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9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ock Music and the Counterculture Movement
1
作者 谭殷 《海外英语》 2017年第12期171-172,共2页
In the 1960 s, America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with recession in economy and increasingly bad social problem. Besides,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women rights movement have been led by black people and wome... In the 1960 s, America has entered a new historical period with recession in economy and increasingly bad social problem. Besides, Civil Rights Movement and women rights movement have been led by black people and women for equal rights.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se movements, the counter-cultural movement came into being, and the movement which represented a significant period in post-war youth cultural history was caused by the impending readjustment of social structure during the transition from industrial to post-industrial society in the 1960 s. American white middle class youth were disillusioned with the way their parent culture controlled the society and had no desire to become caught up in the machinery of social power themselves.The counter-cultural constituted a direct attack on the part of white middle class youth against the dominant ideological machinery set in place and maintained by its parent culture, and its influence has been maintained to the modern times. Except for the liberation of sex and drug, the most important symbol of the counter-culture is rock music. There is a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unter-cultural movement and rock music. During the mid to late 1960 s rock music became a centrally significant medium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a range of social-political issues in counter-cultural movement. The period from the mid-1960 s to the early 1970 s represented the first time that popular music, a mass cultural form, had become a centrally significant medium for the dissemination of a range of sociopolitical issues, from US involvement in the Vietnam war to the Civil Rights Movements, to the rejection of western political and cultural ideology. As Eyerman and Jamison^([1])point out:‘Movement ideas, images,and feelings were disseminated in and through popular music and, at the same time, the movements of the times influenced developments, in both form and content, in popular musi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nter-cultural movement rock music DISSEMINATION Sociopolitical issues
下载PDF
大红山铁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岩移发展规律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张玮 杨天鸿 +1 位作者 侯俊旭 马凯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2-238,共7页
