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Gx株VP5基因在病毒致弱过程中的变异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厚双 王笑梅 +3 位作者 高宏雷 付朝阳 曾祥伟 鞠玉琳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5-28,共4页
利用SPF鸡胚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 (vvIBDV)Gx株进行培育 ,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对病毒进行传代致弱 ,对其非结构蛋白VP5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vvIBDVGx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基因的序列变化规律。... 利用SPF鸡胚对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 (vvIBDV)Gx株进行培育 ,通过鸡胚成纤维细胞对病毒进行传代致弱 ,对其非结构蛋白VP5基因核苷酸及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 ,从而揭示vvIBDVGx从超强毒力向弱毒力转化过程中基因的序列变化规律。对不同代次细胞毒序列分析的结果表明 ,细胞毒在第 8代以前 ,VP5基因序列没有改变 ,与欧洲标准超强毒氨基酸同源性达 98%以上 ;细胞毒第 9代核苷酸和氨基酸序列发生了改变 ;10代毒VP5基因与欧洲标准弱毒Cu_1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达 99% ;细胞适应毒传至 2 0代 ,其VP5基因序列不再改变。从而说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超强毒vp5基因 致弱 变异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基因的克隆及表达 被引量:4
2
作者 马静云 曹永长 毕英佐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405-407,共3页
利用PCR技术扩增编码IBDVVP5基因的DNA片段 ,进而构建了T7启动子控制下的N端His_Tag融合表达质粒pRSESTA_VP5 ,通过测序证明序列正确后 ,转化进大肠杆菌BL2 1(DE3) ,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 ,SDS_PAGE分析结果表明 ,融合蛋白 (约 2 8kDa)在B... 利用PCR技术扩增编码IBDVVP5基因的DNA片段 ,进而构建了T7启动子控制下的N端His_Tag融合表达质粒pRSESTA_VP5 ,通过测序证明序列正确后 ,转化进大肠杆菌BL2 1(DE3) ,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 ,SDS_PAGE分析结果表明 ,融合蛋白 (约 2 8kDa)在BL2 1中得到高效表达 ,表达产物约占菌体蛋白的 35 %。主要以包涵体形式存在 ,通过金属离子 (Ni2 +)螯合亲和层析纯化 ,得到纯度在 90 %以上的电泳纯表达产物VP5。这些结果为进一步研究IBDVVP5的结构与功能、其在IBD中的作用机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5基因 基因克隆 基因表达 传染性法兰氏囊病 PCR
下载PDF
IBDV超强毒GX8/99株的细胞适应毒和鸡体传代毒的致病性和VP5基因的比较 被引量:2
3
作者 朱秀同 崔治中 +1 位作者 孙淑红 娄本红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133-1136,1140,共5页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 Virus,IBDV)的超强毒株GX8/99经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盲传23代后,细胞适应毒株GXC23对鸡的致病性显著减弱,对4~6周龄SPF鸡的致死率从85%~90%减为0~5%。GXC23在96孔...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 Virus,IBDV)的超强毒株GX8/99经在鸡胚成纤维细胞(CEF)上连续盲传23代后,细胞适应毒株GXC23对鸡的致病性显著减弱,对4~6周龄SPF鸡的致死率从85%~90%减为0~5%。GXC23在96孔细胞培养板上经2次无限稀释法后得到3个克隆病毒。经SPF鸡回传20代后,相应的毒株GX-2820、GX-4820、GX-5820对SPF鸡的致死率仍维持在0~5%。序列比较表明,GX8/99在传代过程中,其细胞适应毒GXC23有8个碱基突变,其中5个碱基突变导致了氨基酸改变。bp#2T→c突变,导致传代毒ORF中的起始编码子后移了4个氨基酸。而3个克隆化病毒回鸡20代后致病性不变,这几个位点也保持不变,且与3个疫苗株完全一致。进一步分析表明,有4个超强毒株和4个强毒株的VP5基因的5个位点与GX8/99原始毒相同,而另3个超强毒及6个强毒株与细胞适应毒GXC23一致。这些结果表明,超强毒GX8/99在细胞传代过程中VP5基因上5个氨基酸的变异主要与适应细胞培养相关而与致病性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DV 细胞适应毒 鸡体传代毒 致病性 vp5
下载PDF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被引量:2
4
作者 吴琼 马明 +1 位作者 何桂梅 陈明勇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2008年第6期50-53,共4页
