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ustained low diffusing capacity in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被引量:6
1
作者 Graciela Martínez-Pallí Federico P Gómez +5 位作者 Joan A Barberà Miquel Navasa Josep Roca Robert Rodríguez-Roisin Felip Burgos Conchi Gistau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36期5878-5883,共6页
AIM: To study the presence of sustained low diffusing capacity (DLco)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T) in patients with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HPS). METHODS: Six patients with mild-to-severe HPS and 24 with... AIM: To study the presence of sustained low diffusing capacity (DLco) after liver transplantation (LT) in patients with hepatopulmonary syndrome (HPS). METHODS: Six patients with mild-to-severe HPS and 24 without HPS who underwent LT were prospectively followed before and after LT at mid-term (median, 15 mo). HPS patients were also assessed at Iong-tem (median, 86 mo). RESULTS: Before LT, HPS patients showed lower PaO2 (71 ± 8 mmHg), higher AaPO2 (43 ± 10 mmHg) and lower DLco (54% ± 9% predicted), due to a combination of moderate-to-severe ventilation-perfusion (VA/Q) imbalance, mild shunt and diffusion limitation, than non- HPS patients (94 ± 4 mmHg and 19 ± 3 mmHg, and 85% ± 3% predicted, respectively) (P 〈 0.05 each). Seven non-HPS patients had also reduced DLco (70% ± 4% predicted). At mid- and long-term after LT, compared to pre- LT, HPS patients normalized PaO2 (91 ± 3 mmHg and 87 ± 5 mmHg), AaPO2 (14 ± 3 mmHg and 23 ± 5 mmHg) and all VA/Q descriptors (P 〈 0.05 each) without changes in DLco (53% ± 8% and 56% ± 7% predicted, respectively). Post-LT DLco in non-HPS patients with pre- LT low DLco was unchanged (75% ± 6% predicted). CONCLUSION: While complete VA/Q resolution in HPS indicates a reversible functional disturbance, sustained low DLco after LT also present in some non-HPS patients, points to persistence of sub-clinical liver-induced pulmonary vascular chang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rbon monoxide diffusing capacity Multiple inert gas elimination technique Pulmonary gas exchange Pulmonary vascular disorders Ventilation- perfusion relationships
下载PDF
Numerical Study of Solid Iron Carburization in a Carbon Monoxide Atmosphere
2
作者 Miguel Angel Barron Meza G. Plascencia Aaron Almaraz 《材料科学与工程(中英文B版)》 2013年第9期582-585,共4页
关键词 一氧化碳 固体渗碳 铁颗粒 数值研究 气氛 温度范围 连续性方程 数值模拟
下载PDF
COPD病人一氧化碳弥散量与运动耐力、呼吸困难及通气效率的相关性研究
3
作者 王瑞萍 张妮 《实用老年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141-144,148,共5页
目的 探讨COPD病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运动耐力、呼吸困难、通气效率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60例稳定期COPD病人,根据单位肺泡容积的弥散量(DLCO/V_(A))将病人分为正常DLCO组和低DLCO组,收集2组静态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CPET)参数,并... 目的 探讨COPD病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与运动耐力、呼吸困难、通气效率的相关性。方法 入选60例稳定期COPD病人,根据单位肺泡容积的弥散量(DLCO/V_(A))将病人分为正常DLCO组和低DLCO组,收集2组静态肺功能、心肺运动试验(CPET)参数,并采用呼吸困难量表(mMRC)对呼吸困难进行评分。采用相关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DLCO与运动耐力、呼吸困难、通气效率的相关性。结果 低DLCO组的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V_(A))/pred]、最大功率负荷(Peak Load)、峰值摄氧量占预计值的百分比(Peak VO_(2)/pred)、每公斤体质量峰值摄氧量(Peak VO_(2)/kg)均低于正常DLCO组,无氧阈时CO_(2)通气当量(EQCO_(2)@AT)、mMRC评分均高于正常DLCO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相关性分析显示,(DLCO/V_(A))/pred与Peak Load、Peak VO_(2)/pred、Peak VO_(2)/kg呈正相关,与EQCO2@AT、mMRC评分呈负相关(P<0.05)。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LCO/V_(A))/pred是预测COPD病人呼吸困难、运动耐力以及通气效率的独立预测因子(P<0.05)。结论 DLCO与COPD病人的呼吸困难、运动耐力、通气效率独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氧化碳弥散量 运动耐力 通气效率 呼吸困难
