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iO/Fe_(2)O_(3)复合材料制备与气敏性综合实验设计
1
作者 宋学志 童光耀 +2 位作者 张旭 王治宇 王小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5,共6页
该综合实验通过煅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中空NiO/Fe_(2)O_(3)纳米材料,并对材料的形貌、物相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调整Ni和Fe的含量,对比了不同材料对正丙醇等气体的气敏性能,并提出可能的气敏机理。此实验将科研成果与实验教学相融合... 该综合实验通过煅烧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制备中空NiO/Fe_(2)O_(3)纳米材料,并对材料的形貌、物相进行了结构表征。通过调整Ni和Fe的含量,对比了不同材料对正丙醇等气体的气敏性能,并提出可能的气敏机理。此实验将科研成果与实验教学相融合,旨在激发学生的科研兴趣,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和应用型高素质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敏材料 综合实验 正丙醇 科教融合
下载PDF
穿流式电催化膜MnO_(2)@Ti的制备及催化氧化正丙醇性能
2
作者 杨明霞 樊森清 +3 位作者 陈皎皎 陈渝 李创 肖泽仪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CAS 2023年第5期385-393,共9页
为了增强催化剂和反应物之间的接触和传质,采用流动合成法在多孔钛膜孔道中原位固载了MnO_(2)纳米颗粒,构筑了MnO_(2)@Ti电催化膜,并用于电催化正丙醇氧化制备丙酸。形貌结构表征表明在1μm膜孔中成功地固定了平均尺寸为83nm的MnO_(2)... 为了增强催化剂和反应物之间的接触和传质,采用流动合成法在多孔钛膜孔道中原位固载了MnO_(2)纳米颗粒,构筑了MnO_(2)@Ti电催化膜,并用于电催化正丙醇氧化制备丙酸。形貌结构表征表明在1μm膜孔中成功地固定了平均尺寸为83nm的MnO_(2)纳米颗粒。电化学表征表明,与钛膜相比,MnO_(2)@Ti电催化膜的电流密度增加了3.58mA/cm^(2),电荷转移电阻降低了26.1Ω,说明可以实现更快的电子转移。MnO_(2)@Ti电催化膜在膜通量为89.3L/(m^(2)·h)的穿流模式下,催化初始浓度为160mmol/L的正丙醇氧化的转化率可达95%,丙酸选择性为89%,丙酸电流效率为90%。正丙醇氧化生成丙酸反应的机理分析表明,穿流模式下强化接触和传质能使MnO_(2)@Ti电催化膜氧化过程中更多的·OH被利用,从而提高正丙醇的氧化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催化膜 流动合成 正丙醇氧化 穿流模式
下载PDF
[N_(1,8,8,8)][Ac]萃取精馏分离环己烷-正丙醇共沸体系研究
3
作者 邢庆浩 李文秀 张弢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2期43-46,51,共5页
采用COSMOthermX软件进行筛选,选定了[N_(1,8,8,8)][Ac]三辛基甲基乙酸铵盐作为萃取剂,萃取精馏分离环己烷-正丙醇共沸体系。测定了环己烷(1)+正丙醇(2)+[N_(1,8,8,8)][Ac]气液相平衡数据,并使用NRTL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 采用COSMOthermX软件进行筛选,选定了[N_(1,8,8,8)][Ac]三辛基甲基乙酸铵盐作为萃取剂,萃取精馏分离环己烷-正丙醇共沸体系。测定了环己烷(1)+正丙醇(2)+[N_(1,8,8,8)][Ac]气液相平衡数据,并使用NRTL数学模型对实验数据进行关联。结果表明,离子液体能提高环己烷与正丙醇的相对挥发度,且相对挥发度随离子液体物质的量浓度增加而增加。打破环己烷+正丙醇共沸物所需要的最小物质的量分数为2.5%。最后通过过量焓分析研究了离子液体的分离机理,发现正丙醇和离子液体之间形成氢键起到了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己烷 正丙醇 离子液体 nRTL COSMOthermX 过量焓
下载PDF
Rb_2SO_4-n-prOH-H_2O三元体系10℃,30℃及50℃的等温平衡溶解度 被引量:7
4
作者 李明华 高世扬 +1 位作者 夏树屏 胡满成 《化学研究与应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37-40,共4页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装置,测定了Rb2SO4-n prOH-H2O三元体系10℃,30℃和50℃的等温平衡溶解度。这三个温度下体系的平衡固相皆为无水Rb2SO4。在30℃和50℃时体系在共饱和点处出现三相:醇相,水相和固相,而体系在10℃时溶液相不分层。确定了... 采用半微量相平衡装置,测定了Rb2SO4-n prOH-H2O三元体系10℃,30℃和50℃的等温平衡溶解度。这三个温度下体系的平衡固相皆为无水Rb2SO4。在30℃和50℃时体系在共饱和点处出现三相:醇相,水相和固相,而体系在10℃时溶液相不分层。确定了体系的分层温度,同时给出了体系10℃的溶解度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铷 正丙醇 三元体系 溶解度
