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66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Diagnostic Efficacy of^(18)F-FDG PET/CT in Detecting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in Patients with Newly Diagnosed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1
作者 GUO Bo QIN Ran +3 位作者 GU Zhen Yang LI Yan Fen GAO Lei HUANG Wen Rong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10-516,共7页
Objec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and 2-deoxy-2-(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has potential di... Objective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is often associated with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and 2-deoxy-2-(18F)fluorodeoxyglucose 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18)F-FDG PET/CT)has potential diagnostic significance for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in DLBCL.Methods A total of 102 patients diagnosed with DLBCL between September 2019 and August 2022 were included.Bone marrow biopsy and^(18)F-FDG PET/CT examinations were performed at the time of initial diagnosis.Kappa test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agreement of^(18)F-FDG PET/CT with the gold standard,and the imaging features of DLBCL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on PET/CT were described.Results The total detection rate of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PET/CT and primary bone marrow biopsy(P=0.302)or between the two bone marrow biopsies(P=0.826).The sensitivity,specificity,and Youden index of PET/CT for the diagnosis of DLBCL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were 0.923(95%CI,0.759-0.979),0.934(95%CI,0.855-0.972),and 0.857,respectively.Conclusion^(18)F-FDG PET/CT has a comparable efficiency in the diagnosis of DLBCL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PET/CT-guided bone marrow biopsy can reduce the misdiagnosis of DLBCL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Bone marrow infiltration Positron e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PET/ct) Bone marrow biopsy diagnostic efficacy
下载PDF
Analysis of Local Diagnostic Reference Levels for Pediatric Patients Undergoing 18F-FDG PET/CT Imaging for Oncology
2
作者 Saad Alqahtani Khaled Soliman +5 位作者 Saad Alotaibi Khaled Alnofaie Abdullah Alahmari Fahad Alyahya Abdullah Albdullah Rashed Alharbi 《Journal of Applied Mathematics and Physics》 2023年第7期2144-2155,共12页
Background: The PET/CT imaging studies have two doses components the dose from the PET radiopharmaceutical and the other from the low dose CT used for PET images attenuation correction. We have one PET/CT scanner at o... Background: The PET/CT imaging studies have two doses components the dose from the PET radiopharmaceutical and the other from the low dose CT used for PET images attenuation correction. We have one PET/CT scanner at our institution a Philips Time of Flight scanner. Our local patient’s radiation protection rules requires continuous assessment of radiation doses delivered to our patients. Purposes: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are to develop a weight- based facility DRLs for paediatric F-18-FDG PET-CT imaging for oncology in a large tertiary hospital and to determine whether the calculated DRLs compares with internationally published DRLs. Materials & Methods: Radiation dose data and patient demographics of two-hundreds and sixteen paediatric PET-CT oncology patients imaging procedures from one large tertiary hospital were selected and analysed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facility paediatric DRLs.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performed. Results: The PET dose reference levels ranged between [62 - 525] MBq of injected activity for a range of pediatric age groups. The CTDI<sub>vol</sub> values were between 3.5 and 16.5 mGy for all age groups. Comparison with current EANM and SNMMI recommendations of patient’s dose are discussed. Conclusion: Our pediatric PET/CT reference levels are higher than the ones reported internationally with notable variations.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agnostic Reference Levels PET/ct 18-F-FDG Pediatric Radiation Dose ctDIvol ONCOLOGY
