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2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环境因子的全球主要陆地土壤δ15N分布图绘制
1
作者 单阳 王霞 +5 位作者 昝麒麟 赖晓明 姜晟 范清华 李娣 李旭文 《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48-53,共6页
基于全球812个样点的土壤δ^(15)N与气象、土壤、地形和植被等环境因子数据集,通过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构建土壤δ^(15)N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总集和分集模型,对比精度识别最优模型。根据最优模型和环境因子数据,绘制空间分辨率为0.25°的... 基于全球812个样点的土壤δ^(15)N与气象、土壤、地形和植被等环境因子数据集,通过随机森林回归算法构建土壤δ^(15)N与环境因子关系的总集和分集模型,对比精度识别最优模型。根据最优模型和环境因子数据,绘制空间分辨率为0.25°的全球主要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土壤δ^(15)N空间分布图。结果表明:总集模型精度为RMSE=1.63‰,R2=0.61;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分类的分集模型精度最高,为最优模型,平均精度为RMSE=1.19‰,R2=0.69;全球主要陆地自然生态系统土壤δ^(15)N平均值为4.88‰,变化范围为-0.49‰~12.29‰,标准差为1.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δ15n 氮循环 环境因子 随机森林回归 土壤
下载PDF
13Cr15Ni4Mo3N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连续冷却过程中的相变动力学
2
作者 寻丹 罗俊鹏 +5 位作者 张浩 胡可 李克 张梅 顾剑锋 李传维 《材料热处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4-196,共13页
采用淬火相变膨胀仪研究了13Cr15Ni4Mo3N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动力学行为。用改进的K-M方程准确描述了马氏体相变量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钢的特征温度Ac1和Ac3分别为600和720℃;1040℃奥氏体化后以任意冷速... 采用淬火相变膨胀仪研究了13Cr15Ni4Mo3N半奥氏体沉淀硬化不锈钢连续冷却过程的相变动力学行为。用改进的K-M方程准确描述了马氏体相变量与温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实验钢的特征温度Ac1和Ac3分别为600和720℃;1040℃奥氏体化后以任意冷速冷却仅发生马氏体相变,冷速为100℃/s时测得的马氏体相变开始温度Ms为99℃,相变结束温度Mf为-75℃。在冷速≥1℃/s时,晶格膨胀法和杠杆法计算得到的马氏体相变量结果相近,而冷速<1℃/s时,晶格膨胀法计算得到的马氏体转变量大于杠杆法计算得到的马氏体转变量。在相变动力学参数α取值0.03258时,K-M方程可简单方便地描述实验钢的马氏体相变动力学过程,但对相变初期的转变量预测精度较低;改进的K-M方程在考虑α随温度变化时,可较准确地预测马氏体转变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3Cr15ni4Mo3N 沉淀硬化不锈钢 连续冷却 相变动力学 K-M方程
下载PDF
基于15N示踪的青稞氮素利用率和分蘖能力研究
3
作者 郭案铭 吴昆仑 +1 位作者 姚晓华 姚有华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60-1567,共8页
为明确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的最佳施氮量,本试验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选用3个不同类型青稞品种进行盆栽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即不施氮(0N)、低氮(0.125 g·kg^(-1)N,LN)、中氮(0.25 g·kg^(-1)N,MN)和高氮(0.50 g·kg^(-1)N... 为明确青藏高原地区青稞的最佳施氮量,本试验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选用3个不同类型青稞品种进行盆栽试验,设置4个施氮水平,即不施氮(0N)、低氮(0.125 g·kg^(-1)N,LN)、中氮(0.25 g·kg^(-1)N,MN)和高氮(0.50 g·kg^(-1)N,HN),探讨不同施氮水平对不同青稞品种氮素利用率、分蘖能力和分蘖相关内源激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在3个施氮处理下,KL15对15N标记肥的利用率为24.00%~26.01%,15N残留率分别为6.89%~21.93%;KL18对15N标记肥的利用率为17.60%~24.81%,15N残留率分别为6.47%~22.69%;H800对15N标记肥的利用率为24.80%~28.40%,15N残留率分别为7.46%~22.02%。双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氮肥的施入量对青稞干物重、吸氮量、氮素利用率和土壤残留率有显著影响,氮肥和品种互作对干物重、氮素利用率有显著影响。通径分析结果表明,生长素与反式玉米素核苷(IAA/TZR)的比值大小对青稞分蘖数的形成均有直接或间接作用。可见,施氮量通过影响青稞的氮素利用效率和IAA/TZR比值进而影响分蘖成穗率。本研究结果为青藏高原地区不同类型青稞品种氮肥高效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 15n示踪 氮肥利用率 分蘖能力 内源激素
