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白纹伊蚊在上海城区地面雨水井的孳生状况分析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强 曹晖 +3 位作者 张振东 樊坚 熊成龙 冷培恩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6期563-568,共6页
目的探索上海城区地面雨水井中积水状况及白纹伊蚊孳生状况,为登革热及寨卡病毒媒介伊蚊防控处置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5年8月份在上海中心城区黄浦区选取了3个绿地环境和35个不同类型居民区环境,对地面雨水井的蚊虫孳生状况进行了系... 目的探索上海城区地面雨水井中积水状况及白纹伊蚊孳生状况,为登革热及寨卡病毒媒介伊蚊防控处置提供基础数据。方法 2015年8月份在上海中心城区黄浦区选取了3个绿地环境和35个不同类型居民区环境,对地面雨水井的蚊虫孳生状况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和采样分析。结果 564个地面雨水井的积水率为34.22%,蚊虫孳生阳性率达74.09%;随机选取绿地和居民区环境85个阳性孳生点进行采样,蚊虫孳生密度分别达到13.36和11.37只/勺;白纹伊蚊孳生率高,居民区"白纹伊蚊孳生阳性构成比"显著高于绿地环境(95.24%vs 77.27%,χ2=6.173,P=0.013),"平均白纹伊蚊构成比"亦显著高于绿地环境(78.98%vs38.82%,χ2=-4.196,P〈0.001);绿地与居民区环境雨水井白纹伊蚊平均密度分别达到5.98和8.96只/勺。结论上海城区地面雨水井积水明显,白纹伊蚊孳生及侵害现象明显,且居民区为防控重点,需引起相关部门重视,在防治措施上建议物理防治为主,化学防治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雨水井 孳生状况 上海中心城区
下载PDF
上海市城区中心地带三带喙库蚊种群新动态及应对措施的研究 被引量:19
2
作者 高强 周毅彬 +1 位作者 曹晖 冷培恩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3年第3期145-152,共8页
为全面掌握上海中心城区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ynchus种群动态新变化并开展相应的科学有效的防治,选取城区成蚊较容易出现的公园和绿化区域环境类型(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采用24h连续性成蚊动态监测与蚊幼孳生地调查相结... 为全面掌握上海中心城区三带喙库蚊Culextritaeniorhynchus种群动态新变化并开展相应的科学有效的防治,选取城区成蚊较容易出现的公园和绿化区域环境类型(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采用24h连续性成蚊动态监测与蚊幼孳生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对上海市中心城区三带喙库蚊种群动态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三带喙库蚊高峰出现在7月份;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的三带喙库蚊构成比最高达到32.79%,人民公园2号监测点的三带喙库蚊构成比达到52.6%,并在人民公园1号监测点周边发现2处三带喙库蚊孳生地,而历年监测中三带喙库蚊间断性捕获,多出现在8月份。本研究在上海中心城区首次报道三带喙库蚊的孳生地,且该蚊种已成为公园和绿化区域的优势蚊种。随着气候变化与城市环境的改变,三带喙库蚊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性不断提高,除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外,三带喙库蚊也应成为上海市城区的重点防治蚊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带喙库蚊 种群动态 孳生地 上海 中心城区
下载PDF
成蚊密度与蚊幼孳生状况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强 曹晖 +4 位作者 周毅彬 丁志伟 樊坚 徐康 冷培恩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4年第4期323-325,328,共4页
目的探索某特定区域内成蚊密度与蚊幼孳生状况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4-11月份在上海中心城区人民广场与人民公园区域设置了5个成蚊监测点和50个蚊幼孳生地调查点,开展了持续时间超过220 d的连续性成蚊监测和每周一... 目的探索某特定区域内成蚊密度与蚊幼孳生状况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12年4-11月份在上海中心城区人民广场与人民公园区域设置了5个成蚊监测点和50个蚊幼孳生地调查点,开展了持续时间超过220 d的连续性成蚊监测和每周一次的蚊幼调查。结果人民广场成蚊密度和蚊幼孳生阳性率均显著高于人民公园(t=-4.682,P<0.01;χ2=64.154,P<0.01);spearman相关性分析,人民广场成蚊密度与蚊幼孳生阳性率具有统计学相关性(r=0.762,P=0.028),人民公园未见显著性相关(r=-0.262,P=0.531)。结论在一特定区域内,成蚊密度受该区域内蚊幼孳生状况的影响,此外还受气象和人为因素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蚊密度 孳生地 相关性分析 上海中心城区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区成蚊种群动态及新变化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强 曹晖 +3 位作者 周毅彬 丁志伟 樊坚 冷培恩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4年第2期110-116,共7页