下载PDF
A high Li-ion diffusion kinetics in multidimensional and compact-structured electrodes via vacuum filtration casting
4
作者 Jieqiong Li Ting Ouyang +3 位作者 Lu Liu Shu Jiang Yongchao Huang M.-Sadeeq Balogun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6期368-376,I0010,共10页
Manufacturing process,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areal capacity are the three main criteria for regulating thick electr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However,simultaneously regulating these criteria for LIBs is ... Manufacturing process,diffusion co-efficient and areal capacity are the three main criteria for regulating thick electrodes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LIBs).However,simultaneously regulating these criteria for LIBs is desirable but remains a significant challenge.In this work,niobium pentoxide(Nb_(2)O_(5))anode and lithium iron phosphate(LiFePO_(4))cathode materials were chosen as the model materials and demonstrate that these three parameters can be simultaneously modulated by incorporation of micro-carbon fibers(MCF)and carbon nanotubes(CNT)with both Nb_(2)O_(5) and LFP via vacuum filtration approach.Both as-prepared MNC-20 anode and MLC-20 cathode achieves high reversible areal capacity of≈5.4 m A h cm^(-2)@0.1 C and outstanding Li-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s of≈10~(-8)cm~2 s~(-1)in the half-cell configuration.The assembled MNC-20‖MLC-20 full cell LIB delivers maximum energy and power densities of244.04 W h kg^(-1)and 108.86 W kg^(-1),respectively.The excellent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the asprepared thick electrodes can be attributed to the highly conductive,mechanical compactness and multidimensional mutual effects of the MCF,CNT and active materials that facilitates rapid Li-ion diffusion kinetics.Furthermore,electrochemical impedance spectroscopy(EIS),symmetric cells analysis,and insitu Raman techniques clearly validates the enhanced Li-ion diffusion kinetics in the present archite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ick electrodes carbon nanotubes Li-ion diffusion co-efficient Vacuum filtration technique High areal capacity Lithium-ion batteries
下载PDF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与慢阻肺患者预后评估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朱冬梅 金凤 吴峰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30期171-175,共5页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只是作为一项评估肺功能的指标,对于COPD患者预后的评价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因此,本文通过对肺一氧化碳弥散能力在慢性气道疾病尤其是COPD的预后评估所起的作用进行总...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只是作为一项评估肺功能的指标,对于COPD患者预后的评价尚未广泛应用于临床实际工作中。因此,本文通过对肺一氧化碳弥散能力在慢性气道疾病尤其是COPD的预后评估所起的作用进行总结,希望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以后的相关研究及临床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广泛全面的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呼吸系统疾病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预后 运动耐量 合并症 死亡率
