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人丙泊酚ED_(50)和EC_(50)的测定及年龄的影响 被引量:20
1
作者 郭旋 吴品雯 +3 位作者 张洪林 杨俊宏 王珊娟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7期359-361,共3页
目的 测定国人丙泊酚麻醉诱导时患者呼之不应的 5 0 %有效剂量 (ED50 )和 5 0 %有效浓度 (EC50 ) ,并确定年龄对ED50 和EC50 的影响。方法  90例不用术前药的患者 ,按年龄分为青年组(A组 :18~ 39岁 )、中年组 (B组 :40~ 6 4岁 )和... 目的 测定国人丙泊酚麻醉诱导时患者呼之不应的 5 0 %有效剂量 (ED50 )和 5 0 %有效浓度 (EC50 ) ,并确定年龄对ED50 和EC50 的影响。方法  90例不用术前药的患者 ,按年龄分为青年组(A组 :18~ 39岁 )、中年组 (B组 :40~ 6 4岁 )和老年组 (C组 :6 5~ 80岁 ) ,每组再根据丙泊酚剂量0 5、0 7、0 9、1 3、1 7mg/kg分为 5个亚组 ,经左肘静脉注入丙泊酚后 1、2、3、4、5分钟评价患者的反应并且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浆浓度 ,然后确定丙泊酚剂量、血浆浓度与呼之不应之间的关系。结果 年龄显著影响丙泊酚的ED50 和EC50 ,患者呼之不应的ED50 和EC50 在A、B、C三组间差异显著 ,A <B<C(P <0 0 5 )。国人丙泊酚麻醉诱导时患者呼之不应的ED50 和EC50 按年龄 18~ 39岁、40~ 6 4岁、6 5~ 80岁分别是 1 0 7、0 93、0 70mg/kg和 3 91、2 47、2 0 0 μg/ml。 结论 随年龄增加 ,患者呼之不应的丙泊酚ED50 和EC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泊酚 年龄 中国人 ed50 EC50
下载PDF
Xylazine+DHE合剂对大鼠的ED_(50)值测定及剂量确定 被引量:3
2
作者 张立树 闫章年 +1 位作者 李东郊 田慧英 《黑龙江畜牧兽医》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共3页
以翻正反射消失和痛阈增加30%为指标,应用序贯法测定xylazine+DHE合剂腹腔给药对大鼠的麻醉半数有效量(anestheticED50)和镇痛半数有效量(analgesicED50);在此基础上,确定给药剂量并... 以翻正反射消失和痛阈增加30%为指标,应用序贯法测定xylazine+DHE合剂腹腔给药对大鼠的麻醉半数有效量(anestheticED50)和镇痛半数有效量(analgesicED50);在此基础上,确定给药剂量并检验给药剂量是否合理。结果表明,xylazine+DHE合剂对大鼠的麻醉ED50为8.364mg/kg,镇痛ED50为7.802mg/kg;确定麻醉剂量为15.00mg/kg,镇痛剂量为10.000mg/kg。进一步的麻醉和镇痛实验显示,麻醉剂量使93.3%大鼠的翻正反射消失,镇痛剂量使大鼠的摆尾阈值增加幅度在40%~60%,且维持时间在60min左右,表明这两个剂量完全符合实验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法 麻醉半数有效量 腹腔注射 大鼠
下载PDF
硬膜外0.9%氯化钠溶液扩容对行腰麻剖宫产分娩产妇疗效及罗哌卡因ED50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高莹 顾爱红 徐峰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20年第8期737-740,共4页
目的探讨硬膜外0.9%氯化钠溶液扩容对行腰麻剖宫产分娩产妇的疗效及对罗哌卡因ED 50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足月单胎产妇共174例,其中104例在麻醉药鞘内注入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 ml(... 目的探讨硬膜外0.9%氯化钠溶液扩容对行腰麻剖宫产分娩产妇的疗效及对罗哌卡因ED 50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行剖宫产分娩足月单胎产妇共174例,其中104例在麻醉药鞘内注入后给予0.9%氯化钠溶液10 ml(试验组),70例在麻醉药鞘内注入后未给予任何溶液(对照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阻滞麻醉效果指标、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新生儿分娩后Apgar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罗哌卡因ED 50水平。结果两组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最高阻滞平面达T4比例和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指标、新生儿分娩Apgar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罗哌卡因ED 5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行腰麻剖宫产分娩产妇给予硬膜外0.9%氯化钠溶液扩容可有效缩短感觉阻滞起效时间,增加最高阻滞平面及降低罗哌卡因ED 50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钠 腰麻 剖宫产 罗哌卡因 ed 50
