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二次检索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学科

共找到151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艾司洛尔对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miR-29a、GDF-15的影响
1
作者 杨树涵 任彦锋 +2 位作者 王增夏 邢永生 王志方 《医学研究与战创伤救治》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22-626,共5页
目的 探究艾司洛尔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9a(miR-29a)、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 目的 探究艾司洛尔对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对患者炎性因子及血清微小核糖核酸-29a(miR-29a)、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影响。方法 前瞻性选取2021年4月至2023年6月于新乡市中心医院行PCI术治疗的120例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洛尔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艾司洛尔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艾司洛尔注射液治疗24 h,比较两组安全性、心功能指标、炎性因子水平、心肌酶学、miR-29a、GDF-15的差异。结果 两组在症状性低血压、症状性心动过缓以及恶性心律失常发生率方面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与治疗前比较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BNP与治疗前比较降低(P<0.05);且艾司洛尔组治疗1周后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心室收缩末期容积指数、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BNP的变化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1周后CRP、髓过氧化物酶、IL-6、CK-MB、cTnI与治疗前比较均降低(P<0.05);且艾司洛尔组治疗1周后CRP、髓过氧化物酶、IL-6、cTnI的变化均优于对照组(P<0.05)。重复测量分析结果显示,两组治疗3 d、1周miR-29a、GDF-15与治疗前相比均降低(P<0.05),且治疗1周miR-29a、GDF-15低于治疗3 d(P<0.05)。艾司洛尔组治疗3 d、治疗1周miR-29a、GDF-15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艾司洛尔应用于行PCI术的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改善心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心肌损伤,并降低血清miR-29a、GDF-15水平,同时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前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 艾司洛尔 安全性 炎性因子 miR-29a gdf-15
下载PDF
血清CTRP9联合GDF-15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预测价值
2
作者 李楠 郝媛媛 申怡博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22期3775-3779,共5页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的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西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AMI患者,其中男65例,女55例... 目的分析血清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CTRP9)、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联合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VA)的预测价值。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取西安市中心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8月收治的120例AMI患者,其中男65例,女55例,年龄35~74(55.63±4.86)岁。于治疗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患者GDF-15、CTRP9水平,给予患者抗感染、抗凝、溶栓、扩张血管、控制血糖、利尿剂等对症治疗。根据治疗后48 h患者有无发生VA分为发生组和未发生组,对比两组患者基础资料和血清学指标,分析AMI患者发生VA的影响因素,以及CTRP9、GDF-15对发生VA的预测价值。统计学方法采用t检验、χ^(2)检验。结果经治疗后,26例(21.67%)AMI患者发生VA。发生组Killip分级3~4级比例高于未发生组[69.23%(18/26)比34.04%(32/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38,P<0.05)。发生组GDF-15、白细胞计数均高于未发生组,CTRP9水平低于未发生组[(3.24±0.45)μg/L比(2.86±0.37)μg/L、(13.22±2.85)×10^(9)/L比(11.94±2.63)×10^(9)/L、(8.62±1.78)μg/L比(10.57±2.06)μg/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42、2.16、4.39,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Killip分级(OR=5.486,95%CI 1.603~18.776)、GDF-15水平(OR=10.871,95%CI 2.345~50.400)、WBC水平(OR=1.329,95%CI 1.055~1.647)、CTRP9水平(OR=0.607,95%CI 0.437~0.842)是AMI患者发生VA的影响因素(均P<0.05)。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分析显示,GDF-15、CTRP9、二者联合预测AMI患者发生VA的灵敏度分别为60.00%、63.30%、90.00%,特异度分别为73.30%、66.70%、86.70%,GDF-15、CTRP9联合预测AMI患者发生VA的价值较高(曲线下面积为0.894)。结论GDF-15、CTRP9水平变化与AMI患者发生VA相关,联合检测能够早期预测AMI患者VA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9 生长分化因子15 预测
下载PDF
上调GDF-15表达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生物学特性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 被引量:5
3
作者 王军 张松林 +2 位作者 和旭梅 何璐 范粉灵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658-664,669,共8页
