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700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长春市地铁轻轨站内实测PM 2.5,PM 10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春青 鲜杭键 +2 位作者 芦国斌 李超 王亦姝 《吉林建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60-66,共7页
本文以长春市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繁荣路站和轻轨(LRT)3号线亚泰大街站内环境为测试站,对站内PM 2.5与PM 10进行了连续11天的数据采样.由Aerocet-831手持式室内颗粒物监测仪测得地铁站内PM 2.5和PM 10浓度区间分别为122.08μg/m^(3)~167.9... 本文以长春市轨道交通地铁1号线繁荣路站和轻轨(LRT)3号线亚泰大街站内环境为测试站,对站内PM 2.5与PM 10进行了连续11天的数据采样.由Aerocet-831手持式室内颗粒物监测仪测得地铁站内PM 2.5和PM 10浓度区间分别为122.08μg/m^(3)~167.98μg/m^(3)和276.25μg/m^(3)~415.58μg/m^(3),轻轨站内PM 2.5和PM 10浓度区间分别为13.63μg/m^(3)~80.17μg/m^(3)和31.28μg/m^(3)~197.08μg/m^(3),室外环境PM 2.5和PM 10浓度分别为11μg/m^(3)~62μg/m^(3)和23μg/m^(3)~72μg/m^(3).利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多变量相关性分析,并得知室外PM 2.5浓度与轻轨站内PM 2.5浓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性值为0.827,室外PM 10浓度与轻轨站内PM 10浓度之间的皮尔逊相关性值为0.6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pm 10 地铁 轻轨(LRT)
下载PDF
2017—2018年秋冬季唐山市PM 2.5中元素组成特征及来源解析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铁金 于海洋 +4 位作者 何友江 苗云阁 高元官 李娜 王婉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30-2039,共10页
为研究唐山市大气PM 2.5中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10月19日—2018年1月31日(秋冬季)在唐山市的超级站(典型城市站点)、开平站(工业站点)和古冶站(工业站点)开展了PM 2.5的手工连续采样,定量分析测定了PM 2.5中23种无机元素.结果... 为研究唐山市大气PM 2.5中元素组成特征及其来源,于2017年10月19日—2018年1月31日(秋冬季)在唐山市的超级站(典型城市站点)、开平站(工业站点)和古冶站(工业站点)开展了PM 2.5的手工连续采样,定量分析测定了PM 2.5中23种无机元素.结果表明:Si、Al、Ca和Na等地壳元素的质量浓度均在10月最高,在1月最低.10月,ρ(Cr)在开平站最高(0.0200μg/m 3),随后逐月略微降低,其主要受钢铁冶炼工业的减产和限产影响.多数重金属元素质量浓度在11月或12月最高,包括Zn、Pb、Mn、Cu、Ni、Se、V、Cd和Co,其可能受燃煤取暖影响.Cd、Zn、Pb和Cu四种元素的富集因子值分别为2677、616、422和77,均达到极强富集,且均受人为排放源影响最大.基于因子分析法得出,唐山市大气PM 2.5中元素的主要来源有燃煤源、钢铁工业源与扬尘源的混合源、交通源以及土壤扬尘源,其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6.3%、21.6%、7.1%、5.4%.研究显示,秋冬季唐山市大气颗粒物PM 2.5中元素最主要的污染来源为工业源、燃煤源和扬尘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元素 富集因子 因子分析
下载PDF
控制室内甲醛和PM 2.5的新风净化系统优化设计 被引量:4
3
作者 邹惠芬 岳志安 +2 位作者 彭辉 许华萌 徐珊珊 《沈阳建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712-719,共8页
目的探讨在新风净化系统下室内空气品质的变化情况,提出控制室内污染物的合理方法.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以某办公房间在雾霾天气典型工况下的实测结果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模拟3种送风方式和3种排风口位置下新风净化系统对室内甲醛和可吸入... 目的探讨在新风净化系统下室内空气品质的变化情况,提出控制室内污染物的合理方法.方法建立数学模型,以某办公房间在雾霾天气典型工况下的实测结果对计算模型进行验证;模拟3种送风方式和3种排风口位置下新风净化系统对室内甲醛和可吸入肺颗粒物PM 2.5的净化情况.结果3种送风方式中,置换通风方式对室内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最好;3种排风口位置中,靠近污染源的位置,新风净化系统对室内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最好.结论当室外PM 2.5的质量浓度≤150μg/m 3时,新风净化系统能够较好地净化室内PM 2.5,当室内采用置换通风方式,并将排风口布置在靠近污染源的位置时,新风净化系统对污染物的净化效果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风净化系统 室内空气品质 甲醛 pm 2.5
下载PDF
武陵山区不同类型植被叶片PM 2.5滞纳量研究
4
