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心身同治法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心血管危险因素影响的临床研究
1
作者 陈微 《浙江临床医学》 2023年第10期1500-1502,共3页
目的探讨心身同治法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门诊2022年1~12月确诊的70例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清热凉血方联合外用软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 目的探讨心身同治法对银屑病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及心血管危险因素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门诊2022年1~12月确诊的70例血热证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清热凉血方联合外用软膏,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八段锦功法干预,观察两组患者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ASI)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AS)和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及身体质量指数(BMI)、血糖、血压、血脂水平。结果与治疗前相比,两组治疗后PASI、VAS、SAS、SDS评分及BMI、血糖、血压、血脂水平均显著改善,且治疗组上述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身同治法可改善银屑病患者皮肤损害、瘙痒症状,减少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心血管疾病共患病几率指标,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寻常型银屑病 心身同治法 八段锦 焦虑抑郁 心血管 临床研究
下载PDF
针刺调神方治疗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3
2
作者 吴昊达 尹燊 +1 位作者 袁玉梅 张宏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106-112,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方治疗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调神方加减,对照组给予逍遥丸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 【目的】观察针刺调神方治疗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给予针刺调神方加减,对照组给予逍遥丸口服治疗,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治疗4周后,评价2组临床疗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疲劳自评量表(FSAS)评分的变化情况,以及中医证候评分的情况。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1)研究过程中,观察组失访3例,对照组失访4例。最终观察组32例、对照组31例纳入疗效统计。(2)治疗后,2组患者的FASA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FASA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FASA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2组患者的中医证候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中医证候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后,2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在改善焦虑评分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焦虑评分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30/32),对照组为83.87%(26/31)。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调神方治疗肝郁脾虚型疲劳性亚健康,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调神方 疲劳性亚健康 肝郁脾虚型 针刺疗法 逍遥丸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正念禅修对焦虑抑郁情绪调节的研究现状 被引量:32
3
作者 李田田 刘斯漫 +2 位作者 常碧如 卢莉 薛朝霞 《医学与哲学(B)》 2015年第3期80-82,88,共4页
正念是对内部和外部不断出现的一连串刺激的不加评判的观察,是帮助个体活在当下的重要技术,使个体集中注意力于当下,不对过去经历沉思,也不对未来产生担忧,从而达到对个体情绪进行调节的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 正念是对内部和外部不断出现的一连串刺激的不加评判的观察,是帮助个体活在当下的重要技术,使个体集中注意力于当下,不对过去经历沉思,也不对未来产生担忧,从而达到对个体情绪进行调节的效果。自20世纪80年代初被引入心理治疗和医学领域后,其临床应用和相关研究日益增多。正念禅修对情绪调节的有效功能已经得到了心理学界的广泛研究,本文对近几年正念禅修在焦虑抑郁情绪调节及其在不同群体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以及探讨了其对于焦虑抑郁情绪调节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禅修 焦虑抑郁情绪 观察无反应性