下载PDF
新型反相微乳液制备纳米结构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La_(0.95)Ba_(0.05)MnAl_(11)O_(19-α)的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徐金光 腾飞 +5 位作者 田志坚 曲秀华 张培青 徐云鹏 熊国兴 林励吾 《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4期2205-2210,共6页
提出一种由水,异丙醇,正丁醇组成的新型微乳液,并以其为反应介质制备了甲烷高温燃烧La0.95Ba0.05MnAl11O19-α催化剂.采用1HNMR,FT-IR,电导法及激光粒度散射法研究了新型微乳液中水的结构及相特性.新型微乳液中水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 提出一种由水,异丙醇,正丁醇组成的新型微乳液,并以其为反应介质制备了甲烷高温燃烧La0.95Ba0.05MnAl11O19-α催化剂.采用1HNMR,FT-IR,电导法及激光粒度散射法研究了新型微乳液中水的结构及相特性.新型微乳液中水的体积分数小于一定值时,电导率与水含量成非线性关系,k~φ曲线上存在一临界值(φP=0.15).水质子的化学位移随水含量的降低移向高场.加入4%D2O测定的O—D键的伸缩振动随水含量增加而向高波数方向移动.异丙醇铝在新型微乳液中水解形成的Al(OH)3胶体粒子的粒径范围为226~329nm.采用新型微乳液作为反应介质制备的Ba0.05La0.95MnAl11O19-α催化剂的粒径在30nm,明显小于纯水制备的样品(100nm).BET比表面积为65m2/g,比纯水制备样品高出约一倍.XRD结果显示,1200℃焙烧10h即可获得含单一β-Al2O3相的催化剂.Ba0.05La0.95MnAl11O19-α催化剂甲烷催化燃烧的T10为420℃,比纯水制备样品下降了90℃.甲烷催化燃烧活性提高是由于含有较多Mnn+纳米结构六铝酸盐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烷 催化燃烧 反相微乳液 六铝酸盐 正丁醇 异丙醇
下载PDF
酵母菌种类及发酵条件对白酒正丙醇含量的影响
6
作者 张恩华 柏永昊 +3 位作者 范培文 郭小龙 赵永威 缪礼鸿 《武汉轻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46-52,共7页
酵母菌是白酒发酵中酒精的主要产生菌种,具有合成正丙醇等高级醇的作用,发酵条件对酵母菌产酒精和正丙醇等的含量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液态发酵方法对酒醅中分离的不同酵母菌种类及不同糖度下产正丙醇产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酵母菌是白酒发酵中酒精的主要产生菌种,具有合成正丙醇等高级醇的作用,发酵条件对酵母菌产酒精和正丙醇等的含量有重要影响。本研究采用液态发酵方法对酒醅中分离的不同酵母菌种类及不同糖度下产正丙醇产量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热带假丝酵母产正丙醇效果最好,东方伊萨酵母产正丙醇效果最弱,酿酒酵母产正丙醇效果适中。正丙醇的含量随着发酵培养基中葡萄糖含量的增加而增加。实验室模拟固态白酒发酵条件实验表明:小曲酒发酵温度28℃时正丙醇含量最高,38℃发酵时正丙醇含量最低;酒醅含水率为53%、pH为3.5时正丙醇含量最高。大曲酒实验室模拟发酵结果表明:堆积阶段补加葡萄糖或淀粉酶,可明显提高正丙醇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正丙醇 白酒 发酵条件
下载PDF
Cu/SiO_2催化剂上苯胺和正丙醇高效合成N-丙基苯胺 被引量:4
7
作者 苗治理 李春梅 +3 位作者 董雪 刘静 石雷 孙琪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96-298,共3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经程序升温焙烧制备了Cu/SiO2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苯胺和正丙醇气相合成N-丙基苯胺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常压下,当反应温度为260℃时,Cu/SiO2上正丙醇转化率达到100%,N-丙基苯胺选择性超过9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经程序升温焙烧制备了Cu/SiO2催化剂,考察了该催化剂对苯胺和正丙醇气相合成N-丙基苯胺的催化活性和选择性.常压下,当反应温度为260℃时,Cu/SiO2上正丙醇转化率达到100%,N-丙基苯胺选择性超过92%.X射线衍射分析表明,该催化剂具有较好的铜结晶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硅 负载型催化剂 苯胺 正丙醇 n-丙基苯胺
下载PDF
汞在罗丹明B-NaCl-丙醇水溶液中的绿色析相萃取分离和富集
8
作者 段香芝 司学芝 +1 位作者 马冬冬 马万山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6-98,108,共4页
