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中国当代文学教学思考——以“十七年”时期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 被引量:1
1
作者 杨长胜 宋松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0-74,共5页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具有迷人的魅力,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中国故事”高度契合,在课程思政方面颇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某些教学改革的困惑。本文从中国当代... 在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国当代文学的课堂教学改革具有重要意义。该课程具有鲜活的时代性,教学内容具有迷人的魅力,其中蕴含的思政元素与“中国故事”高度契合,在课程思政方面颇具优势,但同时也面临着某些教学改革的困惑。本文从中国当代文学课程特点出发,结合“十七年”时期的战争题材小说,分别从修订教学目标,优化教学内容,完善考核方式,创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具体探究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实践路径,以期切实提高中国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教学的实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课程思政 “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 实践路径
下载PDF
十七年小说中的“革命引路人”——以《红豆》《青春之歌》《红旗谱》为例
2
作者 蒋潞瑶 《语言与文化研究》 2024年第2期147-150,共4页
十七年小说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展现出鲜明的政治工具属性,由此小说中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便相对稳定模板化。其中“革命引路人”这一人物形象因其在特定情节模式中不可缺少,而在革命历史叙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红豆》《... 十七年小说在特定的时代背景影响下展现出鲜明的政治工具属性,由此小说中的情节结构、人物形象便相对稳定模板化。其中“革命引路人”这一人物形象因其在特定情节模式中不可缺少,而在革命历史叙事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红豆》《红旗谱》以及《青春之歌》中“革命引路人”以正面鼓励型和以身践行型两种类型出现。尽管“引路人”由于身份和环境的不同会产生些许差异,但其共有的“引路”属性仍不容忽视。“革命引路人”还承担着解救、完成任务、身份转换三种叙事功能,对丰富当代文学人物画廊和传承红色文化有着无可比拟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革命引路人 《红豆》 《青春之歌》 《红旗谱》
下载PDF
十七年小说的非虚构性问题探析
3
作者 王仁宝 《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在作者创作、文本呈现、读者接受的动态话语体系之中重审十七年小说,其非虚构性特征的普遍性与本质性得以彰显。很多十七年小说的创作都经历过跨文体改写,包括建基于非虚构文本的文体属性改写和建基于虚构文本的文体篇幅改写,某种程度... 在作者创作、文本呈现、读者接受的动态话语体系之中重审十七年小说,其非虚构性特征的普遍性与本质性得以彰显。很多十七年小说的创作都经历过跨文体改写,包括建基于非虚构文本的文体属性改写和建基于虚构文本的文体篇幅改写,某种程度上都增强了小说的非虚构性。十七年小说文本呈现出诗史互渗的美学风格,但无论是偏重史传的史诗性小说还是具有浓厚抒情意味的诗骚型小说,其诗性审美追求都是以史实为底蕴的。近年来,关于十七年小说的研究出现了以版本研究和本事研究为主的实证化研究新形态,这对于解释十七年小说的非虚构性问题具有一定的有效性,但也存在主体性缺失的问题。在注重实证的基础上加入心证一环,或可有效解决实证化研究中主体性缺失的问题,既能重新激发十七年小说研究的活力,也能促进非虚构文学创作与研究的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非虚构性 创作形态 文本形态 研究形态
下载PDF
鲁迅小说《祝福》的戏剧改编研究(1946—2021) 被引量:2
4
作者 孙淑芳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3期1-9,共9页
