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4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Key Technology for Liquid Spawn Production and Green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Pleurotus eryngii 被引量:1
1
作者 Yali ZHANG Shuguang ZHAO +3 位作者 Yu LI Zhengpeng LI Cuie ZHANG Xiaotao SUN 《Asian Agricultural Research》 2020年第7期52-54,共3页
[Objectives]Pleurotus eryngii is currently the second largest edible fungus variety cultivated in China,and it mainly adopts the bag cultivation mode.This study aim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high cost of s... [Objectives]Pleurotus eryngii is currently the second largest edible fungus variety cultivated in China,and it mainly adopts the bag cultivation mode.This study aims to effectively solve the problems of high cost of solid spawn,long spawn production cycle,low application level of green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technology and equipment,and unstable output and quality in the factory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o further promote industrial upgrading.[Methods]Since June,2018,a series of research and technical optimizations had been carried out by a technical research team consisting of personnels from Vegetable Office of Guannan County,Institute of Edible Fungi of Shanghai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and Jiangsu Xiangru Biotechnology Co.,Ltd.,around the production of liquid spawn,introduction of excellent varieties of P.eryngii,medium pretreatment,autoclaving,clean room inoculation,digital cultivation,harvesting,packaging,etc.[Results]The key technology of industrial production,liquid spawn production and green and high-yield cultivation of P.eryngii are summarized.[Conclusions]The economic benefit of liquid spawn of P.eryngii is extremely considerable compared with liquid spawns such as branch spaw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urotus eryngii liquid spawn Factory cultivation Green High yield
下载PDF
Study on the Variation of Three Parameters during Industrial Cultivation of Liquid Spawn to Pleurotus eryngii
2
作者 Feng ZHOU Tao WANG +5 位作者 Yu LI Xiaodong SHANG Chunyan SONG Qiaozhen LI Qi TAN Zhengpeng LI 《Agricultural Biotechnology》 CAS 2017年第6期57-59,共3页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guide industrial cultivation of liquid spawn to Pleurotus eryngii, the changes of the mycelial amount, CO2 concentration and pH value during the industrial cultivation of liquid spawn to Pleuro...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guide industrial cultivation of liquid spawn to Pleurotus eryngii, the changes of the mycelial amount, CO2 concentration and pH value during the industrial cultivation of liquid spawn to Pleurotus eryngii were studied.