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ux/IAA gene family in strawberry(Fragaria vesca) 被引量:1
1
作者 LIYAN SU HONG YU +3 位作者 JIUDONG ZHANG XIAOHONG ZHAO XUAN LIU QIANG LI 《BIOCELL》 SCIE 2021年第4期1153-1166,共14页
Auxin signaling and its components(Auxin/Indole-3-Acetic Acid(Aux/IAA))are critical for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Here,we performed a genome-wide annotation and identified twenty-one Aux/IAA genes in strawberry(Fra... Auxin signaling and its components(Auxin/Indole-3-Acetic Acid(Aux/IAA))are critical for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Here,we performed a genome-wide annotation and identified twenty-one Aux/IAA genes in strawberry(Fragaria vesca).Most FveIAAs were located on chromosomes 1,2,4,5,and 6,while no FveIAAs were found in chromosomes 3 and 7.Phylogenetic analysis divided these genes into nine subfamilies.Most FveIAAs contained the DNA-binding and Aux/IAA domains,as well as motifs I-IV.There were 2-6 exons in the FveIAA genes based on the gene structure analysis.Also,we found that four pairs of FveIAA genes underwent segment duplications.Moreover,four pairs of orthologous genes were observed between strawberry and Arabidopsis.Cis-element analysis in the promoter region indicated that FveIAAs may be involved in light,phytohormones,stress responses,and growth processes.Prediction of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 revealed that 17 of 21 FveIAA proteins were involved in the auxin-related signaling pathways.Additionally,FveIAAs showed tissue-specific expression and responded to IAA treatment.Thus,this systematic annotation of the FveIAA family would provide a fundamental basis for further functional and evolutionary analysis and to understanding the role of FveIAAs in strawberry growth and developmen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veIAA AUXIN Indole-3-Acetic Acid fragaria vesca
下载PDF
The transcriptional landscape of cultivated strawberry(Fragaria×ananassa)and its diploid ancestor(Fragaria vesca)during fruit development
2
作者 LI Yong-ping LIU Tian-jia +1 位作者 LUO Hui-feng LIU Sheng-cai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21年第6期1540-1553,共14页
Cultivated strawberry(Fragaria×ananassa)originated from four diploid ancestors:F.vesca,F.viridis,F.iinumae and F.nipponica.Among them,F.vesca is the dominant subgenome for cultivated strawberry.It is not well und... Cultivated strawberry(Fragaria×ananassa)originated from four diploid ancestors:F.vesca,F.viridis,F.iinumae and F.nipponica.Among them,F.vesca is the dominant subgenome for cultivated strawberry.It is not well understood how differences in gene expression between diploid and octoploid strawberry contribute to differences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In this study,we used comprehensive transcriptomic analyses of F.vesca and F.