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隋唐音义反切研究的观念与方法之检讨 被引量:8
1
作者 储泰松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5-140,共6页
上世纪隋唐音义反切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 ,但研究的方法与观念有必要重新检讨。本文认为音义反切传承自正音 ,不以某地方音为取音标准 ,讨论了以《广韵》为参照系的利弊 ,强调要注重对特殊反切的研究 。
关键词 音义反切 语音 韵书 隋代 唐代 《广韵》 声调 韵部 汉语 性质 声类 利弊分析
下载PDF
《康熙字典》所引《唐韵》与大徐本《说文》反切之比较 被引量:1
2
作者 封传兵 《励耘语言学刊》 2013年第2期189-201,共13页
前人对《康熙字典》所引《唐韵》的关注,大多是通过抽样调查或举例分析进而做出一些推断性研究,鲜有对文本进行全面比较并作穷尽性考察.本文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康熙字典》引用《唐韵》反切与大徐本《说文》注音进行量化比较,从而为... 前人对《康熙字典》所引《唐韵》的关注,大多是通过抽样调查或举例分析进而做出一些推断性研究,鲜有对文本进行全面比较并作穷尽性考察.本文运用定量统计的方法对《康熙字典》引用《唐韵》反切与大徐本《说文》注音进行量化比较,从而为《康熙字典》引用《唐韵》的定性分析提供数据支持.统计和分析结果显示,二者之相同比和差异比分别为77.98%、22.02%,即相同部分占主要,二者并不等同.《说文》注音是其主要的参考对象,而不同于《说文》的部分当另有来源.理清《康熙字典》所引《唐韵》的来源并加以整理,同时以翔实的数据为佐证,能为更好地认识这批反切材料以及更有效地利用《康熙字典》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字典》 《唐韵》 大徐本《说文》 反切 量化比较 差异
下载PDF
《西儒耳目资》的反切改良
3
作者 黄雪晴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1期31-33,共3页
《西儒耳目资》是明代一部用西文符号为汉语标音的韵书,通过对其反切特点进行详细探讨,发现反切上、下字用字高度统一,下字零声母化程度较高,反切特点突出,在反切改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关键词 《西儒耳目资》 韵书 反切改良
下载PDF
安徽江淮官话片的鼻化韵及其历史由来
4
作者 张颖杰 《现代语文》 2023年第10期21-29,共9页
安徽省江淮官话片11个方言点中,纯粹的鼻化元音有9个,与4个介音i、u、y、v搭配后,又构成15个半鼻化的或不完全的鼻化音,共形成24个鼻化韵。各方言点鼻化韵的主元音和介音不同,构成了不同的鼻化韵数量与类型。各方言点的前后鼻音韵尾略... 安徽省江淮官话片11个方言点中,纯粹的鼻化元音有9个,与4个介音i、u、y、v搭配后,又构成15个半鼻化的或不完全的鼻化音,共形成24个鼻化韵。各方言点鼻化韵的主元音和介音不同,构成了不同的鼻化韵数量与类型。各方言点的前后鼻音韵尾略有不同,鼻化韵与前后鼻音搭配的主元音也不同,以相互补充为主。以全椒方言为例,考察宕江曾梗咸山深臻这八摄从中古到现代的历时演变。研究发现,隋唐时期的入声韵尾-p/-t/-k到元代已经消失,变为统一的塞擦音韵尾-?;前鼻音韵尾-m/-n和后鼻音韵尾-?之间不断相互转化;直至现代全椒方言产生9个鼻化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淮官话 鼻化韵 全椒方言 《五声反切正韵》 历史演变
下载PDF
《慧琳音义》唇音升等现象探究
5
作者 计丽 《合肥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4-19,共6页
《慧琳音义》的反切系统已经完成了轻重唇的分化,但东三和尤韵明母字则未变轻唇,轻唇化后的唇音字则存在一等与三等互切的现象。从慧琳的反切结构角度出发,集中考察了慧琳流遇通三摄唇音字的升等问题,得出慧琳反切中的唇音升等存在时间... 《慧琳音义》的反切系统已经完成了轻重唇的分化,但东三和尤韵明母字则未变轻唇,轻唇化后的唇音字则存在一等与三等互切的现象。从慧琳的反切结构角度出发,集中考察了慧琳流遇通三摄唇音字的升等问题,得出慧琳反切中的唇音升等存在时间和条件上的区别,东三和尤韵明母字在轻唇化之前已丢失[i]介音升入一等,唇塞音字则是在轻唇化之后转入一等。结合唇音升等的演变过程,同时考察了慧琳流遇通三摄的韵类合流情况,得出慧琳反切的东锺韵、尤虞韵仅在唇音条件下合流,演变方向为东韵转入钟韵、尤韵转入虞韵,但存在语音层次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音升等 韵类合流 反切结构 《慧琳音义》
下载PDF
《切韵》系韵书重纽研究综述 被引量:2
6
作者 宋亚云 张蓉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6-19,共4页
本文分三阶段全面总结了《切韵》系的书重纽研究概况,指出众多汉语音韵学家在二方面已达成共识:(1)重纽读音有别,区别在于介音不同;(2)尤韵自身也存在重纽,幽韵不是尤韵的重纽。此外,关于重纽与同韵舌齿音的关系,仍存在分歧。
关键词 重纽 韵书 《切韵》 介音 汉语音韵学 读音 区别 分歧 研究概况
下载PDF
《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订误 被引量:1
7
作者 尹凯 《石家庄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5-80,共6页
