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股前外侧逆行岛状皮瓣供血动脉层次关系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5
1
作者 丁红梅 唐茂林 +5 位作者 谭建国 苏波 何慧 谭双香 王泽军 卢书文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98-200,共3页
目的:为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动脉层次关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4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与膝周围动脉吻合的层次关系及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结果:①在浅筋膜层内,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 目的:为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的设计提供动脉层次关系的解剖学基础。方法:在54侧下肢标本上解剖观察了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与膝周围动脉吻合的层次关系及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结果:①在浅筋膜层内,股外侧皮神经的血供来源是多源性,分节段的,这些营养血管互相吻合成网穿过皮下组织达皮肤。②旋股外侧动脉降支末端在膝关节上方的深筋膜层与膝周围动脉的吻合有三个类型。结论:以股外侧皮神经及其营养血管或旋股外侧动脉降支为蒂截取股前外侧带感觉神经逆行岛状皮瓣可用于膝周软组织缺损或膝下截肢创面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外侧皮神经 旋股外侧动脉降支 岛状皮瓣 外科皮瓣
下载PDF
第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营养血管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张新营 罗少军 +2 位作者 汤少明 吕端远 梁大宁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97-199,共3页
目的 :为季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17例 3 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 ,观察了第 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 ;在临床上 ,应用第 9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 2... 目的 :为季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 :在 17例 3 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 ,观察了第 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 ;在临床上 ,应用第 9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 2例。结果 :第 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从腋中线前后相应肋间穿出深筋膜 ,分为前、后支 ,呈节段性、重叠性分布于侧胸腹部皮肤。皮神经营养血管相互间形成丰富的吻合。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 :以第 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营养血管为蒂 ,可以设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神经 外侧皮支 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下载PDF
骨盆骨折髂腹股沟入路避免神经血管损伤的临床解剖学 被引量:4
3
作者 王永为 高亚贤 +3 位作者 王小杰 房亮 马泉 孔祥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33-136,共4页
目的为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骨折手术中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男9具,女6具)30侧成尸标本上选择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和腹股沟韧带为标志观测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髂腹股沟神经(Ilioi... 目的为髂腹股沟入路在骨盆骨折手术中避免神经血管损伤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5具(男9具,女6具)30侧成尸标本上选择髂前上棘、耻骨结节和腹股沟韧带为标志观测股外侧皮神经(Lateral femoral cutaneous nerve,LFCN)、髂腹股沟神经(Ilioinguinal nerve,IN)、股神经耻骨肌支和闭孔动脉(Obturator artery,OA)的走形特点,所测数据统计学处理。结果①LFCN在髂前上棘内侧穿出腹股沟韧带占96.67%(29/30侧),距髂前上棘中心点(20.01±0.32)mm;被腹股沟韧带纵横纤维所包裹的占33.33%(10/30侧);在阔筋膜形成的筋膜鞘中走行占46.67%(14/30侧)。②IN穿出腹内斜肌部位距离髂前上棘中心点为(5.41±0.50)mm,穿出腹外斜肌腱膜部位距离耻骨结节中心点为(18.04±0.21)mm。结论在显露髂骨翼内侧面和骶髂关节时,应在LFCN走行的阔筋膜和腹股沟韧带部位进行显露和预防性松解,以免牵拉损伤;切开腹外斜肌腱膜时应从腹股沟韧带两端上方5 mm处开始,防止损伤深面的IN。在显露髂耻隆起时先寻找和结扎闭孔血管耻骨支,以免引起不可控制的出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腹股沟入路 股外侧皮神经 髂腹股沟神经 闭孔动脉 股神经耻骨肌支
