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64篇文章
< 1 2 5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Efficacy of adjuvant mitomycin-C and triamcinoloneimpregnated nasal packing for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
1
作者 Sang Yoon Kim Christopher B Chambers Jung Hyo Ah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24年第3期480-484,共5页
●AIM:To compare the success rate and complications of adjuvant use of mitomycin C and triamcinoloneimpregnated biodegradable nasal packing(TABP)in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DCR).An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IM:To compare the success rate and complications of adjuvant use of mitomycin C and triamcinoloneimpregnated biodegradable nasal packing(TABP)in endoscopic dacryocystorhinostomy(DCR).And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combining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and TABP for endoscopic DCR.●METHODS:A total of 198 eyes of 148 patients who underwent endoscopic DCR for acquired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sed.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Group A included patients treated without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but with TABP,Group B included patients treated without triamcinolone but with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and normal saline-impregnated nasal packing,and Group C included patients treated with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and TABP.●RESULTS:The results reveale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overall success rates between Groups A(86.8%)and B(89.2%;P=0.377).However,Group C(97.5%)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overall success rate than Groups A and B.The incidence of granuloma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in group C(5%)than in Groups A(20.8%)and B(15.2%;P=0.009).Other complications,such as crust,synechiae,and revision surgery,did not differ significantly among the three groups.●CONCLUSION:The combination of intraoperative mitomycin C and TABP effectively prevents granulomas and enhances surgical success rate.Additionally,there i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observed between the use of mitomycin C or TABP alo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AcRYOcYSTORHINOSTOMY endoscopic mitomycin c TRIAMcINOLONE biodegradable
下载PDF
MMC对兔眼滤过道成纤维细胞活性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5
2
作者 赵俊宏 孙乃学 +2 位作者 苏宝山 王建明 王智鹏 《眼科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14-115,共2页
目的 应用细胞增殖指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研究兔眼滤过道成纤维细胞(Fb)增殖规律及丝裂霉素C(MMC)的抗增殖作用,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取兔眼滤过道切片作AgNORs及HE染色,比较MMC眼和对照... 目的 应用细胞增殖指标核仁组成区相关嗜银蛋白(AgNORs),研究兔眼滤过道成纤维细胞(Fb)增殖规律及丝裂霉素C(MMC)的抗增殖作用,并对其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取兔眼滤过道切片作AgNORs及HE染色,比较MMC眼和对照眼Fb AgNORs染色颗粒数量。结果不同手术区MMC眼Fb AgNORs颗粒数显著低于对照眼,MMC抑制率为50.7%~82.1%。结论丝裂霉素C可以有效抑制咬切口、巩膜瓣下、结膜瓣下Fb的增殖活性,抑制作用稍强于同类药物5-F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滤过术 成纤维细胞 丝裂霉素c 青光眼 AGNORS mmc
下载PDF