《汉字古音手册》是学习和研究汉语音韵学的重要工具书。201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对初版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更订,但由于排校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仍有不少音标、等呼开合、反切等疏漏和失误存在。以《汉字古音手册(... 《汉字古音手册》是学习和研究汉语音韵学的重要工具书。2010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对初版的一些错误进行了更订,但由于排校或其他方面的原因,仍有不少音标、等呼开合、反切等疏漏和失误存在。以《汉字古音手册(增订本)》体现的古音系统为本,对其中的失误进行了更订,指出十类四十多个误例,并加以更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字古音手册》 广韵 韵部 等呼 反切 拟音
下载PDF
归纳助纽字与汉字注音的“三拼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耀堃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7-30,27-30+26,共14页
"反切"一般以两个汉字为一个汉字注音,跟二十世纪初前后出现的"三拼制"注音并不相同。现在试从"归纳助纽字"的特征,探讨"三拼制"的历史,并提出这种分析音素的拼切方法,早在利玛窦《西字奇迹》... "反切"一般以两个汉字为一个汉字注音,跟二十世纪初前后出现的"三拼制"注音并不相同。现在试从"归纳助纽字"的特征,探讨"三拼制"的历史,并提出这种分析音素的拼切方法,早在利玛窦《西字奇迹》刊行之前已经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切 归纳助纽字 袁子让 三拼法 韵图
下载PDF
《汉语大词典》疏漏举例——音切篇
9
作者 谢纪锋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2期44-47,共4页
本文列举《汉语大词典》(以下简称《大词典)》在音切方面疏漏24条,前22条属于具体问题,最后两条指出某些注音实例与凡例不一致以及某些相关词条之间标注音读不统一的问题。本文可为翻检《大词典》的读者和《大词典》的修订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 《汉语大词典》 注音 反切 《广韵》 《集韵》
下载PDF
程迥《古韵通式》及古音说通考
10
作者 张民权 《语言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78-81,共4页
宋代学者程迥,著《古韵通式》一书,从《文选》中摘出五十余例古诗文协韵的例子,总结出古人诗文协韵的方式,所谓“四声互用,切响通用”,与吴棫古韵通转说相呼应欢?关于“切响”问题后人误解者甚多,至今无确解。本文立足于文献考证,对... 宋代学者程迥,著《古韵通式》一书,从《文选》中摘出五十余例古诗文协韵的例子,总结出古人诗文协韵的方式,所谓“四声互用,切响通用”,与吴棫古韵通转说相呼应欢?关于“切响”问题后人误解者甚多,至今无确解。本文立足于文献考证,对“切响”问题着重进行了考释,可澄清其中一些是非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程迥 《古韵通式》 四声互用 切响通用 反切取韵
下载PDF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古音在某部”的解析
11
作者 孙珊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2年第3期14-20,共7页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体现段氏古音系统思想的经典著作,其重要体例之一在于为古韵标注归部。其中多数字采用“某某切,某部”的标注方法,还有些字采用“某某切,古音(在)某部”的注音方法。对这两种不同标注的区别进行讨论,发现两种标...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体现段氏古音系统思想的经典著作,其重要体例之一在于为古韵标注归部。其中多数字采用“某某切,某部”的标注方法,还有些字采用“某某切,古音(在)某部”的注音方法。对这两种不同标注的区别进行讨论,发现两种标注方法是用来区分反切归部与上古音分部是否一致的情况。这是段注《说文》古韵归部的重要体例。同时文章还着眼于标注“古音(在)某部”的标注方法,将这种标注方法包含的几种不同情况进行列举并试图分析其中原因,并分析其中蕴含的古音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说文解字注 古音归部 反切 音转 古音
下载PDF
論《集韻》作者在成書過程中的作用和分工問題(上)——論賈昌朝的作用及其《群經音辨》的影響
12
作者 張渭毅 《汉语史研究集刊》 CSSCI 2015年第2期9-81,共73页
本文採用拙作《集韻研究概説》(1999)所倡導的內証法和外証法相結合、語言學方法和文獻學方法相結合的《集韻》研究法,力圖把《集韻》研究引向深入,從四個方面集中探討了相關作者刊修《集韻》的作用及其分工的問題:(一)闡明了賈昌朝的... 本文採用拙作《集韻研究概説》(1999)所倡導的內証法和外証法相結合、語言學方法和文獻學方法相結合的《集韻》研究法,力圖把《集韻》研究引向深入,從四個方面集中探討了相關作者刊修《集韻》的作用及其分工的問題:(一)闡明了賈昌朝的重要作用及其《群經音辨》的深刻影響;(二)揭示了《集韻》主編的作用及其表現;(三)從《集韻》改良反切的角度論證了《集韻》作者是按卷、依韻次分工編纂的;(四)從《集韻》顺位集結小韻的角度論證了《集韻》作者是按卷、依韻次分工編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關鍵詞:集韻 賈昌朝 丁度 群經音辨 禮部韻略 校定切韻 廣韻 經典釋文 陸德明 首音 大徐音 朱翱反切 陳彭年 丘雍 注釋體例 通用韻例 併音條例 改良反切 類隔切 音和切 反切上字 反切下字 玄應 慧琳 異讀字 宋祁 顺位集結小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