为全面掌握上海中心城区蚊虫种群动态及新变化,选取城区蚊虫较易出现的公园和绿化区域环境类型(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采用CO:诱捕法进行连续超过220d的成蚊动态监测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224d共捕捉到蚊虫20826头,包括3属6... 为全面掌握上海中心城区蚊虫种群动态及新变化,选取城区蚊虫较易出现的公园和绿化区域环境类型(人民广场及人民公园地区),采用CO:诱捕法进行连续超过220d的成蚊动态监测研究。结果显示,2012年224d共捕捉到蚊虫20826头,包括3属6种;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为上海中心城区优势蚊种(构成比分别为71.8%和19.7%);不同蚊种季节分布差异性显著,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高峰期分别位于5~6月和7~8月,且整体上淡色库蚊密度高于白纹伊蚊(除8月下旬外,其余均P〈0.05),三带喙库蚊在7月中下旬显著上升(分别为681和580头/旬);蚊虫13变化趋势波动幅度较大,在相同的月份或季节亦出现较大日变化差异;将2008~2011年历史监测数据与2012年进行趋势比较,仅个别年份间有显著相关性:不同年份间的旬分布亦存在统计学差异。本研究提示,上海市中心城区的优势蚊种仍为淡色库蚊和白纹伊蚊,该两种蚊种的季节分布与某些文献报道存在差异,主要由上海城区的气候特点决定;上海城区的蚊媒防治工作仍应针对这两种蚊虫的季节分布采取针对性的有效防控措施,此外三带喙库蚊对城市环境的适应性不断提高,为上海城区的蚊媒防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监测 CO2诱捕法 种群动态 上海中心城区
下载PDF
转型新时期上海中心城区社会空间结构与演化格局研究 被引量:12
5
作者 唐子来 陈颂 +1 位作者 汪鑫 肖扬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111,共7页
文章选取我国的全球城市—上海作为研究案例,以其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小尺度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探究上海新时期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并结合上海1982年、2000年的相关研究发现归纳其社会空间结构演变... 文章选取我国的全球城市—上海作为研究案例,以其中心城区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小尺度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通过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等探究上海新时期社会空间结构特征,并结合上海1982年、2000年的相关研究发现归纳其社会空间结构演变格局,并将研究发现与北京、广州等全球城市进行对比,探索全球城市历史演变的差异特征。结果显示,在最近十几年中上海中心城区社会空间结构主成分构成相对稳定,但外来人口、农业人口、知识分子及老年人口等影响因子均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1982-2010年,中心城区社会空间结构异质性持续增强,不同社会群体的圈层分布和多核心分布发展显著;在与不同城市进行共时性对比中发现虽然其社会空间结构发展脉络基本相同,但是不同阶层人群在分布上存在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社会空间结构 因子分析 历史演变规律 全球化 上海中心城区
下载PDF
人诱停落法不同环境与昼夜时段成蚊种群构成的差异性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强 周毅彬 +4 位作者 冷培恩 丁志伟 徐康 樊坚 曹晖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4年第5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索上海中心城区不同环境及不同昼夜时段成蚊种群构成的差异性。方法选取5个监测点和2个特定时段采用人诱停落法进行连续194 d的成蚊动态监测研究。结果人诱停落法2012年194 d共捕捉到成蚊1 666只,包括3属5种,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 目的探索上海中心城区不同环境及不同昼夜时段成蚊种群构成的差异性。