目的:探讨上调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的细胞增殖情况;H9C2心肌细胞分为Control组、NC组、H_2O_2组、GDF-15... 目的:探讨上调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对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凋亡及PI3K/AKT信号通路的影响。方法: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的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的细胞增殖情况;H9C2心肌细胞分为Control组、NC组、H_2O_2组、GDF-15+H_2O_2组,各组细胞处理24 h后收集细胞,RT-PCR及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组细胞中GDF-15的mRNA及蛋白表达;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情况;2',7'-二氯二氢荧光素黄二乙酸酯(DCFH-DA)探针检测细胞活性氧簇(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Ki67、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PI3K、pAKT蛋白表达。10μmol/L的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LY294002处理H9C2心肌细胞,通过CCK8法及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GDF-15+H_2O_2组及PI3K/AKT信号通路抑制剂组细胞活力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Ki67、Bcl-2、Bax、PI3K、p-AKT蛋白表达。结果:不同浓度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细胞活力均受到抑制,且有浓度依赖性(P<0.05),由于200μmol/L的H_2O_2处理H9C2心肌细胞后可抑制将近一半的细胞增殖,选择200μmol/L的H_2O_2作为研究对象;与Control组比较,H_2O_2组GDF-15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增殖显著降低,凋亡率增加,ROS水平升高,Ki67、Bcl-2、PI3K、p-AKT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H_2O_2组比较,GDF-15+H_2O_2组细胞GDF-15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细胞增殖显著增加,凋亡率降低,ROS水平降低,Ki67、Bcl-2、PI3K、p-AKT蛋白表达升高,Bax蛋白表达降低(P<0.05)。PI3K/AKT信号抑制剂组细胞活力及Bcl-2、PI3K和p-AKT的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GDF-15+H_2O_2组,细胞凋亡率及Bax蛋白表达显著高于GDF-15+H_2O_2组(P<0.05)。结论:上调GDF-15表达可促进H_2O_2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增殖,降低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与调节细胞中ROS水平,Ki67、Bcl-2、Bax表达及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15 H2O2 心肌细胞 增殖 凋亡 PI3K/AKT信号通路
下载PDF
GDF-15基因多态性与 GRACE 危险积分对AMI患者冠脉病变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3
4
作者 韩延辉 王红雷 +4 位作者 董平栓 来利红 朱继红 邢适颖 贾静静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011-1014,共4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基因多态性与 GRACE 危险积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旨在为 AMI 的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MI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冠脉造影正常者30例,设为...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基因多态性与 GRACE 危险积分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预测价值,旨在为 AMI 的临床诊疗及预后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AMI患者60例,设为观察组;另选取冠脉造影正常者30例,设为对照组。对受试者进行GDF-15基因多态性检测、GRACE 危险积分、冠脉造影,对观察组患者依据冠脉造影再分为冠脉狭窄≥50%和冠脉狭窄<50%亚组,依据GRACE危险积分再分为低危组、中危组和高危组。比较各组(亚组)GDF-15基因型及等位基因的多态性。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受试者 GDF-15基因的+157A/T位点均符合Hardy Weinberg遗传平衡定律(P>0.05),具有群体代表性。观察组与对照组、冠脉狭窄≥50%亚组与冠脉狭窄<50%亚组、以及GRACE危险积分高危组、中危组、低危组,间GDF-15基因+157A/T位点基因频数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57A/T位点AT基因型增加了罹患AMI、增加GRACE危险积分及冠脉狭窄形成的风险;但组间等位基因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DF-15基因+157A/T 位点的多态性与 AMI 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相关,其中AT基因型可能与冠脉病变程度关系更为紧密,且与GRACE危险积分具有一致的相关性,有望作为预测AMI患者冠脉病变程度的生物学指标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AMI)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 基因多态性 GRACE危险积分 预后评估
下载PDF
血清GDF-15及NLR水平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短期预后的相关性 被引量:5
5
作者 王建宾 王丽莉 杨会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9期4164-4166,共3页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症状开始72 h内就诊于定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室诊断为ACS,并且经过后期电话等... 目的探讨血清生长分化因子(GDF)-15及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水平与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症状开始72 h内就诊于定州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室诊断为ACS,并且经过后期电话等方式随访≥1个月的116例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年龄休克指数(SI),将患者分为年龄SI<49(A组,n=73),年龄SI≥49(B组,n=43),设计一般情况调查表,详细记录两组一般资料(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血脂、血肌酐、尿素氮、血清GDF-15及NLR水平,分析血清GDF-15及NLR水平与老年ACS患者不良预后的相关性。结果A组血肌酐、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MACE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高于B组(P<0.05);A组GDF-15、中性粒细胞数(NEUT)明显低于B组(P<0.05);血清GDF-15、NEUT及NLR水平与老年ACS患者不良预后呈正相关(P<0.005)。结论血清GDF-15及NLR水平越高,患者短期不良预后的发生率越高,因此血清GDF-15及NLR水平在老年ACS患者病情评估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gdf-15 NLR 年龄休克指数 不良预后
