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of 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 and iridotomy on medically refractory patients with 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a three year outcome 被引量:8
1
作者 FU Jing QING Guo-ping WANG Ning-li WANG Huai-zhou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3年第1期41-45,共5页
Background Argon 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 (ALPI)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lowering intraocular pressure (lOP) of patients with mild 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APAC).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is laser tr... Background Argon 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 (ALPI) is proved to be effective in lowering intraocular pressure (lOP) of patients with mild 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APAC). It is unclear whether this laser treatment is equally efficient in managing patients with severe APAC. This study aimed peripheral iridotomy (LPI) on patients with refractory APAC, therapy. to evaluate the IOP-lowering efficacy of ALPI and laser who have previously responded poorly to intensive medical Methods Thirty-six patients (8 men and 28 women) were identified as medically refractory APAC, who still had ocular pain, red eye, hazy cornea, closed anterior chamber (AC) angle, and lOP of not less than 21 mmHg after two days or more of anti-glaucoma medication. All enrolled patients underwent ophthalmologic examinations including measurement of visual acuity (VA), best corrected VA (BCVA), lOP, biomicroscopy, and gonioscopy followed by ALPI immediately in the APAC eye and LPI in both eyes. Results All patients were affected unilaterally, with average age of (54.6±11.7) (range, 37.0-75.0) years old. The mean lOP value of the affected eyes dropped from (31.6±7.7) (range, 21.0-39.0) mmHg at enrollment to (18.4±8.7) (range, 10.0-27.0) mmHg 2 hours after ALPI. At follow-up day 7, the mean lOP value maintained at (14.8±4.2) (range, 9.0-21.0) mmHg, which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P=0.000) compared with baseline. The average decrease of lOP in the APAC eyes was (16.8±7.4) (range, 12.0-21.0) mmHg. At follow-up three years later, the mean lOP of the APAC eyes stabilized at (16.3±3.2) (range, 9.0-20.0) mmHg with at least 180° of AC angle opened. Conclusion ALPI and LPI lower the lOP of medically refractory cases of APAC though they have responded poorly to anti-glaucoma med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LAUCOMA acute primary angle closure argon 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 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 management
原文传递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中期疗效观察 被引量:9
2
作者 徐明 陈海英 +5 位作者 黄正如 王瑾瑜 邢茜 周卫文 李函 顾正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75-178,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D)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1例... 目的回顾性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plasty,LPIP)联合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D)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的中期治疗效果。方法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患者51例(66眼)分为眼压控制组24例(32眼)、眼压未控制组11例(14眼)、门诊组16例(20眼),分别行LPIP及LPID治疗。术后随访12~24个月,平均(15.36±2.61)个月。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房角开放状况,观察控制眼压时间、术后眼压、并发症。结果眼压控制组治疗前后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眼压未控制组和门诊组的眼压在联合手术治疗后能迅速下降,2组术后0.5h、1h、2h的眼压分别为:(22.86±4.66)mmHg、(16.21±2.69)mmHg、(15.43±2.44)mmHg;(31.74±7.41)mm-Hg、(20.79±4.24)mmHg、(18.05±2.17)mmHg;与术前眼压比较,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各组随访期间眼压均低于21mmHg(1kPa=7.5mmHg)。术后12个月,眼压未控制组、眼压控制组、门诊组平均眼压分别为(15.59±2.39)mmHg、(16.39±2.89)mmHg、(15.79±2.56)mmHg。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示LPIP术后房角能迅速有效开放,随访期间无周边虹膜前粘连进展。LPIP和LPID治疗后无明显并发症。结论 LPIP能有效开放前房角,迅速降低眼压;联合LPID能安全有效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急性发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检查
下载PDF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并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 被引量:1
