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语境影响自我偏见的神经机制
1
作者 孔超 刘欢欢 刘林焱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8-265,共8页
先前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加工和自我相关的信息时会更加敏感,形成自我偏见,然而这种敏感性可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单语语境(全局控制)和混合语境(局部控制)对自我偏见的影响。结果发现,单语第二语... 先前的研究表明人们在加工和自我相关的信息时会更加敏感,形成自我偏见,然而这种敏感性可能会因为语境的不同而不同。本研究运用功能磁共振成像技术,考察单语语境(全局控制)和混合语境(局部控制)对自我偏见的影响。结果发现,单语第二语言(L2)语境下,自我-消极比他人-消极引发左侧额下回和左侧顶下小叶更大的激活;双语第一语言(L1)语境下,自我-积极比他人-积极引发右侧楔前叶更大的激活。这表明语境引发的语言控制影响双语者解决身份与情绪关联之间的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境 语言控制 自我偏见 情绪 左侧额下回 左侧顶下小叶 右侧楔前叶
下载PDF
左侧额下回在句子语义整合加工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祖德 王穗苹 +1 位作者 冯刚毅 刘颖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1147-1157,共11页
语义整合帮助人们在阅读理解中将小信息块整合成一个完整、连贯的句子意义表达,是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认知过程。通过对比40多篇句子加工相关的脑机制研究,发现左侧额下回在fMRI研究中是参与语义整合加工激活概率最高的区域,而颞叶及... 语义整合帮助人们在阅读理解中将小信息块整合成一个完整、连贯的句子意义表达,是阅读理解中非常重要的认知过程。通过对比40多篇句子加工相关的脑机制研究,发现左侧额下回在fMRI研究中是参与语义整合加工激活概率最高的区域,而颞叶及后部是MEG研究中激活概率最高的区域。另外,左侧额下回是如何参与语义整合、它在内隐和外显语义整合中的机制是否相同、以及这种整合加工与一般的控制性加工、词汇启动的关系都是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的综述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句子 语义整合 左侧额下回
下载PDF
从使动句加工的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看中文句法加工的独立性 被引量:6
3
作者 封世文 沈兴安 杨亦鸣 《心理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3-131,共9页
大脑中的句法加工模式是神经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句法加工是否存在独立性一直是研究者争论较多的问题。有形态标记的英语等印欧语语言的句法可以通过形态变化表现,而汉语不具备与印欧语有明确对应关系的形态变化,因此汉语的句法... 大脑中的句法加工模式是神经认知科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句法加工是否存在独立性一直是研究者争论较多的问题。有形态标记的英语等印欧语语言的句法可以通过形态变化表现,而汉语不具备与印欧语有明确对应关系的形态变化,因此汉语的句法变化几乎不能通过外在形态标记。通过3T场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以汉语语义等值使动句为研究材料,对不依赖形态变化来标记句法变化的汉语句法加工的独立性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显示,大脑左侧额叶对于汉语句法加工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大脑左侧额叶中回的BA44区和额叶下回的BA47区都对汉语句法加工较为敏感,这表明即使不通过形态改变来标记句法变化,汉语句子加工中的句法加工仍然可以被分离,句法独立性的加工主要由大脑左侧额叶中回及大脑左侧额叶下回等脑区承担,大脑左侧颞叶并未参与汉语句法的独立性加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 句法 大脑左侧额叶 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图形创造性思维脑部机制的功能磁共振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宋哲 黄沛钰 +3 位作者 申林 邱丽华 龚启勇 谢鹏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45-149,共5页
采用现代认知神经科学手段研究创造性思维背后的神经机制已成为新的热点.大量疾病状态的研究提示正常人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可能存在一个左侧半球对右侧的抑制机制,对其去抑制可以导致图形创造力突然增加,然而这一假说尚无直接证据.对26... 采用现代认知神经科学手段研究创造性思维背后的神经机制已成为新的热点.大量疾病状态的研究提示正常人在从事创造性活动时可能存在一个左侧半球对右侧的抑制机制,对其去抑制可以导致图形创造力突然增加,然而这一假说尚无直接证据.对26名健康志愿者(15名女性,11名男性,平均年龄22岁)进行了磁共振扫描,在他们做图形想象任务时观察其脑部活动,研究发现:相对于非创造性图形想象,创造性任务激活了左侧前额叶(ROI分析,p=0.037),但与此同时右侧前额叶(ROI分析,p=0.007)及后部皮层区域(FWE校正,p<0.05)大量去激活.结果提示在图形创造性活动中,左侧前额叶可能抑制了右侧半球的活动,这一抑制的解除可以使右侧功能得以自由发挥而提高图形创造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磁共振 创造力 左侧前额叶
下载PDF
左额叶CT值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5
作者 张锋 徐英进 +2 位作者 李冰 王旭光 魏巍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7年第7期973-976,共4页