下载PDF
GDF-15在预测和监控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产生心脏毒性中的作用 被引量:11
6
作者 胡琳 沈佳 《实用肿瘤学杂志》 CAS 2019年第4期340-345,共6页
目的评估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EC-D-T)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其心脏毒性发生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后接受EC-D-T辅助治疗的73例HER-2阳性乳... 目的评估表柔比星/环磷酰胺-多西他赛-曲妥珠单抗(EC-D-T)辅助治疗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及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对其心脏毒性发生风险的预测作用。方法纳入2014年1月-2016年12月手术后接受EC-D-T辅助治疗的73例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于辅助治疗前(M0)、辅助治疗后第3(M3)、6(M6)、9(M9)、12(M12)和15个月(M15)检测患者血清GDF-15、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同时,患者在各时间点接受心脏超声检查并通过超声心动图评估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启动EC-D-T治疗后,LVEF水平逐渐降低。整个研究过程中,共21(28.8%)例患者发生了心脏毒性,同时,发生心脏毒性患者在M0的GDF-15水平及各个时间点的cTnl水平显著高于未发生心脏毒性患者,而NT-proBNP水平和未发生心脏毒性患者相当。此外,单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基线期GDF-15可能是接受EC-D-T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仅有cTnl水平是接受EC-D-T治疗的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出现心脏毒性的独立预测因素,而NT-proBNP水平不可预测心脏毒性发生风险。结论 HER-2阳性乳腺癌患者接受EC-D-T治疗后的心脏毒性发生率高,而GDF-15可以预测及监控心脏毒性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2阳性乳腺癌 曲妥珠单抗 心脏毒性 gdf-15 辅助治疗
下载PDF
血清GDF-15、sST2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分析及对预后的评估 被引量:14
7
作者 段洪强 闫鹏 祁娜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3期453-456,共4页
目的探索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CHF患者146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52例对照组,... 目的探索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基因2蛋白(sST2)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对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CHF患者146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体检的健康人52例对照组,观察两组在血清GDF-15、sST2与心功能的差异,并进行相关性分析,随访研究组预后情况,分析血清GDF-15、sST2对预后评估的价值。结果Ⅳ级CHF患者血清GDF-15、sST2水平、LAD、LVEDD>Ⅲ级>Ⅱ级>对照组(P<0.05),LVEFⅣ级<Ⅲ级<Ⅱ级<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GDF-15、sST2与LAD、LVEDD存在显著正相关,(P<0.05),与LVEF呈显著负相关(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GDF-15、sST2水平对CHF患者预后不良的预测的AUC为0.946、0.954,两项联合预测AUC为0.965。结论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GDF-15、sST2水平随心衰程度加重而升高,具有较高预后预测价值,且联合预测准确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gdf-15 sST2 心功能 预后
下载PDF
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GDF-15、CRP水平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刘琳 魏丽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8期739-741,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生长因子15(GDF-15)和C反应蛋白(CRP)对脑梗死疾病的临床分级的相关性影响。方法对1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同时进行外周血GDF-15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和CRP光散射比浊法测定... 目的研究急性脑梗死患者外周血中生长因子15(GDF-15)和C反应蛋白(CRP)对脑梗死疾病的临床分级的相关性影响。方法对15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和60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同时进行外周血GDF-15的酶联免疫吸附分析和CRP光散射比浊法测定,对检测结果与疾病的临床分型作相关性分析。结果重、中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的GDF-15、CRP水平均显著高于轻型脑梗死和对照组(P<0.05)。轻型脑梗死患者的GDF-15、CRP检测水平稍微高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DF-15、CRP水平呈正相关性(R2=0.28,P<0.01)。