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ytomegalovirus Infection in Children's Liver Tissues 被引量:7
1
作者 龚四堂 董永强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1998年第3期153-155,共3页
Immunoperoxidase histochemical assay with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cytomaglovirus (HCMV) was used to detect immediate early antigen (IEA) and early antigen (EA) of HCMV infection in liver tissue of 72 podiatr... Immunoperoxidase histochemical assay with monoclonal antibody against human cytomaglovirus (HCMV) was used to detect immediate early antigen (IEA) and early antigen (EA) of HCMV infection in liver tissue of 72 podiatric cases (34 autopsies and 38 biopsies). The HCMV antigen was positive in 25 % (18/27). Among them, 12 cases were both HCMV-IEA and EA positive; 4 were HCMV-IEA positive and 2 HCMV-EA positive only. Liver HCMV infection rate in neonates, the infants with the age <1 year and >l year was 8. 0 %,60. 0 %, and 14. 8 %,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liver HCMV infectioh occurred at various ages. The liver HCMV infection rate in different diseases was 50. 0 % in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70. 0 % in extrabiliary malformation, and 12. 5 % in other hepatopathies, suggesting that infantile hepatitis syndrome and extrabiliary malformation were related with HCMV infection in liver tissu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cytomaglovirus liver diseases immunoperoxidase 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Immunohistochemical Aspects of Ito and Kupffer Cells in the Liver of Domesticated and Wild Ruminants
2
作者 Valentina Carollo Alessia Di Giancamillo +2 位作者 Francesca Vitari Rainer Schneider Cinzia Domeneghini 《Open Journal of Veterinary Medicine》 2012年第3期129-136,共8页
The mammalian liver is a morphologically and functionally complex organ, made up of not only of the largely predominant parenchymal cells (hepatocytes) but also non-parenchymal cells. Although there are less non-paren... The mammalian liver is a morphologically and functionally complex organ, made up of not only of the largely predominant parenchymal cells (hepatocytes) but also non-parenchymal cells. Although there are less non-parenchymal cells than hepatocytes, they nevertheles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regulating many hepatocyte functions, as well as in the immunology of the liver. We investigated the structural aspects of the liver and the morpho-func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Ito and Kupffer cells in two domesticated ruminant species (cattle and goat) in comparison with four wild ruminant species living in captivity in a zoo in northern Italy. The liver specimens were studied using histological, histochemical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methods. The liver parenchyma was structurally normal. Immunohistochemistry was performed for desmin, 