《祝福》作为鲁迅批判传统思想主题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深受戏剧改编者的青睐,成为鲁迅小说中戏剧改编频率仅次于《阿Q正传》的文学经典。《祝福》的戏剧改编持续长达近80年,改编成果十分可观,尤其是戏曲改编成果,《祝福》也是鲁迅小... 《祝福》作为鲁迅批判传统思想主题最具代表性的小说之一,深受戏剧改编者的青睐,成为鲁迅小说中戏剧改编频率仅次于《阿Q正传》的文学经典。《祝福》的戏剧改编持续长达近80年,改编成果十分可观,尤其是戏曲改编成果,《祝福》也是鲁迅小说中以戏曲形式改编种类最多的一篇小说。《祝福》的戏剧改编可以从改编史况、改编方法、改编的时代特征等三个方面来考察其整体面貌,不仅能够呈现小说文本与戏剧改编剧本之间的关系,还能发掘不同的戏剧改编者演绎小说《祝福》的不同观念、方式,以及改编背后的历史、文化、技术等背景,以深入思考如何改编才能更好地阐释、传播、传承文学经典,从而使文学经典具有历久弥新的艺术生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鲁迅小说 《祝福》改编 越剧《祥林嫂》 秦腔《祝福》 曲剧《鲁镇》
下载PDF
中国当代文学中红色基因的赓续——以“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为例
5
作者 杨长胜 《阴山学刊》 2023年第6期46-51,共6页
中国当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并以生动的文学艺术形式赓续着。以“十七年”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蕴含其中的三大红色基因分别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正确的群众路线”,其赓续红色基因的三种主要艺术形式... 中国当代文学蕴含着丰富的红色基因,并以生动的文学艺术形式赓续着。以“十七年”革命战争题材小说为例,蕴含其中的三大红色基因分别是“坚定的理想信念”“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正确的群众路线”,其赓续红色基因的三种主要艺术形式分别是以鲜活的英雄形象承载红色基因、以典型环境为红色基因的传承营造氛围、以情感共鸣助推红色基因的传承。中国当代文学应该在高校课程思政改革中做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和实践者,高校应该充分发挥中国当代文学课程优势,扎实做好红色基因的赓续,让红色基因的赓续成为广大读者特别是青年学生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的有效渠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当代文学 “十七年”战争题材小说 红色基因 赓续
下载PDF
阶级意识的深度透视——以《在城市里》《一年》为例
6
作者 李其澍 董卉川 《哈尔滨学院学报》 2023年第11期90-94,共5页
张天翼在长篇小说《在城市里》《一年》中展现了曾经的既得利益者、现在的既得利益者、渴望成为既得利益者的非既得利益者等不同阶层群体的阶级意识。阶级意识驱使不同的阶层群体展开了或恢复既得利益、或守卫既得利益、或抢占既得利益... 张天翼在长篇小说《在城市里》《一年》中展现了曾经的既得利益者、现在的既得利益者、渴望成为既得利益者的非既得利益者等不同阶层群体的阶级意识。阶级意识驱使不同的阶层群体展开了或恢复既得利益、或守卫既得利益、或抢占既得利益,与利益相关的外在行为。文章通过对人类阶级意识的深度透视,由此实现对社会制度、社会阶层与社会结构的剖析阐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天翼 阶级意识 长篇小说 《在城市里》 《一年》
下载PDF
西西里1例脂蛋白沉积症(Urbach-Wiethe病)患者细胞外基质蛋白1基因(ECM1)的新突变
7
作者 Lupo I. Cefalu A.B. +1 位作者 Bongiorno M.R. 焦婷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皮肤病学分册)》 2006年第2期37-37,共1页
关键词 Background: LIPOID proteinosis (LP) ALSO KNOWN as
下载PDF
西方小说中的瘟疫题材 被引量:7
8
作者 范蕊 仵从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4期88-93,共6页
瘟疫与人类关系密切,不仅影响社会进程还影响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状态。瘟疫是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不少世界名著都以瘟疫为背景,或者直接表现瘟疫。中世纪的瘟疫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出现,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就是以瘟疫为背... 瘟疫与人类关系密切,不仅影响社会进程还影响人们的文化和精神状态。瘟疫是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不少世界名著都以瘟疫为背景,或者直接表现瘟疫。中世纪的瘟疫促进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出现,意大利作家薄伽丘的《十日谈》就是以瘟疫为背景的名著,突出了文艺复兴时期的价值倾向和宗教改革的必然。18世纪启蒙主义文学以客观理性的态度表现世界,英国作家狄福的《大疫年纪事》则突出表达了这一倾向。法国作家吉奥诺的《屋顶上的骑兵》和哥伦比亚作家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则将瘟疫与爱情同置,爱情故事在瘟疫的映衬下显得光彩夺目。法国存在主义作家加缪的《鼠疫》中,瘟疫具有更广泛的象征意义,面对瘟疫的不同选择突出表达了存在主义的哲学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方小说 瘟疫题材 《十日谈》 《大疫年纪事》 《屋顶上的骑兵》 《霍乱时期的爱情》 《鼠疫》