下载PDF
甜樱桃对^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 被引量:33
4
作者 赵凤霞 姜远茂 +4 位作者 彭福田 高相彬 刘丙花 王海云 赵林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686-690,共5页
以5年生‘早大果’甜樱桃为试材,研究了其在萌芽前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植株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盛花期细根和贮藏器官的Ndff较高;果实硬核期,新... 以5年生‘早大果’甜樱桃为试材,研究了其在萌芽前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结果表明:植株器官从肥料中吸收分配到的15N量对该器官全氮量的贡献率(Ndff)均随时间推移逐渐升高,盛花期细根和贮藏器官的Ndff较高;果实硬核期,新生器官中长梢和长梢叶的Ndff增长迅速,分别达0.72%和0.59%;果实硬核期到采收期,果实的Ndff增长迅速,到采收期达到最高,为1.78%;果实采收后到花芽分化期,新生器官Ndff增长减慢而贮藏器官增长迅速.盛花期根系吸收的氮素首先分配到贮藏器官,粗根15N分配率最高,为54.91%;果实硬核期细根和贮藏器官15N分配率由盛花期的85.43%下降到55.11%,而地上部新生器官则升高至44.89%;果实采收期15N分配率变化不大,果实采收后氮素营养迅速向贮藏器官中运转,花芽分化期细根和贮藏器官的15N分配率升高至72.26%,而地上部新生器官15N分配率与采收期相比下降了19.31%.从盛花期到花芽分化期,植株对15N尿素的当季利用率呈升高趋势,于花芽分化期达到最高,为16.8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15n 吸收 分配 利用
下载PDF
应用^15N研究烤烟对饼肥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 被引量:15
5
作者 苏帆 付利波 +5 位作者 陈华 尹梅 洪丽芳 王毅 杨跃 瞿兴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2期335-339,共5页
利用15N示踪法标记的油菜籽榨油后所得到的菜籽饼肥,研究了烤烟对饼肥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时期烟株各部位来自15N饼肥氮素的百分数(NDFF)、土壤的氮素百分数(NDFS)和15N饼肥氮素利用率(15NUE)均有明显差异,NDFF、... 利用15N示踪法标记的油菜籽榨油后所得到的菜籽饼肥,研究了烤烟对饼肥氮素的吸收利用规律。结果表明:不同处理不同时期烟株各部位来自15N饼肥氮素的百分数(NDFF)、土壤的氮素百分数(NDFS)和15N饼肥氮素利用率(15NUE)均有明显差异,NDFF、NDFS和15NUE值分别为19.90%~70.99%、29.01%~82.10%和20.62%~45.25%,100%15N饼肥处理烟株吸收的氮素主要来源于饼肥氮素。从烤烟氮素利用率、氮素回收率、产量和产值角度看,25%饼肥基施+75%硝酸铵基追各1/2处理最好,并且随着配施饼肥用量的增加,烟株各部位吸收土壤氮素的百分数、饼肥氮素利用率、氮素回收率、产量和产值呈递减趋势。当饼肥用量相同时,所配施的硝酸铵基施、追施各1/2处理的烟株各部位吸收土壤氮素的百分数、15N饼肥氮素利用率、饼肥氮素回收率、产量和产值均较硝酸铵完全基施处理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油菜耔饼肥 ^15n生物标记 氮素吸收 氮素利用
下载PDF
^15N示踪法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 被引量:16
6
