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探索与当下启示
1
作者 贺艳芳 周雅芝 唐智彬 《当代职业教育》 2023年第6期13-21,共9页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教育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相应的目标、内容与形式。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探索梳理发现,按照不同特征划分为唤醒萌芽(1919—1948年)、艰难探索(1949—1978年)、改革创新(1979—2011年)、持续发展(2012年...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教育事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了相应的目标、内容与形式。对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探索梳理发现,按照不同特征划分为唤醒萌芽(1919—1948年)、艰难探索(1949—1978年)、改革创新(1979—2011年)、持续发展(2012年至今)四个阶段。从实践特征看,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农民教育呈现以农民为中心的教育内容、多重整合的教育目标以及聚焦中国问题的教育特色,其中,党在农民教育中的领导地位是一以贯之的。在党的农民教育探索与实践经验基础上,站在新的历史阶段,乡村振兴时代的农民教育要突出价值取向,始终坚持党在农民教育中的领导地位;重视教育与实践相结合,满足农民实际需要;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目标与内容,推进中国式农民教育现代化,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奠定坚实的教育基础和人才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农民教育 百年历程 乡村振兴 农村现代化
下载PDF
作物轮作与水土保持:《四十世纪的农民》与新政农业政策 被引量:4
2
作者 李超民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年第4期33-37,71,共6页
当代美国土壤学家F .H .King的中国农业游记《四十世纪的农民》较为全面地挖掘了我国悠久的农学思想 ,新政农业立法中体现的水土保持、农作物轮作等思想均来自中国古代农学思想。通过回顾这位农学家代表文献的当代意义 ,指出我们有必要... 当代美国土壤学家F .H .King的中国农业游记《四十世纪的农民》较为全面地挖掘了我国悠久的农学思想 ,新政农业立法中体现的水土保持、农作物轮作等思想均来自中国古代农学思想。通过回顾这位农学家代表文献的当代意义 ,指出我们有必要研究总结祖国的农学遗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NKLIN Hiram King(1848-1911) 《四十世纪的农民》 新政 农业政策
全文增补中
14—15世纪英国农民生活状况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
3
作者 刘景华 张道全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68-72,共5页
黑死病后的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英国经历了一场明显的长期农业危机:人口锐减,增长停滞不前;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不升反降;土地退化,耕地面积缩减;农产品价格下降。虽封建领主的剥削量有明显的减少,但封建国家却加重了对农民的赋税。在瘟... 黑死病后的14世纪下半叶至15世纪,英国经历了一场明显的长期农业危机:人口锐减,增长停滞不前;农业单位面积产量不升反降;土地退化,耕地面积缩减;农产品价格下降。虽封建领主的剥削量有明显的减少,但封建国家却加重了对农民的赋税。在瘟疫的频繁打击下,农民的生活态度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动力日渐消失。此外,中世纪晚期的英国天灾人祸频频发生,饥荒、瘟疫和战争等突发事件,使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条件雪上加霜。总的看来,这一时期英国农民的生活虽没有恶化,但长期不见好转,依然贫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4—15世纪 英国 农民 生活状况 赋税 农业人口 耕地面积 单位面积产量 畜牧业 农产品价格
下载PDF
新世纪乡土小说的叙事取向与“在乡农民”形象 被引量:4
4
作者 李兴阳 《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17-124,共8页
