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结核分枝杆菌L型致病性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马筱玲 黄谷良 +1 位作者 林特夫 张世馥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1期1-3,共3页
以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感染豚鼠,证明结核分枝杆菌变为L型后致病性减弱,发病时间延长,OT试验阴性,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的间质性炎症,有干酪样坏死,而无典型结核结节形成。原因在于细菌变为L型后细胞壁缺损,磷脂减... 以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感染豚鼠,证明结核分枝杆菌变为L型后致病性减弱,发病时间延长,OT试验阴性,引起的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组织的间质性炎症,有干酪样坏死,而无典型结核结节形成。原因在于细菌变为L型后细胞壁缺损,磷脂减少,不足以刺激巨噬细胞转变为上皮样组胞与郎罕氏巨细胞,而形成结核结节。在诊断上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L型 致病性 病原菌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征与利福平耐药水平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胡族琼 刘燕文 +6 位作者 周文 高璐璐 陈俊宇 谢伟胜 周德旺 曾少芳 钟炳棠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39-44,50,共7页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征与利福平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266株(109株利福平耐药株,157株利福平敏感株)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MIC值及其rpoB基因序列,分析不同突变特征的菌株其利福平MIC值的差异。结果 109株利福平耐药株r... 目的了解结核分枝杆菌rpoB基因突变特征与利福平耐药水平的关系。方法测定266株(109株利福平耐药株,157株利福平敏感株)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MIC值及其rpoB基因序列,分析不同突变特征的菌株其利福平MIC值的差异。结果 109株利福平耐药株rpoB基因皆发生错义突变,常见突变密码子531与526的突变频率分别为69.7%与17.4%。利福平耐药株中单密码子突变株占82.6%,多重密码子突变株占17.4%。531单密码子突变株与526单密码子突变株之间平均利福平MI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87),但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多重密码子突变株平均利福平MIC值(115.8μg/mL)显著高于单密码子突变株平均利福平MIC值(48.4μg/mL)(t=2.659,P=0.016)。利福平敏感株未发生错义突变。5.5%(6/109)的利福平耐药株仅在rpoB基因起始端发生突变,突变密码子分别是247,251和253。结论 531与526是最常见突变密码子,且以单密码子突变为主;531与526单密码子突变株之间利福平耐药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多重密码子突变株利福平耐药水平显著高于单密码子突变株利福平耐药水平;rpoB基因起始端突变可能是除利福平耐药决定区域之外导致利福平耐药的第2个耐药决定区;rpoB基因DNA序列分析有助于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耐药表型和耐药水平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poB突变 利福平 耐药水平 最低抑菌浓度
下载PDF
Taq Man-PCR技术诊断结核病的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11
3
作者 张金福 李传友 +7 位作者 陈效友 张健源 田苗 张旭霞 赵兵 王淑霞 高微微 马玙 《中国防痨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50-253,共4页
目的 探讨TaqMan -聚合酶链反应 (TaqMan -PCR)技术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5 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痰和外周血、1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以及 6 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和外周血应用TaqMan -... 