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61篇文章
< 1 2 16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五角双锥构型的场诱导Co^(Ⅱ)单离子磁体
1
作者 赵淑艳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583-1591,共9页
利用CoCl_(2)·6H_(2)O和2,6-二乙酰吡啶双(氨基脲)(H_(2)dapsc)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回流反应得到一例具有五角双锥构型的单核Co~Ⅱ配合物[Co(H_(2)dapsc)(H_(2)O)Cl]Cl·2H_(2)O(1),其中中性的H_(2)dapsc配体分子提供5个配... 利用CoCl_(2)·6H_(2)O和2,6-二乙酰吡啶双(氨基脲)(H_(2)dapsc)在水和乙醇的混合溶剂中回流反应得到一例具有五角双锥构型的单核Co~Ⅱ配合物[Co(H_(2)dapsc)(H_(2)O)Cl]Cl·2H_(2)O(1),其中中性的H_(2)dapsc配体分子提供5个配位原子构成其赤道平面,1个水分子和1个Cl^(-)离子则占据其轴向位置,同时在其固态结构中包含1个价态平衡Cl^(-)离子和晶格水分子。直流磁化率研究表明,该配合物具有强的磁各向异性;交流磁性质表明其存在慢磁弛豫行为,直接和拉曼过程同时主导其弛豫,自旋翻转能垒为55.55 K。结合理论计算可以得出,导致该配合物慢磁弛豫行为的主要原因是五角双锥结构的面内各向异性,计算得到的D、E值为45.68、-0.32 c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配合物 五角双锥 晶体结构 磁性质
下载PDF
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2
作者 朵建英 邸丽 +7 位作者 卢岩 王敏 黄月 朱文佳 文欣玫 徐敏 陈海 笪宇威 《中国临床新医学》 2024年第3期277-282,共6页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 目的探讨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在特发性炎性肌病(II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0年3月至2018年4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行肌肉活检患者的标本29份,并通过医院电子病历系统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4种IIM[皮肌炎(DM)5例,多发性肌炎(PM)5例,散发性包涵体肌炎(IBM)4例及坏死性自身免疫性肌病(NAM)5例]和2种非炎性肌病(NIM)[肌营养不良(MD)5例,dysferlinopathy肌病5例]。将标本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及MHC-Ⅰ、MHC-Ⅱ免疫组化染色。结果免疫组化染色结果显示,PM、DM及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达100.0%,NAM和MD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80.0%,dysferlinopathy肌病患者肌肉标本MHC-Ⅰ阳性率为20.0%。PM和IBM患者肌肉标本MHC-Ⅱ阳性率分别为40.0%、50.0%,其余类型疾病患者肌肉标本的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均呈阴性。结论相较于MHC-Ⅰ免疫组化染色,MHC-Ⅱ免疫组化染色在鉴别IIM与NIM中有较高的特异性。MHC-Ⅱ联合MHC-Ⅰ免疫组化染色对不同肌病类型的诊断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炎性肌病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 免疫组化染色
下载PDF
ES@UiO-66-NH_(2)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Pd(Ⅱ)的有效吸附
3
作者 戴松桓 蒋诗涵 +1 位作者 陈明宇 许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46-151,共6页
采用简单的回流法合成了氨基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UiO-66-NH_(2))和环氧基硅胶(ES)的复合材料(ES@UiO-66-NH_(2)),并将其用于Pd(Ⅱ)的吸附分离研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进行了... 采用简单的回流法合成了氨基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UiO-66-NH_(2))和环氧基硅胶(ES)的复合材料(ES@UiO-66-NH_(2)),并将其用于Pd(Ⅱ)的吸附分离研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揭示其作用机理,表明ES@UiO-66-NH_(2)对Pd(Ⅱ)的吸附机理为Zr节点的不饱和配位和静电吸引共同作用。结果表明:在pH为3.0,温度为303K的条件下,ES@UiO-66-NH_(2)对Pd(Ⅱ)的最大吸附量为76.02mg/g,整个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而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与重复使用性能。研究结果为回收废水中的Pd(Ⅱ)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并在实际工业含Pd(Ⅱ)废水的回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ES@UiO-66-NH_(2) pd() 吸附