地下开采产生的地表移动会影响邻近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以大红山铁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为例,采用微震、地表开裂观测等多种方法进行岩移监测和数据分析,探究了地下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与地表开裂规律。首先,对历史监测数据进行了整... 地下开采产生的地表移动会影响邻近露天采场边坡的稳定性。以大红山铁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为例,采用微震、地表开裂观测等多种方法进行岩移监测和数据分析,探究了地下开采引起的岩体移动与地表开裂规律。首先,对历史监测数据进行了整理和分析,包括地表塌陷和裂缝的发育情况。其次,针对地下开采过程中的围岩变形特点,开展微震数据分析,获取了岩体损伤破坏信息。同时,结合矿山地质资料,统计数据得出了陷落角的变化范围。结果表明:大红山铁矿露天—地下联合开采,岩体移动发展阶段可划分为:冒落及地表贯通的岩移阶段、陷落区充分发展的岩移阶段、F2断层影响的陷落角非对称发育阶段、废石充填与深部开采下的岩移阶段。西北部陷落角发育范围为75°~81°、东南部陷落角发育范围为65°~82°。研究可为类似地质及工程条件矿山岩移发展规律分析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红山铁矿 露天—地下联合开采 岩体移动 陷落角
下载PDF
基于非线性弹性地基梁的地下矿山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研究
3
作者 何祥锐 邱贤阳 +4 位作者 史秀志 李小元 支伟 刘军 王远来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640-653,共14页
为了研究地下金属矿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以盘龙铅锌矿采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非线性弹性地基梁力学模型,开展了不同采场结构参数、顶板厚度、原岩应力及充填体配比对于覆岩移动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5个因素对于覆岩移动的影响从强到弱... 为了研究地下金属矿充填开采覆岩移动规律,以盘龙铅锌矿采场作为研究对象,建立非线性弹性地基梁力学模型,开展了不同采场结构参数、顶板厚度、原岩应力及充填体配比对于覆岩移动的影响研究。研究发现5个因素对于覆岩移动的影响从强到弱依次为充填体配比、采场结构参数、顶板厚度、原岩应力,提高充填体配比是控制覆岩位移的关键。通过采用Flac3D数值模拟方法计算不同充填体配比下覆岩移动值,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与力学理论计算结果进行对比,二者差异率在3%~9%之间,从而验证了力学模型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地下矿山充填开采覆岩沉降控制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工业试验。研究成果可为类似矿山进行岩层控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弹性地基梁 数值模拟 岩层移动控制 充填开采 覆岩移动规律 位移监测
下载PDF
峡谷区公路桥隧衔接段危岩运动模拟及轻量化防护预警体系探讨
4
作者 孙耀明 彭李 +5 位作者 廖志鹏 黎鸣明 袁兵 杨斯亮 许浒 周小军 《公路交通技术》 2024年第3期98-109,117,共13页
深切峡谷区公路桥隧衔接段危岩落石极为普遍,具有高陡、面广量大、致灾随机性强等特点,存在识别难、绕避难、防治难、养护难等诸多工程难题,使得现有防护措施面临巨大挑战。以巫溪隧道出口危岩为例,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山体... 深切峡谷区公路桥隧衔接段危岩落石极为普遍,具有高陡、面广量大、致灾随机性强等特点,存在识别难、绕避难、防治难、养护难等诸多工程难题,使得现有防护措施面临巨大挑战。以巫溪隧道出口危岩为例,采用无人机倾斜摄影测量技术建立山体高精度三维模型,快速准确识别危岩及其分布,利用RockFall及CRSP-3D软件模拟落石运动特征。结果表明:1)落石以自由飞落、滚动、弹跳为主;2)无防护工况下落石最大弹跳高度大于70 m,最大冲击能量9000 kJ,主被动防护工况下,仍有10%的高位落石破网而出;3)LS-DYNA模拟显示,冲击作用下柔性棚洞可拦截破网落石,棚洞各构件处于弹性状态,但拱架基础在低能落石冲击下易破坏。基于此,提出深切峡谷区桥隧衔接段突发型及渐进型危岩落石全寿命周期轻量化预警防护体系,以实现“高能易修、中能无害、低能零损”的防护预警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切峡谷区 危岩 运动模拟 柔性棚洞 轻量化防护预警体系
下载PDF
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覆岩破坏规律及“两带”发育高度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文才 吴周康 +3 位作者 李龙龙 王鹏 高小雷 杨少晨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60-167,共8页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下覆岩破坏规律与“两带”发育高度,预防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由导水漏风通道引起的工作面顶板漏水、采空区自燃等各种安全事故,以鄂尔多斯市某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井下窥视法和数值模拟对近距离煤层开采后覆岩破... 