目的 探讨TaqMan -聚合酶链反应 (TaqMan -PCR)技术在结核病快速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 15 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痰和外周血、1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以及 6 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和外周血应用TaqMan -PCR检测结核分支杆菌DNA ,痰、胸腔积液和脑脊液进行抗酸染色涂片检查 ,另外 ,痰标本还进行了BACTEC和改良罗氏培养 ;同期以5 2例肺癌患者的痰和外周血、5 0例恶性胸腔积液患者的胸腔积液以及 33例健康人的外周血作为对照进行TaqMan -PCR检测。 结果  15 5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的痰和外周血、130例结核性胸膜炎患者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以及 6 1例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脑脊液和外周血TaqMan -PCR的阳性率分别为 4 9.0 %和 5 1.6 %、4 5 .4 %和 38.5 %以及 5 0 .8%和 4 2 .6 % ,痰、胸腔积液和脑脊液TaqMan -PCR的阳性率显著高于抗酸染色涂片以及BACTEC和罗氏培养 (P <0 .0 5 )。TaqMan -PCR检测痰、胸腔积液和外周血的特异性分别为 96 .2 %、98%和 96 .5 %。结论 TaqMan -PCR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对结核病的快速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aqMan—PCR技术 诊断 结核病 临床应用 结核分支杆菌 脑脊液
下载PDF
噬菌体TM4、Guo1和D29对静止期结核菌裂解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柳岩 江莉莎 +2 位作者 姚义勇 曹俊 郭述良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研究噬菌体TM4、Guo1、D29能否裂解静止期结核菌。方法采用密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结核分枝杆菌构建静止期结核菌模型;采用药敏检测、金胺o-尼罗红荧光染色和电镜观察作为检测模型方法;采用most probable number(MPN)法计数作为裂... 目的研究噬菌体TM4、Guo1、D29能否裂解静止期结核菌。方法采用密闭培养至对数生长期的结核分枝杆菌构建静止期结核菌模型;采用药敏检测、金胺o-尼罗红荧光染色和电镜观察作为检测模型方法;采用most probable number(MPN)法计数作为裂解作用的检测指标。结果密闭培养11个月的静止期结核菌模型构建成功;经不同处理后,MPN计数结果为对照组1100,Guo1组23,TM4组23,D29组600,RFP组673,INH组887;与对照组相比,Guo1组和TM4组菌量明显减少(P<0.01,P<0.01),D29组菌量减少不明显(P=0.05);与RFP组相比,Guo1组和TM4组菌量亦明显减少(P<0.05,P<0.05),D29组菌量减少不明显(P>0.05);Guo1组和TM4组菌量无差异。结论噬菌体TM4和Guo1能够裂解静止期结核菌,噬菌体D29不能裂解静止期结核菌,噬菌体TM4和Guo1裂解能力无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 静止期结核菌 裂解 结核病
下载PDF
应用4种方法检测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对链霉素的耐受性(英文) 被引量:3
5
作者 吴雪琼 陆阳 +5 位作者 张俊仙 梁建琴 张广宇 李洪敏 吕翠环 丁北川 《Acta Genet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655-663,共9页
通过DNA测序、SSCP、RFLP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分析16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型,评价结核分枝杆菌rpsL或rrs基因突变与链霉素(SM)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比较4种分子方法检测SM耐受性的临床价值。98株耐SM分离株中,78株(79.6%)rps... 通过DNA测序、SSCP、RFLP和反向斑点杂交技术分析167株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基因型,评价结核分枝杆菌rpsL或rrs基因突变与链霉素(SM)耐受性之间的关系,比较4种分子方法检测SM耐受性的临床价值。98株耐SM分离株中,78株(79.6%)rpsL43位或88位密码子错义突变导致赖氨酸置换为精氨酸,6株(6.1%)rrs513位碱基A突变为C或T或516位C突变为T,14株(14.3%)未发现突变;69株SM敏感的分离株未发现这两个基因突变。应用SSCP、RFLP和RDBH方法分析上述突变和野生序列的结果与DNA测序完全一致,RDBH方法可从98株耐SM分离株中正确鉴定出84株(85.7%)分离株的5种突变基因型。结果表明,应用分子技术分析rpsL和rrs基因突变可快速检测大多数结核分枝杆菌对SM的耐受性,反向斑点杂交方法是一个快速、简便和可靠地检测药物耐受性的分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链霉素 药物耐受性 分子诊断 结核分枝杆菌
下载PDF