下载PDF
股前外侧(肌)皮瓣的解剖与修复足部严重缺损的应用 被引量:18
4
作者 张春 徐达传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08-112,128,共5页
在21具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20例,获得良好疗效。股前外侧皮瓣具有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径粗,解剖容易,皮瓣厚薄适中,有可供吻接的皮神经,皮动脉的位置可根据足部创面修... 在21具股前外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基础上,应用股前外侧(肌)皮瓣游离移植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缺损20例,获得良好疗效。股前外侧皮瓣具有皮瓣面积大,血管蒂长,径粗,解剖容易,皮瓣厚薄适中,有可供吻接的皮神经,皮动脉的位置可根据足部创面修复的需要,任意设计在皮瓣的中心或一端,亦可设计成肌皮瓣等优点。我们认为该皮瓣是修复足部严重软组织软损的最佳供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足部缺损 股前外侧皮瓣 皮神经
下载PDF
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临床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杨明勇 李养群 +3 位作者 李森恺 黄渭清 周传德 唐勇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87-188,共2页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肩胛皮瓣设计方式及手术。 方法 在对尸体旋肩胛动脉降支的外侧支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8月应用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 8cm× 2 5 cm~ 11cm× 35 cm游离移植 ,修复... 目的 介绍一种新的肩胛皮瓣设计方式及手术。 方法 在对尸体旋肩胛动脉降支的外侧支解剖学研究基础上 ,2 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8月应用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 8cm× 2 5 cm~ 11cm× 35 cm游离移植 ,修复面颈部烧伤后增生性或挛缩性瘢痕 7例。供瓣区直接缝合 ,或移植中厚皮片覆盖。 结果 术后 7例肩胛皮瓣均成活 ,供区无继发畸形。随访 3个月~ 1年 ,除 2例皮瓣需修薄外 ,其余外形均满意。 结论 以旋肩胛动脉降外侧支为蒂的肩胛皮瓣可斜向乳房下皱襞设计 ,供区隐蔽 ,扩大了肩胛皮瓣的应用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肩胛动脉皮瓣 降外侧支 游离移植 显微外科
下载PDF
腘动脉外侧皮支岛状筋膜皮瓣的解剖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何明武 曹文华 +1 位作者 姚忠军 刘仁寿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306-307,共2页
报道了动脉外侧皮支血管的解剖特点,及以此动脉为蒂,做成逆行或顺行岛状筋膜皮瓣,修复膝关节、踝关书及小腿周围软组织缺报的手术设计和操作要点。临床应用该皮瓣32例,效果满意。
关键词 GUO动脉 外侧皮支 岛状皮瓣 解剖 临床应用
下载PDF
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营养皮瓣的相关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王虎 刘东昕 杜世新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08年第5期38-39,共2页
目的探讨季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行性。方法在12例2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观察了第7~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在临床上,应用第9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5例。结果第7~11肋... 目的探讨季肋部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可行性。方法在12例24侧成人躯干标本上,观察了第7~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及其营养血管的来源、走行及分布规律;在临床上,应用第9肋间神经外侧皮支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组织缺损5例。结果第7~11肋间神经外侧皮支从腋中线前后相应肋间穿出深筋膜,分为前、后支,呈节段性、重叠性分布于侧胸腹部皮肤。皮神经营养血管相互间形成丰富的吻合。临床应用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以第9、10肋间神经外侧皮支营养血管为蒂.可以设计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肋间神经 外侧皮支 皮瓣 临床分析
下载PDF
Hueter间隙在髋关节前路手术中的应用解剖学观察 被引量:12
8
作者 王世栋 邓雪飞 +3 位作者 韩卉 尹宗生 王伟 胡勇 《中国骨与关节外科》 2013年第1期43-46,49,共5页
