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他汀类药物与骨密度:一项药物靶向孟德尔随机化分析
1
作者 马玮玮 熊勇 +3 位作者 陈虹谷 黄文茁 黄新 周晓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7期4340-4345,共6页
背景:观察性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对骨密度具有保护作用,这使其成为潜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之一。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药物靶点介导的脂质表型与骨密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获取了与他汀类药物... 背景:观察性研究表明他汀类药物可能对骨密度具有保护作用,这使其成为潜在的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之一。目的: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来评估药物靶点介导的脂质表型与骨密度之间的因果关系。方法: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获取了与他汀类药物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以及骨密度相关数据。主要分析方法是逆方差加权法,同时也使用了加权中位数法、简单中位数法、加权中值方法和MR-Egger回归法。使用β值和95%CI来评估他汀类药物与骨密度之间的因果关系;另外,进行敏感性分析以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使用Cochran’s Q检验来评估异质性,使用MR-Egger截距检验是否存在水平多效性。使用留一法分析确定是否有单个或多个单核苷酸多态性影响了结果。结果与结论:他汀类药物作用靶点——3-羟基-3-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介导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足跟定量超声骨密度(β=-0.086,95%CI:-0.117至-0.055,P=5.42×10^(-8))和全身骨密度(β=-0.193,95%CI:-0.288至-0.098,P=7.35×10^(-5))呈显著相关。该研究结果支持了他汀类药物对骨密度的保护作用。这些发现不仅加深了对胆固醇相关基因和骨骼健康关系的理解,还揭示了改善骨密度的潜在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他汀类药物 骨密度 孟德尔随机化 全基因组关联研究 因果关系
下载PDF
2型糖尿病肾病并发骨质疏松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槐秋飒 王丽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4年第10期139-142,共4页
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DKD)的基本机制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ROS)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AGEs)的积累。除此之外持续和长期暴露于高血糖环境中,和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 2型糖尿病肾病(Type 2 diabetic nephropathy, DKD)的基本机制是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ROS)和晚期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 glycation end product, AGEs)的积累。除此之外持续和长期暴露于高血糖环境中,和其他危险因素,如肥胖、血脂异常和胰岛素抵抗都会导致2型糖尿病肾病。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二者相互充养才能使机体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脾胃虚弱是糖尿病肾病发病的病机之一。另外由于高血糖,炎性反应和胰岛素抵抗等因素可能导致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继发骨质疏松。应监测骨代谢标志物包括骨吸收标志物[β-胶原降解产物测定(Beta-collagen degradation products, β-CTX)]和骨形成标志物[总I型胶原氨基端延长肽(Elongation of amino end of total type Ⅰ collagen, PINP)]和骨密度,做到早发现早治疗,减轻患者痛苦。临床应用降糖药物时应该关注其额外的降糖作用,注意降糖药物对患者肾脏和骨质疏松的影响。该文总结研究了2型糖尿病肾病患者继发骨质疏松的病因病机和降糖药物的额外作用,对今后的临床研究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肾病 骨质疏松 骨密度 降糖药物
下载PDF
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硼替佐米耐药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罗林香 姚建军 蔡云峰 《中国实验血液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32-1437,共6页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MM)硼替佐米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200例MM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根据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期间耐药情况分为耐药组与未耐药组。单因素和... 目的:探讨骨髓微血管密度及血管相关生成因子与多发性骨髓瘤(MM)硼替佐米耐药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于本院收治的200例MM患者的相关资料,并根据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期间耐药情况分为耐药组与未耐药组。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分析筛选MM患者硼替佐米治疗期发生耐药的独立影响因素。以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和临床决策曲线(DCA)评估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和临床应用价值;通过验证校准图判断实际发生率和预测发生率的一致性;并采用H-L检验判断模型的拟合优度。结果:200例MM患者中有68例在接受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出现耐药且临床疗效不佳的情况,硼替佐米临床耐药率为34.0%。