下载PDF
FEV_1和DLCO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的预测价值
6
作者 李晓亮 樊立茂 +1 位作者 郭朝卫 王新刚 《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 2024年第8期1050-1054,共5页
目的 评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2019年2月—2023年1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 目的 评估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经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肺部并发症(PPC)及短期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 前瞻性对2019年2月—2023年1月在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的150例NSCLC患者进行分析,根据术后30 d内的PPC发生情况,将患者分为PPC组(n=26)及无PPC组(n=124),并记录患者的院内死亡情况。结果 PPC组患者FEV_(1)%术后预测值(ppoFEV_(1)%)、DLCO%术后预测值(ppoDLCO%)和DLCO更低,而住院时间和院内病死率,吸烟史比例更高,年龄更大(P<0.05)。通过受试者(ROC)曲线分析显示,ppoFEV_(1)%和ppoDLCO%预测肺叶切除术患者发生PP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50(95%CI:0.771~0.930)、0.858(95%CI:0.779~0.936),最佳截断值分别为59.26%、53.25%。Lasso回归和逐步回归分析显示,年龄(β=0.074,OR=1.077),ppoFEV_(1)%(β=-0.036,OR=0.964)和ppoDLCO%(β=-0.103,OR=0.902)是具有统计学意义的预测因素(P<0.05)。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PPC组患者的ppoFEV_(1)%、ppoDLCO%与住院时间呈负相关(r=-0.473,P=0.015;r=-0.434,P=0.027)。经ROC曲线分析,ppoFEV_(1)%、ppoDLCO%对肺叶切除术患者院内死亡的预测AUC分别为0.850(95%CI:0.771~0.930)、0.926(95%CI:0.871~0.982)。结论 ppoFEV_(1)%<59.26%、ppoDLCO%<53.25%的行电视胸腔镜手术肺叶切除术的NSCLC患者具有更高的PPC发生风险,检测患者的ppoFEV_(1)%、ppoDLCO%有助于临床医生对NSCLC患者进行风险分层、预后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术后预测值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术后预测值 肺叶切除术 术后肺部并发症 院内死亡
下载PDF
SnO_2-based solid solutions for CH_4 deep oxidation: Quantifying the lattice capacity of SnO_2 using an X-ray diffraction extrapolation method
7
作者 孙琪 徐香兰 +5 位作者 彭洪根 方修忠 刘文明 应家伟 余帆 王翔 《Chinese Journal of Catalysis》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1293-1302,共10页
A series of SnO2‐based catalysts modified by Mn, Zr, Ti and Pb oxides with a Sn/M (M=Mn, Zr, Ti and Pb) molar ratio of 9/1 were prepared by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used for CH4 and CO oxidation. The Mn3+, ... A series of SnO2‐based catalysts modified by Mn, Zr, Ti and Pb oxides with a Sn/M (M=Mn, Zr, Ti and Pb) molar ratio of 9/1 were prepared by a co‐precipitation method and used for CH4 and CO oxidation. The Mn3+, Zr4+, Ti4+and Pb4+cations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lattice of tetragonal rutile SnO2 to form a solid solution structure. As a consequence, the surface area and thermal stability of the catalysts are improved. Moreover, the oxygen species of the modified catalysts become easier to be reduced. Therefore, the oxidation activity over the catalysts was improved, except for the one modified by Pb oxide. Manganese oxide demonstrates the best promotional effects for SnO2. Using an X‐ray diffraction extrapolation method, the lattice capacity of SnO2 for Mn2O3 was 0.135 g Mn2O3/g SnO2, which indicates that to form stable solid solution, only 21%Sn4+cations in the lattice can be maximally replaced by Mn3+. If the amount of Mn3+cations is over the capacity, Mn2O3 will be formed, which is not favorable for the activity of the catalysts. The Sn rich samples with only Sn‐Mn solid solution phase show higher activity than the ones with excess Mn2O3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nO2-based solid solution X-ray diffraction extrapolation method Lattice capacity Methane deep oxidation carbon monoxide oxidation