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 (GFAP), vimentin, α-smooth muscle actin (α-SMA), collagen I, lysozyme, CD 68 and tumor necrosis factor α (TNF-α). In all the studied ruminants, Ito cells reacted with desmin and vimentin antibodies, Kupffer cells were evidenced only with lysozyme-immunopositivity, and both displayed a characteristic distribution in the hepatic lobular/acinar structure. The results obtained, not only contribute to the knowledge of ruminant wild species, but also help to define a normal structure reference for th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Non-Parenchymal Cells CAPTIVE WILD RUMINANTS HISTOLOGY histochemistry
下载PDF
山茱萸水提取物对肾阳虚动物模型肝脏和睾丸影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3
3
作者 李春生 张国玺 +5 位作者 石体仁 董小霞 孙丕 李电东 许鸿章 陈可冀 《中国中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743-746,共4页
目的 :探讨山茱萸补肾阳作用。方法 :应用氢化考的松所致的肾阳虚动物模型 ,观察山茱萸水溶物对肾阳虚大鼠的影响。结果 :山茱萸水溶物具有使肾阳虚大鼠肝脏重量接近正常 ,肝细胞病理改变减轻 ,肝细胞RNA和糖原含量升高 ,丙二醛含量下... 目的 :探讨山茱萸补肾阳作用。方法 :应用氢化考的松所致的肾阳虚动物模型 ,观察山茱萸水溶物对肾阳虚大鼠的影响。结果 :山茱萸水溶物具有使肾阳虚大鼠肝脏重量接近正常 ,肝细胞病理改变减轻 ,肝细胞RNA和糖原含量升高 ,丙二醛含量下降 ;它还能使肾阳虚大鼠睾丸脏器系数向正常方向逆转 ,使睾丸间质细胞内RNA含量增加。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茱萸 肾阳虚 肝脏 睾丸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叶酸对酒精所致肝脏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熊希凯 陈艳贤 +1 位作者 董大翠 张艳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17-22,132,共7页
酒精对肝脏有损害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本文重点研究叶酸对酒精所致的肝损害是否有保护作用。实验用68只NIH小鼠并分成三组,正常组20只(A组),酒精组24只(B组)、叶酸酒精组24只(C组)分别用上述物质灌喂1、2、3、4周后,分期处死动物。用组... 酒精对肝脏有损害作用是众所周知的。本文重点研究叶酸对酒精所致的肝损害是否有保护作用。实验用68只NIH小鼠并分成三组,正常组20只(A组),酒精组24只(B组)、叶酸酒精组24只(C组)分别用上述物质灌喂1、2、3、4周后,分期处死动物。用组织化学、电镜等方法观察。结果表明:叶酸可使肝脏SDH、Mg^(++)—ATPase、G-6-Pase的活性明显增强,并使糖原合成增加;使ACP活性降低。对线粒体、内质网等超微结构无损害。这提示叶酸对已受酒精损害的肝细胞的功能和结构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酸 酒精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铝对肝、肾、心、脑所致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熊希凯 陈艳贤 +4 位作者 朱清华 董大翠 章锡平 张艳 梁杏兰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1期9-16,133-134,共10页
240只Wistar大鼠,体重(150~300g)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60只、B组(柠檬酸组)60只每天给AlCl_3与柠檬酸盐混合饲料(按1:11)、C组和D组各60只,每天被摄入含500ppm/kg、2500ppm/kg的Alcl_3混合饲料,分别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处死,然... 240只Wistar大鼠,体重(150~300g)分为四组,A组(正常对照)60只、B组(柠檬酸组)60只每天给AlCl_3与柠檬酸盐混合饲料(按1:11)、C组和D组各60只,每天被摄入含500ppm/kg、2500ppm/kg的Alcl_3混合饲料,分别在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处死,然后观察铝对其肝、肾、心肌、脑影响的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等变化。组织化学结果显示:上述器官的SDH、Mg^(2+)—ATPase、ChE、G-6-Pase的活性及糖原(PAS反应)C组及D组明显低于A组。而LDH及ACP活性较A组高(P<0.01)。超微结构变化为C组与D组的肝、肾、心肌、脑细胞内线粒体及内质网受损,大鼠神经细胞变性,而且突触囊泡聚积在突触前膜;A组(正常组)没有上述变化。同时铝沉积于脉络丛和神经细胞内。综上所述,铝可造成肝、肾、心肌、脑细胞的功能和结构的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瓦氏黄颡鱼肝和胰的组织学及超微结构 被引量:21
6
作者 谢碧文 岳兴建 张耀光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645-649,653,共6页
