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辣椒株高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1
作者 庞欣 郭勤卫 +5 位作者 张婷 刘慧琴 刘佳 俞佳虹 宋秋平 万红建 《中国蔬菜》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80-86,共7页
株高是辣椒重要农艺性状之一,直接影响辣椒的抗倒性和丰产性。为明确辣椒株高的遗传规律,以株高较矮的B1-2和株高较高的D50为亲本,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的株高进行了遗传分析... 株高是辣椒重要农艺性状之一,直接影响辣椒的抗倒性和丰产性。为明确辣椒株高的遗传规律,以株高较矮的B1-2和株高较高的D50为亲本,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方法对P1、P2、F1、B1、B2和F26个世代的株高进行了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辣椒株高最适合遗传模型符合E-1模型,即受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控制。株高的2对主基因加性效应相等,均为3.4087,显性效应值分别为1.3698和-0.7346。B1、B2和F2分离群体中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34.18%、67.48%、66.45%,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6.84%、12.85%、21.99%。试验结果表明,辣椒株高受主基因和多基因共同控制,受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辣椒 株高 主基因%plus%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下载PDF
花生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
2
作者 张梦圆 田梦迪 +9 位作者 孙子淇 齐飞艳 吴晓慧 王娟 赵瑞芳 石欣隆 黄冰艳 董文召 郑峥 张新友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08-613,共6页
花生网斑病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花生网斑病抗性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感病品种豫花22和抗病品种冀农99杂交得到的F2:3群体进行了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对病斑面积比和病情指数的分析... 花生网斑病严重影响花生的产量和品质。为探究花生网斑病抗性遗传机制,本研究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感病品种豫花22和抗病品种冀农99杂交得到的F2:3群体进行了网斑病抗性遗传分析。对病斑面积比和病情指数的分析结果表明,花生网斑病抗性主要由1对主基因加性-显性效应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6.72%和65.45%,一对主基因加性效应值(da)分别为8.11和21.95。本研究可为花生网斑病抗性育种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网斑病 遗传分析 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模型
下载PDF
糯高粱F_(2)群体农艺性状数量遗传分析
3
作者 姜昱雯 赵强 +3 位作者 张国兵 周棱波 汪灿 邵明波 《贵州农业科学》 CAS 2023年第6期7-13,共7页
【目的】探明糯高粱F_(2)群体农艺性状数量遗传规律,为酒用高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糯质高粱基础材料湘10721和青稞洋进行组配获取F_(2)群体,通过主基因-多基因分离分析,筛选各性状最优模型,并计算主基因遗传率。【结果】... 【目的】探明糯高粱F_(2)群体农艺性状数量遗传规律,为酒用高粱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方法】选取糯质高粱基础材料湘10721和青稞洋进行组配获取F_(2)群体,通过主基因-多基因分离分析,筛选各性状最优模型,并计算主基因遗传率。【结果】糯高粱F_(2)的旗叶长、茎粗、株高均符合2MG-ADI,为加性-显性-上位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9.90%、99.99%、99.72%;穗长符合2MG-CD,为完全显性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5.83%;穗柄长符合2MG-A,为加性混合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99.79%;旗叶宽遗传模型为0MG,即不受主基因控制,为受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性状。【结论】糯高粱F_(2)的旗叶长、茎粗、株高、穗长、穗柄长5个性状的遗传率较高,可以在育种早代进行选择,旗叶宽属微效多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不稳定,受环境影响较大,在育种高世代进行选择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粱 农艺性状 数量遗传分析 主基因 多基因 遗传率
下载PDF
小麦纹枯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18
4
作者 吴纪中 颜伟 +2 位作者 蔡士宾 任丽娟 汤颋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11,共6页