下载PDF
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92例对肺功能和肺纤维化指标的影响及不良反应分析 被引量:4
8
作者 王帅 王亚文 +1 位作者 邹永祎 王同生 《安徽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826-829,共4页
目的观察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IPF病人144例,年龄(67.8±7.2)岁,男性103例,女性41例,根据临床治疗情况病人分为对照组52例... 目的观察尼达尼布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9年11月至2021年1月在南阳市第二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接受治疗的IPF病人144例,年龄(67.8±7.2)岁,男性103例,女性41例,根据临床治疗情况病人分为对照组52例,治疗组92例。收集病人入院时的一般临床资料、肺功能指标和肺纤维化指标。比较治疗12周后和治疗24周后,两组病人的肺功能指标、肺纤维化指标和不良反应率。结果治疗前,对照组和观察组病人的年龄、性别、吸烟情况、病程、肺功能指标和肺纤维化指标之间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24周后最大肺活量占预计值百分比(FVC%)(61.5±4.8)%低于治疗前(65.9±6.0)%,一氧化碳弥散量占预计值百分比(DLCO%)(70.5±5.9)%低于治疗前(75.9±5.7)%,均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FVC%(54.7±3.8)%、FEV1%(50.7±3.9)%和DLCO%(59.6±6.0)%低于治疗前[(67.1±3.4)%、(66.8±4.6)%、(76.3±4.3)%],P<0.05。对照组治疗24周后Ⅳ型胶原(Ⅳ-C)(129.3±7.8)μg/L水平高于治疗前(124.3±5.6)μg/L,P<0.05。观察组治疗24周后Ⅲ型胶原(Ⅲ-C)(138.5±6.3)μg/L、Ⅳ-C(146.2±4.1)μg/L和透明质酸(HA)(164.3±8.0)μg/L的水平高于治疗前[(127.3±7.3)μg/L、(126.5±6.0)μg/L、(142.8±10.2)μg/L],均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尼达尼布可延缓特发性肺纤维化病人肺功能和肺纤维化的恶化,且治疗期间未增加不良反应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 尼达尼布 肺活量 一氧化碳
下载PDF
地下车库汽车尾气CO污染的扩散规律分析
9
作者 杞昊 王新伟 +1 位作者 潘扬松 陈小开 《工业安全与环保》 2023年第12期94-98,共5页
为降低地下车库人员的安全风险,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与现场监测设备,对汽车在车库怠速行驶时和熄火停放后CO污染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汽车行驶时在后部形成尾流区域,CO在该区域以烟羽的形式升腾一段距离后向四周扩散,浓度... 为降低地下车库人员的安全风险,运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与现场监测设备,对汽车在车库怠速行驶时和熄火停放后CO污染的扩散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汽车行驶时在后部形成尾流区域,CO在该区域以烟羽的形式升腾一段距离后向四周扩散,浓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汽车熄火后的1 min,车身周围的CO浓度先上升再下降,并且浓度稀释较慢,始终高于环境背景浓度;实测显示汽车尾气排放导致车库CO质量浓度最高为20.5 mg/m^(3),车库室内空气CO超标。研究结果为地下车库的尾气减排与通风系统的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车库 汽车尾气 一氧化碳(CO) 扩散规律
下载PDF
扩散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系数值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中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小娟 郝少 詹晓飞 《医学临床研究》 CAS 2023年第9期1392-1395,共4页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系数值(DWI-ADC)诊断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CO中毒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的4个不同序列对全部患者进行检查并计算扩散系数值... 【目的】探讨扩散加权成像和表观扩散系数值(DWI-ADC)诊断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价值。【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急性CO中毒患者,采用核磁共振成像(MRI)的4个不同序列对全部患者进行检查并计算扩散系数值(ADC),分析CO中毒患者病灶分布情况,比较MRI检查中不同扫描序列中不同病灶区域病灶检出数量,采用Spearman分析CO中毒患者严重程度与ADC值的相关性。【结果】120例患者中,轻度中毒患者有35例MRI无异常表现,占比为68.30%(35/52);中度中毒患者有14例MRI无异常表现,占比为25.45%(14/55);重度中毒患者有2例为迟发性脑病,占比为15.38%(2/13)。不同病灶区域不同序列扫描中,DWI检出病灶数量显著高于TSE-T_(2)WI、SE-T_(1)WI、FLAIR-T_(2)WI,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CO中毒严重程度患者脑皮质区ADC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轻度相比,中度、重度、迟发性脑病的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脑白质、苍白球区的ADC值均明显降低,且重度ADC值低于中度,迟发性脑病ADC值低于重度、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CO中毒严重程度与半卵圆中心、侧脑室旁脑白质、苍白球区的ADC值呈负相关性(均P<0.05)。【结论】DWI-ADC可以预测患者CO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风险,DWI信号越高,ADC值越小,提示患者脑白质脱髓鞘受损越严重,并发迟发性脑病的风险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并发症 脑疾病/诊断 弥散磁共振成像/方法