下载PDF
双能CT与肌骨超声联合应用对早期痛风的诊断价值
3
作者 王敏 李娟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6期766-770,共5页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与肌骨超声(MSUS)联合应用对早期痛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42例风湿科住院或门诊收治的高度疑似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ECT、MSUS及关节液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分析DECT、MSUS单独及二者联合对尿酸盐... 目的:探讨双能CT(DECT)与肌骨超声(MSUS)联合应用对早期痛风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42例风湿科住院或门诊收治的高度疑似痛风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DECT、MSUS及关节液偏振光显微镜检查,分析DECT、MSUS单独及二者联合对尿酸盐沉积、关节积液、骨侵蚀及滑膜增厚的检出情况;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评价DECT、MSUS单独及二者联合检查对早期痛风的敏感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并绘制诊断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结果:本研究中,诊断为痛风者111例,非痛风者31例。MSUS、DECT二者单独检查时,对尿酸盐沉积、关节积液及骨侵蚀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SUS对滑膜增厚的检出率高于DECT(P<0.05)。MSUS联合DECT对尿酸盐沉积、关节积液、骨侵蚀及滑膜增厚的检出率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测(P<0.05)。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二者联合诊断时任一结果阳性即判定为阳性。结果显示:MSUS检查除敏感度外,诊断效能高于DECT,其余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查的敏感度、阴性预测值及准确度均高于DECT单独检查(P<0.05)。ROC曲线显示,MSUS、DECT及二者联合检查的AUC值分别为0.845、0.776及0.848。结论:MSUS与DECT均对早期痛风有较高的诊断效能,且MSUS优于DECT,二者联合检查在不降低特异度的前提下,有更高的敏感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痛风 早期 双能ct 肌骨超声 诊断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诊断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相关因素分析
4
作者 尤云峰 程鸿琦 +2 位作者 周一帆 朱露林 朱广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8期39-41,共3页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技术在结直肠癌肺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对肺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23例为研究对象,比较X线、MSCT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效能。根据活检结果...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MSCT)增强扫描技术在结直肠癌肺转移中的诊断价值,并对肺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22年2月于我院就诊的结直肠癌患者223例为研究对象,比较X线、MSCT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效能。根据活检结果将患者分为转移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影响结直肠癌肺转移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在评价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效能指标中,MSCT的准确度更高,且灵敏度、特异度以及阳性和阴性预测值均高于X线,结果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38例肺转移患者中11例(28.95%)病灶数目≥3个,MSCT图像中绝大多数病灶为实性结节,68.35%病灶边缘不光整,81.01%的病灶分叶,54.43%的病灶出现短毛刺,82.28%的病灶呈不均匀强化,长毛刺病灶比例较低,为26.58%。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癌胚抗原表达升高、肿瘤原发于直肠以及Dukes C期为导致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MSCT对结直肠癌肺转移的诊断价值较高,影像表现多样化,肿瘤原发部位为直肠、癌胚抗原表达升高及Dukes C期是结直肠癌肺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此类患者行MSCT增强扫描具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结直肠癌 肺转移 诊断价值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肖朝华 李海军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1期17-20,共4页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 分析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ultislice CT angiography,MSCT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及诊断效能。选取河北省衡水市第五人民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诊断,观察组接受MSCTA诊断。对比两组患者不同部位的脑动脉瘤检出率、两种检测方法下的图像质量分级情况及诊断效能。研究发现,针对颅内动脉瘤的临床诊断,可为患者实施MSCTA检查,此检查与DSA检查相比同样具有理想的诊断价值,动脉瘤检出率与图像质量较高,但与DSA此类有创检查项目相比,MSCTA对患者的影响更小,具有便捷、实惠等优势,可应用于临床诊断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 颅内动脉瘤 影像学特征 诊断影响
下载PDF
早期CT对外伤性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分析