采用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瓦氏黄颡鱼肝脏和胰腺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越冬期间肝细胞内糖原颗粒减少,脂滴分解;肝细胞具有明显的双态现象,依据细胞质电子密度的高低可区分为"L"型肝细胞和"D"型肝细胞,偶见双核... 采用组织化学和电镜技术对瓦氏黄颡鱼肝脏和胰腺结构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越冬期间肝细胞内糖原颗粒减少,脂滴分解;肝细胞具有明显的双态现象,依据细胞质电子密度的高低可区分为"L"型肝细胞和"D"型肝细胞,偶见双核肝细胞;2~3个相邻的肝细胞间形成毛细胆管;相邻肝细胞质膜连接处有紧密连接结构,肝细胞与毛细胆管、终末胆小管和肝血窦接触面则有许多微绒毛。胰腺腺泡细胞锥形,内含异常发达的粗面型内质网和核糖体,泡心细胞、成纤维细胞清晰可见;内分泌部细胞经组织化学染色,可分为A,B和D细胞3种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瓦氏黄颡鱼 肝脏 胰腺 组织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胆道阻塞对肝脏酶的组织化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熊希凯 陈艳贤 +2 位作者 董大翠 赵小明 方善德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3-87,共5页
结扎胆总管的情况下,阻塞上端胆管内压不断增高,当胆管内压达20~25cm水柱时,胆汁即逆流到体循环。本文分别在结扎胆总管后1、2、3、4周,观察肝脏酶的组织化学变化。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肝脏琥珀酸脱氧酶(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 结扎胆总管的情况下,阻塞上端胆管内压不断增高,当胆管内压达20~25cm水柱时,胆汁即逆流到体循环。本文分别在结扎胆总管后1、2、3、4周,观察肝脏酶的组织化学变化。随着结扎时间的延长,肝脏琥珀酸脱氧酶(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o)、三磷酸腺苷酶(ATPase)的活性明显减弱,分别由强阳性变成可疑阳性,而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明显增强,由阳性变成强阳性。实验结果提示胆道阻塞时间延长,肝脏酶的功能发生明显的紊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道阻塞 肝脏酶 组织化学
下载PDF
急性桐油中毒对大鼠肝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6
8
作者 曹文军 宋爱利 +2 位作者 陈瑞芬 刘国贞 王洪超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CAS 1998年第4期315-318,共4页
模拟人体桐油中毒方式灌喂大鼠,制备大鼠急性桐油中毒模型。采用光镜、电镜及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急性桐油中毒对大鼠肝脏的影响。结果显示急性桐油中毒时肝细胞明显受损,出现气球样变和脂肪变性;电镜下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 模拟人体桐油中毒方式灌喂大鼠,制备大鼠急性桐油中毒模型。采用光镜、电镜及组织化学方法,研究急性桐油中毒对大鼠肝脏的影响。结果显示急性桐油中毒时肝细胞明显受损,出现气球样变和脂肪变性;电镜下肝细胞线粒体肿胀,空泡样变,并有髓样小体形成。肝脏PAS反应、SDH、Mg2+ATPase、G6Pase和ALP活性显著下降,LDH和ACP活性有增强趋势。结果提示急性桐油中毒通过对肝细胞的直接损伤以及对能量代谢的影响而引起肝脏结构和功能的明显损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桐油中毒 肝损害 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肝炎平对D-氨基半乳精所致肝损害保护作用的酶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4
9
作者 唐望先 杜荔菁 +3 位作者 张文英 李绍白 熊希凯 张艳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4期397-400,506,共5页
本实验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化学的变化,探讨肝炎平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肝炎平及肝得健保护组。结果表明:肝炎平对肝细胞膜系统... 本实验采用D-氨基半乳糖(D-GalN)诱导的大鼠急性肝损伤模型,观察大鼠肝脏组织化学的变化,探讨肝炎平对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实验分为四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肝炎平及肝得健保护组。结果表明:肝炎平对肝细胞膜系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肝炎平组和肝得健组SDH、CCO及ChE活性明显高于模型组,且与正常对照组相近。本实验模型组ACP的活性明显高于正常组,而肝炎平组ACP的活性明显低于模型组,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肝炎平可显著改善因D-氨基半乳糖所致肝损害的作用。且其对肝细胞的保护作用与肝得健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半乳糖 肝炎平 酶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不同温度微波消融肝癌效果的酶组织化学检测 被引量:5
10