MMC的PTMC-F127-PTMC温敏型水凝胶缓释剂对兔小梁切除术后滤过泡瘢痕化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3
3
作者 席蕾 赵峰 +3 位作者 王涛 刘炳乾 全大萍 葛坚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506-511,共6页
背景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抗青光眼术中单次应用丝裂霉素C(MMC)并不能满足术后抗滤过区瘢痕化的需求.构建MMC载药缓释系统可维持术区MMC的有效药物浓度和持续抗瘢痕化作用,同时减少药物对眼组织的不良反应,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的调控... 背景 难治性青光眼患者抗青光眼术中单次应用丝裂霉素C(MMC)并不能满足术后抗滤过区瘢痕化的需求.构建MMC载药缓释系统可维持术区MMC的有效药物浓度和持续抗瘢痕化作用,同时减少药物对眼组织的不良反应,对青光眼滤过术后瘢痕化的调控具有重要意义. 目的 探讨使用聚三亚甲基碳酸酯(PTMC)-F127-PTMC温敏型水凝胶作为MMC的药物载体对兔眼小梁切除术后瘢痕的抑制作用. 方法 将10 ~ 14周龄的新西兰白兔60只行小梁切除术,然后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单纯小梁切除术组,术后注射含0.05、0.10、0.20 g/L MMC的PTMC-F127-PTMC组以及空白PTMC-F127-PTMC组,均注射0.1ml.于术后第3天、第7天随机选取0.05、0.10、0.20 g/L MMC的PTMC-F127-PTMC组实验兔各2只眼,用30 G针头从角膜缘进针,取0.1 ml房水送至广州市分析测试中心进行高效液相色谱法-质谱联用分析(HPLC-MS)检测房水内MMC质量浓度;于术后第1、3、5、7、10、14、28天用卡尺测量滤过泡的宽度和长度,半定量估测滤过泡的高度以及用Tonopen眼压计测量实验眼眼压,术前和术后28 d用角膜内皮计数仪进行角膜内皮细胞计数;上述检查后处死动物并摘除眼球,制备眼球组织切片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光学显微镜下检查眼球组织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 PTMC-F127-PTMC水凝胶在体外可缓释MMC达20 d以上.术后单纯小梁切除术组,空白PTMC-F127-PTMC组,0.05、0.10、0.20 g/L MMC缓释组兔眼滤过泡平均生存时间分别为(5.3±0.4)、(5.5±0.4)、(12.2±1.0)、(25.1±0.9)、(26.7±0.7)d,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00,P=0.000).0.05g/LMMC PTMC-F127-PTMC组的滤过泡生存时间长于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和空白PTMC-F127-PTMC组(均P=0.000).0.10 g/L MMC和0.20 g/L MMC的PTMC-F127-PTMC组滤过泡的生存时间长于其余各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均P=0.000),此两组术后眼压降低趋势与其余各组的差异有统计意义(F=53 010.000,P<0.01),但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各组间术后28 d角膜内皮数目的改变差异均无统计意义(P>0.05),各组房水内均未检测到MMC.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3个MMC缓释组炎症反应及纤维化程度比单纯小梁切除术组和空白PTMC-F127-PTMC组轻,而抑制增生作用更强. 结论 PTMC-F127-PTMC水凝胶可作为缓释载体,负载并缓释不同质量浓度的MMC.MMC缓释组能够在较低毒性作用下有效延长滤过泡的生存时间,调控兔眼小梁手术后的瘢痕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丝裂霉素c 缓释 小梁切除术
下载PDF
化疗药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端粒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25
4
作者 孟志强 于尔辛 宋明志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1999年第3期252-254,共3页
目的研究常用化疗药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端粒重复扩增实验(TRAP)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SMMC7721细胞经过几种化疗药物(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5FU... 目的研究常用化疗药物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端粒酶活性的影响.方法利用端粒重复扩增实验(TRAP)结合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银染法,测定SMMC7721细胞经过几种化疗药物(顺铂、阿霉素、丝裂霉素、5FU)不同浓度和时间作用后端粒酶活性的变化.结果当各种药物大剂量处理细胞4h后再祛除药物培养20h后,顺铂对酶的活性完全抑制,丝裂霉素有部分抑制,阿霉素和5FU无抑制作用;而未经20h再培养则无作用;小剂量药物处理细胞5d,其结果同大剂量相似.结论顺铂和丝裂霉素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端粒酶活性有抑制作用,可能与药物的作用机制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肿瘤 药物疗法 端粒酶 顺铂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TransPRK治疗中高度近视术中使用低浓度MMC预防haze的疗效 被引量:3
5
作者 李瑾瑜 张日平 +2 位作者 孙丽霞 王贤 刘彩霞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7年第7期1313-1316,共4页