下载PDF
泰妙菌素废盐活性炭的制备及吸附EDTA-Pb(Ⅱ)的研究
4
作者 胡雅 孙晓蕾 +1 位作者 陆静宇 孙秀云 《工业水处理》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33-139,148,共8页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配体和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态重金属,络合态重金属的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及人体健康问题。采用热解炭化法将医药固体废弃物——泰妙菌素废盐制备成废盐活性炭(WSAC)并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EDTA-Pb(Ⅱ),利用SEM、BE... 工业废水中的有机配体和重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络合态重金属,络合态重金属的排放会导致严重的环境及人体健康问题。采用热解炭化法将医药固体废弃物——泰妙菌素废盐制备成废盐活性炭(WSAC)并用于去除模拟废水中的EDTA-Pb(Ⅱ),利用SEM、BET表征WSAC的性质;基于静态吸附试验研究了溶液初始pH、共存离子对WSAC吸附EDTA-Pb(Ⅱ)行为的影响;通过吸附动力学、等温线拟合,利用FTIR、TOC、Zeta电位等表征探究其吸附机理。结果表明:WSAC对EDTA-Pb(Ⅱ)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一级动力学和Langmuir模型,吸附速率受物理过程主导且为单分子层均相吸附;随着pH的升高,WSAC对EDTA-Pb(Ⅱ)的吸附效果降低;共存阴离子的加入会与EDTA-Pb(Ⅱ)竞争吸附位点,对吸附起抑制作用;WSAC对EDTA-Pb(Ⅱ)的吸附机制主要为孔隙填充和静电吸附的协同作用。将WSAC用于吸附工业废水中的EDTA-Pb(Ⅱ),为泰妙菌素废盐的资源化利用提供一种途径,也为工业废水中EDTA-Pb(Ⅱ)的去除提供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水 络合态重金属 EDTA-Pb() 泰妙菌素废盐 吸附
下载PDF
N,N,N-三齿席夫碱铜(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儿茶酚酶活性
5
作者 白一泽 刘睿端 +1 位作者 鲁秋然 赵海燕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7-36,共10页
选用N,N,N-三齿席夫碱化合物2-氨基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1))和2-氨基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2))为配体,与过渡金属Cu(Ⅱ)盐反应合成了4个单核铜配合物:[Cu(L^(1))Cl_(2)](1),[Cu(L^(1))(SCN)_(2)](2),[Cu(L^(1))bpy](Cl... 选用N,N,N-三齿席夫碱化合物2-氨基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1))和2-氨基丙基苯并咪唑缩吡啶-2-甲醛(L^(2))为配体,与过渡金属Cu(Ⅱ)盐反应合成了4个单核铜配合物:[Cu(L^(1))Cl_(2)](1),[Cu(L^(1))(SCN)_(2)](2),[Cu(L^(1))bpy](ClO_(4))_(2)·CH_(3)OH(3)和[Cu(L^(2))bpy](ClO_(4))_(2)(4)(bpy=2,2′-联吡啶).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粉末X射线衍射、单晶X射线衍射、热重分析和循环伏安分析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在固体状态下,配合物1~4均为单核Cu(Ⅱ)配合物,中心Cu(Ⅱ)均为畸变四方锥构型,结构参数τ=0.088~0.340.以3,5-二叔丁基邻苯二酚为底物,研究了配合物1~4模拟儿茶酚氧化酶的催化活性,采用Michaelis-Menten模型和Lineweaver-Burk图法计算了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配合物均具有儿茶酚氧化酶活性,催化活性顺序为2>3≈4>1,氧化速率取决于Cu(Ⅱ)配位环境的畸变程度、离去基团与中心Cu(Ⅱ)的键长和配合物的空间位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席夫碱 Cu()配合物 晶体结构 儿茶酚氧化酶活性
下载PDF
二维Cd(Ⅱ)配合物的晶体结构及其对对硝基苯酚、四环素、2,6-二氯-4-硝基苯胺的荧光识别
6