作者 罗佳 田育新 +5 位作者 朱昕 王育坚 牛艳东 曾掌权 邓楠 王景弟 《湖南林业科技》 2020年第4期47-54,共8页
以武陵山区不同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不同类型植物、不同类型林分和不同植被配置类型林分叶片PM 2.5滞纳量。结果表明:不同乔木树种单位叶面积PM 2.5滞纳量在(0.020±0.0002)^(0.230±0.0200)μg·cm-... 以武陵山区不同类型植被为研究对象,应用气溶胶再发生器测定不同类型植物、不同类型林分和不同植被配置类型林分叶片PM 2.5滞纳量。结果表明:不同乔木树种单位叶面积PM 2.5滞纳量在(0.020±0.0002)^(0.230±0.0200)μg·cm-2之间,其中柏木、马尾松、杉木的排前3位,油桐和棕榈位于最后2位;不同灌木树种单位叶面积PM 2.5滞纳量为(0.016±0.0003)^(0.400±0.0400)μg·cm-2,其中茶树、花椒和檵木位于前3位;不同草本植物单位叶面积PM 2.5滞纳量在(0.040±0.0010)^(0.290±0.0160)μg·cm-2之间,其中莎草、鳞毛蕨和蒲公英位于前3位,芒草和苔草位于最后2位。不同类型植被单位叶面积PM 2.5滞纳量排序为草本(0.160±0.0910μg·cm-2)>灌木(0.120±0.0930μg·cm-2)>乔木(0.100±0.0640μg·cm-2)>毛竹(0.050±0.0100μg·cm-2)。不同类型林分单位面积年PM 2.5滞纳量在(0.160±0.0020)^(2.220±0.1200)kg·hm-2·a-1之间,其中最大的马尾松林是最小的油桐林的13.88倍。不同植被配置类型林分单位面积年PM 2.5滞纳量在(0.290±0.0300)^(1.610±0.0600)kg·hm-2·a-1之间,其中混交林的最大,纯林的居中,灌草的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滞纳量 植被类型 叶片 武陵山区
下载PDF
有效捕捉PM 2.5并释放负离子的PVDF纳米纤维
5
作者 刘兆麟 《国际纺织导报》 2020年第4期1-3,9,共4页
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掺杂负离子粉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可对PM 2.5进行有效过滤并能释放负离子。通过调节负离子粉质量分数控制纤维形貌,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形态结构,并研究了PVDF纳米纤维的空气过滤性能和负离子释放性... 采用静电纺丝工艺制备的掺杂负离子粉的聚偏氟乙烯(PVDF)纳米纤维,可对PM 2.5进行有效过滤并能释放负离子。通过调节负离子粉质量分数控制纤维形貌,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形态结构,并研究了PVDF纳米纤维的空气过滤性能和负离子释放性能。结果表明:随着负离子粉质量分数的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先迅速减小而后逐渐增大。当负离子粉质量分数达9%时,负离子粉颗粒在纤维表面团聚。过滤效率和气流阻力先上升后下降。负离子粉质量分数为3%时,过滤品质因子达到最大,且负离子释放量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聚偏氟乙烯 纳米纤维 负离子
下载PDF
不同污染程度下PM 2.5质量浓度及其水溶性离子变化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鲁绍伟 温佳美 +3 位作者 李少宁 赵娜 蒋燕 张勇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61-66,共6页
对PM 2.5水溶性离子特征及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好地发挥植被的生态效益,提高空气质量。以北京南海子公园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观测点,运用双通道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PM 2.5质量浓度,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PM 2.5样品中水溶性离子... 对PM 2.5水溶性离子特征及关系进行了分析,旨在更好地发挥植被的生态效益,提高空气质量。以北京南海子公园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为观测点,运用双通道颗粒物在线监测设备实时监测PM 2.5质量浓度,使用离子色谱仪测定PM 2.5样品中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分析两个观测点PM 2.5质量浓度及水溶性离子特征。南海子公园和西山国家森林公园年均PM 2.5质量浓度分别为90.64、81.45 mg·L^-1,两个观测点环境空气PM 2.5质量浓度均呈冬季最高,春秋次之,夏季最低。PM 2.5水溶性离子中的主要组成成分为SO^2-4、NO^-3、Na^+,其质量浓度四季变化主要受PM 2.5质量浓度影响;二次离子(SO^2-4、NO^-3、NH^+4)季节变化和PM 2.5变化一致,除NO-2外,Na^+、Cl-、NO^-3、Mg^2+、Ca^2+质量浓度季节差异明显。四季内不同梯度下PM 2.5及其水溶性离子质量浓度在空间上都呈现一定的分布规律:南海子公园高于西山国家森林公园。PM 2.5受SO^2-4、Na^+、NO^-3、NH^+4影响较大,基本呈正相关关系,SO^2-4、NO^-3、Na^+、NH^+4的相关性极显著(P=0.88、P=0.83、P=0.90),NO^-3和Na^+、NH^+4之间关系也较显著(P=0.86、P=0.67),Ca^2+、Mg^2+相关性极明显(P=0.96),其他水溶性离子间无明显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污染程度 pm 2.5 水溶性离子 变化特征
下载PDF