作者 刘大全 吕明德 +2 位作者 谭进富 王竹 周忠信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1149-1151,共3页
目的比较HE染色和酶组织化学染色对判断微波消融灭活肝癌细胞效果的价值。方法分别用60℃、3min和50℃、3min两种条件的微波消融,依次治疗A、B两组(每组6只)小鼠移植型肝癌,取微波消融前、后的肿瘤组织标本制成石蜡和冰冻切片,进行常规H... 目的比较HE染色和酶组织化学染色对判断微波消融灭活肝癌细胞效果的价值。方法分别用60℃、3min和50℃、3min两种条件的微波消融,依次治疗A、B两组(每组6只)小鼠移植型肝癌,取微波消融前、后的肿瘤组织标本制成石蜡和冰冻切片,进行常规HE染色及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NADH-diaphorase)化学染色,并在显微镜下观察两种染色情况。结果从HE染色观察,两组小鼠肝癌组织在微波消融后的即刻,其细胞核形态和排列较消融前无明显改变;酶组织化学染色显示,A组肿瘤消融区内的NADH-diaphorase活性均消失,说明癌细胞灭活;B组肿瘤消融区内上述酶活性都呈散在阳性,提示部分癌细胞仍存活;两组肿瘤灭活效果明显不同(P<0.01)。结论HE染色不能评价微波消融对肝癌的即刻灭活效应,酶组织化学染色测定NADH-diaphorase活性能判定微波消融对肝癌的灭活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微波消融 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黄递酶 酶组织化学
下载PDF
实验性肝硬化酶组织化学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宋本才 殷树仪 +1 位作者 唐望先 熊希凯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期47-50,共4页
实验选用Wistar大鼠1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实验组(40%CCl4植物油皮下注射组)10只,同时喂养9周。断头法快速处死动物,立即取肝,冰冻切片,用酶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观察肝内主要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 实验选用Wistar大鼠15只,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实验组(40%CCl4植物油皮下注射组)10只,同时喂养9周。断头法快速处死动物,立即取肝,冰冻切片,用酶组织化学和图像分析法观察肝内主要代谢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肝内SDH、CCO活性降低,LDH、NOS活性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氯化碳 酶组织化学 大鼠
下载PDF
大鼠D-氨基半乳糖肝损伤后肝细胞几种组织化学定量分析及血清学观察 被引量:5
12
作者 金永三 贲长恩 王德福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81-86,145,共7页
本实验用国产D-氨基半乳糖诱发大鼠肝损伤后对肝细胞的DNA、RNA和肝糖原含量及葡萄糖—6—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用4种不同类型的图象分析仪进行了原位定量分析,并观察和分析了血清学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损伤组大鼠肝细胞的DNA、RN... 本实验用国产D-氨基半乳糖诱发大鼠肝损伤后对肝细胞的DNA、RNA和肝糖原含量及葡萄糖—6—磷酸酶、琥珀酸脱氢酶的含量用4种不同类型的图象分析仪进行了原位定量分析,并观察和分析了血清学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损伤组大鼠肝细胞的DNA、RNA和肝糖原含量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葡萄糖—6—磷酸酶和琥珀酸脱氢酶活性明显下降,血清谷丙转氨酶、总胆红素、硷性磷酸酶、甘油三酯、游离脂肪酸均升高,血糖下降。本文对D-氨基半乳糖诱发肝损伤的机理及用图象分析仪对组织化学结果进行定量分析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氨基半乳糖 组织化学 图象分析仪 大鼠肝脏 血清学
下载PDF
肝缺血再灌流损伤和复方丹参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7
13
作者 王建社 李丽军 熊希凯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4期42-46,共5页
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后再灌流时酶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观察复方丹参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肝缺血2小时后再灌流3小时,肝SDH、Mg2+-ATPase、G-6-Pase的活性明显降低,LDH、ACP的活性明显增强。... 观察大鼠肝脏缺血后再灌流时酶组织化学及超微结构的变化,同时观察复方丹参的保护作用。结果显示:肝缺血2小时后再灌流3小时,肝SDH、Mg2+-ATPase、G-6-Pase的活性明显降低,LDH、ACP的活性明显增强。超微结构变化表现为肝细胞内线粒体肿胀、嵴断裂、空泡样变,粗面内质网颗粒明显减少,肝窦扩大、窦壁内皮细胞肿胀,胆小管扩张,微绒毛减少、断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 再灌流 酶组织化学 超微结构 复方丹参
下载PDF