下载PDF
国产头孢他美酯、头孢他美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4
作者 张淑华 欧真蓉 +1 位作者 陈蜀 刘家健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4-150,共7页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评价国产头孢他美酯 (cefetamet pivoxil)、头孢他美对临床分离的 5 5 8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其对小鼠感染细菌的体内疗效 ,并与进口头孢他美酯、头孢克洛、头孢噻啶、头孢唑林、司帕沙星、环丙沙星进行比较。结... 采用琼脂二倍稀释法评价国产头孢他美酯 (cefetamet pivoxil)、头孢他美对临床分离的 5 5 8株致病菌的体外抗菌作用及其对小鼠感染细菌的体内疗效 ,并与进口头孢他美酯、头孢克洛、头孢噻啶、头孢唑林、司帕沙星、环丙沙星进行比较。结果表明 :头孢他美酯体外抗菌活性弱 ,对所试多数革兰氏阳性、阴性细菌的MIC为 4~ >12 8mg/ L,而其母体化合物头孢他美体外呈现出较强的抗菌活性 ,对所试表葡球菌、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 MIC5 0 在 0 .0 6~ 8mg/ L(其中包括产 β-内酰胺酶菌株 ) ,对金葡球菌非产酶株和产酶株的MIC5 0 各是 32和 6 4mg/ L;对革兰氏阴性菌中的大肠埃希氏菌 (包括产 β-内酰胺酶菌株 ) ,肺炎克雷伯氏菌、伤寒杆菌、痢疾杆菌、变形杆菌、硝酸盐阴性不动杆菌、普鲁威登斯菌、阴沟肠杆菌、粘质沙雷氏菌及鲍氏不动杆菌等均敏感 ,MIC5 0 在 0 .5~ 8mg/ L;本品对铜绿假单胞菌无效。头孢他美对金葡球菌、表葡球菌的抗菌活力不如第一、二代头孢菌素 ,如头孢噻啶、头孢唑林、头孢克洛 ,但对肺炎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的活力比头孢克洛、头孢噻啶和头孢唑林强 4~ 8倍 ,与司帕沙星、环丙沙星相近。头孢他美对革兰氏阴性杆菌的抗菌活力强于头孢克洛、头孢噻啶 ,头孢唑林 2~ 6 4倍 ,比不上司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孢他美酯 头孢他美 体内外抗菌作用 MIC ed50
下载PDF
妥舒沙星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 被引量:9
5
作者 曹忆堇 张婴元 +6 位作者 张敬德 朱德妹 郭蓓宁 周乐 吴培澄 王宇倩 汪复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38-140,共3页
测定妥舒沙星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以同类氟喹诺酮类及其他抗菌药物为对照,测定了689株临床分离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妥舒沙星对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除MRSA外)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金葡球菌、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 测定妥舒沙星的体内外抗菌活性。以同类氟喹诺酮类及其他抗菌药物为对照,测定了689株临床分离菌对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妥舒沙星对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除MRSA外)均有良好的抗菌作用,对金葡球菌、肺炎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抗菌活性高;妥舒沙星对需氧革兰氏阴性菌具强大的抗菌作用,对肠杆菌科细菌、流感杆菌和淋球菌的抗菌作用尤强;妥舒沙星对脆弱拟杆菌等厌氧菌亦具良好抗菌作用。妥舒沙星对需氧革兰氏阳性球菌及厌氧菌的作用明显优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和诺氟沙星,对需氧革兰氏阴性杆菌的作用与其他受试氟喹诺酮类相仿。妥舒沙星对小鼠实验性细菌感染具有明显保护作用,口服或静注妥舒沙星对金葡球菌的体内抗菌作用明显优于环丙沙星;对大肠埃希氏菌的抗菌作用优于或与环丙沙星相似;对铜绿假单胞菌的作用与环丙沙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妥舒沙星 体外抗菌活性 体内抗菌活性
下载PDF
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的体内外抗菌作用研究(英文) 被引量:4
6
作者 匡湘红 周黎明 +3 位作者 王浴生 杨芳炬 张淑华 欧真容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289-294,共6页
