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27篇文章
< 1 2 1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obust Facial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System Using Pupillary Light Reflex for Liveness Detection of Facial Images
1
作者 Puja S.Prasad Adepu Sree Lakshmi +5 位作者 Sandeep Kautish Simar Preet Singh Rajesh Kumar Shrivastava Abdulaziz S.Almazyad Hossam M.Zawbaa Ali Wagdy Mohamed 《Computer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 Sciences》 SCIE EI 2024年第4期725-739,共15页
Pupil dynamics ar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face spoofing detection.The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used biometrics for authenticating individual identity.The main threats to the facial recognit... Pupil dynamics are the important characteristics of face spoofing detection.The face recognition system is one of the most used biometrics for authenticating individual identity.The main threats to the facial recognition system are different types of presentation attacks like print attacks,3D mask attacks,replay attacks,etc.The proposed model uses pupil characteristics for liveness detection during the authentication process.The pupillary light reflex is an involuntary reaction controlling the pupil’s diameter at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ies.The proposed framework consists of two-phase methodologies.In the first phase,the pupil’s diameter is calculated by applying stimulus(light)in one eye of the subject and calculating the constriction of the pupil size on both eyes in different video frames.The above measurement is converted into feature space using Kohn and Clynes model-defined parameters.The Support Vector Machine is used to classify legitimate subjects when the diameter change is normal(or when the eye is alive)or illegitimate subjects when there is no change or abnormal oscillations of pupil behavior due to the presence of printed photograph,video,or 3D mask of the subject in front of the camera.In the second phase,we perform the facial recognition process.Scale-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is used to find the features from the facial images,with each feature having a size of a 128-dimensional vector.These features are scale,rotation,and orientation invariant and are used for recognizing facial images.The brute force matching algorithm is used for matching features of two different images.The threshold value we considered is 0.08 for good matches.To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of the framework,we tested our model in two Face antispoofing datasets named Replay attack datasets and CASIA-SURF datasets,which were used because they contain the videos of the subjects in each sample having three modalities(RGB,IR,Depth).The CASIA-SURF datasets showed an 89.9%Equal Error Rate,while the Replay Attack datasets showed a 92.1%Equal Error Rat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FT PUPIL CASIA-SURF pupillary light reflex replay attack dataset brute force
下载PDF
Nursing Care of 10 Patients with Vasovagal Reflex Caused by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Treatment
2
作者 Yingying Zhang 《Open Journal of Nursing》 2024年第5期177-182,共6页
This study outlines the essential nursing strategies employed in the care of 10 patients experiencing vascular vagal reflex, manag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s. It highlights a holistic nursing approach tai... This study outlines the essential nursing strategies employed in the care of 10 patients experiencing vascular vagal reflex, managed with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s. It highlights a holistic nursing approach tailored to the distinct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these patients. Key interventions included early detection of psychological issues prior to initiating treatment, the implementation of comprehensive health education, meticulous monitoring of vital signs throughout the therapy, prompt emergency interventions when needed, adherence to prescribed medication protocols, and careful post-treatment observations including venous catheter management. Following rigorous treatment and dedicated nursing care, 7 patients demonstrated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and were subsequently discharg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sovagal reflex Artificial Liver Support System Nursing Care
下载PDF
Is there a need for universal double reflex testing of HBsAg-positive individuals for hepatitis D infection?