作者 孟维伟 王东 +1 位作者 于振文 石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831-837,共7页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15N示踪法,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 0)、冬水+拔节水(W 1)、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 2)3个灌水处理,每次灌水60 mm,每个灌水处理下,设置15N尿素作底肥+普通尿素作追肥、普通尿素作底肥+15N尿素作追肥2个15N示踪处理的微区... 通过田间试验,采用15N示踪法,设置全生育期不灌水(W 0)、冬水+拔节水(W 1)、冬水+拔节水+开花水(W 2)3个灌水处理,每次灌水60 mm,每个灌水处理下,设置15N尿素作底肥+普通尿素作追肥、普通尿素作底肥+15N尿素作追肥2个15N示踪处理的微区,研究不同灌水处理对小麦氮素吸收分配及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成熟期地上部植株氮素积累量及来源于土壤的氮素的积累量均为W 2>W 1>W 0;肥料氮的积累量为W 0、W 1>W 2。W 1处理基肥氮积累量及比例均显著低于W 0处理,追肥氮的积累量及比例均显著高于W 0处理;W 2处理基肥氮和追肥氮的积累量均显著低于W 0处理。成熟期肥料氮在植株各器官的分配量为子粒>茎秆+叶鞘>叶>穗轴+颖壳;各处理营养器官中基肥氮的比例高于追肥氮,子粒中追肥氮的积累量及比例高于基肥氮。子粒中分配的肥料氮量为W 0、W 1>W 2。W 1处理子粒产量最高,植株中肥料氮的积累量及利用率均高于W 2处理。说明灌溉冬水+拔节水促进了小麦对追肥氮和土壤氮素的吸收积累,提高了肥料氮的积累量和利用率;在此基础上增灌开花水,地上部积累的追肥氮量及其向子粒中的分配比例均显著降低,这是花后供水多导致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显著降低的生理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15n示踪 灌水量和时期 氮素吸收分配 肥料氮利用率
下载PDF
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水稻对氮肥的吸收和分配 被引量:37
7
作者 晏娟 沈其荣 +1 位作者 尹斌 万新军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87-491,496,共6页
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结果表明:15N分别标记基肥(N1)、分蘖肥(N2)和拔节孕穗肥(N3)处理中,水稻吸收的氮素在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有23.1%、8.3%和19.9%来自肥料;从开花期到成熟期,... 运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不同生育时期水稻对肥料氮的吸收和分配。结果表明:15N分别标记基肥(N1)、分蘖肥(N2)和拔节孕穗肥(N3)处理中,水稻吸收的氮素在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期和开花期分别有23.1%、8.3%和19.9%来自肥料;从开花期到成熟期,不同时期标记的15N转运量大小为:拔节孕穗期追肥(N3)>基肥(N1)>分蘖期追肥(N2),但基肥的氮素转运效率最高,其他两次追肥氮素转运效率相当;在成熟期,N1、N2、N3处理残留在稻草中的15N分配比例分别为24.3%、26.7%和30.4%。无论是氮肥基施,还是分蘖期或拔节孕穗期追肥,水稻开花期之前所吸收的15N主要分配在叶片中,其次是鞘,再次是茎,开花期后,随着15N从营养器官向籽粒中的转移,叶片、茎秆和鞘中的15N分配百分比逐渐下降,籽粒15N的分配百分比逐渐上升。试验结果还显示,基肥15N标记时,分蘖盛期所吸收的氮来自肥料最高,为23.1%,随生育期的推进逐渐下降,到成熟期仅为10.6%,成熟期吸收的氮来自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追施的氮肥分别为5.9%和12.4%。表明(1)当土壤氮素含量不高时,基肥对水稻整个生育期生长很重要,基肥适量增加可显著增加水稻茎蘖数,对水稻群体质量建成有决定作用;(2)拔节孕穗肥可显著促进水稻生育后期的籽粒灌浆和充实,增加拔节孕穗期的氮素供应,有利于提高水稻的氮素收获指数;(3)分蘖期追肥氮素损失较大,水稻吸收较少,可以适量增加水稻基肥而不施分蘖肥,或在水稻分蘖后期水稻生物量较大时适量施肥以促进水稻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示踪技术 水稻 肥料氮 吸收与分配
下载PDF
氮肥管理对^15N标记水稻秸秆氮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11
8
作者 焦峰 吕淑敏 +3 位作者 李响 唐雷 王秋菊 刘峰 《中国土壤与肥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54-158,共5页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揭示氮肥管理方式对水稻秸秆氮吸收利用的影响,设置基肥氮素在插秧前施入和基肥氮素与秸秆同时施入(调节C/N)两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秸秆中的氮素可以作为下茬作物生长的有效氮源;基肥氮素与秸... 利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通过盆栽模拟试验揭示氮肥管理方式对水稻秸秆氮吸收利用的影响,设置基肥氮素在插秧前施入和基肥氮素与秸秆同时施入(调节C/N)两个处理,试验结果表明,秸秆中的氮素可以作为下茬作物生长的有效氮源;基肥氮素与秸秆同时施入(调节C/N)处理秸秆氮的利用率显著高于基肥氮素在插秧前施入,水稻从^15N秸秆标记物中摄取氮的比例(NdfS)明显低于土壤肥料中氮(NdfS+F);水稻地上植株对秸秆氮的综合利用率为6.51%~7.99%,其中,茎叶秸秆氮利用率为1.40%~1.75%,穗利用率为5.11%~5.25%。在秸秆还田的条件下,基肥氮素与秸秆同时施入,可以显著提高水稻对秸秆氮素的吸收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n 秸秆氮 水稻 秸秆氮利用率
