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24篇文章
< 1 2 3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探索多元现代性的中国之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魏波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以现代性改造传统社会,通过探索多元现代性的中国之路以实现现代化,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在创造性破坏中瓦解不合时宜的旧秩序,在适应性中融入寻找中华文明的新动力,在创新性变革中探索国家... 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主题是以现代性改造传统社会,通过探索多元现代性的中国之路以实现现代化,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内涵。在创造性破坏中瓦解不合时宜的旧秩序,在适应性中融入寻找中华文明的新动力,在创新性变革中探索国家发展的新道路,这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客观逻辑。21世纪,中国依然需要继续完善现代国家治理体系,践行自由、民主、法治等核心价值,构建本土化的知识体系,通过系统创新克服现代性的内在矛盾,最终走出以社会主义为指向的人类文明新道路。中国能否在这些方面做出创造性探索,将在基本面上决定自己的未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现代性 中国道路 文明发展 主体性 系统创新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阐释 被引量:8
2
作者 崔延强 张子扬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6,共13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的守正创新,以“两个结合”为深厚底蕴,坚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和科学总结。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体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文化主体性的守正创新,以“两个结合”为深厚底蕴,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融通,将“魂脉”与“根脉”相结合,在认识论、历史观和辩证法层面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创新。习近平文化思想正面回应了西方文明的现代性困境,聚焦西方现代文明的自反性问题和价值异化倾向,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科学论断。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守正与创新相结合、坚持主体性与多样性相融汇、坚持理论与实践相贯通,在实践中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深刻认识,展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哲学意蕴,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展现思想伟力,在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中彰显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两个结合” 文化主体性 文明形态 全球文明倡议
下载PDF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逻辑
3
作者 韩升 王晨曦 《内蒙古社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6,共8页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建设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历史选择,是推进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自然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是以“现实的人”为根基的真实主体力量在人类文明实践中的展现,其中蕴含的“人民之我”“民族之...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建设是适应中国式现代化实践的历史选择,是推进人类文明形态演进的自然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文化主体性是以“现实的人”为根基的真实主体力量在人类文明实践中的展现,其中蕴含的“人民之我”“民族之我”“人类之我”等多层次的“为我逻辑”关照是对资本强制下以原子式自我为支撑、以资本同一逻辑为核心、以自由主义为表象的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为我逻辑”的根本超越。建设具有文化主体性的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就是要充分激活中华文化在世界文明变革发展中的先导作用。为此,必须坚持守正创新,激活中华文化的思想引领力;必须坚持独立自主,激活中华文化的精神凝聚力;必须坚持体用贯通,激活中华文化的现实驱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文化主体性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论文化主体性
4
作者 陈金龙 《文化软实力》 2024年第2期1-6,共6页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和独特创造,是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形... 文化主体性是文化发展的自觉意识、自主立场和独特创造,是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的有机统一。文化主体性是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推动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过程中形成的。文化主体性是文化自信形成的依托、文化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也是实现国家认同、巩固政党执政地位、开展人类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基础。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和党的文化领导权,尊重人民在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建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才能巩固文化主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文化 文化主体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论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主体的范围与顺位
5
作者 杨雅妮 《中州学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71,共9页
自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开展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就对该类诉讼的起诉主体存在较大争议,分歧主要集中在范围界定与诉权顺位两个方面。《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虽然对该类诉讼的起诉主体作了规定,但主体范围不明以及诉权顺位... 自个人信息保护民事公益诉讼在我国开展以来,理论界与实务界就对该类诉讼的起诉主体存在较大争议,分歧主要集中在范围界定与诉权顺位两个方面。《个人信息保护法》第70条虽然对该类诉讼的起诉主体作了规定,但主体范围不明以及诉权顺位不清的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要正确实施该制度,应否定“履行个人信息保护职责的部门”的起诉资格,扩张“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的范围,明确“由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的条件,并以《民事诉讼法》第58条及不同类型民事公益诉讼之间的关系为依据,厘清不同起诉主体的诉权顺位。当受侵害对象为普通公民时,应尊重检察机关民事公益诉权的补充性,将“国家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的起诉顺位置于检察机关之前;当受侵害对象为众多消费者时,应考虑到受侵害对象的特殊身份,依次由“法律规定的消费者组织”“由网信部门确定的组织”和检察机关行使起诉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人信息保护 民事公益诉讼 起诉主体 诉权顺位