森林覆被率等因子与PM 2.5的时间滞后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李三 郭金禄 郑煜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59-665,共7页
利用黑龙江省13个市(区)的170820个数据,运用2SLS方法以森林覆被率等11个影响因素为指标,建立了3个不同时间段的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了森林覆被率等影响因素与PM 2.5时间滞后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①PM 2.5的时间滞后效应... 利用黑龙江省13个市(区)的170820个数据,运用2SLS方法以森林覆被率等11个影响因素为指标,建立了3个不同时间段的静态面板和动态面板回归模型,探究了森林覆被率等影响因素与PM 2.5时间滞后效应的关系。结果表明:①PM 2.5的时间滞后效应是当期PM 2.5浓度积累的影响因素,且随着时间的推移,PM 2.5时间滞后效应对当期PM 2.5浓度积累的促进作用逐渐减弱;②随着PM 2.5时间滞后效应的逐渐减弱,森林覆被率、气温对PM 2.5浓度积累所起的阻碍作用逐渐增强,PM 10、CO对PM 2.5浓度积累的促进作用逐渐增强,而风速对当期PM 2.5浓度积累所起的阻碍作用逐渐减弱;③PM 2.5时间滞后效应呈现出惯性的同时,森林覆被率、PM 10、CO、气温、风速对PM 2.5的作用也具有了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覆被率 pm 2.5时间滞后效应 动态面板数据模型 2SLS方法
下载PDF
半肝切除术中不同组织产生手术烟雾PM 2.5浓度及防护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谭文君 朱皓阳 +6 位作者 张娜娜 向俊西 任冯刚 王越 郭嘉雯 吴荣谦 吕毅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8期3258-3260,共3页
[目的]探讨半肝切除术中不同组织产生的手术烟雾中PM2.5浓度的分布特点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50例左/右半肝切除术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智能PM2.5检测仪分别检测电刀切割脂肪、肌... [目的]探讨半肝切除术中不同组织产生的手术烟雾中PM2.5浓度的分布特点及防护措施。[方法]选取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2017年1月-2017年12月50例左/右半肝切除术病人为研究对象,利用智能PM2.5检测仪分别检测电刀切割脂肪、肌肉、血管及肝脏组织时,主刀医生口鼻处约5cm范围内的空气中PM2.5的浓度。利用医用一次性口罩及防雾霾口罩分别遮盖PM2.5检测仪的采样口,检测同一区域内PM2.5的浓度。[结果]电刀切割肝脏组织产生的PM2.5浓度最高,可达(303.10±108.95)μg/m^3,为严重污染;其次为肌肉(110.07±50.47)μg/m^3,为轻度污染。经医用一次性口罩及防霾口罩过滤后,PM2.5浓度可分别降低约40%、75%。[结论]肝脏产生的PM2.5浓度最高且经医用一次性口罩并不能达到有效防护,防霾口罩可有效防护但因透气性差未广泛应用,新型材质的口罩有待研发,以确保手术室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肝切除术 手术烟雾 pm2.5浓度 医用口罩 肝脏 肌肉
下载PDF
白及提取物对PM 2.5致小鼠亚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姚玥 沈颖芝 +5 位作者 李伟 李昶 蒋福升 金丽霞 周芳美 丁志山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33-36,I0030,I0031,共6页
目的研究白及提取物对PM 2.5致小鼠亚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集空气中的PM 2.5制备成PM 2.5悬液;乙醇回流法制备白及醇提物,水提醇沉法制备白及多糖。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2只:正常组、气注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气注PM... 目的研究白及提取物对PM 2.5致小鼠亚急性肺损伤的干预作用。方法采集空气中的PM 2.5制备成PM 2.5悬液;乙醇回流法制备白及醇提物,水提醇沉法制备白及多糖。将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10组,每组12只:正常组、气注生理盐水组、模型组、气注PM 2.5+灌胃生理盐水组、多糖组、乙醇提取物组、复方组,每种提取物分别设置预防组和治疗组。预防组于染毒前连续7 d灌胃给药,第8、11、14、17天除小鼠气管滴注PM 2.5悬液(0.2 mg/40μL),建立PM 2.5致小鼠亚急性肺损伤模型,气注生理盐水组滴注等体积生理盐水,正常组不作处理;治疗组于染毒建模期间灌胃给药7 d。多糖、乙醇提取物、复方的剂量分别为200、100、100 mg/kg多糖+50 mg/kg乙醇提取物。观察肺组织形态学变化;采用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cytometric beads array,CB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炎症因子表达情况;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检测BALF中氧化因子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肺组织病理切片中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泡内出血及渗出,肺泡融合等;与模型组相比,白及预防及治疗组均显示出较轻的肺组织病理损伤情况;白及提取物可显著降低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等炎症因子及LDH、MDA、NO等氧化因子的水平(P<0.01)。结论白及提取物可通过抑制肺部炎性反应及调节氧化应激以起到改善PM 2.5诱导的亚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及 pm 2.5 肺损伤 炎性反应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太原市森林公园林带对空气PM 2.5的净化效率 被引量:9