为研究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下覆岩破坏规律与“两带”发育高度,预防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由导水漏风通道引起的工作面顶板漏水、采空区自燃等各种安全事故,以鄂尔多斯市某煤矿为工程背景,采用井下窥视法和数值模拟对近距离煤层开采后覆岩破坏规律以及“两带”发育高度进行分析,揭示了规律形成的原因。研究结果表明:在近距离煤层重复采动影响下,“两带”发育高度远超过上煤层开采,下煤层推进80 m时裂隙带最大发育高度为88 m,与地表贯通形成导水漏风通道;初次采动与重复采动时的裂采比分别为19.33、29.33;裂隙带的发育呈台阶式上升,阶段间的变化表现为激跳形式;覆岩的破坏表现为“拱形→帽形→马鞍形→外O内蝶形”;数值模拟及拟合公式所预测的“两带”发育高度与实测值之间误差率为1%左右,验证了预测的准确性,可为相似工作面的开采以及相似工程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距离煤层 岩移规律 “两带”发育高度 井下窥视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含水溶洞对采煤工作面覆岩移动的影响规律
6
作者 张智超 姜志忠 +2 位作者 吴桂义 刘榆 莫加斌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5783-5789,共7页
含水溶洞的存在使得煤层覆岩移动规律具有特殊性。为了研究含水溶洞对煤层覆岩移动的影响,以贵州松南煤矿作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 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溶洞有无含水作用下煤层覆岩移动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含水... 含水溶洞的存在使得煤层覆岩移动规律具有特殊性。为了研究含水溶洞对煤层覆岩移动的影响,以贵州松南煤矿作为工程背景,利用FLAC 3D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分析溶洞有无含水作用下煤层覆岩移动规律。研究发现:随着采煤工作面的推进,含水溶洞围岩裂隙和煤层顶板裂隙不断扩展,当工作面推进至与溶洞水平距离小于10 m时,溶洞围岩裂隙和顶板裂隙贯通,形成导水裂隙;含水溶洞煤层开采情况下,溶洞围岩变形下沉量相较于无水情况增加了37.24%,随着推进距离的增加,溶洞靠近采空区侧底角出现明显的下沉现象,溶洞右帮出现向内挤压现象,溶洞围岩和煤层顶板应力集中区和破坏区逐渐贯通;相比于无水情况,覆岩运移在含水条件下得到加强,其中最大曲率增大了0.88 mm/m^(2)、最大水平变形增大了1.81 mm/m。建议该矿采煤工作面与溶洞水平距离需大于1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溶洞 覆岩移动 数值模拟 流固耦合 裂隙演化
下载PDF
营盘壕煤矿深部多煤层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及最优错距研究
7
作者 张国建 付连龙 +5 位作者 郭广礼 卫伟 高鑫 李怀展 郭庆彪 杨向升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5-50,共16页
鄂尔多斯东胜煤田为侏罗系含煤地层,诸多深部矿区2-2煤层和3-1煤层全区可采,并且煤层间距较小。以营盘壕煤矿为地质原型,通过FLAC3D和UDEC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研究区域数值模型,围绕2-2煤层和3-1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及应力场演化规... 鄂尔多斯东胜煤田为侏罗系含煤地层,诸多深部矿区2-2煤层和3-1煤层全区可采,并且煤层间距较小。以营盘壕煤矿为地质原型,通过FLAC3D和UDEC数值模拟软件构建研究区域数值模型,围绕2-2煤层和3-1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变形及应力场演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煤层重复采动将引起沉陷盆地中心投影向下煤层采空区方向移动,进而逼近煤层初采中心投影,并最终越过之;两煤层连续开采后,地表最大下沉值小于两煤层单独开采最大下沉值之和,煤层复采下沉系数小于初采下沉系数;煤柱错距与地表移动参数关联密切,错距系数与地表下沉系数、水平移动系数和主要影响角正切分别呈对数正态函数、凹抛物线和凸抛物线函数关系,并且与宽深比作为共同因子对煤层初采及复采表征参数的比值产生耦合影响;另外,同时随着错距的增大,地表沉陷盆地范围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发展,水平移动近盆地等值线由椭圆形向梭子形演化;综合卸压错距经验公式、地表损伤程度及煤柱卸压效果确定的研究区域多煤层开采最优错距为3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地表变形 巨厚弱胶结覆岩 深部开采 错距开采 地表移动 煤柱卸压
下载PDF
上行开采煤层减损的工作面合理布设位置研究
8
作者 侯树宏 马永生 +3 位作者 朱明鎏 王思雨 柴敬 韩志成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8期104-109,共6页