×ananassa to investigate gene expression at the different stages of fruit development.In total,we obtained 3508(turning stage)and 3958(red stage)differentially expressed genes with pairwise comparisons between diploid and octoploid.The genes involved in flavonoid biosynthesis were almost upregulated in the turning stages of octoploid,and we also discovered a ripe fruit-specific module associated with several flavonoid biosynthetic genes,including FveMYB10,FveMYB9/11,and Fve RAP,using weighted gene coexpression network analysis(WGCNA).Furthermore,we identified the species-specific regulated networks in the octoploid and diploid fruit.Notably,we found that the WAK and F-box genes were enriched in the octoploid and diploid fruits,respectively.This study elucidates new findings on flavonoid biosynthesis and fruit size of strawberry with important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molecular breeding in cultivated strawber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AWBERRY fragaria vesca fragaria×ananassa RNA-Seq fruit development ANTHOCYANIN
下载PDF
Genome-wide identification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auxin response factor(ARF) gene family in strawberry(Fragaria vesca) 被引量:4
3
作者 WANG Shao-xi SHI Feng-yan +3 位作者 DONG Xiang-xiang LI Yu-xiang ZHANG Zhi-hong LI H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Agriculture》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7期1587-1603,共17页
Auxin signaling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om embryogenesis to senescence.Auxin response factors(ARFs) are reported to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auxin response gen... Auxin signaling plays a significant role in the whole process of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from embryogenesis to senescence.Auxin response factors(ARFs) are reported to regulate the expression of auxin response genes by binding to auxin response elements.ARF is the most critical transcription factor family which has been released in most species,but few reports in strawberry.In this study,the stru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12 FvARF genes in strawberry,their expression patterns at different development stages,different organizations,and different indole-3-acetic acid(IAA) treatments were analyzed.The expression of 12 FvARFs was found in all experiment tissues and showed almost the same trend during fruit development.All FvARFs respond to the treatment of IAA.Our study provides comprehensive information on ARF family in strawberry,including gene structures,chromosome locations,phylogenetic relationships and expression patterns.The information on FvARF genes paves the way for future research on strawberry ARF gen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UXIN AUXIN response factor fragaria vesca GENE structure GENE expression
下载PDF
异质性生境中匍匐茎草本野草莓(Fragaria vesca)的克隆内资源共享 被引量:6
4