作者 刘露 王慧杰 +1 位作者 王海童 李英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80-1188,共9页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种Cd(Ⅱ)配合物,分子式为{(H_(2)dbim)_(0.5)[Cd(Hbptc)]·H_(2)O}n(1),其中dbim=1-(4-(2,6-二甲基-2H-苯并[d]咪唑-3(3H)-酰基)甲基)苄基)-2,7-二氢-2,5-二甲基-1H-苯并[d]咪唑,H4bptc=3,3',4,4'-二... 通过水热反应合成了一种Cd(Ⅱ)配合物,分子式为{(H_(2)dbim)_(0.5)[Cd(Hbptc)]·H_(2)O}n(1),其中dbim=1-(4-(2,6-二甲基-2H-苯并[d]咪唑-3(3H)-酰基)甲基)苄基)-2,7-二氢-2,5-二甲基-1H-苯并[d]咪唑,H4bptc=3,3',4,4'-二苯甲酮四羧酸。配合物1为2D层状结构,点符号为{44·66}。配合物1可用于一些常见环境污染物的荧光识别。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1能有效检测对硝基苯酚、四环素、2,6-二氯-4-硝基苯胺。计算得到对硝基苯酚、四环素和2,6-二氯-4-硝基苯胺对1的猝灭常数分别为2×10^(2)、5.4×10^(4)和2×10^(4)L·mol^(-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配合物 晶体结构 拓扑结构 荧光识别
下载PDF
Synthesis,Crystal Structure and Bioactivity of a Pd(Ⅱ) Complex with Demethylcantharate and 2,2′-Bipyridine
7
作者 王鹏鹏 王彦君 +2 位作者 林秋月 沈玲丽 赵玉玲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8期1175-1181,共7页
A novel crystal with the molecular formula [Pd(DCA)(bipy)]2 [Pd(bipy)Cl2 ]·6.75H2O was formed by PdCl2 with disodium demethylcantharate (Na2 (DCA),DCA2= 7-oxa-bicyclo[2.2.1]heptane-2,3-bicarboxylate) an... A novel crystal with the molecular formula [Pd(DCA)(bipy)]2 [Pd(bipy)Cl2 ]·6.75H2O was formed by PdCl2 with disodium demethylcantharate (Na2 (DCA),DCA2= 7-oxa-bicyclo[2.2.1]heptane-2,3-bicarboxylate) and 2,2-bipyidine (bipy) through the hydrothermal method.The complex was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and infrared spectroscopy.The structure of the complex was determin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which is of triclinic system,space group P1 with a=13.6818(7),b=14.8426(8),c=15.0043(8),α=97.319(3),β=92.521(3),γ=105.776(2)°,V=2898.4(3) 3,Dc=1.545 g·cm-3,Z=1,F(000)=1420,S=0.852,the final R=0.0525 and wR=0.1777 for 13634 observer reflections (I〉2σ(I)).The binding reaction of the complex with ct-DNA and bovine serum albumin (BSA) was studied by fluorescence spectroscopy.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complex binds to ct-DNA via the partial intercalation.The binding constant K A of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with BSA was 3.98×10 5 L·mol-1 and one binding site would be formed.The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of the complex against human hepatoma cells (SMMC7721) in vitro i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Na 2 (DC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complex crystal structure demethylcantharate 2 2-bipyridine interaction with DNA and BSA antiproliferative activity
下载PDF
基于4-羟基间苯二甲酸和含氮杂环配体的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与荧光性质研究
8
作者 李波 王霏宇 +2 位作者 沈红 毛逢银 李勇辉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92-700,共9页