目的:探讨TransPRK治疗中高度近视中使用低剂量MMC预防haz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观察角膜光密度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行TransPRK手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0.1g/L MMC放置40s)21例和对照组(0.2g/L MMC放置40s)40例... 目的:探讨TransPRK治疗中高度近视中使用低剂量MMC预防haze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观察角膜光密度的变化。方法:收集我院行TransPRK手术治疗中高度近视的患者61例,随机分为试验组(0.1g/L MMC放置40s)21例和对照组(0.2g/L MMC放置40s)40例。所有患者随访3mo,观察的指标包括术后上皮愈合时间、术后第1d疼痛评价、最佳矫正视力、屈光度、haze情况及角膜光密度的变化。结果:术后0.1g/L组上皮愈合时间为3.86±1.11d,0.2g/L组为4.23±1.27d,术后第1d疼痛评分0.1g/L组为2.01±0.58分,0.2g/L组为1.79±0.7分,两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67、0.582);0.1g/L组术后1、3mo等效球镜度分别为0.28±0.25、0.05±0.23D,0.2g/L组分别为-0.13±0.17、0.07±0.22D;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8、0.490)。视力方面,0.2g/L组术后1mo视力稍下降,到3mo时恢复至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847,P<0.001),0.1g/L组虽然也表现出这种变化趋势,但无统计学差异(F=3.038,P=0.093),而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术后两组间1、3mo haze情况未见统计学差异(z=-0.709,P=0.479;z=-0.478,P=0.633)。两组术后1mo角膜光密度均较术前增加,至术后3mo恢复到术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1g/L组:F=27.399,P=0.001;0.2g/L组:F=8.313,P=0.001),组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TransPRK治疗中高度近视术中使用低浓度MMC预防haze是安全、有效的,其疗效与常规用量(0.2g/L)相当,而且视力更早趋于稳定;判断角膜透明性时,光密度测量可以作为裂隙灯检查外的一种辅助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丝裂霉素c 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
下载PDF
膀胱灌注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MMC预防肿瘤复发的疗效观察(附46例报告) 被引量:7
6
作者 宋晓东 周四维 +2 位作者 叶章群 曾进 杨为民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8期489-490,共2页
目的探讨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MMC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对46例表浅膀胱癌患者于TURBt术后随机分两组行膀胱灌注化疗,黏膜黏附化疗药物组20例,以20 mg/20 ml 1%HPC-MMC膀胱灌注;MMC组26例,以20 mg/20 ml MMC膀胱灌注.疗程1年.HPC-MMC... 目的探讨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MMC预防肿瘤复发的效果.方法对46例表浅膀胱癌患者于TURBt术后随机分两组行膀胱灌注化疗,黏膜黏附化疗药物组20例,以20 mg/20 ml 1%HPC-MMC膀胱灌注;MMC组26例,以20 mg/20 ml MMC膀胱灌注.疗程1年.HPC-MMC组总灌注次数少于MMC组4次.随访6~36个月.结果 HPC-MMC组未发现出血性膀胱炎,无明显尿路刺激症状.平均随访27.4个月,7例复发,1年复发率为16.7%,3年总复发率38.9%.MMC组平均随访26.8个月,9例复发,1年复发率为22.7%,3年总复发率40.9%.结论黏膜黏附化疗药物HPC-MMC膀胱灌注防止肿瘤复发优于单用MMC,同时可降低副作用,减轻患者痛苦及经济负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癌 膀胱灌注 羟丙基纤维素 丝裂霉素-c 化学疗法
下载PDF
Studies on Mitomycin C Dextran-microspheres 被引量:1
7
作者 魏树礼 孙贻春 +4 位作者 张敬石 谭惟薇 谢敬霞 李选 朱建纲 《Journal of Chinese Pharmaceutical Sciences》 CAS 1992年第1期33-40,共8页
In this paper,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mitomycin C dextran-microspheres(MMC-DMS)were report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embolization effects of MMC-DMS in vivo were studied in dogs.The avera... In this paper,the preparation and properties of mitomycin C dextran-microspheres(MMC-DMS)were reported.The characteristics of pharmacokinetics and embolization effects of MMC-DMS in vivo were studied in dogs.The average diameter of the microspheres was 75±19μm and the content was 5% of MMC.In in vitro experiment, the release rate of drug demonstrated that the microspheres had sustained-release properties. The microspheres and conventional MMC were infused into the hepatic artery of dogs through a catheter for embolization,respectively.The plasma concentration of MMC was de- termined by HPLC.