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Zhang Congzheng,physician and initiator of the'school of purgation'
1
作者 Yinghua Huang Yongxuan Liang Tingyu Fang(Translated)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2018年第4期321-322,共2页
Zhang Congzheng(courtesy name:Zhang Zihe,1156-1228)was a native of Sui Zhou(In present Henan Province).Once he served the emperor as an imperial physician.He was one of the great masters of the four famous medical sch... Zhang Congzheng(courtesy name:Zhang Zihe,1156-1228)was a native of Sui Zhou(In present Henan Province).Once he served the emperor as an imperial physician.He was one of the great masters of the four famous medical schools in the Jin and Yuan dynasties(1115-1368).Many medical books were written by him and his masterpiece is Confucians'Duties to Their Parents(Ru Men Shi Q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ZHANG congzheng SCHOOL of PURGATION worthy
下载PDF
基于张从正情志疗法探讨失眠的治疗思路
2
作者 李文慧 朱陵群 郭蓉娟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52-55,共4页
失眠与情志病以形神一体观为理论指导,二者互为因果,均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紊乱。张从正在继承《内经》的情志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扩展了情志相胜、习以平惊、移情易性等多种情志疗法,对失眠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 失眠与情志病以形神一体观为理论指导,二者互为因果,均存在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紊乱。张从正在继承《内经》的情志理论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经验,扩展了情志相胜、习以平惊、移情易性等多种情志疗法,对失眠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张从正的情志疗法虽然效如桴鼓,但有些方法在临床使用时,当把握好时机和尺度,不可盲目照搬使用。在日后的研究中,应将情志疗法标准化,弥补现代医学治疗失眠的短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情志疗法 张从正 情志相胜 移情易性
下载PDF
张从正治疗崩漏先清上
3
作者 杨孜 王妍 +1 位作者 刘倩 曹怡鸿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张从正认为,情志变化是气的运动变化在精神情志方面的表现,七情过极,郁而化火,聚积于胸,心阳失于宣发,郁积生热,逼血下行,发为崩漏;或情志过极,扰乱心神,致上焦不通,亦致崩漏。心既主血脉,又主神志,五志过极,损伤五脏,皆为热证,应治以... 张从正认为,情志变化是气的运动变化在精神情志方面的表现,七情过极,郁而化火,聚积于胸,心阳失于宣发,郁积生热,逼血下行,发为崩漏;或情志过极,扰乱心神,致上焦不通,亦致崩漏。心既主血脉,又主神志,五志过极,损伤五脏,皆为热证,应治以平心火,用清上之法。故张从正治疗崩漏采用清热、清上之法,先用黄连解毒汤清心火,使肺的宣发功能正常,以宣发过盛的阳气,再用凉膈散或四物汤顾护阴液,使体内妄动之阳气得以清散,妄行之血得止,则崩漏可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漏 清上 黄连解毒汤 凉膈散 四物汤 《儒门事亲》 张从正
下载PDF
张从正刺络放血的理论和实践 被引量:28
4
作者 张建斌 王玲玲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47-249,共3页
目的  介绍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从正的刺络放血理论及其应用。方法  认真分析张从正的代表著作《儒门事亲》 ,整理其中的有关记载。结论  张从正不但继承了《内经》、隋唐时代的学术思想 ,而且进一步创新和发挥 。
关键词 刺血疗法 张从正 刺络发汗论 刺路补量论
下载PDF
浅谈金元四大家论便秘 被引量:13
5
作者 朱星 王明强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6期695-696,共2页
目的:探讨金元四大家论治便秘的学术思想。方法:对与金元四大家论治便秘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结果:刘完素、张从正认为便秘其病属燥,治疗上刘完素主张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而张从正则创立药治加食疗的方法;李东垣、... 目的:探讨金元四大家论治便秘的学术思想。方法:对与金元四大家论治便秘的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和分析。结果:刘完素、张从正认为便秘其病属燥,治疗上刘完素主张开通道路,养阴退阳,凉药调之;而张从正则创立药治加食疗的方法;李东垣、朱丹溪认为是肾阴亏耗,津液亏少,肠中干燥而致便秘,李东垣提出了以辛润之,以苦泄之,阳结散之,阴结温之的治疗方法;朱丹溪则总结了前人经验,有针对性地进行治疗。结论:金元四大家对便秘的认识各有特点,治疗也日趋完善,值得学习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内经 金元四大家 便秘 刘完素 张从正 李东垣 朱丹溪 丹溪手镜 儒门事亲 素问玄机原病式 兰室秘藏