6
作者 顾伟光 钱林清 李义昌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3期64-67,共4页
目的探索早期CT对外伤性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39例头部外伤且昏迷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早期CT及后期诊疗的影像学[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及病历资料,明确患者CT征象上是否存在脑出血、出血部位及出血量,进... 目的探索早期CT对外伤性颅内出血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39例头部外伤且昏迷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入院早期CT及后期诊疗的影像学[CT和(或)磁共振成像(MRI)]及病历资料,明确患者CT征象上是否存在脑出血、出血部位及出血量,进一步调取后续资料明确实际颅脑损伤情况。对比早期CT检查与后期明确出血患者在出血部位及出血量上的差异。结果239例头部外伤患者中,后期经影像学检查及手术等方式确诊为脑出血的患者188例(78.66%),无脑出血51例(21.34%);早期CT检出准确167例(69.87%),漏诊21例(8.79%),误诊18例(7.53%),早期CT对外伤性颅内出血的诊断灵敏度为88.83%,特异度为64.71%,诊断曲线下面积(AUC)为0.768[95%置信区间=(0.685,0.851),P<0.001];早期CT对基底节[(18.32±3.85)ml]及脑室区[(18.44±4.02)ml]的出血量评估较后期明确的实际出血量[(34.23±5.94)、(27.31±4.92)ml]明显偏低(P<0.05)。结论早期CT对于外伤性颅内出血具有良好的检出价值,但某些部位的脑出血仍需进一步完善头颅MRI或手术探查才能完善确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颅内出血 早期ct检查 诊断价值
下载PDF
重症肺炎患者HRCT图像特征及诊断价值分析
7
作者 明辉 刘辉 赵文献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63-65,共3页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HRCT)图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31例和同期65例普通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纳入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均进行HRCT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病变范围... 目的探究重症肺炎患者的高分辨率CT(HRCT)图像特征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21年5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重症肺炎患者31例和同期65例普通肺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纳入重症组和非重症组,均进行HRCT检查,比较两组一般资料病变范围和HRCT图像特征,ROC曲线分析HRCT对重症肺炎的诊断价值。结果重症组患者发热、气喘、意识/定向障碍症状发生率,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比率、C反应蛋白水平,医院获得性感染肺炎率,合并高血压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以及吸烟史率均高于非重症组(P<0.05);重症组病变肺段15~18个的患者最多,23例(74.19%),其次为13~15个(12.90%),非重症组病变肺段7~12个患者最多,29例(44.62%),其次为13~15个(26.15%),2组病变范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证组患者小叶间隔增厚、索条影、淋巴结增大、淋巴结钙化、实性结节、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心包腔积液、肺气囊、气胸发生率均高于非重证组(P<0.05);索条影、淋巴结增大、淋巴结钙化、胸膜增厚、胸腔积液、心包腔积液、肺气囊、气胸等HRCT图像特征诊断重症肺炎的AUC分别为0.796、0.736、0.605、0.720、0.687、0.621、0.573、0.565(P<0.05)。结论HRCT图像特征诊断重症肺炎的特异性较高,可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症肺炎 高分辨率ct 影像学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的MPR及VR重建技术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
8
作者 敖平 张玉霖 +4 位作者 朱丽 罗艺 陈聪 俞梅美 修志刚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5期149-152,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技术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收治的9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MSCT图像,根据轴位薄层图像分别结合MPR、VR重建图像进...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多平面重建(MPR)、容积再现(VR)技术对外伤性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1—10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龙泉医院收治的90例外伤性肋骨骨折患者的MSCT图像,根据轴位薄层图像分别结合MPR、VR重建图像进行诊断,比较两种重建技术对肋骨骨折的诊断价值。结果90例患者共371处肋骨骨折,其中错位骨折254处,MPR及VR的诊断敏感度率分别为98.03%(249/254)、96.85%(246/254),误诊率分别为0.40%(1/250)、0.40%(1/247),MPR及VR对肋骨错位骨折诊断的敏感度及误诊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R及VR对117处无错位骨折的诊断敏感度分别为88.03%(103/117)、74.36%(87/117),误诊率分别为2.83%(3/106)、5.43%(5/92);MPR及VR对总的肋骨骨折诊断敏感度分别为94.88%(352/371)、89.76(333/371),误诊率分别为1.12%(4/356)、1.77%(6/339);MPR对无错位骨折及总的肋骨骨折诊断敏感度高于VR,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误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R平均诊断时间(174.59±21.64)s短于MPR平均诊断时间(211.66±27.70)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R诊断用时短,MPR对无错位骨折敏感度更高,合理利用两种重建技术能提高肋骨骨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后处理技术 肋骨骨折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静脉造影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在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9
作者 陈春梅 王琪 石岩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875-879,共5页