新世纪乡土小说以留守乡村的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在乡农民"形象,虽然鲜有影响较大的"典型",但其形象群落比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丰富和复杂,有美善的传统"乡村好人",有初步获得现代性的&qu... 新世纪乡土小说以留守乡村的农民为表现对象的"在乡农民"形象,虽然鲜有影响较大的"典型",但其形象群落比中国现代乡土小说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要丰富和复杂,有美善的传统"乡村好人",有初步获得现代性的"新农民",有罹患国民劣根性顽疾的"无公德的个人",也有不少人性扭曲没有道德底线的"乡村恶人"。这些具有历史过渡性特征的农民形象的出现,既是新世纪中国社会加速转型的历史产物,也是新世纪乡土作家们以各自不同的价值取向、道德选择和洞察生活的艺术感悟力,透析农民文化人格裂变的艺术创造与乡村想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乡土小说 叙事取向 在乡农民 现代性 文化人格
下载PDF
新世纪中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之构想 被引量:5
5
作者 陈肖安 《职业技术教育》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6期5-7,共3页
本文从新世纪中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保障出发,论述了当前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强调必须整合与优化农村科技教育资源,... 本文从新世纪中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基础保障出发,论述了当前农业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世纪中国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并强调必须整合与优化农村科技教育资源,切实形成一个与农村经济发展规模和要求相适应的中国农民科技教育体系,使农民终身教育成为现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科技教育 培训体系 新世纪
下载PDF
转型时期的农村宗族及其嬗变——以20世纪下半叶江西为中心 被引量:4
6
作者 戴利朝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2期19-24,共6页
20世纪下半叶,受社会变迁、国家权力、村落场域、农民分层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江西农村宗族的真实面貌及其变迁深深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宗族并没有消亡,而始终扎根于农民的观念深处和日常行为中。作为农民群体的一种组织和生活方式,... 20世纪下半叶,受社会变迁、国家权力、村落场域、农民分层等多重因素的交织影响,江西农村宗族的真实面貌及其变迁深深刻上了时代的烙印,但宗族并没有消亡,而始终扎根于农民的观念深处和日常行为中。作为农民群体的一种组织和生活方式,农村宗族亦处在变革与创新之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民 宗族 观念 日常生活 社会变革 20世纪下半叶
下载PDF
辛亥革命以来太平天国妇女社会角色及地位问题学术研究综述——太平天国妇女问题百年学术研究综述之二 被引量:1
7
作者 廖胜 王晓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10期72-78,共7页
辛亥百年以来,无论是中华民国时期还是共和国时期,虽然有学者对太平天国妇女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出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学界对太平天国妇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获得的地位都给予... 辛亥百年以来,无论是中华民国时期还是共和国时期,虽然有学者对太平天国妇女的社会角色和社会地位问题有不同的看法,但出于阶级斗争和政治斗争的需要,学界对太平天国妇女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教育中所扮演的角色和获得的地位都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肯定的观点一直占据学界主流地位。20世纪80年代以后,否定的观点愈来愈众,成为学界不可忽视和不可阻挡的一种新的潮流。太平天国妇女社会角色和地位问题的研究要取得新的进展和突破,要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要敢于创新和突破。要正确理解和使用马克思主义原理和理论去分析问题。要充分利用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方法和手段来进行跨学科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太平天国 妇女 社会角色 社会地位 百年 研究 综述
下载PDF
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农民的“疾病”书写 被引量:1