3
作者 Zaigham Abbas Minaam Abbas 《World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24年第3期300-303,共4页
Hepatitis D virus(HDV)can infect HBsAg-positive individuals,causing rapid fibrosis progression,early decompensation,increas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isk,and higher mortality than hepatitis B virus(HBV)mono-infectio... Hepatitis D virus(HDV)can infect HBsAg-positive individuals,causing rapid fibrosis progression,early decompensation,increased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risk,and higher mortality than hepatitis B virus(HBV)mono-infection.Most countries lack high-quality HDV prevalence data,and the collection techniques employed often bias published data.In recent meta-analyses,HDV prevalence in HBsAg-positive patients reaches 5%-15%and is even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ndemic areas.Since HBV vaccination programs were implemented,HDV prevalence has decreased among younger populations.However,owing to immigrant influx,it has increased in some Western countries.The current practice of HDV screening in HBsAg-positive individuals is stepwise,based on physician’s discretion,and limited to at-risk populations and may require numerous visits.Double reflex testing,which includes anti-HDV testing in all HBsAg-positive individuals and then HDV RNA testing for anti-HDV-positive ones,is uncommon.Reflex testing can identify more HDV infection cases and link identified patients to further care and follow-up.Moreover,laboratory-based double reflex screening is less biased than physician-led testing.Therefore,health-care providers should learn about reflex testing,and federal and provincial hepatitis control programs should implement laboratory-based double reflex testing to obtain reliable HDV prevalence estimates.The test’s cost-effectiveness depends on the number of HBV-positive patients screened to identify one HDV-positive patient.Such testing may be viable in areas with low HBsAg but high HDV prevalence.However,its economic impact on areas with low HDV prevalence needs further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hepatitis D virus antibody HBSAG Hepatitis D virus RNA Hepatitis B Hepatitis D reflex testing
下载PDF
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对无痛膀胱镜检查术中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效果
4
作者 刘凯 王超 +5 位作者 蔡珂 刘欣 逄千禧 孙媛 张帅 罗波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9期48-52,共5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对无痛膀胱镜检查术中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行静脉复合全麻下无痛膀胱镜检查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的随机数表法将14... 目的:探讨预防性使用阿托品对无痛膀胱镜检查术中诱发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0月—2023年11月在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行静脉复合全麻下无痛膀胱镜检查的14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完全随机化分组的随机数表法将144例入选病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72例。两组均采用地佐辛(0.05 mg/kg)复合1%丙泊酚(1.5~2.0 mg/kg)进行麻醉诱导,待患者睫毛反射消失时开始进行膀胱镜检查。术中丙泊酚以3~6 mg/(kg·h)维持,患者术中如发生体动,则追加丙泊酚0.5 mg/kg,直至检查结束。对照组在1%丙泊酚20 mL中加入0.9%氯化钠溶液1 mL,观察组在1%丙泊酚20 mL中加入阿托品1 mg。两组在麻醉过程中出现心率低于50次/min时,静脉注射阿托品0.5 mg,当血压降低超过20%时静脉注射麻黄碱6 mg。比较两组无痛膀胱镜检查操作时间、术后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术中迷走神经反射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无痛膀胱镜检查操作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清醒时间、丙泊酚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发生迷走神经反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均经及时应用阿托品、麻黄碱等积极抢救治疗而痊愈。结论:无痛膀胱镜检查中预防性使用阿托品不仅有利于缩短操作时间、有利于呼吸管理,更有利于预防迷走神经反射,减少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迷走神经反射 无痛膀胱镜 阿托品 麻黄碱