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eak concentration of conventional MMC was 2.6 times as much as MMC-DMS.Angiograms revealed that peripheral blood vessels de- creased obviously in liver.The histopathologic examination showed that the microspheres lodged in the hepatic artery and displayed nodular necrosis in the embolized segment.The MMC-DMS were used in clinical trial in 100 patients with hepatic cancer.The tumor reduc- tion and improvement of symptoms in patients were observed after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The survival duration was prolonged.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MC-DMS is a promising embolic agent for treatment of hepatic cancer.It could aid in the use of intensive chemotherapy with minimum systemic side effec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tomycin c mitomycin c dextran-microspheres Hepatic arterial embolization Hepatic cancer
下载PDF
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环孢素A和MMC的临床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李勇 岳章显 +1 位作者 刘钊臣 徐海龙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179-180,共2页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环孢素A和丝裂霉素C(MMC)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眼科2009-05/2011-05的翼状胬肉患者63例100眼,所有患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术后用0.5g/L环孢素A滴眼液滴眼,4次/d,滴... 目的:探讨翼状胬肉术后应用环孢素A和丝裂霉素C(MMC)的疗效和并发症方法:选取孝感市中心医院眼科2009-05/2011-05的翼状胬肉患者63例100眼,所有患者均行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随机分为两组。第一组术后用0.5g/L环孢素A滴眼液滴眼,4次/d,滴用12wk(环孢素A组);第二组术后用0.2g/L丝裂霉素C滴眼液滴眼,2次/d,滴用1wk(丝裂霉素C组)。随访6~24(平均18)mo,观察复发率。结果:至术后18mo,环孢素A组50眼有4眼(8%)复发,丝裂霉素C组50眼有3眼(6%)复发,经卡方检验,P>0.05。环孢素A组有3眼滴药当时有烧灼刺痛感、球结膜轻度充血等反应,停药后消失,术后畏光、流泪和疼痛症状较轻,结膜愈合时间为5~10d,所有眼均未见有角膜上皮损伤等不良并发症的发生。丝裂霉素C组术后畏光、流泪和疼痛症状较重,有12眼(24%)出现结膜伤口延迟愈合(10~14d)。结论:术后滴用环孢素A滴眼液或丝裂霉素C滴眼液防止翼状胬肉复发疗效近似,但术后滴用环孢素A滴眼液反应轻,副作用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孢素A 丝裂霉素c 翼状胬肉
下载PDF
LASEK+MMC与SB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9
作者 吴小军 张明昌 高丰 《激光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4-56,共3页
目的:通过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预防性使用丝裂霉素C(MMC)与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行LASEK+MMC及SBK的高度近视病例,... 目的:通过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中预防性使用丝裂霉素C(MMC)与前弹力层下角膜磨镶术(SBK)治疗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评价两种手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我院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行LASEK+MMC及SBK的高度近视病例,观察两组术后裸眼视力(UCVA)、最佳矫正视力(BSCVA)、眼压、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haze、角膜恢复情况及并发症等。结果:两组术后3月、6月、12月裸眼视力(U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SCVA)逐步稳定,特别是到术后3月、6月、12月两组BSCVA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一月开始两组间眼压及BUT比较差异均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LASEK+MMC组术后可见1级及以下Haze,后渐减轻消退。SBK组6眼瓣下少量上皮植入。结论:LASEK+MMC与SBK治疗高度近视相比,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基本一致,并且没有高负压及角膜基质瓣的相关风险,仍然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ASEK 丝裂霉素c SBK 高度近视
下载PDF
非穿透小梁切除术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0