下载PDF
土施和枝干涂抹^15N-尿素对氮素在甜樱桃树不同部位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5
9
作者 葛顺峰 赵凤霞 +2 位作者 姜远茂 彭福田 房祥吉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54-258,共5页
大田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土施和枝干涂抹15N-尿素对氮素在甜樱桃树不同部位分配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收期测定两种不同施肥方式各器官的Ndff%存在差异,土壤施肥处理细根的Ndff%最高为2.36%;枝干涂抹处理短梢的Ndff%... 大田条件下利用15N示踪技术,研究了土施和枝干涂抹15N-尿素对氮素在甜樱桃树不同部位分配及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果实采收期测定两种不同施肥方式各器官的Ndff%存在差异,土壤施肥处理细根的Ndff%最高为2.36%;枝干涂抹处理短梢的Ndff%最高为4.26%。土壤施肥处理粗根的15N分配率最高为22.23%,其次为短梢叶和果实;枝干涂抹处理中心干皮部的15N分配率最高为26.14%,其次为中心干木质部和果实。两种不同施肥方式下植株营养器官和贮藏器官的15N分配率差异极显著。果实采收期测定枝干涂抹处理和土壤施肥处理的15N利用率分别为20.64%和14.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甜樱桃 15n 土壤施肥 枝干涂抹 吸收 分配 利用
下载PDF
果园生草对^15N利用及土壤累积的影响 被引量:22
10
作者 彭玲 文昭 +2 位作者 安欣 姜翰 姜远茂 《土壤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950-956,共7页
以2 a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种植3种牧草(白三叶、鼠茅草和黑麦草)对苹果植株生长,氮素利用、损失及其在0~60 cm土层残留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苹果相比,生草栽培后苹果植株总鲜重、新梢粗度、新... 以2 a生红富士/平邑甜茶为试材,采用15N同位素示踪技术,研究了种植3种牧草(白三叶、鼠茅草和黑麦草)对苹果植株生长,氮素利用、损失及其在0~60 cm土层残留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苹果相比,生草栽培后苹果植株总鲜重、新梢粗度、新梢长度及根冠比皆成增加的趋势;苹果植株根长、根长密度及根表面积均以种植白三叶处理最大,其次为种植鼠茅草,最低的为单作苹果;不同处理间氮素利用率差异显著,种植白三叶后苹果植株氮素利用率最高,种植鼠茅草次之,单作苹果最低;生草栽培后15N残留主要集中在0~20 cm土层,且其15N残留量显著高于单作苹果。而在20~40 cm及40~60 cm土层15N残留量则以单作苹果最高,种植黑麦草次之,最低的为种植白三叶;生草栽培后氮素损失率为单作苹果>种植黑麦草>种植鼠茅草>种植白三叶。表明种植白三叶、鼠茅草及黑麦草在促进苹果植株氮素利用的同时,也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土壤氮素的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生草栽培 ^15n-尿素
下载PDF
局部根区交替灌溉与氮素耦合对葡萄生长及15N-尿素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陈丽楠 韩晓日 +1 位作者 孙占祥 刘秀春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447-453,共7页
为探讨局部根区交替灌溉与不同氮水平的耦合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两年生巨峰葡萄幼树为试材,利用15N标记示踪技术,设不同灌溉方式(传统双侧滴灌、固定根区滴灌、交替根区滴灌,分别记为CDI、FDI、ADI)和施氮水平(施氮量为0.4、0.8、1.2 g... 为探讨局部根区交替灌溉与不同氮水平的耦合效应,采用盆栽试验,以两年生巨峰葡萄幼树为试材,利用15N标记示踪技术,设不同灌溉方式(传统双侧滴灌、固定根区滴灌、交替根区滴灌,分别记为CDI、FDI、ADI)和施氮水平(施氮量为0.4、0.8、1.2 g·kg^(-1)土,分别记为N1、N2、N3),研究局部根区交替灌溉与不同氮水平耦合对葡萄生长指标、氮素的吸收与分配及15N肥料利用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DI相比,FDI和ADI葡萄新梢修剪量平均显著降低21.3%和13.5%,同一灌溉方式下,葡萄新梢修剪量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果实干物质量和当年生物量均表现为ADI>CDI>FDI,FDI和ADI的果实干物质量随着施氮量增加而增加,CDI的果实干物质量在N2最高。