10
作者 武晓红 张先平 +3 位作者 李晓迪 闫彩云 宋丽红 耿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60-265,共6页
开展城市绿地滞尘效应研究对指导城市绿地建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了研究城市交通主干道周边绿地的滞尘效应,以太原市森林公园西侧紧邻滨河东路南北长600 m,东西宽100 m的针叶混交林带为研究对象,在林带最西侧与道路交界处设对照点(0 ... 开展城市绿地滞尘效应研究对指导城市绿地建设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了研究城市交通主干道周边绿地的滞尘效应,以太原市森林公园西侧紧邻滨河东路南北长600 m,东西宽100 m的针叶混交林带为研究对象,在林带最西侧与道路交界处设对照点(0 m),由西向东垂直于路面在林带内分别设置20、40、60、80 m 4个监测点,用中流量大气PM 2.5采样器(100 L/min)在各点对PM 2.5进行日间采样,分析林带内PM 2.5浓度的变化特征并计算林带对PM 2.5的净化效率。结果表明:1)林带宽度影响其对大气PM 2.5的净化效率,从20~60 m的净化效率逐渐提高,80 m处略低于60 m;2)林带对局部空气PM 2.5净化效率与区域空气质量呈负相关,当空气质量为优良时,林带可以有效地降低局部PM 2.5,当空气质量为中重度污染时,林带20~40 m宽处会聚集较高浓度的PM 2.5;3)林带内分时段净化效率显示,9:30-11:00的净化效率最低,12:30-17:00净化效率较高,且15:30-17:00林内PM 2.5质量浓度最低,提示该时段适宜市民在公园内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带 pm 2.5 净化效率 空气质量 太原市
下载PDF
新型现代有轨电车内PM 2.5浓度实时监测系统设计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迪 陈光武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2017年第4期87-89,93,共4页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GPRS的现代有轨电车内PM 2.5浓度实时监测系统。系统包括车载硬件终端和中心平台,车载硬件终端实现对电车内PM 2.5浓度数据采集;中心平台以TCP协议的Socket通信为基础,采用Visual Basic软件设计,能实时显示和记录车... 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GPRS的现代有轨电车内PM 2.5浓度实时监测系统。系统包括车载硬件终端和中心平台,车载硬件终端实现对电车内PM 2.5浓度数据采集;中心平台以TCP协议的Socket通信为基础,采用Visual Basic软件设计,能实时显示和记录车内PM 2.5浓度的动态曲线以及历史数据。车载硬件终端与中心平台间采用GPRS网络模块SIM900A通信。该系统通过与车内空气净化器组合使用,可提高车内空气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轨电车 pm2.5浓度监测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 空气净化
下载PDF
融合GNSS水汽、风速与大气污染物的河北省冬季PM 2.5浓度预测研究 被引量:10
12
作者 王勇 王泓易 +1 位作者 刘严萍 李江波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1145-1152,共8页
为提高PM 2.5浓度预测的时效和精度,本文综合大气污染物、GNSS水汽和风速等观测要素,利用FFT与LSTM神经网络方法构建PM 2.5浓度预测模型,开展未来24 h的PM 2.5浓度预测研究。首先对大气污染物、GNSS水汽和风速等观测要素进行快速傅里叶... 为提高PM 2.5浓度预测的时效和精度,本文综合大气污染物、GNSS水汽和风速等观测要素,利用FFT与LSTM神经网络方法构建PM 2.5浓度预测模型,开展未来24 h的PM 2.5浓度预测研究。首先对大气污染物、GNSS水汽和风速等观测要素进行快速傅里叶变换,提取各类要素的公共变化周期,获得最佳公共周期为216 h;然后选取最佳公共周期长度的各类要素作为模型输入,24 h序列的PM 2.5浓度作为模型输出,分别以PM 2.5单要素的RBF神经网络和融合大气污染物、风速、GNSS水汽的LSTM神经网络构建PM 2.5浓度预测模型;最后利用实测PM 2.5浓度序列分别对2种模型开展外部可靠性检验,将RMSE和IA作为评价指标进行模型精度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FFT-LSTM的PM 2.5浓度预测模型的RMSE和IA分别为16.22μg/m 3和84.36%,模型预测精度较好,可有效预测未来24 h的PM 2.5浓度,该模型可为大气污染防治部门空气质量预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大气污染物 GNSS水汽 风速 快速傅里叶变换 长短时记忆网络
下载PDF
个体微环境中PM 2.5水平对皮肤状态的影响
13
作者 孙华 蒋艳雯 +1 位作者 陈嘉平 钱学胜 《日用化学品科学》 CAS 2019年第12期44-48,共5页