下载PDF
张从正《儒门事亲》针灸学术特点探析 被引量:2
6
作者 王浩然 贾红玲 张永臣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8年第2期205-208,共4页
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宗《内经》《难经》之学,私淑刘完素之说,对攻邪三法有独到的见解,并将针刺放血归于汗法,在理论和临床均有所发挥。其针灸学术特点主要反映于《儒门事亲》一书中,主要有重视经络理论,详辨气血多少;刺络放血,祛... 张从正为金元四大家之一,宗《内经》《难经》之学,私淑刘完素之说,对攻邪三法有独到的见解,并将针刺放血归于汗法,在理论和临床均有所发挥。其针灸学术特点主要反映于《儒门事亲》一书中,主要有重视经络理论,详辨气血多少;刺络放血,祛邪安正;注重单纯针刺;强调针药结合;慎用灸法;擅用外治法等6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从正 《儒门事亲》 汗法 针灸学
下载PDF
金元医家张从正刺血疗法探析 被引量:7
7
作者 张永臣 贾红玲 张学成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7年第1期63-65,共3页
刺血疗法是张从正攻邪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尊崇《黄帝内经》的刺血经旨,应用的刺血工具有针、草茎和磁片,取穴以阳明、太阳经穴为主,擅用五脏井穴、经外奇穴,且放血部位多、出血量大,涉及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内科、皮肤科、儿科等病证... 刺血疗法是张从正攻邪的重要手段之一,其尊崇《黄帝内经》的刺血经旨,应用的刺血工具有针、草茎和磁片,取穴以阳明、太阳经穴为主,擅用五脏井穴、经外奇穴,且放血部位多、出血量大,涉及眼科、耳鼻喉科、外科、内科、皮肤科、儿科等病证,并明确指出耳鼻喉科、外科、眼科、急性病证宜首选刺血,火热、风热所致疾病最宜刺络放血。其学术思想对后世医家的刺血疗法产生了极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元医家 张从正 儒门事亲 刺血疗法
下载PDF
浅析痰湿体质与张从正吐法 被引量:3
8
作者 邵丰 杨孝兵 +4 位作者 龙小琴 刘丽敏 王东超 汪梅娇 李海昌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8期196-198,共3页
笔者从痰湿体质、吐法的定义,吐法运用于痰湿体质的机理,张从正运用吐法治痰湿体质的典型案例,及吐法的现代临床应用等诸多方面,对痰质体质与张从正吐法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认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提出凡病位在上之病证皆可用吐... 笔者从痰湿体质、吐法的定义,吐法运用于痰湿体质的机理,张从正运用吐法治痰湿体质的典型案例,及吐法的现代临床应用等诸多方面,对痰质体质与张从正吐法间的关系进行阐述分析。认为张从正在《儒门事亲》中提出凡病位在上之病证皆可用吐法治疗,进一步拓宽了吐法的含义,扩大了吐法的应用范围,明确了吐法理论的临床意义,其在《儒门事亲》中独特的用药特点、处置方法及显著的疗效对现代临床治疗痰湿体质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湿体质 张从正 吐法 《儒门事亲》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张从正器械疗法初探 被引量:1
9
作者 李琳 郭晓冬 马丙祥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28-429,共2页
目的:探析张从正对于不肯服药之人,不能用药之病采取器械疗法针对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张从正所著《儒门事亲》中用钅非针、银针、钗股、鸡羽、竹筷、针钩、秤钩、漏针、钩钤、磁片、草茎、杆草、长蛤甲、九曲玲珑灶、... 目的:探析张从正对于不肯服药之人,不能用药之病采取器械疗法针对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的治疗方法。方法:对张从正所著《儒门事亲》中用钅非针、银针、钗股、鸡羽、竹筷、针钩、秤钩、漏针、钩钤、磁片、草茎、杆草、长蛤甲、九曲玲珑灶、木梳等器械治疗疾病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张氏的器具疗法不仅提供了治疗疾病的新手段,更提供了一种学习中医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从正 儒门事亲 黄帝内经 难经 器械疗法
下载PDF
论刘河间“火热论”核心思想及其对金元四大家形成的影响 被引量:11
10
作者 鲍建敏 吕萍 +1 位作者 陈震萍 牟重临 《新中医》 CAS 2020年第6期178-181,共4页
中医学史有名的金元四大家,火热论派、脾胃论派、攻下派、滋阴派,各派学术观点鲜明而突出。深入研究四大家的学术精髓与内涵,可知各派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地域以及当时疾病流行谱息息相关,并清晰显示了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具有... 中医学史有名的金元四大家,火热论派、脾胃论派、攻下派、滋阴派,各派学术观点鲜明而突出。深入研究四大家的学术精髓与内涵,可知各派的形成与其所处的时代背景、生活地域以及当时疾病流行谱息息相关,并清晰显示了四大家的学术思想具有相当紧密的渊源和传承关系。刘河间作为四大家之首,创立了"火热论",提出火热病机多由"怫郁"的理论,不仅开创金元时期中医学术争鸣之先河,且对其他三家的学术思想形成有着极为深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河间 金元四大家 火热论 张从正 李东垣 朱丹溪
