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河南省图书馆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8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诗归》对阮籍《咏怀诗》的批评及其论争之意蕴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国荣
梅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钟惺、谭元春在《诗归》中以“厚”“真”为标准对阮籍《咏怀》诗持批评与贬低的态度,认为其既不如此前的《古诗十九首》,又不如唐代的《感遇》。这种贬低一方面源于他们独特的诗学观,另一方面又与他们对阮籍性情、诗歌特点的认知有关...
钟惺、谭元春在《诗归》中以“厚”“真”为标准对阮籍《咏怀》诗持批评与贬低的态度,认为其既不如此前的《古诗十九首》,又不如唐代的《感遇》。这种贬低一方面源于他们独特的诗学观,另一方面又与他们对阮籍性情、诗歌特点的认知有关。此外,还有针对七子派复古诗学——尤其是对李攀龙《古今诗删》不满的现实因素。《诗归》对阮诗的评价引起了明清诗论家激烈的反驳,这其中固然有钱谦益、陈子龙等人的影响,也有易代之际的时代因素,但批评者大多还是立足于诗学本身。他们认为钟、谭不过是“尚奇”“好尽”“浅陋”,故多重申《咏怀》有性情、多蕴藉,潘德舆则从性情之正摈斥《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而扬张九龄《感遇》,客观上又扩大了《咏怀》诗接受史之丰富蕴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归》
《咏怀诗》
失真不厚
身分
门户之见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阮籍《咏怀诗》的隐与秀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砚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3-15,5,共3页
《咏怀诗》洋溢着"工为复义"的"隐"美和"巧为卓绝"的"秀"美,体现了魏晋五言诗歌艺术的新成就和新魅力。
关键词
阮籍
《咏怀诗》
隐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阮籍《咏怀诗》源出《小雅》解
3
作者
林家骊
陶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10,25,共7页
钟嵘《诗品》认为阮籍的《咏怀诗》源出于《小雅》,王夫之《古诗评选》则认为出于《国风》。分析阮籍《咏怀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际、诗歌旨趣,并征引南朝颜延年、沈约等人对《咏怀诗》的体裁、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的评价...
钟嵘《诗品》认为阮籍的《咏怀诗》源出于《小雅》,王夫之《古诗评选》则认为出于《国风》。分析阮籍《咏怀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际、诗歌旨趣,并征引南朝颜延年、沈约等人对《咏怀诗》的体裁、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的评价,笔者认为《咏怀诗》从风格体制来说,应该是源出于《小雅》,并有所发扬光大,且对后世的“咏怀”、“感遇”一类诗歌有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咏怀诗
小雅
风格
体制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悲剧美学视角下《咏怀诗》的审美意蕴
4
作者
王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阮籍"忧生之嗟"透露出浓厚的悲剧意识,不能深刻理解和解读阮籍的悲剧意识,是导致阮籍接受史上出现阐释混乱的主要原因。阮籍的"忧生"将对人生的苦痛悲怨的情感直接升华为对人生的悲剧性体验。这种体验在中国文学史...
阮籍"忧生之嗟"透露出浓厚的悲剧意识,不能深刻理解和解读阮籍的悲剧意识,是导致阮籍接受史上出现阐释混乱的主要原因。阮籍的"忧生"将对人生的苦痛悲怨的情感直接升华为对人生的悲剧性体验。这种体验在中国文学史中是非常独特性的经验,所以显得陌生而难以阐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怀诗
阮籍
悲剧意识
审美风格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阮籍《咏怀诗》对《离骚》的传承
5
作者
袁子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1-73,共3页
阮籍《咏怀诗》的源流问题,历来聚讼不断。"小雅"说始于钟嵘,自清代开始盛行"离骚"说。把《咏怀诗》的源流单独地归为任何一家都是失当的。但是从抒情模式、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等多方面来分析,《咏怀诗》对《离骚...
阮籍《咏怀诗》的源流问题,历来聚讼不断。"小雅"说始于钟嵘,自清代开始盛行"离骚"说。把《咏怀诗》的源流单独地归为任何一家都是失当的。但是从抒情模式、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等多方面来分析,《咏怀诗》对《离骚》的传承具有显著特征,这也是清代学者倾向于"离骚说"的重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怀诗
离骚
传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从《咏怀诗》看阮籍的理想及其幻灭
6
作者
顾农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阮籍先后推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对这两家所描绘的理想世界都曾抱有很高的热情 ,但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先后都幻灭了。于是他既认清了“礼法”的本质 ,也深知要超越现实是不可能的 ,剩下的只有精神家园失落后的巨大痛苦。他既不能超越...