ADI果实的Ndff值明显高于CDI和FDI,主蔓和根砧等贮藏器官的Ndff值于不同灌溉方式间差异较小。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葡萄各器官Ndff值降低。ADI的15N肥料利用率最高,分别比CDI和FDI平均显著提高1.3和6.0个百分点,且15N肥料利用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降低。总之,根区交替灌溉(ADI)与中等施氮量(N2)耦合既能协调葡萄的生长,获得较高的果实干物质积累,又能获得较高的氮肥利用率。本研究为葡萄高产与水氮高效协调栽培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根区交替滴灌 施氮量 氮肥利用率 15n示踪
下载PDF
不同类型红富士苹果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和利用特性研究 被引量:17
12
作者 李红波 姜远茂 +4 位作者 彭福田 赵林 王磊 房祥吉 葛顺风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986-991,共6页
以15年生"惠民短枝"(短枝型)和"长富10"(普通型)红富士苹果/平邑甜茶(M.domesticaBorkh.cv.RedFuji/M.hupenensisRhed)为试材,研究其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盛花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 以15年生"惠民短枝"(短枝型)和"长富10"(普通型)红富士苹果/平邑甜茶(M.domesticaBorkh.cv.RedFuji/M.hupenensisRhed)为试材,研究其对春季土施15N-尿素的吸收、分配与利用特性。结果表明,盛花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细根中吸收的氮素来源与肥料的比例(Ndff)值最高,分别为0.407%和0.286%,短枝型显著高于普通型;新梢旺长期和花芽分化期,根部吸收的15N优先向新生营养器官运转,短枝型红富士,除叶片外,其余各器官中Ndff值均高于普通型;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果实中Ndff值最高,短枝型高于普通型;采收后,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均以粗根中Ndff值最高,分别为0.902%和0.792%,短枝型高于普通型。不同物候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吸收的15N在各器官的分配率存在差异,盛花期贮藏器官15N分配率最高,两品种差异不显著;新梢旺长期和花芽分化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贮藏器官15N的分配率不断下降,15N主要向营养器官分配,短枝型低于普通型;果实膨大期和果实采收期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生殖器官成为新的分配中心,短枝型显著高于普通型;采收后15N向贮藏器官回流、积累,短枝型红富士贮藏器官能积累更多的营养物质。春季土施15N-尿素,随着物候期的推移,短枝型和普通型红富士对15N尿素的吸收利用率逐渐上升,采收后达到最高,分别为24.643%和16.311%;短枝型红富士氮素利用率普遍高于普通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枝型 普通型 15n-尿素 吸收 分配 利用
下载PDF
基肥(15N)施用时间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利用率的影响 被引量:12
13
作者 谢志坚 涂书新 +3 位作者 李进平 许汝冰 陈振国 王学龙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829-834,共6页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与田间试验,在湖北襄樊2个不同海拔的植烟生态区(赵家山和老湾)研究了不同基肥施用时间(提前0、15和30d)条件下,施用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烤烟产量... 采用15N同位素示踪微区试验与田间试验,在湖北襄樊2个不同海拔的植烟生态区(赵家山和老湾)研究了不同基肥施用时间(提前0、15和30d)条件下,施用氮肥对烤烟产量、产值及氮素吸收、利用和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显著增加烤烟产量和产值,增幅分别为13%~40%(低海拔赵家山地点)和14%~35%(高海拔老湾地点)。与移栽当天施用基肥相比,提前施用基肥15~30d有利烤烟产值的提高,其中高海拔试验点增幅为10%~30%,达到显著水平(P<0.05)。与移栽当天或者提前15d相比,提前30d施用基肥还提高2个海拔地区烤烟对氮素的吸收累积量8%~26%。提前基肥施用时间对低海拔地区氮肥利用率的影响不显著,但显著提高高海拔地区烤烟生育中后期氮肥利用率3%~6%。结果说明,在光、温条件较差的高海拔地区,适当提前施用基肥(15d),有利于提高肥料利用率,从而提高烤烟产量产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烤烟 基肥时间 产量产值 氮素 15n示踪技术