下载PDF
《儒门事亲》医学思想探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杨云松 岳利峰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年第2期168-170,共3页
《儒门事亲》学术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邪去正安、一分为三、因势利导、以通为用、三因制宜。张从正认为疾病是由于邪气侵入所致,只有祛除邪气,疾病才可以痊愈,治病以祛邪为首务。他将邪气分为天邪、地邪和人邪,天邪多侵犯人体上部,地邪... 《儒门事亲》学术思想主要可以概括为:邪去正安、一分为三、因势利导、以通为用、三因制宜。张从正认为疾病是由于邪气侵入所致,只有祛除邪气,疾病才可以痊愈,治病以祛邪为首务。他将邪气分为天邪、地邪和人邪,天邪多侵犯人体上部,地邪多侵犯人体下部,人邪多侵犯人体中部。治疗应因势利导,给邪气以出路,根据三类邪气致病部位,提出了汗、吐、下三法。张从正认为疾病发生机制是邪气侵犯机体,致气血郁滞不畅,治疗关键是祛除邪气,畅通气血。临证要因时、因地、因人施治,体现了辨证论治的基本精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门事亲 张从正 医学思想
下载PDF
金元四大家辨治失眠辑要 被引量:9
12
作者 余芳芳 王鹏 吴彬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6年第4期10-12,共3页
金元乃医学盛世,之前失眠常作为兼夹症散见于某些内科疾病,不利于疾病诊疗和预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四位大家各承所学,自成流派,相互辉映;对失眠研究与实践,合则为一,参酌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经典理论... 金元乃医学盛世,之前失眠常作为兼夹症散见于某些内科疾病,不利于疾病诊疗和预后。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四位大家各承所学,自成流派,相互辉映;对失眠研究与实践,合则为一,参酌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为代表的经典理论和实践经验,升华发扬,重视病因病机,以新的视角诊疗失眠,使其作为一个疾病独立于内科诸证之中。对失眠治疗实践的不同感悟中形成的独到经验,学术思想既相互渗透,又相对独立,同中有异,异曲同工,在相互关联中又彰显流派特色。治疗亦体现各家特长,寒凉、攻邪等多种方法,百家争鸣,同病异治,为后世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失眠 不寐 不得眠卧 金元时期 刘完素 张从正 朱丹溪 李东垣
下载PDF
金元四大家的脾胃观 被引量:10
13
作者 李成文 《河南中医》 2004年第5期3-5,共3页
刘完素认为脾胃为万物之母 ,一身之本 ,用药注重保护胃气 ,用温燥以治过盛之湿 ,寒润以治燥热、干涸 ,并把胃中润泽置于重要地位 ;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法祛陈 艹坐 洁肠胃 ,以保护胃气 ,并以淡粥养之 ,以利恢复胃气 ;李杲提出脾胃为元气... 刘完素认为脾胃为万物之母 ,一身之本 ,用药注重保护胃气 ,用温燥以治过盛之湿 ,寒润以治燥热、干涸 ,并把胃中润泽置于重要地位 ;张从正主张用汗吐下法祛陈 艹坐 洁肠胃 ,以保护胃气 ,并以淡粥养之 ,以利恢复胃气 ;李杲提出脾胃为元气之本 ,升降之枢。凡饮食不节、劳役过度、精神刺激可令气火失调 ,升降失常 ,导致脾胃内伤 ,而精神因素起先导作用 ,治疗注重升发脾胃阳气 ;朱震亨认为谋虑神劳 ,嗜欲无节 ,思想不遂 ,恣意饮食 ,过分劳力 ,竭力房事 ,皆可损伤脾胃清纯冲和之气 ,导致阴阳失调 ,在滋阴降火之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完素 张从正 李果 朱震亨 脾胃
下载PDF
张从正对消渴病因病机及治法理论体系的贡献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欣 王仁和 《西部中医药》 2021年第5期73-75,共3页
张从正作为“攻邪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邪论病,继承并发展刘完素火热致消学说,提出消渴病“病因火生、证由火定”的论断,从“三邪理论”角度阐述消渴病因,进一步提出“三消当从火断”学说以及“趋火下行”的治疗方法,并将药攻与食补相结... 张从正作为“攻邪派”的代表人物主张以邪论病,继承并发展刘完素火热致消学说,提出消渴病“病因火生、证由火定”的论断,从“三邪理论”角度阐述消渴病因,进一步提出“三消当从火断”学说以及“趋火下行”的治疗方法,并将药攻与食补相结合,提出“下之”“调之”与食疗相结合的治法,在祛邪的基础上补益人体正气,形成一套完整的结构框架理论,丰富了消渴理论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渴 三邪理论 框架理论 学术思想 张从正
下载PDF
张从正泻血疗法小探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非 于楠楠 郭建 《河南中医》 2013年第5期672-673,共2页
张从正在汲取《黄帝内经》及历代医家泻血疗法的理论及实践基础上,将泻血疗法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认为泻血之功同于发汗,泻血即是扶正,且在临床运用中泻血部位多、泻血量多、针药并举。
关键词 张从正 泻血疗法 《儒门事亲》
下载PDF
药邪致病原因及机制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洪珂 汪翰英 章健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6年第11期1536-1538,共3页
