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iquid-solid mass transfer in a rotating packed bed reactor with structured foam packing 被引量:2
1
作者 Yazhao Liu Zhi hao Li +3 位作者 Guangwen Chu Lei Shao Yong Luo Jianfeng Chen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0年第10期2507-2512,共6页
A rotating packed bed(RPB) reactor has substantially potential for the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of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s. However, the scarce knowledge of the liquid–solid mass transfer in the RPB reactor ... A rotating packed bed(RPB) reactor has substantially potential for the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of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s. However, the scarce knowledge of the liquid–solid mass transfer in the RPB reactor is a barrier for its design and scale-up. In this work, the liquid–solid mass transfer in a RPB reactor installed with structured foam packing was experimentally studied using copper dissolution by potassium dichromate. Effects of rotational speed, liquid and gas volumetric flow rate on the liquid–solid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kL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The correlation for predicting kLSwas proposed, and the deviation between the experimental and predicted values was within±12%. The liquid–solid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kLSaLS) ranged from 0.04–0.14 1^-1, which was approximately 5 times larger than that in the packed bed reactor. This work lays the foundation for modeling of the RPB reactor packed with structured foam packing for heterogeneous catalytic rea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tating packed bed liquidsolid mass transfer Structured foam packing Process intensification
下载PDF
Interphase Mass Transfer in G-L-S Magnetically Stabilized Bed with Amorphous Alloy SRNA-4 Catalyst 被引量:1
2
作者 李韡 宗保宁 +2 位作者 李晓芳 孟祥坤 张金利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06年第6X期734-739,共6页
Gas-liquid (G-L) and liquid-solid (L-S)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were characterized in a gas-liquid-solid (G-L-S) three-phase magnetically stabilized bed (MSB) using amorphous alloy SRNA-4 as the solid phase. Effect... Gas-liquid (G-L) and liquid-solid (L-S)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were characterized in a gas-liquid-solid (G-L-S) three-phase magnetically stabilized bed (MSB) using amorphous alloy SRNA-4 as the solid phase. Effects such as superficial liquid velocity,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magnetic strength, liquid viscosity, and particle size were investigated.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G-L volumetric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KLa) increased along with the magnetic strength, superficial gas and liquid velocities. Proper increase of liquid viscosity promoted KLa only in the range of lower liquid viscosity. The external magnetic field made L-S mass transfer coefficients (Ks) in the G-L-S MSB lower than those of conventional fluidized beds. Ks in the MSB almost kept constant as the su- perficial liquid velocity and superficial gas velocity increased and decreased with the liquid viscosity and surface tension, while increased with the particle size Ks showed uniform axial and radial distributions except of small de- creases close to the wall. Dimensionless correlations were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KLa and Ks of the MSB with SRNA-4 catalysts , which showed the average error of 5.4% and 2.5% resp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tically stabilized bed GAS-liquid mass transfer liquid-solid mass transfer SRNA-4 CATALYST