背景:目前通过Hueter间隙操作的髋关节前入路是微创意识的一种临床体现,其适应证及应用范围远不及传统后外侧入路。少数国外文献从临床应用角度涉及Hueter间隙的解剖结构,但缺少全面的研究和描述。目的:阐明Hueter间隙的组成、毗邻结构... 背景:目前通过Hueter间隙操作的髋关节前入路是微创意识的一种临床体现,其适应证及应用范围远不及传统后外侧入路。少数国外文献从临床应用角度涉及Hueter间隙的解剖结构,但缺少全面的研究和描述。目的:阐明Hueter间隙的组成、毗邻结构及其显露特点,为髋关节前路手术的安全操作提供形态学依据。方法:选取8例经福尔马林固定的成年湿性标本,5例行模拟手术入路观察,3例行断层解剖观察。结果:① Hueter间隙由两层肌间隙构成,浅层位于缝匠肌外侧缘与阔筋膜张肌前侧筋膜部之间,深层位于股直肌外侧缘与臀中肌前缘之间,两层不在同一平面,相距2 cm左右;②股外侧皮神经与Hueter间隙浅层关系分成垂直型和水平型,前者即股外侧皮神经横跨过间隙,神经走行轨迹与间隙成角>60°,后者即股外侧皮神经与间隙成角<60°,在阔筋膜张肌前缘筋膜部深面走行一段后潜出至股外侧皮下;③旋股外侧动脉升支紧贴间隙外侧、由下向上走行在Hueter间隙深层内,其走行轨迹与Hueter间隙深层呈平行关系。结论:熟悉Hueter间隙的组成、毗邻结构及其显露特点,有助于髋关节前侧入路的安全操作及缩短前路手术的学习曲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eter间隙 髋关节前路手术 股外侧皮神经 旋股外侧动脉升支 断层解剖
下载PDF
腓动脉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的解剖学与临床应用
9
作者 牛龙洋 史建超 《智慧健康》 2022年第33期111-114,127,共5页
目的论腓动脉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解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具成人尸体进行解剖,解剖双侧的小腿,对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并做记录;再选择10例成人活体进行多普勒血管仪测量,观察双侧小腿外... 目的论腓动脉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解剖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15具成人尸体进行解剖,解剖双侧的小腿,对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的相关数据进行测量并做记录;再选择10例成人活体进行多普勒血管仪测量,观察双侧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血管的穿出点;临床选取18例进行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手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手术的情况。结果15具成人尸体解剖双侧小腿,可观察到皮支共130支,每侧有1~7支不等,平均4.33支。其中一侧只具备高位皮支1支,75.38%(98支)的皮支穿出点处于腓骨头最凸点下方(7~21cm)。每侧皮质动脉外径最粗(1.82±0.41)mm和(1.46±2.91)mm,两条伴行静脉的外径平均为(3.05±0.51)mm和(2.49±0.46)mm;10例成人活体检验可得,观测到小腿外侧皮支血管穿出点95个,每侧平均4.75个;临床上,18例患者切取的皮瓣面积为5.0×3.5~28~11(cm),且所有皮瓣均成活。结论人体小腿外侧的皮瓣主要有不同数量的腓动脉皮支所供养,主皮支可以为显微外科吻合血管手术提供可能,相对腓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术,皮支血管为蒂的手术创伤小、操作简便,可更好的重建患者的生理血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动脉皮支血管 小腿外侧皮瓣吻合 血管游离 移植解剖 显微外科
下载PDF
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皮瓣的解剖与临床应用 被引量:86
10
作者 宋修军 邵旭建 +3 位作者 曲永明 周翔 王涛 徐国士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52-255,共4页
目的研究以腓动脉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的解剖学与临床应用。方法解剖20具40侧成人尸体小腿,测量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的有关数据。多普勒血管仪测定30侧成人活体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血管穿出点。临床行21例小腿外... 目的研究以腓动脉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皮瓣吻合血管游离移植的解剖学与临床应用。方法解剖20具40侧成人尸体小腿,测量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的有关数据。多普勒血管仪测定30侧成人活体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血管穿出点。临床行21例小腿外侧腓动脉皮支皮瓣吻合血管的游离移植手术。结果40侧小腿共观察到皮支140支,每侧1~7支不等,平均3.5支,其中一侧只有1支高位皮支。皮支的穿出点大多(76%)在腓骨头最凸点下方7~21 cm范围。每侧最粗的皮支动脉外径平均为(1.8±0.4)mm(1.4~2.9 mm),两条伴行静脉外径平均(3.0±0.5)mm和(2.4±0.4)mm。30侧活体小腿共测到小腿外侧皮支血管穿出点145个,平均每侧4.8个。临床切取皮瓣大小5.0 cm×3.5 cm^28 cm×11 cm,21块皮瓣均成活。结论小腿外侧皮瓣由不同数目的腓动脉皮支供养,其主皮支能满足显微外科吻合血管的要求。以皮支血管为蒂的小腿外侧游离皮瓣移植,比以腓血管为蒂创伤小、操作简单、血运重建符合生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穿支皮瓣 皮支皮瓣 小腿外侧皮瓣
原文传递
吻合血管的腘动脉皮支皮瓣修复足踝部创面 被引量:5
11
作者 申立林 宋素萍 +4 位作者 蔺翠霞 李文龙 孙雪生 朱涛 李强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88-91,共4页