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利用牙签接菌法对ARZ×扬麦 158衍生的F6 代重组自交系群体 (RIL)进行纹枯病抗性评价,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研究该群体抗纹枯病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这一群体中小麦纹枯... 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利用牙签接菌法对ARZ×扬麦 158衍生的F6 代重组自交系群体 (RIL)进行纹枯病抗性评价,并采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法,研究该群体抗纹枯病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这一群体中小麦纹枯病的抗性符合两对连锁主基因遗传模型(B 2 1),主基因间表现为加性 加性×加性上位性作用,重组率为 0 178 7。在两对主基因中,效应较大的 1对加性效应为 10 10%,效应较小的 1对加性效应为 2 32%,两对主基因的遗传率中等偏高,为 72 31%。提示抗纹枯病育种应重视主基因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基因 小麦纹枯病 遗传模型 加性效应 抗性 接菌 群体 多基因遗传 AR 分离分析
下载PDF
水稻稻曲病抗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65
5
作者 李余生 朱镇 +2 位作者 张亚东 赵凌 王才林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0期1728-1733,共6页
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引起的水稻真菌病害,目前已上升为我国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探明水稻稻曲病的抗性遗传机制对制定抗病育种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利用高效引发稻曲病人工接种方法对来自抗病亲本IR28(籼稻)与感... 稻曲病是由稻曲病菌引起的水稻真菌病害,目前已上升为我国水稻主要病害之一,探明水稻稻曲病的抗性遗传机制对制定抗病育种策略具有现实指导意义。本研究以病情指数为指标,利用高效引发稻曲病人工接种方法对来自抗病亲本IR28(籼稻)与感病亲本大关稻(粳稻)组合的亲本及其衍生的F10代重组自交系群体(RIL)进行抗病性评价,采用数量性状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抗性的遗传模型进行判别与遗传参数的估计。结果表明,水稻稻曲病抗性的遗传除受主基因控制外还受多基因的影响,符合E-1-3遗传模型,即2对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2对主基因间表现为等加性作用,加性效应为11.41;主基因遗传率为76.67%,多基因遗传率为22.86%,抗性遗传存在明显的主基因效应。提示抗稻曲病育种时不仅要考虑主基因对抗病性的作用,也不能忽视基因对抗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稻曲病抗性 遗传 主基因%plus%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下载PDF
小麦雌性育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45
6
作者 侯北伟 窦秉德 +5 位作者 章元明 李生强 杨晋彬 刘福霞 杜金昆 孙其信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2期1567-1572,共6页
选用普通小麦中3种不同生态型育性正常品种与雌性不育系XND126杂交构建3个F2组合,连续两年对3组合P1、P2、F1和F2雌性育性进行调查,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4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雌性育性的遗传。结果表明:... 选用普通小麦中3种不同生态型育性正常品种与雌性不育系XND126杂交构建3个F2组合,连续两年对3组合P1、P2、F1和F2雌性育性进行调查,利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的4世代联合分析方法分析了小麦雌性育性的遗传。结果表明:小麦雌性育性受两对主效基因+多基因联合控制,两对主效基因之间存在互作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雌性育性 主基因%plus%多基因
下载PDF
栽培大豆耐盐性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34
7
作者 罗庆云 於丙军 +3 位作者 刘友良 章元明 薛艳玲 张艳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9-244,共6页
选用栽培大豆南农1138-2(耐盐)、南农88-31(较耐盐)和Jackson(盐敏感)配制的南农1138-2×南农88-31和南农88-31×Jackson等2套组合,通过P1、P2、F1、F2和F2:3苗期植株耐盐性调查,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 选用栽培大豆南农1138-2(耐盐)、南农88-31(较耐盐)和Jackson(盐敏感)配制的南农1138-2×南农88-31和南农88-31×Jackson等2套组合,通过P1、P2、F1、F2和F2:3苗期植株耐盐性调查,利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联合分离分析了栽培大豆耐盐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南农88-31×Jackson和南农1138-2×南农88-31耐盐性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式。在高世代选择耐盐性植株的效率较高,从F2:3估计,南农88-31×Jackson组合的NaCl耐性微效基因遗传率为82.13%;南农1138-2×南农88-31组合的耐盐性微效基因遗传率为67.4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大豆 耐盐性 “主基因%plus%多基因”遗传模式 混合遗传 多世代联合分离分析
下载PDF
普通丝瓜果实性状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31
8