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高骨髓微血管密度(MVD)、高骨髓上清VEGF、HGF、bFGF表达水平等血管相关生成因子均是接受硼替佐米治疗期间发生耐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由骨髓MVD、血清VEGF、HGF、bFGF和TNF-α水平联合构建的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24,其敏感度为92.6%,特异度为78.8%联合预测模型AUC高于骨髓MVD(AUC=0.743)和血管相关生成因子(AUC=0.878)独立预测模型。绘制联合预测模型校准图当中校准曲线贴近于标准曲线,提示该模型一致性较好。H-L拟合优度检验结果显示χ^(2)=14.748,P=0.164,说明联合预测模型拟合度好。DCA曲线提示干预在0.0~1.0区间的临床净收益大于全干预和不干预。结论:以MM患者骨髓MVD和血管相关生成因子(VEGF、HGF、bFGF)联合构建的预测模型具备更高的临床评估效能和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微血管密度 血管生成因子 多发性骨髓瘤 硼替佐米 耐药 预测模型
下载PDF
Critical review of bone health,fracture risk and management of bone fragility in diabetes mellitus 被引量:6
4
作者 Rajan Palui Subhodip Pramanik +1 位作者 Sunetra Mondal Sayantan Ray 《World Journal of Diabetes》 SCIE 2021年第6期706-729,共24页
The risk of fracture is increased in bo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However,in contrast to the former,patients with T2DM usually possess higher bone mineral density.Thus,there is... The risk of fracture is increased in both type 1 diabetes mellitus(T1DM)an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However,in contrast to the former,patients with T2DM usually possess higher bone mineral density.Thus,there is a considerable difference in the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poor bone health between the two types of diabetes.Impaired bone strength due to poor bone microarchitecture and low bone turnover along with increased risk of fall are among the major factors behind elevated fracture risk.Moreover,some antidiabetic medications further enhance the fragility of the bone.On the other hand,antiosteoporosis medications can affect the glucose homeostasis in these patients.It is also difficult to predict the fracture risk in these patients because conventional tools such as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Fracture Risk Assessment Tool score assessment can underestimate the risk.Evidence-based recommendations for risk evaluation and management of poor bone health in diabetes are sparse in the literature.With the advancement in imaging technology,newer modalities are available to evaluate the bone quality and risk assessment in patients with diabetes.The purpose of this review is to explore the patho-physiology behind poor bone health in diabetic patients.Approach to the fracture risk evaluation in both T1DM and T2DM as well as the pragmatic use and efficacy of the available treatment options have been discussed in dept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BETES Fracture risk bone mineral density MICROARCHITECTURE Antidiabetic drugs Antiosteoporosis therapy
下载PDF
Effects of antiepileptic drug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metabolism in children: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1
5
作者 Ying ZHANG Yu-xin ZHENG +2 位作者 Jun-ming ZHU Jian-min ZHANG Zhe ZHENG 《Journal of Zhejiang University-Science B(Biomedicine & Biotechnology)》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7期611-621,共11页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meta-analysis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antiepileptic drug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metabolism in epileptic children. Methods: Searches of Pub Med and Web of Science were undert... Objective: The aim of our meta-analysis was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antiepileptic