金银花体外抗结核活性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邱葵 刘宇红 +4 位作者 孔繁翠 赵兵 顾昊 徐佳佳 王鹤尧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09年第6期876-879,共4页
目的:探讨金银花体外抗结核活性。方法:使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金银花、绿原酸、异烟肼对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和金色分支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 目的:探讨金银花体外抗结核活性。方法:使用试管倍比稀释法测定金银花、绿原酸、异烟肼对结核分支杆菌标准株和金色分支杆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及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结果:金银花对金色分支杆菌的MIC为0.83mg·mL^(-1),MBC为1.75mg·mL^(-1),对H37Rv的MIC、MBC均为0.18mg·mL^(-1);绿原酸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均为0.18mg·mL^(-1);异烟肼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均为10.5μg·mL^(-1),异烟肼配伍金银花使用,异烟肼对两种分支杆菌的MIC、MBC为5.25μg·mL^(-1)。结论:金银花有抗结核活性。同异烟肼联合使用能显著降低异烟肼的MIC和MB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银花 结核分支杆菌 金色分支杆菌 最小抑菌浓度(MIC) 最小杀菌浓度(MBC)
下载PDF
短萼海桐抗结核实验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吴虢东 钱中清 +2 位作者 戴军 宝福凯 邓学端 《中国防痨杂志》 CAS 2007年第1期41-43,共3页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短萼海桐的抗结核活性。方法采用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含药血清MIC测定及体内抗结核动物实验。结果体外MIC测定短萼海桐在0.25~0.5 mg/ml浓度间出现明显抑菌现象;短萼海桐含药血清在80μg/ml浓度开始出现明... 目的通过实验了解短萼海桐的抗结核活性。方法采用体外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含药血清MIC测定及体内抗结核动物实验。结果体外MIC测定短萼海桐在0.25~0.5 mg/ml浓度间出现明显抑菌现象;短萼海桐含药血清在80μg/ml浓度开始出现明显抑菌现象;体内抗结核实验显示短萼海桐能显著延长结核病模型小鼠的生存时间,提高存活率。结论短萼海桐在体内外显示明显的抗结核作用,需进一步研究确定是否可开发成为新型的抗结核天然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萼海桐 分枝杆菌 结核 抗结核
下载PDF
结核杆菌含信号肽的Mtb8.4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被引量:5
8
作者 李晖 任小华 +1 位作者 钟森 任红 《实用预防医学》 CAS 2004年第6期1084-1086,共3页
目的 对结核杆菌新抗原—带信号肽的Mtb8.4(MS)进行基因克隆 ,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并加以鉴定。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 3 7Rv株基因组中扩增出带信号肽的Mtb8.4(MS)目的基因 ,经HindⅢ和EcoRⅠ消化后 ,与 pcDNA... 目的 对结核杆菌新抗原—带信号肽的Mtb8.4(MS)进行基因克隆 ,构建其真核表达质粒并加以鉴定。 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 (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 3 7Rv株基因组中扩增出带信号肽的Mtb8.4(MS)目的基因 ,经HindⅢ和EcoRⅠ消化后 ,与 pcDNA3 .1(+ )载体进行连接重组。  结果 pcDNA3 .1(+ ) -MS真核表达质粒构建完成后 ,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PCR及DNA测序等多种方法进行鉴定 ,证实其构建成功。 结论 pcDNA3 .1(+ ) -MS真核表达质粒的成功构建 ,为进一步研究该质粒的免疫保护效果 ,了解信号肽序列在MS蛋白表达和分泌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制备相应的结核病DNA疫苗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MS PCR 基因克隆
下载PDF
多重PCR-变性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结核致病菌群并同步鉴别致病菌种 被引量:3
9
作者 陈茹 高小博 +3 位作者 郭爱珍 刘志玲 吴晓薇 朱道中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04-1510,共7页