作者 苏小俊 徐海 +5 位作者 高军 郑子松 宋波 陈龙正 袁希汉 陈劲枫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12-1118,共7页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普通丝瓜品种50-5(黑籽短圆筒)×20-4(桂林水瓜)杂交组合6个世代群体的5个果实性状(果柄长、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50-5×20-4组合果柄长的遗... 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普通丝瓜品种50-5(黑籽短圆筒)×20-4(桂林水瓜)杂交组合6个世代群体的5个果实性状(果柄长、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进行了联合分析,结果表明:50-5×20-4组合果柄长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49%、70.53%和82.07%,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50%、29.47%和17.92%;果长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8.85%、84.55%和81.68%,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1.15%、15.44%和18.32%;果径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73.06%和73.82%,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62%、26.94%和26.13%;果形指数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65.23%、62.80%和78.89%,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34.76%、37.19%和21.11%;单果质量遗传符合2对加性-显性-上位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其B1、B2和F2群体遗传率(主基因+多基因)分别为70.71%、85.35%和89.64%,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分别是29.29%、14.64%和10.36%。果柄长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小,宜采用个体选择法(基因型选择法),宜在分离晚世代进行选择;果长、果径、果形指数和单果质量性状的主基因遗传率较大,宜采取混合选择法(表型选择法),可在分离早世代进行选择;且宜对5个果实性状进行综合选择。5个果实性状的环境方差占总表型方差的比例均较高,故在育种过程中要尽量采取措施以减少环境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丝瓜 遗传 果实性状 主基因%plus%多基因遗传模型 多世代联合分离分析
下载PDF
重组自交家系群体4对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的建立 被引量:33
9
作者 王金社 李海旺 +1 位作者 赵团结 盖钧镒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91-201,共11页
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是基于数量性状表型数据的统计遗传分析方法,该方法适于育种工作者利用杂种分离世代的数据对育种性状的遗传组成做出初步判断,制订相应的育种策略,也可用以校验QTL定位所揭示的性状遗传组成。重... 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离分析方法是基于数量性状表型数据的统计遗传分析方法,该方法适于育种工作者利用杂种分离世代的数据对育种性状的遗传组成做出初步判断,制订相应的育种策略,也可用以校验QTL定位所揭示的性状遗传组成。重组自交家系群体(RIL)是一种永久性群体,可以进行有重复的比较试验,适合于环境影响较大的复杂性状的遗传研究。本研究以RIL群体为对象,将遗传模型拓展到4对主基因,建立相应的分离分析方法。新构建的模型共包括4对主基因和4对主基因加多基因两类共15个遗传模型,通过极大似然法和IECM算法估算各种模型的分布参数,由AIC值和一组适合性测验选取最佳遗传模型,再由最小二乘法估计模型的遗传参数。通过模拟实验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验证,模拟群体中一阶遗传参数的估计值与设定值之间有很好一致性。以大豆科丰1号×南农1138-2构成的RIL群体及其亲本棕榈酸含量的遗传(I-1模型,即4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和加性-上位性多基因遗传模型)为例,说明该方法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自交家系群体(RIL) 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 分离分析
下载PDF
QTL混合遗传模型扩展至2对主基因+多基因时的多世代联合分析 被引量:120
10
作者 盖钧镒 章元明 王建康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85-391,共7页
本文将 Gai and Wang( 1998)的 P1、F1、P2 、B1、B2 和 F2 6个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从 A、B、C、D4类共 17种遗传模型扩展至 E( 2对主基因 +多基因 )共 5类 2 4种遗传模型。成分分布参数估计的方法由 EM算法改进为迭代条件 EM算法 ( IE... 本文将 Gai and Wang( 1998)的 P1、F1、P2 、B1、B2 和 F2 6个世代联合分离分析方法从 A、B、C、D4类共 17种遗传模型扩展至 E( 2对主基因 +多基因 )共 5类 2 4种遗传模型。成分分布参数估计的方法由 EM算法改进为迭代条件 EM算法 ( IECM) ,其收敛性和所获结果优于 EM算法。水稻株高例中 2对主基因 +多基因的遗传模型 ( E- 2 )优于原所获得的 1对主基因 +多基因的遗传模型 (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 混合遗传 多世代联合分析 IECM算法
下载PDF
利用P_1、P_2和DH或RIL群体联合分离分析的拓展 被引量:80
11
作者 章元明 盖钧镒 王永军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467-470,共4页