以枣泉煤矿五分区1煤的上行开采问题为背景,为了达到1煤的减损目的,借鉴协调减损开采的思想,采用相似模拟、数值计算的研究方法,确定了沿煤层倾向先期开采煤层工作面之间的相对布设位置和范围。采用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曲率、水平变... 以枣泉煤矿五分区1煤的上行开采问题为背景,为了达到1煤的减损目的,借鉴协调减损开采的思想,采用相似模拟、数值计算的研究方法,确定了沿煤层倾向先期开采煤层工作面之间的相对布设位置和范围。采用下沉、水平移动、倾斜、曲率、水平变形5个指标,对1煤的移动变形程度和均匀性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当工作面在合理布设范围之内时,可以促使遗留煤柱位置处1煤进一步充分下沉,移动变形指标均达到该地质采矿条件的最均匀程度,可以有效抵消由于遗留煤柱影响而引起的待上行开采煤层的变形不均问题,使多次采动成为上行开采的有利条件,达到1煤的减损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行开采 协调开采 相似模拟 覆岩移动变形控制 VORONOI离散法
下载PDF
露天转地下挂帮矿崩落法开采边坡安全防控技术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宫长亮 孙哲申 +3 位作者 许译心 李昱衡 任海龙 范晓明 《现代矿业》 CAS 202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崩落法开采挂帮矿,会引起边坡的岩移和陷落,威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以大孤山铁矿为工程背景,分析边坡岩移机理,得出挂帮矿持续冒落跨度为临界冒落跨度的1.25~1.65倍,第一分段进路布置在矿体厚度大于3.3l的位置,能够保... 露天转地下过渡期崩落法开采挂帮矿,会引起边坡的岩移和陷落,威胁露天矿的安全生产。以大孤山铁矿为工程背景,分析边坡岩移机理,得出挂帮矿持续冒落跨度为临界冒落跨度的1.25~1.65倍,第一分段进路布置在矿体厚度大于3.3l的位置,能够保证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陷落散体所需的回采体积,得出回采体积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减小,后又随着保安矿柱宽度的增加而增大,当保安矿柱的宽度为88.45 m时,所需回采体积最小。采用散体滑落试验,得出了防护坝设置在露天坑底的上一个台阶,保证了露天开采的安全。研究成果能够实现大孤山铁矿露天转地下过渡期的产能衔接和安全生产,对于矿山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转地下 挂帮矿开采 岩移控制 陷落散体 防护坝
下载PDF
基于离散元法的反倾边坡动力破坏模式及分区研究
10
作者 谌永刚 汤华 秦雨樵 《河南城建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4-71,95,共9页
在地震作用下,一旦诱发反倾路堑边坡的失稳破坏,将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研究反倾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利用UDEC离散元软件模拟了Scavia反倾边坡模型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过程,分析了块体的运动模式。结果表明:... 在地震作用下,一旦诱发反倾路堑边坡的失稳破坏,将对高速公路的安全运行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为研究反倾边坡的动力响应特征,利用UDEC离散元软件模拟了Scavia反倾边坡模型在双向地震作用下的位移过程,分析了块体的运动模式。结果表明:在双向地震作用下,反倾边坡各岩块从稳定状态到滑出坡体的运动状态是相互转换的,靠近坡体后缘岩块运动状态的相互转换更为剧烈;根据块体的运动状态,可以分为3个区域,其中位于坡体前端的岩块主要经历“滑动—倾倒—滑动-倾倒”的状态变化,坡体中部则在滑动-倾倒与滑动状态之间相互转换,且转换速度慢,而坡体后缘岩块运动模式为“滑动—倾倒—滑动-倾倒—滑动”状态,其中滑动-倾倒状态到滑动状态相互转换,且转换速度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作用 反倾边坡 离散元数值模拟 岩块运动模式
下载PDF
高强度重复开采覆岩与地表移动机理
11
作者 张传宝 蔡来良 +3 位作者 王巍 柴华彬 邹友峰 张文志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73-180,共8页
为了给神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生态修复和“三下”开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实测方式为基础,深入研究了高强度重复开采地表移动特征和机理。分别对老采空区下开采、工作面隔离煤柱下开采、跨老采空区和隔离煤柱下开采这3种工况布设地... 为了给神东等大型煤炭生产基地生态修复和“三下”开采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以实测方式为基础,深入研究了高强度重复开采地表移动特征和机理。分别对老采空区下开采、工作面隔离煤柱下开采、跨老采空区和隔离煤柱下开采这3种工况布设地表移动观测线,开展快速密集监测,采集了丰富的地表移动数据。结合井下推进过程,通过数据分析,获得了不同时期下沉和水平移动值,绘制了地表移动曲线时序图。研究表明:隔离煤柱对地表下沉的发展过程具有阻碍性、带动性和活化性等特征,水平移动方向对井下推进方向具有追随性等现象。据此建立了高强度重复采动条件下形成的块体岩层结构模型,分析了块状岩体在井下推进过程中平衡—旋转平移—再平衡的运动过程,揭示了地表移动实测曲线形态背后的岩层移动机理。研究成果可为该矿区或类似矿区开采沉陷预计模型建立和生态环境修复治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采沉陷 重复开采 煤柱 地表移动特征 块体岩层结构
下载PDF
考虑采空区压实度的端面顶板稳定性数值模拟 被引量:2
12
作者 许广辉 张杨 +1 位作者 李鹤鹤 宋高峰 《陕西煤炭》 2024年第3期17-20,52,共5页