下载PDF
泌尿系统疾病术中、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
5
作者 罗波 辛娜娜 +6 位作者 蔡珂 张劲峰 刘欣 孙媛 刘凯 张帅 王宜凡 《中国现代医生》 2024年第10期36-38,51,共4页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术中、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泌尿外科完成住院手术的患者1436例,分析术中、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1436例... 目的 探讨泌尿系统疾病术中、术后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防治。方法 选取2020年2月至2023年4月于青岛大学医学院松山医院泌尿外科完成住院手术的患者1436例,分析术中、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的应急处理措施并总结诊治经验。结果 1436例手术患者,术中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4例,术后发生血管迷走神经反射14例,发生率为1.25%。多数患者表现为血压、心率同时降低,给予阿托品、多巴胺静脉注射等治疗后血压、心率恢复正常,各种伴发症状消失,无死亡病例。结论 泌尿外科专科医生应重视血管迷走神经反射,总结经验,做到早期识别、及时处理以保障患者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疾病 血管迷走神经反射 治疗 阿托品 多巴胺
下载PDF
多重感受和反身的薄幕:一项对虚拟现实技术的生活体验研究
6
作者 杨慧琼 刘正煜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29-138,172,共11页
从媒介演化历史来看,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建立在技术层面上的个人体验。人类体验有着复杂的心理体验和体验结构,因而人类身心与VR情境发生互动后产生的体验可能远非“沉浸”可以完全囊括。VR体验是两个过程的合... 从媒介演化历史来看,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简称“VR”)是一种建立在技术层面上的个人体验。人类体验有着复杂的心理体验和体验结构,因而人类身心与VR情境发生互动后产生的体验可能远非“沉浸”可以完全囊括。VR体验是两个过程的合一:以身体为媒介而生的感受过程,以及“我”与“我”的感受发生互动的反身过程。在感受和反身的双重过程中,沉浸并非VR体验的唯一感受。沉浸既独立生成,又往往和非沉浸、无沉浸交织在一起,形成了融入、并置和搁置这三种体验结构和三种虚实关系。反身不仅构成了人类体验和技术之间的滑动界限,个体可以在亲历者、参与者和旁观者三种内隐身份上滑动,而且通过个体体验的更新而使得自我、社会、文化乃至文明处于反身建构的过程中,人类的生命时间由此循环向前。体验的反身及其建构特征意味着技术可以趋近但是无法抵达人类基本经验形式的原初地带。随着文化体验及文化实践活动越来越成为具有挑战性的适应性问题,立足于精微的人类反身体验以运用人类主体性,是理解技术和人类关系的一个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现实 感受 反身 生活体验
下载PDF
反身法视野下生成式人工智能的耦合型监管
7
作者 张光君 彭池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24年第3期96-106,共11页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风险控制和监管难题。从社会系统论角度分析,欧盟基于风险的监管模式和美国基于场景的监管模式,均未能实现法律子系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子系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面临多重现实困境。反身法提倡“受规整...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带来了风险控制和监管难题。从社会系统论角度分析,欧盟基于风险的监管模式和美国基于场景的监管模式,均未能实现法律子系统和生成式人工智能子系统之间的有效互动,从而面临多重现实困境。反身法提倡“受规整的自治”,通过反思机制为其他社会子系统的“自我规制”提供制度保障,从而建构“生态自组织”的监管形态,对突破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监管困境具有启发意义。立足反身法框架,借助战略生态位管理模型,厘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生态位—市场生态位—范式生态位”的内在演化逻辑,有助于探索和塑造包容审慎与敏捷高效相结合的、融外部监管与自我合规于一体的耦合型监管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成式人工智能 社会系统论 反身法 耦合型监管 ChatGPT
下载PDF
脊髓损伤后重建膀胱排尿反射在神经源性膀胱中的运用与展望 被引量:3
8
作者 展立芬 艾坤 +3 位作者 曾学究 梁柔筠 丁强盛 张泓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8期2925-2931,共7页
背景:脊髓损伤后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与研究的热点,修复损伤脊髓、重塑膀胱排尿反射通路是根本的治疗手段。目的:总结脊髓横断损伤后重建膀胱的神经支配通路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 背景:脊髓损伤后导致的膀胱功能障碍是临床治疗的难点与研究的热点,修复损伤脊髓、重塑膀胱排尿反射通路是根本的治疗手段。目的:总结脊髓横断损伤后重建膀胱的神经支配通路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数据库、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与重建排尿反射机制、神经源性膀胱与排尿反射和脊髓修复有关的文献,中文检索词为“神经源性膀胱;脊髓损伤;排尿反射;脊髓修复”,英文检索词为“Neurogenic Bladder;Spinal cord injury;micturition reflex;Spinal cord repair”。结果与结论:在重建膀胱排尿反射过程中涉及较多的因素,包括脊髓受损区域的修复与重建、排尿中枢的重塑、膀胱组织及体内外物质激素的变化,在此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①排尿作为一个复杂的过程,重建排尿反射中涉及位点较多,可选取主要作用位点进行深入研究,以突破重建排尿反射通路上存在的疑点;②正常的排尿反射机制复杂,脊髓横断损伤后,中枢神经系统中控制或参与排尿反射的中枢核团是否发生了代偿及相应的代偿机制有待进一步探究;③脊髓横断损伤后中枢与膀胱的信息交流中断,中枢与膀胱是否存在直接的信息连接尚待进一步探究;④脊髓横断损伤后,重建排尿反射与体液之间的关系尚待进一步研究。在重建膀胱排尿反射中,通过干预治疗促进脊髓修复、神经反射重构、物质代谢和膀胱组织结构调整是治疗的关键,中医与西医各有其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神经源性膀胱 排尿反射 膀胱功能障碍 综述