阮籍先后推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对这两家所描绘的理想世界都曾抱有很高的热情 ,但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先后都幻灭了。于是他既认清了“礼法”的本质 ,也深知要超越现实是不可能的 ,剩下的只有精神家园失落后的巨大痛苦。他既不能超越社会 ,也不能超越自我 ,而只能通过狂饮、痛哭和赋诗来宣泄自己的苦闷。《咏怀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咏怀诗》
阮籍
中国古代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阮籍及其《咏怀诗》艺术生命的流传
7
作者
郁慧娟
旷明军
《阴山学刊》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阮籍的人格品质与诗歌艺术在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阮籍其人及《咏怀诗》中表现出的济世品质、反抗精神和生命深情几个方面,这是其艺术生命得以流传根本之所在。而陶渊明对这种影响流变的传承与接受,显示出阮籍及《咏怀诗》在文学史...
阮籍的人格品质与诗歌艺术在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阮籍其人及《咏怀诗》中表现出的济世品质、反抗精神和生命深情几个方面,这是其艺术生命得以流传根本之所在。而陶渊明对这种影响流变的传承与接受,显示出阮籍及《咏怀诗》在文学史中动态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是生命体延续的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阮籍
《咏怀诗》
生命流变
陶渊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浅论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艺术个性
8
作者
李春霞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5X期60-62,共3页
刘禹锡是中唐独具特色的优秀诗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诗在韩孟、元白诗派外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影响巨大。这与刘禹锡自觉总结诗歌理论是分不开。试以其自己的诗歌理论为指导,以其咏史怀古诗为中心,通过分析其咏史怀古诗...
刘禹锡是中唐独具特色的优秀诗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诗在韩孟、元白诗派外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影响巨大。这与刘禹锡自觉总结诗歌理论是分不开。试以其自己的诗歌理论为指导,以其咏史怀古诗为中心,通过分析其咏史怀古诗内容的旨意含蓄,风格的取境精练、语言警策、想象丰富来显示刘禹锡独特的艺术个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禹锡
咏史怀古诗
旨意含蓄
取境精练
语言警策
想象丰富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诗归》对阮籍《咏怀诗》的批评及其论争之意蕴
被引量:
4
1
作者
徐国荣
梅嫣
机构
暨南大学文学院
出处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11,共11页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诗歌的语言艺术原理及其历史生成规律”(18ZDA279),子课题“诗骚传统里的诗歌语言艺术原理”。
文摘
钟惺、谭元春在《诗归》中以“厚”“真”为标准对阮籍《咏怀》诗持批评与贬低的态度,认为其既不如此前的《古诗十九首》,又不如唐代的《感遇》。这种贬低一方面源于他们独特的诗学观,另一方面又与他们对阮籍性情、诗歌特点的认知有关。此外,还有针对七子派复古诗学——尤其是对李攀龙《古今诗删》不满的现实因素。《诗归》对阮诗的评价引起了明清诗论家激烈的反驳,这其中固然有钱谦益、陈子龙等人的影响,也有易代之际的时代因素,但批评者大多还是立足于诗学本身。他们认为钟、谭不过是“尚奇”“好尽”“浅陋”,故多重申《咏怀》有性情、多蕴藉,潘德舆则从性情之正摈斥《咏怀》和陈子昂《感遇》而扬张九龄《感遇》,客观上又扩大了《咏怀》诗接受史之丰富蕴含。
关键词
《诗归》
《咏怀诗》
失真不厚
身分
门户之见
Keywords
“Shi Gui”
“Yong Huai”poems
distortion with no depth
identity
portal view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阮籍《咏怀诗》的隐与秀
被引量:
1
2
作者
刘砚群
机构
长江大学文学院
出处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2期13-15,5,共3页
文摘
《咏怀诗》洋溢着"工为复义"的"隐"美和"巧为卓绝"的"秀"美,体现了魏晋五言诗歌艺术的新成就和新魅力。
关键词
阮籍
《咏怀诗》
隐秀
Keywords
Ruan ji
Yong Huai Shi
implicitness and delicateness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阮籍《咏怀诗》源出《小雅》解
3
作者
林家骊
陶琳
机构
浙江大学中文系
出处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5-10,25,共7页
基金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两汉魏晋南北朝诗歌演变史>(04BZW019)。
文摘
钟嵘《诗品》认为阮籍的《咏怀诗》源出于《小雅》,王夫之《古诗评选》则认为出于《国风》。分析阮籍《咏怀诗》产生的时代背景、个人遭际、诗歌旨趣,并征引南朝颜延年、沈约等人对《咏怀诗》的体裁、形象、表现手法、语言等方面的评价,笔者认为《咏怀诗》从风格体制来说,应该是源出于《小雅》,并有所发扬光大,且对后世的“咏怀”、“感遇”一类诗歌有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阮籍