下载PDF
正念在缓解社会排斥中的作用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婧 王玉正 +1 位作者 王锦琰 罗非 《心理科学进展》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294-1302,共9页
从三个角度(被排斥者,排斥者和旁观者)三个时间点(排斥发生前中后)出发,正念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在社会排斥情境中发挥作用这一系列问题被详细论述,并概述为一个正念和排斥相关的模型。该模型表明,排斥发生前,正念能够缓解被排斥者的拒... 从三个角度(被排斥者,排斥者和旁观者)三个时间点(排斥发生前中后)出发,正念是否、何时以及如何在社会排斥情境中发挥作用这一系列问题被详细论述,并概述为一个正念和排斥相关的模型。该模型表明,排斥发生前,正念能够缓解被排斥者的拒绝敏感性;减少排斥者的排斥行为;排斥发生后,正念能够缓解被排斥者的痛苦,有助于旁观者的助人行为;排斥发生时,正念可能促进良好沟通,减少排斥恶化的可能性。未来研究可以针对正念在社会排斥中效益发生的机制以及边界条件方面进行深入的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 社会排斥 排斥者 被排斥者 旁观者
下载PDF
培养科学思维是护理教学的最终目标 被引量:33
5
作者 张黎明 《护理管理杂志》 2003年第2期5-7,共3页
临床护理教学是培养护理人员掌握知识和技能的重要途径 ,但重要的是培养护理人员科学的思维方法和应用知识的能力 ,培养观察思考及辩证分析能力。在临床教学中 ,把重点放在提高护理人员工作能力上 ,使他们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 。
关键词 科学思维 护理教学 观察思考 辩证分析
下载PDF
儿童对观察者预期造成的模糊刺激解释多样性的理解 被引量:3
6
作者 王彦 苏彦捷 《心理发展与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6,共6页
研究考察6~8岁儿童在由观察者预期造成的对模糊信息有多样解释上的理解.操纵影响观察者预期的因素,包括知觉经验、知识水平、先前经历和偏见,要求儿童预测观察者对局限视野图形或两可动作信息的解释。结果表明,6岁儿童仅对观察者... 研究考察6~8岁儿童在由观察者预期造成的对模糊信息有多样解释上的理解.操纵影响观察者预期的因素,包括知觉经验、知识水平、先前经历和偏见,要求儿童预测观察者对局限视野图形或两可动作信息的解释。结果表明,6岁儿童仅对观察者偏见影响其对行动者行为的解释拥有部分理解,他们还不能理解知觉经验和知识水平会影响观察者对视觉刺激的解释,以及先前经历会影响观察者对行动者行为的解释,7岁儿童除了知识水平外,其它三方面的理解都已发展起来。8岁儿童可以理解多种观察者预期造成的解释差异,解释性心理理论比较稳定.但离完全成熟的理解还有一段距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解释性心理理论 观察者预期 局限视野图形 两可动作
下载PDF
探讨正念减压康复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7
作者 顾硕 方凡夫 唐海沁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8年第6期1198-1200,共3页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康复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杭州疗养院参加疗养的108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 目的:探讨正念减压康复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焦虑、抑郁的临床干预效果。方法:将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在解放军杭州疗养院参加疗养的108例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正念减压治疗,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DS(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进行患者治疗前后焦虑、抑郁的干预效果评估。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均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上述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焦虑得分(43.23±3.45)分和抑郁得分(40.98±3.76)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念减压康复治疗对气滞血瘀型冠心病患者的焦虑、抑郁有显著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念减压康复 气滞血瘀型冠心病 焦虑自评量表 抑郁自评量表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观”:从《周易》到佛教 被引量:1
8
作者 陈坚 《周易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48-55,63,共9页