目的观察国产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及其它四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成都地区780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比较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国产司... 目的观察国产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及其它四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对成都地区780株临床分离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并比较司帕沙星、妥舒沙星和环丙沙星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用琼脂稀释法测定国产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的MIC50和MIC 90,并与其它四种氟喹诺酮类抗菌药进行了比较.本文还测定了抗菌药对金葡球菌、大肠埃希菌和铜绿假单胞菌感染小鼠治疗的ED50.结果体外试验表明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能有效抑制或杀灭革兰阳性、革兰阴性菌及厌氧菌,显示了广谱抗菌活性.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对革兰阳性菌的抗菌活性是环丙沙星的2~8倍,氧氟沙星和氟罗沙星的4~1 6倍,是诺氟沙星的16~32倍.司帕沙星对MRSA的抗菌活性与妥舒沙星相似,但优于环丙沙星、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和诺氟沙星.司帕沙星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和妥舒沙星相似,是氧氟沙星、氟罗沙星和诺氟沙星的2~8倍.两药对厌氧菌的抗菌活性也较环丙沙星强.口服或皮下注射司帕沙星对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保护作用优于环丙沙星和妥舒沙星.同一给药途径下司帕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保护作用与妥舒沙星和环丙沙星相似.三种受试药对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保护作用优于铜绿假单胞菌所致感染.结论司帕沙星和妥舒沙星对革兰阳性菌和厌氧菌的体外抗菌活性优于环丙沙星和其它药物,对大多数革兰阴性菌的抗菌活性与环丙沙星相似,但优于其它受试药.司帕沙星对金葡球菌和大肠埃希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体内保护作用优于环丙沙星和妥舒沙星.同一给药途径下司帕沙星对铜绿假单胞菌所致小鼠全身性感染的保护作用与妥舒沙星和环丙沙星相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帕沙星 妥舒沙星 MIC50 MIC90 ed50
下载PDF
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2∶1)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吕晓菊 王浴生 +2 位作者 冯萍 俞汝佳 杨新云 《华西医学》 CAS 2002年第3期376-377,共2页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2∶1)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 :用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建立感染动物模型 ,用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2∶1)及单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及对照药阿莫西林钠 /舒... 目的 :评价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2∶1)的体内抗菌活性。方法 :用产酶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及铜绿假单胞菌建立感染动物模型 ,用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2∶1)及单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及对照药阿莫西林钠 /舒巴坦钠 (2∶1)通过静脉注射、皮下注射进行感染动物的治疗 ,评价对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结果 :舒巴坦钠对感染小鼠的抗菌保护作用极弱 ,ED50 均 >40 0mg/kg ,哌拉西林钠静脉注射单用对四种菌感染动物的ED50 分别为 5 5 71mg/kg、 6 5 4mg/kg、 2 4 0 9mg/kg与 11 0 7mg/kg;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2∶1)者为 2 7 96mg/kg、 2 49mg/kg、 6 75mg/kg与 6 36mg/kg ,分别比哌拉西林钠强 2、 2 5、 3 5与 1 8倍。