目的:探讨左额叶CT值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偏执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0例作为观察组,取120例正常的头部CT患者作为正常组,测量其脑部CT图像上大脑左侧额叶CT值,分... 目的:探讨左额叶CT值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6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偏执型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共120例作为观察组,取120例正常的头部CT患者作为正常组,测量其脑部CT图像上大脑左侧额叶CT值,分析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大脑左侧额叶CT值与临床资料的关系。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平均左额叶CT值低于正常组(t=17.286,P<0.05),PANSS评分阴性症状的CT值与阳性症状的CT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09,P=0.758),不同的教育程度和是否具有职业的患者的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左额叶CT值与PANSS评分呈负相关(r=-0.455,P=0.024),左额叶CT值与病程时间分评分呈负相关(r=-0.406,P=0.035)。结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左侧额叶CT值显著降低,与精神分裂症状的程度和病程时间呈负相关,左侧额叶CT值降低是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重要影像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 左额叶 CT值 变化
下载PDF
语素在词汇识别中的认知及神经机制 被引量:7
6
作者 邹丽娟 舒华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570-1577,共8页
语素到底是否是独立的语言表征单元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认知研究发现语素存在独立的心理表征,语素复杂词结构的可分解性是语素具有独立心理表征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脑成像手段的应用为探讨语素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途... 语素到底是否是独立的语言表征单元一直是研究者争论的焦点。大量认知研究发现语素存在独立的心理表征,语素复杂词结构的可分解性是语素具有独立心理表征的重要来源。近年来脑成像手段的应用为探讨语素在词汇识别中的作用提供了重要途径。脑机制的研究发现左侧额下回在语素加工中发挥重要作用,语素相关词能够引起N400波幅降低。然而汉语语素区别于拼音文字,必须借助于整词语境才能区分不同的语素。汉语存在大量的多音字,因此听觉角度是研究汉语语素的重要突破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素加工 分解整合 左侧额下回
下载PDF
轻度左侧额、颞叶挫伤患者执行功能的评价 被引量:6
7
作者 余果 鲍伟民 +4 位作者 毛颖 谢嵘 沈超 高超 季耀东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447-449,454,共4页
目的研究轻度左侧额、颞叶挫伤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和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对左侧额叶和颞叶挫伤患者各25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画钟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图片排列分测验、相似性分测验在内的神经心理测验,... 目的研究轻度左侧额、颞叶挫伤患者执行功能损害的特点和差异,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和依据。方法对左侧额叶和颞叶挫伤患者各25例及健康对照组30例分别进行画钟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图片排列分测验、相似性分测验在内的神经心理测验,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左侧额叶挫伤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相比,画钟测验、韦氏成人智力量表的图片排列分测验和相似性分测验得分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左侧颞叶挫伤组仅画钟测验得分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左侧额叶挫伤和左侧颞叶挫伤组间比较,额叶挫伤组画钟测验、韦氏图片排列分测验和相似性分测验得分均低于颞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额叶组损害重于颞叶组。结论左侧额、颞叶挫伤患者表现出执行功能的损害,以额叶挫伤患者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叶 左侧 颞叶 左侧 挫伤 执行功能 神经心理测验
下载PDF
龙牡桂枝汤对ADHD模型大鼠左右额叶-纹状体NET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唐蓓 唐彦 尹蔚萍 《中医药信息》 2016年第1期15-18,共4页
目的:观察龙牡桂枝汤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动物-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额叶-纹状体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方法:幼年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龙牡桂枝汤高、中剂量组、盐酸哌... 目的:观察龙牡桂枝汤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动物-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额叶-纹状体去甲肾上腺素转运体(NET)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方法:幼年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龙牡桂枝汤高、中剂量组、盐酸哌甲酯对照组和生理盐水对照组,连续灌胃给药14天,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右脑前额叶皮质、纹状体NET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右前额叶皮质,龙牡桂枝汤高剂量组NET mRNA表达较其他实验组明显增加,而在左前额叶皮质各组差异不明显。在双侧纹状体,与生理盐水组相比,各用药组NET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且龙牡桂枝汤高剂量组>中剂量组>盐酸哌甲酯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龙牡桂枝汤治疗ADHD的可能机制之一与其上调右脑前额叶皮质及双侧纹状体NET 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牡桂枝汤 ADHD模型大鼠 左右额叶-纹状体 NET
下载PDF
1秒以上时距判断的ERP研究
9
作者 尹华站 柳昀哲 +1 位作者 李丹 李波 《心理学探新》 CSSCI 2012年第2期122-128,共7页