作为一种宗教方法,"观"在中国佛教和《周易》以及根源于《周易》思想的儒道两家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观"在佛、易、儒、道中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它们都明显地表现为是一种技术而不是一种信仰,不管是佛教的&q... 作为一种宗教方法,"观"在中国佛教和《周易》以及根源于《周易》思想的儒道两家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虽然"观"在佛、易、儒、道中有着不同的内涵,但它们都明显地表现为是一种技术而不是一种信仰,不管是佛教的"观心",还是《周易》"观卦"中的"观",抑或是儒家的"观物"和道家的"观妙",它们在发生作用的时候无需以信仰为前提,于是乎,中西宗教在宗教方法层面就显现出了这样的差别,即西方宗教重"信仰",而中国宗教则重"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宗教方法 观卦 观心 观物 观妙
下载PDF
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失眠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苏文武 田菊升 高修安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1571-1575,共5页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拟行IVF-ET前3个助孕周期出现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患者月经干净后开始进行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直至行... 【目的】观察通督调神针法治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拟行IVF-ET前3个助孕周期出现失眠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在患者月经干净后开始进行通督调神针法治疗,直至行胚胎移植;对照组在月经干净后开始行普通针刺治疗,直至行胚胎移植。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评分、进入IVF助孕周期准备行胚胎移植所需时间,计算妊娠成功率,并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结果】(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0.0%。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2组患者的PSQI评分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PSQI评分改善作用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观察组进入IVF行胚胎移植所需时间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4)观察组的妊娠成功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通督调神针法可改善行IVF-ET失眠妇女睡眠质量,缩短其胚胎种植所需时间,并帮助提高IVF-ET临床妊娠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通督调神针法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 失眠 PSQI评分 疗效观察
下载PDF
观察、理解、表现与精神主体的表达——浅谈对油画写生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2
10
作者 芦甲川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2期61-64,共4页
在油画写生中,观察、理解、表现是构成其艺术形式的最基本的方法与步骤,三者的有机结合产生出作者内心建构的精神主体,即美学意识的物化形态。观察体现为整体、全面、统一的观察方法——把握画面大的整体色调,形成一个内心的表象;辨别... 在油画写生中,观察、理解、表现是构成其艺术形式的最基本的方法与步骤,三者的有机结合产生出作者内心建构的精神主体,即美学意识的物化形态。观察体现为整体、全面、统一的观察方法——把握画面大的整体色调,形成一个内心的表象;辨别、思维的观察方法——寻找物体之间大的色调对比,发现其联系;能动的观察方法——能动地借鉴于艺术载体来思考所要表达的艺术语言。理解是画家心像的产生过程,既从客观现实性到主观创造性的精神建构,用创造性的理解力和思维方式来刻画对象,使之由自然客观物象上升为所要表达的精神主体。色彩的表现和个性的表现是画面的重要组合,把握不同的色彩感受,利用色彩的对比作用,采用突出自我的表现手法,寻找独立的艺术语言。观察、理解、表现在油画写生中的正确运用,相互浸溶,最终构成画家所要表达的精神主体,即呈示给观众的画面情感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察 理解 表现 精神主体
下载PDF
宁神止痛针刺法辅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疗效观察 被引量:3
11
作者 郑利群 杨楠 +2 位作者 张志强 孙春梅 严宏达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年第5期662-663,共2页