探究了个体微环境中P M 2.5的水平与皮肤状态间的关系,包括对皮肤水分和油脂含量的影响,从而为个性化、精确化的皮肤护理方案提供思路和参考。通过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和皮肤检测设备实时监控40名女性受试者的空气质量和皮肤状态,使... 探究了个体微环境中P M 2.5的水平与皮肤状态间的关系,包括对皮肤水分和油脂含量的影响,从而为个性化、精确化的皮肤护理方案提供思路和参考。通过便携式空气质量监测设备和皮肤检测设备实时监控40名女性受试者的空气质量和皮肤状态,使用无线网络传输实时数据。结果显示,个体微环境中P M 2.5的水平对皮肤水分无显著影响,但对皮脂含量影响显著,说明P M 2.5能够通过影响皮脂含量从而影响皮肤状态,进而导致皮肤可能的水油失衡,引发多种皮肤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水分 皮脂 pm 2.5 微环境
下载PDF
In vivo SPECT imaging of an 131I-labeled PM 2.5 mimic substitute
14
作者 Dong-Hui Pan Jie Sheng +7 位作者 Xin-Yu Wang Qian-Huan Huang Jun-Jie Yan Li-Zhen Wang Run-Ling Yang Dong-Jian Shi Yu-Ping Xu Ming-Qing Chen 《Nuclear Science and Techniques》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60-67,共8页
The health effects of ambient PM 2.5 and its potential mechanisms have genera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In vitro cell studies and ex vivo animal experiments may not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M 2.5 pa... The health effects of ambient PM 2.5 and its potential mechanisms have generated considerable interest.In vitro cell studies and ex vivo animal experiments may not accurately determin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M 2.5 particles.To better understand their detailed mechanisms,we performed an in vivo study using single photon emission tomography(SPECT)imaging.To mimic the PM 2.5 particles,SiO2 nanoparticles modified by ethylene carbonate or polyvinyl pyrrolidone were labeled with 131I.After administration via inhalation,in vivo SPECT imaging of the radiolabeled particles in sprague dawley rats was performed.It was found that radioactivity accumulated in the lungs and trachea 6 and 24 h after administration.In addition,significant radioactivity was observed in the abdomen,including the liver and kidneys.The results were also confirmed by ex vivo autoradiography.This study revealed that in vivo SPECT imaging could be an effective method for investigating the properties of PM 2.5 partic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mimic substitute EC/SiO2 nanoparticles SPECT images 131I labeling
下载PDF
2017-2019年慈溪市大气气温及PM 2.5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影响
15
作者 徐培佩 陈晓云 +1 位作者 戴晓 邱锋 《健康研究》 CAS 2022年第3期267-270,共4页
目的探讨2017—2019年慈溪市大气气温及PM 2.5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整理2017—2019年慈溪市人民医院、慈溪市中医医院和慈溪市疾控中心门急诊收治的年龄≥60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情况,收集慈溪市气温及PM 2.5相关数... 目的探讨2017—2019年慈溪市大气气温及PM 2.5对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影响。方法整理2017—2019年慈溪市人民医院、慈溪市中医医院和慈溪市疾控中心门急诊收治的年龄≥60岁的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发病情况,收集慈溪市气温及PM 2.5相关数据。分析气温、PM 2.5浓度与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的相关性。结果2017—2019年慈溪市最高气温39.0℃、最低气温0℃、月平均气温5.5~31.5℃,PM 2.5浓度的月平均值为16~63μg/m^(3),且随着季节变化而变化。PM 2.5与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及月平均气温呈负相关(P<0.05),与空气质量指数呈正相关(P<0.05)。研究期间三所医疗机构共收治老年呼吸系统疾病患者88297例,其中肺炎11626例、哮喘25534例、过敏性鼻炎2266例、急慢性支气管炎5058例、上呼吸道感染27051例、其他呼吸系统疾病16762例。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及疾病总发病情况与气温呈负相关(P<0.05),与PM 2.5呈正相关(P<0.05)。结论气温降低PM 2.5浓度增加,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急慢性支气管炎、上呼吸道感染等老年呼吸系统疾病发病率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大气气温 呼吸系统疾病 相关性