为研究不同采空区压实度条件下端面顶板稳定性,通过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高刚度和低刚度2个采空区数值模型,研究端面顶板下沉规律、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端面顶板塑性区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空区刚度为250 MPa时,开采前后直接顶下沉... 为研究不同采空区压实度条件下端面顶板稳定性,通过PHASE 2D有限元软件建立高刚度和低刚度2个采空区数值模型,研究端面顶板下沉规律、支承压力分布特征及端面顶板塑性区演化。研究结果表明,当采空区刚度为250 MPa时,开采前后直接顶下沉量最大值分别为90 mm和109 mm;当采空区刚度为600 MPa时,开采前后直接顶下沉量最大值分别为43 mm和74 mm;当采空区刚度由250 MPa增大至600 MPa时,工作面支承压力峰值由7.3 MPa降低为6.8 MPa;增大采空区刚度后,工作面端面顶板塑性区范围降低了44.3%。因此,有效提高采空区刚度能提高端面顶板稳定性,从而降低端面冒顶发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面冒顶 采空区 数值模拟 支承压力 覆岩移动
下载PDF
An estimation model for the fragmentation properties of brittle rock block due to the impacts against an obstruction 被引量:3
13
作者 HOU Tian-xing XU Qiang +2 位作者 XIE Hong-qiang XU Nu-wen ZHOU Jia-wen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SCIE CSCD 2017年第6期1161-1173,共13页
Mountain hazards with large masses of rock blocks in motion – such as rock falls, avalanches and landslides – threaten human lives and structures. Dynamic fragment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during the movement pro... Mountain hazards with large masses of rock blocks in motion – such as rock falls, avalanches and landslides – threaten human lives and structures. Dynamic fragmentation is a common phenomenon during the movement process of rock blocks in rock avalanche, due to the high velocity and impacts against obstructions. In view of the energy consumption theory for brittle rock fragmentation proposed by Bond, which relates energy to size reduction, a theoretical model is proposed to estimate the average fragment size for a moving rock block when it impacts against an obstruction. Then, different forms of motion are studied, with various drop heights and slope angles for the moving rock block. The calculated results reveal that the average fragment size decreases as the drop height increases, whether for free-fall or for a sliding or rolling rock block, and the decline in size is rapid for low heights and slow for increasing heights in the corresponding curves. Moreover, the average fragment size also decreases as the slope angle increases for a slidingrock block. In addition, a rolling rock block has a higher degree of fragmentation than a sliding rock block, even for the same slope angle and block volume. Finally, to compare with others' results, the approximate number of fragments is estimated for each calculated example, an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odel is applicable to a relatively isotropic moving rock bloc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ck block rock fragmentation rock movement process Crushing work ratio Average fragment size
下载PDF
基于InSAR数据的山沟地貌地表岩移特征研究
14
作者 辛楚冰 师皓宇 +2 位作者 张金彪 杨长益 杨健男 《华北科技学院学报》 2024年第4期111-117,共7页