作者 廖咏梅 刘富俊 +1 位作者 黎云祥 陈劲松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2390-2394,共5页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1800和3900m)的匍匐茎克隆植物野草莓(Fragaria vesca)种群对光照和养分资源斑块性分布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与资源的空间同质性处理(Ⅰ)和(Ⅱ)相比,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处理(Ⅲ)和(Ⅳ)中2个种群的野草莓的近端、远端... 研究了不同海拔高度(1800和3900m)的匍匐茎克隆植物野草莓(Fragaria vesca)种群对光照和养分资源斑块性分布生境的响应。结果表明:与资源的空间同质性处理(Ⅰ)和(Ⅱ)相比,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处理(Ⅲ)和(Ⅳ)中2个种群的野草莓的近端、远端分株部分和整个克隆片段的生物量和分株数均明显增加。当近端分株部分经历低光高养,而与其相连的远端分株部分经历高光低养时,相比于整个克隆片段都处于低光高养的同质性生境,来自2个海拔的种群的近端分株部分都会增加对根的生物量分配;当近端分株部分经历高光低养,而与其相连的远端分株部分经历低光高养时,相比于整个克隆片段都处于低光高养的同质性生境,来自2个海拔的种群的近端分株部分都会减少对根的生物量分配,远端分株部分也被观察到类似的生物量分配格局。相比于高光低养的同质性生境,当与低光高养的远端分株部分相连时,经历高光低养的近端分株部分有更大的叶面积;相比于低光高养的同质性生境,当与低光高养近端分株部分相连时,经历高光低养的远端分株部分有更大的叶面积。结果表明,野草莓在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发生了克隆内分工,克隆内分工有利于克隆植物对异质性资源的利用,对克隆植物在资源斑块性分布生境中的生存和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源交互斑块性 同质生境 克隆内分工 野草莓
原文传递
Comprehensive Characterization of miRNA and PHAS Loci in the Diploid Strawberry(Fragaria vesca) Genome 被引量:15
5
作者 Lei Feng Rui Xia Yuanlong Liu 《Horticultural Plant Journal》 SCIE 2019年第6期255-267,共13页
Small RNAs(sRNAs) are vital regulators of gene expression and involved in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Among them, micro RNAs(mi RNAs) and phased small interfering RNAs(phasi RNAs) have been well defined and studied ... Small RNAs(sRNAs) are vital regulators of gene expression and involved in various biological processes. Among them, micro RNAs(mi RNAs) and phased small interfering RNAs(phasi RNAs) have been well defined and studied in the past decades. A bunch of scripts or pipelines were developed to annotate mi RNAs and phasi RNAs. However, some computational annotations are rough and without careful manual check,resulting in low quality annotation. In this study, 19 public strawberry(Fragaria vesca) s RNA sequencing data from nine different tissues were collected to annotate mi RNAs and PHAS loci in F. vesca. After bioinformatics analysis and careful manual checking, 167 known mi RNAs, 27 mi RNA*s with notable abundance, 54 novel mi RNAs were accurately annotated. The terms of two mi RNAs were corrected from mi R477 b and mi R5225 using mi RN47 and mi R3627 h, respectively. Besides 21 nucleotides(nt) mi R390, eleven mi RNAs with a length of 22-nt are in charge of triggering the biogenesis of 21-nt phasi RNAs from 110 PHAS loci in strawberry. In particular, we found several PHAS loci were targeted by two different mi RNAs(similar to the "two-hit" model) and the phasi RNA generating region located between two target sites. We speculate that one target site is in control of triggering phasi RNA biogenesis and the other target site define the boundary of the region of phasi RNA biogenesis,which likely provide an accurate way for phasi RNA generation. Overall, we provided a comprehensive and accurate annotation of mi RNAs and PHAS loci in the F. vesca gen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ragaria vesca MIRNA PHAS loci ANNOTATION phasiRNA biogenesis model