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液中GDF-15、CRP水平均高于健康水平,GDF-15对CRP具有正性影响,两组检测结果对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分型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gdf-15 CRP 相关分析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对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Lp-PLA2、hs-CRP及GDF-15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吴东南 肖政 +2 位作者 何凤屏 黄波 范世平 《新中医》 CAS 2018年第7期57-59,共3页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脂蛋白磷脂酶(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生长分化因子(GDF-1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 目的:观察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血管痉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以及对患者脂蛋白磷脂酶(Lp-PLA2)、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生长分化因子(GDF-15)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2例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接受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抗炎、硝酸酯类扩张冠状动脉、钙离子通道阻滞剂减轻冠状动脉痉挛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32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2组均以4周为1疗程,分别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p-PLA2、hs-CRP及GDF-15表达水平的差异,比较2组临床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显效率治疗组为46.88%,对照组为2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3.75%,对照组为90.00%,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治疗组证候积分下降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后2组患者Lp-PLA2、hs-CRP、GDF-15值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过程中2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可明显改善血管痉挛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机体血管炎症反应、改善冠状动脉痉挛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痉挛性心绞痛 补阳还五汤 冠脉痉挛 LP-PLA2 HS-CRP gdf-15
下载PDF
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中GDF-15与EMT相关蛋白的表达及相关性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江梅 肖芳 +2 位作者 陈艳昕 张辉 赵敏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1090-1092,共3页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探讨GDF-15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侵袭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 目的检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及上皮-间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相关蛋白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探讨GDF-15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发生、侵袭中的生物学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liVision两步法检测85例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及其配对癌旁子宫颈组织中GDF-15、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的表达,分析GDF-15表达与子宫颈鳞状细胞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GDF-15与EMT相关蛋白表达的相关性。结果与癌旁子宫颈组织相比,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上调,E-cadherin表达下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GDF-15表达与N-cadherin和vimentin表达呈正相关(r s=0.422,r s=0.374),与E-cadherin表达呈负相关(r s=-0.305)。结论GDF-15与EMT相关蛋白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组织中异常表达,过表达GDF-15在子宫颈癌的发生、侵袭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与诱导子宫颈癌EMT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颈肿瘤 鳞状细胞癌 gdf-15 上皮-间质转化
下载PDF
GDF-15在慢性高原病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及其与hepcidind的关系 被引量:2
11
作者 耿惠 陈碧琴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4期2255-2257,共3页
目的:研究慢性高原病(CMS)大鼠骨髓GDF-15基因及蛋白的改变,探讨GDF-15在C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hepcidin之间的关系。方法:CMS大鼠模型32例作为实验组,西宁地区饲养的常氧大鼠1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骨髓GDF-15、骨髓单个核细胞GDF-15 ... 目的:研究慢性高原病(CMS)大鼠骨髓GDF-15基因及蛋白的改变,探讨GDF-15在C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及其与hepcidin之间的关系。方法:CMS大鼠模型32例作为实验组,西宁地区饲养的常氧大鼠16例作为对照组,检测骨髓GDF-15、骨髓单个核细胞GDF-15 mRNA、血清EPO及hepcidin水平、肝脏铁调素基因(HAMP)mRNA的表达。结果:实验组骨髓GDF-15蛋白及mRNA表达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EPO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骨髓GDF-15与血清EPO呈正相关(r=0.397,P=0.031)、与血清hepcidin无相关性(r=-0.224,P=0.218)。结论 :GDF-15促进了CMS红系生成,其水平的高低可反映CMS红系的增生情况;GDF-15对HAMP表达无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高原病 低氧 gdf-15 红细胞生成
下载PDF