下载PDF
被执行人异议之诉的逻辑基础及内在困境
6
作者 张旭东 李雨腾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25-134,共10页
在民事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对于自身的实体权益享有救济权利,然现有执行行为异议制度无法对被执行人实体权益实现有效救济。增设被执行人异议之诉,在对被执行人实体权益提供有效救济的同时,亦会使我国执行救济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考察... 在民事执行程序中,被执行人对于自身的实体权益享有救济权利,然现有执行行为异议制度无法对被执行人实体权益实现有效救济。增设被执行人异议之诉,在对被执行人实体权益提供有效救济的同时,亦会使我国执行救济体系得到进一步完善。考察《民事强制执行法(草案)》中被执行人异议之诉规定,发现存在部分执行依据的执行正当性欠缺、异议事由时间节点适用僵化以及长期存在的“执行异议前置”的程序设置争议等问题。故基于我国现有规定,在本土化执行语境之下,就被执行人异议之诉制度从争议执行依据的执行正当性审查、异议事由适用时间节点的分类处理及“径行起诉”相较于“执行异议前置”合理性考察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规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执行法 被执行人 异议之诉 异议事由
下载PDF
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建设推进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的研究与实践
7
作者 杜文风 贺东青 +1 位作者 周志勇 朱黎明 《高教学刊》 2024年第3期159-162,共4页
将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相结合,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有意义和必要的。该文以河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革新为例,结合省级重点学科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原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补充,从制度体系建设和创新创业实... 将土木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与本科教育相结合,提升本科人才的培养质量是有意义和必要的。该文以河南大学土木工程专业的教学模式革新为例,结合省级重点学科的实际建设情况,对原有本科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补充,从制度体系建设和创新创业实践两个方面提出十六项具体措施。通过2018—2021年的改革结果跟踪调研分析,验证其可行性,取得良好的创新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点学科 本科教育 教学模式 创新型人才 土木工程
下载PDF
马克思文化文明观视阈下中华文化的历史传承与中华文明的现代发展 被引量:1
8
作者 宋培军 《思想战线》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8-59,共12页
一元、一统、一体、一家,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话语,1911年开始出现君民一体、上下一体的现代多元共和转向。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居于核心地位,决定中华文化的发展。文化史不仅要前置于成文史,更要前置于文明史,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文明观的... 一元、一统、一体、一家,是中华文化的传统话语,1911年开始出现君民一体、上下一体的现代多元共和转向。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居于核心地位,决定中华文化的发展。文化史不仅要前置于成文史,更要前置于文明史,是马克思、恩格斯文化文明观的基本认识,体现了文明包含于文化中,且为其最高形式的基本理念,为认识中华文明的统一性决定论提供了基本理论依据。罗荣渠先生对人类文明的研究是建立在“一元多线历史观”基础上的,形成了现代化研究的“罗荣渠路径”,有助于文化文明时空坐标的建立。四海一家的传统话语就是内地与边疆各族济济一堂。作为现代化范式的中国应用,笔者倡导边疆与内地“主辅线现代化”的中华文明观,有助于揭示中华文化历史传承与中华文明现代发展的内在关系,有助于说明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讲话的主体性精神品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现代化范式 文化文明观 中华文化 中华文明 现代文明 主体性精神
下载PDF
民事法律关系理论视角下的人工智能 被引量:2
9
作者 殷秋实 《法治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4-87,共14页
在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的视角下,人工智能的定位应该基于民事主体的基本理论展开。现有的主体理论以自然人为核心,主体具有权利归属和行为作出两种功能,以满足不同的价值或需求。由于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在产生机制、适用范围和运作方式... 在民事法律关系理论的视角下,人工智能的定位应该基于民事主体的基本理论展开。现有的主体理论以自然人为核心,主体具有权利归属和行为作出两种功能,以满足不同的价值或需求。由于人工智能的“自主性”在产生机制、适用范围和运作方式上都不同于人之理性,以人工智能作为行为主体也欠缺价值支撑,因此,人工智能并非行为主体。人工智能具有成为权利主体的可能,但是制度收益有限,体系成本很高,而且现有制度足以解决人工智能责任承担的问题,人工智能不宜成为权利主体。人工智能和法人并无相似之处,也不能“借”法人之“壳”而成为权利主体。所以,人工智能并非主体,只需作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法律关系 民事主体 权利主体 行为主体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实践指向
10
作者 韩升 阚京田 《贵州省党校学报》 2024年第2期5-14,共10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以及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创造主体的原理,以人民性作为本质属性,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高度重视“两个结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围绕社... 习近平文化思想遵循马克思主义“现实的个人”、物质生产是全部社会生活的基础以及人民群众是精神文化创造主体的原理,以人民性作为本质属性,巩固了中华文化主体性;高度重视“两个结合”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规律性认识,围绕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把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同马克思主义相结合,创造了新的文化生命体;作为一个开放的、不断发展的思想体系,推进文明交流互鉴,告别故步自封,把中华文化不断推向世界,增强中华文化传播力影响力;把握文化建设规律,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文化根基和群众基础,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彰显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旨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两个结合”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本质属性论析