下载PDF
Analysis on Characteristics and Meteorological Influencing Factors of Air PM 2.5 Pollution in Chongqing,China
16
作者 Xianshuang YANG Limei WU Chao JIN 《Meteorological and Environmental Research》 CAS 2020年第5期125-130,共6页
Based on the real-time data released by 17 atmospheric automatic stations in Chongqing,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trends of PM 2.5 and PM 10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from Jan... Based on the real-time data released by 17 atmospheric automatic stations in Chongqing,the poll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ation trends of PM 2.5 and PM 10 and their correlations with meteorological factors from January 2014 to December 2018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nnual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 2.5 in Chongqing reduced from 65μg/m 3 in 2014 to 40μg/m 3 in 2018,and the annual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 10 decreased from 98μg/m 3 in 2014 to 64μg/m 3 in 2018.However,the annual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 2.5 in Chongqing from 2014 to 2018 and the annual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 10 from 2014 to 2016 exceeded the national level II standard,and the maximum exceeding standard rate was up to 0.86 and 0.40 times respectively.The monthly averag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 2.5 and PM 10 changed obviously,and the overall distribution was"U"-shaped.The ratio of PM 2.5 to PM 10 mass concentration ranged from 47.4%to 80.7%,with an average of 62.4%.The Pearson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betwe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 2.5 and PM 10 varied from 0.961 to 0.989,and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at the confidence level of 0.01(bilateral).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 2.5 and PM 10 was extremely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verage temperature,precipitation,and average air pressure,while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mass concentrations of PM 2.5 and PM 10 and average relative humidity.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PM 2.5 and PM 10 wa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sunshine dur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 2.5 pm 10 Meteorological factors CHONGQING
下载PDF
基于后向轨迹模式的豫南地区冬季PM 2.5来源分布及传输分析 被引量:23