下载PDF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对于2型糖尿病代谢当量与心率恢复的影响
9
作者 李瑾 张杨梅 姜效韦 《医药前沿》 2024年第16期44-47,52,共5页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患者在心肺运动试验中最大代谢当量(maxMETs)、心率恢复(HRR)水平及其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肺康复科行心血管反射试验(CRT)、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心脏自主神经病变(CAN)患者在心肺运动试验中最大代谢当量(maxMETs)、心率恢复(HRR)水平及其关系。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2年4月于徐州市中心医院心肺康复科行心血管反射试验(CRT)、症状限制性心肺运动试验(CPeT)的79例T2DM患者,根据CRT结果将所有入选T2DM患者分为单纯T2DM组(CAN-组,n=37)与T2DM合并CAN组(CAN+组,n=42)。所有受试者完成心肺运动试验(症状限制性),观察maxMETs及运动终止后1~6min的HRR指标(分别记为HRR1、HRR2、HRR3、HRR4、HRR5、HRR6)。结果:CAN+组maxMETs、HRR1、HRR2、HRR3、HRR4、HRR5、HRR6均低于CAN-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受试者的maxMETs与HRR1呈正相关性(r=0.455,P<0.05)。结论:HRR1与maxMETs可共同作为T2DM患者康复评定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心脏自主神经病变 心血管反射 心肺运动试验 心率恢复
下载PDF
基于压力感受器反射调控探讨针刺降压的作用机制
10
作者 吴小丽 吴娇娟 +4 位作者 刘宇 张静 张琳 高辛瑜 刘清国 《上海中医药杂志》 CSCD 2024年第5期9-13,共5页
当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血量等发生变化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是维持动脉血压稳定的重要神经反射机制,具有快速调节动脉血压的作用。研究表明针刺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上调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促进神经... 当心输出量、外周阻力和血量等发生变化时,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反射是维持动脉血压稳定的重要神经反射机制,具有快速调节动脉血压的作用。研究表明针刺具有良好的降压作用,其降压机制可能与上调压力感受器的敏感性、促进神经元传入信息增加、帮助中枢整合传入信号、兴奋迷走神经、抑制交感神经等有关。对针刺影响压力感受器反射的各环节功能而调节血压的作用机制进行阐述,以期为临床科研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针刺 压力感受器反射 交感神经 非药物疗法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压力感受性反射在疼痛调控中的机制及临床应用
11
作者 崔雀玄 车璐 许力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8-264,共7页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自主神经系统维持心血管稳态的重要机制,其与疼痛调控亦存在密切关系。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是定量评估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指标,BRS下降与疼痛敏感性上升存在相关性,在疼痛风险预测、治疗效果... 压力感受性反射是自主神经系统维持心血管稳态的重要机制,其与疼痛调控亦存在密切关系。压力反射敏感性(baroreflex sensitivity,BRS)是定量评估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指标,BRS下降与疼痛敏感性上升存在相关性,在疼痛风险预测、治疗效果评估中应用前景广阔。迷走神经刺激能够激活压力感受性反射,近年来在急慢性疼痛患者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本文就压力感受性反射在疼痛调控中的机制和临床应用进行概述,以期为探索调节压力感受性反射功能的疼痛治疗手段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力感受性反射 自主神经 疼痛 迷走神经刺激 压力反射敏感性
下载PDF
基于异或自反性与射频指纹的无线组播密钥生成方法
12
作者 开根深 马俊韬 +1 位作者 武刚 胡苏 《信息安全学报》 CSCD 2024年第3期29-43,共15页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组播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大。异或加密作为最简单高效的加密方法之一,在信息安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组播通信安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异或自反性和射频指纹的组密钥生成方法。为解决多个终端在密钥生成过...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组播通信的需求日益增大。异或加密作为最简单高效的加密方法之一,在信息安全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针对组播通信安全需求,设计了一种基于异或自反性和射频指纹的组密钥生成方法。为解决多个终端在密钥生成过程中的传输资源选择冲突问题,提出基于扩频和公私钥密码体系的用户标识方法。先利用射频指纹对用户认证,并在组播用户间形成密钥随机源;然后,利用异或的自反特性实现分布式密钥生成。将射频指纹与公私钥密码体系结合,不仅为射频指纹的识别结果提供了参考,还为组播通信下密钥协商时的通信资源选择提供了方法。为评估射频指纹识别的影响,提出并实验验证了一种基于时频分析与深度学习的射频指纹识别算法。最后,分析了所提方法的密钥生成率、资源选择冲突和密钥生成效率,展示了所提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分析发现所提方法相比于传统方法,分布式的密钥源使得密钥生成效率随着节点数的增大而提高。对组密钥被攻破概率的窃听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生成同样长度的密钥时,与遍历搜索密钥空间比较,基于窃听者遍历搜索设备射频指纹特性的条件,破解所提方法组密钥的复杂度要高出一至四个数量级,验证了本文方法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密钥生成 扩频技术 射频指纹 异或的自反性