急性肾功能衰竭对肝损害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余海波 张艳 +2 位作者 许晓莉 黄玉华 熊希凯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3期297-301,共5页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 (以下简称为 ARF)时尿毒症毒素对肝的损害情况 ,为临床防治提供形态学依据。Wistar大白鼠 32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14只 ;双输尿管结扎结扎组 ,18只。模型建成后 2 3- 37小时内将动物处死 ,取肝组织作NOS、 MAO、... 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 (以下简称为 ARF)时尿毒症毒素对肝的损害情况 ,为临床防治提供形态学依据。Wistar大白鼠 32只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 ,14只 ;双输尿管结扎结扎组 ,18只。模型建成后 2 3- 37小时内将动物处死 ,取肝组织作NOS、 MAO、 SDH、 L DH、 Ch E、 ATPase、 ACP等项酶组织化学显色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显示 :实验组 SDH、 Mg2 + -ATPase 的活性均由正常的强阳性 ( )下降为阳性 (+) ;MAO、 Ch E的活性均由正常的中等阳性 ( )下降为阳性(+) ;ACP、 L DH的活性均由阳性 (+)增强到中等阳性 ( ) ;NOS活性由正常的弱阳性 (± )增强为阳性 (+) ;肝细胞器结构受损。结果表明 :ARF的尿毒素的大量淤积通过影响肝脏酶的活性来干扰和抑制糖代谢、三羧酸循环、蛋白质合成及解毒等功能 ,并导致肝损害发生。 2用改良的 NADPH-黄递酶法可显示肝组织 NOS的存在 ,该法操作简便 ,经济 ,特别适用于同时需要留取活组织做其它检查者。当输尿管结扎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 肝损害 实验研究 肾功能衰竭 酶组织化学 NOS 电镜 大鼠
下载PDF
一氧化氮在大鼠异种肝移植急性排异中的作用及其黄递酶组化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刁同进 李又林 +4 位作者 赵晓东 李冬梅 姚晓平 杨甲梅 吴孟超 《肝胆胰外科杂志》 CAS 2000年第4期193-197,共5页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肝移植急性反应中的功能作用及 NO合酶 (NOS)的细胞定位。方法 :应用金黄地鼠至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大鼠同基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观察 L - NMMA对受体存活期、AL T、TNF-α及移植肝的病理影... 目的 :探讨一氧化氮 (NO)在肝移植急性反应中的功能作用及 NO合酶 (NOS)的细胞定位。方法 :应用金黄地鼠至大鼠异种原位肝移植急性排斥反应及大鼠同基因原位肝移植动物模型 ,观察 L - NMMA对受体存活期、AL T、TNF-α及移植肝的病理影响 ,应用 NADPH - d组化染色观察 NOS的活性及其细胞来源。结果 :表明 L - NMMA可明显降低异种肝移植组受体存活期、加剧其肝功能恶化、上调 TNF-α、加剧移植肝的病理损害 ;异种肝移植组 NADPH- d组化染色呈强阳性 ,主要在肝实质细胞及浸润炎性细胞表达。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移植 急性排斥反应/外科学 一氧化氮 一氧化氮合酶/代谢 大鼠 金黄地鼠 NADPH-d黄递酶组化
下载PDF
海南血竭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TGFβ1及Ⅰ、Ⅲ型胶原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王继浩 蓝永洪 +4 位作者 樊守艳 杨卫丽 靳德军 袁勇 林世珍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4期448-451,共4页
目的:探讨海南血竭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沉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产生肝纤维化模型,设置模型组、空白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海南血竭总黄酮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实验末期... 目的:探讨海南血竭总黄酮对肝纤维化大鼠Ⅰ、Ⅲ型胶原蛋白沉积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CCl4诱导的大鼠产生肝纤维化模型,设置模型组、空白组、秋水仙碱治疗组、海南血竭总黄酮治疗组,分别灌胃给药。实验末期,取肝,采用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的病理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SP)法,RT-PCR法观察TGFβ1的表达。采用免疫组化(SP)法观察I、Ⅲ型胶原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四氯化碳模型大鼠肝脏出现典型的纤维化表现,肝脏胶原纤维间隙广泛形成,肝小叶与肝窦内胶原增生沉积明显,Ⅰ、Ⅲ型胶原(0.58±0.09)vs(7.40±0.55),(1.36±0.27)vs(6.48±0.82),(P均〈0.001)及TGFβ1表达明显增加;大剂量血竭总黄酮应用可以明显减轻肝脏胶原纤维增生沉积(P〈0.05),抑制肝脏Ⅰ、Ⅲ型胶原蛋白(2.38±0.57)vs(7.40±0.55),(2.13±0.44)vs(6.48±0.82),(P〈0.050.01)及TGFβ1表达。结论:海南血竭总黄酮可抑制肝纤维化大鼠肝脏Ⅰ、Ⅲ型胶原及TGFβ1表达,发挥对肝纤维化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南血竭 肝纤维化 TGFΒ1 Ⅰ、Ⅲ型胶原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RT-PCR