下载PDF
“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的经典化与非经典化 被引量:4
9
作者 刘思谦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1-8,共8页
围绕着如何评价"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已形成了经典化与非经典化这两种不同观点。前者完全认同"红色经典"这一命名,并进而把"文革文学"中的样板戏与《艳阳天》、《金光大道》等经典化,表现出将历史... 围绕着如何评价"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已形成了经典化与非经典化这两种不同观点。前者完全认同"红色经典"这一命名,并进而把"文革文学"中的样板戏与《艳阳天》、《金光大道》等经典化,表现出将历史泛革命化和极端化的革命拜物教;后者不认同"红色经典"这一命名,认为文学经典应该是历代作家的最优秀的作品,是民族和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前人智慧与创造的积累,是属于全人类的精神财富。经典的判断标准只能是全人类共通的人的价值和尊严,人的独立和自由,是全人类共通的人的真善美。"十七年"革命历史长篇小说表现出狭隘的政治功利主义和革命的原教旨化,艺术上唯革命标准是从,充满了宣扬仇恨的语言暴力,叙事模式化,故不能成为文学经典。本文认同后一种观点,并把此文的写作,看做是一种自我精神与自我意识的疗救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革命历史长篇小说 经典化 非经典化
下载PDF
“十七年”小说版本修改的原因考察 被引量:2
10
作者 龚奎林 黄梅 《井冈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1期97-102,共6页
"十七年"小说在经典化过程中历经多次修改,形成一个初版本多个修改本的文艺形态。其修改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中外文艺修改传统的当代影响;二是意识形态、审查制度、传播方式、语言规范、文学成规、政治主体的召... "十七年"小说在经典化过程中历经多次修改,形成一个初版本多个修改本的文艺形态。其修改原因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层面:一是中外文艺修改传统的当代影响;二是意识形态、审查制度、传播方式、语言规范、文学成规、政治主体的召唤、读者的批评等不断变化的外部环境的影响;三是作者自身出于艺术完善的考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小说 修改 原因
下载PDF
“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的自我解构 被引量:1
11
作者 高翔 夏永为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5-138,共4页
"十七年"的东北工业小说记录了那个时代工人对新生活、新环境、新身份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感激,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激情与力量,塑造了置身新型社会隶属关系的工人群像,同时也映现出政治化潜在规范下的集体无意识言说和非科学、... "十七年"的东北工业小说记录了那个时代工人对新生活、新环境、新身份掩饰不住的喜悦与感激,以及由此演化而来的激情与力量,塑造了置身新型社会隶属关系的工人群像,同时也映现出政治化潜在规范下的集体无意识言说和非科学、非理性行为,显示出某种强烈的意图性。当作者在文本中镶嵌意指以套用生活时,这些镶嵌进去的理念由于其抽象性,总是不可避免地与旨在造成小说真实性的文本组织发生矛盾,从而导致小说呈现出一种自我矛盾或缺乏真实性的状况,造成文本的自我解构。正是"十七年"东北工业小说的强烈意图性与艺术规律的碰撞从内部瓦解了这一文艺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东北 工业小说 自我解构
下载PDF
象征中的秩序:知识分子形象及其“成长”——对“十七年”“革命历史题材小说”的再解读 被引量:3
12
作者 孙先科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10-115,共6页
在"革命"之后的政治实践及历史叙述中,知识分子被定位在历史的"中间人"的位置上。文学叙事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部分,在其象征秩序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想象形成了某些"成长"模式。作为政治叙述的一... 在"革命"之后的政治实践及历史叙述中,知识分子被定位在历史的"中间人"的位置上。文学叙事作为意识形态建构的一部分,在其象征秩序中对知识分子形象的塑造、想象形成了某些"成长"模式。作为政治叙述的一个典型符号,知识分子遵循着阶级论的逻辑"成长",而作为人性化叙述的符号载体,他的"成长"又遵从个体的、人格化的逻辑,两重话语的交错、纠缠造成了人物性格的扭曲或文本的内在矛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革命历史题材小说 知识分子 成长