原文传递
遮阴对森林草莓分株生理特性的影响
6
作者 侯佳聪 邱安然 +3 位作者 常琳 于玮玮 王丽娟 龙鸿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1-7,共7页
为探讨森林草莓通过匍匐茎产生的子株在弱光胁迫时的生理特性,以及在异质性生境和同质性生境下母株对子株的生理影响,本研究设置了不同遮阴梯度处理,模拟森林草莓自然生长于林缘(异质性生境,半遮阴)、林下(同质性生境,全遮阴)条件,测定... 为探讨森林草莓通过匍匐茎产生的子株在弱光胁迫时的生理特性,以及在异质性生境和同质性生境下母株对子株的生理影响,本研究设置了不同遮阴梯度处理,模拟森林草莓自然生长于林缘(异质性生境,半遮阴)、林下(同质性生境,全遮阴)条件,测定了子株的光合特性、抗氧化酶活性、渗透调节物质等的变化。结果表明:全遮阴时的光合色素总量大于半遮阴,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在半遮阴时随遮阴率的增加而降低,而在30%全遮阴时Pn、Gs、Tr均高于对照及其他处理;在自然光照下,夏季自然强光胁迫在CK和30%遮阴占主导,30%半遮阴子株丙二醛(MDA)含量骤增,其受到了所处异质性高光照母株的负影响;随遮阴率增大(>30%),植物体由自然强光胁迫转变为弱光胁迫占主导,两个处理组MDA含量均在50%遮阴时达到谷值,此时的抗氧化酶总活性最高,半遮阴子株的MDA含量显著低于全遮阴,表明弱光胁迫下母株对子株进行了“保护”,在70%遮阴时森林草莓可溶性蛋白(WSP)含量最低,生理平衡被破坏。子母株同处于30%遮阴时利于植株对光资源利用,50%遮阴利于植株在自然光照下生存,当分株处于异质性光时,高光照下的母株自身受到光抑制会向生长条件较好的子株获取资源,但当子株受到的弱光胁迫(>30%)占据主导时,母株便会正向保护子株,这种资源的双向传递有效缓解了环境胁迫,使得匍匐茎分株具有了较强的生态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莓 匍匐茎 遮阴 异质性生境 同质性生境 生理特性
下载PDF
人工栽培条件下森林草莓花粉活力和萌发状况观测
7
作者 靳智翔 吕鑫磊 +3 位作者 段雨杉 王尧 余茜颖 龙鸿 《天津农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42-45,50,共5页
为研究人工栽培条件下森林草莓花粉活力和萌发状况,以生长不同时期的森林草莓花蕾为材料,显微镜下观察了花粉形态,I-KI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在含硼酸和钙的液体培养基上进行了花粉粒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未开花的小蕾、中蕾、大蕾和开... 为研究人工栽培条件下森林草莓花粉活力和萌发状况,以生长不同时期的森林草莓花蕾为材料,显微镜下观察了花粉形态,I-KI染色法测定花粉活力,在含硼酸和钙的液体培养基上进行了花粉粒的萌发试验。结果表明:未开花的小蕾、中蕾、大蕾和开花初期、开花盛期,花粉的形态、活力和萌发状况各不相同。大蕾花药中的花粉多数较大呈圆形,周边形状饱满,呈黄橙色,花粉活力高,且萌发率高,花粉管生长长度也较长。大蕾期前的小蕾、中蕾时期以及之后的开花初期、开花盛期,花粉较小,周边形状不规则,花粉活力均不高,且萌发率也很低,花粉管短。说明森林草莓大蕾期是花粉活力和萌发率最高的时期,适宜进行杂交授粉或贮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粉活力 花粉萌发 森林草莓
下载PDF
青藏高原东缘匍匐茎草本野草莓的分株种群特征及其沿海拔梯度的变化 被引量:22
8
作者 陈劲松 董鸣 于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28-435,共8页
对青藏高原东缘 5个不同海拔高度 ( 2 4 2 6m、2 75 0 m、32 0 0 m、3484m和 3944m)上旷地和林下遮荫条件下匍匐茎草本野草莓的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无论在旷地或林下遮荫条件下 ,野草莓分株种群的密度随海拔升高显著减... 对青藏高原东缘 5个不同海拔高度 ( 2 4 2 6m、2 75 0 m、32 0 0 m、3484m和 3944m)上旷地和林下遮荫条件下匍匐茎草本野草莓的分株种群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 :无论在旷地或林下遮荫条件下 ,野草莓分株种群的密度随海拔升高显著减小 ,旷地条件下野草莓分株种群密度显著高于遮荫条件下的分株种群密度。不同海拔高度上 ,野草莓分株种群密度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变化存在显著差异。旷地条件下 ,随海拔升高其根冠比呈二次曲线变化。林下遮荫条件下 ,海拔 2 4 2 6m处的根冠比最低。光照条件的变化对野草莓分株种群的根冠比没有显著影响。运用空间自相关分析法 ( Moran` I)研究和 3944m处野草莓分株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结果显示野草莓分株种群在多个尺度上呈现非随机分布格局 ,其中研究了海拔 348m处 d=1( 0 .2 m)尺度的集聚分布格局频率最高 ;与海拔 3484m相比 ,3944m处野草莓分株种群的集聚尺度更大。最后 ,结合克隆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莓 克隆植物 海拔梯度 分株种群
下载PDF
森林草莓与栽培草莓体外抗氧化能力比较 被引量:9
9
作者 金亮 阮松林 +4 位作者 忻雅 方献平 李小白 马华升 祝水金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79-86,共8页