3
作者 姜勇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75-676,共2页
目的 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激光虹膜根部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 0 0 3年 1月~2 0 0 4年 1月间应用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Nd∶YAG和氩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2 1例 2 1眼 ,缩瞳后氩激光在周边虹膜 3 60°... 目的 分析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激光虹膜根部切除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 0 0 3年 1月~2 0 0 4年 1月间应用氩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Nd∶YAG和氩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2 1例 2 1眼 ,缩瞳后氩激光在周边虹膜 3 60°度范围共击射约 3 0点 ,再于鼻上方或颞上方击射周边虹膜 ,范围约 0 5~ 1mm ,然后用Nd∶YAG激光击穿虹膜。结果 术前术后平均视力无明显变化 ,术后 1周眼压 7~ 2 0mmHg ,平均眼压 14mmHg ,暗室试验全部阴性。所有患者均可见周边切除孔沟通前后房 ,前房角均有不同程度加宽。结论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虹膜根部切除既可解除前房阻滞又可加深前房角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激光 虹膜成形术 虹膜根切术
下载PDF
联合激光与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对比 被引量:1
4
作者 曾晓峰 李雁朋 +2 位作者 李海燕 万明柏 饶丽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2年第26期123-127,共5页
目的:比较联合激光与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眼科95例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虹膜周切术治疗,47例)与B组(联合激光治疗,48例... 目的:比较联合激光与虹膜周切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ACG)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九江学院附属医院眼科95例PACG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组(虹膜周切术治疗,47例)与B组(联合激光治疗,48例)。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1周时前房相关参数[前方深度(ACD)、小梁虹膜夹角(TIA)、房角开放距离(AOD)],虹膜相关参数[虹膜膨隆度(IrisC)、虹膜厚度500(IT500)、虹膜厚度1 500(IT1 500)、虹膜根部附着点距离(IrisD)],并记录患者术后1周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术后1周,两组ACD、TIA、AOD均升高,且B组ACD、TIA、AOD均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两组IrisC、IT500、IT1 500均降低,IrisD均升高,且B组IrisC、IT500、IT1 500均低于A组,IrisD高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A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虹膜周切术,联合激光治疗PACG患者的效果更为显著,可改善前房相关参数及虹膜相关参数,降低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虹膜周切术 激光虹膜周切术 激光虹膜成形术
下载PDF
应用OCT评价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80例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蒋顺 凌家文 +3 位作者 张志才 张义彪 陆怡丹 徐心灵 《中外医疗》 2016年第12期196-198,共3页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评价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在该院行激光周边虹膜...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技术(OCT)评价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随机选择2013年1月—2015年7月期间收治的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该组患者均在该院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治疗,治疗前、治疗1周后、治疗2周后,分别采用OCT和眼科A超观察患眼眼压及眼前节生物参数。结果术前眼压为(20.65±1.69)mm Hg,术后1周眼压(17.36±2.56)mm Hg,术后2个月眼压(16.95±1.32)mm Hg,术后1周、2个月,患眼眼压均低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房角开放度:术后1周、2个月,患眼OA(19.88±4.98、20.75±4.23)均高于治疗前(16.25±4.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前节生物参数:在ACD、CCR方面:术后2个月(2.31±0.21、2.33±0.36)、术后1周(2.33±0.19、2.19±0.14)与术前(1.95±0.25、2.62±0.21)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疗效较好,采用OCT有助于量化分析该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CT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切除术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眼压
下载PDF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虹膜切开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刘爱华 徐延山 +1 位作者 袁佳琴 林松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39-141,共3页
目的 比较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虹膜周边切开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15例 2 0眼单纯行周边虹膜成形术 ;对 17例 2 3眼行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虹膜切开术。采用接触型镜面反光显微镜 (KonanSP -5 5 0 0型 ,... 目的 比较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及激光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虹膜周边切开术对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 对 15例 2 0眼单纯行周边虹膜成形术 ;对 17例 2 3眼行周边虹膜成形联合虹膜切开术。采用接触型镜面反光显微镜 (KonanSP -5 5 0 0型 ,日本 )检测术前、术后 1小时、 1周、 1月、3月、 6月的角膜内皮细胞。统计分析平均细胞密度、细胞面积的变异系数和六边形细胞的百分率。结果 两种激光术式治疗后 1小时至 6个月与治疗前相比较 ,角膜内皮平均细胞密度、平均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六边形细胞的百分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两组间比较各时期内皮细胞密度没有显著性差异。术后 3个月和 6个月细胞面积变异系数和六角形细胞百分率两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两种激光术式均可引起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 ,联合激光术式对角膜内皮细胞的损害大于单纯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虹膜切开术 角膜内皮细胞 联合手术 接触型镜面反光显微镜 闭角型青光眼