目的 研究CT静脉造影(CTV)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S)检查在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入大庆龙南医院的81例左侧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参考... 目的 研究CT静脉造影(CTV)与彩色多普勒超声(CDS)检查在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IVCS)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6月入大庆龙南医院的81例左侧静脉曲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参考下肢静脉检查结果有无左IVCS分别作为观察组(n=27)与对照组(n=54)。两组患者均接受CTV或者CDS检查,比较两组患者的CTV左髂静脉前后径、CDS参数(压力梯度、血流速度、前后径),同时比较单一CTV、CDS与CTV联合CDS诊断左IVCS准确性,并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评估CTV、CDS单独及联合检测对IVCS的诊断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CTV及CDS左髂静脉前后径分别为(6.09±1.38)、(3.02±0.47) mm,均明显低于对照组[(7.41±1.72)、(5.11±0.58) mm],压力梯度、血流速度分别为(2.69±0.48) mmHg、(40.47±9.25) cm/s,均明显高于对照组[(0.89±0.32) mmHg、(27.53±6.92) c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IVCS诊断中CTV左髂静脉前后径、CDS左髂静脉前后径及联合检查的准确率依次为87.95%、84.34%、91.57%。ROC曲线显示,以10.00 mm为临界值,左IVCS诊断中CTV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05,灵敏性为81.47%,特异性为90.38%;CDS的AUC为0.839,灵敏性为74.09%,特异性为88.46%;CTV联合CDS的AUC为0.935,灵敏性为96.28%,特异性为86.49%。结论 左IVCS诊断中IVCS、CDS均具有良好效果,但两种技术联合诊断的准确性、灵敏性更高,早期阶段可为左IVCS诊断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左髂静脉压迫综合征 ct静脉造影 彩色多普勒超声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
10
作者 李运奇 刘金岭 王力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2期1367-1370,共4页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结肠癌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结肠癌、淋...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98例结肠癌患者,术前均行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检查。以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对结肠癌、淋巴结转移及对结肠癌T分期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病理检查结果显示,98例结肠癌患者中淋巴结转移35例。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联合检查诊断结肠癌的符合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单独及联合检查诊断结肠癌淋巴结转移的符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检查结果显示,结肠癌T1~2期25例,T3期54例,T4期19例。多层螺旋CT、肠腔充盈超声造影联合检查诊断结肠癌T3、T4期的符合率均高于二者单独检查(P﹤0.05)。结论多层螺旋CT联合肠腔充盈超声造影检查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多层螺旋ct 肠腔充盈超声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CT检查影像特征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
11
作者 许禹 尤国庆 +1 位作者 耿云平 马亚丽 《癌症进展》 2024年第11期1265-1268,共4页
目的 探讨CT检查影像特征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6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作为SCLC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按1∶2的比例对性别、年龄进行匹配,共选取5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将差... 目的 探讨CT检查影像特征对小细胞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6例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作为SCLC组,采用倾向匹配法按1∶2的比例对性别、年龄进行匹配,共选取52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作为NSCLC组。比较两组患者的CT影像特征,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CT影像特征纳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SCLC的影响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AUC),评估CT影像特征对SCLC的诊断价值。结果 两组患者分型、病灶形态、支气管闭塞和/或肺不张、肺门纵隔淋巴结情况、血管受累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周围型肺癌、有支气管闭塞和/或肺不张均为SCLC的独立保护因素(P﹤0.05),肿瘤形态不规则、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有血管受累均为SCLC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显示,病灶形态、血管受累情况对SCLC具有中等诊断价值,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情况、分型、支气管闭塞和/或肺不张情况对SCLC具有较低诊断价值,联合模型诊断SCLC的AUC为0.989(95%CI:0.893~0.997),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均高于各指标单独检测(P﹤0.05)。结论 CT检查见中央型、病灶形态不规则、有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血管受累任意一项可提示为SCLC,上述指标联合检查对SCLC的诊断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细胞肺癌 非小细胞肺癌 ct影像特征 诊断价值
下载PDF
探究多螺旋CT联合HMGB1检测在儿童先天性胸廓畸形中诊断价值
12
作者 张伟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7期70-73,共4页
