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14C标记人体物质平衡临床研究方案的统计分析
1
作者 尹航 刘淑洁 +2 位作者 张美娟 董瑞华 贺锐锐 《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 2024年第11期1297-1302,共6页
目的:了解我国14 C标记人体物质平衡临床研究方案,评价研究方案与《放射性标记人体物质平衡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要求的相符性,为后续该类型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 目的:了解我国14 C标记人体物质平衡临床研究方案,评价研究方案与《放射性标记人体物质平衡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以下简称“指导原则”)要求的相符性,为后续该类型研究的开展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试验登记与信息公示平台登记的14 C标记放射性物质平衡临床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12月31日,收集研究方案的基本情况、受试者特征、纳入与排除标准、研究药物特征、样本收集时长、入组例数和研究开展时机等研究方法相关的特征性数据,并比较其与指导原则的相符性。结果:共纳入137项研究,其中化学药136项,中药单体1项;口服药物130项,注射药物7项;适应证中,实体瘤、非小细胞肺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2型糖尿病等占比较大,研究设计较规范。结论:绝大多数14 C标记人体物质平衡临床研究方案的方法学特征性数据与指导原则要求相符,但是在研究开展时机方面与指导原则建议有较大不同,后续研究仍需加以关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标记 物质平衡 临床研究 研究方案 统计分析
下载PDF
SYNTHESIS OF THE RING—AND SIDE—CHAIN—^(14)C—LABELED 1,2—BIS—(4—MORPHOLINOMETHYL—3,5—DIOXOPIPERAZIN—1—YL) PROPANE
2
作者 杨正修 章辛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4期233-235,共3页
The ring-and side-chain-<sup>14</sup>C-labeled probimane, 1,2-bis (4-morpholinomethy1-3,5-dioxopiperazin-1-yl) propane were synthesized from acetic acid-1-<sup>14</sup>C in 4 steps and from &... The ring-and side-chain-<sup>14</sup>C-labeled probimane, 1,2-bis (4-morpholinomethy1-3,5-dioxopiperazin-1-yl) propane were synthesized from acetic acid-1-<sup>14</sup>C in 4 steps and from <sup>14</sup>C-formaldehyde in 1 step respectively. The radiochemical yeild for the ring labeling was 28.1%; for the side-chain labeling was 18.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BIMANE 1 2-bis (4-morpholinomethyl-3 5-dioxopiperazin-l-yl) PROPANE 14c-labeled
下载PDF
^(14)C标记秸秆碳素在淹水土壤中的转化与平衡 被引量:21
3
作者 王志明 朱培立 黄东迈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2-117,共6页
应用密闭培养法,于30℃恒温箱中对14C标记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在淹水红壤及变性土中14C与12C间的转化与平衡进行了示踪研究。培养期为112天。结果表明:秸秆碳和土壤原有碳的分解以前期为快(尤其是淹水后3~7天),以... 应用密闭培养法,于30℃恒温箱中对14C标记水稻秸秆、玉米秸秆在淹水红壤及变性土中14C与12C间的转化与平衡进行了示踪研究。培养期为112天。结果表明:秸秆碳和土壤原有碳的分解以前期为快(尤其是淹水后3~7天),以后逐渐减慢,至112天时,秸秆碳在土壤中的分解达54.20%~55.40%,分解速率常数为6.69×10-3d-1~7.06×10-3d-1,半衰期为98~104天。不同秸秆碳在不同土壤中的分解差异不大,显示土壤类型和秸秆种类对秸秆的分解状况影响不明显。土壤原有碳矿化特征表明变性土中12CO2释放量始终大于红壤,虽然加秸秆处理土壤中存在着微弱的正激发和负激发(激发率小于5%),但这些处理都出现了秸秆碳的净积累。至112天时,土壤原有碳仅分解6.76%~8.33%,分解速率常数为(5.88~7.37)×10-4d-1,半衰期为2.58~3.2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 秸秆 淹水土壤 碳素转化