方法选取5个监测点和2个特定时段采用人诱停落法进行连续194 d的成蚊动态监测研究。结果人诱停落法2012年194 d共捕捉到成蚊1 666只,包括3属5种,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分别占71.1%和27.7%;2个时段成蚊种群构成差异显著(χ2=817.553,P<0.01)。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分别是第1时段和第2时段优势蚊种(构成比分别为94.3%和66.2%);人民公园成蚊密度[0.557只/(人·次)显著低于人民广场[1.312只/(人·次),P<0.05],5个监测点的成蚊种群构成差异显著(χ2=164.225,P<0.01)。结论研究提示人诱停落法不同监测时段与监测点成蚊种群与密度均存在显著差异,上海市中心城区的蚊媒防治工作仍应针对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两种优势蚊种,采取有效的、针对性的防控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诱停落法 微环境 昼夜叮刺节律 上海城区
下载PDF
住区与绿地环境成蚊侵害状况及公共卫生影响分析 被引量:4
7
作者 高强 周毅彬 +1 位作者 曹晖 冷培恩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6年第1期40-45,共6页
目的探索上海城区住区与绿地环境成蚊侵害状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公共卫生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中心城区不同住区与绿地环境类型设置8个CO2捕蚊机监测点,于2013年4-11月进行224 d连续性成蚊监测。结果住区与绿地环境的最优势蚊种分别为白纹... 目的探索上海城区住区与绿地环境成蚊侵害状况,并分析其产生的公共卫生影响。方法选取上海中心城区不同住区与绿地环境类型设置8个CO2捕蚊机监测点,于2013年4-11月进行224 d连续性成蚊监测。结果住区与绿地环境的最优势蚊种分别为白纹伊蚊和淡色库蚊,密度差异显著,住区的白纹伊蚊密度及构成比均显著高于绿地环境[11.90 vs 2.18只/(d·机器),72.4%vs 18.9%,P值均<0.01)],绿地的淡色库蚊密度及构成比显著高于住区环境[8.28 vs 4.21只/(d·机器),73.9%vs 25.6%,P值均<0.01];趋势分析显示,住区环境的白纹伊蚊侵害最为显著[有13个旬的密度超过10只/(d·机器)],白天时段与傍晚时段住区环境成蚊密度亦均显著高于绿地环境(t=-6.493,P=0.000;t=-4.275,P=0.000)。结论住区与绿地环境蚊虫种群构成及侵害状况明显不同,造成的公共卫生影响亦有差别,在蚊虫防治措施的制定上需要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住区 绿地 蚊虫侵害 中心城区
下载PDF
上海城区蝇类种群密度与季节消长变化趋势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高强 周宇才 +2 位作者 熊成龙 姜庆五 曹晖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5年第4期367-371,共5页
目的掌握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成蝇季节消长规律、种群构成,为蝇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3月下旬-11月下旬采用笼诱法对上海中心城区2个公园与1个居民区进行每周1次的成蝇监测,并与2008-2012年常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3年... 目的掌握近年来上海中心城区成蝇季节消长规律、种群构成,为蝇类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2013年3月下旬-11月下旬采用笼诱法对上海中心城区2个公园与1个居民区进行每周1次的成蝇监测,并与2008-2012年常规监测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013年共捕捉成蝇5科40种共计8 004只,其中双重厕蝇为上海地区新纪录;最优势蝇种为大头金蝇(构成比为20.50%),成蝇高峰分别出现于6、8月,分别为140.00和100.60只/(d·笼),7月出现一个明显下降;2008-2012年常规监测,最优势蝇种为丝光绿蝇(构成比24.48%),优势蝇种构成与2013年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份的成蝇频数分布存在显著差异(χ2=187.923,P<0.01),且仅个别年份间的变化趋势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上海中心城区蝇类侵害以大头金蝇、丝光绿蝇等为主,不同监测环境与监测方法间存在较大差异,蝇类侵害防控依然严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密度 季节消长 上海城区
下载PDF
上海城区世博前后蝇类种群及密度消长变化的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强 周宇才 +2 位作者 曹晖 梁必匀 陈之梓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14年第3期184-196,共13页