下载PDF
Ionic liquids in electrocatalysis 被引量:2
3
作者 Gui-Rong Zhang Bastian J.M.Etzold 《Journal of Energy Chemistry》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2期197-205,共9页
The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ocatalyst, which is needed e.g. for key energy conversion reactions such as hydrogen evolution, oxygen reduction or CO2 reduction, is determined not only by the inherent structure of active... The performance of an electrocatalyst, which is needed e.g. for key energy conversion reactions such as hydrogen evolution, oxygen reduction or CO2 reduction, is determined not only by the inherent structure of active sites but also by the properties of the interfacial structures at catalytic surfaces. Ionic liquids(ILs), as a unique class of metal salts with melting point below 100 ℃, present themselves as ideal modulators for manipulations of the interfacial structures. Due to their excellent properties such as good chemical stability,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wide electrochemical windows and tunable solvent properties the performance of electrocatalysts can be substantially improved through ILs. In the current minireview, we highlight the critical role of the IL phase at the microenvironments created by the IL, the liquid electrolyte, catalytic nanoparticles and/or support materials, by detailing the promotional effect of IL in electrocatalysis as reaction media, binders, and surface modifiers. Updated exemplary applications of IL in electrocatalysis are given and moreover, the latest developments of IL modified electrocatalysts following the "Solid Catalyst with Ionic Liquid Layer(SCILL)" concept are present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lectrocatalysis Ionic liquid solid catalyst with ionic liquid layer Ligand effect mass transfer Fuel cell Water electrolysis
下载PDF
泰兴市非饱和带与饱和带间固液界面传质模型的推导
4
作者 高琪 王海芳 +2 位作者 吕溥 李金惠 李鑫 《环境保护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154-160,共7页
非饱和带与饱和带紧密相联,建立两者交界处的固液界面传质模型,可以为非饱和带耦合饱和带模型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对更好地预测地下水污染趋势也非常有意义。文章以江苏省泰兴市为研究对象,将吸附与解吸、颗粒薄膜扩散、分配作用、稀释作... 非饱和带与饱和带紧密相联,建立两者交界处的固液界面传质模型,可以为非饱和带耦合饱和带模型提供一定理论基础,对更好地预测地下水污染趋势也非常有意义。文章以江苏省泰兴市为研究对象,将吸附与解吸、颗粒薄膜扩散、分配作用、稀释作用4种固液界面反应和非饱和带、饱和带的特性结合,推导出将非饱和带与饱和带联系在一起的固液界面传质模型。使用Matlab模拟模型参数改变时,地下水中污染物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该模型是可行的,但是污染场地、污染物种类可能会对模型模拟结果造成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液界面 传质模型 非饱和带 饱和带 模型参数
下载PDF
废水好氧生物处理工艺中氧的传质与强化的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13
5
作者 吴海珍 韦聪 +3 位作者 于哲 韦景悦 吴超飞 韦朝海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4033-4043,共11页
废水处理好氧生物工艺供氧过程的控制步骤是气液传质作用,即将气体分子氧转化为足够微生物用于氧化污染物的溶解氧(DO),包含碳源BOD5的降解、氨氮的硝化和总氮的去除以及无机COD氧化的共同需求。文章指出DO的传质过程由总传质系数KLa决... 废水处理好氧生物工艺供氧过程的控制步骤是气液传质作用,即将气体分子氧转化为足够微生物用于氧化污染物的溶解氧(DO),包含碳源BOD5的降解、氨氮的硝化和总氮的去除以及无机COD氧化的共同需求。文章指出DO的传质过程由总传质系数KLa决定,废水性质、生物量、污泥龄、微生物耗氧速率、微生物种群等因素都会影响KLa。DO的浓度梯度是气液固三相氧传质的主要推动力,气液传质受水温、水质、氧分压、气泡大小、液体紊流程度和液膜更新速度等的影响,通过提高氧气分压、增大气泡比表面积、强化气液混合以及无泡供氧等方式及其它们的结合,或者控制污泥流态化程度及其污泥龄,可以获得微生物摄氧能力的提高。本文指出在对水质特征、环境条件、微生物特性、反应器流体特性以及运行参数等优化的基础上,结合一些研究新的方向,如无泡供氧、纯氧/富氧曝气的气泡行为,流场分布、湍流构造、浓度梯度的流体行为,挡板内构件、流态化控制的反应器结构优化,以及充分考虑负荷的HRT和SRT的运行工艺条件,可以实现更加全面的节能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气溶解 气液传质 液固传质 废水处理