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uring the culture of mycelium, the changes of my- celium amount and CO2 concentration accorded with the S type growth curve, and the 4^th -8^th d was the logarithmic phase with the growth amount of mycelium 0.05 g/100 ml per day. After 9 d, the mycelium growth tended to slow down, and by tile end of the mycelium cultivation, mycelium began to slightly decrease. The pH value of medium changed slightly in 0.5 during the mycelium cultivation. The three groups of parameters showed that the liquid strain fermentation time should be 8 to9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urotus eryngii liquid spawn Mycelium amount COs concentration pH value
下载PDF
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优化
3
作者 刘国丽 陈珣 +5 位作者 肖军 马晓颖 张敏 张鹏 张曼 龚娜 《河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3-140,共8页
以卵孢长根菇菌株H1为试材,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在碳氮源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生物量的主效因素进行筛选,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 以卵孢长根菇菌株H1为试材,以菌丝生物量为主要评价指标,在碳氮源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设计对影响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生物量的主效因素进行筛选,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及Box-Benhnken响应面法对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进行优化,以期获取优良液体菌种,为工厂化大规模生产卵孢长根菇提供保障。结果表明,适合卵孢长根菇的最适碳源为玉米粉,最适氮源为豆粕粉。当摇床转速150 r/min、培养温度为25℃时,优化后卵孢长根菇液体发酵培养基成分为葡萄糖25.8 g/L、玉米粉26.0 g/L、KH_(2)PO_(4)1.0 g/L、豆粕粉1.5 g/L、酵母粉1.0 g/L、MgSO_(4)0.4 g/L、维生素B1(VB1)0.01 mg/L,其卵孢长根菇菌丝生物量可达23.2 g/L。与常规培养基对比,培养周期缩短3 d,菌丝活力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孢长根菇 Plackett-Burman试验 响应面 液体菌种 发酵培养基
下载PDF
红托竹荪液体发酵培养基筛选及培养条件优化
4
作者 江晓凌 林辉 +4 位作者 杨驰 肖冬来 刘晓瑜 林衍铨 马璐 《东南园艺》 2024年第4期278-284,共7页
【目的】开展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的筛选,为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考察培养基营养物质及培养方式对红托竹荪液体发酵的影响。【结果】麦芽糖浆、玉米糖浆、玉米粉、发酵专用... 【目的】开展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发酵培养基的筛选,为红托竹荪液体菌种应用于工厂化栽培提供参考。【方法】以菌丝体生物量为指标,考察培养基营养物质及培养方式对红托竹荪液体发酵的影响。【结果】麦芽糖浆、玉米糖浆、玉米粉、发酵专用豆粕粉和黄豆粉可作为红托竹荪液体发酵培养基的适宜营养物质。当液体发酵培养基中玉米糖浆用量为20 g/L时,菌丝体生物量最大,为7.13 g/L。玉米粉、发酵专用豆粕粉、黄豆粉在供试范围内(0~4 g/L)可显著促进菌丝生长,当使用量为4g/L时,菌丝体生物量达到最大,分别为2.1 g/L、1.8 g/L、1.7 g/L。【结论】采用250 mL三角瓶,红托竹荪液体发酵的适宜培养条件为:培养基初始pH 5.5,装液量100~120 mL,接种量16%,培养时间14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托竹荪 液体菌种 培养条件
下载PDF