在水热法条件下,4-羟基间苯二甲酸(H 2HPHA)和锌离子分别与1,2二(吡啶-4-基)乙烯(dpee)及4,4′-联吡啶(4,4′-bpy)反应得到了2个三维的配位聚合物[Zn(HPHA)(dpee)·(DMA)2]n(配合物1)和[Zn(HPHA)2(4,4′-bpy)2·DMA]n(配合物2)... 在水热法条件下,4-羟基间苯二甲酸(H 2HPHA)和锌离子分别与1,2二(吡啶-4-基)乙烯(dpee)及4,4′-联吡啶(4,4′-bpy)反应得到了2个三维的配位聚合物[Zn(HPHA)(dpee)·(DMA)2]n(配合物1)和[Zn(HPHA)2(4,4′-bpy)2·DMA]n(配合物2)。用X射线单晶衍射测定了配合物的晶体结构,结果显示:配合物1属于单斜晶系,C2空间群,每个不对称单元由一个锌离子,一个4-羟基间苯二甲酸配体及一个1,2-二(吡啶-4-基)乙烯组成;配合物2属于单斜晶系,P12/c1空间群,每个不对称单元由两个锌离子,两个4-羟基间苯二甲酸配体及两个4,4′-联吡啶配体组成。荧光光谱分析结果表明:配合物1的最强激发峰和发射峰在分别在251和397 nm,配合物2的最强激发峰和发射峰分别在415和513 nm。热重分析表明两个配合物在室温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锌配合物 4-羟基间苯二甲酸 1 2-二(吡啶-4-基)乙烯 4 4′-联吡啶 水热法 晶体结构 荧光光谱
下载PDF
A Copper(Ⅱ)-cadmium(Ⅱ) Heterometallic Hexanuclear Complex:[Cd_4Cu_2(pdc)_4(H_2O)_(14)](H_3pdc=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
9
作者 周馨慧 银秀菊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期180-185,共6页
The title complex 1,[Cd 4 Cu 2 (pdc) 4 (H 2 O) 14 ] (H 3 pdc=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as been solv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Complex 1 crysta... The title complex 1,[Cd 4 Cu 2 (pdc) 4 (H 2 O) 14 ] (H 3 pdc=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has been solvothermally synthesized and structurally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Complex 1 crystallizes in triclinic,space group P1 with a=0.67235(10),b=1.27935(18),c=1.28569(17) nm,α=112.633(2),β=102.971(3),γ=97.089(2)o,V=0.9673(2) nm 3,C 20 H 32 Cd 4 Cu 2 N 8 O 30,M r=1441.22,D c=2.474 g/cm 3,μ(MoKα)=3.356 mm 1,F(000)=698,S=1.003,Z=1,the final R=0.0471 and wR=0.0748 for I 2σ(Ⅰ).In 1,two deprotonated 3,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s (pdc 3),one copper(Ⅱ) ion and one cadmium(Ⅱ) ion firstly form a pyrazole-bridged Cu II Cd II dinuclear unit,two of which related by an inversion center are connected by another two cadmium(Ⅱ) ions through chelating carboxylate groups to construct the copper(Ⅱ)-cadmium(Ⅱ) heterometallic hexanuclear complexes.Plenty of hydrogen bond interactions existing in the system further lead to a three-dimensional (3D) supramolecular framewor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pyrazoledicarboxylic acid HETEROMETALLIC complex hexanuclear copper()-cadmium(
下载PDF
钙(Ⅱ)和铜(Ⅱ)吡嗪-2-甲酸配合物的合成、结构和性能研究
10
作者 陈美娟 郭铭成 +1 位作者 谷长生 郝晓敏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851-1860,共10页
配体吡嗪-2-甲酸将其与CaCl_(2)和CuSO_(4)·5H_(2)O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单核钙和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为一个Ca(Ⅱ)离子与二个配体和四个配位水分子形成的单核结构,... 配体吡嗪-2-甲酸将其与CaCl_(2)和CuSO_(4)·5H_(2)O在水溶液中反应得到了两个新的单核钙和铜配合物。并通过X-射线单晶衍射、红外和元素分析表征了其晶体结构。配合物1为一个Ca(Ⅱ)离子与二个配体和四个配位水分子形成的单核结构,配合物2为一个Cu(Ⅱ)离子与一个配体和一个配位水分子形成的单核结构,单核结构之间通过O—H…H、N—H…H氢键作用组装成三维超分子网络结构。测试了配合物的紫外可见光和荧光吸收及配合物2非均相类Fenton试剂的催化性质。测试结果表明,两个配合物在不同溶剂中紫外可见吸收峰均在268 nm,配合物1固态荧光发射峰在414 nm和441 nm及配合物1和2在不同溶剂中荧光发射峰均为364 nm。含Cu(Ⅱ)的配合物2对甲基橙(MO)溶液可以达到81.76%的降解率,显示了良好的类Fenton催化性质,表明其是一种潜在的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配合物 Cu()配合物 吡嗪羧酸 催化降解