下载PDF
基于15N示踪的“稻/草-食用菌-菜”循环系统氮肥利用率评价 被引量:2
14
作者 钟珍梅 黄勤楼 +2 位作者 陈钟钿 黄秀声 冯德庆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1期253-259,共7页
氮利用效率是评价作物生产及循环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该研究比较"稻/草-食用菌-菜"循环农业的氮利用效率,为该模式在南方地区推广提供依据。该研究设置"水稻-食用菌-白菜"(R模式)和"狼尾草-食用菌-白菜&qu... 氮利用效率是评价作物生产及循环农业生产效率的重要指标,该研究比较"稻/草-食用菌-菜"循环农业的氮利用效率,为该模式在南方地区推广提供依据。该研究设置"水稻-食用菌-白菜"(R模式)和"狼尾草-食用菌-白菜"(P模式)2个循环农业模式,每个循环农业模式均包括3个生产环节,分别为:15N尿素栽培水稻和狼尾草(Ⅰ环节)、15N稻草和牧草栽培平菇(Ⅱ环节)、15N菌渣栽培白菜(Ⅲ环节)。结果表明,15N在稻谷的分配比例最高,为57.75%,而狼尾草第1次刈割15N分配比例最高,为58.94%。2模式氮利用效率均以Ⅰ环节最高,分别为23.44%和43.34%,其次为Ⅱ环节,Ⅲ环节最低,且P模式3个环节之间氮利用率达到显著水平;氮残留率以Ⅱ环节最高,其次为Ⅲ环节,Ⅰ环节最低。Ⅰ环节杂交狼尾草的氮利用效率高于水稻,Ⅱ环节利用杂交狼尾草栽培平菇氮利用效率也高于稻草栽培平菇,"狼尾草-食用菌-白菜"循环农业模式(P模式)的氮肥循环利用效率高于"水稻-食用菌-白菜"循环农业模式(R模式),表现为Ⅰ、Ⅱ和Ⅰ+Ⅱ+Ⅲ环节P模式氮利用效率较R模式显著提高了84.90%、69.31%和47.29%。加环后2种循环农业模式氮利用效率均得到提高,与单一水稻/狼尾草种植相比,"稻/草-食用菌-白菜"模式植株地上部15N累积量分别从63.50和112.30 mg增加至115.33和169.89 mg,氮肥利用率分别从22.29%和39.41%增加至40.48%和59.62%。"狼尾草-食用菌-白菜"循环农业模式可在南方地区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尿素肥料 水稻 狼尾草 食用菌 循环农业 15n标记技术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Capacity by Sugarcane Using 15N 被引量:7
15
作者 杨荣仲 谭裕模 +2 位作者 桂意云 谭芳 李杨瑞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08年第2期154-156,共3页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reveal the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capacity by sugarcane from Brazil under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Guangxi,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 [ Objective] The study aimed to reveal the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capacity by sugarcane from Brazil under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Guangxi, an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study on the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capacity by sugarcane and related generalization and application. [ Method] The ^15N isotopic fertilizer was solely applied on plants of three sugarcane cultivars planted in greenhouse with no other fertilizer forms applied, meanwhile virus-free stem seedling was regarded as control, to measure their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capacity using ^15N isotope. [ Result ] The nitrogen fixation rate of B8 from Brazil reached 26.91%, while Guitang 11 and RIC16 presented no or poor nitrogen fixation capacity. [ Conclusion] The sugarcane eultivar B8 from Brazil showed some nitrogen fixation capacity under the ecological conditions of Guangxi.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GARCANE Biological nitrogen fixation ^15n isotope