为了鉴定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筛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草莓遗传资源,以森林草莓和10个栽培草莓品种为试材,测定抗氧化物质,如总多酚、类黄酮、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 为了鉴定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筛选具有较高营养价值的草莓遗传资源,以森林草莓和10个栽培草莓品种为试材,测定抗氧化物质,如总多酚、类黄酮、花青素、维生素C含量;采用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自由基(ABTS)清除法、铁离子还原能力(FRAP)测评了不同试材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森林草莓抗氧化物质含量和抗氧化能力要远高于测试的栽培草莓;在10个栽培品种中,哈尼和凤冠的营养品质表现较好;总多酚含量与抗氧化能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主成分分析表明总多酚是草莓抗氧化能力的重要物质基础,即花青素与维生素C也是草莓抗氧化能力的主要组成参数。遗传背景对于草莓的抗氧化物质和抗氧化能力起重要作用;森林草莓的抗氧化能力高于测试的栽培品种,具有进一步开发和综合利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森林草莓 抗氧化物质 抗氧化能力
下载PDF
森林草莓精氨酸脱羧酶基因的电子克隆与序列分析 被引量:5
10
作者 王静 赵密珍 +2 位作者 王壮伟 吴伟民 钱亚明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628-633,共6页
从森林草莓中分离精氨酸脱羧酶基因(FvADC),分析其表达模式、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采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分离FvADC;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盐、热、冷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FvADC的结构与进化。结果获得FvADCcDNA全长,包括2 1... 从森林草莓中分离精氨酸脱羧酶基因(FvADC),分析其表达模式、序列特征和进化关系。采用电子克隆结合RT-PCR分离FvADC;半定量RT-PCR检测其在盐、热、冷胁迫下的表达情况;生物信息学分析FvADC的结构与进化。结果获得FvADCcDNA全长,包括2 154 bp的编码区,RT-PCR验证编码区序列与电子克隆序列一致;FvADC基因编码的精氨酸脱羧酶与桃、苹果和海棠的同源性分别达87%、84%和83%,含信号肽,具有2个保守的氨基酸结构域:ADC家族2磷酸吡哆醛结合位点和ADC家族2标记2序列;进化分析表明森林草莓精氨酸脱羧酶与苹果、桃精氨酸脱羧酶关系最近;半定量RT-PCR证实FvADC在盐、热、冷胁迫下诱导表达。以上结果说明电子克隆能用于草莓基因的分离,而FvADC可作为逆境候选基因用于草莓遗传改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莓 ADC基因 电子克隆 生物信息学 RT-PCR
下载PDF
基于草莓基因组序列高通量开发月季SSR标记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淑斌 周宁宁 +8 位作者 王其刚 陈敏 周青 蹇洪英 晏慧君 邱显钦 张颢 王书芳 唐开学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2681-2685,共5页
研究根据草莓基因组和月季基因组的同线性关系,高通量开发月季SSR共显性标记。利用MISA软件对总长206.8Mb的草莓基因组序列进行扫描,共识别49 029个SSR位点,平均每4.2 kb包含1个SSR位点。利用primer3软件成功对21 288个SSR位点设计引物... 研究根据草莓基因组和月季基因组的同线性关系,高通量开发月季SSR共显性标记。利用MISA软件对总长206.8Mb的草莓基因组序列进行扫描,共识别49 029个SSR位点,平均每4.2 kb包含1个SSR位点。利用primer3软件成功对21 288个SSR位点设计引物。利用中国古老月季品种‘月月粉’(Rosa chinensis‘Old blush’)和园艺品种‘无刺光叶蔷薇’(Rosa wichuriana‘Basye’s thornless’),随机选取300对SSR引物进行PCR扩增,40对引物获得清晰条带,扩增率为13.3%,发现其中8个可转移的SSR位点位于草莓基因组第六染色体63 959 bp的基因组区间。研究结果为月季和草莓间的比较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分子证据,为月季生物学研究提供宝贵的标记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属 月季 基因组同线性 SSR开发
下载PDF
异质性光照条件下匍匐茎草本野草莓的克隆整合 被引量:4
12
作者 廖咏梅 雷泞菲 陈劲松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03-506,共4页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匍匐茎草本野草莓在异质性光照条件下的克隆整合。结果显示克隆整合显著增强了野草莓胁迫分株段的生长,损—益分析表明未受胁迫分株没有显著损耗,整个克隆片段的生长得到显著提高。在局部遮荫处理,克隆整合对克隆形... 通过盆栽实验,研究了匍匐茎草本野草莓在异质性光照条件下的克隆整合。结果显示克隆整合显著增强了野草莓胁迫分株段的生长,损—益分析表明未受胁迫分株没有显著损耗,整个克隆片段的生长得到显著提高。在局部遮荫处理,克隆整合对克隆形态可塑性的修饰作用没有观察到。最后,讨论了克隆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草莓 环境异质性 克隆整合
下载PDF
草莓生长素响应因子FvARF10和FvARF18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苏丽艳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1203-1211,共9页