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5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VP5基因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IBDV标准毒株中扩增得到VP5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VP5,对重组表达... 根据GenBank已登录的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VP5基因序列,设计合成了一对VP5基因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技术从IBDV标准毒株中扩增得到VP5基因,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GEX-6P-1中,构建了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GEX-6P-1-VP5,对重组表达质粒鉴定正确后,转化大肠埃希菌BL21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和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IBDV VP5基因在大肠埃希菌BL21中得到了正确表达,所表达的融合蛋白与IBDV阳性血清具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5基因 基因克隆 表达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VP5基因的克隆及其序列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刘存仁 于善清 Frederick C.Leung 《山东大学学报(理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46-350,共5页
从病变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纯化IBDV ,提取其基因组RNA .以IBDVRNA为模板 ,进行反转录反应合成cDNA第 1链 .采用PCR技术扩增VP5基因 .将PCR产物经酶切后与 pcDNA3.1 (+)载体连接 ,经转化、筛选得到重组质粒 pIBDV VP5.对VP5基因进行了测... 从病变鸡法氏囊组织中分离纯化IBDV ,提取其基因组RNA .以IBDVRNA为模板 ,进行反转录反应合成cDNA第 1链 .采用PCR技术扩增VP5基因 .将PCR产物经酶切后与 pcDNA3.1 (+)载体连接 ,经转化、筛选得到重组质粒 pIBDV VP5.对VP5基因进行了测序并对其序列进行了分析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5基因 克隆 测序
下载PDF
海洋双RNA病毒(MABV)VP5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6
作者 林建国 胡瑛 +1 位作者 王常高 蔡俊 《湖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025-1027,共3页
从海洋双RNA病毒(MABV)基因组中克隆到VP5基因,将其连接到6×His融合表达载体pET-28a(+)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8℃、IPTG浓度为0.1 mmol.L-1时,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最高,占细菌总蛋... 从海洋双RNA病毒(MABV)基因组中克隆到VP5基因,将其连接到6×His融合表达载体pET-28a(+)上,在大肠杆菌中表达,并对其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在温度为28℃、IPTG浓度为0.1 mmol.L-1时,表达的融合蛋白相对最高,占细菌总蛋白的7.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双RNA病毒(MABV) vp5基因 克隆 表达
下载PDF
蓝舌病病毒VP5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抗原性分析 被引量:2
7
作者 赵大维 朱彦青 +4 位作者 陈伟业 胡倩倩 殷倩倩 黄克和 步志高 《中国预防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07-610,共4页
为表达蓝舌病病毒(BTV)VP5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本实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血清12型BTV的VP5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MAL-VP5。将重组质粒转化TB1感受态细胞,以0.4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融合了大肠杆菌麦芽糖结... 为表达蓝舌病病毒(BTV)VP5蛋白并检测其生物学活性,本实验采用RT-PCR方法扩增血清12型BTV的VP5基因,构建重组质粒pMAL-VP5。将重组质粒转化TB1感受态细胞,以0.4 mmol/L的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电泳结果显示,融合了大肠杆菌麦芽糖结合蛋白(MBP)标签的VP5重组蛋白以可溶形式表达,分子质量约为112.2 ku。利用MBP标签对重组蛋白进行纯化,并以其作为包被抗原,间接ELISA检测山羊血清样品,结果 5份羊血清P/N值均大于1,其中有1只羊检测结果 P/N值为2.396,鉴定为阳性血清,表明重组蛋白可以与VP5抗体反应,可以作为检测BTV VP5抗体的抗原,为今后进一步开展BT诊断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vp5基因 原核表达 间接ELISA
下载PDF
Molecular Detection and Disease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of Transgenic Wheat with pti5-vp16 Gene
8