研究了罗丹明B-NaCl-丙醇体系萃取汞的新方法.探讨了罗丹明B的浓度、NaCl的浓度、丙醇的浓度和酸度等对Hg(Ⅱ)萃取的影响,确定了萃取分离Hg(Ⅱ)的最佳条件,并讨论了Hg(Ⅱ)的萃取机理.当溶液中罗丹明B、NaCl和丙醇的浓度分别为0.27g/L、1... 研究了罗丹明B-NaCl-丙醇体系萃取汞的新方法.探讨了罗丹明B的浓度、NaCl的浓度、丙醇的浓度和酸度等对Hg(Ⅱ)萃取的影响,确定了萃取分离Hg(Ⅱ)的最佳条件,并讨论了Hg(Ⅱ)的萃取机理.当溶液中罗丹明B、NaCl和丙醇的浓度分别为0.27g/L、160g/L和30%(V/V)时,Hg(Ⅱ)的萃取率达到98.0%以上,实现了Hg(Ⅱ)与Pb(Ⅱ)、Zn(Ⅱ)、Ir(Ⅳ)、Ni(Ⅱ)、Ag(Ⅰ)、Rh(Ⅲ)、Cu(Ⅱ)、Cr(III)、Mg(Ⅱ)、Fe(Ⅲ)、Al(Ⅲ)和Co(Ⅱ)离子定量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丹明B 丙醇 nACL 萃取分离
下载PDF
2,N-二甲基-N-(3,3-二苯基丙基)-1-氨基-2-丙醇的合成 被引量:2
9
作者 王绍杰 周伟锋 +2 位作者 李亚文 张智勇 郑洪伟 《中国药物化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期30-32,共3页
目的研究 2 ,N 二甲基 N (3 ,3 二苯基丙基 ) 1 氨基 2 丙醇 (1 )的合成方法。方法以肉桂酸、氯化亚砜、甲胺等为原料 ,经烃化、氯化、酰化和还原反应得到N 甲基 3 ,3 二苯基丙胺 (5 ) ;以 3 氯异丁烯为原料 ,经加成、水解、环合... 目的研究 2 ,N 二甲基 N (3 ,3 二苯基丙基 ) 1 氨基 2 丙醇 (1 )的合成方法。方法以肉桂酸、氯化亚砜、甲胺等为原料 ,经烃化、氯化、酰化和还原反应得到N 甲基 3 ,3 二苯基丙胺 (5 ) ;以 3 氯异丁烯为原料 ,经加成、水解、环合反应得到环氧异丁烷 (7) ,化合物 5与 7经烃化反应得到目标产物。结果与结论设计的合成路线以肉桂酸计 ,5步反应总收率为 62 7% ,合成路线简便易行 ,适于大规模制备。所合成的目标产物经ESI MS和1H NMR确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化学 制备 化学合成 2 n-二甲基-n-(3 3-二苯基丙基)-1-氨基-2-丙醇 乐卡地平
下载PDF
清香型压池酒工艺控制的实践研究
10
作者 王秋月 汪正峰 +5 位作者 陈存 孙齐 吕辉辉 谭航 董频 钟文韬 《酿酒科技》 2024年第3期81-86,共6页
生产实践表明清香型压池酒正丙醇含量升高3~5倍,易导致上头,产酒质量差(出酒率低0.5%~1%,优级率为0);复产初期出酒乙醛偏高醛味露头,影响产酒质量。为降低压池酒正丙醇含量和复产出酒乙醛含量,提高压池酒和复产出酒质量,本研究对压池酒... 生产实践表明清香型压池酒正丙醇含量升高3~5倍,易导致上头,产酒质量差(出酒率低0.5%~1%,优级率为0);复产初期出酒乙醛偏高醛味露头,影响产酒质量。为降低压池酒正丙醇含量和复产出酒乙醛含量,提高压池酒和复产出酒质量,本研究对压池酒发酵期、投粮品种、工艺控制进行生产试验,确定清香型机械化压池酒生产模型:发酵期26~37 d,压池酒和复产投粮品种选择糯高粱,生产工艺方面熟粮水分糯高粱51%~52%、粳高粱52%~53%,还原糖量1.5~1.6 g/100 g,增加配糟用量(粮糟比为1∶2.2),提高入池温度至13~14.5℃,增加谷壳用量至5%,发酵间环境温度20~24℃,停产期间发酵间每天通风4 h,原酒正丙醇降低至1.5 g/L以内,出酒率和优级率均较高,压池酒产酒质量提高;复产入池之前提高发酵环境温度至22~24℃,槽车表面盖帆布保温,出酒乙醛降至0.75 g/L以下,复产产酒质量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醇 发酵期 投粮品种 生产工艺
下载PDF
马克斯克鲁维酵母筛选及其在白酒酿造中降低正丙醇的研究
11
作者 朱丽萍 李群 +9 位作者 张帆 李强 乐细选 唐洁 张龙 吕义俊 陈凯 许银 杨强 陈申习 《酿酒》 CAS 2024年第2期75-80,共6页
为筛选低产正丙醇酵母,采用酵母膏胨葡萄糖培养基从清香型白酒发酵中期酒醅中分离纯化酵母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经高粱固态培养发酵筛选,获得低产正丙醇的酵母菌,并将其应用于清香型白酒工业生产。结果表明,从清香型... 为筛选低产正丙醇酵母,采用酵母膏胨葡萄糖培养基从清香型白酒发酵中期酒醅中分离纯化酵母菌,通过形态学观察和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经高粱固态培养发酵筛选,获得低产正丙醇的酵母菌,并将其应用于清香型白酒工业生产。结果表明,从清香型酒醅中分离得到2株酵母菌,编号为Y241和Y245,经鉴定分别为酿酒酵母(Saccharomyces cerevisiae)和马克斯克鲁维酵母(Kluyveromyces marxianus),其中菌株Y245降低正丙醇效果最好。菌株Y245强化曲生产的白酒中正丙醇含量相比对照原酒降低了39.85%,综合感官评分为90.3分,具有清香型白酒的典型特征,入口醇甜,清香纯正,可显著提高清香型白酒的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正丙醇 清香型白酒 应用
下载PDF
正丙醇装置弛放气回收方法及工业应用
12