哌拉西林钠皮下注射单用对四种菌感染动物的ED50 分别为哌拉西林钠 ,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2∶1)皮下注射对四种产酶菌感染小鼠的保护作用弱于静脉注射者 ,ED50 分别为 5 1 95mg/kg、 4 41mg/kg、 8 19mg/kg与 10 5 8mg/kg,但仍比哌拉西林钠强 1 2、 2、 3 6与 1 5倍。结论 :无论静脉注射或皮下注射 ,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2∶1)对上述四种产酶菌株感染小鼠的体内抗菌活性 (DE50 )均明显优于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单用 ,也强于阿莫西林 /舒巴坦钠 (2∶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哌拉西林钠 舒巴坦钠 体内抗菌活性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氟罗沙星注射液的体内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肖灿鹏 余江河 +1 位作者 徐旭东 汪辉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05-309,共5页
采用体外抗菌活性和体内保护作用等试验确定氟罗沙星注射液对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氟罗沙星注射液对本试验中的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和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强于链球菌。接... 采用体外抗菌活性和体内保护作用等试验确定氟罗沙星注射液对临床分离的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的抗菌活性。氟罗沙星注射液对本试验中的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对革兰氏阴性菌和葡萄球菌的抗菌活性强于链球菌。接种量从103增加到107CFU/点时,该药物对试验菌的MIC值变化不大;但培养基pH值为酸性时(pH=5),药物对试验菌的抗菌活性明显降低4~32倍。体内保护试验表明:氟罗沙星注射液对大肠杆菌感染的小鼠有良好的保护作用;氟罗沙星注射液对四株试验菌的体内抗菌活性与对照药物乳酸环丙沙星注射液相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氟罗沙星注射液 最低抑菌浓度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敌鼠钠对大鼠抗生育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6
9
作者 徐晓虹 樊乃昌 +3 位作者 章子贵 黄中炳 林娜 谷亮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5-38,共4页
采用不同剂量敌鼠钠分别对SD妊娠大鼠和雄性大鼠一次性灌胃给药 ,观察敌鼠钠对大鼠的抗生育作用。结果表明 ,( 1 ) 5 0 0、2 50和 1 2 5mg/kg体重的敌鼠钠使妊娠大鼠活胎率显著下降 (P <0 0 1 ) ;( 2 )敌鼠钠致死胎的半数有效剂量... 采用不同剂量敌鼠钠分别对SD妊娠大鼠和雄性大鼠一次性灌胃给药 ,观察敌鼠钠对大鼠的抗生育作用。结果表明 ,( 1 ) 5 0 0、2 50和 1 2 5mg/kg体重的敌鼠钠使妊娠大鼠活胎率显著下降 (P <0 0 1 ) ;( 2 )敌鼠钠致死胎的半数有效剂量 (ED50 )为 ( 1 60 2± 0 67)mg/kg体重 ;( 3)形态学观察表明 ,敌鼠钠导致雄性大鼠睾丸曲细精管管壁萎缩、变形并明显变薄 ,致使精母细胞、精子细胞和精子损伤 ,生精细胞层和精子层厚度明显变薄。提示敌鼠钠对雌性及雄性大鼠均有一定的抗生育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鼠钠 大鼠 抗生育 ed50 灭鼠剂
下载PDF
克林沙星在体内外的抗菌活性 被引量:2
10
作者 童明庆 戴传箴 +1 位作者 张锦英 赵旺胜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8期463-465,共3页
目的 :对克林沙星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克林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检测采用试管肉汤稀释法 ,其半数有效量 (ED50 )的检测通过对感染小鼠的试验性治疗来实现。结果 :克林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外的全部实验菌的MIC90 为0 .0 ... 目的 :对克林沙星的抗菌活性进行研究。方法 :克林沙星的最小抑菌浓度 (MIC)检测采用试管肉汤稀释法 ,其半数有效量 (ED50 )的检测通过对感染小鼠的试验性治疗来实现。结果 :克林沙星对嗜麦芽窄食单胞菌以外的全部实验菌的MIC90 为0 .0 3~ 2 .0mg·L-1,低于单次口服克林沙星 2 0 0mg在血浆中的峰浓度 (2 .5mg·L-1) ;克林沙星的MIC值为环丙沙星的 1/ 8~ 1/ 2 ,ED50 为环丙沙星的 1/ 3~ 1。结论 :克林沙星体内体外的抗菌活性较环丙沙星为优 ,是一个广谱高效的新喹诺酮类抗菌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林沙星 最小抑菌浓度 半数有效量
