具有转指功能,二者连用不符合经济原则。语法冗余手段的形成是促使"所"脱落的重要原因。"所"脱落后,其转指功能还作为隐性语迹作用于后面的动词或者介词。因此,"有/无+Prep/V"类词的形成,其实就是"有/无"和"所"字基于韵律的要求而共同作用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 无+Prep V” “所” 脱落 词汇化 重新分析 转指
下载PDF
裴頠“宝生存宜”的道德思想 被引量:3
18
作者 许建良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7-39,60,共4页
在总体上 ,裴危页虽反对贵无论“有生于无”的思想 ,强调万物为“自生”,但又认为“道”决定万物。在道德上 ,他提出“宝生存宜”的人生价值思想 ,以人的自然为“宜”,肯定人的欲望 ,但反对纵欲 ,强调该把欲望调节在“节中”的位置上 ;... 在总体上 ,裴危页虽反对贵无论“有生于无”的思想 ,强调万物为“自生”,但又认为“道”决定万物。在道德上 ,他提出“宝生存宜”的人生价值思想 ,以人的自然为“宜”,肯定人的欲望 ,但反对纵欲 ,强调该把欲望调节在“节中”的位置上 ;重视“风教”(道德教化 ) ,并推扬物质手段在实践操作上的润滑作用 ,这些至今仍不失其合理的意义。但是 ,他肯定带等级性的道德现状 ,其落后性也是不言而喻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裴Wei 道德思想 "宝生存宜" 人生价值思想 道德根据论 道德教化论
下载PDF
修饰“有+NP”结构的程度副词 被引量:4
19
作者 唐善生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66-69,共4页
不是所有的程度副词都能修饰“有+NP”结构,本文以较典型的程度副词为例,考察了 程度副词修饰“有+NP”结构的制约条件,认为“有+NP”的褒贬性、量度词语的隐现、比较项的省 略、“有”与“了”的组合、“有+NP”所处的句法位置以... 不是所有的程度副词都能修饰“有+NP”结构,本文以较典型的程度副词为例,考察了 程度副词修饰“有+NP”结构的制约条件,认为“有+NP”的褒贬性、量度词语的隐现、比较项的省 略、“有”与“了”的组合、“有+NP”所处的句法位置以及否定句式都是影响该结构受程度副词修饰 的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NP 程度副词 制约因素
下载PDF
否定性警告构式“有X好VP(的)”的判定、来源及其构式化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世凯 《汉语学习》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8-26,共9页
否定性警告构式"有X好VP(的)"由常量"有"、变量"X""好VP",以及可选项"的"构成,存在三个平行构式,且与"叫/让X好VP""有什么好VP的"和紧缩复句"有X好VP"... 否定性警告构式"有X好VP(的)"由常量"有"、变量"X""好VP",以及可选项"的"构成,存在三个平行构式,且与"叫/让X好VP""有什么好VP的"和紧缩复句"有X好VP"形近或形同。该构式的构件X只接纳人称代词,听说互动影响构式对代词的选择以及构式出现的频次。"有X好VP(的)"出现于非现实语境中,其构式义为否定性主观推断,语用上主要表示警告。构式"有X好VP(的)"源于"焉有……""岂有……""哪有……"类反问构式,是原有构式脱落掉反问标记,完成基本义的语境吸收和构式的意义演化,从而形成的新形式和意义配对。新构式单个构式成分的意义与整个构式意义之间的不匹配最终导致其发生构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X好VP(的)” 否定性警告构式 构式化 重新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