drugs on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metabolism in epileptic children. Methods: Searches of Pub Med and Web of Science were undertaken to identify studies evaluating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ntiepileptic drugs and bone mineral density and bone metabolism. Results: A total of 22 studies with 1492 subjects were included in our research. We identified:(1) a reduction in bone mineral density at lumbar spine(standardized mean difference(SMD)=-0.30, 95% confidence interval(CI) [-0.61,-0.05]), trochanter(mean difference(MD)=-0.07, 95% CI [-0.10,-0.05]), femoral neck(MD=-0.05, 95% CI [-0.09,-0.02]), and total body bone mineral density(MD=-0.33, 95% CI [-0.51,-0.15]);(2) a reduction in 25-hydroxyvitamin D(MD=-3.37, 95% CI [-5.94,-0.80]) and an increase in serum alkaline phosphatase(SMD=0.71, 95% CI [0.38, 1.05]);(3) no significant changes in serum parathyroid hormone, calcium, or phosphorus. Conclusions: Our meta-analysis suggests that treatment with antiepileptic drugs may be associated with decreased bone mineral density in epileptic childre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epileptic drugs bone mineral density bone metabolism CHILDREN META-ANALYSIS
原文传递
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标和骨吸收情况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6
作者 胡晓颖 孙娟 袁蒙姜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33-136,共4页
目的:探讨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标和骨吸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后牙缺失患者62例,根据植体直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直径种植体,研究组采... 目的:探讨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及对牙周健康指标和骨吸收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9月在笔者医院就诊的后牙缺失患者62例,根据植体直径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直径种植体,研究组采用小直径种植体,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修复后的牙周袋深度(Pocket depth,PD)、骨吸收量、骨密度,观察种植体颈部根方1 mm、7 mm、10 mm点位与长轴垂直面的牙槽骨厚度以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和种植成功率。结果:治疗后,研究组的美学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修复后3个月、6个月、1年、2年的PD均低于对照组(P<0.05),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组PD均有所降低;两组术后骨吸收量均低于术前(P<0.05),骨密度均高于术前(P<0.05),且研究组术后骨吸收量低于对照组(P<0.05),骨密度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1 h的1 mm、7 mm、10 mm点位与长轴垂直面的牙槽骨厚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术后1 h的1 mm、7 mm、10 mm点位与长轴垂直面的牙槽骨厚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种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直径种植体种植修复后牙缺失的美学效果较高,可有效改善牙周健康指标、骨吸收量、骨密度,迅速恢复牙槽骨厚度,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种植成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直径种植体 种植修复 牙体缺失 美学效果 牙周健康指数 骨吸收量 骨密度
下载PDF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诊疗指南(2022) 被引量:259
7
作者 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 章振林 +5 位作者 夏维波 李梅 程晓光 谢忠建 刘建民 徐又佳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4期1671-1691,共21页
1概述1.1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 1概述1.1定义和分类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是一种以骨量低下、骨组织微结构损坏,导致骨脆性增加,易发生骨折为特征的全身性骨病[1]。2001年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NIH)将其定义为骨强度下降和骨折风险增加为特征的骨骼疾病[2]。骨质疏松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但多见于绝经后女性和老年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性骨折 诊断 药物疗法 骨密度保护剂 诊疗指南