下载PDF
液泛提取法的分离效果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杰 宋锡瑾 +2 位作者 任仲皎 袁誉洪 伍明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1995年第3期275-278,共4页
液泛提取法的分离效果王杰,宋锡瑾,任仲皎,袁誉洪,伍明(中南民族学院化学系)关键词液泛提取器;固-液萃取;传质1引言从天然产物中获得有效成分的传统提取方法主要有浸渍、渗漉、煎煮、回流提取和连续回流(索氏)提取等几种方... 液泛提取法的分离效果王杰,宋锡瑾,任仲皎,袁誉洪,伍明(中南民族学院化学系)关键词液泛提取器;固-液萃取;传质1引言从天然产物中获得有效成分的传统提取方法主要有浸渍、渗漉、煎煮、回流提取和连续回流(索氏)提取等几种方法。这些方法或溶剂用量大、浸出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泛提取器 固液萃取 萃取 液泛提取法
下载PDF
第三相的加入对气液传质过程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李文秀 毕颖 +3 位作者 于三三 纪智玲 杨立红 王虓 《化学工业与工程》 CAS 2007年第6期536-544,共9页
系统地介绍了气液传质过程中,固体小颗粒或第二分散液相(有机相)所形成的第三相的加入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分别论述了在不同的气-液接触器(搅拌釜、鼓泡塔)中,固体小颗粒和第二分散液相的加入对体系的传质系数、传质速率及界面面积等的影... 系统地介绍了气液传质过程中,固体小颗粒或第二分散液相(有机相)所形成的第三相的加入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分别论述了在不同的气-液接触器(搅拌釜、鼓泡塔)中,固体小颗粒和第二分散液相的加入对体系的传质系数、传质速率及界面面积等的影响,叙述并讨论了传质机理及模型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传质 固体小颗粒 第二分散液相 传质机理
下载PDF
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中微粒强化气液传质及其机理 被引量:5
8
作者 赵清华 徐飞 +2 位作者 全学军 邱发成 代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3866-3873,共8页
在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WSA)中,研究了第三相固体粒子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化学吸收法(CO2-空气-Na OH体系)和物理吸收法(CO2-空气-H2O体系)测定了不同固含率cs、进口气速ug、液体喷射速度uL下的... 在一种新型高效的气液传质设备——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WSA)中,研究了第三相固体粒子对气液传质的影响。分别采用化学吸收法(CO2-空气-Na OH体系)和物理吸收法(CO2-空气-H2O体系)测定了不同固含率cs、进口气速ug、液体喷射速度uL下的有效相界面积a和液膜传质系数kL,并由此得到总体积传质系数kLa和增强因子E。结果表明,随着粒子固含率增大,kL、a、kLa和E先增大后减小,存在一适宜固含率。在不同进口气速和液体喷射速度下,加入微粒后,kL、a、kLa均增大,但E随进口气速和液体喷射速度增加而减小。微粒加入后,主要从a、kL和表面更新频率S这3方面强化了气液传质,但主要是通过增强表面更新频率S而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力喷射-空气旋流器 微粒 气液传质强化
下载PDF
高固含率三相鼓泡淤浆反应器气液传质研究及其采用两种气体分布器的比较 被引量:3
9
作者 韩晖 房鼎业 朱炳辰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83-388,共6页
以空气-水-黄沙以及空气-液体石蜡-黄沙两种系统为对象,在常压下用溶氧仪研究了采用小孔式及金属烧结板两种分布器的高固含率三相淤浆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以及固含率和表观气速等因素对容积气液传质系数kLa的影响,最后得到采用上述两... 以空气-水-黄沙以及空气-液体石蜡-黄沙两种系统为对象,在常压下用溶氧仪研究了采用小孔式及金属烧结板两种分布器的高固含率三相淤浆反应器的气液传质特性,以及固含率和表观气速等因素对容积气液传质系数kLa的影响,最后得到采用上述两种气体分布器的高固含率三相淤浆床关于容积气-液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实验证明,金属烧结板具有更好的气液传质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鼓泡淤浆床 气液传质 溶氧仪 气体分布器 固含率
下载PDF
搅拌槽内固液悬浮和气液分散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秦佩 郝惠娣 +2 位作者 冯荣荣 翟甜 雷建勇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5-49,共5页
在实验室提出的新型三相搅拌槽——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中,采用六直叶圆盘涡轮桨进行三相混合性能的实验。从固液悬浮、气液分散和传质性能等方面对搅拌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相颗粒对气含率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搅拌槽中不同性能... 在实验室提出的新型三相搅拌槽——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中,采用六直叶圆盘涡轮桨进行三相混合性能的实验。从固液悬浮、气液分散和传质性能等方面对搅拌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相颗粒对气含率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搅拌槽中不同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相搅拌槽,能够获得良好的固液悬浮和气液分散效果;当搅拌槽内固相体积分率较低(φ<20%)时,可采用颗粒的壁面堆积高度作为完全悬浮状态的判定标准;固相颗粒的存在会使气含率明显降低,但对传质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φ<5%时的体积传氧系数K L a高于纯溶液,φ>5%时的K L a低于纯溶液,但都随固相体积分率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搅拌槽 固液悬浮 气液分散 传质性能