作者 WEISong-hong CAOYuan-yin +3 位作者 ZHANG-Yan-zhen ZHANGLing-bing WANGGang YANGJia-shu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CAS CSCD 2003年第9期982-986,共5页
The immature embryos of wheat cultivars Liaochun10, Tiechun1 and Fengqiang3 were bombarded with gold particles coated with pti5 vp16 by gene gun and disease resistant regenerated plants were attained. In order to... The immature embryos of wheat cultivars Liaochun10, Tiechun1 and Fengqiang3 were bombarded with gold particles coated with pti5 vp16 by gene gun and disease resistant regenerated plants were attained. In order to confirm that the plants are genuine transformed ones, a series of molecular tests were conducted as follows. Firstly, transient GUS expression test on embryos two days after bombardment was done. There were many obvious blue spots produced on the surface of bombarded embryos after GUS staining, in which the maximum reached to 85 blue spots per embryo. Secondly, PCR test was performed with DNA from the regenerated plants obtained after double selection with ppt. 6 plants were found PCR test positive. At last, further verification analysis using dot hybridization and southern blotting was carried out on those PCR positive plants and the strong hybridization signals appeared as expected. All the above tests were uniformly indicated that the disease resistant regenerated plants were true transgenic plants. When inoculated with Blumeria graminis, transgenic wheat plants of PCR positive results were mostly resistant(R) after 7 days, and resis tant, moderate resistant(MR), moderate susceptible(MS) at 14 days respectively. The disease severity of them was distinctively ligh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nsgenic wheat pti5 vp16 gene Molecular detection Disease resistance
下载PDF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非结构蛋白基因的克隆、表达及多克隆抗体制备 被引量:2
9
作者 于涟 李龙 +2 位作者 刘岩 郑江涛 魏永伟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763-766,共4页
利用RT-PCR技术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TL2004株感染鸡胚尿囊液中扩增到VP5基因,进而构建了T7启动子控制下的N端GST-Tag融合表达质粒pGEX-VP5。序列测定表明VP5基因全长438bp,编码一个由145个氨基酸组成的VP5蛋白。将pGEX-VP5转化... 利用RT-PCR技术从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TL2004株感染鸡胚尿囊液中扩增到VP5基因,进而构建了T7启动子控制下的N端GST-Tag融合表达质粒pGEX-VP5。序列测定表明VP5基因全长438bp,编码一个由145个氨基酸组成的VP5蛋白。将pGEX-VP5转化大肠杆菌BL21,在IPTG的诱导下高效表达了GST-VP5融合蛋白(44kD)。通过包涵体纯化的方法,获得的较高纯度的融合蛋白,免疫新西兰兔,Western blot和ELISA分析表明,制备的融合蛋白抗血清效价在1∶12800以上,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反应特异性,为进一步研究VP5在IBDV复制与致病中的作用,以及研制IBDVVP5基因缺失疫苗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BDV) vp5基因 表达 多克隆抗体
下载PDF
Generation of VP5 deficient mutant of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strain HZ2 被引量:1
10