作者 朱玉广 朱艳 +1 位作者 王杰 王作芬 《潍坊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 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30只眼)28~51岁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滤... 目的 观察非穿透性小梁手术(NPTS) 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羊膜植入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远期临床效果.方法 对21例(30只眼)28~51岁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进行非穿透性小梁手术联合MMC及羊膜植入治疗.术后随访6~18个月,观察患者视力、眼压及滤过泡情况.结果 患者术后眼压控制良好,视力较术前无明显变化.患者术前平均眼压与术后平均眼压相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随访期间有3只眼需药物治疗,14例有功能性的滤过泡.5例滤过泡苍白局限化,呈贫血状态.结论 NPTS联合MMC及羊膜植入能有效降低眼压,远期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角型青光眼 非穿透性小梁手术 丝裂霉素 羊膜
下载PDF
MM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对BEL-7402人肝癌细胞裸小鼠移植瘤的作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任非 陈建海 +1 位作者 陈志良 许军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6期1510-1512,共3页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MC-PBCA-MNPS)胶体溶液对裸鼠人肝癌模型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建立了30只裸鼠人肝癌模型的裸鼠,以给药不同被随机分为6组(n=5),各组分别在尾iv生理盐水(对照组),MMC生理盐水和MMC-PBC...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MMC-PBCA-MNPS)胶体溶液对裸鼠人肝癌模型的靶向治疗效果.方法:建立了30只裸鼠人肝癌模型的裸鼠,以给药不同被随机分为6组(n=5),各组分别在尾iv生理盐水(对照组),MMC生理盐水和MMC-PBCA-MNPS胶体溶液,给予MMC-PBCA-MNPS胶体溶液又被分为施加磁场组和不施加磁场组.治疗结束后摘取肿瘤分别称质量,计算抑瘤率.结果:在肿瘤部位施加4950Gs的外磁场,iv给药5次即有明显的抑制肿瘤生长作用,其瘤质量抑制率为73.9%(低剂量)、84.2%(中剂量)、88.6%(高剂量),在肿瘤部位不施加磁场的瘤重抑制率为54.0%(中剂量),高于MMC生理盐水组(27.6%,P<0.05).病理结果也证明了上述结果.结论:MMC-PBCA-MNPS)胶体溶液结合体外磁场可显著提高MMC的抗瘤效果,且毒副作用明显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c-聚氰基丙烯酸正丁酯磁性纳米球 人肝癌细胞 小鼠 体外磁场 靶向治疗
下载PDF
基于嵌入式Linux的MMC/SD卡驱动开发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源 朱善安 《机电工程》 CAS 2006年第11期50-53,共4页
在三星ARM9-S3C2410上实现了MMC/SD卡的硬件扩展,设计了此硬件平台上的MMC/SD卡在Linux下的驱动,并给出了相应的关键代码。
关键词 嵌入式LINUX mmc/SD卡 LINUX设备驱动 S3c2410
下载PDF
逆行撕除法联合MMC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小琴 生侠 谢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3年第7期1500-1501,共2页
目的:观察逆行撕除法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9例89眼行逆行撕除法治疗翼状胬肉,同时使用MMC局部浸敷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观察手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术后随访1~... 目的:观察逆行撕除法联合丝裂霉素C(MMC)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9例89眼行逆行撕除法治疗翼状胬肉,同时使用MMC局部浸敷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观察手术后角膜创面修复时间及术后复发率。术后随访1~12(平均5)mo。结果:所有患者的角膜创面在术后3~7(平均5)d恢复,移植片生长良好,5例复发,复发率为6%。结论:逆行撕除法联合MMC及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降低术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翼状胬肉 撕除法 丝裂霉素c 自体角膜缘干细 胞移植
下载PDF
THP、HCPT和MMC膀胱内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4