QTL定位常报道主基因数多于 3的情形。然而 ,利用基因型杂合的分离群体拓展 3对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非常困难 ,而DH或RIL群体是遗传分析的很好群体且拓展 3对主基因 +多基因模型相对容易些。在文献 1~ 4的基础上 ,拓展利用亲本... QTL定位常报道主基因数多于 3的情形。然而 ,利用基因型杂合的分离群体拓展 3对主基因 +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非常困难 ,而DH或RIL群体是遗传分析的很好群体且拓展 3对主基因 +多基因模型相对容易些。在文献 1~ 4的基础上 ,拓展利用亲本和DH或RIL群体的 2对连锁主基因、2对连锁主基因 +多基因、3对主基因和3对主基因 +多基因 4类遗传模型。通过大豆科丰 1号× 1138$C 2构成的RIL群体及其亲本研究了大豆开花期的遗传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群体 RIL群体 主基因%plus%多基因混合遗传 大豆 开花期 数量性状
下载PDF
高产棉花品种泗棉3号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4
12
作者 张培通 朱协飞 +2 位作者 郭旺珍 俞敬忠 张天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011-1017,共7页
利用泗棉3号和CARMEN构建的RIL及其F2、B1、B2、P1、P2、F1两套群体,同时在3个环境中,采用各自的联合世代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长江流域棉区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泗棉3号高产性状的遗传规律。遗传模型分析揭示泗棉3号×Carmen组合的产... 利用泗棉3号和CARMEN构建的RIL及其F2、B1、B2、P1、P2、F1两套群体,同时在3个环境中,采用各自的联合世代分析方法,研究了我国长江流域棉区广泛种植的优良品种泗棉3号高产性状的遗传规律。遗传模型分析揭示泗棉3号×Carmen组合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的最适遗传模型符合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说明存在控制这些性状的主基因。所有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遗传模型不同。同时,各性状在不同环境中的主基因遗传率变化较大,而多基因遗传率在不同环境中变化相对较小,表明环境对数量性状主基因的表达影响大,对多基因的表达也存在影响。对环境间差异较大性状的研究和选育,要在多个特定的环境中进行,才能提高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产量性状 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模型
下载PDF
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26
13
作者 郑永战 盖钧镒 +3 位作者 周瑞宝 田少君 卢为国 李卫东 《大豆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01-806,共6页
以Essex×ZDD2315的P1、P2、F1、BC1F3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受2对加性互补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16.23%,多基因遗传率为53.49%... 以Essex×ZDD2315的P1、P2、F1、BC1F3为材料,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大豆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机制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大豆脂肪含量受2对加性互补主基因+多基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为16.23%,多基因遗传率为53.49%;棕榈酸、硬脂酸和亚油酸均为3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均有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71.63%,91.51%和91.59%,棕榈酸多基因遗传率为14.78%,硬脂酸和亚油酸未估计出多基因遗传率;油酸为3对加性主基因遗传模型,其中2对主基因效应为等加性,主基因遗传率为74.66%;亚麻酸为2对等加性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主基因遗传率为41.98%,多基因遗传率为24.17%。相关分析结果,棕榈酸、亚麻酸与脂肪呈极显著负相关(-0.272、-0.325);油酸与亚油酸亚麻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833、-0.604);亚油酸和亚麻酸呈极显著正相关(0.287);棕榈酸与油酸亚油酸呈极显著和显著负相关(-0.255和-0.211);硬脂酸与亚油酸呈极显著负相关(-0.310)。因此,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的遗传涉及到主效基因和多基因,脂肪及亚麻酸含量的主基因遗传率较低,其它性状主基因遗传率均在70%以上,改善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改善脂肪酸组分可着重在主基因的利用,提高脂肪含量与改善脂肪酸组分无突出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脂肪 脂肪酸组分 遗传机制 主基因%plus%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下载PDF
植物数量性状分离分析Windows软件包SEA的研制 被引量:129
14
作者 曹锡文 刘兵 章元明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6,共6页