原文传递
房角关闭机制指导下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患者激光干预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7
7
作者 范肃洁 吕爱国 +4 位作者 郝洁 梁远波 郭黎霞 李爱林 王宁利 《眼科》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149-153,共5页
目的根据房角关闭的不同机制,对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患者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LPI)术或LPI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LPIP)术,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评估PACS患者激光早期干预的疗效。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6年1月-11月在... 目的根据房角关闭的不同机制,对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PACS)患者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LPI)术或LPI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LPIP)术,通过超声生物显微镜(UBM)评估PACS患者激光早期干预的疗效。设计前瞻性病例系列。研究对象2016年1月-11月在河北省邯郸市眼科医院连续就诊的PACS患者50例(65眼)。方法根据房角关闭的不同机制,通过UBM评估患眼,对所有入选患眼均首先行LPI治疗,术后第3天复查UBM,检查提示仍存在至少一个象限房角呈接触性关闭的患者再进一步联合LPIP治疗。术后3天复查UBM,根据测量的相关参数的前后变化评价治疗效果。主要指标UBM图像中的中央前房深度(ACD),巩膜突前500μm处的房角开放距离(AOD)、小梁虹膜夹角(TIA)、房角隐窝面积(ARA)、小梁睫状体距离(TCPD)、虹膜厚度(IT)。结果 65眼中,47眼(72.3%)行LPI治疗后3天UBM检查未发现存在至少一个象限的房角接触性关闭,术后AOD、TIA、TCPD、ARA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均<0.01),IT较术前无明显变化(P=0.465);18眼(27.7%)行LPI术后3天,UBM提示存在至少一个象限的房角接触性关闭,联合LPIP治疗后AOD、TIA、TCPD、ARA较术前均明显增加(P均<0.01),IT较LPI术后减少更明显(P<0.01)。结论 LPI后UBM可用于判断房角关闭的机制,并据此考虑是否联合LPIP,可进一步改善非单纯性瞳孔阻滞机制的可疑房角关闭患者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疑原发性房角关闭 超声生物显微镜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原文传递
联合虹膜激光手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房角观察 被引量:3
8
作者 刘黎明 沙英 +1 位作者 王绍飞 吕晓英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90-192,共3页
目的 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在治疗首次发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59眼,诊断后首先药物降压,然后行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同时行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激光治疗前后超... 目的 观察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周边虹膜切除术在治疗首次发作的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闭角型青光眼患者30例59眼,诊断后首先药物降压,然后行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同时行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观察激光治疗前后超声生物显微镜监测下的房角开放度数及眼压的变化.结果 术前眼压为(27.14±18.49) mm Hg,术后2周眼压为(16.64±5.23) mm Hg,术后半年眼压为(18.24±6.17) mm Hg,术前与术后2周及术后半年眼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房角开放情况:平均房角开放度数:术前平均3点位(4.08±5.79)°,6点位(1.84±3.43)°,9点位(3.13±5.12)°,12点位(1.26±3.35)°,术后3点位(12.79±10.13)°,6点位(10.06±8.31)°,9点位(11.99±5.65)°,12点位(7.48±8.11)°.激光术后超声生物显微镜下的各方位房角开放度数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能有效加深患者房角,降低患者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氪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YA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切除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
原文传递
激光虹膜切开术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在原发性闭角疑似病例中的应用 被引量:6
9
作者 蒋艳华 吴照宇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126-130,174,共6页
目的通过评估前房径,观察虹膜切开术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疑似病例(primary angle closure suspect,P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PACS患者24例48只眼,分为两组,采用患者自身另1只眼做对照。A组患者24只眼,采用虹膜切开联合周边... 目的通过评估前房径,观察虹膜切开术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原发性闭角疑似病例(primary angle closure suspect,PACS)的临床疗效。方法 PACS患者24例48只眼,分为两组,采用患者自身另1只眼做对照。A组患者24只眼,采用虹膜切开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B组患者24只眼,采用虹膜切开术治疗。使用Pentacam测量治疗前后的前房径,测定平均前房深度(anterior chamber depth,ACD)、前房容积(anterior chamber volume,ACV)和前房角,比较两种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在两组患者治疗后,ACD和ACV平均值显著增加。A组患者治疗区中间至外围的ACD值增加较B组更明显。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眼内压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虹膜切开术可有效的抑制PACS患者有害的前房径变化,是一种安全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 虹膜切开术 周边虹膜成形术 原发性闭角疑似病例 前房深度