下载PDF
水分胁迫后复水对苹果结果树体内^(14)C-光合产物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15
4
作者 徐迎春 李绍华 孔兰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1-45,共5页
利用14 C示踪方法研究胁迫后复水对14 C 光合产物从苹果结果树叶片的输出及其在体内的分配影响。结果表明 ,胁迫期间14 C 光合产物合成和输出量均减少 ,同化物向枝、干的分配率增加 ,向新梢 (幼叶 )和果实的分配率下降 ;胁迫后复水 ,同... 利用14 C示踪方法研究胁迫后复水对14 C 光合产物从苹果结果树叶片的输出及其在体内的分配影响。结果表明 ,胁迫期间14 C 光合产物合成和输出量均减少 ,同化物向枝、干的分配率增加 ,向新梢 (幼叶 )和果实的分配率下降 ;胁迫后复水 ,同化物的合成和输出均较胁迫条件下改善 ,但仍未完全恢复到充分供水的水平 ,同化物优先运往新梢 (幼叶 ) ,果实未获得较多的同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分胁迫 复水 苹果 结果树体 ^14c-光合产物 运输 分配
下载PDF
^(14)C-菲在营养液-火山石-小麦有控系统中的迁移和转化 被引量:3
5
作者 李滢 区自清 孙铁珩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318-322,共5页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标记菲在有控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结果表明,14C菲在有控系统中降解较快,施入药品24d后仅有0.32%的14C-菲存留在植物、营养液和火山石中.植物吸收的14C放射性大部分被结合到... 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14C标记菲在有控系统中的迁移转化.结果表明,14C菲在有控系统中降解较快,施入药品24d后仅有0.32%的14C-菲存留在植物、营养液和火山石中.植物吸收的14C放射性大部分被结合到植物组织中,其它14C主要以菲的极性代谢物形态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害物质 多环芳烃 小麦 ^14c标记 有控系统
下载PDF
猪血液中^(14)C标记喹烯酮的测定及药代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6
6
作者 李剑勇 赵荣材 +5 位作者 李金善 徐忠赞 杜小丽 苗小楼 薛飞群 柳军席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3期78-79,共2页
用喹烯酮 14 C标记法测定猪血液中喹烯酮的浓度并对喹烯酮静脉单次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猪 6头 ,单剂量0 .4 0 6 5 mg·kg-1(比活度 2 4 .6 μci· mg-1)静注给药 ,于不同的时间采集血样。消化液(HCl O4:H2 O... 用喹烯酮 14 C标记法测定猪血液中喹烯酮的浓度并对喹烯酮静脉单次给药后在猪体内的药代动力学进行了分析。猪 6头 ,单剂量0 .4 0 6 5 mg·kg-1(比活度 2 4 .6 μci· mg-1)静注给药 ,于不同的时间采集血样。消化液(HCl O4:H2 O2 =1:1.2 5 )消化完全一定量血样后 ,以液体闪烁谱仪计数法进行含量测定。喹烯酮线性范围为 0 .0 10~ 3.170 μg· g-1(r=0 .9980 ) ,最低检测量为 1.1ng,最低检测浓度为 0 .0 11μg· g-1,平均方法回收率 (10 2 .75±5 .2 6 ) % ,精密度考察喹烯酮日内、日间相对标准偏差小于 6 %。喹烯酮以原药的形式代谢排泄 ,静注给药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t1/ 2α=0 .1899h,t1/ 2β=4 .5 5 2 8h,Kel=0 .86 5 4h-1,AUC=0 .0 0 92 5 mg· h-1· L-1。结果表明 :喹烯酮静注给药后 ,其在体内分布快而广 ,消除相对也较快。本方法专一性强 ,快速 ,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 ^14c标记 喹烯酮 测定技术 药代动力学
下载PDF
^(14)C-标记氧化乐果的合成 被引量:3
7
作者 折冬梅 曲哲 +1 位作者 黄啟良 李凤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2-163,共2页
杀虫剂氧化乐果(O,O-二甲基-S-(N-甲氨基甲酰甲基)硫赶磷酸酯)的14C标记合成经4步完成。其放化收率为27.81%(以14C-碳酸钡计),放化纯度经薄板检测大于95%。
关键词 杀虫剂 氧化乐果 ^14c标记
下载PDF
杀菌剂氟吗啉的^(14)C标记合成 被引量:1
8
作者 折冬梅 曲哲 +1 位作者 黄啟良 李凤敏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06-207,共2页