下载PDF
From Dinuclear to Mononuclear:Co(Ⅱ) Complexes with 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H_2PDA)
11
作者 王江云 王文珍 +4 位作者 刘欣 廖代正 姜宗慧 阎世平 王耕霖 《Chinese Journal of Structural Chemistry》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1期67-72,共6页
Reactions of 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H2PDA) with cobalt(Ⅱ) acetate resul-ted in two cobalt(Ⅱ) complexes,[Co(HPDA)2].2H2O.0.5CH3OH(1) and [Co2(PDA)2(H2O)5].2H2O(2),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s... Reactions of pyridine-2,6-dicarboxylic acid(H2PDA) with cobalt(Ⅱ) acetate resul-ted in two cobalt(Ⅱ) complexes,[Co(HPDA)2].2H2O.0.5CH3OH(1) and [Co2(PDA)2(H2O)5].2H2O(2),which were characterized by single-crystal X-ray diffraction,IR and electronic absorption spectra.For both complexes,every cobalt atom lies in peudo-octahedral coordination geometry,and the whole structures present 3D frameworks linked by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and extensive hydrogen bonds.Magnetic studies showed λ =-83.38 cm-1 for(1) and g = 2.50 and J =-1.38 cm-1 for(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balt( complex π-π stacking interactions hydrogen bonds
下载PDF
镍(Ⅱ)配合物强磁各向异性的关键结构因素的理论鉴定
12
作者 杨龙清 曹佳安 +3 位作者 李向阳 叶绿洲 严以京 郑晓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0-78,I0011-I0028,I0118,共28页
单分子磁体具有一种重要的性质,即磁各向异性,其与分子结构具有极其微妙的关系.近年来,磁-结构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单分子科学中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了解磁-结构关系背后的物理机制对于建立优异的高温单分子磁体至关重要.本文筛选... 单分子磁体具有一种重要的性质,即磁各向异性,其与分子结构具有极其微妙的关系.近年来,磁-结构关系的研究已经成为了单分子科学中的一个具有挑战性的领域.了解磁-结构关系背后的物理机制对于建立优异的高温单分子磁体至关重要.本文筛选了各种四配位的镍(Ⅱ)单分子磁体,并研究了几个关键的结构因素,例如配位键的长度和角度,这些因素可能与磁各向异性密切相关.本文还构建了简单的分子模型,来推断磁各向异性随着配位键角度和长度的演变趋势.磁-结构关系的研究结果揭示了磁-结构关系可以很好地用对数函数描述.在这种关系的指引下,本文发现了一个在四面体配位中具有迄今最强磁各向异性的镍(Ⅱ)配合物.本研究有助于实现优异高温单分子磁性的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因素 磁各向异性 镍()配合物
下载PDF
水杨醛席夫碱Pd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Suzuki偶联反应研究
13
作者 皇秋燕 罗志雄 丁茯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2-96,102,共6页