作者 LI Long WEI Yongwei +1 位作者 HUANG Yaowei YU L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06年第15期1909-1912,共4页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is a bi-segmented, dsRNA virus of the Birnaviridae family. The nonstructural protein VP5 has been re- 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virus-induced cell apoptosis and pathogenicity,... 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 is a bi-segmented, dsRNA virus of the Birnaviridae family. The nonstructural protein VP5 has been re- ported to be associated with virus-induced cell apoptosis and pathogenicity, but its role in viral rep- lication has not been unequivocally identified. Based on a PCR introduced mutagenesis strategy, the 33 bp of 96―129 bp located between ORF A1and ORF A2 of genomic segment A of IBDV strain HZ2 were de- leted, and an Nhe I (GcTaGc) site was inserted at 96―102 bp simultaneously. The mutated segment A was ligated into pCI, resulting in pCI-ANhe3. A chi- meric and deficient IBDV strain, named strain ANhe3, was recovered from chicken embryo fibroblast (CEF) cells by co-transfection with pCI-ANhe3 and pCI-mB, derived from the genomic segment B strain HZ2. The indirect fluorescent assay identified that strain ANhe3 could replicate on CEF cells without expression of VP5. Further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patho- genesis of strain ANhe3 replicating on SPF chicken embryos was attenuated compared to strain HZ2. This paper provides a new rapid rescue strategy for gene-deleted virus. This strategy lays a basis for gene-deleted vaccine of IBD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BDV vp5 DSRNA 双核糖核酸病毒 基因突变
原文传递
超强毒IBDV GX8/99株不同传代毒致病性与VP5基因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赵昌亮 朱瑞良 +4 位作者 王尊民 王军委 赵庆友 杨世发 左雪梅 《中国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1121-1125,共5页
将vvIBDV GX8/99株原代毒、鸡胚毒、克隆化毒、回传SPF鸡10代次毒及克隆化细胞传20代次毒分别测定ELD50,以相同的ELD50病毒量分别接种SPF鸡,从而观察vvIBDV GX8/99株在传代过程中致病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分别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PC... 将vvIBDV GX8/99株原代毒、鸡胚毒、克隆化毒、回传SPF鸡10代次毒及克隆化细胞传20代次毒分别测定ELD50,以相同的ELD50病毒量分别接种SPF鸡,从而观察vvIBDV GX8/99株在传代过程中致病性的变化规律。同时分别提取病毒RNA,通过RT-PCR、PCR扩增、基因克隆、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对IBDV GX8/99株的24株不同传代毒的VP5基因进行比较,发现其同源性在94%~100%,并且有15个易发生变异的位点,其中位点bp#2、#8、#52、#145、#232、#272、#310、#364、#385、#409的碱基变异引起了相应氨基酸的改变,而位点bp#18、#285、#331、#354、#397的碱基变异没有引起相应氨基酸的变化。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看到在致死率由原代毒的86.7%降为GXE10的43.0%时VP5基因的核苷酸有4个位点发生了变异,致死率由GXE10的43.0%降为GXC23的3.3%时VP5基因的核苷酸有10个位点发生了变异;而将GXC23克隆化后的4株毒株致病性变化不大,并且仅在GXCL1-1的#8位点,GXCL2-1和GXCL4-1的#364位点发生变异;将4株克隆化毒株回鸡传10代后的致死率有一定程度的回升,且有2个位点发生变异;4株克隆化毒株在细胞上连续传20代后其致死率都降为0.0%,并且克隆株5没有发生核苷酸变异而克隆株1,2,4也仅有1个核苷酸位点发生变异。由此推论vvIBDVGX 8/99株的致病性与VP5基因某些氨基酸的变异有一定的关系,更可能与病毒对细胞的亲嗜性关系密切;这为探明vvIBDV毒力改变的分子基础,从而解释自然界中vvIBDV出现和致弱的原因提供了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VIBDV 细胞适应毒 传代毒 致病性 vp5基因
原文传递
蓝舌病毒VP5蛋白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被引量:4
12
作者 康棣 独军政 +6 位作者 高闪电 田占成 Darien Kheder ALI MOHAMED 郭艳妮 刘光远 罗建勋 殷宏 《中国兽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671-677,共7页
