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利用中国春-山羊草2C二体附加系与中国春-偃麦草5E二体附加系杂交诱发染色体易位和缺失 被引量:18
1
作者 李集临 徐香铃 +1 位作者 徐萍 郭长虹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5-349,共5页
通过对中国春 长穗偃麦草 (E .elongata 2n =14EE)二体附加系与中国春 柱穗山羊草 (Ae .cylindrica 2n =2 8CCDD) 2C二体附加系 (杀配子染色体 )杂交F1 减数分裂的观察 ,看到F1 单价体数超过理论数值 ,后期出现大量的染色体段片 ,认为... 通过对中国春 长穗偃麦草 (E .elongata 2n =14EE)二体附加系与中国春 柱穗山羊草 (Ae .cylindrica 2n =2 8CCDD) 2C二体附加系 (杀配子染色体 )杂交F1 减数分裂的观察 ,看到F1 单价体数超过理论数值 ,后期出现大量的染色体段片 ,认为这种异常现象与杀配子染色体的作用有关。对 76株中国春 长穗偃麦草 5E二体附加系与中国春 柱穗山羊草 2C二体附加系杂交、回交一代进行染色体C 分带鉴定 ,初步认定株系 2 1 5 14、2 1 5 37、2 1 5 6 7、2 1 5 71为中国春染色体与偃麦草 5E染色体易位。经染色体组原位杂交 (GISH)进一步确定 2 1 5 14为T5ES 4AS易位系 ,2 1 5 37为T5E 2BS易位系 ,2 1 5 6 7为T5E 3AS易位系 ,2 1 5 71为T5ES 5BS易位系。易位频率为 5 3%。株系21 5 2 7、2 1 5 18、2 1 5 18、2 1 5 72、2 1 5 4、2 1 5 71经染色体C 分带鉴定 ,分别为 6B、4B、5B、4A、4B、2A缺失系。杀配子染色体引起缺失频率为 6 5 %。证明利用杀配子染色体诱导染色体易位和缺失的频率较高。杀配子染色体引起中国春B组染色体畸变大于A、D组 ,与Endo观察结果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春 长穗偃麦草 杀配子染色体 C-带 原位杂交 易位系缺失系
下载PDF
“中国春”小麦-偃麦草易位系的创制与鉴定 被引量:5
2
作者 刘凤歧 张月学 +2 位作者 唐凤兰 李集临 徐香玲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52-455,共4页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创制易位系的方法,以"中国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2E)异二体附加系为母本与"中国春"小麦-柱穗山羊草(Ae.cylindrical)(2C)异二体附加系为父本杂交,创制"... 利用杀配子染色体创制易位系的方法,以"中国春"小麦(Triticum aestivumL.)-长穗偃麦草(Elytrigia re-pens)(2E)异二体附加系为母本与"中国春"小麦-柱穗山羊草(Ae.cylindrical)(2C)异二体附加系为父本杂交,创制"中国春"小麦-偃麦草易位系。F1的结实率为31.02%,F1套袋自交结实率为31.41%,亲本自交结实率92.59%;获得的F2利用染色体C-分带和原位杂交进行鉴定,从127株后代中筛选出9株易位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穗偃麦草 杀配子染色体 C-分带 原位杂交 易位系
下载PDF
提高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结实率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王洪刚 孔令让 +1 位作者 姜丽君 张德水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2年第3期265-270,共6页
本试验比较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的正反杂交结实率,重复授粉、混合花粉授粉、授粉前以2·4-D水溶液注射穗下节间、授粉前和授粉后用赤霉素点滴柱头等方法对提高杂交结实率的效果。结果表明:①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的杂交结实率一... 本试验比较了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的正反杂交结实率,重复授粉、混合花粉授粉、授粉前以2·4-D水溶液注射穗下节间、授粉前和授粉后用赤霉素点滴柱头等方法对提高杂交结实率的效果。结果表明:①长穗偃麦草与普通小麦的杂交结实率一般较低,烟农15小麦品种与长穗偃麦草具有较高的杂交亲和性;②重复授粉是提高杂交结实率的简便有效的方法;③混合花粉授粉在不同的杂交组合中对提高杂交结实率的效果不同;④授粉前以2·4-D注射穗下节间或授粉前后以赤霉素点滴柱头能明显地提高杂交结实率,其中2·4-D以100ppm的浓度,赤霉素以80ppm的浓度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授粉 长穗偃麦草 赤霉素
下载PDF
中间偃麦草、长穗偃麦草及其杂种F_1代同工酶研究 被引量:3
4
作者 撒多文 米福贵 刘玉良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349-353,共5页
通过对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谱的分析,探讨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Host)Nevski)、长穗偃麦草(E.intermedia(Host)Nevski)及其杂种F1代的酶谱特征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亲本... 通过对过氧化物酶(POD)、酯酶(E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多酚氧化酶(PPO)同工酶谱的分析,探讨中间偃麦草(Elytrigia elongata(Host)Nevski)、长穗偃麦草(E.intermedia(Host)Nevski)及其杂种F1代的酶谱特征和亲缘关系。结果表明:亲本同工酶酶带数目、迁移率、着色程度等差异不大,二者亲缘关系较近。与亲本相比,杂种F1代存在POD、SOD、PPO酶带丢失现象,但正、反交植株中均产生了一些亲本没有的新生带。杂种F1代EST酶谱与亲本基本相同,仅着色程度略有差异。杂种F1代植株的POD、PPO酶谱特征有偏向中间偃麦草的倾向,而SOD酶谱特征倾向于长穗偃麦草。杂种F1代同工酶具有多态性,可作为遗传标记用于杂种鉴定和后代株系目标性状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间偃麦草 长穗偃麦草 同工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