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的初步厘定:证据和意义 被引量:63
1
作者 周建波 韩杰 +3 位作者 Simon A WILDE 郭晓丹 曾维顺 曹嘉麟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86-398,共13页
本文定义的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是指我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和南缘共同发育的呈弧形展布的高压变质带,具体包括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增生杂岩带(黑龙江蓝片岩带和张广才——小兴安岭增生杂岩带)和佳木斯——兴凯地... 本文定义的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是指我国东北地区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和南缘共同发育的呈弧形展布的高压变质带,具体包括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增生杂岩带(黑龙江蓝片岩带和张广才——小兴安岭增生杂岩带)和佳木斯——兴凯地块南缘的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其中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增生杂岩带形成于晚三叠——早侏罗世(180~210Ma),为佳木斯——兴凯地块向西冲增生而形成的高压变质带;而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由一系列特征性俯冲——增生杂岩组成,包括石头口门——烟筒山红帘石片岩带、呼兰群变质杂岩、色洛河群变质杂岩、青龙村群变质杂岩和开山屯变质杂岩等,形成时代为187~230Ma,峰期为220~230Ma。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曾被认为是西拉木伦河断裂带的东延部分,但是区域构造分析表明,它们形成的动力学背景与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增生杂岩带相同,均为太平洋板块三叠纪——早侏罗世的西向俯冲导致佳木斯-兴凯地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过程。我们将佳木斯——兴凯地块西缘和南缘发育的三叠纪——早侏罗世增生杂岩带作为统一的构造单元来考虑,结合该区发育有典型的高压变质带,因此命名为"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简称吉黑高压带"。吉黑高压带形成于太平洋板块三叠纪——早侏罗世的西向俯冲导致佳木斯——兴凯地块自东向西的"剪刀式"闭合的过程,同时该带记录了古亚洲构造域的结束和太平洋俯冲开始的关键时期,为两大构造域叠加与转换的关键性地质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林——黑龙江高压变质带 黑龙江蓝片岩带 张广才岭——小兴安岭增生杂岩带 长春——“延吉增生杂岩带 太平洋板块俯冲 中亚造山带
下载PDF
中国东北依兰地区块状蓝片岩的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量:12
2
作者 黄映聪 张兴洲 +2 位作者 熊小松 王跃 赵亮亮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422-428,共7页
黑龙江省依兰地区分布的黑龙江杂岩被认为是具有缝合带性质的构造混杂岩,其中所含变基性火山熔岩中含有的变质矿物不具有定向组构特征,因此称之为块状蓝片岩。特征变质矿物——蓝闪石的大量出现表明其经历过高压低温变质作用。常量地球... 黑龙江省依兰地区分布的黑龙江杂岩被认为是具有缝合带性质的构造混杂岩,其中所含变基性火山熔岩中含有的变质矿物不具有定向组构特征,因此称之为块状蓝片岩。特征变质矿物——蓝闪石的大量出现表明其经历过高压低温变质作用。常量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其SiO2含量均在53%以下,TiO2含量超过2%,Na2O+K2O的含量为2.77%-6.41%,Na2O的含量普遍大于K2O的含量,Na2O+K2O-SiO2变异图显示其具有碱性玄武岩特征;痕量元素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轻重稀土元素分异明显,稀土元素配分曲线表现为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的右倾型。球粒陨石标准化图解中,不具有Eu的负异常;Nb×2-Zr/4-Y、Ti/100-Zr-Sr/2与Ba-Th-Nb-La图解的综合分析表明,块状蓝片岩具有碱性洋岛玄武岩(OIB)的特征,它们应是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之间古洋壳俯冲过程的残留,这为探讨佳木斯陆块与松嫩陆块之间古老洋盆俯冲消减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兰地区 黑龙江杂岩 块状蓝片岩 地球化学 佳木斯陆块 松嫩陆块
下载PDF
滇西澜沧变质带的变形序列与变质作用初步研究 被引量:18
3
作者 赵靖 钟大赉 王毅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66-372,T001,共8页