以视觉呈现时距信号,采用时间泛化范式要求被试判断5种探测时距(1~4秒)与标准时距(2秒)之间的长度关系,并记录11名大学生在时距判断过程中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继而探讨不同探测时距条件下CNV波幅特征变化以及左、右侧额叶在时距判断... 以视觉呈现时距信号,采用时间泛化范式要求被试判断5种探测时距(1~4秒)与标准时距(2秒)之间的长度关系,并记录11名大学生在时距判断过程中的事件相关电位(ERP),继而探讨不同探测时距条件下CNV波幅特征变化以及左、右侧额叶在时距判断中的功能。结果发现:1秒、1.42秒以及2秒条件下,CNV波幅峰出现在探测时距结束点,2.84秒、4秒条件下,CNV波幅峰出现在大约2秒处(标准时距);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在1秒、1.42秒、2秒条件下随探测时距的增长而延后,而在2.84秒、4秒两种条件下无显著差异;左、右侧额叶处诱发的CNV波幅峰潜时在2.84秒、4秒探测时距条件下无显著差异,且均在2秒附近。这说明在1秒以上视时距判断中CNV波幅峰反映了基于记忆中标准时距的时距判断的决策过程;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与时距判断的决策阶段存在共变关系,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相当于负荷解脱过程中的一个由负翻正的转折点;左、右侧额叶均参与了时距脉冲累加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时距判断 CNV波幅峰 CNV负性翻转至基线位置 左额叶 右额叶
下载PDF
广州话-普通话左额下回加工的空间分布
10
作者 翟洪昌 肖雅琼 任静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3年第1期87-94,共8页
目的:探讨广州话和普通话左额下回激活的坐标位置及信号强度.方法:材料为黑白线条图,被试是12名广州话大学生,任务是进行图片命名,磁共振采集实验数据.结果:广州话与普通话共同激活左额下回、右枕中回和右楔前叶.广州话额外激活右额上... 目的:探讨广州话和普通话左额下回激活的坐标位置及信号强度.方法:材料为黑白线条图,被试是12名广州话大学生,任务是进行图片命名,磁共振采集实验数据.结果:广州话与普通话共同激活左额下回、右枕中回和右楔前叶.广州话额外激活右额上回、右顶下回和左楔前叶.普通话额外激活左小脑嘴峰、左扣带回、左额上回和左缘上回.左额下回感兴趣区内,广州话激活左前额叶腹外侧皮层(BA47)和背外侧皮层(BA9),普通话只激活额叶背外侧皮层(BA9),广州话激活体积大于普通话.结论:两种语言左额下回有不同的空间位置,早期形成的语言在左额下回BA47区加工,晚期形成的语言分布BA47区的周围,支持早期、晚期语言不同加工脑区理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州话 普通话 左额下回 BA47 BA9
下载PDF
选择扩散效应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被引量:3
11
作者 曹文 陈红 +1 位作者 高笑 叶琳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89-196,共8页
由失调导致的态度改变一直受到社会心理学的关注,选择扩散效应是态度改变的结果之一。多个理论模型对此做出各种解释,近年来对失调的脑机制研究为行为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据。文化心理学也涉足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多以自我模型为基础,发现东... 由失调导致的态度改变一直受到社会心理学的关注,选择扩散效应是态度改变的结果之一。多个理论模型对此做出各种解释,近年来对失调的脑机制研究为行为模型提供了新的证据。文化心理学也涉足了这方面的研究,并多以自我模型为基础,发现东西方人在对失调的体验及随后的态度变化上存在文化差异。总结了选择扩散效应的研究意义后,文章从该效应的研究范式、心理机制和脑机制、文化影响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在此基础上提出研究范式的区分、模型的整合、脑机制的进一步研究、减缓失调的积极作用是未来的研究趋势,并指出跨文化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择扩散效应 失调 态度改变 左侧前额皮层 文化
下载PDF
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2
作者 刘光普 《河北医学》 CAS 2021年第6期990-995,共6页
目的:研究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106例左侧基底节区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的不同入路方式分为颞部组(48例,经颞部入路)和额... 目的:研究经颞部与经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2月至2020年2月诊治的106例左侧基底节区HIC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的不同入路方式分为颞部组(48例,经颞部入路)和额部组(58例,经额部入路)。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情况、围术期指标以及日常生活功能,并统计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额部组患者术后3d血肿残余量显著低于颞部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指标两组比较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NIHSS评分、CSS评分术后逐渐降低,组间以及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时间点比较,术后3、6个月额部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低于颞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功能评分术后逐渐升高,组间以及时间的交互效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各时间点比较,术后3、6个月额部组患者上述评分均显著高于颞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肺部感染以及穿刺部位出血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颞部和额部入路微创钻孔引流术均可安全有效的清除血肿,但经额部入路优势更佳,可在早期有效增加血肿清除量,促进日常生活和神经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脑出血 颞部 额部 微创钻孔引流术 左侧基底节区
下载PDF
归纳推理的神经机制 被引量:3
13
作者 秦嘉澜 李红 李富洪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8-172,共5页