目的通过解剖观测及临床应用探讨游离腘动脉皮支皮瓣与跗外侧动、静脉吻合修复足踝部创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取8具尸体下肢标本乳胶灌注血管后,在小腿外后上方行穿支血管解剖研究,设计腘动脉皮支皮瓣,其蒂部切取长度2.5 cm;解剖足部... 目的通过解剖观测及临床应用探讨游离腘动脉皮支皮瓣与跗外侧动、静脉吻合修复足踝部创面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取8具尸体下肢标本乳胶灌注血管后,在小腿外后上方行穿支血管解剖研究,设计腘动脉皮支皮瓣,其蒂部切取长度2.5 cm;解剖足部跗外侧动脉并游离至距起始处6 cm处;测量以上血管管径,计数伴行静脉。2010年3月-2013年1月,采用大小为6.0 cm×4.0 cm^7.5 cm×5.5 cm的游离腘动脉皮支皮瓣与跗外侧动、静脉吻合修复13例足踝部创面。男11例,女2例;年龄41~65岁,平均47.3岁。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8例,压砸伤4例,机器绞伤1例。创面范围为5.0 cm×3.5 cm^7.0 cm×5.0 cm。供区直接缝合。结果解剖观测结果示,以腘窝外侧动脉穿支为轴,可以设计腘动脉皮支皮瓣,腘动脉皮支皮瓣蒂部穿支管径与跗外侧动脉匹配。临床应用结果示,术后2例皮瓣发生血管危象,经对症处理后成活;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Ⅰ期愈合。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5~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皮瓣颜色接近正常肤色、质地柔软;其中3例女性患者因皮瓣外形较臃肿行二期皮瓣修薄术,其余患者皮瓣外形均无明显臃肿。术后6个月,踝关节功能采用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评分:获优7例,良5例,可1例,优良率92.3%。结论游离腘动脉皮支皮瓣与跗外侧动、静脉吻合修复足踝部创面具有手术操作简便、供区隐蔽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胭动脉皮支皮瓣 跗外侧动 静脉 足踝部创面 创面修复
原文传递
侧腹部岛状皮瓣 被引量:4
12
作者 于国中 劳镇国 +1 位作者 刘均墀 程钢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6期403-406,共4页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侧腹部岛状皮瓣可移转到达的部位、临床价值和改进的手术方法是否可行。通过5例(4例乳癌根治术后放疗致腋部放射性溃疡,1例骶部纤维肉瘤术后复发需再次广泛切除)的修复实践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认为侧腹部皮... 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侧腹部岛状皮瓣可移转到达的部位、临床价值和改进的手术方法是否可行。通过5例(4例乳癌根治术后放疗致腋部放射性溃疡,1例骶部纤维肉瘤术后复发需再次广泛切除)的修复实践均得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结论认为侧腹部皮肤的血运主要由第9,10,11肋间动静脉外侧皮支供给,各支间相互吻合交通,由其中任何一条动静脉为蒂均可保证岛状皮瓣的成活。血管蒂可分离得较长,皮瓣能移转到达的部位较广,并可带有肋间神经外侧皮支,成为有感觉的皮瓣。经实践证明改进的手术方法也切实可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腹部 岛状皮瓣 肋间血管神经束 移植
原文传递
双皮神经吻合局部带蒂皮瓣修复拇指缺损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辉 杨晓溪 +3 位作者 霍永鑫 郝睿峥 杨山辉 张万喜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8期1689-1692,共4页
[目的]介绍同侧双皮神经吻合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20年6月,对20例拇指指端或掌侧软组织缺损采用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终末支的桡侧神经血管蒂皮瓣进行修复。清创后依据... [目的]介绍同侧双皮神经吻合带蒂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手术技巧和初步临床效果。[方法]2018年5月—2020年6月,对20例拇指指端或掌侧软组织缺损采用携带前臂外侧皮神经与桡神经浅支终末支的桡侧神经血管蒂皮瓣进行修复。清创后依据组织缺损大小与部位设计皮瓣。先切开皮瓣近侧缘,显露桡神经浅支终末支和前臂外侧皮神经,皮瓣携带2条皮神经,并保留轴线两侧宽约1.0 cm皮下筋膜组织的血管蒂。将皮瓣通过开放隧道转位覆盖远端创面,在显微镜下将皮瓣携带的2条皮神经与指固有神经残端进行端-端吻合,皮瓣供区直接缝合。[结果]20例患者块皮瓣全部成活。随访时间(12.20±1.70)个月。末次随访时拇指外形美观,桡侧供区仅残留线性瘢痕。皮瓣静态两点辨别觉为4~8 mm,平均(6.25±0.91)mm。[结论]相对于单一皮神经吻合带蒂皮瓣,双皮神经吻合的带蒂皮瓣修复拇指缺损技术可行,感觉恢复可能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拇指缺损 带蒂皮瓣 桡神经浅支终末支 前臂外侧皮神经 神经吻合
原文传递