不同碳氮源对香菇液体菌种生长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宇星 董浩然 +5 位作者 章炉军 李玉 李巧珍 谭琦 赵勇 周峰 《上海农业学报》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 以香菇‘沪香F2’为试验材料,探究了9种碳源配方和10种氮源配方对菌丝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速度、在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和发酵固形物体积比以及发酵完成时接种后菌丝在木屑试管中生长速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固体培养基上,以糖蜜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6.10 mm∕d,以木糖为碳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84 mm∕d;以麸皮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为4.01 mm∕d,以尿素为氮源时,菌丝生长速度最慢,仅3.19 mm∕d。在液体培养基中,以糖蜜为主要碳源时,菌丝生物量达8.04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8.69%;以麸皮为主要氮源时,菌丝生物量达7.90 g∕L,发酵固形物体积比达96.57%。相关性分析发现,在不同碳源的固体培养基上,菌丝生长速度与菌丝生物量呈显著正相关;在不同氮源的液体培养基中,菌丝生物量与发酵固形物体积比呈显著正相关;不同碳氮源的菌丝生物量与菌丝接种后在木屑试管中的生长速度呈显著正相关。综上,糖蜜和麸皮是香菇液体菌种最佳的碳氮源组合。该研究结果可为工厂化香菇液体菌种原材料的选择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菇 液体菌种 菌丝生长速度 菌丝生物量 发酵固形物体积比
下载PDF
大豆糖蜜对斑玉蕈液体菌种质量的影响
6
作者 赖淑芳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19-126,共8页
以廉价原料大豆糖蜜(soybean molasses, Sm)为试材,采用生理生化指标(生物量、菌球形态、糖代谢速度、胞外酶活力、走菌速度和出菇产量)测定比较法,研究了Sm不同添加量对斑玉蕈液体菌种质量的影响,以期为高值化利用廉价原料Sm制备斑玉... 以廉价原料大豆糖蜜(soybean molasses, Sm)为试材,采用生理生化指标(生物量、菌球形态、糖代谢速度、胞外酶活力、走菌速度和出菇产量)测定比较法,研究了Sm不同添加量对斑玉蕈液体菌种质量的影响,以期为高值化利用廉价原料Sm制备斑玉蕈液体菌种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Sm的适宜添加量为1%,液体培养基中添加1%Sm可以促进斑玉蕈的糖代谢速度,菌丝生长加快,培养至6 d即可达到稳定期,获得的液体菌种生物量更高,且菌球大小均一、无毛刺,菌种表观质量明显提高;液体菌种生理生化活性测定结果表明,添加Sm可以促进胞外蛋白质的分泌,培养基中木聚糖酶、纤维素酶和漆酶活力提高,尤其是漆酶,酶活力是对照的30.4倍,从而加快对Sm中酚酸类物质的降解,培养基pH快速升高,获得的斑玉蕈Sm液体菌种菌球回接后菌丝萌发快、菌丝平均生长速度比对照提高了5.3%;出菇试验表明,斑玉蕈Sm液体菌种相比对照菌丝满袋时间提早4~9 d,去头出菇产量提高6.9%。试验结果表明培养基中添加1%Sm可以缩短斑玉蕈液体菌种制种时间,且有效提高液体菌种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玉蕈 大豆糖蜜 液体菌种质量 生理生化活性
下载PDF
平菇液体菌种摇瓶和发酵罐生长动力学模型的比较 被引量:9
7
作者 王兰青 高玉千 +2 位作者 戚元成 申进文 邱立友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927-930,共4页
作者选用玉米粉豆粕粉蔗糖液体培养基,分别采用摇瓶和40 L全自动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培养平菇天达300液体菌种,两种培养方式的菌丝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均符合Logistic方程。摇瓶培养周期为8 d,最大比生长速率是0.050 h^(-1),菌丝体质量浓度... 作者选用玉米粉豆粕粉蔗糖液体培养基,分别采用摇瓶和40 L全自动机械搅拌通风发酵罐培养平菇天达300液体菌种,两种培养方式的菌丝体生长动力学模型均符合Logistic方程。摇瓶培养周期为8 d,最大比生长速率是0.050 h^(-1),菌丝体质量浓度是1.5001 g/dL。发酵罐培养周期是84 h,最大比生长速率是0.110 h^(-1),菌丝体质量浓度是1.4750 g/dL。应用发酵罐培养平菇天达300液体菌种更为高效。然而,摇瓶培养的液体菌种菌丝球直径小,单位体积培养液中菌丝球数量是发酵罐的1.4倍,可能与发酵罐培养过程中培养液的粘度下降速度快于摇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平菇 液体菌种 摇瓶 发酵罐 动力学
下载PDF
斑玉蕈不同菌种类型的生产性能 被引量:11
8
作者 孙淑静 颜松 +1 位作者 胡开辉 刘建忠 《河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66-69,共4页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进行了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应用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菌种类型栽培真姬菇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采用固体菌种的栽培模式相比,采用液体菌种的栽培模式具有周期短、出菇整齐、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接种量以每... 在相同栽培条件下,进行了液体菌种和固体菌种栽培真姬菇的应用试验,比较分析了两种菌种类型栽培真姬菇的生产性能。结果表明:与采用固体菌种的栽培模式相比,采用液体菌种的栽培模式具有周期短、出菇整齐、生产效率高等优势。接种量以每袋15mL的效果最好。液体菌种穿刺接种的日均生长2.21mm,液体菌种表面接种的日均生长1.71mm,固体菌种菌丝的日均生长1.21mm。液体菌种穿刺接种的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64.80%,液体菌种表面接种的生物学效率可以达到63.40%,固体菌种菌丝的生物学效率仅为51.0%。真姬菇在液体菌种栽培模式下出菇比固体栽培模式下更整齐,而其它的性状差异并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姬菇 液体菌种 固体菌种