下载PDF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凤 高存友 +1 位作者 沈静霞 班春霞 《中国医药导刊》 2023年第1期86-90,共5页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我中心住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 目的:探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对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我中心住院的120例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配对分组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阿法骨化醇软胶囊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肾强骨方剂电极片敷贴透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数字疼痛分级法(NRS)疼痛评分、骨密度(BMD)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NRS评分及BMD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第3周及第6周,两组患者NRS疼痛评分均降低(P<0.05),BMD水平均升高(P<0.05),且实验组患者NRS疼痛评分降低幅度和BMD水平升高幅度均更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精神分裂症合并骨质疏松症患者采用补肾强骨方剂电极片敷贴透药治疗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有效率,降低疼痛,提高骨密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骨质疏松症 透药疗法 疼痛 骨密度
下载PDF
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骨密度、雌二醇和肿块大小的影响 被引量:14
9
作者 梁海莹 周雪勤 +1 位作者 胡明淼 蒙玉刚 《中国性科学》 2023年第3期54-58,共5页
目的探讨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骨密度和雌二醇(E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诊治的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 目的探讨地诺孕素与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类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骨密度和雌二醇(E_(2))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广西医科大学附属武鸣医院诊治的96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观察组(n=48)和对照组(n=48)。对照组行GnRh-a类药物注射治疗,观察组行地诺孕素治疗,持续治疗3个月。分别于术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的中文版COX痛经症状评分量表(CMSS)评分、血清CA125、性激素[E_(2)和卵泡刺激素(FSH)]、骨密度和肿块最大直径;比较两组失眠、情绪波动和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CMSS评分低于对照组,血清CA125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性激素(E_(2)和FSH)水平高于对照组,骨密度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肿块最大直径均小于术前,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失眠、情绪波动和阴道不规则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GnRh-a类药物,地诺孕素治疗对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患者的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降低CA125水平,改善E_(2)水平,对骨密度损害影响甚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诺孕素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类药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 糖类抗原125 骨密度 雌二醇
下载PDF
化学治疗Ⅲ期肺鳞状细胞癌及肺腺癌后患者骨密度变化
10
作者 孙永兵 戚昕 +7 位作者 苏路路 邹智 屈敏 闫峰山 朱嘉栋 仓顺东 程晓光 李永丽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19-1023,共5页
目的观察化学治疗(化疗)Ⅲ期肺鳞状细胞癌(鳞癌)及肺腺癌后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并接受规律化疗的44例Ⅲ期肺鳞癌(鳞癌组)和47例Ⅲ期肺腺癌(腺癌组),以定量CT(QCT)测量其化疗前日(基线期)及第1、2、3个周期后... 目的观察化学治疗(化疗)Ⅲ期肺鳞状细胞癌(鳞癌)及肺腺癌后患者骨密度(BMD)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确诊并接受规律化疗的44例Ⅲ期肺鳞癌(鳞癌组)和47例Ⅲ期肺腺癌(腺癌组),以定量CT(QCT)测量其化疗前日(基线期)及第1、2、3个周期后1周内L1~L2 BMD;比较组间基线资料,观察不同时间点组间及组内BMD差异。结果组间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鳞癌组第3个化疗周期后BMD较腺癌组降低(t=-2.572,P=0.011),其余时间点组间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相比基线期,鳞癌组第2、3个化疗周期后BMD均显著降低(P均<0.01),其余不同时间点BM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腺癌组化疗前、后BM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331,P=0.803)。结论3个周期化疗后Ⅲ期肺鳞癌患者BMD降低,而腺癌患者BMD未见明显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肿瘤 鳞状细胞 腺癌 骨密度 药物治疗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下载PDF
中药干预对骨质疏松症大鼠骨密度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影响的Meta分析
11