下载PDF
开式涡轮转盘塔用于液液固体系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陈晓祥 汪鸿涛 +1 位作者 李宽宏 苏元复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2期171-177,共7页
由转盘塔改型的开式涡轮转盘塔是一种新型的搅拌萃取塔,它适用于固含量较高的体系.其特点是每个转盘下方有3条叶片.选用水-煤油-石英砂体系,以丁酸为溶质,在内径52mm的塔中作流体力学和传质实验.结果表明,传质方向对液体分散相滞留率、... 由转盘塔改型的开式涡轮转盘塔是一种新型的搅拌萃取塔,它适用于固含量较高的体系.其特点是每个转盘下方有3条叶片.选用水-煤油-石英砂体系,以丁酸为溶质,在内径52mm的塔中作流体力学和传质实验.结果表明,传质方向对液体分散相滞留率、固相滞留率和体积传质系数都有一定影响.固体颗粒的存在可降低扩散单元高度,但对传质并不总是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质 流体力学 萃取塔
下载PDF
搅拌槽中颗粒粒径对固液传质系数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许超 周加贝 +3 位作者 朱家骅 宫源 刘仕忠 郑志坚 《四川化工》 CAS 2017年第3期24-28,共5页
研究了搅拌槽(直径0.1m/平底/无挡板)中临界搅拌转速下固相浓度为0.10,0.15,0.20,0.25,0.30(v/v)时石膏颗粒粒径对固液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粒径为35,58,78,120,195,205μm的颗粒均在固相浓度0.20(v/v)附近达到固液传质系数的最大... 研究了搅拌槽(直径0.1m/平底/无挡板)中临界搅拌转速下固相浓度为0.10,0.15,0.20,0.25,0.30(v/v)时石膏颗粒粒径对固液传质系数的影响。研究表明,粒径为35,58,78,120,195,205μm的颗粒均在固相浓度0.20(v/v)附近达到固液传质系数的最大值。此浓度下固液传质系数随颗粒粒径的减小而增大,但增大的趋势逐渐放缓,主要原因为粒径减小导致体系的表观粘度增大。根据Kolmogoroff的各向同性湍动理论关联颗粒粒径与固液传质系数,理论值与实验值之间的误差小于1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粒径 固液传质系数 固相浓度 搅拌槽
下载PDF
一步法工艺合成十二烷基糖苷过程中的液固传质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永昭 郭霞 王晓辉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541-547,553,共8页
为了考察葡萄糖与脂肪醇一步法制备烷基糖苷工艺中反应和液固传质的耦合过程,从单个颗粒的液固传质模型出发,推导出了固体颗粒群与脂肪醇之间的液固传质模型。实验考察了粒径分布、搅拌速度及温度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关联实验数据得到了... 为了考察葡萄糖与脂肪醇一步法制备烷基糖苷工艺中反应和液固传质的耦合过程,从单个颗粒的液固传质模型出发,推导出了固体颗粒群与脂肪醇之间的液固传质模型。实验考察了粒径分布、搅拌速度及温度对传质过程的影响,关联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条件下的模型参数。结果表明,此模型能准确预测葡萄糖与正十二醇之间的液固传质过程,此模型及其计算结果可以应用于一步法工艺中传质速率和反应速率相对大小的判断,确定反应过程的控制步骤,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烷基糖苷 一步法 液固传质
下载PDF
反应蒸馏塔内催化剂不同装填方式的液固传质效率
14
作者 穆斌 贾金明 +2 位作者 沈建国 高步良 程振民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1-705,共5页
采用苯甲酸颗粒-水-空气系统,进行了气液两相逆流状态下的传质实验,获得了规整装填和散堆装填两种不同装填方式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出在载点以下的操作范围内,气液逆流反应蒸馏塔内液相雷诺数的变化对传质影响较大,气相雷诺数... 采用苯甲酸颗粒-水-空气系统,进行了气液两相逆流状态下的传质实验,获得了规整装填和散堆装填两种不同装填方式对液固传质系数的影响。分析得出在载点以下的操作范围内,气液逆流反应蒸馏塔内液相雷诺数的变化对传质影响较大,气相雷诺数的影响则不明显;并且散堆装填的液固接触效率明显好于规整装填,两者效率之比为1.72倍,并采用液固接触效率关联了传质Sherw ood数,得到了如下关联结果:Sh/S c1/3=4.651.1R e0.L 24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逆流 液固传质 装填方式 液固接触效率 反应蒸馏
下载PDF
发泡剂ADC生成过程动力学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林诚 张济宇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0-35,共6页
在玻璃搅拌反应器中进行了固体联二脲与氯气液相氧化反应生成发泡剂 ADC过程的传质与动力学实验, 提出了基于双膜理论的数学模型,以描述这一反应系统所涉及的气液和固液传质、固体溶解以及溶解物在液相中发生瞬间反应,特别是随反应进... 在玻璃搅拌反应器中进行了固体联二脲与氯气液相氧化反应生成发泡剂 ADC过程的传质与动力学实验, 提出了基于双膜理论的数学模型,以描述这一反应系统所涉及的气液和固液传质、固体溶解以及溶解物在液相中发生瞬间反应,特别是随反应进行固体反应物粒径变小导致固液传质速率减小的复杂过程. 模型能很好地描述实验结果. 依据模型估测的气液与固液传质系数值比较表明,气相反应物氯气的溶解传质过程是影响整个过程速率的主要控制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泡剂 偶氮二甲酰胺 传质 气液固三相反应 速率控制步骤
下载PDF
滴流床中液固传质的数学模型
16
作者 王蓉 毛在砂 陈家镛 《化工冶金》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165-171,共7页
本文针对滴流床中的均匀球形填料,在采用填料尺度上的微观流动模型的基础上,分析滴流区液固传质与流动的关系,建立了一描述液固传质系数的数学模型.模型计算值与实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符合程度较好.