选取成蝇较易出现的公园和居民区环境类型,采用腐鱼笼诱法分别于2002与2013年对上海中心城区世博建设前后蝇类群落构成和季节消长状况进行监测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2002年相比,2013年居民区环境蝇密度显著下降,捕获的蝇种类总数稍有上... 选取成蝇较易出现的公园和居民区环境类型,采用腐鱼笼诱法分别于2002与2013年对上海中心城区世博建设前后蝇类群落构成和季节消长状况进行监测并对比分析.结果显示,与2002年相比,2013年居民区环境蝇密度显著下降,捕获的蝇种类总数稍有上升;最优势蝇种由2002年的丝光绿蝇转变为2013年的大头金蝇(当年构成比分别为46.06%和20.50%),亮绿蝇、元厕蝇的密度及构成比较2002年显著上升.2002与2013年成蝇高峰分别均出现于6月份,2013年夏季气温高热造成7月份出现一个波动较大的低谷;丝光绿蝇在不同年代的季节分布差异较明显,其他蝇种分布趋势前后较吻合.据此推论上海城区蝇类侵害以丽蝇科为主,不同监测环境差异较大;城区卫生环境的改善对减少住区蝇滋生起了重要作用,但人口密度高、部分老城区环境复杂、各行业所产生垃圾较多而容易造成蝇类滋生侵害的状况依然存在,蝇类防控措施应针对金蝇和绿蝇等优势蝇种开展,防控工作任重而道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类 群落构成 季节消长 世博会 上海中心城区 World Expo.
下载PDF
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学体育课生理负荷的测试与分析 被引量:4
10
作者 余纯璐 叶露 《体育科研》 2010年第5期101-103,共3页
采用文献资料法与实验法,观察和测定上海市中心城区中学体育课生理负荷平均心率。结果表明:中学生最大生理负荷强度与全国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中学体育课的生理负荷属于中等运动负荷等级,中学生承受的生理负荷较适宜,女生偏小。
关键词 上海市 中心城区 中学体育课 生理负荷
下载PDF
基于分形模型的城市绿地系统时空进化分析——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被引量:15
11
作者 刘杰 张浪 +1 位作者 季益文 张青萍 《现代城市研究》 CSSCI 2019年第10期12-19,共8页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特征及布局结构遵循规律性机制进行演替。基于上海市1983年、1994年和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背景、政策推进及建设成效等,结合形态维模型和聚集维模型,对中心城区绿地进化的多维特征进... 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态特征及布局结构遵循规律性机制进行演替。基于上海市1983年、1994年和2002年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背景、政策推进及建设成效等,结合形态维模型和聚集维模型,对中心城区绿地进化的多维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1)规划引导是影响城市绿地时空进化的关键因素,且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及动态性特征;(2)在发展阶段上,上海市的绿地建设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和质量跃升阶段,趋于"量"到"质"的优化;(3)在绿地空间形态结构上,自组织及演化未达到最优化状态,但形态维数随时间的变化而逐渐降低,绿地空间形态整体趋于整合,系统性增强;(4)在绿地分布格局上,聚集维数先增强后减弱,绿地斑块由分散、割裂状态趋向环廊结合、通达性较好的网络系统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绿地 时空进化 分形维数 规划引导 上海市中心城区
下载PDF
上海城市交通供给政策效应分析及未来走向 被引量:1
12
作者 郭研苓 孙斌栋 《上海城市规划》 2009年第6期69-72,共4页
对上海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加大道路建设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与不足进行分析,指出这种解决方式未能长效缓解上海交通拥堵问题。通过目前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发现,仅靠新建或扩建道路的交通供给政策不足以解决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应... 对上海市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加大道路建设缓解交通拥堵的效果与不足进行分析,指出这种解决方式未能长效缓解上海交通拥堵问题。通过目前的现状以及对未来的预测发现,仅靠新建或扩建道路的交通供给政策不足以解决上海的交通拥堵问题,应从供给、需求、空间三个方面的综合协调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新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 中心城区 道路 交通供给
下载PDF