目的:观察宁神止痛针刺法辅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宁神止痛针刺法治疗。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 目的:观察宁神止痛针刺法辅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的效果。方法:12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两组均给予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宁神止痛针刺法治疗。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价疼痛程度、改良Barthel指数量表(MBI)评价日常生活能力、改良的Rankin量表(MRS)评价生活质量。结果: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有下降,治疗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MBI评分和MRS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宁神止痛针法可减轻卒中后中枢性疼痛,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后中枢性疼痛 宁神止痛针刺法 对照治疗观察
下载PDF
莱布尼兹与现代德语之沧桑——兼论“语文作育”与民族语言命运问题 被引量:7
12
作者 关子尹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1期1-11,共11页
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德语可谓历史悠久。但经过“三十年战争”后,德国民族一度对德语的价值失去了自信。在这一处境中,莱布尼兹奋然提出“语文作育”和“德语思维社会”等观念,旨在唤醒德意志民众重新肩负起母语作育的责任。在评论了莱氏... 作为一种民族语言,德语可谓历史悠久。但经过“三十年战争”后,德国民族一度对德语的价值失去了自信。在这一处境中,莱布尼兹奋然提出“语文作育”和“德语思维社会”等观念,旨在唤醒德意志民众重新肩负起母语作育的责任。在评论了莱氏对德语的长处和短处的分析后,本文简略地追溯了现代德语于继后两世纪的发展。以此为背景,本文进一步指出:当代德语正面对另一次的语文危机,而挑战主要来自英语的强势。几年前终于再有一群德国学者,他们出于对德语作为一学术思想语言的前途的忧虑,对德国各邦政府发起了公开联署。借着德国的经验,本文于结论部分再进一步指出,当代汉语其实也面对着雷同的处境,作者最后更就中国大学教育环境下的语文政策提出一系列的理论反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语困境 莱布尼兹 语文作育 德语思维社会 民族语言命运 中国高教汉语政策 反省
下载PDF
“以心观心”是“二心”吗?——关于朱、陆之辨中意识自觉问题的辨正 被引量:2
13
作者 陆畅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116-121,共6页
道德意识能否自觉、自知问题在朱、陆之辨中占据重要地位。朱子将象山的道德直觉视为"以心观心"的"二心",并误会其与佛教等同而加以批判。事实上,意向性活动中的意识与对其进行反思的意识是不存在共时性的,道德直... 道德意识能否自觉、自知问题在朱、陆之辨中占据重要地位。朱子将象山的道德直觉视为"以心观心"的"二心",并误会其与佛教等同而加以批判。事实上,意向性活动中的意识与对其进行反思的意识是不存在共时性的,道德直觉不是以此察彼地对意识进行对象性反思,而是在无思无虑中依靠道德直觉使本心自我呈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以心观心 主客对待 自证自知 道德直觉 无思无虑
下载PDF
“以物观物”:《老子》悟“道”路径的现象学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周建琼 《武夷学院学报》 2021年第7期25-28,共4页
以西方胡塞尔现象学为理论参照,对《老子》中所提出的“以物观物”的悟“道”方法路径进行分析阐释。老子根据形而上之“道”的无形、恍惚等不稳定性特征,提出了指向本质直观的“以物观物”的方法。通过具有“道”与“物”双重张力的“... 以西方胡塞尔现象学为理论参照,对《老子》中所提出的“以物观物”的悟“道”方法路径进行分析阐释。老子根据形而上之“道”的无形、恍惚等不稳定性特征,提出了指向本质直观的“以物观物”的方法。通过具有“道”与“物”双重张力的“象”这一媒介,将直观从感性直观延伸至本质直观;提出“致虚守静”,通过悬置认知主体的意识活动,消除主客体二元对立,为“以物观物”以悟“道”提出了主体精神诉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子》 以物观物 致虚守静 现象学
下载PDF
刘勰的“六观”说与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批评 被引量:1
15
作者 冯全功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5期132-146,共15页
中国古典文论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可以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最为肥沃的土壤。本文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六观”说和黄维樑的现代解释为基础,尝试构建一个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批评的操作框架,包括位体、事义、置辞、宫商、奇... 中国古典文论源远流长,资源丰富,可以为中国特色翻译理论建设提供最为肥沃的土壤。本文以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的“六观”说和黄维樑的现代解释为基础,尝试构建一个中国古典诗词翻译批评的操作框架,包括位体、事义、置辞、宫商、奇正和通变6个层面,并结合古典诗词翻译的特殊性,提出一些具体的论题与切入视角。从“六观”视角进行古典诗词翻译批评,既可从宏观层面切入,也可从具体个案着手,但都需以博观和精阅为前提。其中个案分析还应注意在“六观”中有所侧重,善于发现译诗的独特价值,不宜面面俱到、平均用力。作为批评方法,“六观”说也有望为整个文学翻译批评提供操作路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勰 “六观”说 中国古典诗词 翻译批评 文心雕龙 文论