作者 周强 涂齐辉 《中国氯碱》 CAS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介绍了几种正丙醇装置弛放气回收的方法及其特点。通过对这些方法的工艺技术条件、运行经济性及投资的比较,推荐了一种高效回收乙烯和乙烷的方法。
关键词 正丙醇装置 弛放气 深冷塔 膜分离 变压吸附 尾气反应器
下载PDF
N-(4-硝基苯)-3-氨基-1-丙醇(APNP)晶体的生长及其性能
13
作者 林景臻 焦泽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1期20-23,共4页
本文首次报道了新型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N-(4-硝基苯)-3-氨基-1-丙醇(APNP)的单晶生长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用溶液降温法在7.5%乙睛的苯溶液中生长出了块状的透明晶体。测定了APNP晶体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 本文首次报道了新型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N-(4-硝基苯)-3-氨基-1-丙醇(APNP)的单晶生长和非线性光学性能研究。用溶液降温法在7.5%乙睛的苯溶液中生长出了块状的透明晶体。测定了APNP晶体的分子结构和晶体结构。该晶体的粉未倍频光强度约为KDP的40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硝基苯 氨基丙醇 结构 晶体生长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NPP、NPAN、和APNP晶体的比热容
14
作者 林景臻 陈维钧 +1 位作者 华青 焦泽明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1993年第2期210-213,共4页
本文叙述了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测量有机非线性光学晶体(NPP、NPAN、APAN)的比热容、熔点和熔化热。
关键词 比热容 光学晶体 nPP nPAn APnP
下载PDF
N-甲基吡咯烷酮萃取精馏分离乙腈-正丙醇物系工艺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召方 《石油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958-962,共5页
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萃取剂,对乙腈-正丙醇物系进行萃取精馏实验。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以改进的UNIFAC模型计算物性数据,对NMP法萃取精馏工艺进行模拟,考察理论塔板数、溶剂比(NMP与原料的质量比)、回流比等条件对分... 采用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萃取剂,对乙腈-正丙醇物系进行萃取精馏实验。采用Aspen Plus化工流程模拟软件,以改进的UNIFAC模型计算物性数据,对NMP法萃取精馏工艺进行模拟,考察理论塔板数、溶剂比(NMP与原料的质量比)、回流比等条件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萃取精馏塔的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的偏差小于7.5%;模拟得到NMP法萃取精馏分离乙腈-正丙醇物系的优化工艺条件:萃取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为35块、溶剂比为1.2、回流比为1.6,再生塔的理论塔板数为18块、回流比为1.5。在此条件下,乙腈产品中乙腈含量为99.6%(w),回收率为99.9%;正丙醇产品中正丙醇含量为99.8%(w),回收率为98.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甲基吡咯烷酮 乙腈 正丙醇 萃取精馏 分离
下载PDF
Cu/SiO2催化剂上苯胺与正丙醇气相合成N-丙基苯胺
16
作者 董雪 苗治理 +2 位作者 谭伟 石雷 孙琪 《应用化工》 CAS CSCD 2008年第6期680-682,691,共4页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铜系催化剂,考察了载体、Cu物种、Cu担载量、催化剂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等因素对苯胺与正丙醇气相合成N-丙基苯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SiO2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铜担载量为0.70 mmol/g SiO2... 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一系列铜系催化剂,考察了载体、Cu物种、Cu担载量、催化剂焙烧温度及焙烧时间等因素对苯胺与正丙醇气相合成N-丙基苯胺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Cu/SiO2催化剂具有很好的活性和选择性,在铜担载量为0.70 mmol/g SiO2、催化剂前体500℃焙烧4 h的最佳制备条件下,正丙醇转化率为100%,N-丙基苯胺的选择性高达92%;150 h的连续使用表明,Cu/SiO2催化剂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催化剂的X射线衍射结果表明,具有一定铜结晶度的Cu/SiO2催化剂能够获得高收率的N-丙基苯胺,铜的结晶度过大或过小都会使副产物增加,N-丙基苯胺的选择性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丙基苯胺 CU 苯胺 正丙醇 催化剂 气相 合成