以水杨醛和2-氯-4-氟苯胺合成的席夫碱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生成新型Pd(Ⅱ)配合物(Ⅰ)。利用傅里叶红外、热重、PXRD、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Ⅰ)在P2_(1)/c空间群中属于单斜晶系,通过亚... 以水杨醛和2-氯-4-氟苯胺合成的席夫碱为配体,采用溶剂热法生成新型Pd(Ⅱ)配合物(Ⅰ)。利用傅里叶红外、热重、PXRD、X-射线单晶衍射等测试手段对其进行结构表征与性质研究。结果表明,配合物(Ⅰ)在P2_(1)/c空间群中属于单斜晶系,通过亚胺N和酚O供体原子以双齿方式与1个钯(Ⅱ)中心配合。以制备的Pd(Ⅱ)配合物为催化剂,考察其催化溴苯与苯硼酸Suzuki偶联反应的反应条件,当催化剂摩尔分数为2%、K_(2)CO_(3)为助催化剂、EtOH为溶剂、反应温度为80℃、反应时间为6 h时催化产率高达99.6%。考察不同反应底物的催化反应效果,结果表明,含吸电子基团的卤代芳烃表现出更好的催化性能,且溴苯与苯硼酸反应的催化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杨醛席夫碱配体 pd配合物 催化 SUZUKI偶联 晶体结构
下载PDF
THE INTRAMOLECULAR AROMATIC-RING STACKING INTERACTION OF MIXED LIGAND PALLADIUM(Ⅱ)COMPLEXES Ⅲ.STUDIES ON THE Pd^(2+)-A-UTP^(4-)SYSTEMS BY HNMR
14
作者 Yu Qiu GONG Hong Liang SUN Department of Chemistry,Hangzhou University,Hangzhou,310028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SCIE CAS CSCD 1991年第7期593-594,共2页
The intramolecular aromatic-ring stacking interaction of mixed- ligand complex Pd(A)(UTP)^(2-)in the system pd^(2+)-A-UTP^(4-)has been determined by ~1HNMR,where A=1,10-phenanthroline(phen),2,2'-bipyridyl(bpy)and ... The intramolecular aromatic-ring stacking interaction of mixed- ligand complex Pd(A)(UTP)^(2-)in the system pd^(2+)-A-UTP^(4-)has been determined by ~1HNMR,where A=1,10-phenanthroline(phen),2,2'-bipyridyl(bpy)and DL- tryptophan(trp^-);UTP^(4-)=uridine 5-triphosphate.The result indicates that it is the partial stacking between the uracil ring of UTP^(4-)and the heterocyclic ring of A that makes H(5),H(6)and H(1')in the UTP^(4-)shift upfield signifi- cantly.Accordingly,the order of aromatic-ring interaction in the mixed- ligand complex has been obtained as follows:Pd(phen)(UTP)^(2-)(?)Pd(bpy)(UTP)^(2-) Pd(trp)(UTP)^(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YSTEMS BY HNMR THE INTRAMOLECULAR AROMATIC-RING STACKING INTERACTION OF MIXED LIGAND PALLADIUM STUDIES ON THE pd complexES A-UTP
下载PDF
3,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Cu(Ⅱ)和Zn(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15
作者 王佳乐 苏武 +3 位作者 田文豪 张梦瑶 陆飘飘 李文戈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86-195,共10页
利用3,5-二氯水杨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通过缩合反应,合成3,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希夫碱配体(HL),配体与CuCl_(2)·2H_(2)O、Zn(Ac)_(2)·2H_(2)O,利用溶剂热反应合成两个新型的希夫碱配合物[CuL_(2)](配合物1)和[ZnL_(... 利用3,5-二氯水杨醛与4-氨基安替比林,通过缩合反应,合成3,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希夫碱配体(HL),配体与CuCl_(2)·2H_(2)O、Zn(Ac)_(2)·2H_(2)O,利用溶剂热反应合成两个新型的希夫碱配合物[CuL_(2)](配合物1)和[ZnL_(2)](配合物2)。对合成的配合物进行了红外光谱、热重分析、PXRD表征,用X射线单晶衍射确定了配体(HL)、配合物1和配合物2的分子结构,单晶衍射分析结果表明,配体(HL)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n,配合物1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C2/c,配合物2晶体属于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2_(1)/c,配合物1是四配位的四方形结构,配合物2是扭曲的六配位的八面体结构。MTT法检测了配体(HL)及配合物对3种人体肿瘤细胞株(MDA-MB-231、CNE-2Z、A-549)体外抗肿瘤活性。检测结果显示,配合物对癌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比配体好,配合物1对MDA-MB-231细胞和CNE-2Z细胞抗增殖活性最好,其IC_(50)值分别为(1.215±0.07)μmol/L、(4.417±0.28)μmol/L均低于顺铂IC_(50)值,配合物2对A-549细胞和MDA-MB-231细胞也表现出较好的抗增殖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 5-二氯水杨醛缩-4-氨基安替比林 Cu()配合物 Zn()配合物 晶体结构 抗肿瘤活性