该研究以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草莓FvARF10、FvARF18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2 056bp和2 100bp,编码685和69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 该研究以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为试验材料,利用RT-PCR技术克隆草莓FvARF10、FvARF18基因全长cDNA序列。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基因开放阅读框(ORF)分别为2 056bp和2 100bp,编码685和699个氨基酸,预测其分子量和等电点分别为75.73、76.78kD和8.12、6.55。系统进化树分析表明,FvARF10与苎麻BnARF10聚为一个分支,FvARF18与桑树MnARF18聚集在一个分支上,进化关系较密切。亚细胞定位预测分析表明,FvARF10、FvARF18蛋白均定位于细胞核或细胞质中。启动子分析显示,FvARF10、FvARF18基因均具有多样化的激素应答元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FvARF10和FvARF18基因在草莓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FvARF10在果实中表达较高,且在半熟果中表达量最高,而FvARF18在茎中相对表达量最高;外源激素IAA处理1h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受到强烈诱导均呈上调表达,而后渐恢复正常水平。研究结果表明,FvARF10和FvARF18基因可能参与草莓的营养生殖及果实的生长发育调控,且与生长素信号转导过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莓 生长素响应因子 基因克隆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森林草莓转录因子MYB12基因克隆及蛋白特性分析
14
作者 陈静 胡亚会 +2 位作者 张享享 左登攀 江彤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68-271,共4页
采集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植株叶片,TRIzol法提取样本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转录因子MYB 12基因,获得1条约1 kb大小的特异性片段,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序列全长988 nts,含有完整的MYB 1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 采集森林草莓(Fragaria vesca)植株叶片,TRIzol法提取样本总RNA,设计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转录因子MYB 12基因,获得1条约1 kb大小的特异性片段,克隆并测序。序列分析表明,该片段序列全长988 nts,含有完整的MYB 12基因开放阅读框(ORF),ORF长度为855 nts,编码285个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森林草莓MYB 12基因与来源于5种蔷薇科植物MYB基因的序列相似性较高,为75%~76%,而与其他7种非蔷薇科植物MYB基因的序列相似性相对较低,为47%~68%。构建MYB基因系统关系树,发现森林草莓与其他5种蔷薇科植物的MYB基因聚成一个分支,说明森林草莓与蔷薇科植物亲缘关系较近。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MYB 12蛋白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其N-端有2个MYB结构域,属于R2R3-MYB亚族。MYB 12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以α-螺旋为主,并含有一些不规则的卷曲(Random coil)结构。这为研究该基因在植物生长发育及生理代谢过程中的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莓 MYB 12基因 克隆 蛋白特性分析
下载PDF
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的克隆内分工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劲松 董鸣 +1 位作者 于丹 刘庆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20-924,共5页
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野草莓 (Fragaria vesca)和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为对象 ,研究它们在高光照低养分斑块和低光照高养分斑块组成的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分工。结果显示 ,与资源的... 以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过渡带两种不同分枝型匍匐茎植物野草莓 (Fragaria vesca)和过路黄 (Lysimachia christinae)为对象 ,研究它们在高光照低养分斑块和低光照高养分斑块组成的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的克隆内分工。结果显示 ,与资源的空间同质性处理 (I)和 (II)相比 ,资源的空间异质性处理 (III)和 (IV)中野草莓和过落黄的近端、远端和整个克隆片段的生物量和分株数均获得显著增加。生长在低光高养条件下的远端分株 ,若与高光低养的近端分株相连 ,相比连接到低光高养的近端分株 ,它们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下部分 ;生长在高光低养条件下的远端分株 ,若与低光高养的近端分株相连 ,相比连接到高光低养的近端分株 ,它们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上部分 ;生长在高光低养条件下的近端分株 ,若与低光高养的远端分株相连 ,相比连接到高光低养的远端分株 ,它们分配更多的生物量到地上部分。实验结果表明 ,资源交互斑块性生境中野草莓和过路黄均发生了克隆内分工。通过克隆内分工 ,克隆植物能有效的利用异质性分布的资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隆植物 野草莓 过路黄 资源交互斑块性 克隆内分工