研究表明澜沧变质带由小黑江-西定混杂带和澜沧变质混杂带2个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前者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与2期变质作用,形成了呈南北向展布的区域性流劈理S1以及冲断-褶皱构造,主期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形成以蓝闪石、3T多硅白云... 研究表明澜沧变质带由小黑江-西定混杂带和澜沧变质混杂带2个构造地层单元组成。前者经历了3期构造变形与2期变质作用,形成了呈南北向展布的区域性流劈理S1以及冲断-褶皱构造,主期蓝片岩相变质作用形成以蓝闪石、3T多硅白云母及黑硬绿泥石等高压相矿物为特征。后者在小黑江-西定混杂带变质变形之前业已普遍发育近东西向的褶皱构造及绿片岩相变质作用,尔后又经历了与前者相同的变形与变质历史。二者主期变质与变形作用发生在279—214Ma,与古特提斯构造发育密切相关,并形成了本带如今呈南北向展布的构造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形序列 蓝片岩相 变质作用 澜沧变质带
下载PDF
黑龙江涌泉地区变质基性火山岩中钠质角闪石的成因及演化 被引量:7
4
作者 宋海峰 张兴洲 +1 位作者 王跃 冯越华 《世界地质》 CAS CSCD 2006年第1期10-15,共6页
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确定出黑龙江涌泉地区具有洋壳性质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由火山熔岩和火山角砾岩两部分组成。这些基性火山岩至少发生了两期高压变质,两期高压变质形成的钠质角闪石具有不同成因。早期的钠质角闪石与岩石片理明显不协调、... 根据野外地质特征确定出黑龙江涌泉地区具有洋壳性质的变质基性火山岩由火山熔岩和火山角砾岩两部分组成。这些基性火山岩至少发生了两期高压变质,两期高压变质形成的钠质角闪石具有不同成因。早期的钠质角闪石与岩石片理明显不协调、无方向性、在岩石中不均匀分布,可能是在佳木斯地块与松嫩地块拼合过程中形成;晚期的钠质角闪石构成了现存片理,可能与后期构造变形有关。由于后期变质、变形作用不均匀及火山角砾岩中物质成份的差异,使得部分火山熔岩和火山角砾岩中的角砾及部分胶结物早期高压变质特征得以保留。根据研究区内及相邻地区绿色片岩特征,确定绿色片岩是由经历高压变质的基性火山岩转变而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变质 钠质角闪石 蓝片岩 佳木斯地块
下载PDF
安徽大别山及邻区区域地质调查进展与问题讨论 被引量:17
5
作者 汤加富 钱存超 娄清 《中国区域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28-136,共9页
通过对覆盖安徽大别山及邻区的地质调查和深入研究,重建了区内各个地段的构造地层序列及其对比方案,阐明了区内3期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型式与形成时期;确定了大量新元古代碱性变质花岗岩的存在;对榴辉岩的成因、形成时代,以及区内... 通过对覆盖安徽大别山及邻区的地质调查和深入研究,重建了区内各个地段的构造地层序列及其对比方案,阐明了区内3期构造变形特征、构造型式与形成时期;确定了大量新元古代碱性变质花岗岩的存在;对榴辉岩的成因、形成时代,以及区内是否存在蓝片岩-黄片岩-榴辉岩的变质分带等提出了不同认识。在此基础上,对大别造山带形成机理提出了非印支期碰撞造山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别造山带 地层序列 新元古代变质花岗岩 蓝片岩 榴辉岩 非碰撞造山作用
下载PDF
藏东同卡石榴辉石岩和拉萨地体松多蓝片岩 被引量:4
6
作者 沙绍礼 谢尧武 +4 位作者 陈应明 西洛朗杰 刘学龙 张娜 蒋成兴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302-1311,共10页
元古宇卡穷岩群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变粒岩,花岗片麻岩、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具铁铝榴石、矽线石、蓝晶石组合。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334Ma,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年龄(507±10... 元古宇卡穷岩群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内,岩性为黑云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变粒岩,花岗片麻岩、大理岩及斜长角闪岩。黑云斜长片麻岩中具铁铝榴石、矽线石、蓝晶石组合。锆石U-Pb同位素年龄为1334Ma,花岗片麻岩锆石U-Pb年龄(507±10)Ma(SHRIMP),后者可能属稍晚期变形变质的花岗岩侵入体。卡穷岩群属冈瓦纳大陆北缘裂离出来的微陆块。黑云斜长片麻岩中首次发现石榴辉石岩、榴闪岩包体。较新鲜的石榴辉石岩由角闪石、透辉石、石榴石及少量石英、金红石组成,无长石。包体岩石化学成分中SiO248.65%~51.18%,K2O<1%,稀土配分形式为平坦型,无明显的Eu异常。微量元素Rb、Ba、Th富集,低Sr,具洋脊玄武岩特征。石榴石端元组分中铁铝榴石51.44%、镁铝榴石26.73%、钙铝榴石17.29%。透辉石端元组分中,硬玉分子平均为6.40%。镜下常见石榴石、辉石退变为角闪石和斜长石,包体岩石应为榴辉岩退变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古宇 卡穷岩群 退变榴辉岩 蓝片岩 拉萨地体 藏东
下载PDF
乌什-阿克苏地区新元古代蓝片岩地体构造变形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王富军 陆远志 +3 位作者 郑碧海 葛荣峰 刁志鹏 朱文斌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14-1425,共12页