原文传递
闭角型青光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伴与不伴周边虹膜成形术后前房角变化的1年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孙兰萍 范肃洁 +6 位作者 林仲 梁远波 李思珍 孙霞 牟大鹏 唐炘 王宁利 《中华眼科医学杂志(电子版)》 2011年第1期63-68,共6页
目的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定量比较闭角型青光眼(PAC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伴与不伴周边虹膜成形术(LPIP)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 33例与22例PACG患者被随机分至LPI组(A组)与LPI联合LPIP组(B组)。对患者在激光术前、术后2周、6个月... 目的使用超声生物显微镜(UBM)定量比较闭角型青光眼(PACG)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LPI)伴与不伴周边虹膜成形术(LPIP)后前房角的变化。方法 33例与22例PACG患者被随机分至LPI组(A组)与LPI联合LPIP组(B组)。对患者在激光术前、术后2周、6个月与12个月时进行UBM检查。对两组UBM参数(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和房角隐窝面积)进行两因素的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结果两组房角宽度均较术前明显增宽,A组术前与术后的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与房角隐窝分别为(56.0±40.6)μm、(115.8±57.3)μm,(5.7±4.3)°、(12.3±5.9)°与(0.013±0.010)mm2、(0.029±0.014)mm2;B组术前与术后的房角开放距离、小梁虹膜夹角与房角隐窝分别为(28.9±18.7)μm、(101.7±45.5)μm,(3.1±2.1)°、(11.1±4.8)°与(0.007±0.005)mm2、(0.025±0.011)mm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房角宽度增幅间差异并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单独使用LPI与LPI联合LPIP均能显著增宽前房角。然而单独与联合两种术式增宽前房角的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房角
原文传递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及其联合周边虹膜成形术对粘连性房角关闭的疗效对比:5年随访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郭春雨 李思珍 +9 位作者 蔡啸谷 郭黎霞 范肃洁 崔宏宇 张志宏 张青 孙兰萍 孙霞 梁远波 王宁利 《眼科》 CAS 2013年第1期14-18,共5页
目的 比较单纯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与LPI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存在粘连性房角关闭的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 目的 比较单纯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laser peripheral iridotomy,LPI)与LPI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存在粘连性房角关闭的原发性房角关闭(primary angle closure,PAC)或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primary angle closure glaucoma,PACG)患者术后5年周边虹膜前粘连(peripheral anterior synechiae,PAS)的变化情况。设计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研究对象 河北省邯郸市第三医院眼科连续收治的存在PAS的PAC和PACG患者159例。方法 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LPI术后3天内加行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对照组仅行LPI。术前、术后3天、1年及5年进行静态及动态前房角镜检查。PAS定义为虹膜与前房角外壁的粘连&ge;0.5个钟点。每例患者仅1眼入组。主要指标 PAS范围。结果 159例患者中术后1年及5年的随访率分别为79.25%(126/159)及57.86%(92/159)。试验组及对照组术前、术后3天、1年及5年的PAS范围分别为5.00(3.00~9.25)及4.5(1.50~8.00)个钟点(Z=-1.3,P=0.19)、3.00(0.50~5.00)及2.00(1.50~8.00)个钟点(Z=-3.08,P〈0.001)、2.50(0.75~6.00)及2.00(0.00~5.00)个钟点(Z=-0.72,P=0.47)、3.5(1.0~8.0)及3.0(0.00~5.25)个钟点(Z=-1.54,P=0.12)。两组之间PAS范围在术后3天有显著差异,而术后1年及5年差异并不显著。术后5年,试验组及对照组最佳矫正视力(BCVA)分别为0.29(0.14~0.82)、0.16(0.02~0.36)(Z=-2.70,P=0.007),眼压控制率、视野MD值、杯盘比等均无统计学差异。术后5年与术前相比,试验组PAS范围、眼压、BCVA、MD值均有明显下降,而杯盘比无明显变化;对照组PAS范围、眼压、MD值均有明显下降,杯盘比及BCVA无明显变化。结论 LPI联合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治疗存在PAS的PAC或PACG患者,术后PAS仍进展;术后5年时,PAS范围与接受单纯LPI的患者相比无显著差异。从长远看,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LPI不适宜单纯以松解PAS为目的用于PACG患者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切开术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原文传递
532激光联合YAG激光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杏 梁卫丰 刘太平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4年第6期898-901,共4页
目的观察53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共56只眼,以532激光先行周边虹膜成形术,并烧灼虹膜根部拟切开区,再以Q开关的YAG激光切开虹膜根... 目的观察53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急性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共56只眼,以532激光先行周边虹膜成形术,并烧灼虹膜根部拟切开区,再以Q开关的YAG激光切开虹膜根部沟通前后房,观察激光治疗前后的眼压、前房角及虹膜形态的变化,随访1年有否眼压升高及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结果激光治疗后3个月内眼压均较前下降或仍维持在正常范围内,房角加宽,周边前房加深,虹膜膨隆减轻。1年内有4只眼眼压升高、且有1眼发生急性青光眼发作停止随访,改为手术治疗。结论 532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联合YAG激光虹膜切除术是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一种安全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闭角型青光眼 激光周边虹膜成形术 激光虹膜切除术 超声生物显微镜(UBM)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