下载PDF
森林草莓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的鉴定和分析 被引量:5
16
作者 林莹 韩玉辉 +3 位作者 熊思嘉 李泽斌 张欣 顾婷婷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225-233,共9页
[目的]本研究对森林草莓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DAC)进行鉴定和分析,并研究其在生长发育以及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森林草莓组蛋白去乙酰化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森林草莓中HDAC基因进行鉴... [目的]本研究对森林草莓中组蛋白去乙酰化酶基因(HDAC)进行鉴定和分析,并研究其在生长发育以及逆境胁迫响应过程中的表达变化,为深入研究森林草莓组蛋白去乙酰化调控机制奠定基础。[方法]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森林草莓中HDAC基因进行鉴定,并进行蛋白结构域、染色体定位、基因复制类型和其他进化分析。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森林草莓中HDAC基因在不同组织和发育阶段中的表达变化。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森林草莓中HDAC基因在低温、高温胁迫下的表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森林草莓中包含12个HDAC基因,其中RPD3/HDA1家族9个,SIR2家族2个,HD2家族1个;RPD3/HDA1家族基因可以分为5类,SIR2家族中基因分为2类。森林草莓中RPD3/HDA1和HD2家族HDAC基因主要通过离散型复制模式进行扩张,SIR2家族在双子叶进化过程中没有发生明显扩张。各个HDAC基因具有发育阶段或组织特异性表达。部分HDAC基因在森林草莓热胁迫处理中有不同程度的响应,对冷胁迫的反应相对较小。[结论]森林草莓HDAC基因具有植物的典型特性,并可能参与了森林草莓的生长发育和对热胁迫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莓 去乙酰化 进化分析 表达分析 基因复制 逆境胁迫
下载PDF
4种光响应曲线模型对3种高寒草甸植物的实用性分析 被引量:11
17
作者 周玉霞 巨天珍 +3 位作者 王引弟 万子栋 方向文 高天鹏 《草地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88-496,共9页
为研究光响应模型对不同植物披针形叶片的适用情况及不同植物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采用4种不同的光响应模型对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野草莓(Fragaria vesca,)和酸模(Rumex acetosa L.)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4种模型对3种... 为研究光响应模型对不同植物披针形叶片的适用情况及不同植物对当地环境的适应性,采用4种不同的光响应模型对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 L.)、野草莓(Fragaria vesca,)和酸模(Rumex acetosa L.)进行拟合分析。结果表明:4种模型对3种植物叶片的光合光响应曲线都可进行拟合,决定系数均为R2>0.99。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3种不同披针形叶片的效果均最好,计算出的光饱和点、最大净光合速率和光补偿点最接近实测值,推测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可能对披针形叶片的拟合均适用。酸模具有较高的光饱和点(2 389.806μmol·m^(-2)·s^(-1))和较低的光补偿点(21.943μmol·m^(-2)·s^(-1));酸模和金露梅都具有较高的初始量子效率(0.088、0.063),对光能的转换效率高;野草莓暗呼吸速率最低,消耗的光合产物最少。3种植物叶片的最佳拟合模型均为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酸模对当地环境的适应能力最强。研究结论为积石山地区生态保护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寒草甸 光响应曲线 拟合模型 酸模 金露梅 野草莓
下载PDF
生长素合成相关基因YUC1和YUC2在两种倍性草莓中的比较 被引量:3
18
作者 谢为发 刘洪 +4 位作者 张玲 叶正文 段可 高清华 雷红涛 《果树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90-396,共7页