武汉、上海、重庆三市中心城区高架桥绿化比较研究 被引量:9
13
作者 李鹏 李娜 包满珠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96-99,共4页
对长江流域地区武汉、上海、重庆3座城市中心城区的145座高架桥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比三市高架桥绿化比率、植物群落结构、植物配置特点及设计特色。三市高架桥绿化比率武汉最低,为63.6%;上海最高,达到了90.9%。应用的植物共106种,隶... 对长江流域地区武汉、上海、重庆3座城市中心城区的145座高架桥绿化现状进行了调查,对比三市高架桥绿化比率、植物群落结构、植物配置特点及设计特色。三市高架桥绿化比率武汉最低,为63.6%;上海最高,达到了90.9%。应用的植物共106种,隶属48科84属;植物群落灌—草最多,其次是乔—灌—草;在桥墩绿化、改善植物生境措施、配套基础设施方面各城市采用了一些特色设计,既实用又美观。通过对三市高架桥绿化的比较,为研究长江流域地区的城市高架桥绿化提供了依据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城区高架桥 绿化植物 上海 重庆 武汉
下载PDF
基于手机信令数据的上海市社区公园服务半径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刘颂 杨莹 贾虎 《风景园林》 2021年第6期88-93,共6页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主要的自然空间,一直以来按照公园规模及其相应的服务半径形成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来衡量其布局的合理性。但在现实中,由于难以获取居民实际行为规律,公园的实际服务范围与设定的服务半径是否一致无法被精准验... 公园绿地作为城市中主要的自然空间,一直以来按照公园规模及其相应的服务半径形成的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率来衡量其布局的合理性。但在现实中,由于难以获取居民实际行为规律,公园的实际服务范围与设定的服务半径是否一致无法被精准验证和分析。手机信令数据等新数据源包含居民生活活动空间信息及公园使用数据,能够突破传统数据的制约。选取上海市中心城区42座社区公园,采集2019年5月9天(包含4个周末和5个工作日)内到访公园的游客的手机信令数据,通过追踪游客的驻留地信息,计算各公园的实际服务半径。发现上海市社区公园的实际服务半径普遍较大,平均为5879.9 m。对社区公园服务半径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社区公园服务半径与公园使用满意度和空间活力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公园的区位呈负相关关系,而与公园面积和交通便利度的相关性不显著。社区公园建设应该提高公众参与度,从“空间建造”转变为“场景营造”,提高公园品质;结合周边的公共空间进行功能与空间的融合,提高公园周边的空间活力。利用手机信令数据对公园服务范围进行精细化识别,能够提升公园规划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手机信令数据 社区公园 服务半径 上海中心城区 大数据
下载PDF
从Loft到社区——上海中心城区“城中厂”居住化更新的特征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孙淼 李振宇 《建筑遗产》 2017年第1期69-77,共9页
随着产业升级和存量规划,上海中心城区大量"城中厂"亟待更新。经历了"推土机式""创意园式"和"滨水新城式"三个阶段,混合居住成为"城中厂"更新的新方向。文章分析了上海中心城区20处... 随着产业升级和存量规划,上海中心城区大量"城中厂"亟待更新。经历了"推土机式""创意园式"和"滨水新城式"三个阶段,混合居住成为"城中厂"更新的新方向。文章分析了上海中心城区20处案例变迁的5个阶段:职工宿舍、Loft工作室、廉租房、保障房、居住社区;通过居住化更新的策略研究,总结出其6点特征:法律边界模糊、行政谨慎推进、价格两极分化、风貌杂乱单一、规划尺度小微、建筑布局趋同;并提出社区是"城中厂"居住化更新的必然趋势。同时选择国外成功案例进行比较,梳理可行性手段。最后分析上海中心城区"城中厂"居住化更新存在的障碍,提出对策,以期为"城中厂"居住化更新模式的普及提供参考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厂 上海中心城区 居住化 城市更新 特征
下载PDF
上海新建居住小区机动车多模式停车探讨
16
作者 颜宏亮 何玉文 《住宅科技》 2015年第7期1-4,共4页
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小区普遍存在停车难问题。笔者结合研究课题实地调查了中心城区多个居住小区,发现存在停车困难的居住小区主要集中在容积率较高,且规划设计停车位配比滞后的楼盘。针对目前上海居住小区单一停车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 上海市中心城区居住小区普遍存在停车难问题。笔者结合研究课题实地调查了中心城区多个居住小区,发现存在停车困难的居住小区主要集中在容积率较高,且规划设计停车位配比滞后的楼盘。针对目前上海居住小区单一停车模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停车需求,建议政府有关职能部门与规划、设计、建设、管理等各方共同努力,结合居住小区周边环境,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多模式停车方案,共同解决居住小区停车难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居住小区 中心城区 停车需求 多模式停车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夏季蚊蝇孳生情况调查 被引量:2