氟吗啉是新型内吸性杀真菌剂。它的14C标记合成经3步完成,其放化收率为35.9%(以14C-碳酸钡计),放化纯度经薄板检测达97.8%。
关键词 杀菌剂 氟吗啉 14^c-标记
下载PDF
^(14)C-苄嘧磺隆的合成
9
作者 周洪杰 曹国印 +1 位作者 李芬 王斌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5-178,共4页
用Ba14CO3为原料,合成14C氰化钠、硝酸胍和苄基磺酰胺等中间体,最终得到14C苄嘧磺隆产品。放化收率为146%,放化纯度大于95%,放射性比活度为0781μCi/mg(28897kBq/mg)。
关键词 除草剂 苄嘧磺隆 放射性 14
下载PDF
N-甲基-^(14)C苄基胺及其亚硝胺的合成
10
作者 郭子丽 朱京荣 +2 位作者 魏紫萍 周瑞菊 张雨龙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0期638-640,共3页
报道了N-甲基-14C苄基胺和N-甲基-14C苄基亚硝胺的合成,比活度约为9.2×1011Bq/mol。由高压液相色谱仪测得的化学纯度和放化纯度均大于95%。
关键词 ^(14)c-甲基苄基胺 ^(14)c-甲基苄基亚硝胺 ^(14)c标记化合物
下载PDF
[1-^(14)C]-己酰乙醛亚硫酸氢钠药代动力学研究
11
作者 李冠宏 桂治宁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1期677-682,共6页
用[1-^(14)C]-己酰乙醛亚硫酸氢钠静注给药在小鼠体内作了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血药浓度改变符合开放式二房室模型;体内放射性分布广泛,给药4h后大部分组织的放射性已降至较低水平,瘤组织的放射性分布较低;血清、尿和肝、肾组织匀... 用[1-^(14)C]-己酰乙醛亚硫酸氢钠静注给药在小鼠体内作了药代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血药浓度改变符合开放式二房室模型;体内放射性分布广泛,给药4h后大部分组织的放射性已降至较低水平,瘤组织的放射性分布较低;血清、尿和肝、肾组织匀浆TLC显示大部分血清的放射性来自原形药物,而尿的放射性来自代谢物:肝、肾组织内放射性以代谢物为主,给药3h从呼吸道以^(14)CO_2形式和24h从尿排出的放射性分别占注入放射性总剂量的26.76%和14.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己酰乙醛亚硫酸氢钠 药代动力学 ^(14)c-标记
下载PDF
[^(14)C]乙双吗啉在小鼠体内的整体自显影分布
12
作者 王庆端 华海婴 +3 位作者 李启韬 张覃沐 章辛 任云峰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50-52,共3页
用宏观放射自显影术研究[^(14)C]乙双吗啉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药物经尾静脉注射后很快分布到各组织,以肺、肾、肝及胃肠道聚积的放射性为最高。其次为肿瘤及皮肤等组织,而大脑内未见有放射性分布。
关键词 乙双吗啉 放射自显影
下载PDF
用^(14)C示踪技术研究摇蚊幼虫对农药的富集作用
13
作者 刘孜 陈天乙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20-124,共5页
摇蚊幼虫是淡水湖泊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的底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底泥中,位移能力很小,个体又较大,被认为是水质监测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理想生物。底栖动物能大量富集水中微量的有毒物质,这已有许多报道,而有关摇蚊幼虫富集底泥中的有... 摇蚊幼虫是淡水湖泊中分布广泛、数量极大的底栖动物。它们生活在底泥中,位移能力很小,个体又较大,被认为是水质监测和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理想生物。底栖动物能大量富集水中微量的有毒物质,这已有许多报道,而有关摇蚊幼虫富集底泥中的有毒物质的报道甚少,国内至今尚未见报道。摇蚊幼虫富集毒物与其它底栖动物比较,其生态学意义更大,因为摇蚊幼虫除了作为鱼饵通过水生食物链浓缩和转移毒物外,大量的幼虫终将羽化为成虫,一批批飞离水体,有毒物质有可能较快地被消除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羽摇蚊幼虫 氟乐灵 示踪技术
全文增补中
(^(14)C-三唑基)-多效唑的合成 被引量:2
14
作者 纪桂君 曹国印 《核农学报》 CAS CSCD 1990年第1期43-46,共4页