目的探究多螺旋CT联合HMGB1检测在儿童先天性胸廓畸形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57例疑似胸廓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诊断为“金标准”,将确诊为胸廓畸形的43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余14例非胸廓畸形患儿... 目的探究多螺旋CT联合HMGB1检测在儿童先天性胸廓畸形中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3年3月于我院就诊的57例疑似胸廓畸形患儿作为研究对象,以手术诊断为“金标准”,将确诊为胸廓畸形的43例患儿作为观察组,其余14例非胸廓畸形患儿作为对照组。分别检测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HMGB1水平。观察组患儿进行MSCT扫描检查,记录其CT相关数据。比较基础资料、不同亚型、不同急性严重程度之间CT相关数据及血清HMGB1水平;比较MSCT扫描、血清HMGB1水平检测及二者联合对先天性漏斗胸的检出率及诊断价值。结果对照组与观察组患儿性别、年龄、BMI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儿血清HMGB1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亚型漏斗胸患儿Hailer指数、心脏旋转角、胸骨凹陷深度、CT凹陷指数、胸骨凹陷角度、血清HMGB1水平比较,无明显差别(P>0.05)。轻度漏斗胸患儿Hailer指数、心脏旋转角、胸骨凹陷深度、CT凹陷指数、血清HMGB1水平均低于中度、重度漏斗胸患儿,胸骨凹陷角度高于中度、重度漏斗胸患儿(P<0.05);中度漏斗胸患儿Hailer指数、心脏旋转角、胸骨凹陷深度、CT凹陷指数、血清HMGB1水平低于重度漏斗胸患儿,胸骨凹陷角度高于重度漏斗胸患儿(P<0.05)。MSCT联合HMGB1检测漏斗胸检出率是90.70%,远高于MSCT扫描的69.77%、血清HMGB1水平检测的41.86%(P<0.05)。ROC曲线分析MSCT扫描、血清HMGB1、二者联合检测对先天性漏斗胸灵敏度及特异度分析发现,二者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性及AUC均高于MSCT扫描及血清HMGB1。结论MSCT联合HMGB1检测能高效诊断出儿童先天性胸廓畸形,具有较高诊断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螺旋ct 高迁移率蛋白B1 先天性胸廓畸形 漏斗胸 诊断价值
下载PDF
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在胆囊结石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13
作者 石凯 刘东升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期5-6,共2页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在胆囊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疑似胆囊结石患者,应用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胆囊结石诊断... 目的探讨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在胆囊结石中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3月我院收治的200例疑似胆囊结石患者,应用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与腹部CT检查。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分析两种检查方式对胆囊结石诊断结果的一致性,比较其诊断效能。结果200例疑似胆囊结石患者经手术病理检查确诊为胆囊结石183例,检出率为91.5%。κ检验分析结果显示,腹部CT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般的一致性(κ=0.643,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检查结果与手术病理检查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κ=0.904,P<0.05)。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胆囊结石的灵敏度、特异度与准确度均高于腹部CT(P<0.05)。结论与腹部CT相比,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诊断胆囊结石的准确度更高,可为医师后续治疗方案的制定提供更加可靠的数据参考,应用价值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T磁共振胰胆管成像 腹部ct 胆囊结石 诊断效能
下载PDF
多层螺旋CT检查诊断肠梗阻的应用及准确度评价
14
作者 徐晓东 《世界复合医学》 2024年第4期165-167,178,共4页
目的 研究在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7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以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 目的 研究在肠梗阻的临床诊断中应用多层螺旋CT检查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17例疑似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入院后均接受多层螺旋CT扫描。以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诊断为金标准,分析多层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与诊断效能。结果 在疑似肠梗阻患者中,综合诊断确诊915例肠梗阻患者,多层螺旋CT诊断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依次为99.89%(916/917)、100.00%(915/915)、50.00%(1/2),kappa值为0.666。CT对不同类型肠梗阻的诊断符合率为99.89%(914/915)。结论 多层螺旋CT检查对诊断肠梗阻具有较高的准确度、灵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梗阻 多层螺旋ct检查 诊断效能
下载PDF
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15
作者 梁崟 《临床医药实践》 2024年第3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以下简称冠脉)成像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6月收治的老年冠心病患者50例,均接受64排128层螺旋CT(64-SCTA)及冠状动脉造影(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作为冠脉狭窄诊断的“金标准”,计算64-SCTA检查的诊断价值指标,包括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结果: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64.82%,94.35%和70.80%;进一步去除钙化节段,64-SCTA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4.09%,97.33%和84.09%,其中诊断灵敏度和准确度较前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度较前提高,但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诊断老年冠状动脉狭窄的灵敏度和准确度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冠状动脉狭窄 多层螺旋ct 冠状动脉造影 诊断价值