下载PDF
经典力学为何难以说明意识问题 被引量:1
16
作者 陈思 《科教导刊》 2013年第29期44-45,65,共3页
以经典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论和唯物主义,在相反的立场上对意识的说明是心物关系问题日益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典力学作为传统心物关系理论的固有范式,在说明意识的整体性等问题上存在困难。量子力学有可能为意识研究开辟一条新的研... 以经典力学为理论基础的二元论和唯物主义,在相反的立场上对意识的说明是心物关系问题日益复杂的重要原因之一。经典力学作为传统心物关系理论的固有范式,在说明意识的整体性等问题上存在困难。量子力学有可能为意识研究开辟一条新的研究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身二元论 经典力学 观察者 意识
下载PDF
神秀禅语疑义辨析——以“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为中心
17
作者 周晓露 《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4-126,共3页
神秀禅语"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是禅门有名的公案,因其晦涩难懂,故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结合神秀的理论体系,可以说这一禅语是其"一切诸法唯心所生"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既揭示了认识的种种差异性,又为"观心看净&... 神秀禅语"身灭影不灭,桥流水不流"是禅门有名的公案,因其晦涩难懂,故一直为学界所关注。结合神秀的理论体系,可以说这一禅语是其"一切诸法唯心所生"思想的集中体现,它既揭示了认识的种种差异性,又为"观心看净"的修养论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唯心所生 认识的差异性 观心
下载PDF
“淬厉其所本有而新之”——梁启超美学思想与儒家静坐养心法的谱系关联
18
作者 冯学勤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38-45,共8页
从学术谱系上看,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发生,迥异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并非采补自西方近现代美学,而是出自其对清末以来儒家静坐养心法的不断淬沥:从1891年康有为《长兴学记》中的"慎独"与"主静",到1897年《湖南时务学... 从学术谱系上看,梁启超美学思想的发生,迥异于王国维、蔡元培等人,并非采补自西方近现代美学,而是出自其对清末以来儒家静坐养心法的不断淬沥:从1891年康有为《长兴学记》中的"慎独"与"主静",到1897年《湖南时务学堂学约》中对静养法中"纵其心"途径的标举,再到1899年《惟心》篇中由"纵其心"途径而生的"心境论"或"境界说",进而到1905年《德育鉴》以"主观"或"静观"作为对儒家静坐养心法的发明和"纵其心"途径的方法论提升,梁启超早期的美学思想萌芽不断生发,最终产生了其在20世纪20年代标举的"趣味主义"美学思想的主要内涵。这一谱系关联表明,梁氏高度强调道德与审美之间的连续性,一反康德的区分性传统,从而使其美学思想在中国现代美学家中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梁启超 美学 静坐养心法 主静 静观 谱系关联
下载PDF
叶适“复礼”说的哲学依据与现实意义
19
作者 沈松勤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41-45,共5页
叶适的"复礼"说建立在经验人性论的哲学基础之上,这与当时的儒学主流思潮性命之学适成鲜明的对比。性命学者在形而上倡导"成圣"之学,目的是为了从终极意义上解决人生"安身立命"的问题;而叶适的"复礼... 叶适的"复礼"说建立在经验人性论的哲学基础之上,这与当时的儒学主流思潮性命之学适成鲜明的对比。性命学者在形而上倡导"成圣"之学,目的是为了从终极意义上解决人生"安身立命"的问题;而叶适的"复礼"说,其目的是为了在现实的生活世界中提升人生的经验能力,塑造完美人格,因而更贴近现实人生,亦更具实践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适 “复礼” 经验哲学 性命之学
下载PDF
心外无理新解
20
作者 石永之 《贵州文史丛刊》 2016年第2期17-24,共8页
阳明"心外无理"的思想在近现代受到科学主义者的严厉批判,认为"心外无理"是用主观内在的心吞没了客观外在的理,阳明因此也被当成了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实际上,"心外无理"包含有元认识论意义,而且阳明并... 阳明"心外无理"的思想在近现代受到科学主义者的严厉批判,认为"心外无理"是用主观内在的心吞没了客观外在的理,阳明因此也被当成了一个主观唯心主义者。实际上,"心外无理"包含有元认识论意义,而且阳明并不是一个所谓的主观唯心主义集大成者,相反他是一个唯物主义者。胡塞尔现象学表明,认识论的起点在于纯粹的自明性,也就是纯粹思维的绝对被给予性,客观外在的理总是由主观内在的心所直观到的,因此,"心外无理"不仅不应该受到批判,而且更有利于中国文化吸收胡塞尔现象学之后的西方认识论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无理 内在性 直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