下载PDF
吡哌酸锌对小鼠烫伤感染的体表保护作用 被引量:2
11
作者 孙清河 张玉珍 +2 位作者 杨献军 常东明 王全德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1997年第3期257-260,共4页
目的观察吡哌酸锌软膏对烫伤后常见的感染菌绿脓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并与阳性对照药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锌软膏进行对比。方法取18~22克小鼠,在麻醉下将其尾部造成烫伤,然后再分别将其尾部没入绿脓肝菌和金黄色葡萄... 目的观察吡哌酸锌软膏对烫伤后常见的感染菌绿脓肝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保护作用,并与阳性对照药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锌软膏进行对比。方法取18~22克小鼠,在麻醉下将其尾部造成烫伤,然后再分别将其尾部没入绿脓肝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液内,使其感染,尾部套上塑料管,将不同浓度的吡哌酸锌,磺胺嘧啶锌软膏及磺胺嘧啶银霜注入管内,封闭,连续观察14d内小鼠死亡现象拼进行显著性检验;结果综合计算法计算各药ED50为:(1)金黄色葡萄球菌,吡哌酸锌软膏ED50=69.84±18.27mg·kg-1,磺胺嘧啶银霜ED50=73.49±19.98mg·kg。(2)绿脓杆菌,吡哌酸锌软ED50=58.16±15.22mg·kg-1,磺胺嘧啶银霜ED50=80.1±2.24mg·kg-1。磺胺嘧啶锌软膏浓度低于0.4%即有明显抗菌作用。结论吡哌酸锋软膏、磺胺嘧啶银霜、磺胺嘧啶软膏均有明显抗菌作用,前两者相比没有显著差异,但吡哌酸锌软膏的抗菌作用比磺胺胺嘧啶锌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吡哌酸锌软膏 磺胺嘧啶银霜
下载PDF
雷米芬太尼镇痛效应及时效关系 被引量:1
12
作者 崔艳英 潘励山 +2 位作者 宁亚清 张开镐 郑继旺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68-269,283,共3页
目的 :以盐酸吗啡为阳性对照药 ,观察雷米芬太尼对动物的镇痛强度及时效关系。方法 :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后用热板法、夹尾法、甲醛法和甩尾法评价雷米芬太尼对大、小鼠的镇痛强度 ;用大鼠甩尾法测定镇痛时效曲线。结果 :小鼠热板法镇痛E... 目的 :以盐酸吗啡为阳性对照药 ,观察雷米芬太尼对动物的镇痛强度及时效关系。方法 :静脉注射雷米芬太尼后用热板法、夹尾法、甲醛法和甩尾法评价雷米芬太尼对大、小鼠的镇痛强度 ;用大鼠甩尾法测定镇痛时效曲线。结果 :小鼠热板法镇痛ED50 值及 95 %可信限为 0 .73(0 .6 4 - 0 .84 )mg·kg- 1 ;小鼠夹尾法ED50 值及 95 %可信限为 0 .19(0 .12 - 0 .31)mg·kg- 1 ;大鼠甲醛法镇痛ED50 值及 95 %可信限为 2 .70 (1.15 - 6 .34) μg·kg- 1 ;大鼠甩尾法镇痛ED50 值及 95 %可信限为 5 .2 1(2 .11- 12 .85 ) μg·kg- 1 ;雷米芬太尼在iv后 1min镇痛作用最强 (P <0 .0 1) ,6min后作用减弱 ,12min后作用基本消失。结论 :雷米芬太尼的镇痛作用比吗啡强 ,似有种属差异 ,小鼠相对不敏感。作用时间短暂 ,提示雷米芬太尼临床比较适合静脉点滴做长时间的外科手术及术后的镇静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米芬太尼 镇痛效应 时效关系 小鼠 盐酸吗啡 静脉注射
下载PDF
溴莫普林体内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童明庆 戴传箴 +1 位作者 赵旺胜 施瑞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443-445,共3页
目的:本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溴莫普林(BDP)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BDP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采用试管肉汤稀释法,其半数有效量(ED50)的检测通过对感染小鼠的试验性治疗来实现。结果:BDP对690... 目的:本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溴莫普林(BDP)的抗菌活性进行了研究。方法:BDP的最小抑菌浓度(MIC)检测采用试管肉汤稀释法,其半数有效量(ED50)的检测通过对感染小鼠的试验性治疗来实现。结果:BDP对690株临床分离株的MIC50为4mg·L-1,低于单次口服600mgBDP在血浆中可能达到的峰浓度。BDP的MIC与甲氧苄氨嘧啶(TMP)相似,但ED50仅为TMP的1/2左右。结论:BDP的体内药效明显优于TM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莫普林 最小抑菌浓度 半数有效量 抗菌活性