关键词 滴流床 液固传质系数 数学模型
下载PDF
三相流中添加剂对传质特性的影响
17
作者 王维 石炎福 余华瑞 《四川联合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EI CAS CSCD 1999年第1期105-109,共5页
本文在气升式内循环流三相反应器中系统研究了脂肪醇类、酯类及氨基酸类添加剂对传质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无因次数Crk2σ的判别标准以推测传质中出现的峰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2i=0Ci〔lnCrk2σ+1〕i的关联式对... 本文在气升式内循环流三相反应器中系统研究了脂肪醇类、酯类及氨基酸类添加剂对传质的影响,提出了基于无因次数Crk2σ的判别标准以推测传质中出现的峰值。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2i=0Ci〔lnCrk2σ+1〕i的关联式对K1α数据给予了关联,对传质特性给出了较好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内环流反应器 传质 三相流 添加剂
下载PDF
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慧红 刘永民 于大秋 《化工科技》 CAS 2003年第4期48-52,共5页
综述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特性参数(气含率、固含率、循环液速、液相体积传质系数、轴向分散系数)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介绍了特性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现有模型进行了评述,对今后的研究提... 综述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类型及工作原理、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的特性参数(气含率、固含率、循环液速、液相体积传质系数、轴向分散系数)的测量方法和影响因素,介绍了特性参数的数学模型,并对现有模型进行了评述,对今后的研究提出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液固三相环流反应器 气含率 固含率 循环液速 液相体积传质系数 轴向分散系数
下载PDF
三相下喷式环流反应器的传质性能 被引量:11
19
作者 李永祥 程振民 +1 位作者 蒋正兴 袁渭康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66-371,共6页
在三相非牛顿型流体体系中,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表观气速、能量耗散速率、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喷嘴直径、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固体装填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浓度及其流变... 在三相非牛顿型流体体系中,对下喷式环流反应器传质特性进行了实验研究。讨论了表观气速、能量耗散速率、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喷嘴直径、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固体装填量、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溶液浓度及其流变特性对它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容积传质系数随表观气速和能量耗散速率的增加有所增加,在实验条件下,发现最优的导流筒直径与反应器直径比在0.4~0.45这一范围、固体装填量大约为3%(体积百分比)、导流筒下端距反应器底部的距离为0.08m左右。同时提出了容积传质系数的经验关联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喷式 环流反应器 传质系数 非牛顿流体 三相
下载PDF
降膜结晶分离过程热、质及动量传递的数值模拟(Ⅱ)模拟计算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建文 张政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7期587-592,共6页
采用液固二相分区域统一模型 ,以二元有机熔体 (萘 -硫茚 )为例 ,对实验管式降膜结晶器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获得了液相区和固相区随时间的变化和枝晶状液固两相区内固相含量的变化及全场温度分布以及主组分萘分... 采用液固二相分区域统一模型 ,以二元有机熔体 (萘 -硫茚 )为例 ,对实验管式降膜结晶器的动量、热量和质量传递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 ,获得了液相区和固相区随时间的变化和枝晶状液固两相区内固相含量的变化及全场温度分布以及主组分萘分布及流场速度分布随时间的变化 .由积分得到的结晶层厚度及萘纯度与相应的实验数据进行了比较 ,所得结果在未引入任何经验常数的条件下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膜结晶 液固二相分区连续介质 传热 传质 数值模拟 分离 动量传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