本研究旨在运用多重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原理,建立快速检测人兽结核致病菌群并鉴别主要致病菌种的新方法。建立了四重PCR-DHPLC方法,可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特异的IS6110和IS1081插入序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 本研究旨在运用多重PCR联合变性高效液相色谱(DHPLC)技术原理,建立快速检测人兽结核致病菌群并鉴别主要致病菌种的新方法。建立了四重PCR-DHPLC方法,可同时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MTC)特异的IS6110和IS1081插入序列、结核分枝杆菌特异结构基因和牛分枝杆菌特异结构基因共4个目标基因。采用13种分枝杆菌标准菌株和分离株以及23种常见微生物样品进行特异性试验,采用纯化标准菌株DNA以及克隆了扩增序列的重组质粒DNA进行检测灵敏度试验,采用从临床疑似发病牛群采集的牛组织样品进行临床检测试验,并与细菌分离培养方法进行比对。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多重PCR-DHPLC方法能特异检测MTC并准确鉴别结核分枝杆菌和牛分枝杆菌,而对其它11种分枝杆菌以及23种常见微生物样品均呈典型阴性检测结果;检测灵敏度达到每个反应102~103基因拷贝或3.6~6.8fg DNA模板浓度。采用该法从39份临床疑似样品中检出33份MTC阳性并检出其中28份为牛分枝杆菌阳性,而培养法检出21份阳性样品。采用该法临床检测全程可缩短至1d之内,其中对纯化DNA样品的检测分析可在2h内完成。本研究为人兽结核致病菌(群)的快速检测鉴别提供了新型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性高效液相色谱 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 结核分枝杆菌 牛分枝杆菌
下载PDF
探讨荧光定量PCR在结核菌检测中的应用 被引量:16
10
作者 李洪敏 王治伟 +2 位作者 张霞 苗青 刘银萍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11期1436-1438,共3页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350株临床分离株,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抗酸染色和培养法。结果荧光定量PCR、染色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 目的探讨荧光定量PCR技术在检测临床标本中结核分枝杆菌的应用价值。方法通过荧光定量PCR技术鉴定350株临床分离株,进行结核分枝杆菌的菌种鉴定和定量分析,同时进行抗酸染色和培养法。结果荧光定量PCR、染色和培养法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8.8%(128/330),21.8%(72/330),29.7%(98/330),提高阳性检出率(涂阴)16.97%(56/330),菌种鉴定特异性实验符合率为100%。结论荧光定量PCR技术是一种快速、敏感、特异性强的结核分枝杆菌辅助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荧光定量PCR 定量分析 菌种鉴定
下载PDF
噬菌体TM4复苏结核休眠菌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甘易玲 郭述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3-16,22,共5页
目的探索噬菌体TM4对结核休眠菌复苏的作用。方法采用密闭培养对数生长期结核菌构建休眠菌模型;采用药敏检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作为模型检测方法;采用菌落计数和电镜观察作为复苏的检测指标。结果密闭培养180 d休眠菌模型构建... 目的探索噬菌体TM4对结核休眠菌复苏的作用。方法采用密闭培养对数生长期结核菌构建休眠菌模型;采用药敏检测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电镜)观察作为模型检测方法;采用菌落计数和电镜观察作为复苏的检测指标。结果密闭培养180 d休眠菌模型构建成功;培养3 d复苏促进因子(Rpf)E组管底菌量多于空白组和TM4组,培养8 d噬菌体TM4组管底菌量多于空白组,后续观察见TM4组和Rpf E组管底菌量均较前有所增加。混合液培养第1日时,空白组、TM4组和Rpf E组的菌落计数均为0;培养第6日时,菌落计数分别是0、0.7×102和2×104CFU/mL;培养第14日时,菌落计数分别是3.4×10、1.68×107和2.1×109CFU/mL。培养第17日时,电镜观察发现混合物TM4组有大量薄壁结核菌、部分厚壁结核休眠菌和结核菌细胞碎片,Rpf E组满视野薄壁的结核菌,空白组含大量厚壁的结核休眠菌和少数薄壁结核菌。结论噬菌体TM4能够复苏结核休眠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TM4 结核休眠菌 复苏 结核病
下载PDF
结核杆菌耐利福定与细菌RNA聚合酶变异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李显志 张欣凤 +1 位作者 蒋天蓉 王浴生 《中国抗生素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11-314,共4页