作者 张宇 陈涤平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7年第8期843-845,共3页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羟基喜树碱(HCPT)、丝裂霉素C(MMC)3种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THP、HCPT、MMC3组,分别采用30mgTHP+5%葡萄糖溶液50ml... 目的:比较吡柔比星(THP)、羟基喜树碱(HCPT)、丝裂霉素C(MMC)3种药物膀胱灌注治疗浅表性膀胱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30例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的浅表性膀胱癌患者,分为THP、HCPT、MMC3组,分别采用30mgTHP+5%葡萄糖溶液50ml、16mgHCPT+0.9%氯化钠溶液50ml、40mgMMC+0.9%氯化钠溶液50ml3种药物做膀胱内灌注治疗,总疗程12个月,随访3-24个月,比较3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随访24个月,THP、HCPT、MMC组的复发率分别为16.67%、17.07%、36.59%,THP、HCPT组复发率明显低于MMC组(P〈0.05)。MMC组尿路刺激症状发生率(36.59%)高于其它2组(18.75%、14.63%)(P〈0.05)。结论:浅表性膀胱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THP膀胱内灌注可降低术后复发率。HCPT不良反应小,耐受性好,可作为临床一线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膀胱肿瘤 吡柔比星 羟基喜树碱 丝裂霉素c 膀胱内灌注
下载PDF
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直流故障穿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鹤林 徐政 +1 位作者 薛英林 唐庚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095-2103,共9页
以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性能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PSCAD/EMTDC数值仿真的方法,对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能力进行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在... 以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性能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和PSCAD/EMTDC数值仿真的方法,对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的直流故障穿越能力进行模拟分析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陆上风电场C-MMC-HVDC并网系统,在加入一种基于风电Crowbar附加控制,配合换流站闭锁重启动的控制方法后,可实现直流故障穿越,提高系统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电 c-mmc-HVDc 直流故障 故障穿越 暂态行为
下载PDF
小梁切除联合MMC治疗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 被引量:3
16
作者 岳章显 刘汉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2期2223-2224,共2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38例52眼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17例24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B组(21例28眼)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术。结果:A组成功4眼,成功率为17%,... 目的:探讨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将38例52眼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A组(17例24眼)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B组(21例28眼)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应用术。结果:A组成功4眼,成功率为17%,B组成功26眼,成功率为9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小梁切除联合丝裂霉素C是治疗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合并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梁切除 丝裂霉素c 陈旧性虹膜睫状体炎 青光眼
下载PDF
联合MMC及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7
作者 廖沁 张娣 杨静 《四川医学》 CAS 2015年第9期1296-1298,共3页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丝裂霉素 C 和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首次接受小梁切除的病例52例(52眼),术中丝裂霉素C的浓度为0.2~0.4mg/mL,时间为2~4min,巩膜瓣两侧做2条可调整缝线。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眼压...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丝裂霉素 C 和可调整缝线的小梁切除术治疗闭角型青光眼的效果。方法首次接受小梁切除的病例52例(52眼),术中丝裂霉素C的浓度为0.2~0.4mg/mL,时间为2~4min,巩膜瓣两侧做2条可调整缝线。临床观察指标包括术后眼压、滤过泡、前房及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平均随访(8.94±1.21)月,术后各时期的眼压与术前眼压比较均明显下降;无低压性黄斑病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青光眼小梁切除术中应用丝裂霉素C联合可调整缝线可以有效地降低患者的眼内压,稳定前房,减少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可调整缝线 浅前房
下载PDF
PRK+MMC与LASEK治疗高度近视效果比较 被引量:8
18
作者 张光明 张明昌 +1 位作者 胡燕华 聂绍松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664-667,共4页