8
作者 廖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0年第3期135-141,共7页
新世纪乡土小说楔入"日常""人心"和"人性"三个层面,抒写农民追求"现代理想"而遭遇的各种身心疾病。新世纪乡土小说通过对农民"疾病"及其现代体验的思考和隐喻,书写对世道人心的观察... 新世纪乡土小说楔入"日常""人心"和"人性"三个层面,抒写农民追求"现代理想"而遭遇的各种身心疾病。新世纪乡土小说通过对农民"疾病"及其现代体验的思考和隐喻,书写对世道人心的观察、对产生此类症候原因的剖析,提供了当代文学史的"病"之另类"风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乡土小说 农民 疾病 现代体验
下载PDF
分层与流动:新世纪乡土文学中农民的阶层意识与现代体验 被引量:1
9
作者 廖斌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1-9,共9页
新世纪乡土文学对农民的阶层意识嬗变进行描绘:在20世纪90年代的流寓文学中,原子化的农民遭遇的是个体性身份认同危机,新世纪后循着这个理路自然发展出群体性的阶层认同困惑。农民从城乡差别中生发出抱团意识、阶级观念、怨恨情绪,在阶... 新世纪乡土文学对农民的阶层意识嬗变进行描绘:在20世纪90年代的流寓文学中,原子化的农民遭遇的是个体性身份认同危机,新世纪后循着这个理路自然发展出群体性的阶层认同困惑。农民从城乡差别中生发出抱团意识、阶级观念、怨恨情绪,在阶层流动中经历自我矮化、隔离和固化。农民懵懂的经验感受逐渐演化为自觉不自觉的阶层体认与实践,农民为实现正常阶层流动,正进行着艰难的再社会化。这是农民之于阶层意识的现代创伤体验,需引起重视并加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乡土小说 农民 阶层意识 现代体验 嬗变
下载PDF
草根英雄的浩歌与悲歌——樟叶长篇小说《五福》中的刘五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兰一斐 《唐都学刊》 2007年第4期113-117,共5页
樟叶的长篇小说《五福》首次以小说形式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波澜壮阔的历史,作品中关于主人翁关中农民之子刘五的成功塑造,是对中国小说艺术人物画廊中草根英雄式人物的塑造的一个极大的丰富。刘五的性格、形象和命运,体现... 樟叶的长篇小说《五福》首次以小说形式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陕西新军起义波澜壮阔的历史,作品中关于主人翁关中农民之子刘五的成功塑造,是对中国小说艺术人物画廊中草根英雄式人物的塑造的一个极大的丰富。刘五的性格、形象和命运,体现了旧中国农村阶层中豪杰英俊命运的必然性,反映了漫长的历史中底层人物的艰难崛起和迅速殒落的必然悲剧性。中国是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关中农民之子刘五的成长经历和思想行为特点,具有普遍意义和典型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篇小说 五福 草根阶层 刘五 关中农民 辛亥革命
下载PDF
想望城市:论新世纪文学中农民的城市审美想象 被引量:1
11
作者 杨高强 《长江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第3期90-93,159,共4页
乡土叙事的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建构了乡村与城市互为想象的两种镜像,并且形成了乡村仰视城市、城市俯瞰乡村的一般审美传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由对视发展为对话,二者互为开放和拥抱的同时,农民对于城市的... 乡土叙事的城乡二元对立模式建构了乡村与城市互为想象的两种镜像,并且形成了乡村仰视城市、城市俯瞰乡村的一般审美传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与乡村之间由对视发展为对话,二者互为开放和拥抱的同时,农民对于城市的想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想象姿态和审美情感的渐变在新世纪文学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及时捕捉这些新鲜的信息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塑造新的农民形象,全面把握文学在社会转型时期的律动与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文学 乡土小说 农民 城市想象 想象姿态 审美情感
下载PDF