下载PDF
河豚毒素与吗啡联合应用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徐英 库宝善 +2 位作者 胡刚 耿兴超 齐世荃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 2001年第5期361-364,368,共5页
目的 :研究微量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 ,TTX)与吗啡联合给药的协同镇痛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小鼠辐射热刺激法 ,分别测定单独应用TTX ,吗啡 ,TTX与吗啡联合给药及吗啡 +纳洛酮 ,TTX +吗啡 +纳洛酮的甩尾潜伏期 ,采用概率... 目的 :研究微量河豚毒素 (tetrodotoxin ,TTX)与吗啡联合给药的协同镇痛效应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用小鼠辐射热刺激法 ,分别测定单独应用TTX ,吗啡 ,TTX与吗啡联合给药及吗啡 +纳洛酮 ,TTX +吗啡 +纳洛酮的甩尾潜伏期 ,采用概率单位法计算甩尾镇痛的ED50 和ID50 。结果 :加用微量 (LD50 的 1/ 2 5和 1/ 5 0 )TTX后 ,使吗啡镇痛ED50 ,从 0 41mg·kg- 1 分别下降到 0 0 7mg·kg- 1 、0 2 1mg·kg- 1 ;ID50 从 0 33mg·kg- 1 下降到 0 0 8mg·kg- 1 、0 15mg·kg- 1 ;应用 0 0 3mg·kg- 1 纳洛酮后使单独应用 3mg·kg- 1 吗啡的甩尾镇痛抑制率从 6 4 49%下降为 2 2 49% ,而此时 3mg·kg- 1 吗啡和 0 79μg·kg- 1 TTX联合应用的镇痛抑制率仍达到 70 0 1% ,甩尾潜伏期超过基础痛阈的 2倍。结论 :TTX与吗啡联合应用具有明显协同效应。提示吗啡的镇痛作用并非完全由阿片受体介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河豚毒素 吗啡 纳洛酮 甩尾潜伏期 ed50 ID50 协同作用
下载PDF
虎纹镇痛肽(HWAP-I)在大鼠蜜蜂毒致炎模型中的镇痛作用
15
作者 王美迟 罗卓敏 +1 位作者 陈嘉勤 梁宋平 《生命科学研究》 CAS CSCD 2002年第2期129-132,共4页
研究了在蜜蜂毒致炎模型中虎纹镇痛肽 (HWAP I)的镇痛作用 .HWAP I有 6个剂量组 (n =10 ) ,分别为 0 .1、1、10、2 5、5 0、75 μg/kg .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 .从 10 μg/kg开始不同剂量组表现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 (P<0 .0 5 ) ,且有一... 研究了在蜜蜂毒致炎模型中虎纹镇痛肽 (HWAP I)的镇痛作用 .HWAP I有 6个剂量组 (n =10 ) ,分别为 0 .1、1、10、2 5、5 0、75 μg/kg .生理盐水作空白对照 .从 10 μg/kg开始不同剂量组表现不同程度的镇痛效果 (P<0 .0 5 ) ,且有一定的量效关系 ;同时用 2 5 μg/kg芋螺毒素SNX III做阳性对照 ,结果表明 2 5 μg/kgSNX III的镇痛效果介于 2 5 μg/kg与 5 0 μg/kgHWAP I之间 .计算得到HWAP I在给药后 1h半有效剂量ED50 大约是 30 μg/kg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纹镇痛肽 HWAP-I 大鼠 蜜蜂毒 镇痛作用 蜂毒致炎疼痛模型 半有效剂量ed50 痛敏 痛阈
下载PDF
Rufloxacin体内和体外抗菌活性研究
16
作者 童明庆 戴传箴 +2 位作者 赵旺胜 杨鹏云 梅亚宁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84-387,共4页
检测了rufloxacin(RFLX)对1040株致病菌的MIC,其总的MIC50为2mg/L,低于该药在体内可能达到的峰浓度(Cmax)。与诺氟沙星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与之相近或略低。体内药效研究显示RFLX对金葡球... 检测了rufloxacin(RFLX)对1040株致病菌的MIC,其总的MIC50为2mg/L,低于该药在体内可能达到的峰浓度(Cmax)。与诺氟沙星比较其体外抗菌活性与之相近或略低。体内药效研究显示RFLX对金葡球菌、伤寒沙门氏菌、大肠埃希氏菌和不动杆菌等引起的小鼠感染有明显的治疗效果,其疗效与氧氟沙星和洛美沙星相近或略优。建议建立体内药效指数ED50/MIC,以比较MIC不同时不同药物的体内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floxacin MIC ed50 小鼠 氟喹诺酮类