下载PDF
平均听阈正常的听神经瘤患者临床及听力学特征分析
13
作者 郑秋晨 张秋静 +6 位作者 范佳琳 吴谢东 张阳 兰兰 王国建 王秋菊 韩东一 《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科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59-263,274,共6页
目的 分析平均听阈正常(PTA≤25 dB HL)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征,为听神经瘤早期筛查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平均听阈正常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32例(32耳)作为试验组,选取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平均听阈正常的耳鸣患... 目的 分析平均听阈正常(PTA≤25 dB HL)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征,为听神经瘤早期筛查及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平均听阈正常的单侧听神经瘤患者32例(32耳)作为试验组,选取与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平均听阈正常的耳鸣患者20例(32耳)作为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均在符合国家标准的隔声室行纯音测听、声导抗、听性脑干反应、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检查,回顾性分析两组临床及听力学特征。结果 单纯耳鸣、耳鸣伴反复发作且可治愈的突发性听力下降为平均听阈正常听神经瘤患者常见的首发症状,占50.00%,多见于30~40岁人群。试验组听性脑干反应异常率为75.00%(24/32),畸变产物耳声反射异常率为78.12%(25/32),患耳的同侧镫骨肌声反射和健耳的交叉声反射异常率分别为28.13%、56.25%,健耳的同侧镫骨肌声反射和患耳的交叉声反射异常率分别为6.25%、62.50%。通过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听力学特征,两组听性脑干反应的波Ⅲ、波Ⅴ潜伏期、波Ⅰ-波Ⅲ波间期、波Ⅰ-波Ⅴ波间期,患耳的交叉声反射和健耳的交叉声反射(0.5、1、2、4 kHz)、患耳的同侧声反射(2 kHz),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间畸变产物耳声反射异常率未见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听性脑干反应及镫骨肌声反射检测有助于听神经瘤早期诊断,DPOAE是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的检测指标。对门诊平均听阈正常的单侧耳鸣,或伴有反复发作的、可治愈的突发性听力下降患者,建议联合应用听性脑干反应、镫骨肌声反射、畸变产物耳声发射综合评估,为听神经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听神经瘤 纯音听阈正常 听性脑干反应 镫骨肌声反射
下载PDF
反身性视域下电子竞技体育化过程中的价值冲突与消解路径
14
作者 张维凯 崔华 孔振兴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43-50,共8页
基于反思、悖论和诠释学循环反身性三维理论的方法论指导,利用文献与逻辑分析方法,对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的转变及其与体育的价值冲突进行辨识和讨论,发现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由客观外在性向主体内生性转变,并... 基于反思、悖论和诠释学循环反身性三维理论的方法论指导,利用文献与逻辑分析方法,对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的转变及其与体育的价值冲突进行辨识和讨论,发现电子竞技在体育化过程中,价值追求由客观外在性向主体内生性转变,并引发了其与体育之间的价值冲突,形成了“电竞不属于体育”的发展悖论。基于悖论,在明晰冲突的基础上,利用诠释学循环对电子竞技与体育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辩证分析,并提出依据体育的结构与电子竞技的本质,对电子竞技要素进行创造性建构,以彰显体育特质,消解二者之间的价值冲突,促进电子竞技体育化发展的良性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竞技 体育化 反身性 价值冲突 消解路径
下载PDF
针灸关元穴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的作用机制研究
15
作者 陈璐 焦琮舒 +3 位作者 赵欣佳 范林鹃 廖莹莹 杜元灏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4期1-5,共5页
关元穴是目前泌尿生殖系统领域研究最为广泛的腧穴之一,也是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之一。针刺关元穴后,通过躯体-自主神经反射、细胞神经间突触样连接,传递生物化学信号,调控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促使阴茎血... 关元穴是目前泌尿生殖系统领域研究最为广泛的腧穴之一,也是在阴茎勃起功能障碍治疗中应用频率最高的穴位之一。针刺关元穴后,通过躯体-自主神经反射、细胞神经间突触样连接,传递生物化学信号,调控平滑肌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促使阴茎血管壁扩张、血流量增加和阴茎海绵体充血胀大;同时进一步沿着脊髓、脑水平传递神经冲动,提高中枢兴奋性。针灸通过调节下丘脑-垂体-性腺轴,促进促性腺激素释放、促黄体生成素及性激素的释放,调节性功能紊乱,还可以通过调控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来改善焦虑、抑郁情绪。此外,还可通过增强盆底肌力量、提高盆底肌肉本体感觉,改善勃起功能。然而,针刺关元穴兴奋男性阴茎勃起功能效应相关的分子生物学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完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勃起功能障碍 关元 躯体-自主神经反射 阴茎海绵体动脉