下载PDF
在瞻望黄金世界中迷失现在——读解《洼地上的“战役”》兼及17年文学的“现代性”问题 被引量:4
13
作者 刘保昌 《求是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99-104,共6页
路翎的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是否不恰当地描写了志愿军战士王应洪与朝鲜姑娘金圣姬之间“不该发生的”的爱情 ?17年文学的“现代性”应该以何为标准 ?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切对文学文本的重读与文学史著的改写 ,都具有... 路翎的短篇小说《洼地上的“战役”》是否不恰当地描写了志愿军战士王应洪与朝鲜姑娘金圣姬之间“不该发生的”的爱情 ?17年文学的“现代性”应该以何为标准 ?这是本文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一切对文学文本的重读与文学史著的改写 ,都具有伽达默尔所说的“效果史”特征。半个世纪后的今天 ,重读《洼地上的“战役”》 ,会有一些令人激动也令人伤感的收获 ,由此亦将引发一个关于 17年文学“现代性”问题的深长思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翎小说 17年文学 “现代性”问题
下载PDF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爱情叙事的意识形态分析 被引量:6
14
作者 胡克俭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49-152,共4页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的爱情叙事通过革命的想象性话语完成了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体情感叙事的规训与重构,其在完成新的意识形态塑造之后,也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政治寓言。重新解读十七年小说的爱情叙事,我们会发现无产阶级政治思想作为... 十七年红色经典小说的爱情叙事通过革命的想象性话语完成了新的主流意识形态对个体情感叙事的规训与重构,其在完成新的意识形态塑造之后,也成为政治意识形态的政治寓言。重新解读十七年小说的爱情叙事,我们会发现无产阶级政治思想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绝对理论对十七年文学影响的历史深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文学 红色经典 爱情叙事 意识形态
下载PDF
近二十年文言梦幻小说及相关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桂琴 王立 《齐鲁学刊》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80-83,共4页
文言梦幻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二十年来,许多梦幻小说研究论文在继承传 统研究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古 代文言梦幻小说的研究拓宽了道路... 文言梦幻小说是中国古代文言小说重要的组成部分。近二十年来,许多梦幻小说研究论文在继承传 统研究方式的基础上,不断吸收新的研究成果,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不同立场提出了许多新见解、新观点,为古 代文言梦幻小说的研究拓宽了道路。从文言梦幻小说源头研究、发展研究、文化研究、版本考据研究、艺术理论研 究以及相关专著研究等方面略作总结,可使我们对此课题有一整体性了解,对文言梦幻小说的发展现状有一总体 性把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小说 文言梦幻小说 二十年研究成果 论作综述
下载PDF
从“家”出走和从“国”出走——巴金前期小说创作的动因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李晓红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4-100,共7页
家族小说和革命小说是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中两大主要部分。前者著称于世而历久弥鲜,后者虽一时抢眼却渐渐淹没于时间的流逝。这两类小说创作动机与巴金从"家"出走和从"国"出走有关,都源于当时"国"与"... 家族小说和革命小说是巴金前期小说创作中两大主要部分。前者著称于世而历久弥鲜,后者虽一时抢眼却渐渐淹没于时间的流逝。这两类小说创作动机与巴金从"家"出走和从"国"出走有关,都源于当时"国"与"家"二位一体的专制与黑暗。这是身处传统向现代社会变迁中知识分子都拥有的经历与体验,但同样的控诉和愤怒却结出不同命运的艺术花朵,显示出文学现象的特殊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巴金前期小说 出走 传统 现代
下载PDF
论“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小说的儿童形象嬗变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家勇 《齐鲁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6-160,共5页