【目的】为了研究FMO酶编码基因在草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可能功能,【方法】以二倍体森林草莓‘黑龙江3号’为材料,基于八倍体栽培草莓‘久香’中已克隆基因序列,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了2个FMO酶编码基因:FvYUC1和FvYUC2基因;并运用DNAMA... 【目的】为了研究FMO酶编码基因在草莓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可能功能,【方法】以二倍体森林草莓‘黑龙江3号’为材料,基于八倍体栽培草莓‘久香’中已克隆基因序列,利用同源克隆技术获得了2个FMO酶编码基因:FvYUC1和FvYUC2基因;并运用DNAMAN软件和RT-PCR技术,分析比较了同源YUC基因在这两种倍性草莓中的分子特征和表达模式特征。【结果】同源性分析结果表明:在两种倍性草莓中YUC1氨基酸序列的一致性为99.31%,YUC2为99.02%;FvYUC1和FvYUC2之间的序列一致性为60.82%。定量RT-PCR分析表明,YUC1和YUC2在栽培草莓和森林草莓的各个组织中均表达,但表达模式差异很大,YUC1的优势表达组织在森林草莓中是幼叶、在栽培草莓中是根;而YUC2在森林草莓中的优势表达组织是匍匐茎,在栽培草莓中是小绿果。【结论】森林草莓和栽培草莓中存在高度保守的YUC同源基因,但它们在这两种倍性草莓中的主要功能可能有较大变异,将森林草莓功能基因研究结果推导至栽培草莓必须谨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莓 生长素合成 同源克隆 表达模式
下载PDF
森林草莓糖基转移酶基因家族生物信息学及其表达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赵倩倩 宋艳红 +5 位作者 宋盼 陈亚铎 李刚 赵霞 刘丽锋 周厚成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615-1624,共10页
【目的】对森林草莓糖基转移酶基因(FvUGT)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森林草莓UGT基因功能和探索UGT调控草莓果实发育及花色苷及品质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Phytozome数据库鉴定得出138个FvUGT基因家族基... 【目的】对森林草莓糖基转移酶基因(FvUGT)家族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基因表达分析,为深入研究森林草莓UGT基因功能和探索UGT调控草莓果实发育及花色苷及品质形成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Phytozome数据库鉴定得出138个FvUGT基因家族基因,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其蛋白理化性质、基因结构、保守结构域和进化关系,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UFGT候选基因在森林草莓(红果和白果2个类型)各组织(根、叶柄、叶和果实)中的表达量进行分析。【结果】FvUGT基因家族可分为12个类群(A、C、D、E、F、G、H、I、J、K、L和N),每个类群分别包含16、2、23、32、8、1、5、5、7、3、21和4个成员;染色体定位发现FvUGT基因家族成员在除2号染色体之外的其他染色体上均有分布,且分布不均;FvUGT基因内含子长度、外显子位置和数目在不同成员间均存在差异,FvUGT基因家族在进化过程中产生较强的分化。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结果表明,FvUFGT70基因在森林草莓白果和红果的叶和叶柄中有较高表达;FvUFGT94基因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FvUFGT67和FvUFGT68基因在根中有较高表达;而FvUFGT95和FvUFGT96基因在果实中有表达,且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下同)。同时,在果实的小绿期、转色期和成熟期的表达表现为,成熟期FvUFGT33和FvUFGT95这2个基因在森林草莓红果类型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白果类型。【结论】7个FvUFGT基因表现出明显的组织差异性,其中FvUFGT33和FvUFGT95基因在果实中有较高表达量,且在森林草莓红果类型表达量显著高于白果类型,故推测其在花色苷合成中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莓 糖基转移酶基因(UGT)家族 基因结构 基因功能 表达分析
下载PDF
森林草莓‘Hawaii4’高效遗传转化系统的建立 被引量:11
20
作者 周鹤莹 张玮 +4 位作者 张卿 曹庆芹 沈元月 秦岭 邢宇 《北京农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10-14,共5页
以森林草莓‘Hawaii 4’离体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叶龄、暗培养、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配比和抗生素敏感性进行研究,建立森林草莓‘Hawaii 4’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系统。研究结果显示:49d叶龄的叶片在含有3.0mg/L 6-BA,0.1mg/L IBA的MS培... 以森林草莓‘Hawaii 4’离体叶片为试验材料,对叶龄、暗培养、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及其配比和抗生素敏感性进行研究,建立森林草莓‘Hawaii 4’高效稳定的遗传转化系统。研究结果显示:49d叶龄的叶片在含有3.0mg/L 6-BA,0.1mg/L IBA的MS培养基上暗培养3d时叶片的再生频率最高,再生频率可达到88%。另外,在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过程中,300mg/L羧苄青霉素具有最适的农杆菌抑制效果;用于阳性植株筛选的卡那霉素,最适质量浓度为20mg/L。通过GFP荧光观察及PCR检测,获得阳性植株的遗传转化效率可达1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草莓 二倍体草莓'Hawaii 4’ 遗传转化 再生频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