11
作者 冉津宇 张思军 《社会主义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共9页
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属性的把准,是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内涵、理论特质和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文明的民族主体性源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解与民族文化的生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华民族主体性表现为:走独立自主... 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本质属性的把准,是理解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丰富内涵、理论特质和推进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的重要前提。文明的民族主体性源于民族自我意识的觉解与民族文化的生成,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中华民族主体性表现为:走独立自主的现代文明发展道路;在“双创”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秉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的原则吸收借鉴外来文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要内容。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批判与超越了资本主义文明,将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类解放与每个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文明主旨具象化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追求物的全面丰富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类社会和谐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具有马克思主义文明性。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内含赓续与开新、独立与自主、批判与超越、关照人类社会的发展逻辑,回答并解决了在全球现代化视域中民族文明如何自存、不同文明如何相处的问题,具有赓续与发展中华文明、实现中华民族精神上的独立与自主、促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价值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主体性 马克思主义文明性
下载PDF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主体协同的全流程路径
12
作者 王文彬 贾若兰 《开放导报》 2024年第4期95-102,共8页
主体高质量协同合作有助于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能助力化解多项现实挑战。借助整体治理和系统思维,可以科学剖析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困境和深层病因。一方面,主体协同碎片化问题凸显,包括主体参与体制仍不完善、合作渠道... 主体高质量协同合作有助于新时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能助力化解多项现实挑战。借助整体治理和系统思维,可以科学剖析当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困境和深层病因。一方面,主体协同碎片化问题凸显,包括主体参与体制仍不完善、合作渠道单一、协同尚未形成合力、协同行动要素供应不足以及协同监督体系缺乏等。另一方面,目标耦合不足、思维相异、能力欠缺、协同虚化以及动力不足,是阻碍主体协同的复杂性成因。为此,既需着眼机制设计、资源筹集、共同体构建、渠道畅通以及监管强化等方面的路径,完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性逻辑,也要锚定实践需求,持续完善改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流程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态文明 主体协同困境 破解策略 整体治理
下载PDF
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 被引量:9
13
作者 陈金龙 蔡馥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13,F0002,共8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既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又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总结,既阐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又指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实践路径。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文化主体性与文化多样性、历史自信与文化自信、民族立场与国际视野的有机统一。明晰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鲜明特征,有助于准确理解和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文化主体性 文化自信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下载PDF
互动与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长
14
作者 张淑娟 田梦 《贵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89-97,共9页
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而言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生长和确立的表征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长关系密切,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既体现于思想的觉解及演进,又彰显于中华民... 生态文明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而言是中华民族主体性生长和确立的表征之一。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长关系密切,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既体现于思想的觉解及演进,又彰显于中华民族的主体性实践。二者相辅相成,共同促进中华民族主体性在生态领域的生长。中华民族主体性的生长又为生态文明建设赋能,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华民族主体性提升互动于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之中。当前,中华民族生态文明建设还存在诸多问题,更需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相结合、生态文明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统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相协调,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与民族主体性生长两者间实现互动与赋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中华民族主体性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下载PDF
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特性与适用
15
作者 吕曰东 贾慧芳 《山西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58-61,共4页