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中药制剂品种也不断丰富,如中药注射剂等的发展,为中药运用开拓新途径。然而,中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重视,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曾报道过多起中医药不良反应的案例。如何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目... 随着中医药事业不断发展,中药制剂品种也不断丰富,如中药注射剂等的发展,为中药运用开拓新途径。然而,中药带来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重视,国家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就曾报道过多起中医药不良反应的案例。如何避免中药不良反应的发生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邪 张从正 药邪致病
下载PDF
张从正医学研究文献计量学分析
17
作者 郑家龙 姜岩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1年第9期26-27,43,共3页
目的了解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关于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从正的学术思想研究状况和近30年来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有益于今后科研人员进一步加强了解和深入开展关于张从正学术思想的研究。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79-2010年间所有关... 目的了解我国中医药研究领域关于金元时期著名医家张从正的学术思想研究状况和近30年来的研究发展趋势,以期有益于今后科研人员进一步加强了解和深入开展关于张从正学术思想的研究。方法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1979-2010年间所有关于张从正的医学相关文献为研究对象,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张从正医学研究文献从年份分布、作者、载文期刊、发文机构、研究领域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979-2010年30年来共有344篇张从正学术思想研究相关文献发表于各类期刊杂志上,2001-2010年发表的文献占全部文献量的60%以上,载文最多的9种期刊集中了全部文献量的47.98%,核心作者8人,核心发文机构8家。研究方向包括:理论学说研究、临床各科和治病经验探讨、张从正生平相关研究和学术传承和影响研究4个方面。结论 1979-2010年,我国关于张从正医学思想的研究呈增长趋势发展,尤其2001-2010年10年间,增长迅猛,且关于张从正学术思想的研究有明显的地域特征,也反映了学术研讨会等科研形式对促进学术研究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从正 学术思想 文献研究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张从正攻邪理论指导蛇串疮治疗探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响 张丰川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75-176,200,共3页
张从正师承河间刘完素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基于此创立了"六门"、"三法"学说。蛇串疮是一种在皮肤上呈簇集状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quo... 张从正师承河间刘完素认为"治病重在驱邪,邪去则正安,不可畏攻而养病",基于此创立了"六门"、"三法"学说。蛇串疮是一种在皮肤上呈簇集状水疱、痛如火燎的急性疱疹性皮肤病。"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病邪之所以可以侵袭人体必有其正虚之处,因此最为重视邪气,这与张从正攻邪理论相一致。张从正治病首重攻邪;血气流通,不通则痛;消而勿伐,补养正气;以及因势利导就近祛邪之理论指导蛇串疮临床治疗,根据患者不同体质、不同疾病阶段、不同病变部位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串疮 攻邪 血气流通 张从正
下载PDF
张从正的下法在治疗胆道疾病中的应用
19
作者 张志圣 《福建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2年第2期84-85,共2页
张从正是我国历代医家中杰出的攻下派代表。他的“百病皆邪论”“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其下法“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以及“中病即止”,补法乃祛邪的辅助,并强调饮食调养,“养生当论食补”,养生防病的理论,在近代防... 张从正是我国历代医家中杰出的攻下派代表。他的“百病皆邪论”“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速去之可也”,其下法“不补之中,有真补者存焉”,以及“中病即止”,补法乃祛邪的辅助,并强调饮食调养,“养生当论食补”,养生防病的理论,在近代防治胆道疾病的临床中起着重要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从正 泻下/历史 胆道疾病/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张从正《儒门事亲》中的非药物疗法 被引量:4
20
作者 杨红亚 李成文 《河南中医》 2004年第8期13-15,共3页
张从正《儒门事亲》中记载诸多非药物疗法 ,其中外治疗法有 :梳法、洗法、淋法、探吐法、蒸法、熏法等 ;针灸疗法有 :钅非针法、灸法等 ;情志疗法有 :喜胜悲法、怒胜思法、喜胜怒法、恐胜喜法、惊则平之等 ;此外还有食物疗法及导引法等。
关键词 张从正 《儒门事亲》 非药物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