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相关炎性因子测定及其意义 被引量:11
1
作者 罗瑛 谢秀梅 刘惠霞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27-229,共3页
目的 :探讨NF κBp6 5阳性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ICAM 1 ) ,C 反应蛋白 (CRP)浓度与冠心病不同类型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sICAM 1和C 反应蛋白浓度 ;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NF κBp... 目的 :探讨NF κBp6 5阳性率、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 1 (sICAM 1 ) ,C 反应蛋白 (CRP)浓度与冠心病不同类型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浆sICAM 1和C 反应蛋白浓度 ;免疫组化染色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NF κBp6 5阳性率。结果 :NF κBp6 5阳性率和sICAM 1浓度水平在基线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不稳定性心绞痛 (UAP)组明显高于稳定性心绞痛 (SA)组和对照组 (P <0 .0 1 ) ,3个月后复查与基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血浆CRP浓度在基线AMI组和UAP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 (P <0 .0 1 ) ,3个月后复查CRP浓度明显降低 (P <0 .0 1 )。结论 :NF κBp6 5阳性率和sICAM 1 ,C 反应蛋白浓度与冠心病不同类型斑块稳定性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炎性因子 核因子-ΚB 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 C-反应蛋白
下载PDF
梓醇对脑缺血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的神经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 被引量:1
2
作者 张胜威 董世芬 +3 位作者 李俊青 武汀 孙建宁 玄振玉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1682-1687,共6页
目的:探讨梓醇对永久性脑缺血模型急性期脑组织梗死体积、含水量及亚急性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刺激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MCAT)模型,检测急性期(24 h)神经行为学症状、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线栓法制作永久性大鼠脑缺... 目的:探讨梓醇对永久性脑缺血模型急性期脑组织梗死体积、含水量及亚急性期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采用化学刺激法建立局灶性脑缺血(MCAT)模型,检测急性期(24 h)神经行为学症状、脑梗死面积和脑含水量;线栓法制作永久性大鼠脑缺血(pMCAO)模型,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缺血侧脑组织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和核转录因子Bp65(NF-κBp65)的含量。结果:大鼠MCAT后24 h,梓醇15-60 mg&#183;kg-1剂量组可以显著改善模型动物神经症状损伤(P〈0.01或P〈0.001),梓醇15 mg&#183;kg-1组可显著降低模型动物梗塞区面积(P〈0.05),30 mg&#183;kg-1组和60 mg&#183;kg-1组可显著降低脑水肿(P〈0.05);大鼠pMCAO术后7天开始,梓醇30 mg&#183;kg-1组或60 mg&#183;kg-1组开始改善模型动物神经症状损伤;术后14天,与假手术组比较,缺血侧脑组织IL-10和核转录因子NF-κBp65的含量变化与模型组已经不明显,IL-6水平显著降低(P〈0.05),梓醇15 mg&#183;kg-1灌胃14天可以降低模型动物缺血侧脑组织NF-κBp65含量(P〈0.05)。结论:梓醇能改善局灶性脑缺血模型动物急性期及亚急性期神经症状损伤,缩小梗死灶,减轻脑部水肿,其作用可能与抑制脑缺血引起的炎症损伤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 脑含水量 白细胞介素-6 白细胞介素-10 核转录因子bp65 神经行为评分 intedeukin-6 intedeukin-10 nuclear factor KAPPA bp65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