实用主义教育观是"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小说儿童形象塑造的理论基础,但这个理论却在此时出现了异变,其对杜威的原点思想做了断章取义式的解读,只强调"实用"二字,只要求儿童小说能够起到"教训"作用。其原... 实用主义教育观是"十七年"时期中国儿童小说儿童形象塑造的理论基础,但这个理论却在此时出现了异变,其对杜威的原点思想做了断章取义式的解读,只强调"实用"二字,只要求儿童小说能够起到"教训"作用。其原因有三:"十七年"时期儿童文学的文艺指导方针即对毛泽东文艺思想的极端解读,百废待兴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对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急需,前苏联儿童文学理论的引入。三者合力,最终致使"十七年"时期的儿童形象只集中表现于两大类:"少先队"和"革命儿童",并呈现出符合时代特征的嬗变轨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中国儿童小说 儿童形象 嬗变
下载PDF
正义战争经典叙事模式的建构——兼论“十七年”战争小说与意识形态关系 被引量:5
18
作者 田文兵 《海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年第3期97-101,共5页
"十七年"战争小说是伴随着新政权的诞生,为确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合法地位而创作的一种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十七年"战争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它是在一个需要规范叙事的年代,合理运用既定的创作原则,从敌我对... "十七年"战争小说是伴随着新政权的诞生,为确立无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合法地位而创作的一种革命战争题材小说。"十七年"战争小说的文学史意义主要在于,它是在一个需要规范叙事的年代,合理运用既定的创作原则,从敌我对立双方四维叙事角度,立体建构了一个典型的正义战争叙事模式,并在集权政治的运作下逐渐经典化为一种战争文化写作范式,不仅影响和规范着十七年其他类型文学,甚至在某些方面开"文革"文学之先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年” 战争小说 正义战争 叙事模式
下载PDF
二○○四年唐传奇小说研究综述 被引量:1
19
作者 梁瑜霞 邹媛 《唐都学刊》 2006年第1期27-29,共3页
韩国学者成润淑在《从〈李娃传〉看唐传奇的典雅性与通俗性》中谈到唐传奇中“反转”情节的运用。雷紫瀚在《〈柳毅传〉的思想观念及其史证价值》一文中,对《柳毅传》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所具有的史证价值作了探讨。作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开... 韩国学者成润淑在《从〈李娃传〉看唐传奇的典雅性与通俗性》中谈到唐传奇中“反转”情节的运用。雷紫瀚在《〈柳毅传〉的思想观念及其史证价值》一文中,对《柳毅传》所体现的思想观念和所具有的史证价值作了探讨。作为中国武侠小说的开端,蕴含于唐代豪侠传奇中的“武”、“侠”观念为后世的武侠小说创作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日本学者冈本不二明的《唐代传奇和树木崇拜——槐树的文化史》一文关注了唐传奇中与槐树有关的充满幻想的故事。另外,李剑国和美籍学者韩瑞亚合作的《亡灵忆往:唐宋传奇的一种历史观照方式》一文主要就唐传奇的一些作品中以亡灵这一独特主体来追忆往事的叙事方式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04年 唐传奇 小说 综述
下载PDF
范小青的“牛年变法”——论长篇新作《战争合唱团》 被引量:2
20
作者 栾梅健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66-173,共8页
《战争合唱团》是当代著名作家范小青在《大家》2021年第1期上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作者在自由状态下大胆尝试与创新的长篇新作。在艺术上,它突破了作者以往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杂糅进某些现代主义手法的写作特色,试图采用一种... 《战争合唱团》是当代著名作家范小青在《大家》2021年第1期上发表的一部长篇小说。这是一部作者在自由状态下大胆尝试与创新的长篇新作。在艺术上,它突破了作者以往在现实主义的基础上杂糅进某些现代主义手法的写作特色,试图采用一种寓言体或者说玄幻体的描写方法。在思想内容上,它在一种悬置、虚化的背景下深入地拷问人性,直面生活的本相。其艺术创新与思想深度,显示出它在范小青创作道路上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范小青 《战争合唱团》 寓言小说 自由状态 “牛年变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