乌什-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克拉通西北缘,发育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典型前寒武纪蓝片岩地体。根据前人的研究,阿克苏地区的蓝片岩地体在俯冲、折返和折返后的过程中共经历了四个期次的变形,但是对于乌什地区的蓝片岩地体... 乌什-阿克苏地区位于塔里木克拉通西北缘,发育有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且保存较为完整的典型前寒武纪蓝片岩地体。根据前人的研究,阿克苏地区的蓝片岩地体在俯冲、折返和折返后的过程中共经历了四个期次的变形,但是对于乌什地区的蓝片岩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研究目前仍为空白。本文通过对乌什与阿克苏地区的蓝片岩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进行系统的野外观察测量和室内分析对比,发现两个地区的蓝片岩地体的构造变形特征基本相似,均可以划分为四个变形期次,但各期次变形在一些细节特征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结合前人最新的年代学数据,本文对乌什-阿克苏地区蓝片岩地体构造变形期次的年代学框架进行了初步限定。其中,第一期次的变形时间约为754~750 Ma,与高压低温相的变质作用紧密相关,是蓝片岩地体俯冲的结果;第二期次变形的时间略晚于第一期变形,其形成应该与蓝片岩地体的折返过程紧密相关;第三期次变形早于基性岩墙的侵入,而晚于第二期变形,即在约750~745 Ma之间,是环Rodinia俯冲体系作用下塔里木克拉通北缘最后俯冲的结果;第四期次变形涉及到的最年轻地层为二叠系,可能与古天山洋关闭或中新生代的不同陆块碰撞增生到亚洲板块南部边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寒武纪 蓝片岩地体 构造变形 年代学框架 乌什-阿克苏地区
下载PDF
雅鲁藏布江变质带高压-超高压矿物研究及其意义
8
作者 曾曼平 毛晓冬 魏美丽 《云南地质》 2016年第2期143-146,共4页
雅鲁藏布江构造变质带作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主要缝合线,其地质现象复杂,为青藏高原以及其邻区地质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文主要从该构造变质带中的罗布莎蛇绿岩带高压-超高压矿物群、卡堆蓝片岩以及南迦巴瓦榴辉岩进... 雅鲁藏布江构造变质带作为印度板块和欧亚板块碰撞的主要缝合线,其地质现象复杂,为青藏高原以及其邻区地质演化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窗口。本文主要从该构造变质带中的罗布莎蛇绿岩带高压-超高压矿物群、卡堆蓝片岩以及南迦巴瓦榴辉岩进行分析研究,从而对西藏雅鲁藏布高压-超高压变质带地质演化的特征进行论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超高压矿物 蛇绿岩带 蓝片岩 榴辉岩 西藏雅鲁藏布江
下载PDF
中国蓝石棉成矿地质特征
9
作者 张子才 杨秀琦 刘源骏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16年第B04期47-55,共9页
蓝石棉是碱性角闪石的纤维变种,是一种较为稀见的特种非金属矿产。其生成与古板块陆内俯冲或大推覆构造由此而产生的剪切应变作用密切相关。围岩常是富含钠、镁、铁质岩石。矿体多赋存在以蓝闪石、钠长石、黑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等组... 蓝石棉是碱性角闪石的纤维变种,是一种较为稀见的特种非金属矿产。其生成与古板块陆内俯冲或大推覆构造由此而产生的剪切应变作用密切相关。围岩常是富含钠、镁、铁质岩石。矿体多赋存在以蓝闪石、钠长石、黑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等组合的低温高压蓝片岩变质带中,其产出形态多为脉状。蓝石棉不仅以其极细的纤维使之具有特殊的过滤性能,并作为蓝片岩重要组成矿物,为研究古板块构造提供重要信息,深为地质学家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钠闪石石棉 蓝片岩 韧性滑脱剪切带 推覆体 陆内俯冲带
下载PDF
中国蓝石棉成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子才 杨秀琦 刘源骏 《湖北地质》 1989年第2期88-103,共16页
蓝石棉是碱性角闪石的纤维变种,是一种较为稀见的特种非金属矿产。其生成与古板块陆内俯冲或大推覆构造由此而产生的剪切应变作用密切相关。围岩常是富含钠、镁、铁质岩石。矿体多赋存在以蓝闪石、钠长石、黑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等组... 蓝石棉是碱性角闪石的纤维变种,是一种较为稀见的特种非金属矿产。其生成与古板块陆内俯冲或大推覆构造由此而产生的剪切应变作用密切相关。围岩常是富含钠、镁、铁质岩石。矿体多赋存在以蓝闪石、钠长石、黑硬绿泥石、多硅白云母等组合的低温高压蓝片岩变质带中,其产出形态多为脉状。蓝石棉不仅以其极细的纤维使之具有特殊的过滤性能,并作为蓝片岩重要组成矿物,为研究古板块构造提供重要信息,深为地质学家所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钠闪石石棉 蓝片岩 轫性骨脱剪切带 推覆体 陆内俯冲带
下载PDF
湖北北部蓝片岩带地质特征
11
作者 徐翠微 宋文琪 程思智 《四川地质学报》 2018年第3期363-365,共3页
位于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之间的桐柏-大别山系是我国划分东部南北两大地质构造分区的重要结合带。湖北北部蓝片岩带展布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部,通过对桐柏山南缘的余店蓝片岩带和木兰山蓝片岩带的分布特征、岩石类型及岩石矿物学特征的论... 位于华北陆块与扬子陆块之间的桐柏-大别山系是我国划分东部南北两大地质构造分区的重要结合带。湖北北部蓝片岩带展布于桐柏-大别造山带南部,通过对桐柏山南缘的余店蓝片岩带和木兰山蓝片岩带的分布特征、岩石类型及岩石矿物学特征的论述,总结分析了鄂北蓝片岩带的变质特征及变形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片岩 高压变质带 桐柏-大别造山带 余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