下载PDF
基于一氧化碳弥散量与深吸气量分组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反应比较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晓晟 施健 +3 位作者 吕静 周丽荣 康筱玲 孙宝华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3期2766-2770,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深吸气量(IC)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2周的清洗期,均给予3个月的布地奈... 目的比较不同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和深吸气量(IC)的COPD患者对吸入布地奈德福莫特罗治疗的反应。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于沧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稳定期中重度COPD患者105例为研究对象,患者经过2周的清洗期,均给予3个月的布地奈德福莫特罗320μg/9μg治疗。根据治疗前DLCO占预计值百分比和IC占预计值百分比,将患者分为DLCO及IC均正常组(A组,10例)、DLCO减低且IC正常组(B组,18例)、DLCO正常且IC减低组(C组,22例)、DLCO及IC均减低组(D组,55例)。收集患者临床特征资料,采用胸部高分辨率CT进行肺气肿视觉评分。比较各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末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及COPD评估测试(CAT)评分的变化。结果各组男性比例、年龄、吸烟指数、CAT评分、急性加重次数、FVC、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VC占预计值百分比和肺气肿视觉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D组CAT评分高于其他各组;D组急性加重次数多于A组;C组FVC高于其他各组,D组FVC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其他各组;D组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低于A组和B组;B组和D组肺气肿视觉评分高于A组和C组(P<0.05)。各组治疗3个月后FEV1、FVC及CAT评分的变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FEV1变化的绝对值和相对值高于其他各组,D组FEV1变化的相对值高于B组;C组FVC变化的绝对值高于其他各组,FVC变化的相对值高于B组和D组;C组CAT评分变化大于B组和D组(P<0.05)。A组和C组出现咽部不适、声音嘶哑各1例,D组出现口腔真菌感染1例,经治疗后均好转。结论可依据DLCO联合IC对COPD进行分型,DLCO正常且IC减低的患者对布地奈德福莫特罗的治疗反应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疾病 慢性阻塞性 呼吸功能试验 一氧化碳弥散量 深吸气量 布地奈德福莫特罗
下载PDF
20例间质性肺疾病PaO_2、DLco及VC随访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宋玉 刘刚 +2 位作者 李振华 康健 于润江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36-37,42,共3页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肺间质纤维化 %DLco、PaO2 、%VC随病程变化情况。方法 :2年内 5次检测肺功能并相互比较。结果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结节病 (Sarc)、血管胶原病伴肺纤维化 (IP CVD)在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 %DLco、PaO2 、...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所致肺间质纤维化 %DLco、PaO2 、%VC随病程变化情况。方法 :2年内 5次检测肺功能并相互比较。结果 :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 (IPF)、结节病 (Sarc)、血管胶原病伴肺纤维化 (IP CVD)在初期均有不同程度的 %DLco、PaO2 、%VC的降低。IPF组 %DLco、PaO2 、%VC呈进行性降低 ,分别为 38%、6 %和 14 %。而结节病组 %DLco、PaO2 有所升高或转至正常 ,%VC降低 2 1.7%。IP CVD组 %DLco、PaO2 、%VC改变不明显 ,但FEV1.0 %降低 6 %。结论 :不同病因所致ILD病变进展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质性肺疾病 动脉血氧分压 肺活量 肺一氧化碳弥散量
下载PDF
MRI诊断一氧化碳中毒性脑病 被引量:7
13