T2DM患者GDF-15、NRG4水平对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丽萍 刘云 +2 位作者 柴巧英 史冬丹 李欣欣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23年第4期541-544,共4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对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54例为单纯T2DM组,T2DM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1例为T2DM合并甲亢组,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神经调节蛋白4(NRG4)水平对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T2DM患者54例为单纯T2DM组,T2DM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31例为T2DM合并甲亢组,健康体检者42例为对照组。比较3组甲状腺水平[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_(3))、游离四碘甲状腺原氨酸(FT_(4))]、血糖水平[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及GDF-15、NRG4水平;分析各指标相关性;ROC曲线评估GDF-15、NRG4对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预测价值。结果T2DM合并甲亢组FT_(3)、FT_(4)、HOMA-IR高于单纯T2DM组和对照组,TSH低于单纯T2DM组和对照组,T2DM合并甲亢组、单纯T2DM组FBG、HbA1C、2hPBG高于对照组,而GDF-15、NRG4水平T2DM合并甲亢组>单纯T2DM组>对照组(P<0.05)。T2DM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GDF-15、NRG4与FT_(3)、FT_(4)、HOMA-IR均呈正相关(P<0.05),与TSH呈负相关(P<0.05)。GDF-15和NRG4联合预测T2DM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的诊断效能高于单独预测(P<0.05)。结论血清GDF-15、NRG4对T2DM并发甲状腺功能亢进具有预测价值,尤其以二者联合预测价值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甲状腺功能亢进 gdf-15 NRG4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GDF-15、Jagged1蛋白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
13
作者 蒋翠霞 郭亚娜 +2 位作者 杜金红 王静珠 齐林 《天津医科大学学报》 2019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GDF-15、Jagged1蛋白表达与冠心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7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冠脉造影无异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GDF-15、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GDF-15和Jagg... 目的:探讨GDF-15、Jagged1蛋白表达与冠心病病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7例(观察组),同时选取冠脉造影无异常者8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GDF-15、Jagged1蛋白表达水平。结果:观察组GDF-15和Jagged1蛋白分别为879.02(510.22,1 201.47)ng/L和(37.89±4.23)ng/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GDF-15与改良Gensini评分呈正相关(r=0.561,P <0.05),而Jagged1蛋白表达与改良Gensini评分无相关性(r=0.082,P>0.05);观察组Rentrop分级2~3级患者Jagged1蛋白为(44.22±7.11)ng/L,明显高于0~1级患者(P<0.05);观察组Rentrop分级2~3级和0~1级患者GDF-15表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GDF-15、Jagged1蛋白表达明显升高,其中GDF-15与疾病严重程度有关,而Jagged1蛋白可能与侧支循环情况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15 Jagged1蛋白 冠心病 严重程度 侧支循环
下载PDF
血清GDF-15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崔圆 金凤表 +3 位作者 侯瑞田 王虹 孙宏超 侯维娜 《承德医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287-289,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心衰的相关性。方法:以7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心衰组,以同期住院的单纯高血压和心律失常患者31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入选患者血清GDF-15和脑钠肽(BNP)水平,心衰组患者出院前再次抽... 目的:探讨慢性心衰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与心衰的相关性。方法:以70例慢性心衰患者为心衰组,以同期住院的单纯高血压和心律失常患者31例为对照组。分别检测入选患者血清GDF-15和脑钠肽(BNP)水平,心衰组患者出院前再次抽血复查;同时,收集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结果:心衰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GDF-15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衰患者治疗后血清GDF-15水平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心衰患者血清GDF-15水平与BNP、NYHA分级、LAD、LVEDD呈正相关关系(r=0.300、0.305、0.246、0.321,P<0.05),与LVEF呈负相关关系(r=-0.255,P<0.05)。结论:GDF-15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状态相关,能反映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对心衰患者疗效和风险评估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心力衰竭 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 脑钠肽 相关性
下载PDF