作者 姚彬 葛腾 +3 位作者 李越 康武林 杨锋 袁普卫 《中医正骨》 2023年第7期16-29,共14页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干预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大鼠骨密度及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 目的:系统评价中药干预对骨质疏松症(osteoporosis,OP)大鼠骨密度及Wnt/β-联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应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维普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Pub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关于中药干预大鼠OP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3年2月。实验组的干预措施为中药(包括中药复方、单味药、中药有效成分)灌胃,对照组的干预措施为生理盐水或蒸馏水灌胃。依据文献检索及筛选方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后,由2名研究人员分别独立进行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采用Stata13.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210篇文献,最终纳入30篇文献,共涉及1105只大鼠,其中实验组750只,对照组355只。Meta分析结果显示,实验组大鼠股骨骨密度、腰椎骨密度及骨组织Wnt、β-catenin、Runt相关转录因子2、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相关蛋白5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SMD=1.75,95%CI(1.54,1.95),P=0.000;SMD=1.35,95%CI(1.07,1.64),P=0.000;SMD=3.82,95%CI(2.31,5.32),P=0.000;SMD=2.36,95%CI(2.00,2.72),P=0.000;SMD=3.07,95%CI(2.55,3.60),P=0.000;SMD=1.77,95%CI(1.40,2.14),P=0.000;SMD=5.11,95%CI(3.99,6.22),P=0.000;SMD=5.42,95%CI(4.04,6.81),P=0.000;SMD=1.74,95%CI(1.06,2.42),P=0.000;SMD=2.44,95%CI(1.47,3.41),P=0.000]。结论:中药干预能够提高OP大鼠的骨密度,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能够上调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模型 动物 大鼠 中药 WNT信号通路 骨密度 专题Meta分析
下载PDF
葛根素调控骨代谢的体外实验研究 被引量:65
12
作者 李斌斌 于世凤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4-77,共4页
目的 :探讨中药葛根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调控作用。方法 :鼠颅盖骨机械法体外分离培养获得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 ;新生兔长干骨机械分离法获得破骨细胞 (osteoclast ,OC)。实验组培养液为 10 % (体积分数 )胎牛血清 +αMEM培养液 +不... 目的 :探讨中药葛根对骨形成和骨吸收的调控作用。方法 :鼠颅盖骨机械法体外分离培养获得成骨细胞(osteoblast ,OB) ;新生兔长干骨机械分离法获得破骨细胞 (osteoclast ,OC)。实验组培养液为 10 % (体积分数 )胎牛血清 +αMEM培养液 +不同 (质量 )浓度的葛根素 ,对照组不加葛根素。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盐 (MTT)和碱性磷酸酶 (ALP)法检测OB的增殖和分化状态 ;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 (TRAP)染色观察OC形态变化 ,图像分析体外骨吸收陷窝面积 ,原子分光光度计法测定OC培养液上清液中Ca2 + 含量。结果 :中药葛根素对大鼠OB的增殖无明显的刺激作用 ,但能够促进OB合成分泌ALP。同时 ,造成体外培养的OC空泡性变 ,骨吸收陷窝面积减少和培养液上清液中Ca2 + 含量的下降。结论 :葛根通过抑制骨吸收 ,刺激骨形成来调控骨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药理学 骨生成 药物作用 骨质吸收 骨质疏松 绝经期 中医药疗法 中药
下载PDF
补肾活血液延缓雄性大鼠增龄性骨质疏松的研究 被引量:25
13
作者 张荣华 陈可冀 +2 位作者 陆大祥 马晓昌 侯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205-1207,共3页
目的 :评价补肾活血液延缓雄性大鼠骨衰老的作用。方法 :4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分别作为 2 4月龄本底对照组、2 7月龄增龄对照组、补肾活血液低剂量组和补肾活血液高剂量组 ,增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低剂量组、高... 目的 :评价补肾活血液延缓雄性大鼠骨衰老的作用。方法 :4 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 4组 ,每组 10只。分别作为 2 4月龄本底对照组、2 7月龄增龄对照组、补肾活血液低剂量组和补肾活血液高剂量组 ,增龄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 ,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均自 2 4月龄给药至 2 7月龄。进行相应处理后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全身骨矿物密度(GBMD)、右侧股骨抗弯强度 (FBS)和血清骨钙素 (BGP)、尿羟脯氨酸 (U -Hyp)与肌苷 (U -Cr)。结果 :补肾活血液高剂量组的GBMD及FBS均高于 2 7月龄增龄对照组和补肾活血液低剂量组 ,但低于 2 4月龄本底对照组 ;高剂量组的BGP明显高于增龄对照组 (P <0 0 5 ) ,U -Hyp/Cr明显低于增龄对照组 (P <0 0 5 ) ,都与本底对照组相接近 ;低剂量组的BGP低于本底对照组 (P <0 0 5 ) ,U -Hyp/Cr明显高于本底对照组 (P <0 0 5 ) ,都与增龄对照组相接近。结论 :补肾活血液具有剂量依赖性地降低全身BMD的增龄性减少率和股骨抗弯强度的增龄性降低率 ,而延缓雄性大鼠增龄性骨质疏松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密度 骨质疏松 中药 动物实验 放射免疫分析法
下载PDF
温针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密度的影响及疗效研究 被引量:36
14
作者 陈丽仪 郭元琦 凌楠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1期744-746,共3页