当前对归纳推理神经机制的研究主要以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和神经成像学研究为主.归纳推理实质上是假设生成和选择的过程,其核心是相关信息的选择.通过对近几年的文献综述发现,归纳推理主要激活了左侧前额叶皮层,且归纳推理中所涉及的关... 当前对归纳推理神经机制的研究主要以对脑损伤病人的研究和神经成像学研究为主.归纳推理实质上是假设生成和选择的过程,其核心是相关信息的选择.通过对近几年的文献综述发现,归纳推理主要激活了左侧前额叶皮层,且归纳推理中所涉及的关系整合难度也会特别地激活双侧前额皮层嘴部和右前额皮层背侧.此外,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RP)的研究表明,P300可能揭示了假设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归纳推理 神经机制 神经成像研究 左侧前额皮层
下载PDF
非典型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一例并相关文献学习 被引量:3
14
作者 牛衡 吴江 +4 位作者 杨朝慧 朱丽娜 张霞 郝晓勇 李璇 《磁共振成像》 CAS 2019年第2期150-152,共3页
患者,男,33岁,急性起病,病程较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80/120 mmHg,平时未口服降压药物,主要表现为头晕、头闷,无视物旋转,无耳鸣及听力下降,与转头及体位变化无关,症状持续存在。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波动... 患者,男,33岁,急性起病,病程较短,既往有高血压病史,最高血压180/120 mmHg,平时未口服降压药物,主要表现为头晕、头闷,无视物旋转,无耳鸣及听力下降,与转头及体位变化无关,症状持续存在。查体:无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动态血压监测血压波动于140~178/90~120 mmHg。生化检查:高血脂(甘油三酯2.15 mmol/L)、血同型半胱氨酸高(34μmol/L)、尿酸略高(489μmol/L)。影像学表现:头颅CT:左侧额叶斑片状低密度影,CT值约为15 HU,边缘稍模糊(图1A、1B)。头颅MRI:左侧额叶斑片状长T1、长T2信号影,FLAIR示高信号,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呈等信号,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coefficients,ADC)图呈高信号,磁敏感加权成像呈高信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 左侧额叶 磁共振成像 低级别胶质瘤
下载PDF
Applications of fuzzy similarity index method in processing of hypnosis
15
作者 Soroor Behbahani Ali Motie Nasrabadi 《Journal of Biomedical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09年第5期359-362,共4页
The brain is a highly complex system.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 and dynamics of billions of interconnected neurons from the brain signal requires knowledge of sever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from the linear ... The brain is a highly complex system. Under-standing the behavior and dynamics of billions of interconnected neurons from the brain signal requires knowledge of several signal- process-ing techniques, from the linear and non-linear domains. The analysis of EEG signals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 wide range of applications, such as psychotropic drug research, sleep studies, seizure detection and hypnosis proc-essing. In this paper we accomplish to analyze and explore the nature of hypnosis in Right, Left, Back and Frontal hemisphere in 3 groups of hypnotizable subjects by means of Fuzzy Simi-larity Index metho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uzzy SIMILARITY Index HYPNOSIS left- Right frontal-Back HEMISPHERE Higuchi Entropy Energy Frequency Band
下载PDF
龙牡桂枝汤对ADHD模型大鼠左右额叶-纹状体α_(2A)-AR mRNA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2
16
作者 唐蓓 祁燕 唐彦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135-138,共4页
目的:观察龙牡桂枝汤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动物—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额叶-纹状体α2A肾上腺素受体(α2A-A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幼年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龙牡桂枝汤高、低剂量(18... 目的:观察龙牡桂枝汤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模型动物—幼年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HR)左右额叶-纹状体α2A肾上腺素受体(α2A-AR)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该药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幼年雄性SHR大鼠,随机分为龙牡桂枝汤高、低剂量(18,9 g·kg-1)组,盐酸哌甲酯组(3.75 mg·kg-1)和模型组(生理盐水,10 m L·kg-1),连续ig给药14d,采用Real-time 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左右脑前额叶皮质、纹状体α2A-AR mRNA表达水平。结果:在右前额叶皮质,盐酸哌甲酯组及龙牡桂枝汤组大鼠的α2A-AR mRNA表达较模型组显著减少(P<0.05),而在左前额叶皮质各组差异不明显。在右纹状体,与模型组相比,盐酸哌甲酯组α2A-AR mRNA的表达显著减少,而龙牡桂枝汤低、高剂量组α2A-AR mRNA的表达显著增加(P<0.05);在左纹状体,盐酸哌甲酯组α2A-AR mRNA的表达显著高于模型组和龙牡桂枝汤低、高剂量组(P<0.05),而龙牡桂枝汤低、高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α2A-AR与ADHD的发生存在一定关联,龙牡桂枝汤治疗ADHD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下调右脑前额叶皮质α2A-AR mRNA表达,上调右脑纹状体α2A-ARmRN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牡桂枝汤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左右额叶-纹状体 α2A肾上腺素受体