咏怀诗
小雅
风格
体制
Keywords
Ruan Ji
Yong Huai Shi
Xiao Ya
style
system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悲剧美学视角下《咏怀诗》的审美意蕴
4
作者
王磊
机构
安徽行政学院安徽经济管理学院
出处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文摘
阮籍"忧生之嗟"透露出浓厚的悲剧意识,不能深刻理解和解读阮籍的悲剧意识,是导致阮籍接受史上出现阐释混乱的主要原因。阮籍的"忧生"将对人生的苦痛悲怨的情感直接升华为对人生的悲剧性体验。这种体验在中国文学史中是非常独特性的经验,所以显得陌生而难以阐读。
关键词
咏怀诗
阮籍
悲剧意识
审美风格
Keywords
Yong Huai Shi
Ruan Ji
tragic consciousness
aesthetic style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阮籍《咏怀诗》对《离骚》的传承
5
作者
袁子微
机构
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
出处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年第4期71-73,共3页
文摘
阮籍《咏怀诗》的源流问题,历来聚讼不断。"小雅"说始于钟嵘,自清代开始盛行"离骚"说。把《咏怀诗》的源流单独地归为任何一家都是失当的。但是从抒情模式、艺术手法、艺术风格等多方面来分析,《咏怀诗》对《离骚》的传承具有显著特征,这也是清代学者倾向于"离骚说"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咏怀诗
离骚
传承
Keywords
Yong Huai Shi
Li Sao
inherit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从《咏怀诗》看阮籍的理想及其幻灭
6
作者
顾农
机构
扬州大学文学院
出处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3-108,共6页
文摘
阮籍先后推崇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 ,对这两家所描绘的理想世界都曾抱有很高的热情 ,但在严峻的现实生活中先后都幻灭了。于是他既认清了“礼法”的本质 ,也深知要超越现实是不可能的 ,剩下的只有精神家园失落后的巨大痛苦。他既不能超越社会 ,也不能超越自我 ,而只能通过狂饮、痛哭和赋诗来宣泄自己的苦闷。《咏怀诗》
关键词
《咏怀诗》
阮籍
中国古代文学
Keywords
Ruan Ji
yong-huai-shi
literature in ancient China
分类号
I222.7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阮籍及其《咏怀诗》艺术生命的流传
7
作者
郁慧娟
旷明军
机构
包头师范学院文学院
东莞欧盛木业有限公司
出处
《阴山学刊》
2014年第2期15-18,共4页
文摘
阮籍的人格品质与诗歌艺术在后世产生了重要影响,包括阮籍其人及《咏怀诗》中表现出的济世品质、反抗精神和生命深情几个方面,这是其艺术生命得以流传根本之所在。而陶渊明对这种影响流变的传承与接受,显示出阮籍及《咏怀诗》在文学史中动态的存在状态,这种状态是生命体延续的状态。
关键词
阮籍
《咏怀诗》
生命流变
陶渊明
Keywords
Ruan Ji
Yong Huai Shi
evolution of life
Tao Yuanming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浅论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艺术个性
8
作者
李春霞
机构
广西师范大学
出处
《怀化学院学报》
2007年第5X期60-62,共3页
文摘
刘禹锡是中唐独具特色的优秀诗人,在我国诗歌史上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其诗在韩孟、元白诗派外独辟蹊径,自成一派,影响巨大。这与刘禹锡自觉总结诗歌理论是分不开。试以其自己的诗歌理论为指导,以其咏史怀古诗为中心,通过分析其咏史怀古诗内容的旨意含蓄,风格的取境精练、语言警策、想象丰富来显示刘禹锡独特的艺术个性。
关键词
刘禹锡
咏史怀古诗
旨意含蓄
取境精练
语言警策
想象丰富
Keywords
Liu Yuxi
Yong Shi Huai Gu poem
implication of content
style of Qujing
the warning tactics of linguist
abundance of imagination
分类号
I207.22 [文学—中国文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诗归》对阮籍《咏怀诗》的批评及其论争之意蕴
徐国荣
梅嫣
《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阮籍《咏怀诗》的隐与秀
刘砚群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阮籍《咏怀诗》源出《小雅》解
林家骊
陶琳
《淮阴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论悲剧美学视角下《咏怀诗》的审美意蕴
王磊
《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5
论阮籍《咏怀诗》对《离骚》的传承
袁子微
《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从《咏怀诗》看阮籍的理想及其幻灭
顾农
《集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7
阮籍及其《咏怀诗》艺术生命的流传
郁慧娟
旷明军
《阴山学刊》
201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8
浅论刘禹锡咏史怀古诗的艺术个性
李春霞
《怀化学院学报》
2007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