从“外省青年”到“农村新人”:新世纪乡土小说中流动农民形象的一个侧面考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秦香丽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3期10-17,共8页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扶贫攻坚项目的推动,塑造“农村新人”成为作家自觉的追求。这些“农村新人”大都是突围农村成功的青年农民,野心勃勃并成功立足城市,获取了人生蜕变的资本、技术和现代观念。但在“... 从乡土中国到城乡中国的社会转型,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扶贫攻坚项目的推动,塑造“农村新人”成为作家自觉的追求。这些“农村新人”大都是突围农村成功的青年农民,野心勃勃并成功立足城市,获取了人生蜕变的资本、技术和现代观念。但在“乡愁”的召唤下,这批外省青年返回家乡,重新构建“农民与土地”的关系。他们围绕土地流转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打造“农业、产业、生态”于一体的乡村共同体,带领乡村致富,整合城乡文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乡村领头人。可见,在大迁徙时代,“外省青年”与“农村新人”之间形成某种有效的勾连,身份的漂移性成为新时代农村新人的典型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省青年 农村新人 城乡中国 新世纪乡土小说 流动农民
下载PDF
新世纪乡土小说中农民民主观念的现代嬗变
13
作者 廖斌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9年第4期81-88,共8页
新世纪乡土小说抒写了乡村治理呈现长老治村、圣徒治村、强人治村、富人治村、混混治村、村民自治的历史脉络。农民执守臣民型政治文化传统的官本位和权力崇拜,加之乡村权力专制、现代公民素质缺失,始终处于"被治"状态,乡村... 新世纪乡土小说抒写了乡村治理呈现长老治村、圣徒治村、强人治村、富人治村、混混治村、村民自治的历史脉络。农民执守臣民型政治文化传统的官本位和权力崇拜,加之乡村权力专制、现代公民素质缺失,始终处于"被治"状态,乡村政治难以生长出民主基因;村民自治表现为他治、专治和乱治;新世纪前后,随着新农民诞生和新农村建设,四个民主(选举、决策、管理、监督)慢慢落到实处,"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逐步成为现实,乡村自治走上正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乡土小说 乡村治理 村民自治 农民民主观念 嬗变
下载PDF
新世纪报告文学对西部农民生存现状的“事实演绎”
14
作者 彭青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5期36-40,共5页
新世纪报告文学对西部农民生存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事实演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梅洁《西部的倾诉》、《创世纪情愫》,李林樱《贫困的呐喊》,姬广武《世纪决战——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纪实》,冷梦《高西沟调查:中国... 新世纪报告文学对西部农民生存问题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事实演绎"。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梅洁《西部的倾诉》、《创世纪情愫》,李林樱《贫困的呐喊》,姬广武《世纪决战——中国西部农村反贫困纪实》,冷梦《高西沟调查:中国新农村启示录》,宗满德《村情》等。这些作家本着真切的人道主义同情,真实再现了西部农村贫困现状,热切关注中国社会的历史处境,深刻反思西部农村贫弱原因,积极谋求西部农民的现实出路,并试图挖掘出时代的诗意。但还存在写作模式稍嫌单调僵化、语言简单粗砺、作品思想性与艺术性不足、作家廉价的同情与怜悯不能替代文学创作的审美高标、表象化的写作不能如实地反映人心灵深处苦痛的呐喊与挣扎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西部“三农” 报告文学 事实演绎
下载PDF
新世纪乡土扶贫小说中的贫农形象谱系
15
作者 廖斌 《延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年第5期83-89,共7页
贫农形象在中国乡土小说中源远流长。新世纪乡土扶贫小说抓住乡村变革的主要病症,抒写雄伟壮丽的扶贫实践,塑造了“扶不起的阿斗”式的贫农、因病因灾致贫的农民、“流氓无产者”式的无赖贫农以及自强自立的贫农等不同人物谱系。贫农身... 贫农形象在中国乡土小说中源远流长。新世纪乡土扶贫小说抓住乡村变革的主要病症,抒写雄伟壮丽的扶贫实践,塑造了“扶不起的阿斗”式的贫农、因病因灾致贫的农民、“流氓无产者”式的无赖贫农以及自强自立的贫农等不同人物谱系。贫农身上沉潜着时代巨大的政治经济文化内涵,透露出知识精英与农民的“隔膜”、公平与效率的反思、后革命后启蒙与农民自利的龃龉。揭示扶贫攻坚过程既是脱贫致富的外在显性过程,也是农民主体意识、独立意志的现代型人格成长过程,还是农民艰难转型、涅槃重生的现代化过程。新世纪乡土扶贫小说见证了乡村和农民的第二次“创业史”,彰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密码和善治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世纪 扶贫小说 贫农形象
下载PDF
对《四千年农夫》所译提水器具的校正
16
作者 史晓雷 《英语研究》 2013年第4期49-53,共5页