近十几年来,利用双亲分离群体数量性状表型观测值来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式的研究时有报道,其结果可指导作物育种实践。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本课题组研制的软件操作性、算法和功能模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在Mi... 近十几年来,利用双亲分离群体数量性状表型观测值来鉴定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式的研究时有报道,其结果可指导作物育种实践。然而,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进步,本课题组研制的软件操作性、算法和功能模块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缺陷。在Microsoft Visual Studio 2010操作平台下,利用C++语言研制了Windows界面友好的植物数量性状分离分析(segregation analysis,SEA)软件包,其中采用了线性算法包Clapack V3.1.1解线性方程组并估计一阶遗传参数,更精确地计算适合性检验的概率,增加了结果输出模块和计算分离群体植株或家系的主基因型后验概率。新软件包计算更稳定,结果更全面,界面更友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量性状 主基因%plus%多基因混合遗传 C%plus%%plus%语言 软件包
下载PDF
花生蛋白质含量的主基因加多基因遗传分析 被引量:12
15
作者 张新友 韩锁义 +2 位作者 徐静 刘华 祝水金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18-122,共5页
以郑8903×豫花4号构建的包含21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海南三亚和河南原阳两个环境下种植,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蛋白质含量,运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开展了花生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 以郑8903×豫花4号构建的包含215个家系的重组自交系群体为材料,在海南三亚和河南原阳两个环境下种植,采用凯氏定氮仪测定蛋白质含量,运用数量性状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开展了花生蛋白质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两个环境条件下家系间蛋白质含量均存在广泛变异,表现超亲遗传现象,其频数分布图呈正态分布特征。在两个环境中蛋白质含量的遗传均符合多基因遗传模型(C模型),即受多基因效应和环境作用,其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29.63%和18.77%;环境引起的变异分别为46.05%和54.0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蛋白质 主基因加多基因混合遗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数量性状分离分析的精确度及其改善途径 被引量:26
16
作者 章元明 盖钧镒 戚存扣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787-793,共7页
在分析提高数量性状分离分析精度的三种途径基础上 ,对遗传率较低或试验误差较大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 ,综合上述三方法提出了利用 P1、 F1、 P2 、 B1∶ 2 、 B2∶ 2 和 F2∶ 3家系重复试验的联合分离分析法。其基本理论是将分离群体看... 在分析提高数量性状分离分析精度的三种途径基础上 ,对遗传率较低或试验误差较大的数量性状分离分析 ,综合上述三方法提出了利用 P1、 F1、 P2 、 B1∶ 2 、 B2∶ 2 和 F2∶ 3家系重复试验的联合分离分析法。其基本理论是将分离群体看作由多基因和环境修饰的主基因型正态分布的混合分布。通过油菜初花期的遗传分析表明 :分析家系重复试验的家系平均数资料获得的 AIC值比分析单一重复资料获得的 AIC值更低 ;P1、F1和 P2 的加入可增加一阶遗传参数的估计精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基因 多基因 混合遗传 家系重复试验 数量性状 人物 育种
下载PDF
甘蓝型油菜开花期和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分析 被引量:19
17
作者 蔡长春 陈宝元 +1 位作者 傅廷栋 涂金星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45-348,共4页
以对光周期分别表现稳定弱敏感和强敏感的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种DH401(P1)与Q2(P2)配制F1代并经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群体来研究开花期和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规律。将P1、P2和DH群体连续2年分别种植在长日照的甘肃省和政县和短日照的广东省肇... 以对光周期分别表现稳定弱敏感和强敏感的春性甘蓝型油菜品种DH401(P1)与Q2(P2)配制F1代并经小孢子培养获得的DH群体来研究开花期和光周期敏感性的遗传规律。将P1、P2和DH群体连续2年分别种植在长日照的甘肃省和政县和短日照的广东省肇庆市、湖北省武汉市3地并调查开花期,以从和政和肇庆获得的开花期来计算光周期敏感指数(PSI),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该DH群体的开花期及光周期敏感指数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和政、武汉和肇庆,开花期分别由3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2对加性-上位性主基因+多基因和2对累加作用主基因+多基因的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1.13%、63.05%和62.02%;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43%、1.58%和22.71%。光周期敏感指数由2对隐性上位主基因及多基因控制,主基因和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50%和37.5%。同时也估算了该DH群体的其他遗传参数。因此,开花期和光周期敏感性主要由2对或2对以上主基因及多基因控制,不同光周期条件下开花期基因之间的互作模式有所不同。同时也讨论了本研究结果在育种中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蓝型油菜 开花期 光周期敏感指数 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下载PDF