17
作者 高阳 韩永贵 +1 位作者 黄晓宇 韩磊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538-548,共11页
为研究2017年12月—2018年2月冬季不同来源区域对豫南地区ρ(PM 2.5)的贡献影响及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模拟了豫南地区冬季24 h的气团后向轨迹,结合ρ(PM 2.5)在线监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了以豫南地区为受点的各月份... 为研究2017年12月—2018年2月冬季不同来源区域对豫南地区ρ(PM 2.5)的贡献影响及污染特征,利用HYSPLIT-4后向轨迹模式模拟了豫南地区冬季24 h的气团后向轨迹,结合ρ(PM 2.5)在线监测数据进行了聚类分析,研究了以豫南地区为受点的各月份PM 2.5不同轨迹的输送特征,并使用潜在源贡献(PSCF)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法识别了豫南地区冬季PM 2.5的潜在贡献源区及贡献大小.结果表明:①信阳市空气质量最好,其次为驻马店市,南阳市空气质量最差;南阳市、信阳市和驻马店市ρ(PM 2.5)分别超过GB 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限值(75μg m 3)的1.5、1.2和1.2倍,ρ(PM 2.5)日变化均呈双峰特征.②后向轨迹聚类分析表明,豫南地区主要受到来自西北和东北方向长距离传输和正南方向较短距离输送的影响.③潜在源区分析表明,除豫南地区及周边市县本地污染贡献外,冀鲁豫交界区域、陕鄂交界区域、陕西省中西部、湖北省东北部和西部、河南省中北部、山东省南部是影响豫南地区ρ(PM 2.5)的主要潜在源区.研究显示,豫南地区PM 2.5污染过程除了与地形条件、本地污染源排放有关外,来自东北、西北传输通道城市的远距离输送和南部的近距离传输也不容忽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后向轨迹模式 聚类分析 潜在源贡献(PSCF)分析法 浓度权重轨迹(CWT)分析法 豫南地区
下载PDF
一种基于QPSO-RBF模型预测PM 2.5浓度值的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8
18
作者 蒋奇峰 杜景林 周芸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202-208,共7页
为准确实时地预测PM 2.5浓度值,提出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算法结合的预测模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RF)对PM 2.5浓度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后,再利用QPSO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对径向基神经网络(RBF)的主要参数进行... 为准确实时地预测PM 2.5浓度值,提出一种基于量子粒子群算法(QPSO)和径向基神经网络(RBF)算法结合的预测模型。利用随机森林算法(RF)对PM 2.5浓度影响因子进行筛选后,再利用QPSO算法的全局搜索性能对径向基神经网络(RBF)的主要参数进行优化,解决传统的参数训练算法存在的收敛速度慢、寻优能力弱等问题。用该模型对南京市某区域的PM 2.5浓度值进行预测,结果表明模型预测速度快、精度高,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m2.5 随机森林 QPSO RBF 预测模型
下载PDF
淄博市城市绿地消减PM 2.5污染植物配置技术分析
19
作者 赵莉 《现代园艺》 2021年第17期123-124,共2页
PM2.5是现代化城市空气质量的表现。为有效预防大气污染,分析了城市大气污染PM2.5指数高的现状及成因,阐述了城市绿地消减PM2.5污染植物配置技术,为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绿地 pm2.5污染 调查研究
下载PDF
PM 2.5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甲基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20
作者 郭巍鸿 高岩 郑昕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19年第3期373-377,共5页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负担最重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PM2.5暴露密切相关,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研究显示,PM2.5暴露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学改变如DNA甲基... 心血管疾病是全球负担最重的慢性疾病之一,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研究发现,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发展与PM2.5暴露密切相关,但其潜在机制尚不清楚。随着表观遗传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近年研究显示,PM2.5暴露可能通过表观遗传学改变如DNA甲基化诱发或加重心血管疾病。现就PM2.5暴露导致的心血管疾病相关基因甲基化改变的研究现状做一综述,为探讨其影响心血管健康的生物学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血管疾病 pm2.5 DNA甲基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