用相转移催化法标记合成了植物生长延缓剂1-对氯苯基-2-[(5-(14)~C)-1,2,4-三唑-1-基]4,4-二甲戊-3-醇((14)~C-多效唑)。其步骤包括在相转移催化剂PEG800的存在下,(5-(14)~C)-1,2,4-三唑与一氯片呐酮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反应,生成(5-(14)~... 用相转移催化法标记合成了植物生长延缓剂1-对氯苯基-2-[(5-(14)~C)-1,2,4-三唑-1-基]4,4-二甲戊-3-醇((14)~C-多效唑)。其步骤包括在相转移催化剂PEG800的存在下,(5-(14)~C)-1,2,4-三唑与一氯片呐酮在乙酸乙酯溶液中反应,生成(5-(14)~C)-α-三唑基片呐酮,后者在苯溶液中再与对氯氯苄反应,生成(14)~C-三唑酮,最后在甲醇溶液中用硼氢化钠还原得到(14)~C-多效唑。其总放化收率为20.9%(以(14)~C-三唑计),放化纯度大于9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效唑 合成 杀菌剂 植物生长剂
下载PDF
^(14)C标记农药杀螟松和马拉硫磷的制备
15
作者 吴元劳 李侣 周桢堂 《核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740-743,共4页
以Ba14CO3为起始原料制得14CH3OH,然后用14CH3OH与PSCl3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再加入甲基硝基苯酚,在甲基异丁酮溶剂体系下制得14C-杀螟松,放化纯度>95%,放射性比活度为188.7BMq/mol。14CH3OH与P2S5合成出的中间体,加顺丁烯酸二... 以Ba14CO3为起始原料制得14CH3OH,然后用14CH3OH与PSCl3在碱性条件下反应,再加入甲基硝基苯酚,在甲基异丁酮溶剂体系下制得14C-杀螟松,放化纯度>95%,放射性比活度为188.7BMq/mol。14CH3OH与P2S5合成出的中间体,加顺丁烯酸二乙酯在甲苯溶剂体系中反应制成14C-马拉硫磷,放化纯度>95%,放射性比活度为156.4MBq/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螟松 马拉硫磷 14标记
下载PDF
~3H,^(14)C,^(125)I的三标记测量及淬灭校正
16
作者 原瑜 曹治平 +1 位作者 王德全 贾鹏翔 《同位素》 CAS 北大核心 1991年第3期157-165,共9页
本实验以H~#为淬灭指标,用液闪及井型NaI(Tl)晶体探测仪器,一次完成对~3H,^(14)C,^(125)I的三标记测量及淬灭校正。並观察了不同程度淬灭、不同的核素活度和活度比值对校正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淬灭条件下(H~#<227),低强度范... 本实验以H~#为淬灭指标,用液闪及井型NaI(Tl)晶体探测仪器,一次完成对~3H,^(14)C,^(125)I的三标记测量及淬灭校正。並观察了不同程度淬灭、不同的核素活度和活度比值对校正误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淬灭条件下(H~#<227),低强度范围内,校正误差均在10%以内,旦该方法操作简单、迅速、可靠,基本上可以满足实际测量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标记测量 同位素
下载PDF
~3H、^(14)C、^(125)I的三标记测量及淬灭校正
17
作者 原瑜 曹治平 +1 位作者 王德全 贾鹏翔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0年第1期12-20,共9页
本实验以H~#为淬灭指标,用液闪—#型两种探测仪器一次完成对~3H、^(14)C、^(125)I的三标记测量及淬灭校正。并观察了不同程度淬灭不同的核素活度比值和活度对校正极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淬灭条件下(H~#<227),低活度范围内,校正... 本实验以H~#为淬灭指标,用液闪—#型两种探测仪器一次完成对~3H、^(14)C、^(125)I的三标记测量及淬灭校正。并观察了不同程度淬灭不同的核素活度比值和活度对校正极差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中度淬灭条件下(H~#<227),低活度范围内,校正极差均控制在10%以内,基本上可以满足实际测量的要求,且该方法操作简单、迅速,结果准确。可在同一份样本中同时观察分别由~3H、^(14)H、^(125)I标记的三种物质代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标记 测量 淬火校正
下载PDF
^(14)C同位素研究进展
18
作者 张鹏 徐志红 +4 位作者 李昌达 陈伟 郑奕 沈佳宇 桂媛 《同位素》 CAS 2023年第1期109-116,I0006,共9页
^(14)C是一种重要的放射性示踪剂,能够揭示物质的分布、代谢机制及迁移路径,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业、地质和环境等领域。近年来^(14)C标记化合物的需求不断增长,其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本文总结了^(14)C同位素的来源、制备和分离... ^(14)C是一种重要的放射性示踪剂,能够揭示物质的分布、代谢机制及迁移路径,广泛应用于生物医药、农业、地质和环境等领域。近年来^(14)C标记化合物的需求不断增长,其应用研究领域不断拓展。本文总结了^(14)C同位素的来源、制备和分离纯化方法,^(14)C标记化合物的制备和结构鉴定方法,以及^(14)C标记化合物在相关研究领域的应用情况,着重探讨了^(14)C同位素分离纯化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希望在解决^(14)C排放污染的同时,实现^(14)C的资源化利用,并促进^(14)C应用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c 分离纯化 标记化合物 应用