下载PDF
金针菇的发酵研究及应用初报 被引量:12
9
作者 王谦 李育岳 +3 位作者 杨晓先 汪麟 冀宏 汪虹 《食用菌学报》 1995年第2期60-64,共5页
筛选菌株的发酵曲线表明,培养48~96小时为其增殖生长期;菌龄试验表明89小时摇瓶菌种活力优于113和137小时者;发酵罐中试培养中,64小时生物量即达33.7g/ml(鲜重);醪液作为液体菌种,产量及菇形正常,发菌期缩短1/3且现蕾期较早,从醪液... 筛选菌株的发酵曲线表明,培养48~96小时为其增殖生长期;菌龄试验表明89小时摇瓶菌种活力优于113和137小时者;发酵罐中试培养中,64小时生物量即达33.7g/ml(鲜重);醪液作为液体菌种,产量及菇形正常,发菌期缩短1/3且现蕾期较早,从醪液中可提取营养浓缩液及粗多糖粉。浓缩液含氨基酸555.38mg/100ml,多糖6.0mg/ml,可溶性固形物≥13%,急性毒性试验证明无毒,重金属含量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针菇 醪液 液体菌种 多糖 发酵
下载PDF
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液体菌种繁育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7
10
作者 宋德龙 贠建民 +2 位作者 艾对元 张紊玮 魏龙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86-91,共6页
为适应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需要,以控制菌丝球直径和密度、并提高菌丝体生物量为目的,实验以双孢蘑菇As2796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其液体菌种繁育条件。结果表明,筛选的双孢蘑菇一级液体种子的优化培养基为:马铃薯80 ... 为适应双孢蘑菇工业化生产需要,以控制菌丝球直径和密度、并提高菌丝体生物量为目的,实验以双孢蘑菇As2796为出发菌株,采用单因素、正交设计方法,优化其液体菌种繁育条件。结果表明,筛选的双孢蘑菇一级液体种子的优化培养基为:马铃薯80 g、红糖12 g、葡萄糖9.0 g、蛋白胨2 g、酵母膏1 g、KH2PO42g、MgSO4.7H2O 1g、VB10.01 g、水1 000 mL;优化的二级种子液体繁育条件为:转速150 r/min、培养温度25℃、初始pH6.0、接种量12%、装液量100 mL。在此条件下菌丝球直径可有效控制在1.5~2.0 mm之间,菌丝体生物量干重可达25.0 mg/m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孢蘑菇 液体菌种 工业化 繁育条件 优化
下载PDF
杏鲍菇工厂化栽培的液体菌种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10
11
作者 唐利华 高君辉 +3 位作者 茅文俊 周陈力 黄建春 鲍大鹏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15年第1期27-29,共3页
通过单因子筛选方法,探讨不同的培养基起始pH、氮源、碳源、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通气、转速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的影响,确定杏鲍菇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起始pH为6,最适氮源为酵母粉与豆饼粉,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培养温度为27... 通过单因子筛选方法,探讨不同的培养基起始pH、氮源、碳源、培养温度、接种量以及通气、转速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的影响,确定杏鲍菇最适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最适起始pH为6,最适氮源为酵母粉与豆饼粉,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培养温度为27℃,最佳接种量为12%,摇床的最适转速为123 r/min,较佳通气方式为纱布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液体菌种 培养条件
下载PDF
秀珍菇不同菌株液体菌种比较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闫静 周祖法 +2 位作者 王伟科 袁卫东 陆娜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2007年第2期127-129,共3页
通过液体菌种制作,比较了来源不同的4个秀珍菇菌株的抗污染能力、菌丝生长速度、菌丝生长势及产量等特性指标。结果表明,秀珍菇1号菌株最佳,秀珍菇3号菌株次之,其他两个菌株表现不理想,达不到推广的要求。
关键词 秀珍菇 液体菌种 菌株比较
下载PDF
烟色离褶伞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及栽培基质优化 被引量:8
13