下载PDF
维生素E对大鼠急性肝损害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陈艳贤 熊希凯 +3 位作者 朱惠明 董大翠 张艳 蔡秋云 《解剖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S1期67-71,120+122,共7页
本文报告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害肝细胞酶的变化及维生素E的保护作用.以组织化学方法为主显示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镁—三磷酸腺苷酶(Mg^(++)ATPase)、5'-核苷酸酶(5'-NT)和酸性磷酸酶(AcP)。四氯化... 本文报告四氯化碳所致急性肝损害肝细胞酶的变化及维生素E的保护作用.以组织化学方法为主显示琥珀酸脱氢酶(SDH)、葡萄糖-6-磷酸酶(G-6-Pase)、镁—三磷酸腺苷酶(Mg^(++)ATPase)、5'-核苷酸酶(5'-NT)和酸性磷酸酶(AcP)。四氯化碳引致SDH、G-6-Pase、Mg^(++)ATPase和5'-NT活性下降,AcP活性升高;而先给维生素E的动物,除AcP升高外,其余酶活性所受影响较轻.结果表明,维生素E有保护肝细胞、抗四氯化碳损害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E 急性损害 四氯化碳 组织化学
下载PDF
乳鼠肝巨噬细胞的体外培养及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5
18
作者 金美善 姜玉顺 姜逢春 《延边医学院学报》 CAS 1992年第2期101-104,共4页
将1~5日龄的大白鼠(乳鼠)肝组织剪成小块,用低浓度的胶原酶(0.05%)与胰蛋白酶(0.06%)等量混合液直接消化,离心分离获得较多量的肝MΦ,并在含2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接种,在37℃恒温培养箱内静止培养。最初分离的MΦ为圆形,比肝... 将1~5日龄的大白鼠(乳鼠)肝组织剪成小块,用低浓度的胶原酶(0.05%)与胰蛋白酶(0.06%)等量混合液直接消化,离心分离获得较多量的肝MΦ,并在含20%小牛血清的1640培养基中接种,在37℃恒温培养箱内静止培养。最初分离的MΦ为圆形,比肝细胞大,折光性强,6h后已贴壁生长。MΦ生长3~5d时,通过相差显微镜观察到形态多样,大小不一,具有变形运动及吞噬功能,胞质内充满折光性强的粗大颗粒。0.1%苔盼蓝试验后,HE、瑞氏染色可见,胞质内有被吞噬的苔盼蓝颗粒及死亡的白细胞。经组织化学观察,ACP与ANAE活性强阳性,SDH活性弱阳性,PAP法显示Con-A受体染色,可见细胞膜周边呈强阳性,其余阳性反应。同时细微突起也很清晰,糖衣很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巨噬细胞 培养 组织化学
下载PDF
丙烯腈的肝脏毒性作用研究 被引量:8
19
作者 肖卫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74-77,共4页
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作业工人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异常阳性率及平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接触组内男性SGPT异常阳性率及平均水平较女性明显升高(P<0.01)。实验动物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 通过职业流行病学调查及动物实验研究的结果表明:作业工人血清谷丙转氨酶(SGPT)异常阳性率及平均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接触组内男性SGPT异常阳性率及平均水平较女性明显升高(P<0.01)。实验动物肝脏损害主要表现为线粒体、粗面内质网及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改变;乙醇有加速及加重丙烯腈所致肝脏损害的作用,丙烯腈具有非急性肝脏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 肝脏 谷丙转氨酶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大鼠反复肝切除后再生肝组织的实验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3
20
作者 吴毅平 吴在德 《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28-33,111,共7页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只,以第一次切肝量50%(A组),70%(B组),80%(C组)为分组标准,均作反复四次肝切除。动态观察其再生肝组织的酶组织化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A、B组三次... 9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三组,每组各30只,以第一次切肝量50%(A组),70%(B组),80%(C组)为分组标准,均作反复四次肝切除。动态观察其再生肝组织的酶组织化学,组织学及超微结构变化。结果显示:A、B组三次术后累计存活率(85%)明显高于C组(57%),P<0.01。A、B、C各组三次术后累计切肝率各为114.28%,120.72%,125.81%。A、B组SDH、ATPase、LDH活性改变相近,优于C组。各组CHE活性均处于低水平。ACP活性随切量,切次增加而增强。肝再生的方式既有小叶数量增多,面积增大,又有细胞肥大,细胞数量增加。电镜显示了增生活跃的肝细胞的核发裂像。所示线粒体结构受损与SDH活性下降相对应。研究证明;大鼠反复肝切除是可行的,第一次切肝量,切次多少是影响大鼠耐受反复肝切除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肝切除 肝再生 酶组织化学 组织学 超微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