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老年重症心衰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HIF-1α、GDF-15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刘德海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第12期2034-2035,共2页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老年重症心衰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3例老年重症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 目的:探讨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老年重症心衰的效果及对患者血清乏氧诱导因子-1α(HIF-1α)、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03例老年重症心衰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1例和观察组52例。对照组给予硝普钠治疗,观察组给予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心功能、血清HIF-1α与GDF-15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LVEF、SV、SI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01),两组血清HIF-1α、GDF-15水平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01);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1.54%)与对照组(9.8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巴胺联合硝普钠治疗老年重症心衰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的心功能,降低血清HIF-1α、GDF-15水平,改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巴胺 硝普钠 老年 重症心衰 HIF-1Α gdf-15
下载PDF
GDF-15、HDL-C及cTnI检测联合CRUSADE评分在NSTE-ACS预后评估中的应用
16
作者 柴博兰 刘晶晶 +1 位作者 王晓伟 王丽显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1年第3期500-503,508,共5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联合出血风险(CRUSADE)评分评估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住院部治疗的102例NST...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肌钙蛋白Ⅰ(cTnI)检测联合出血风险(CRUSADE)评分评估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NSTE-ACS)预后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本院住院部治疗的102例NSTE-ACS患者设为观察组,根据CRUSADE评分分为低危组(n=34)、中危组(n=36)、高危组(n=32),选取同期110例体检的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比各组GDF-15、HDL-C及cTnI水平及不同预后的患者CRUSADE评分。随访3年,比较3组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及预后生存率,分析GDF-15、HDL-C及cTnI水平联合CRUSADE评分对NSTE-ACS患者预后死亡的预测价值。结果 GDF-15、cTnI水平: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HDL-C水平:对照组>低危组>中危组>高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GDF-15及cTnI水平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HDL-C水平明显低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组GDF-15、HDL-C及cTnI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组心肌缺血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中危组及低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DF-15及cTnI高表达、HDL-C低表达、CRUSADE评分≥41分的患者死亡率更高(P<0.05)。GDF-15、HDL-C、c TnI水平、CRUSADE评分及四者联合检测RC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39、0.803、0.876、0.938、0.978,各指标曲线下面积以联合检测最大。结论 NSTE-ACS患者GDF-15、HDL-C、cTnI水平呈异常表达状态,三者检测联合CRUSADE评分评估NSTE-ACS患者预后死亡的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15 HDL-C cTnI 非ST段抬高 ACS
下载PDF
GDF-15治疗对肝癌化疗敏感性影响的分析
17
作者 谢琼 易宏锋 《医院与医学》 2014年第3期66-68,共3页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治疗对于肝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分别检测行GDF-15治疗与未行GDF-15治疗的肝癌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RSK)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NRPI)的表达情况,从... 目的探讨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治疗对于肝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通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SP分别检测行GDF-15治疗与未行GDF-15治疗的肝癌组织中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RSK)及多药耐药相关蛋白(NRPI)的表达情况,从而探讨GDF-15对于肝癌化疗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在20例行GDF-15治疗组,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RSK)表达强度为:0.4358±0.01246,15例未行GDF-15治疗组,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RSK)表达强度为:0.3012±0.01278,前者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后者(P〈0.05),因此GDF-15治疗组,其疗效好于非GDF-15治疗组;在20例行GDF-15治疗组,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I)表达强度为:0.3574±0.02159,15例未行GDF-15治疗组,其多药耐药相关蛋白(MRPI)表达强度为:0.3101±0.01108,前者表达强度明显高于后者(P〈0.05),因此GDF-15治疗组,其可增加肝癌对药物的耐药性。结论在行肝癌化疗时,加用GDF-15的治疗可增强机体抗肿瘤免疫,但是另一方面可以增加肝癌对化疗药物的耐药性,减低其敏感性,因此,对于肝癌的化疗,加用CDF-15的治疗可降低其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gdf-15 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
下载PDF
循环单核细胞和血浆中GDF-15和NT-proBNP对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及心血管事件的预测价值(英文) 被引量:47
18
作者 乔香瑞 刘军辉 +1 位作者 花蕊 卓小桢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273-1279,共7页