选用结核杆菌H37Rv,于体外诱导筛选获得耐利福定(1250μg/ml)菌株,检测了利福定抗结核杆菌活性及其与6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交叉耐药性;以3H-尿苷进行掺入实验,发现利福定明显抑制3H-尿苷掺入敏感菌,而对掺入耐药菌则无抑制;提取及分析... 选用结核杆菌H37Rv,于体外诱导筛选获得耐利福定(1250μg/ml)菌株,检测了利福定抗结核杆菌活性及其与6种常用抗结核药物的交叉耐药性;以3H-尿苷进行掺入实验,发现利福定明显抑制3H-尿苷掺入敏感菌,而对掺入耐药菌则无抑制;提取及分析结核杆菌RNA聚合酶,发现敏感菌酶活性受利福定明显抑制,耐药菌酶活性则未见抑制。结果提示:结核杆菌耐利福定与耐药菌RNA聚合酶改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利福定 结核杆菌 RNA聚合酶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抗原Rv3117的克隆表达和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汤俊明 陈翠翠 +2 位作者 王学才 赵俊伟 张舒林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444-1447,共4页
目的克隆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3117蛋白,并进行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核分枝杆菌Rv3117基因,克隆入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Rv3117,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E.coli)plysS(DE3),异丙基硫代-β... 目的克隆表达结核分枝杆菌Rv3117蛋白,并进行诱导小鼠免疫应答的初步研究。方法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结核分枝杆菌Rv3117基因,克隆入pET32a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ET32a-Rv3117,转化入大肠埃希菌BL21(E.coli)plysS(DE3),异丙基硫代-β-D-半乳糖苷(IPTG)诱导表达,镍柱亲和纯化,通过SDS-PAGE鉴定其表达情况;以目的蛋白免疫C57BL/6小鼠血清并行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成功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Rv3117,获得纯化的目的蛋白,其在E.coli BL21 plysS(DE3)中主要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相对分子质量(48 100)与预期相符。Western blotting分析结果显示在目标位置有阳性条带。结论成功克隆结核分枝杆菌重组蛋白Rv3117,其能够诱导C57BL/6小鼠的免疫应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Rv3117 克隆 WESTERN BLOTTING
下载PDF
分枝杆菌噬菌体DNAⅢ的遗传学信息及抗结核潜力初步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甘易玲 刘平 +1 位作者 邬亭亭 郭述良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23-1327,1332,共6页
目的了解分枝杆菌噬菌体DNAⅢ的遗传学信息,初步探索其在抗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试剂盒提取噬菌体DNA,鸟枪法测序,Phred/Phrad/Consed软件包组装、拼接重叠群,PCR扩增连接重叠群缺口。通过DNAStar软件包中的EditSeq软件、Glimmer ... 目的了解分枝杆菌噬菌体DNAⅢ的遗传学信息,初步探索其在抗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潜力。方法试剂盒提取噬菌体DNA,鸟枪法测序,Phred/Phrad/Consed软件包组装、拼接重叠群,PCR扩增连接重叠群缺口。通过DNAStar软件包中的EditSeq软件、Glimmer 3.0基因预测软件、共线性分析及构建DNAⅢ的系统发育树等对DNAⅢ基因组的遗传学信息进行分析。检测DNAⅢ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并行体外抗结核菌实验。结果 DNAⅢ基因组是含39 520 bp的线性双链DNA,G+C含量是66.83%,不含tRNA和串联重复序列;DNAⅢ有60个基因,gene 32编码整合酶,但未发现编码阻遏蛋白的基因;DNAⅢ与Angel和BPs核苷酸序列相似度高,且具有清晰的共线性;与DNAⅢ关系最近的是Liefie。DNAⅢ对温度、乙醇及酸碱度均敏感;抗结核菌实验第1、2、3天的DNAⅢ组结核菌数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NAⅢ是一株能有效杀灭结核菌的G簇烈性分枝杆菌噬菌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DNAⅢ 基因组 结核菌 抗结核菌
下载PDF
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粘附ECa_(109)细胞的荧光染色法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陈峥宏 朱以勇 王和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761-763,共3页