下载PDF
Pharmacokinetic study of inosiplex tablets in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 by hyphenated HPLC and tandem MS techniques 被引量:2
17
作者 Mo Chen Yuan Zhang +4 位作者 Xiao-Ting Que Ya Ding Lin Yang Ai-Dong Wen Tai-Jun Hang 《Journal of Pharmaceutical Analysis》 SCIE CAS 2013年第6期387-393,共7页
Inosiplex is a compound formulation composed of inosine and p-acetaminobenzoic acid (PABA) salt of N,N-dimethylamino-2-propanol (DIP).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lasma pharmacokiuetic properties o... Inosiplex is a compound formulation composed of inosine and p-acetaminobenzoic acid (PABA) salt of N,N-dimethylamino-2-propanol (DIP).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plasma pharmacokiuetic properties of DIP and PABA after single and multiple oral doses of inosiplex tablets in healthy Chinese volunteers. The established LC/MS/MS method for plasma DIP determination had a linear range of 0.02-10 pg/mL, and the HPLC method for plasma PABA determination had a linear range of 0.0540 pg/mL. Linear pharmacokinetic characteristics were found with single oral doses of 0.5, 1.0 and 2.0 g. No obvious accumulation effects were observed for DIP and PAB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siplex n n-dimethylamino-2-propanol p-Acetaminobenzoic acid LC/MS/MS HPLC Pharmacokinetics
下载PDF
NRTL二元参数优化及萃取精馏回收正丙醇
18
作者 朱晓明 盛顺利 +2 位作者 陶锦华 范芬萍 章献忠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167-170,172,共5页
利用文献中报道的实验数据对水+正丙醇+乙二醇三元体系的NRTL二元参数进行了优化关联,结果表明,利用优化得到的参数对气液平衡数据进行预测相比于Aspen自带参数的预测,数据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观察拟二元x-y相图,发现在x_2'>0... 利用文献中报道的实验数据对水+正丙醇+乙二醇三元体系的NRTL二元参数进行了优化关联,结果表明,利用优化得到的参数对气液平衡数据进行预测相比于Aspen自带参数的预测,数据精度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观察拟二元x-y相图,发现在x_2'>0.15之后,添加乙二醇有利于增加正丙醇对水的相对挥发度。采用Aspen模拟了先提浓、再萃取精馏和直接萃取精馏2种不同的正丙醇提纯流程,对进料板、回流比、萃取剂和进料摩尔比等变量进行了优化,发现先提浓流程相较于不提浓流程节能约23.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萃取精馏 流程模拟 正丙醇 乙二醇
下载PDF
Catalytic Active Sites in Molybdenum Based Catalysts
19
作者 S. Al-Kandari H. Al-Kandari +2 位作者 A. M. Mohamed F. Al-Kharafi A. Katrib 《Modern Research in Catalysis》 2013年第2期1-7,共7页