下载PDF
过量灌溉条件下起垄栽培对富士苹果生长和15N-尿素利用、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周恩达 门永阁 +5 位作者 周乐 李洪娜 葛顺峰 李晶 魏少冲 姜远茂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650-655,共6页
以4年生富士/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了过量灌溉条件下起垄栽培对富士苹果生长和15N-尿素利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灌溉条件下,与平栽处理相比起垄栽培处理在春梢停长期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 以4年生富士/SH40/八棱海棠为试材,研究了过量灌溉条件下起垄栽培对富士苹果生长和15N-尿素利用、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过量灌溉条件下,与平栽处理相比起垄栽培处理在春梢停长期根系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分别提高1.70倍和1.69倍,根系游离脯氨酸含量降低了63.60%,根系活力和细根生长量分别提高1.44倍和1.68倍;在秋梢停长期也表现出相似规律。起垄栽培与平栽处理在春梢停长期树体的氮素利用率分别为4.40%和3.86%,差异不显著;到秋梢停长期分别为5.16%和4.02%,差异达显著水平。起垄栽培植株营养器官15N分配率均高于平栽,其中以细根最为显著,且随物侯期的推移差异越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过量灌溉 起垄栽培 15n-尿素 利用 分配
下载PDF
15N同位素在华北冬小麦夏玉米氮营养来源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7
作者 张经廷 周顺利 +1 位作者 王志敏 贾秀领 《同位素》 CAS 2019年第4期299-307,共9页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是华北平原最主要的种植方式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阐明该种植体系作物氮营养来源定量组成对区域养分资源管理、施肥制度优化、作物营养状况调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N作为氮元素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其... 小麦-玉米一年两作是华北平原最主要的种植方式之一,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阐明该种植体系作物氮营养来源定量组成对区域养分资源管理、施肥制度优化、作物营养状况调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5N作为氮元素的一种稳定同位素,其示踪技术在农田氮肥去向,作物氮营养来源等农业生产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概述了15N同位素技术在研究当季施入化肥氮、前茬残留化肥氮、播前土壤固有硝态氮对华北冬小麦-夏玉米氮营养贡献中的具体应用方法、实例及相关研究结果,并对叶面肥氮、还田秸秆氮、大气沉降氮等其他氮营养来源的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该种植体系养分资源管理以及施肥制度优化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同位素技术 15n示踪 小麦-玉米轮作 氮营养来源 华北平原
下载PDF
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法测定发酵液中尿素δ^13C和δ^15N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国辉 钟其顶 +1 位作者 王道兵 申世刚 《质谱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0-67,共8页
在酸性环境下,尿素与丙二醛-二甲基乙缩醛反应生成2-羟基嘧啶,随后由重氮甲烷甲基化形成2-甲氧基嘧啶。本研究以酵母发酵液为例,建立了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法测定发酵液中尿素δ^(13)C和δ^(15)N,并对前处理方法和G... 在酸性环境下,尿素与丙二醛-二甲基乙缩醛反应生成2-羟基嘧啶,随后由重氮甲烷甲基化形成2-甲氧基嘧啶。本研究以酵母发酵液为例,建立了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法测定发酵液中尿素δ^(13)C和δ^(15)N,并对前处理方法和GC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尿素在不同13 C(0~5%)和15 N(0~10%)标记丰度下,标记量与GC-C-IRMS测定结果的相关性良好,线性相关系数R2分别为0.998和0.999,说明可在极低标记浓度下对尿素中δ^(13)C和δ^(15)N进行准确测定。采用该方法测定了酵母发酵液尿素中δ^(13)C和δ^(15)N,其重复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1‰和0.30‰,再现性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23‰和0.29‰。该方法精度高、准确性好,可为低稳定同位素标记尿素示踪实验以及尿素循环代谢研究提供方法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素 衍生化 气相色谱-燃烧-同位素比值质谱(GC-C-IRMS) δ13C δ15n