目的采用荧光染色法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稳定L型对ECa109细胞的粘附和探讨其致病作用与机理。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感染食管癌上皮细胞(ECa109细胞)单层培养物,经荧光染料(Ho-echst33258)染色后在荧... 目的采用荧光染色法观察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稳定L型对ECa109细胞的粘附和探讨其致病作用与机理。方法将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感染食管癌上皮细胞(ECa109细胞)单层培养物,经荧光染料(Ho-echst33258)染色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L型的细胞粘附与致病作用。分别用胰蛋白酶、盐酸(0.1mol/L)或氢氧化钠(0.1mol/L)、过碘酸钠、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进行粘附阻断试验。结果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可粘附于ECa109细胞和引起细胞病变,但L型菌细胞经沸水浴、胰蛋白酶、盐酸或氢氧化钠处理及ECa109细胞经胰蛋白酶或过碘酸钠处理,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对ECa109细胞的粘附作用明显降低或消失。结核分枝杆菌纯蛋白衍生物(PPD)对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的粘附性未见显著影响。结论结核分枝杆菌稳定L型能够粘附ECa109细胞和引起细胞病变,其粘附作用与L型细胞膜表面蛋白暴露并与ECa细胞表面糖蛋白受体特异性结合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分枝杆菌 细菌L型 荧光染色 粘附
下载PDF
肺结核患者血浆和胸水中抑瘤素-M检测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2
16
作者 翟景南 张明霞 +4 位作者 张洁云 邱振纲 陈骑 朱秀云 陈心春 《临床肺科杂志》 2012年第4期675-676,共2页
目的探讨血浆和胸水中抑瘤素-M在肺结核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4例健康体检者、2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和10例结核性胸膜炎胸水中OSM的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浆中OSM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 目的探讨血浆和胸水中抑瘤素-M在肺结核中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检测24例健康体检者、21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血浆和10例结核性胸膜炎胸水中OSM的水平。结果肺结核患者血浆中OSM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意义;结核性胸膜炎患者胸水中OSM高于肺结核患者血浆中OSM水平,差异有统计意义。结论OSM是局部病灶炎症反应的重要作用因子,可能参与了肺结核的免疫发病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瘤素-M 肺结核 结核性胸膜炎 ELISA
下载PDF
结核杆菌感染T细胞介导免疫应答研究的新进展 被引量:6
17
作者 白旭华 霍万学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2年第1期75-79,共5页
结核病对免疫学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它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具有持久性特点。在对人和动物进行实验时,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之一为感染早期T细胞免疫应答延迟。新近研究揭示了此种延迟应答的机制:通过结... 结核病对免疫学家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它是一种慢性传染性疾病,病原体具有持久性特点。在对人和动物进行实验时,检测到结核分枝杆菌适应性免疫应答的特点之一为感染早期T细胞免疫应答延迟。新近研究揭示了此种延迟应答的机制:通过结核杆菌抑制免疫细胞(CD4+和CD8+T细胞及DC)凋亡延迟应答,通过特异性Treg细胞抑制作用延迟应答。结核杆菌慢性感染期间存在IFNγ信号调节网络和ESAT-6抗原的慢性刺激作用,抗原特异性PD-1+CD4+T细胞具有高度增殖分化为更多终末效应性T细胞的潜能,以此可调节和维持免疫应答。深入了解抗原特异性T细胞调节与维持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机制,有益于抗结核疫苗的设计和研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T细胞 免疫应答
下载PDF