目的探讨基础心脏病是扩张型心肌病(DCM)或冠心病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蛋白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MNCs)中GDF-15 mRNA水平,并评估它们是否能够成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长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61例DC... 目的探讨基础心脏病是扩张型心肌病(DCM)或冠心病的心力衰竭患者血浆中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蛋白水平和外周血单核细胞(MNCs)中GDF-15 mRNA水平,并评估它们是否能够成为心力衰竭严重程度和长期心血管事件的预测因子。方法收集261例DCM患者,251例冠心病患者和132例无心力衰竭的健康对照空腹静脉血标本并对这些患者进行门诊随访。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检测GDF-15的血浆水平。实时聚合酶链反应检测MNCs中GDF-15 mRNA的表达水平,并对比分析GDF-15在不同NYHA分级患者中的表达情况,用ROC曲线评估GDF-15 mRNA对心血管事件的预测能力。结果 DCM和冠心病患者血浆中GDF-15水平及MNCs中GDF-15 mRNA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心功能Ⅳ级(NYHA)心衰患者的血浆GDF-15水平显著高于Ⅱ和Ⅲ级患者。心功能Ⅲ级和Ⅳ级心衰患者的MNCs中GDF-15 mRNA水平远高于Ⅱ级患者(P<0.01)。此外,心血管事件的ROC曲线分析显示,与单独用NT-proBNP预测相比,加入GDF-15 mRNA后曲线下面积从0.73(95%CI:0.69~0.77,P<0.001)增长为0.83(95%CI:0.79~0.86,P<0.001)。结论血浆GDF-15水平和MNCs中GDF-15 mRNA水平均可以作为心力衰竭的生物标志物,血浆中GDF-15水平对预测心功能IV级的心衰患者更为敏感,而MNCs中GDF-15 mRNA水平则更能预测心功能II级的心衰患者。NT-proBNP联合GDF-15 mRNA水平能更准确地预测长期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15 心力衰竭 扩张型心肌病 生物标志物 冠心病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清GDF-15、YKL-40及LDL-C/HDL-C与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 被引量:19
19
作者 宋智勇 姜超 +3 位作者 罗东雷 姚艳影 张磊 侯云生 《山东医药》 CAS 2021年第35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变化,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的患者324例,其中ACS...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血清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及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变化,并探讨其与冠状动脉(简称冠脉)病变程度的关系。方法选择行冠脉造影的患者324例,其中ACS患者186例(观察组)、非ACS患者138例(对照组),观察组依据Syntax评分结果分为Syntax评分≤22分84例、>22分(冠脉病变严重)102例。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DF-15、YKL-40水平,并计算LDL-C/HDL-C。分析观察组GDF-15、YKL-40及LDL-C/HDL-C与Syntax评分的相关性,比较三项单独及联合对冠脉病变严重的预测价值。结果观察组血清GDF-15、YKL-40及LDL-C/HDL-C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Syntax评分>22分者血清GDF-15、YKL-40及LDL-C/HDL-C均高于Syntax评分≤22分者(P均<0.05)。观察组GDF-15、YKL-40、LDL-C/HDL-C与Syntax评分均呈正相关关系(r分别为0.358、0.286、0.265,P均<0.05)。GDF-15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AUC)为0.725,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9.8%、69.2%;YKL-40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的AUC为0.709,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0%、57.7%;LDL-C/HDL-C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的AUC为0.701,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8.5%、64.3%;三项联合预测冠脉病变严重的AUC为0.83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76.5%、73.8%。结论ACS患者血清GDF-15、YKL-40水平及LDL-C/HDL-C均升高,三者联合构建的炎症—脂代谢预测模型能更准确地预测冠脉病变的严重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冠脉综合征 gdf-15 YKL-40 LDL-C/HDL-C SYNTAX评分
下载PDF
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患者血浆GDF-15 BNP的水平及意义 被引量:5
20
作者 贝雪艳 李军 +2 位作者 曲忠慧 马秀芬 李秀华 《河北医学》 CAS 2017年第12期2025-2027,共3页
目的:测定左心疾病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BNP水平,探讨其与肺动脉收缩压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左心疾病患者163例,所有患者入院一周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参照2009年美国肺动脉高... 目的:测定左心疾病患者血浆生长分化因子-15(GDF-15)、BNP水平,探讨其与肺动脉收缩压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左心疾病患者163例,所有患者入院一周内均行超声心动图检测肺动脉收缩压(PASP),参照2009年美国肺动脉高压指南以PASP>40mm Hg作为诊断肺动脉高压的依据,其中不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72例为对照组,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91例(PH-LHD组)。并将PH-LHD组分为轻度PASP(40-59mm Hg)30例、中度PASP(60-79mm Hg)35例、重度PASP(≥80mm Hg)26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测定血浆中GDF-15、BNP的水平。结果:GDF-15值:重度PH-LHD组>中度PH-LHD组>轻度PH-LHD组>对照组,(P<0.05)。BNP值:重度组PH-LHD>中度组PH-LHD>轻度组PH-LHD>对照组,(P<0.001)。血浆中GDF-15、BNP与PHLHD患者肺动脉压呈正相关(r=0.558,r=0.789,P<0.O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GDF-15、BNP升高是左心疾病患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独立相关因素。结论:血浆中GDF-15、BNP水平与左心疾病相关性肺动脉高压的PASP有相关性,并随着肺动脉压的升高而升高,GDF-15、BNP是左心疾病患者发生肺动脉高压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df-15 BNP 肺动脉高压(PH) 左心相关性肺动脉高压(PH-LH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