下载PDF
苹果摘叶及枝干喷施尿素对春季土施15N-尿素吸收利用的影响 被引量:2
19
作者 于波 何流 +1 位作者 葛顺峰 姜远茂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77-381,404,共6页
以 6 年生‘烟富 3’/SH6/平邑甜茶为试材,利用^ 15N 同位素标记,研究 LP+NU(2015 年落叶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不喷施尿素)、LP+U(2015 年落叶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喷施尿素)、NLP+NU(2015 年落叶前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不... 以 6 年生‘烟富 3’/SH6/平邑甜茶为试材,利用^ 15N 同位素标记,研究 LP+NU(2015 年落叶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不喷施尿素)、LP+U(2015 年落叶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喷施尿素)、NLP+NU(2015 年落叶前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不喷施尿素)、NLP+U(2015 年落叶前不摘叶+2016 年萌芽前枝干喷施尿素)处理对苹果春季土施^15N-尿素吸收、分配及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处理苹果根部贮藏营养水平差异显著,其中 NLP+U处理苹果根系淀粉、可溶性总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含量分别为 39.71 mg/g、11.28 mg/g、25.74 mg/g、0.31 mg/g,高于 LP+NU、LP+U、NLP+NU 处理;NLP+U(2015 年不摘叶+2016 年枝干喷施尿素)处理对苹果根系生长促进作用显著,其根长、根表面积、根尖数、表面积密度、根长密度等根系形态指标及根系生物量由高到低分别为 NLP+U>NLP+NU>LP+U>LP+NU 处理,且新梢旺长期苹果植株体内全氮含量由高到低顺序为 NLP+U>NLP+NU>LP+U>LP+NU;不同处理间苹果各器官 Ndff 值存在明显差异,且均以根的 Ndff 最高,各器官的 Ndff 值均以 NLP+U 处理最高,LP+NU 处理最低。NLP+U 处理显著提高了苹果植株氮素利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苹果 摘叶及枝干喷施 15n 吸收 利用
下载PDF
设施油桃膨大期摘心和疏果对根外追^15N的运转与分配的影响 被引量:5
20
作者 李延菊 李宪利 张序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2008年第1期117-120,共4页
以设施栽培的5年生"早红珠"油桃/毛桃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果实膨大期摘心、疏果处理对油桃叶片15N-尿素的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摘心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叶施15N的利用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且15... 以设施栽培的5年生"早红珠"油桃/毛桃为试材,应用15N示踪技术研究果实膨大期摘心、疏果处理对油桃叶片15N-尿素的吸收、运转及分配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疏果、摘心处理可不同程度降低叶施15N的利用率,各处理间差异显著,且15N在树体内的运转、分配随生长中心的转移而转移。摘心增加了15N同化物向果实、短梢的分配率,减少了向长梢的分配率;摘心7 d后15N同化物向多年生枝的分配率比对照稍大,但向2年生枝的分配率却远大于对照,此时摘心株大枝NdFF%也表现出类似的趋势。疏果处理增加了15N同化物向梢顶嫩叶和长梢的分配率,减少了向果实和短梢的分配率;疏果处理向多年生枝的分配率与对照相比并无太大差异,但向2年生枝的分配率远小于对照。本研究可为制定油桃丰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摘心 疏果^15n-尿素 同化物分配率 油桃 果实膨大期 同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