作者 宋莹 吕立涛 +7 位作者 杨镇 刘俊杰 张敏 张士义 肖军 李红 刘岩岩 李宏亮 《食用菌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7-30,F0003,共5页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烟色离褶伞(Lyophyllum fumosum)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和栽培基质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烟色离褶伞菌种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7.5,转速160r/min,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150mL,25℃条件下培养11d;最... 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对烟色离褶伞(Lyophyllum fumosum)液体菌种培养条件和栽培基质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试验范围内,烟色离褶伞菌种最佳培养条件为:pH值7.5,转速160r/min,250mL三角瓶的装液量150mL,25℃条件下培养11d;最佳出菇栽培基质配方为:30%草炭、28%玉米芯、20%稻壳、10%麦麸、5%豆饼、5%小麦、1%石膏、1%石灰,生物学效率达6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色离褶伞(宾王菇) 液体菌种 基质优化
下载PDF
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相关指标变化规律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峰 王涛 +5 位作者 李玉 尚晓冬 宋春艳 李巧珍 谭琦 李正鹏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7年第18期9-10,14,共3页
[目的]研究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相关指标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有效指导杏鲍菇液体生产。[方法]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培养过程中菌丝量、CO2浓度及pH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菌丝量与CO2浓度变化基本符合微生物增长的"S"... [目的]研究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过程相关指标变化规律,以进一步有效指导杏鲍菇液体生产。[方法]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发酵罐培养过程中菌丝量、CO2浓度及pH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菌丝量与CO2浓度变化基本符合微生物增长的"S"型曲线。培养初期菌丝量增长缓慢,第4~8天快速增长,增长量维持在0.5 g/L以上;第9天后菌丝量增长速度趋于缓慢,菌丝量也逐渐趋于平稳,培养后期菌丝量略有下降。培养过程中pH变化较小,从培养初期到对数生长期,pH下降幅度不超过0.50。[结论]液体菌种发酵时间以8~9 d为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液体菌种 菌丝量 CO2 浓度 PH
下载PDF
杏鲍菇液体菌种制备条件的研究 被引量:8
15
作者 杨丽维 王玉 +2 位作者 陈颖 班立桐 刘静 《食品研究与开发》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106-109,共4页
为了缩短杏鲍菇的制种和生产周期,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对杏鲍菇液体菌种摇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研究。试验表明,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黄豆饼粉60 g/L、葡萄糖20 g/L、磷酸二氢钾0.5 g/L、硫酸镁0.5 g/L、VB10.01 g/L、蛋白胨... 为了缩短杏鲍菇的制种和生产周期,提高其产量和质量,对杏鲍菇液体菌种摇瓶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筛选和优化研究。试验表明,适宜的培养基配方为:黄豆饼粉60 g/L、葡萄糖20 g/L、磷酸二氢钾0.5 g/L、硫酸镁0.5 g/L、VB10.01 g/L、蛋白胨3 g/L;适宜的培养条件是:接种量为12%、接种龄为培养4 d的菌种、装液量为100 m L/250 m L、摇瓶转速为150 r/min、p H为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液体菌种 制备条件
下载PDF
棕色蘑菇液体菌种培养基和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16
作者 王玉 李政 +1 位作者 黄亮 班立桐 《中国酿造》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138-140,共3页
为了缩短棕色蘑菇的栽培周期,该文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棕色蘑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发酵培养基为:菜园土700g/L、麦粒120g/L、蛋白胨6g/L、葡萄糖15g/L、七水硫酸镁1.5g/L、磷酸二氢钾1.0g/L。发酵条件为转速... 为了缩短棕色蘑菇的栽培周期,该文采用L1(645)正交试验对棕色蘑菇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确定发酵培养基为:菜园土700g/L、麦粒120g/L、蛋白胨6g/L、葡萄糖15g/L、七水硫酸镁1.5g/L、磷酸二氢钾1.0g/L。发酵条件为转速100r/min,装液量75mL/250mL,接种量12%(w/v)。在此条件下,棕色蘑菇的菌丝量由1.657g/L提高到17.028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棕色蘑菇 液体菌种 培养基配方优化 培养条件优化:菌丝干重