作者 杨松 李冰城 +4 位作者 王忠平 徐霖 陈伦刚 陈学强 陈海波 《中国介入影像与治疗学》 CSCD 2014年第7期419-422,共4页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中毒性脑病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CO中毒性脑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7例为急性CO中毒性脑病,21例为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观察其MRI特征。结果共26例苍白球受累,其中急性CO中毒性脑病占53.85%(14/26),CO中...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CO)中毒性脑病的MRI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CO中毒性脑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17例为急性CO中毒性脑病,21例为急性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观察其MRI特征。结果共26例苍白球受累,其中急性CO中毒性脑病占53.85%(14/26),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占46.15%(12/26);25例脑白质受累,其中急性CO中毒性脑病占20.00%(5/25),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占80.00%(20/25);苍白球和(或)脑白质受累伴小脑和大脑皮质受累各1例,伴胼胝体受累9例。4例苍白球受累者T1WI呈稍高及高信号,其他病变区域T2WI呈稍高及高信号,T1WI呈等低信号。10例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接受DWI,其中6例脑白质受累,病变区ADC值减低;4例脑白质和苍白球同时受累,病变区ADC值升高;3例伴胼胝体受累,病变区ADC值减低。2例CO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接受SWI,均显示苍白球受累,双侧苍白球呈对称性不均匀低信号。结论 CO中毒性脑病MRI具有典型特征,对评估病情及预后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 中毒 弥散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 被引量:4
14
作者 何进伟 葛淼 +4 位作者 曹利霞 王欣 闫燕春 崔致远 王志奎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8-351,共4页
【目的】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中国用单次呼吸法测定68个单位的15549例健康男性和65个单位的11650例健康女性的肺一氧化碳... 【目的】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模型模拟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地理分布,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搜集了中国用单次呼吸法测定68个单位的15549例健康男性和65个单位的11650例健康女性的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运用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其与海拔高度(X1),年日照时数(X2),年平均相对湿度(X3),年平均气温(X4),年降水量(X5)和气温年较差(X6)的关系。【结果】六项地理因素与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有显著的相关性(男性P=0.001,女性P=0.000)。通过5层神经网络,经过500次至3000次自学习,建立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与海拔高度、年日照时数、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气温年较差等要素间的非线性、复杂性关系特征模型,并用Arcgis软件中的空间差值内插出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的空间趋势分布图。【结论】海拔高度是影响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最主要的因素,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也在增加;年日照数也与中国人肺一氧化碳弥散量参考值成正相关关系;而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和气温年较差与其成负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弥散量 地理因素 人工神经网络 空间分析
下载PDF
水蒸气纯氧条件下合成气燃烧特性 被引量:5
15
作者 孙绍增 孟顺 +4 位作者 赵义军 许焕焕 郭洋洲 刘莫 秦裕琨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119-5126,共8页
水蒸气纯氧燃烧技术因具有高效零污染物排放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对合成气在水蒸气纯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扩散燃烧实验台上测量了H2O/O2为2.0时,燃烧室中心气体成分和火焰温度随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过量氧气系数对... 水蒸气纯氧燃烧技术因具有高效零污染物排放的特点而备受关注,对合成气在水蒸气纯氧条件下的燃烧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在扩散燃烧实验台上测量了H2O/O2为2.0时,燃烧室中心气体成分和火焰温度随停留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过量氧气系数对合成气水蒸气纯氧燃烧过程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过量氧气系数为0时,H2和CO的燃烧主要在前28 ms内,H2的燃烧速率较快,能够快速燃尽;CO燃烧较慢,燃烧室出口含量依然很高。过量氧气系数从0增大到10%时,CO的浓度整体降低,燃烧速率提高,燃烧前期火焰温度提高。燃烧室出口CO浓度随过量氧气系数的增加逐渐降低,氧气微过量时CO浓度迅速下降,继续增大时,燃烧室出口CO的浓度下降缓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2/H2O燃烧 合成气 扩散燃烧 二氧化碳捕集 一氧化碳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脑损害评估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16