目的 :探讨温针和钙剂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选取大椎、足三里、肾俞、关元俞 ,隔日温针并服钙尔奇D治疗 ;对照组仅服钙尔奇D治疗。观察... 目的 :探讨温针和钙剂单独或联合应用治疗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将 6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30例 ,治疗组选取大椎、足三里、肾俞、关元俞 ,隔日温针并服钙尔奇D治疗 ;对照组仅服钙尔奇D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主要症状变化及骨密度等指标的改变。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组患者骨密度及血清雌二醇提高 (P<0 0 5 ,P <0 0 1) ,而对照组基本无明显变化。结论 :温针与钙剂联合应用 ,疗效优于钙剂单独应用 ,且安全无明显毒副作用。其疗效机制可能是温针具有温补脾肾、提高激素水平、延缓骨丢失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针 治疗组 对照组 骨密度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 钙剂 疗效研究 改变
下载PDF
补肾中药密骨片预防老年男性骨质丢失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5
15
作者 谢晶 沈霖 +2 位作者 杨艳萍 周丕琪 高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研究补肾中药密骨片预防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将 4 4例老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服用补肾中药密骨片和钙剂 ,对照组只服用钙剂 ,均用药 1年。研究开始和结束时检测受试者腰椎和股骨上端骨密度 ,以... 目的 :研究补肾中药密骨片预防老年男性骨质疏松的作用。方法 :将 4 4例老年男性受试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服用补肾中药密骨片和钙剂 ,对照组只服用钙剂 ,均用药 1年。研究开始和结束时检测受试者腰椎和股骨上端骨密度 ,以及血清骨钙素 (s BGP)和尿羟脯氨酸与肌酐比值 (Hyp/Cr)。 结果 :均用药 1年后 ,中药组腰椎骨密度略有上升 (P >0 0 5 ) ,而股骨颈、Ward′s三角区和股骨粗隆骨密度则显著上升 (P <0 0 5 ) ;对照组各处骨密度均明显下降 (P <0 0 5 )。对照组s BGP和Hyp/Cr比值均上升 (P <0 0 5 ) ,而中药组则无显著变化。结论 :补肾中药密骨片可通过抑制骨转换而防止老年男性骨质丢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研究 补肾中药 骨密度 骨钙素 老年男性 骨丢失 药理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35
16
作者 杨如会 沈祥春 +1 位作者 任光友 张贵林 《中国骨质疏松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36-439,405,共5页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主要并发症是各种脆性骨折,也是引起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文... 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是以骨量减少、骨质微观结构退化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疾病。其主要并发症是各种脆性骨折,也是引起病残和死亡的主要原因。骨质疏松症已经成为严峻的公共卫生及社会问题。笔者通过查阅国内外有关治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文献报道,对近几年来抗骨质疏松症药物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防治骨质疏松症的医务工作人员做一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质疏松 药物 骨密度
下载PDF
左归丸调控DKK1靶点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被引量:14
17
作者 张志达 任辉 +9 位作者 沈耿杨 张玉卓 招文华 余翔 尚奇 余佩沅 梁德 杨志东 姚珍松 江晓兵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2520-2525,共6页
背景:中医药可有效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但其防治机制尚不明确。DKK1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可诱导其上调。因此,DKK1蛋白是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左归丸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中... 背景:中医药可有效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但其防治机制尚不明确。DKK1是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抑制剂,糖皮质激素可诱导其上调。因此,DKK1蛋白是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的重要靶点。目的:探讨左归丸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中对DKK1的调控作用。方法:18只3月龄雌性SD大鼠随机均分为3组:空白组、模型组和左归丸组。模型组和左归丸组大鼠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空白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左归丸组皮下注射地塞米松同时给予左归丸水提液灌胃。1个月后取大鼠腰椎进行micro-CT检测骨量及骨微细结构、压缩试验检测生物力学性能,q PCR测定腰椎DKK1、Runx2和CTSK m RNA表达;血清检测碱性磷酸酶活性。结果与结论:(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体积骨密度、相对骨体积、骨小梁数量和骨小梁厚度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距和结构模型指数较空白组显著增大(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较空白组呈降低趋势,DKK1 m 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成骨相关因子Runx2 m RNA表达呈下调趋势,破骨相关因子CTSK m RNA呈上调趋势;(2)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体积骨密度、相对骨体积和骨小梁数量显著提升(P<0.05),结构模型指数显著降低(P<0.05),骨小梁间距有减小趋势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较模型组呈升高趋势,DKK1 m 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Runx2 m RNA表达呈上调趋势,CTSK m RNA呈下调趋势;(3)与模型组比较,左归丸组椎体压缩强度显著提升(P<0.05);(4)结果说明,左归丸可能通过下调DKK1的表达防治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草药 骨密度 碱性磷酸酶 骨质疏松 组织工程 左归丸 激素性骨质疏松 DKK1 组织构建