改良三纵五横法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术前穿支定位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胡涛涛 常树森 +8 位作者 魏在荣 莫小金 李海 周健 邓呈亮 聂开瑜 李书俊 陈伟 金文虎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027-1032,共6页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P)术前基于改良三纵五横法定位穿支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2019年1月—12月,采用ALTP修复4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男31例,女10例;年龄18~61岁,平均32岁。外伤致软组织缺... 目的探讨股前外侧穿支皮瓣(anterolateral thigh perforator flap,ALTP)术前基于改良三纵五横法定位穿支的可行性及准确性。方法 2019年1月—12月,采用ALTP修复41例皮肤软组织缺损。男31例,女10例;年龄18~61岁,平均32岁。外伤致软组织缺损3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7 d,平均4 d;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切除术后创面3例。软组织缺损部位:上肢16例,下肢25例。软组织缺损范围10 cm×4 cm~25 cm×12 cm。术前采用改良三纵五横法在股前外侧形成Ⅰ、Ⅱ、Ⅲ、Ⅳ区,用便携式多普勒超声在上述4个区域内探测穿支,并根据创面范围设计皮瓣;术中探查穿支,观察各区穿支分布、类型以及穿支与股外侧皮神经关系,计算穿支出现概率及假阳性率;最终切取大小为12 cm×5 cm~30 cm×10 cm的ALTP修复创面。供区直接缝合或皮瓣修复。结果术前探测41例患者共有穿支117条,术中探查发现111条穿支,假阳性率为5%;Ⅰ、Ⅱ、Ⅲ、Ⅳ区穿支出现概率分别为56%、73%、76%、66%,假阳性率分别为–9%、7%、16%、4%。所有穿支均位于股外侧皮神经主干附近,且以后外侧为主。4个区域中共有1条穿支6例、2条12例、3条10例、4条13例;Ⅰ、Ⅱ、Ⅲ、Ⅳ区穿支类型主要为横支穿支、斜支穿支、降支穿支、降支穿支。术后2例皮瓣发生远端部分坏死、1例完全坏死,经植皮修复创面;其余38例皮瓣顺利成活,创面及供区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个月。皮瓣外观、质地尚可,供区残留线状瘢痕。结论 ALTP术前基于改良三纵五横法可简单定位穿支血管分布和走行,便于术中切取皮瓣时更好地保护股外侧皮神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三纵五横法 股前外侧穿支皮瓣 旋股外侧动脉 穿支 股外侧皮神经
原文传递
带前臂外侧皮神经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 被引量:9
15
作者 柯于海 李征 +7 位作者 李志新 林慧鑫 陈乐锋 周望高 熊懿 曾锦浩 余少校 张振伟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33-535,共3页
目的探讨以前臂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支配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采用以前臂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支配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20例20指.皮瓣切取面积1.8cm×2.0c... 目的探讨以前臂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支配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2013年4月至2015年2月.采用以前臂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支配的桡动脉掌浅支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20例20指.皮瓣切取面积1.8cm×2.0cm~2.0cm×4.0cm。定期进行随访。结果术后20例皮瓣均成活,随访时间7~20个月,平均12个月。皮瓣外观均良好,饱满,质地佳,两点分辨觉7~12mm,感觉功能恢复达到S3及S3+;腕部供区瘢痕较小,腕关节活动无明显影响。结论以前臂外侧皮神经为感觉神经支配的桡动脉掌浅支游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可获得良好的术后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离皮瓣 掌浅支 桡动脉 前臂外侧皮神经 损伤
原文传递
髂嵴区肋下神经外侧皮支定位研究及其带感觉的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邰国梁 王剑利 +4 位作者 孙琪博 李洪飞 高朋 陈默迪 潘朝晖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535-538,共4页
目的以肋下神经外侧皮支(LCSN)跨越髂嵴外侧唇区域的解剖定位探测,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仪、高频超声应用于该神经定位的可行性,讨论该神经作为游离感觉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意义。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行携带感觉神经的游离旋... 目的以肋下神经外侧皮支(LCSN)跨越髂嵴外侧唇区域的解剖定位探测,分析经皮神经电刺激仪、高频超声应用于该神经定位的可行性,讨论该神经作为游离感觉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的应用意义。方法2018年10月-2020年10月,行携带感觉神经的游离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或复合瓣修复四肢创面的患者及志愿者,分别采用经皮神经电刺激定位、超声定位对肋下神经外侧皮支进行定位,对患者术中测量定位。应用Passing-Bablok回归和Bland-Altman图对测量结果进行一致性评价。结果共收集肋下神经外侧皮支定位43例受试者:患者22例,志愿者21例。其中男39例,女4例,平均年龄39岁,平均BMI 24.08。经皮神经电刺激定位操作时间(6±1)min,探测距离为(80.7±5.9)mm。高频超声操作时间(23±4)min,距离(81.2±6.6)mm。22例手术患者测量距离为(80.9±8.2)(65~100)mm,神经直径(2.3±0.8)(1.0~4.0)mm,操作时间(5±1)min。手术与经皮神经电刺激、超声Passing-Bablok回归截距和斜率的95%CI分别包括0和1,Bland-Altman图上的点分布于两侧,且总体平均差、总体截距、斜率的95%CI均包括0,因此,可以认为经皮神经电刺激、超声应用于LCSN定位方法的一致性好。结论经皮神经电刺激、高频超声探测两种方式所探测到的肋下神经外侧皮支跨越髂嵴定位点与手术中测量结果接近,说明二者均可用于带感觉神经皮瓣感觉支的术前定位,便于优化皮瓣设计、缩短手术时间,减小手术的副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侧皮支 肋下神经 经皮神经电刺激 高频超声 感觉神经 旋髂浅动脉穿支皮瓣