下载PDF
踝关节骨折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效果
16
作者 王莲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17期117-119,共3页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效果。方法 研究中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3年7月随机抽选自我院;临床对所有踝关节骨折患者合理展开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对两种方法的辐射剂量、... 目的 探讨踝关节骨折的低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效果。方法 研究中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均在2020年1月—2023年7月随机抽选自我院;临床对所有踝关节骨折患者合理展开常规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以及低剂量螺旋CT扫描操作,对两种方法的辐射剂量、诊断符合率、客观性图像质量指标以及图像清晰度分级展开比较。结果 与常规剂量CT诊断剂量长度乘积(DLP)以及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展开比较,低剂量CT测定结果均更低(均P <0.05);低剂量CT与常规剂量CT对于总诊断符合率、CT值、噪声值(SD)、图像信噪比(SNR)以及图像清晰度展开比较,结果均未呈现出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 临床对踝关节骨折患者在实施CT诊断期间,发现低剂量CT以及常规剂量CT的诊断效果均较为明显,对于踝关节的损伤位置均可以明确诊断,但低剂量螺旋CT扫描运用,可将辐射剂量显著降低,所以安全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剂量螺旋ct影像检查 踝关节骨折 辐射剂量 诊断符合率 客观性图像质量指标 图像清晰度分级
下载PDF
螺旋CT扫描结核分枝杆菌肺病影像学特点及诊断价值研究
17
作者 黄春峰 朱彧灵 《智慧健康》 2024年第9期12-15,共4页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5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并以病理... 目的研究螺旋CT扫描应用于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影像学特点和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2月本院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155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资料的方式进行研究。所有患者均进行螺旋CT扫描检查,并以病理学、细菌学以及纤维支气管镜诊断作为金标准,分析患者影像学特点、诊断价值。结果分析影像学特点,经螺旋CT扫描检查155例,显示存在斑片浸润征象、散播病灶、条索节结征象、胸膜增厚、多发空洞、肺不张、胸腔积液,其中斑片浸润征象(89.03%)、散播病灶(69.68%)、条索节结征象(63.23%)占比较高。分析诊断价值,经金标准检查出阳性120例,阴性35例。采用螺旋CT扫描后,检查出阳性117例,阴性32例。经螺旋CT扫描诊断,阳性检出率(77.42%)、灵敏度(97.50%)、特异度(91.43%)、阳性预测值(97.50%)、阴性预测值(91.43%),其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符合率(96.13%)虽然与金标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结核分枝杆菌肺病患者,实施螺旋CT扫描能够尽早较为精确诊断,诊断效果较高,可较为清晰观察影像学特点,具有重要参考价值,有利于为患者尽快制定治疗方案,在临床诊断方案中值得大力实施以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扫描 结核分枝杆菌肺病 影像学特点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单、双期CT增强甲状腺结节诊断价值比较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海涛 柏劲松 +5 位作者 舒圣婕 张驰 朱倩 黄景怡 王海涛 肖康 《分子影像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8-82,共5页
目的 比较单、双期CT增强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探索最佳扫描方案。方法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因甲状腺结节行平扫及双期CT增强的153个病例,共171枚结节,单期CT增强组取延迟50 s的图像序列作诊断,双期CT增强... 目的 比较单、双期CT增强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探索最佳扫描方案。方法 按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我院2020年1月~2022年6月因甲状腺结节行平扫及双期CT增强的153个病例,共171枚结节,单期CT增强组取延迟50 s的图像序列作诊断,双期CT增强组取延迟25 s和50 s两组图像序列作诊断。主要评价指标为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率、结节特征的显示率、阳性淋巴结的显示率及结节的强化特点。结果 单、双期CT增强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准确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52),对甲状腺结节的边缘、形态、包膜、密度、钙化、淋巴结等特征的显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密度的良恶性的甲状腺结节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18)。双期CT增强的强化方式在良恶性甲状腺结节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75)。结论 单、双期CT增强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价值无明显差异,单期CT增强辐射剂量低,适合临床推广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结节 ct增强期相 诊断价值 计算机体层成像
下载PDF
CT影像组学特征在肺泡蛋白沉积症中的诊断价值
19