下载PDF
鸡减蛋综合征病毒GC_2毒株稳定性测定 被引量:1
17
作者 姜平 陈溥言 柏坤桃 《中国家禽》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6-7,共2页
将EDS76GC2毒株接种于10~11日龄鸭胚尿囊腔内,连续传至第30代,分别测定不同代次胚液病毒HA、EID50及其免疫原性。结果,该病毒不同代次胚液HA和EID50分别在1∶215和105.0/0.1mL以上,免... 将EDS76GC2毒株接种于10~11日龄鸭胚尿囊腔内,连续传至第30代,分别测定不同代次胚液病毒HA、EID50及其免疫原性。结果,该病毒不同代次胚液HA和EID50分别在1∶215和105.0/0.1mL以上,免疫原性良好,对鸭胚致死性随传代次数增加而减弱,说明该病毒稳定性良好。于-20℃和-50℃可分别保存6和12个月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C2毒株 HA EID50 免疫原性 病毒
下载PDF
犬用复合麻醉剂QFM合剂急性毒性试验
18
作者 刘焕奇 王洪斌 +1 位作者 霍慧君 王林安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3年第3期80-81,共2页
为测定 QFM合剂的安全性 ,本试验用序贯法测定 QFM合剂小白鼠腹腔注射的 L D50 、ED50 ,并计算麻醉指数 (AI)。结果表明 :L D50 为6 7.6 76 mg/ kg、ED50 为 13.15 2 mg/ kg,QFM合剂的麻醉指数 (AI)即 L D50 / ED50 为 5 .14 6 ,安全系... 为测定 QFM合剂的安全性 ,本试验用序贯法测定 QFM合剂小白鼠腹腔注射的 L D50 、ED50 ,并计算麻醉指数 (AI)。结果表明 :L D50 为6 7.6 76 mg/ kg、ED50 为 13.15 2 mg/ kg,QFM合剂的麻醉指数 (AI)即 L D50 / ED50 为 5 .14 6 ,安全系数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麻醉剂 QFM合剂 急性毒性试验 安全系数
下载PDF
国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19
作者 娄人慧 游雪甫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皮下注射国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金葡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各2株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0.077和0.069mg/kg、0.633和1.169mg/kg、0.644mg/kg与进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ED50... 皮下注射国产亚胺培南/西司他丁对金葡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各2株感染小鼠的ED50分别为0.077和0.069mg/kg、0.633和1.169mg/kg、0.644mg/kg与进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ED50相近,国产与 进口亚胺培南/西司他丁的ED50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胺培南 西司他丁 抗菌活性
下载PDF
2例铥170内污染人员摄入量及内照射剂量估算
20
作者 刘长安 马力文 +3 位作者 张淑兰 徐翠华 尚兵 刘英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9-320,共2页
依据国家标准GB/T1614 5— 1995测定 2例铥 170内污染人员粪便中铥 170的放射性活度 ,并参照GB/T1614 8—1995进行摄入量、待积有效剂量E(5 0 )及 3年内累积有效剂量当量 (H3 ,E)的估算。 2例铥 170内污染人员的摄入量分别为(9 2 2&#... 依据国家标准GB/T1614 5— 1995测定 2例铥 170内污染人员粪便中铥 170的放射性活度 ,并参照GB/T1614 8—1995进行摄入量、待积有效剂量E(5 0 )及 3年内累积有效剂量当量 (H3 ,E)的估算。 2例铥 170内污染人员的摄入量分别为(9 2 2± 1 40 )× 10 5Bq和 (1 3 7± 0 2 1)× 10 5Bq ,E(5 0 )分别为 (6 15± 0 93 )× 10 -3 Sv和 (9 13± 1 40 )× 10 -4Sv ,H3 ,E分别为(6 11± 0 92 )× 10 -3 Sv和 (9 0 7± 1 40 )× 10 -4Sv。本事故中 2名工作人员铥 170摄入量低于相应的年摄入量限值 ,E(5 0 )低于 0 0 2Sv ,所造成的内污染和内照射均是轻微的 ,不需要采取加速排出体内铥 170的医学干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铥-170 内污染 摄入量 待积有效剂量 累积有效剂量当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