下载PDF
腙基席夫碱配体铜(Ⅱ)配合物的合成、结构表征、生物活性和密度泛函理论计算
16
作者 Bhattacharjee Maitri Boruah Smriti Rekha +4 位作者 Dutta Purkayastha R.N. Maniukiewicz Waldemar Chowdhury Shubhamoy Maiti Debasish Akhtar Tamanna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09-1422,共14页
以甲醇为介质,合成了3种新的席夫碱配体HL^(1)(2-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HL^(2)(4-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和L^(3)(2-methoxybenzaldehyde2-(2-oxo-1... 以甲醇为介质,合成了3种新的席夫碱配体HL^(1)(2-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HL^(2)(4-hydr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和L^(3)(2-methoxybenzaldehyde2-(2-oxo-1,2-diphenylethylidene)hydrazone)的Cu(Ⅱ)配合物1-3。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方法、磁化率测量和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研究对合成的配体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DFT计算确定了配合物的优化结构。通过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荧光发射光谱研究了配合物与小牛胸腺DNA(CT-DNA)的结合能力。吸收光谱研究揭示了增色效应,并提出了与CT-DNA相互作用的可能模式。溴化乙锭(EB)竞争结合研究表明,配合物可以取代DNA-EB加合物中的DNA,且配合物可能以嵌入模式与CTDNA结合。配合物对革兰氏阴性肺炎克雷伯菌、大肠杆菌、鲍氏志贺菌和革兰氏阳性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表明,配合物2对肺炎克雷伯菌和鲍氏志贺菌具有明显抗菌活性,但配合物1和3没有表现出任何显著的抗菌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配合物 席夫碱 结构 生物活性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新型三维Ni(Ⅱ)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对水中Fe^(3+)、CrO_(4)^(2-)与Cr_(2)O_(7)^(2-)的检测
17
作者 安航宜 黄艳嬉 +3 位作者 王爱荣 王晓丽 李家明 史忠丰 《人工晶体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599-1607,共9页
本文以3,5-吡啶二甲酸(简称3,5-H_(2)pdc)、1,4-双(1-咪唑基)苯(简称bib)及Ni(NO_(3))_(2)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了一种新型Ni(Ⅱ)配位聚合物[Ni(pdc)(bib)(H_(2)O)]_(n)(简称Ni-CP),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 本文以3,5-吡啶二甲酸(简称3,5-H_(2)pdc)、1,4-双(1-咪唑基)苯(简称bib)及Ni(NO_(3))_(2)为原料,通过溶剂热法合成出了一种新型Ni(Ⅱ)配位聚合物[Ni(pdc)(bib)(H_(2)O)]_(n)(简称Ni-CP),并对其进行X射线单晶衍射、X射线粉末衍射、热重、红外光谱、荧光性能等分析研究。研究结果显示:Ni-CP属单斜晶系,空间群C2/c,其不对称单元包含1个Ni(Ⅱ)、2个1/2的bib配体、1个完全去质子化的3,5-pdc^(2-)配体和1个配位水分子。中心Ni(Ⅱ)采用六配位的方式形成NiO_(3)N_(3)的不规则八面体。bib配体和3,5-pdc^(2-)配体分别通过双齿配位模式μ_(2)-η^(1)∶η^(1)桥联和三齿配位模式μ_(3)-η^(1)∶η^(1)∶η^(1)桥联Ni(Ⅱ)形成三维金属有机框架。从拓扑的角度来看,其二维框架结构可以简化为3-连接的Schlafli符号为(4·8~2)拓扑结构。假如将3,5-pdc^(2-)配体和Ni(Ⅱ)作为节点,bib配体视为连接器,三维结构可以简化为3,5-连接双节点的(4·6·8)(4·6~2·8~7)拓扑结构,孔隙率为17.4%。Ni-CP能够选择性检测出Fe^(3+)、CrO_(4)^(2-)与Cr_(2)O_(7)^(2-),其检测限分别为4.275×10^(-5)、2.681×10^(-5)和2.681×10^(-5)mol/L,有较高的猝灭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配合物 溶剂热法 晶体结构 拓扑结构 荧光性质 孔隙率