下载PDF
改良结扎法用于脊髓损伤造模的优势分析
16
作者 李道辉 徐晓霜 +5 位作者 李郑涛 田新鹏 毕航川 刘源 戴永文 陈凌强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379-384,共6页
背景:目前根据脊髓损伤的损伤方式不同衍生出不同的模型构建方法,传统物理损伤造模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尚缺乏较为有效和稳定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种可复制、可调控、创伤小、死亡率低、模型更稳定、适用范围广、术后护理... 背景:目前根据脊髓损伤的损伤方式不同衍生出不同的模型构建方法,传统物理损伤造模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尚缺乏较为有效和稳定的脊髓损伤动物模型。目的:建立一种可复制、可调控、创伤小、死亡率低、模型更稳定、适用范围广、术后护理时间短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方法:将体质量和鼠龄相似的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改良组,每组20只,对照组采用钳夹造模法构建脊髓损伤模型,改良组选用基于压迫法改良的结扎法,在开窗的基础上使用缝线结扎的方法进行脊髓损伤的造模。比较两组大鼠的排尿行为、血尿、脓尿(感染率)、死亡率、脊柱畸形率及术后1,3,5,7 d的BBB运动功能学评分。结果与结论:基于压迫法改良的结扎法建立的脊髓损伤大鼠模型比常规建模方法排尿行为恢复较快、血尿率低、感染率低、死亡率低、脊柱畸形率低,BBB评分结果更集中稳定(1周内均<2分),由此可证明基于压迫法改良的结扎法更适用于脊髓损伤大鼠模型的建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 脊髓损伤模型 钳夹造模法 结扎法 排尿反射 排尿行为 脊柱畸形 BBB评分
下载PDF
艾司氯胺酮对三叉神经痛行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患者三叉心反射的影响
17
作者 张焕焕 何金华 +3 位作者 张梦 杨歌 张彧 李建立 《中国医药》 2024年第7期1015-1018,共4页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三叉神经痛行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BC)患者三叉心反射(TC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8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因三叉神经痛行PBC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 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对三叉神经痛行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PBC)患者三叉心反射(TCR)的影响。方法选择2023年1—8月于河北省人民医院就诊的80例因三叉神经痛行PBC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丙泊酚;艾司氯胺酮组麻醉诱导采用咪达唑仑+舒芬太尼+苯磺顺阿曲库铵+丙泊酚+艾司氯胺酮。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T 0)、手术开始前(T 1)和穿刺卵圆孔时(T 2)患者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MAP),穿刺卵圆孔时TCR发生率及围手术期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结果2组患者T 1、T 2时点的心率、MAP均显著低于T 0时点,艾司氯胺酮组T 1、T 2时点的心率、MAP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艾司氯胺酮组患者TCR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15.0%(6/40)比45.0%(1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艾司氯胺酮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9/40)比12.5%(5/40)](P>0.05)。结论艾司氯胺酮可降低三叉神经痛行PBC患者TCR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围手术期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艾司氯胺酮 三叉心反射 经皮三叉神经半月节球囊压迫术
下载PDF
Soleus arthrogenic muscle inhibition following acute lateral ankle sprain correlates with symptoms and ankle disability but not with postural control
18
作者 Kyung-Min Kim Joo-Sung Kim Alan R.Needle 《Journal of Sport and Heal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59-568,F0003,共11页
Background:Acute lateral ankle sprains(ALAS)are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impairments and instability tied to altered neural excitability.Arthrogenic muscle inhibition(AMI)has been observed in this population;however,... Background:Acute lateral ankle sprains(ALAS)are associated with long-term impairments and instability tied to altered neural excitability.Arthrogenic muscle inhibition(AMI)has been observed in this population;however,relationships with injury-related impairments are unclear,potentially due to the resting,prone position in which AMI is typically measured.Assessing AMI during bipedal stance may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is relationship.Methods:AMI was assessed in 38 young adults(19 