作者 田小雪 郭顺林 +2 位作者 张艳利 雷军强 王少彧 《磁共振成像》 CAS CSCD 2017年第6期424-430,共7页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对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急性期脑组织损伤后微观结构变化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CO中毒急性期患者及18名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常规轴位T1WI、T2WI、T2W...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峰度成像(diffusion kurtosis imaging,DKI)技术对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中毒急性期脑组织损伤后微观结构变化的评估价值。材料与方法对26例CO中毒急性期患者及18名健康志愿者行磁共振常规轴位T1WI、T2WI、T2WI-tirm、弥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及DKI序列扫描。分析DWI结果相关的临床影响因素,并将病例组依据DWI扫描图像中有无病灶检出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分别比较两病例组与对照组各部位参数值的组间差异,同时将均存在差异部位的平均扩散系数(mean diffusion coefficient,MD)值、平均峰度(mean kurtosis,MK)值与DWI上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值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1)意识障碍持续时间较长、早期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lasgow coma scale,GCS)得分减低是DWI扫描结果出现阳性的影响因素;(2)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MD值减低区位于双侧苍白球、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白质、胼胝体膝部;MK值升高区位于双侧苍白球、丘脑、半卵圆中心及侧脑室旁白质;其中阴、阳性两组患者苍白球同时存在MD值减低、MK值升高,丘脑同时存在MK值升高;此外,阳性组苍白球区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值减低;(3)病例组MD值减低、MK值升高分别与DWI的ADC值减低相关性良好。上述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KI技术可以反映CO中毒急性期患者脑组织损伤后的微结构改变,有利于从微观水平更好地理解CO中毒急性期患者脑损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中毒 脑损害 弥散峰度成像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弥散功能变化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7
作者 丁海菊 王浩彦 +2 位作者 徐秋芬 樊静 张玲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00-603,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弥散功能变化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27人(均为男性)。受试者进行静息肺功能检查和心肺运动试验。静息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根...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弥散功能变化及其对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稳定期COPD患者27人(均为男性)。受试者进行静息肺功能检查和心肺运动试验。静息肺通气功能检查指标包括:用力肺活量(FVC)、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根据FEV1占预计值%将全部患者分为三组,分别为Ⅰ级组(轻度,n=6)、Ⅱ级组(中度,n=13)、Ⅲ级组(重度,n=8)。单次呼吸法测定静息时不同肺泡气氧分压下的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采用Roughton和Forster的方法计算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和肺毛细血管床血容量(Vc)。心肺运动试验检测最大摄氧量(VO2max)、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VCO2max)、最大功率(Wmax)、氧脉搏(O2pulse)等。结果:三组患者DLCO及Vc无显著差异。Ⅲ级组Dm显著低于Ⅱ级组(P<0.05)。Ⅲ级组COPD患者的VO2max、VCO2max、Wmax、O2pulse显著低于Ⅰ级组和Ⅱ级组(P<0.05)。COPD患者的DLCO与VCO2max(r=0.450,P<0.05)、VO2max(r=0.526,P<0.01)、Wmax(r=0.565,P<0.01)、O2pulse(r=0.517,P<0.01)呈正相关,Dm与VO2max(r=0.469,P<0.05)、VCO2max(r=0.514,P<0.01)、Wmax(r=0.532,P<0.01)呈正相关。结论:(1)即使是DLCO无明显变化的COPD患者,其Dm也可出现降低;(2)随着病情的加重,COPD患者运动能力下降,且其运动能力与其弥散功能尤其是Dm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氧化碳弥散量 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 最大摄氧量 最大二氧化碳排出量 最大功率 氧脉搏
下载PDF
稳定期COPD患者肺膜弥散和肺毛细血管床容量的改变 被引量:2
18