原文传递
Electroencephalogram Features of Anxiety Relieving During Music Listening 被引量:1
17
作者 GONG Yanling ZHUANG Siyue +7 位作者 ZHU Geng LI Liting JIANG Hong LI Xingwang HE Lin LIU Yeping ZHOU Lixian LI Shengtian 《Journal of Shanghai Jiaotong university(Science)》 EI 2021年第1期55-62,共8页
With the fast-accelerating pace of life,most of the population is troubled by anxious feelings,or they even developed anxiety disorders,which affect their life qualities viciously.The current treatment is not without ... With the fast-accelerating pace of life,most of the population is troubled by anxious feelings,or they even developed anxiety disorders,which affect their life qualities viciously.The current treatment is not without drawbacks,such as exhibiting slow or acute effects only.Music therapy has shown promising outcomes in significantly reducing tension and anxiety in many studies.To explor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we recruited 12 undergraduate student volunteers from Shanghai Jiao Tong University with habits of music listening.We explored the changes in the electroencephalogram(EEG)power spectrum both during and after listening to self-select favorite music,and the relation between EEG signals and anxiety-relieving during music listening.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wer of the band in the right parietal area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ose who were self-report able to relax during music listening compared with those who could not get relaxed.We observed power increased in the right parietal area of self-reports,not able to relax while music playing.Also,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band power in the left frontal area and band in the right frontal area before and after music listening was observed between high anxiety group and low anxiety group.These results imply that band activity in the left frontal area is associated with the anxiety-relieving capability of anxiety,which provides evidence for further elucidating the mechanism underlying anxiety-relieving during music listen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XIETY MUSIC electroencephalogram(EEG) band left frontal area
原文传递
单相抑郁症患者各脑叶CT值的改变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
18
作者 王慈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2年第19期64-66,共3页
目的:研究单相抑郁症患者各脑叶CT值的改变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4月~2020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74例单相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及同期74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进行CT检查,分析其病例资料。结果:比较两组脑叶CT值,观察组左右颞叶... 目的:研究单相抑郁症患者各脑叶CT值的改变情况及与病程的关系。方法:对2019年4月~2020年4月来本院就诊的74例单相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及同期74例健康体检人群(对照组)进行CT检查,分析其病例资料。结果:比较两组脑叶CT值,观察组左右颞叶、左额叶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左额叶CT值改变与病程、年龄呈负相关(P<0.05)。左右颞叶CT值改变与年龄呈负相关(P<0.05)。结论:单相抑郁症患者左右颞叶以及左额叶萎缩,其中左额叶变化与病程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抑郁症 左右颞叶 左额叶 CT值 病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