目的比较PRK术中预防性使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高度近视和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将高度近视(-6.0^-10.0D)随机分为PRK+MMC组40例(80眼)和LASEK组38例(76眼)。另以早年PRK手术屈光状态与之相似的40例(80眼)作为对照。PRK+MMC组在... 目的比较PRK术中预防性使用丝裂霉素C(MMC)治疗高度近视和LASEK治疗高度近视的疗效。方法将高度近视(-6.0^-10.0D)随机分为PRK+MMC组40例(80眼)和LASEK组38例(76眼)。另以早年PRK手术屈光状态与之相似的40例(80眼)作为对照。PRK+MMC组在PRK术中使用0.02%MMC,LASEK组采用常规LASEK,评价术后角膜上皮下雾状浑浊(haze),屈光回退、视力及角膜内皮细胞改变等情况。结果PRK+MMC组未出现2级或2级以上haze,无术后矫正视力下降者,术后欠矫小于-0.5D者70眼;LASEK组有6眼出现2级及2级以上haze,有6眼出现术后矫正视力下降,术后欠矫小于-0.5D者56眼。两组的差异有显著性。使用MMC未见明显毒副作用。结论PRK术中预防性使用MMC,在术后减少haze、防止屈光回退、改善视力方面较LASEK为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光性激光角膜切削术(PRK) 上皮下激光角膜切削术(LASEK) 丝裂霉素c 角膜上皮下混浊(haze)
下载PDF
扁平部造瘘术联合小梁切除术+MMC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46例 被引量:2
19
作者 马月霄 王丽芳 +2 位作者 邹莎莎 任越 王青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6年第5期1160-1161,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4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扁平部造瘘术联合小梁切除术+MMC的手术方法,术后随访0.5~1a。结果:眼压控制在12 ̄21mmHg之间41例;2例经点降眼压眼药水或口服降眼压药,眼压能够... 目的:探讨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对46例(46眼)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患者采用扁平部造瘘术联合小梁切除术+MMC的手术方法,术后随访0.5~1a。结果:眼压控制在12 ̄21mmHg之间41例;2例经点降眼压眼药水或口服降眼压药,眼压能够控制在12~24mmHg范围;2例眼压再次升高,做了第二次手术,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例眼球不全萎缩。成功率达89.1%。结论:扁平部造瘘术联合小梁切除术+MMC是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扁平部造瘘术 小梁切除术 丝裂霉素c
下载PDF
超高度近视LASEK术中应用MMC的疗效与安全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蒋宏苏 伍卫华 王微微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6年第10期1836-1839,共4页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LASEK联合MMC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82例364眼,等效球镜-9...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laserassisted subepithelial keratomileusis,LASEK)中应用0.2g/L丝裂霉素C(mitomycin C,MMC)治疗超高度近视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LASEK联合MMC治疗的超高度近视患者182例364眼,等效球镜-9.0^-10.25D,随机分为四组,Ⅰ组术中MMC应用时间为10s,Ⅱ组MMC应用时间为25s,Ⅲ组为40s,Ⅳ组为55s。术后随访6mo,观察各组术眼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指标包括裸眼视力(uncorrected visual acuity,UCVA)、残留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的发生率、角膜上皮愈合时间以及角膜内皮细胞的密度和变异系数。结果:术后随访6mo,Ⅱ组、Ⅲ组、Ⅳ组患者UCVA≥0.8者分别为94.0%、92.3%、93.8%,明显好于Ⅰ组(76.3%),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9.610,P=0.000);Ⅱ组、Ⅲ组、Ⅳ组患者残留屈光度位于±0.5D以内者分别为95.2%、93.3%、92.7%,明显高于Ⅰ组(78.8%),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χ~2=16.329,P=0.001)。术后6mo时Ⅰ组haze的发生率高于其余三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Hc=50.110,P=0.000);各组术后角膜上皮细胞愈合时间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χ~2=11.611,P>0.05);术后各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分别为3071.3±284.4个/mm^2(Ⅰ组)、3 105.6±337.8个/mm2(Ⅱ组)、2986.3±304.1个/mm^2(Ⅲ组)、3088.7±372.5个/mm^2(Ⅳ组),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变异系数分别为24.72±6.52(Ⅰ组)、22.93±6.74(Ⅱ组)、24.38±6.63(Ⅲ组)、23.14±7.22(Ⅳ组),与术前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LASEK联合MMC治疗超高度近视具有良好的效果和安全性,0.2g/L MMC作用25s的应用时间能有效抑制haze的形成,又能减少MMC潜在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丝裂霉素c 超高度近视 疗效 安全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