《四千年农夫》中译本对中国、朝鲜、日本的一些提水器具存在翻译问题。通过手摇辘轳、牛转翻车、戽斗、桔槔、脚踏翻车、日本脚踏水车、筒车、风转翻车、朝鲜吊勺等具体例子,校正了译文的错误之处,并给出了新的译文。文章还分析了误译... 《四千年农夫》中译本对中国、朝鲜、日本的一些提水器具存在翻译问题。通过手摇辘轳、牛转翻车、戽斗、桔槔、脚踏翻车、日本脚踏水车、筒车、风转翻车、朝鲜吊勺等具体例子,校正了译文的错误之处,并给出了新的译文。文章还分析了误译的原因并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千年农夫》 提水器具 翻译 农具
下载PDF
19世纪日本对西洋农学的吸收——老农船津传次平的场合 被引量:2
17
作者 内田和义 韩健平 《古今农业》 2003年第3期53-57,共5页
1887年,群马县老农船津传次平经由内务卿大久保利通发现而就任内务省的科员。翌年开始在驹场农业学校工作,负责本国农场的管理和本国农事的讲授。在这里他通过向学生传授有关农业的经验性知识,为日本近代农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同时,他... 1887年,群马县老农船津传次平经由内务卿大久保利通发现而就任内务省的科员。翌年开始在驹场农业学校工作,负责本国农场的管理和本国农事的讲授。在这里他通过向学生传授有关农业的经验性知识,为日本近代农学的形成做出了贡献。同时,他也通过驹场农业学校时代的外国教师同僚和该校毕业的农学家学到了西洋农学的知识。在讲演等场合,他利用那些知识中的一部分来说明农业技术。但是,西洋农学对他来说仅仅是一种知识,并没有成为技术改良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9世纪 日本 西洋农学 吸收 船津传次平 驹场农业学校 农业教育 讲演 “老农时代”
下载PDF
大好湖山行路难——论陈去病小说《莽男儿》与辛亥革命
18
作者 卢文芸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63-69,共7页
《莽男儿》是陈去病以王金发为原型写的一篇传记式纪实小说,塑造了王金发的悲剧英雄形象,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问题,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种种失败症结:小农经济、士绅专权、帮会社会等。在文学形式上,《莽男儿... 《莽男儿》是陈去病以王金发为原型写的一篇传记式纪实小说,塑造了王金发的悲剧英雄形象,生动而真实地展现了辛亥革命时期的社会面貌和社会问题,揭示了辛亥革命的种种失败症结:小农经济、士绅专权、帮会社会等。在文学形式上,《莽男儿》仍然是传统文人小说的样貌,例如仍然使用文言文,并采用了诸多传统小说模式和元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去病 《莽男儿》 辛亥革命 王金发 小农经济 帮会
下载PDF
百年辛亥与百年商埠——兼谈桂商之产生及其文化性格 被引量:1
19
作者 曾强 《梧州学院学报》 2011年第6期11-16,共6页
梧州是广西最早的通商口岸,是广西工商业的发源地,最早接受粤港澳的文化经济辐射,接受西方文明与民主思想的影响。同时,梧州也是广西最早响应辛亥革命、通电宣布独立的城市。该文主要论述清末民初梧州工商业形成的历史,"桂商"... 梧州是广西最早的通商口岸,是广西工商业的发源地,最早接受粤港澳的文化经济辐射,接受西方文明与民主思想的影响。同时,梧州也是广西最早响应辛亥革命、通电宣布独立的城市。该文主要论述清末民初梧州工商业形成的历史,"桂商"在梧州形成、发源的历史,梧州的工商业文化氛围对民主革命活动在梧州活跃开展的影响与联系;"百年商埠"的经济、文化、政治环境,对于辛亥革命活动在梧州开展的促进作用;论述梧州辛亥革命活动的经济文化条件,分析梧州成为两广"首义之城"的历史文化原因。以期挖掘梧州的商业文化积淀,为振兴百年商埠提供启迪与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桂商 百年商埠
下载PDF
21世纪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发展研究
20
作者 蒋青希 《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9-64,共6页
21世纪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经历实验探索的初级阶段、政府强力推进的快速发展阶段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化发展阶段,具有构建双推动运行机制、采取两种推进策略和四大保障措施的特点。为促进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应大力发展经济,以服务&qu... 21世纪我国农民教育培训的发展经历实验探索的初级阶段、政府强力推进的快速发展阶段和以市场为导向的深化发展阶段,具有构建双推动运行机制、采取两种推进策略和四大保障措施的特点。为促进我国农民教育培训,应大力发展经济,以服务"三农"为宗旨,注重主体性的培育,在特定地域空间发展特色农民教育培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1世纪 农民教育培训 发展历程 特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