下载PDF
羧酸铑(Ⅱ)轴向配合物的合成、表征及催化性能
18
作者 倪文若 刘学 +5 位作者 余娟 高安丽 田乙然 童应成 张振强 刘伟平 《贵金属》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6-63,共8页
以羧酸铑(Ⅱ)为母体,吡啶-2-基(吡啶-4-基)甲酮(24ma)为轴向配体,合成了4种新型羧酸铑(Ⅱ)轴向配合物,且成功培养出化合物单晶。使用^(1)HNMR、^(13)CNMR、MS、IR和X-单晶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讨论了取代基和轴向配体对分子结构的... 以羧酸铑(Ⅱ)为母体,吡啶-2-基(吡啶-4-基)甲酮(24ma)为轴向配体,合成了4种新型羧酸铑(Ⅱ)轴向配合物,且成功培养出化合物单晶。使用^(1)HNMR、^(13)CNMR、MS、IR和X-单晶射线衍射对其结构进行表征,讨论了取代基和轴向配体对分子结构的影响,并初步测试了它们对美罗培南类化合物合成反应的催化性能。结果表明,与母体分子羧酸铑(Ⅱ)相比,所选定的羧酸铑(Ⅱ)轴向配合物因在反应体系中溶解度较差、配体不易解离等原因,导致催化合成美罗培南类化合物的产率不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核羧酸铑()配合物 晶体结构 键长 催化性能
下载PDF
聚集诱导发光铂(Ⅱ)配合物对硝基芳烃的高效发光检测
19
作者 操青松 曾欣 +7 位作者 王晓理 刘佳铭 闫国胜 王光辉 张宇豪 狄玲 邢杨 凌江华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64-373,共10页
合成了一例三苯胺基团修饰的铂(Ⅱ)配合物PtppyTPA,并详细地表征了其结构及光物理性质。研究表明,三苯胺基团可有效激活PtppyTPA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使其在含水量为50%的乙腈中呈现显著的发光增强。以AIE活性的PtppyTPA为发光探针... 合成了一例三苯胺基团修饰的铂(Ⅱ)配合物PtppyTPA,并详细地表征了其结构及光物理性质。研究表明,三苯胺基团可有效激活PtppyTPA的聚集诱导发光(AIE)性能,使其在含水量为50%的乙腈中呈现显著的发光增强。以AIE活性的PtppyTPA为发光探针实现了对4种硝基芳烃包括硝苯地平(Nifedipine,NFD)、5-氯-2-硝基三氟甲苯(5-chloro-2-nitrotrifluorotoluene,ClNTFT)、4-溴-1-氟-2-硝基苯(4-bromo-1-fluoro-2-nitrobenzene,BrFNBz)及3-硝基三氟甲苯(3-nitrotrifluorotoluene, NTFT)的发光检测,利用Stern-Volmer方程拟合检测数据并计算了检测效率及检测限。PtppyTPA对上述硝基芳烃的检测效率分别为11.12,0.27,0.25,0.21 L/mmol;检测限分别为7.1,291.0,314.3,374.2μmol/L。PtppyTPA对NFD具有最高的检测效率和最低的检测限。前线轨道能级及光谱交叠实验表明,PtppyTPA对NFD、ClNTFT、BrFNBz及NTFT的检测机理为电子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铂()配合物 聚集诱导发光 硝苯地平 发光猝灭 密度泛函理论
下载PDF
可逆SCSC转变中铜(Ⅱ)配合物的可视变色:结构对颜色的影响
20
作者 齐继 朱建安 +2 位作者 张延旭 杨嘉豪 张春婷 《大学化学》 CAS 2024年第3期43-57,共15页
设计了一个以单晶-单晶(SCSC)转变这种新的固相无机合成方法为核心的8学时综合化学实验。首先采用直接加成法分别合成了粉末形态与大单晶形态的绿色配合物(H_(3)O)[K(15C5)_(2)][CuCl_(4)](1),其在温度诱导下转变为红色配合物[K(15C5)_(... 设计了一个以单晶-单晶(SCSC)转变这种新的固相无机合成方法为核心的8学时综合化学实验。首先采用直接加成法分别合成了粉末形态与大单晶形态的绿色配合物(H_(3)O)[K(15C5)_(2)][CuCl_(4)](1),其在温度诱导下转变为红色配合物[K(15C5)_(2)][CuCl_(3)](2),这是由于在固相中[K(15C5)_(2)]^(+)的空间位阻效应限制了[CuCl_(3)]−的二聚。并且配合物2在盐酸蒸气诱导下经过SCSC转变恢复为配合物1。配合物1和2之间的SCSC转变也可以通过文字或图画颜色可逆变化的形式在滤纸上呈现,反应迅速,实验现象直观明显,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进而,学生可以根据学过的本科无机化学中涉及的晶体场理论内容判断出两种配合物颜色的差异是因为铜(Ⅱ)的配位数不同而导致,有效地促进其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通过单晶X射线衍射、粉末X射线衍射、紫外-可见光谱和傅里叶红外变换光谱等对产品进行表征,结果表明,配合物1和2晶型不同而且单晶转化完全,该过程锻炼了学生对剑桥晶体结构数据库的使用,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据分析能力和规范安全操作大型仪器的科学素养。本实验学时安排紧凑,可进行模块化教学,试剂成本低廉,适合在化学及相关专业的本科实验教学中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晶-单晶转变 铜()配合物 空间位阻效应 晶体场理论 综合化学实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