原文传递
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或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创面
17
作者 魏义涛 梁海华 +1 位作者 钟桂午 孙芳芹 《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 2022年第7期521-524,共4页
目的探讨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或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3月—2020年6月东莞市长安新安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手足皮肤缺损伴肌腱、骨骼外露患者21例,其中男1... 目的探讨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或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2013年3月—2020年6月东莞市长安新安医院手足显微外科收治的手足皮肤缺损伴肌腱、骨骼外露患者21例,其中男19例、女2例,年龄16~65岁(平均37.8岁)。手部创面8例,足部创面13例;软组织缺损面积3.5 cm×5.5 cm~10.0 cm×14.0 cm。观察患者术后皮瓣成活情况,采用英国医学研究会颁布的感觉功能恢复分级评价标准评估患者皮瓣感觉功能恢复情况,采用笔者参考皮瓣功能7项检查制定的皮瓣外观功能10项检查表进行皮瓣外观功能综合评价。结果21例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采用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13例、腘动脉外侧皮支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8例,皮瓣切取面积4.0 cm×6.5 cm~10.0 cm×16.0 cm,供区创面直接缝合或植皮覆盖。术后随访6~36个月,皮瓣质地良好,厚薄适中,两点间辨别觉13~25 mm;皮瓣外观功能综合评价:优7例、良11例、可3例,优良率为85.7%。小腿供区无功能性影响。结论腘动脉外侧皮支单蒂皮瓣或联合腓动脉穿支双蒂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足创面,皮瓣血供有保障,成活率高,是修复手足软组织创面的有效术式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科皮瓣 腘动脉外侧皮支 腓动脉穿支皮瓣 手足软组织缺损 修复重建
原文传递
吻合神经的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创面的疗效
18
作者 朱家平 宗鹏飞 彭柳飞 《医学信息》 2021年第19期127-129,共3页
目的观察吻合神经的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手指远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 目的观察吻合神经的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缺损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6月-2021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44例手指远端缺损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2例。对照组采用指背皮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观察组采用吻合神经的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比较两组皮瓣存活率、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术后恢复指标(水泡、淤紫、臃肿、耐寒性差、无痛性瘢痕)发生率、疼痛度、皮瓣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皮瓣存活率为100.00%,高于对照组的95.4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指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0.90%,高于对照组的77.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水泡、淤紫、臃肿、耐寒性差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痛性瘢痕发生率、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皮瓣满意度为95.45%,高于对照组的81.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吻合神经的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手指远端创面效果确切,可提高患肢功能恢复优良率,降低术后水泡、淤紫、臃肿等发生率,提高皮瓣满意度,应用有效性和安全性良好,是一种修复手指远端创面良好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吻合神经 指侧方皮支皮瓣修复 手指远端缺损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