作者 王月明 喻航 +4 位作者 王淼煜 史文佳 魏元辉 杨震 陈良安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739-746,共8页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特征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2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24例PAP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另选取同期该院就诊的53例非PAP弥漫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10个常... 目的探讨CT影像组学特征在肺泡蛋白沉积症(PAP)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1月-2022年8月在解放军总医院就诊的24例PAP患者的一般资料及临床特征;另选取同期该院就诊的53例非PAP弥漫性肺疾病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间10个常规胸部CT征象(语义特征)和107个CT影像组学特征的差异。将所有患者再按7:3随机分为训练组53例及验证组24例,采用训练组构建PAP诊断的CT语义特征模型、影像组学模型及联合模型,并在验证组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进行诊断效能比较。采用临床决策分析法检验各模型的临床PAP诊断应用价值。对PAP诊断效能最高的模型,计算影像学特征评分。结果共纳入PAP患者24例,男女比例3:1,年龄(44.6±15.2)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气促、咳嗽、咳痰及胸闷等。与对照组比较,PAP组胸腔积液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其余CT特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语义特征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诊断PA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590和0.594,在验证组诊断PAP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188、1.000、0.188。影像组学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诊断PAP的AUC分别为0.845和0.867,其在验证组诊断PAP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41、0.938、0.703。联合模型在训练组和验证组诊断PAP的AUC分别为0.850和0.883,其在训练组诊断PAP的准确度、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0.688、0.750、0.938。联合模型或影像组学模型诊断PAP的AUC均明显大于CT语义特征模型(P<0.05),但联合模型与影像组学模型诊断PAP的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决策曲线分析结果显示,使用联合模型或影像组学模型预测PAP的临床应用价值均较高。结论与传统CT特征比较,CT影像组学在PAP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蛋白沉积症 ct 影像组学 诊断模型
下载PDF
^(68)Gallium-labelled PSMA-PET/CT as a diagnostic and clinical decision-making tool in Asian prostate cancer patients following prostatectomy 被引量:2
20
作者 Janice S.H.Tan Charles X.Y.Goh +12 位作者 Yen Sin Koh Youquan Li Jeffrey K.L.Tuan Eu Tiong Chua Terence W.K.Tan Michael L.C.Wang Lui Shiong Lee Kae Jack Tay Ravindran Kanesvaran Chee Keong Toh Aaron K.T.Tong Winnie W.C.Lam Melvin L.K.Chua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1期157-165,共9页
Objective: Prostate cancers(PCa) in Asian individuals are molecularly distinct from those found in their Caucasian counterparts.There is no risk stratification tool for Asian men with rapid biochemical recurrence(BCR)... Objective: Prostate cancers(PCa) in Asian individuals are molecularly distinct from those found in their Caucasian counterparts.There is no risk stratification tool for Asian men with rapid biochemical recurrence(BCR) following radical prostatectomy(Rad P). This study aims to assess the detection rate of ^(68)Ga-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PSMA-PET/CT) for diagnosis of clinical recurrence and as a treatment decision making tool in Asian patients with BCR post-Rad P.Methods: ^(68)Ga PSMA-PET and CT body with/without bone scan [conventional workup(CWU)] were performed in 55 Asian patients with BCR within 36 months post-Rad P. Two blinded reviewers assessed the images. Detection rates of ^(68)Ga PSMAPET/CT were evaluated, and impact on management was reviewed by comparison with CWU.Results: Median time to BCR post-Rad P was 8.1 months. Detection rate for ^(68)Ga PSMA-PET/CT was 80%(44/55). A positive scan was significantly associated with increasing prostate-specific antigen(PSA) level [odds ratio(OR) = 1.13(95% CI 1.05–1.30), P =0.017], but not with higher Gleason grade or shorter PSA doubling time. Compared to CWU, ^(68)Ga PSMA-PET/CT detected an additional 106 lesions in 33/44 patients with a positive scan, resulting in a change in management in 25/44(56.8%) patients: 10 to hormonal therapy(HT) and whole pelvis radiotherapy(RT) in addition to bed RT, and 15 to palliative HT alone.Conclusions: In the present report, we demonstrated the diagnostic and treatment decision utility of ^(68)Ga PSMA-PET/CT in Asian men with rapid BCR. Detection of small volume nodal and systemic recurrences at low PSA levels(< 1.0 ng/mL) highlights the role of the tool in assigning patients to treatment intensification with HT-RT or palliative HT in polymetastatic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8Ga PSMA PET/ct PROSTATE cancer ASIAN diagnostic recurrence prostatectomy salvage radiotherapy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