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从南庄桥遗址的稻硅酸体看早期水稻的系统演变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郑云飞
刘斌
+2 位作者
松井章
宇田津彻朗
藤原宏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0-346,共7页
植物硅酸体分析是研究作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了解新石器时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以及栽培稻系统的历史变迁 ,我们从浙江省南庄桥遗址 5~ 12层中采集了 16份土样和 8份陶片及红烧土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 14份土样和 6份...
植物硅酸体分析是研究作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了解新石器时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以及栽培稻系统的历史变迁 ,我们从浙江省南庄桥遗址 5~ 12层中采集了 16份土样和 8份陶片及红烧土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 14份土样和 6份陶片中发现了稻的硅酸体 ,分别属于马家浜文化(B.C. 4 5 0 0~B.C. 380 0 )和良渚文化 (B.C. 35 0 0~B.C. 2 0 0 0 ) ,说明这个遗址及其周围从距今 6 0 0 0年左右起就已经栽培水稻了。对发现的稻硅酸体进行形状解析结果显示 ,伴随历史的发展稻硅酸体的长、宽、厚增大 ,形状系数 b/ a减小 ;在 4个形状特性的分布上看到同样的趋势 ,表明从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稻的硅酸体有一个向大尺寸、尖长型方向变化的过程。根据稻硅酸体形状解析结果 ,我们认为遗址早期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正在分化的多样性的群体 ,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庄桥遗址
稻硅酸体
早期水稻
系统演变
新石器时代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南庄桥遗址的稻硅酸体看早期水稻的系统演变
被引量:
10
1
作者
郑云飞
刘斌
松井章
宇田津彻朗
藤原宏志
机构
浙江大学农史研究室
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日本奈良国立文化财研究所
日本宫崎大学
出处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40-346,共7页
基金
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 (0 980 4 )
浙江省留学回国人员基金资助项目 (5 0 0 84 )
日本学术振兴会资助项目
文摘
植物硅酸体分析是研究作物起源进化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了解新石器时代栽培作物的种类以及栽培稻系统的历史变迁 ,我们从浙江省南庄桥遗址 5~ 12层中采集了 16份土样和 8份陶片及红烧土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结果从 14份土样和 6份陶片中发现了稻的硅酸体 ,分别属于马家浜文化(B.C. 4 5 0 0~B.C. 380 0 )和良渚文化 (B.C. 35 0 0~B.C. 2 0 0 0 ) ,说明这个遗址及其周围从距今 6 0 0 0年左右起就已经栽培水稻了。对发现的稻硅酸体进行形状解析结果显示 ,伴随历史的发展稻硅酸体的长、宽、厚增大 ,形状系数 b/ a减小 ;在 4个形状特性的分布上看到同样的趋势 ,表明从马家浜文化到良渚文化稻的硅酸体有一个向大尺寸、尖长型方向变化的过程。根据稻硅酸体形状解析结果 ,我们认为遗址早期的栽培稻可能是一些正在分化的多样性的群体 ,随着历史的向前发展 。
关键词
南庄桥遗址
稻硅酸体
早期水稻
系统演变
新石器时代
Keywords
rice ( Oryza sativa L )
subspecies
plant opal
the Neolithic age
nanzhuangqiao site
分类号
S511.021 [农业科学—作物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从南庄桥遗址的稻硅酸体看早期水稻的系统演变
郑云飞
刘斌
松井章
宇田津彻朗
藤原宏志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