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蓝舌病毒16型(BTV-16)标准株RSAvvvv的序列,首先人工合成编码BTV-16 VP5蛋白的S6全长基因,并克隆于pUC-57载体。设计表达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N末端缺少编码第1~41位氨基酸的截短基因VP5Δ41aa,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 本研究参考GenBank中蓝舌病毒16型(BTV-16)标准株RSAvvvv的序列,首先人工合成编码BTV-16 VP5蛋白的S6全长基因,并克隆于pUC-57载体。设计表达引物,利用PCR方法扩增N末端缺少编码第1~41位氨基酸的截短基因VP5Δ41aa,将其亚克隆到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VP5Δ41aa。将表达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后,利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SDS-PAGE结果显示,重组蛋白VP5Δ41aa在大肠杆菌中大量表达。利用组氨酸标签纯化树脂获得了高纯度的VP5Δ41aa蛋白,用其3次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相应的抗血清,Western-blot检测显示,抗血清不仅可与重组表达的VP5Δ41aa蛋白反应,而且可与BTV感染细胞中的VP5蛋白反应。免疫荧光试验表明,该抗体也可与BTV感染C6/36细胞中具有天然构象的VP5蛋白反应。上述结果表明,本试验制备的VP5抗体将为深入研究VP5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毒 vp5基因 原核表达 多克隆抗体 鉴定
原文传递
原核表达IBDV VP5基因同源dsRNA方法的建立
13
作者 季刚 俞天奇 +2 位作者 张宜娜 周继勇 胡伯里 《畜牧与兽医》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85-88,共4页
为了深入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VP5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RNA干扰载体L4440为骨架,将IBDV VP5基因连入载体中,并将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HT115(DE3),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 为了深入研究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 IBDV)VP5基因的功能,本研究以RNA干扰载体L4440为骨架,将IBDV VP5基因连入载体中,并将重组载体转入大肠杆菌HT115(DE3),在异丙基硫代半乳糖苷(isopropylβ-D-thiogalactoside,IPTG)的诱导下,表达出VP5基因同源dsRNA。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利用基因工程菌合成同源基因dsRNA的方法高效迅速,为后续研究VP5的功能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 vp5基因 原核表达 DSRNA
原文传递
蓝舌病病毒基因节段2与6的重配导致病毒血清型与增殖特性的改变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占鸿 宋子昂 +3 位作者 李卓然 杨振兴 李华春 杨恒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2021-2034,共14页
【背景】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一种侵染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基因重配可引起病毒的快速变异。【目的】通过我国强致病性BTV-16型毒株与弱致病性BTV-4型毒株间Seg-2与Seg-6基因节段的重配,探讨病毒基因重配与表型变异之间... 【背景】蓝舌病病毒(Bluetongue Virus,BTV)是一种侵染反刍动物的虫媒病毒,基因重配可引起病毒的快速变异。【目的】通过我国强致病性BTV-16型毒株与弱致病性BTV-4型毒株间Seg-2与Seg-6基因节段的重配,探讨病毒基因重配与表型变异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全长cDNA扩增与高通量测序获取BTV-16/V158的全基因组序列,构建病毒的真核表达质粒,通过免疫荧光与WesternBlot检测目的蛋白表达;通过RT-PCR、体外转录与细胞转染等方法建立BTV反向遗传体系并获取基因重配病毒;通过蚀斑分析、增殖曲线分析与血清中和试验,比较亲本毒株与基因重配病毒在生物学特性上的差异。【结果】获取的BTV-16/V158毒株基因组大小为19186 bp,与中国和印度BTV-16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将表达BTV VP1、VP3与NS2的真核表达质粒转染细胞,检测到目的蛋白的表达;将BTV的7种真核表达质粒与基因组ssRNA共转染BHK-21细胞,成功拯救出与亲本毒株生物学特性一致的病毒;将BTV-16/V158毒株的Seg-2与Seg-6替换为BTV-4/YTS4毒株的对应基因节段,拯救出基因重配病毒BTV-16/V158-RG(BTV-4/S2,S6);与亲本病毒相比较,基因重配病毒在BHK-21细胞上形成的蚀斑变小,增殖能力减弱,血清型由BTV-16型转化为BTV-4型。【结论】建立了我国流行BTV-16型毒株的反向遗传体系,BTVSeg-2与Seg-6的基因重配可引起病毒在细胞上增殖能力的改变与血清型改变。研究结果为BTV基因重配致病毒变异与新型基因工程疫苗的研究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舌病病毒 反向遗传 基因重配 VP2与vp5基因 生物学特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