17
作者 钱新荣 高强 +1 位作者 徐康 丁志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4年第1期75-76,共2页
目的了解上海中心城区夏季蚊蝇孳生情况。方法现场调查。结果蚊虫孳生阳性率9.77%,蝇类孳生地阳性率为12.5%。结论中心城区部分场所尚有蚊蝇孳生。
关键词 上海中心城区 蚊蝇 孳生 调查
下载PDF
面向城市更新演进的上海旧住房改造措施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伍攀峰 魏沅 莫霞 《时代建筑》 2020年第1期28-32,共5页
旧住房改造事关民生改善、城市安全,是当今"留改拆"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发展建设中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梳理归纳了国内外旧住房改造的有效措施,并基于上海中心城区已完成及正在开展的五个典型案例,研究了上海市中心城... 旧住房改造事关民生改善、城市安全,是当今"留改拆"的城市更新背景下城市发展建设中亟需研究的重要课题。文章梳理归纳了国内外旧住房改造的有效措施,并基于上海中心城区已完成及正在开展的五个典型案例,研究了上海市中心城区旧住房改造的要素落点以及主要举措,对旧住房改造项目实现精细化管理,促进规范性文件的制定和引导,构建和谐社会,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旧住房 改造措施 上海市中心城区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公共空间的声景感知评估及其精准治理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许晓青 王瑾 +3 位作者 蒲宝婧 葛天任 张玮晨 洪晓丹 《时代建筑》 2022年第1期80-87,共8页
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品质要求的提升,城市声环境规划与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但相关研究仍显不足。尽管既有研究已经从早期关注噪声管控,逐步推进到对宜人声环境的空间营造,但尚未对城市声景主观感知的空间识别与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实证分析... 随着人们对人居环境品质要求的提升,城市声环境规划与治理问题日益凸显,但相关研究仍显不足。尽管既有研究已经从早期关注噪声管控,逐步推进到对宜人声环境的空间营造,但尚未对城市声景主观感知的空间识别与影响因素进行充分的实证分析,其中的核心难题是如何识别和改善城市声环境与声景感知之间差异较大的公共空间。文章基于手机噪声计应用与分析技术,对居民声环境感知进行实地采样分析,共收集有效电子问卷320份,继而识别和梳理了低声级-低感知、高声级-高感知两类差异化较大的公共空间类型及其分布,并对影响此两类空间声景感知差异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进一步揭示了城市声环境治理的问题及其改善的弹性空间与具体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中心城区 城市空间 声景感知 声环境治理
下载PDF
上海中心城区购物中心闲置屋顶调研及再利用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董小玲 《上海城市规划》 2020年第5期91-96,共6页
通过调研上海中心城区购物中心闲置屋顶建筑规模、空间分布和闲置原因,以及已利用屋顶的功能业态和运营方式,归纳这些购物中心闲置屋顶的空间特点及适宜的功能业态。结合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提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规... 通过调研上海中心城区购物中心闲置屋顶建筑规模、空间分布和闲置原因,以及已利用屋顶的功能业态和运营方式,归纳这些购物中心闲置屋顶的空间特点及适宜的功能业态。结合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规划提出的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规划需求,购物中心作为居民区就近的商业设施,其闲置屋顶应成为重要存量空间加以利用,以补充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和公共空间的配置并提升其品质。基于此,研究上海中心城区购物中心闲置屋顶的再利用方式,以期更好地助力上海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购物中心闲置屋顶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空间 上海中心城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