下载PDF
头针加体针治疗痉挛型脑瘫及对患儿骨密度和微量元素的影响 被引量:10
18
作者 黄茂 范焕芳 雷树恩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95-397,共3页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其对骨密度及血微量元素钙、铜、锌、铁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头针加体针配合体疗和作业疗法;对照组只采用体疗和作业疗法。... 目的:观察头针加体针对痉挛型脑瘫患儿的疗效及其对骨密度及血微量元素钙、铜、锌、铁变化的影响。方法:将80例痉挛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采用头针加体针配合体疗和作业疗法;对照组只采用体疗和作业疗法。每日1次,30天为一疗程,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比较治疗前后患儿骨密度及血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7.5%,对照组总有效率67.5%,两组疗效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骨密度及血钙、铜、锌、铁含量均明显升高(P<0.05,P<0.01),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头针加体针配合体疗和作业疗法能改善痉挛型脑瘫患儿骨密度值及微量元素的含量,治疗痉挛型脑瘫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针灸疗法 头针 骨密度/针灸效应 痕量元素/针灸效应
下载PDF
局部注射辛伐他汀修复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对骨愈合及骨密度的影响 被引量:6
19
作者 刘建 田宝方 +4 位作者 王文珠 郑卫东 冯立 杜宝印 田大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7期5933-5937,共5页
背景:研究显示疏松骨骼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骨骼微结构,促进股骨髁部骨小梁改建。目的:临床验证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增强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患者93例,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成... 背景:研究显示疏松骨骼单次注射小剂量辛伐他汀可显著改善骨骼微结构,促进股骨髁部骨小梁改建。目的:临床验证局部注射辛伐他汀增强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预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患者93例,采用抛硬币法随机分成注射组(49例)和常规组(44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物理疗法治疗,注射组在给予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局部注射辛伐他汀疗法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骨密度及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与结论:两组患者治疗后2周内骨密度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的一两个月,注射组患者骨密度值明显高于常规组(P<0.05)。注射组并发症出现率、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均优于常规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常规组。结果说明,临床上对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患者在给予常规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同时采用局部注射辛伐他汀疗法治疗,能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增加骨密度值,对提升患者骨折预后质量具有积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构建 骨组织工程 辛伐他汀 轻中度不稳定肱骨骨折 预后效果 组织工程
下载PDF
强骨胶囊抗维甲酸所致大鼠骨质疏松症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谢雁鸣 赵晋宁 +3 位作者 张文军 崔伟 袁润英 刘吉杰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1998年第4期217-220,共4页
应用维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模型,灌胃强骨胶囊45mg·kg-1·d-1、90mg·kg-1·d-1、180mg·kg-1·d-1三个剂量组28d。结论:该药各组和阿法D3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明显... 应用维甲酸所致的骨质疏松症模型,灌胃强骨胶囊45mg·kg-1·d-1、90mg·kg-1·d-1、180mg·kg-1·d-1三个剂量组28d。结论:该药各组和阿法D3组与模型组比较均能明显提高大鼠骨密度(P<0.05)、骨结构力学的最大载荷、最大能量吸收值(P<0.05),骨材料力学的弹性应变、最大应力、弹性模量(P<0.05),其中大剂量组(除弹性模量外)作用更为明显且优于阿法D3组。说明该药能增加骨组织的承载力,提高骨骼抵抗外力冲击的能力,并对骨的几何形状及内在材料特性有一定的改善作用。另外,该药能升高血Ca、E2、T、FSH、BALP、ALP(P<0.05),降低PTH(P<0.05)水平。总之,强骨胶囊具有增加骨密度,改善骨生物力学指标,具有性激素及促性腺激素样作用,可以提高血钙及血、骨中的碱性磷酸酶,促进骨形成,抑制骨吸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骨胶囊 药理学 骨质疏松 骨密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