下载PDF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SULFHYDRYL GROUPS OF E.coli LEUCYL-tRNA SYNTHE-TASE AND SEQUENCING OF [^(14)C]NEM-LABELED PEPTIDES
19
作者 缪枫 施建平 王应睐 《Science China Chemistry》 SCIE EI CAS 1991年第6期691-698,共8页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sulfhydryl groups of E. coli Leucyl--tRNA synthetase(LeuRS) by DTNB, NEM and IAA resulted in a time-dependent loss of both amino-acid acti-vation and aminoacylation activities in paral... The chemical modification of the sulfhydryl groups of E. coli Leucyl--tRNA synthetase(LeuRS) by DTNB, NEM and IAA resulted in a time-dependent loss of both amino-acid acti-vation and aminoacylation activities in parallel. The second-order reaction constants of DTNB,NEM and IAA were 1700, 150 and 0.46 mol/L^(-1) min^(-1) respectively. Chemical stoichiometryshowed that only one sulfhydryl group of LeuRS was essential for both activities. Substratesleucine and Leu-AMP protected the active sulfhydryl group from modification, suggestingthat the modified sulfhydryl group is located in or near the active site region responsiblefor amino-acid activation. [^(14)C]NEM--labeled LeuRS was subjected to tryptic digestion, andpeptides were separated and sequenced. 179 Cys~*-Asp-Thr-Leu182 was identified as the major[^(14)C]NEM-labeled site in LeuRS. This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the previous observationthat the region for Leu--AMP formation was located at the N--terminal part of Le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euRS chemical modification [^(14)c]NEM-labeled peptide
原文传递
旱地和水田有机碳分解速率的探讨与质疑 被引量:85
20
作者 黄东迈 朱培立 +1 位作者 王志明 余晓鹤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482-492,共11页
14C标记的羊粪、杂交狼尾草(象草)及其根部分别施于淋溶土中,在30℃培养365天。土壤保持旱地(70%WHC)和淹水两种状态,进行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的对比试验。另一组试验采用14C标记的水稻秸和玉米秸,分别施于老成土和变性土中,在... 14C标记的羊粪、杂交狼尾草(象草)及其根部分别施于淋溶土中,在30℃培养365天。土壤保持旱地(70%WHC)和淹水两种状态,进行有机碳在土壤中分解的对比试验。另一组试验采用14C标记的水稻秸和玉米秸,分别施于老成土和变性土中,在上述相同的水分条件下于30℃培养112天进行对比。所有加入的不同有机物料。不论是在何种土壤,其在淹水土壤中的有机碳分解速率均快于旱地土壤,而前者的残留率却明显低于后者。淹水处理中各种不同有机物料的分解半衰期约为旱地相应处理的1.4—2.0倍。这和有关有机质在旱地和水田土壤中分解速率的传统概念相反。作者认为如果旱地和水田的土壤条件均适宜于微生物的代谢作用,水田土壤中不论是有机碳的分解速率还是分解量实质上均大于旱地土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 分解 旱地 水田 土壤有机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