下载PDF
杏鲍菇液体菌种的制备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刘冠卉 屠洁 +1 位作者 张久成 贾玉龙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1期230-232,共3页
对杏鲍菇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进行筛选,表明杏鲍菇科杏2号菌株最适碳、氮源均为麦麸皮。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摇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100/250mL装液量,10%接种量,30℃下180 rpm转速培养6 d,菌丝生物量最大。采用... 对杏鲍菇液体培养基的碳氮源进行筛选,表明杏鲍菇科杏2号菌株最适碳、氮源均为麦麸皮。采用单因素试验对杏鲍菇液体菌种的摇床培养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以100/250mL装液量,10%接种量,30℃下180 rpm转速培养6 d,菌丝生物量最大。采用该液体菌种栽培杏鲍菇,菌丝满袋时间缩短12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液体菌种 生物量
下载PDF
灵芝深层培养及应用研究 被引量:7
18
作者 王谦 李育岳 +3 位作者 杨晓先 汪麟 冀宏 汪虹 《食用菌学报》 1994年第2期37-40,共4页
研究表明,灵芝深层培养的适宜碳源为玉米粉和葡萄糖;适宜氮源为酵母膏和豆饼粉;最适培养温度30℃;适宜pH4~5;100L发酵罐于30±1℃培养三天后,生物量可达35g/100ml(鲜重);醪液作为液体菌种出芝正常,发出期缩短1/3;提取液氨基酸含量... 研究表明,灵芝深层培养的适宜碳源为玉米粉和葡萄糖;适宜氮源为酵母膏和豆饼粉;最适培养温度30℃;适宜pH4~5;100L发酵罐于30±1℃培养三天后,生物量可达35g/100ml(鲜重);醪液作为液体菌种出芝正常,发出期缩短1/3;提取液氨基酸含量达157.83mg/100ml,多糖含量为2.4mg/mL、并含有核(?)类,甾醉类等药理活性物质。深加工产品符合国家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灵芝 栽培 液体菌种 多糖
下载PDF
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的筛选和优化 被引量:9
19
作者 杨丽维 王玉 +2 位作者 班立桐 刘静 亢洪明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0-152,共3页
以杏鲍菇为试材,采用摇瓶液体培养法,以菌丝干重、菌球密度、菌丝球回接平板萌发时间和菌球直径为指标,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进行筛选和优化,以期筛选一种适合杏鲍菇生长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蛋白... 以杏鲍菇为试材,采用摇瓶液体培养法,以菌丝干重、菌球密度、菌丝球回接平板萌发时间和菌球直径为指标,对杏鲍菇液体菌种培养基进行筛选和优化,以期筛选一种适合杏鲍菇生长的液体菌种培养基。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10g/L,蛋白胨5g/L,黄豆饼粉60g/L,磷酸二氢钾0.5g/L,硫酸镁0.5g/L,维生素B10.01g/L,该配方中菌丝量大、密度高、回接平板萌发时间短,且菌球直径适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杏鲍菇 液体菌种 培养基 筛选 优化
下载PDF
黑木耳液体培养基配方优化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李超 李红 张敏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6期170-173,共4页
以"辽黑木耳1号"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优化实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黑木耳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黑木耳菌丝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酵母膏... 以"辽黑木耳1号"为试材,采用单因素试验和L9(3~4)正交优化实验,研究了不同碳源氮源和接种量对黑木耳菌丝生物量的影响,以期筛选出最佳黑木耳菌丝液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黑木耳液体培养的最佳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0%,酵母膏1.0%,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5%,最佳接种量为10%,该条件下菌丝生物量可达12.3g·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木耳 液体培养基 配方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