In situ metal, acid and metal-acid (bifunctional) catalytic active functions were prepared following partial reduction by hydrogen of MoO3 deposited on TiO2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623 K and 673 K. The bifunctional st... In situ metal, acid and metal-acid (bifunctional) catalytic active functions were prepared following partial reduction by hydrogen of MoO3 deposited on TiO2 at temperatures between 623 K and 673 K. The bifunctional structure is obtained following the reduction of MoO3 to MoO2. The metallic properties of MoO2 are attributed to the delocalized p electrons above the Mo atoms place along the C-axis of the deformed rutile structure of this phase and observed as a density of states at the Fermi level. Hydrogen dissociation by this metallic function and bonding of the produced H atoms to surface oxygen atoms results in the formation of Bronsted acid Mo-OH function(s). Accordingly, a bifunctional (metal-acid) MoO2-x(OH)y structure is formed on the TiO2 support. The bifunctional properties enabled to perform isomerization reactions of light naphtha hydrocarbons into branched species of higher octane number. This catalyst is proposed as a possible replacement of the commercially used Pt deposited on chlorinated alumina catalysts in which toxic chlorine is employed and benzene is produced as a byproduct of n-hexane isomerization. The acid function in this bifunctional Mo system is quenched following the addition of controlled amount of sodium. The presence of only the metallic function in this modified NaMoTi system is monitored via the hydrogenation of olefins and enabled to define the bifunctional mechanism of the hydrocarbon isomerization process performed by MoO2-x(OH)y struc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UnCTIOnAL Mo Catalyst XPS-UPS 2-propanol n-HEXAnE
下载PDF
工业废液正丙醇回收工艺模拟与优化
20
作者 刘艳杰 丁博文 +1 位作者 李瑞端 王犇 《吉林化工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3期11-16,共6页
采用PRO/Ⅱ过程模拟软件,选用UNIQUAC热力学模型,以产品正丙醇质量分数为控制指标,热负荷最低为目标函数,对双塔变压精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优化。在此基础上,以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为自变量,以正丙醇质量分数为响应值,... 采用PRO/Ⅱ过程模拟软件,选用UNIQUAC热力学模型,以产品正丙醇质量分数为控制指标,热负荷最低为目标函数,对双塔变压精馏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单因素优化。在此基础上,以理论塔板数、进料位置、回流比为自变量,以正丙醇质量分数为响应值,采用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建立二阶回归模型并进行工艺参数全局优化。相关参数表明:回归模型可用于分析和预测响应值与自变量间的关系。在模型预测最优工艺参数下,正丙醇质量分数的实验值与模型预测值绝对偏差为6.86%,证实二阶回归模型是可靠、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丙醇 变压精馏 单因素优化 响应面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