证明标准是用以衡量通过证据和事实实现心证的程度,或曰用以认定待证事实的证明尺度。由于证明标准表述具有模糊性以及使用证明标准进行事实判断是法官自由心证的结果,所以证明标准具有主观性。证明标准既是认定待证事实存在与否的标准... 证明标准是用以衡量通过证据和事实实现心证的程度,或曰用以认定待证事实的证明尺度。由于证明标准表述具有模糊性以及使用证明标准进行事实判断是法官自由心证的结果,所以证明标准具有主观性。证明标准既是认定待证事实存在与否的标准、尺度,也是行为意义上举证证明责任转移与否的标准、尺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事诉讼 证明标准 主观性 待证事实 心证
下载PDF
现代文明进程中的学术使命与学者表达——《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研讨会综述
16
作者 文鹏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1-16,共6页
文章简述《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研讨会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的使命与中国学者的时代担当、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发展等问题的研... 文章简述《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青年编委研讨会围绕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与人类文明新形态、学术的使命与中国学者的时代担当、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新发展等问题的研究成果,聚焦“学术何以可为”与“学者如何表达”,为进一步回答人类文明应当如何自处的“时代之问”与学者应当如何介入时代变革的“学术之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文明 学术使命 学者表达 文化主体性
下载PDF
间性智慧: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之道
17
作者 高卓坤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90-95,共6页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人类重新审视主客关系的结果,这样的思考范式正是建立在间性智慧之上。多元交互的主体间性摆脱了传统的交往范式,赋予人以主观能...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等生态文明理念的提出,是人类重新审视主客关系的结果,这样的思考范式正是建立在间性智慧之上。多元交互的主体间性摆脱了传统的交往范式,赋予人以主观能动性,在共在的生活世界中通过交往和对话,使人与自然在相互理解的基础上达成共识。交往行为的“合理化”使主体间性面向世界、改造世界,主体间性在被遮蔽的传统哲学中显现,走向以实践为特质的生活世界。间性智慧凸显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方法论之道,彰显出从源头上解决生态问题的中国决心,是人类对生态文明建设经过理性思考而作出的回应和解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性智慧 生态文明建设 方法论之道
下载PDF
论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
18
作者 田鹏颖 沈慧然 《东北财经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68-76,共9页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肩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诸多重大历史使命。具体地说,中国式现代化以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文化使命特征,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文化使命目标,以发展人类文...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肩负着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诸多重大历史使命。具体地说,中国式现代化以彰显中华文化主体性为文化使命特征,以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为文化使命目标,以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文化使命担当。准确理解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化使命内涵,对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将文化使命转化为伟大的文化实践,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文化使命 中华文化主体性 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人类文明新形态
下载PDF
“双一流”视角下地方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路径——以安徽省土木建筑学科为例
19
作者 赵磊 林赞声 陈颖 《江苏科技信息》 2024年第1期31-35,40,共6页
文章通过问卷、访谈、数据库调研等方法对安徽省土木建筑学科设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及学科馆员学术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学科服务水平与本校学科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联趋势,学科服务稳步推进,但未形成特色和亮点,学科服... 文章通过问卷、访谈、数据库调研等方法对安徽省土木建筑学科设置高校图书馆学科服务内容及学科馆员学术能力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高校学科服务水平与本校学科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联趋势,学科服务稳步推进,但未形成特色和亮点,学科服务程度落后于学科发展程度。文章指出高校图书馆应通过加强工作经验交流,打造具有符合学科特质的服务内容,多举措提升学科馆员专业素养,提高图书馆学科服务知名度和影响力等措施提高学科服务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一流” 土木建筑学科 学科服务
下载PDF
论人的主体性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核心动力意涵
20
作者 马鑫 李铁英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2期26-34,共9页
主体性是人类特有的身份标识,亦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具有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主体性特征,能够有意识地将自然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克服生态危机与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抉择和根本途径,除了... 主体性是人类特有的身份标识,亦是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类具有区别于其他一切生物的主体性特征,能够有意识地将自然生产力转化为社会生产力。生态文明建设作为人类克服生态危机与谋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抉择和根本途径,除了需要统筹协调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各方面因素与条件,充分发挥其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作用之外,关键需要重视人类自身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作用。为了更好地发挥生态文明建设中人的主体性作用,则需要教育和引导人们在思想意识、行为方式和精神追求等方面实现彻底的生态转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的主体性 生态文明建设 人类 自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