菊花花期性状的杂种优势与混合遗传分析 被引量:16
18
作者 张飞 陈发棣 +3 位作者 房伟民 陈素梅 刘浦生 尹冬梅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1-36,共6页
以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4个花期相关性状在2008至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4个花期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花期性... 以秋菊品种‘雨花落英’为母本和夏菊品种‘奥运含笑’为父本配制F1杂种,调查F1世代4个花期相关性状在2008至2009两个年度的表型资料,运用单个分离世代的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4个花期相关性状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4个花期性状均存在一定的杂种优势,现蕾期、显色期、盛花期和衰败期4个花期性状的中亲优势值均达极显著水平,中亲优势率分别为22.23%、17.60%、12.45%和11.11%,且超亲分离现象普遍存在。混合遗传分析表明菊花盛花期符合B-6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现蕾期、显色期和衰败期符合B-1模型,由表现为加性-显性-上位性的2对主基因控制。控制现蕾期、显色期、盛花期和衰败期的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89.92%、49.30%、28.56%和75.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花期性状 杂种优势 主基因%plus%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下载PDF
一个结球甘蓝DH群体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分析 被引量:19
19
作者 缪体云 刘玉梅 +5 位作者 方智远 杨丽梅 庄木 张扬勇 袁素霞 孙培田 《园艺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59-64,共6页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构建了一个甘蓝F_1(624×24-5)的DH群体,利用该DH群体重复试验数据建立了结球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结球甘蓝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除开展度没有主基... 采用游离小孢子培养方法,构建了一个甘蓝F_1(624×24-5)的DH群体,利用该DH群体重复试验数据建立了结球甘蓝主要农艺性状的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了结球甘蓝8个主要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除开展度没有主基因只有多基因存在外,其余7个性状均符合2对主基因+多基因遗传模型。其中,数量性状主基因的遗传率中最高的是最大外叶柄长,为90.44%,最大外叶宽次之,为67.22%;外短缩茎长和中心柱长的主基因遗传率较高,分别为58.62%和56.00%;叶球高主基因遗传率最低,为20.30%,其次为最大外叶长和株高,分别为23.32%和31.74%;多基因遗传率中最高的是叶球高度,为49.80%;开展度环境效应方差占总表现型方差的81.35%,受环境影响最大,而外叶柄长的环境效应方差只占总表现型方差的9.56%,受环境影响最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球甘蓝 DH群体 农艺性状 主基因%plus%多基因 遗传分析
下载PDF
基于花生种间杂交遗传群体的脂肪及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模型分析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华 秦利 +7 位作者 张新友 韩锁义 杜培 张忠信 孙子淇 齐飞艳 董文召 黄冰艳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72-178,共7页
为探明花生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机制,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栽培/野生种间杂交组合白沙1016×A.monticola的216个重组自交系家系(F10)及其亲本的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建立了相应的遗传模型,并进行了性... 为探明花生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遗传机制,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分析方法,分析了栽培/野生种间杂交组合白沙1016×A.monticola的216个重组自交系家系(F10)及其亲本的脂肪及脂肪酸组分含量,建立了相应的遗传模型,并进行了性状间的相关性分析。遗传模型分析结果表明,脂肪和花生酸含量的遗传模型为C,无主基因受多基因控制,其多基因遗传率分别为98.55%和84.81%;油酸、亚油酸、棕榈酸、山嵛酸和二十四烷酸的遗传均表现为受两对主基因+多基因控制,其主基因遗传率分别为45.08%、46.13%、44.85%、66.55%和65.98%。相关性分析显示,花生脂肪含量与油酸和花生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亚油酸、棕榈酸、山嵛酸和二十四烷酸含量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因此在花生高油育种中,提高脂肪含量要注重多基因的积累;选育高油酸等优质专用型品种时,关注主基因遗传的作用时还要考虑到多基因的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 脂肪 脂肪酸组分 主基因%plus%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 遗传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