作者 高蓓兰 刘锦铭 +2 位作者 杨文兰 朱东 王英敏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876-87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弥散功能的改变,探讨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与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对COPD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对38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35例健康者测定静息状态下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观察各项肺功能... 目的研究不同病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肺弥散功能的改变,探讨肺泡毛细血管膜弥散能力(Dm)与肺毛细血管床容量(Vc)对COPD病情评估的意义。方法对38例稳定期COPD患者和35例健康者测定静息状态下的肺通气功能和弥散功能,观察各项肺功能参数的变化情况。结果COPD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用力肺活量(FVC)、最大通气量(MVV)占预计值百分比等参数从Ⅰ级开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肺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每升肺泡容积DLCO(DLCO/VA)、Dm以及Vc等参数则从Ⅱ级开始较对照组明显下降;Ⅰ级患者Dm较对照组下降,但Vc有增高(均P<0.05)。结论在COPD早期,尽管DLCO值在正常范围,但膜弥散已有损害,随着病情的进展,Dm和Vc同时减低,DLCO下降的速度明显加快。Dm及Vc是弥散功能重要和敏感的指标,可反映肺组织的结构和病理生理改变,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一氧化碳弥散量 膜弥散 肺泡毛细血管床容量
下载PDF
渝东南盆缘转换带龙马溪组页岩气散失过程、能力及其主控因素 被引量:11
19
作者 唐令 宋岩 +5 位作者 姜振学 唐相路 李卓 李倩文 常佳琦 孙玥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2期37-47,共11页
研究页岩气的散失过程、散失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对于揭示页岩气的成藏机理、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选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盆缘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现场解吸实验模... 研究页岩气的散失过程、散失能力及其控制因素对于揭示页岩气的成藏机理、指导页岩气的勘探选区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以四川盆地东南部及其盆缘转换带(以下简称渝东南盆缘转换带)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为例,通过现场解吸实验模拟页岩气散失过程,并借助X射线衍射分析、有机碳含量测试、低温氮气吸附实验、等温吸附实验、扫描电镜观察等室内研究手段,定性分析页岩气的散失过程,定量评价页岩气的散失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影响页岩气散失能力的主控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该转换带龙马溪组上、下段页岩的页岩气散失过程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后者的散失能力明显低于前者;(2)页岩气散失能力主要由温度、压力及岩石属性等决定,其中温度、压力是最主要的外在因素;(3)有机质含量是决定页岩气散失能力的最主要内在控制因素,随有机质含量的增加,页岩比表面积增大、吸附能力增强,页岩气散失能力降低;(4)页岩气散失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岩石矿物成分和孔隙结构的影响,石英含量、黄铁矿含量与散失能力呈负相关关系,长石含量与散失能力呈正相关关系,碳酸盐矿物含量和黏土矿物含量与散失能力之间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东南部 盆缘转换带 早志留世 页岩气 散失过程 散失能力 主控因素 有机碳含量
下载PDF
扩散峰度成像对一氧化碳中毒不同临床时期脑损伤的评估 被引量:5
20
作者 张艳利 王天红 +6 位作者 谷有全 郭顺林 雷军强 南江 王少彧 翟亚楠 王帅文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246-251,共6页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一氧化碳(CO)中毒不同临床时期脑损伤评估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6例CO中毒急性期、17例迟发性脑病(DNS)期、15例慢性期患者及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KI扫描。比较4组间... 目的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对一氧化碳(CO)中毒不同临床时期脑损伤评估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对26例CO中毒急性期、17例迟发性脑病(DNS)期、15例慢性期患者及21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行MR平扫、扩散加权成像(DWI)及DKI扫描。比较4组间各感兴趣区DKI参数值,分析各参数值与DWI表观扩散系数(ADC)值的相关性。结果 (1)苍白球区平均扩散峰度(MK)值在急性期、DNS期及慢性期分别为1.51±0.15、1.07±0.11和0.59±0.11,急性期明显高于对照组(1.06±0.06,P<0.05),慢性期明显低于DNS期和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半卵圆中心和胼胝体区MK在急性期和DNS期较高,慢性期较低,且均在DNS期增高最明显(P<0.05)。(2)在各感兴趣区,MK值、平均扩散系数(MD)值均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其中苍白球区MD值在急性期明显低于DNS期和对照组(0.74±0.11比0.85±0.07和0.98±0.12,P<0.05),半卵圆中心、胼胝体在DNS期最小(分别为0.67±0.09、0.80±0.0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3)不同临床时期各感兴趣区各向异性分数值均呈进行性减低,其中苍白球及半卵圆中心慢性期时达最低(分别为0.19±0.04、0.22±0.03),明显低于DNS期和对照组(P<0.05)。(4)各感兴趣区CO中毒不同临床时期的MD值与ADC值均呈正相关(P<0.01)。结论 DKI可以定量评估CO中毒后脑灰白质微结构改变,有利于从微观水平理解CO中毒不同临床时期脑损伤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碳中毒 磁共振成像 扩散峰度成像 脑损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