乙醇对结核分枝杆菌M_r 38000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可溶性表达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军兰 徐焰 +2 位作者 苏明权 郝晓柯 于文彬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60-362,共3页
目的:探讨乙醇促进结核分枝杆菌Mr38000蛋白 的可溶性表达,并获得可溶性的Mr38000重组蛋白.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中 扩增出Mr38000蛋白的编码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插 入载体pGEX 4T 2中,将重组质... 目的:探讨乙醇促进结核分枝杆菌Mr38000蛋白 的可溶性表达,并获得可溶性的Mr38000重组蛋白.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从结核分枝杆菌H37Rv基因组中 扩增出Mr38000蛋白的编码基因,用限制性内切酶消化后插 入载体pGEX 4T 2中,将重组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乙 醇添加剂存在下,经IPTG诱导,表达GST 38融合蛋白;聚丙 烯酰胺凝胶电泳(SDS PAGE)分析融合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 及表达形式,免疫印迹法鉴定融合蛋白的活性.结果:经PCR 扩增后证实为Mr38000蛋白的基因,成功构建了具有正确基 因序列的重组表达载体,在大肠杆菌BL21中诱导表达融合蛋 白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8%.在乙醇存在下,可溶性目的蛋白的 表达量约是无乙醇时的5倍.结论:在原核表达中乙醇作为一 种添加剂可以促进结核分枝杆菌Mr38000蛋白在大肠杆菌 BL21中的可溶性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枝杆菌 结核 MR 38000蛋白 融合蛋白 可溶性蛋白
下载PDF
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技术快速筛选结核杆菌的利福平耐药性 被引量:7
19
作者 吴为群 张扣兴 +3 位作者 谢灿茂 严英硕 王晓波 容中生 《中国抗感染化疗杂志》 2003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别检测了 4 0株RFP药物敏感及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先用PCR扩增rpoB基因 ,... 目的 :探讨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直接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利福平 (RFP)药物敏感性的可行性。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PCR SSCP)技术分别检测了 4 0株RFP药物敏感及耐药的结核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先用PCR扩增rpoB基因 ,随后用SSCP方法鉴定其扩增产物有无突变 ,并与药敏试验结果作对照分析。 结果 :所有临床分离株均观察到rpoB基因PCR扩增产物。 4 0株RFP敏感的临床分离株SSCP带谱与结核分枝杆菌H3 7RV标准株相同 ,4 0株RFP耐药株中37株检测到突变图谱。与Bactec结果对照 ,用PCR SSCP技术检测结核分枝杆菌RFP耐药性的敏感性为 93% ,特异性为10 0 %。结论 :结核分枝杆菌耐RFP是其rpoB基因突变所致。PCR SSCP技术可用于结核分枝杆菌RFP药物敏感性的直接快速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杆菌 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 利福平 药物耐受 抗菌药物
下载PDF
应用PCR-SSCP检测结核分支杆菌链霉素耐药基因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吴雪琼 庄玉辉 +2 位作者 何秀云 李国利 张晓刚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7年第3期12-14,共3页
结核病耐药问题十分严重,传统的药敏实验需1~2月。Sm是一线抗结核药物,结核分支杆菌耐Sm最常见的分子机制是由于核糖体S12蛋白编码基因(rpsL)突变。该文应用PCR-SSCP分析了62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rpsL基因,以H37Rv标准菌... 结核病耐药问题十分严重,传统的药敏实验需1~2月。Sm是一线抗结核药物,结核分支杆菌耐Sm最常见的分子机制是由于核糖体S12蛋白编码基因(rpsL)突变。该文应用PCR-SSCP分析了62个结核分支杆菌临床分离株的rpsL基因,以H37Rv标准菌株为对照,13个药物敏感菌株中12个rpsL基因未见SSCP异常;37个耐Sm株中,31个(83.8%)有rpsL基因泳动异常;12个耐其它抗结核药物林中,仅1个单链DNA泳动异常。因此,PCR-SSCP有希望成为简便、快速地检测结核分支杆菌耐药突变株的方法,弥补常规药敏试验的不足,指导临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R-SSCP 耐药基因 结核分支杆菌 结核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