ALAS within 72 h of injury:10 males,21.4±2.7 years;19 healthy controls:10 males,21.9±2.2 years;mean±SD)using the Hoffmann reflex(H-reflex)during bipedal stance.Electrical stimulation was administered to identify the _(max)imal H-reflex(H_(max))and _(max)imal motor response(M_(max))from the soleus,fibularis longus,and tibialis anterior muscles.The primary outcome measure was the H_(max)/M_(max) ratio.Secondary outcomes included acute symptoms(pain and swelling),postural control during bipedal stance,and self-reported function.Results:No significant group-by-limb interactions were observed for any muscle.However,a significant group main effect was observed in the soleus muscle(F(1,35)=6.82,p=0.013),indicating significantly lower H_(max)/M_(max) ratios following ALAS(0.38±0.20)compared to healthy controls(0.53±0.16).Furthermore,lower H_(max)/M_(max) ratios in the soleus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with acute symptoms and self-reported function but not with postural control.Conclusion:This study supports previous evidence of AMI in patients with ALAS,providing insight into neurophysiologic impacts of musculoskeletal injury.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assessing AMI in a standing position following acute injury may provide valuable insight into how AMI develops and guide potential therapeutic options to curb and offset the formation of joint ins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cute injuries Balance Hoffmann reflex Neural excitability Patient-reported outcomes
下载PDF
如何在国际学术领域讲好中国教育故事——基于阿切尔的反思性视角
19
作者 吴希 冯建军 《教育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16,共14页
在不平衡的世界学术知识体系中,以充沛的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为全球教育治理带来中国声音,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整体机制和学术氛围的创设,更有赖于中国教育研究者个体的自省自觉。凭借反思性概念,通过对教育学领域中国青年学... 在不平衡的世界学术知识体系中,以充沛的自信向世界讲好中国教育故事,为全球教育治理带来中国声音,尤为重要。这不仅需要整体机制和学术氛围的创设,更有赖于中国教育研究者个体的自省自觉。凭借反思性概念,通过对教育学领域中国青年学者的非结构式访谈,发现受访者在文本语言、机构政策和社会文化三个情境层次体现不同的主导反思性,分别为沟通的反思性、自主的反思性与元反思性。元反思性是学者参与国际期刊发表过程中文化自觉的体现,有助于在国际学术领域发出贴地的、本土的中国教育声音。为在国际学术领域讲好中国教育故事,教育研究者应将学术创作作为反思性的表达,重视中国教育实践探究和中国教育哲学研究,并积极融通中外教育研究学术话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思性 学术话语 文化自觉 中国教育话语体系 国际学术影响力
下载PDF
团队反思与团队资源开发、利用及团队结果的关系:一项元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尹奎 迟志康 +2 位作者 董念念 李培凯 赵景 《心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45,共18页
基于95篇文献的96个独立研究(总样本量N=9052),对团队反思与团队资源开发、团队资源利用及团队结果(团队任务绩效、团队创造力、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检验了国家文化(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阳刚主义、长期取向)的调节作用,... 基于95篇文献的96个独立研究(总样本量N=9052),对团队反思与团队资源开发、团队资源利用及团队结果(团队任务绩效、团队创造力、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进行了元分析,检验了国家文化(权力距离、集体主义、阳刚主义、长期取向)的调节作用,探究了团队资源开发、团队资源利用在团队反思与团队结果间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1)团队反思与团队资源开发、团队资源利用、团队任务绩效、团队创造力、团队创新绩效存在中等程度以上的正相关关系。(2)权力距离正向调节团队反思与团队资源利用、团队任务绩效的关系,集体主义正向调节团队反思与团队资源利用、团队任务绩效、团队创新绩效的关系,阳刚主义正向调节团队反思与团队资源利用的关系,长期取向正向调节团队反思与团队任务绩效的关系。(3)团队资源开发和团队资源利用中介了团队反思与团队结果的关系。相较团队资源开发,团队资源利用在团队反思与团队任务绩效间的中介作用更强;相较团队资源利用,团队资源开发在团队反思与团队创造力之间的中介作用更强;团队资源开发、团队资源利用在团队反思与团队创新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不存在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有助于理解团队反思与团队资源开发、利用和团队结果的关系及跨文化差异,并为实践中的团队反思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团队反思 元分析 团队资源开发 团队资源利用 团队结果 AMO理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