因煤矿开采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对附近居民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矿区地表沉降数据的获取对矿井生产布置至关重要。通过哨兵一号卫星获取覆盖平舒煤业15302工作面的30景影像,使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得了近2年的... 因煤矿开采而引起的地表沉降对附近居民生活具有较大的影响,矿区地表沉降数据的获取对矿井生产布置至关重要。通过哨兵一号卫星获取覆盖平舒煤业15302工作面的30景影像,使用短基线集干涉测量技术对矿区地表沉降进行监测,获得了近2年的监测数据,计算了地表岩移主要参数,经计算可知:工作面走向方向的沉降量随时间不断增大,矿区整体平均沉降速率大于-30 mm/a,最大沉降速率为-108.87 mm/a,最大曲率为-0.1234 mm/m^(2),岩石移动角为78.2°。结果表明,该区域的地表倾斜与曲率均在允许值范围内,15302工作面的开采周边环境影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BAS-InSAR技术 地表沉降 形变监测 特征分析 地表岩石移动
下载PDF
基于爆破位移监测的矿石损失及贫化控制研究
15
作者 谢烽 黄磊 +3 位作者 张书鹏 刘玉龙 张怀峰 杨威 《爆破》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4-110,共7页
为了降低矿石的损失和贫化,湖山矿引入了爆破运动检测系统(BMM),并在炮孔直径为177 mm,台阶高度为7.5 m的3个生产区块中进行了试验。现场试验时,在各试验区块分别布置6、8、5个监测孔,并在各监测孔分别放置2个位移监测球,埋置深度为3.5 ... 为了降低矿石的损失和贫化,湖山矿引入了爆破运动检测系统(BMM),并在炮孔直径为177 mm,台阶高度为7.5 m的3个生产区块中进行了试验。现场试验时,在各试验区块分别布置6、8、5个监测孔,并在各监测孔分别放置2个位移监测球,埋置深度为3.5 m、9 m,来记录爆破后岩体的垂直和水平移动。试验结果显示:爆破导致矿石的移动可以被BMM系统检测到,三个试验区块上部矿体的平均水平位移分别为6.55 m、6.97 m和9.24 m;下部矿体的平均水平位移分别为3.2 m、3.9 m和4.0 m;上部矿体平均垂直位移分别为4.1 m、2.0 m和3.2 m;底部矿体平均垂直位移分别为0.72 m、0.98 m、0.84 m。爆破时矿体总是倾向于向阻力最小的方向移动。无论是水平位移还是垂直位移,上部矿体的位移总是大于下部矿体;除水平位移导致的矿岩边界变化外,垂直位移对矿石的损失和贫化也有很大影响,底部矿体也可能移动至中部或上部,反之亦然。露天矿山爆区往往由多种岩石构成,根据地质信息完成爆破设计后,爆后矿体的水平位移和垂直位移均是导致矿石品位降低的主要原因。采用BMM系统监测得到的爆后矿岩边界指导挖运作业后,矿石平均贫化率降低了1.2%,平均损失率降低了1.5%,在湖山铀矿全寿期内可以累积创造超过1000万人民币的经济效益。该技术可准确界定爆后矿岩边界,根据准确的爆后矿岩体边界指导挖运作业是降低露天矿山矿石贫化率、损失率、减少矿石品位分类错误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准确控制矿石品位以实现资源回收和经济效益双重目标的技术保障,在提高湖山矿爆破精细化水平的同时,也可为国内外同类矿山爆破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爆炸力学 矿岩移动 矿石损失 矿石贫化 爆破移动监测
下载PDF
“三下”采煤下某煤矿E2307工作面地表岩移规律研究
16
作者 史凌亚 彭东东 张欢 《煤炭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4-18,共5页
为系统掌握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机理,某煤矿于2018年初建立了E2307综放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站,结合工作面具体概况,在对现场进行实地观测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求取了某煤矿特定地质采矿条件下的... 为系统掌握综放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和机理,某煤矿于2018年初建立了E2307综放工作面地表岩移观测站,结合工作面具体概况,在对现场进行实地观测和资料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理论分析、数值模拟计算,求取了某煤矿特定地质采矿条件下的岩移参数和岩移角值,揭示了该矿厚松散层综采放顶煤条件下地表沉陷变形规律,为某煤矿今后开展村庄下、水体下、铁路下、公路下采煤以及合理留设保护煤柱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丰富了我国“三下”采煤关于综放开采沉陷领域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下”采煤 地表岩移 地表沉陷 数值模拟 岩移参数 岩移角值
下载PDF
顺序开采工作面小煤柱巷道布置方法研究
17
作者 毕慧杰 莫云龙 《煤矿安全》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45-153,共9页
为减小顺序开采条件下小煤柱巷道布置面临的相邻工作面回采扰动及采空区覆岩运动影响,以巴彦高勒煤矿为例,提出1种“窄煤柱反掘+宽煤柱正掘”的小煤柱巷道布置方式,并分3个阶段分析了巷道布置的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地表岩移观测分析... 为减小顺序开采条件下小煤柱巷道布置面临的相邻工作面回采扰动及采空区覆岩运动影响,以巴彦高勒煤矿为例,提出1种“窄煤柱反掘+宽煤柱正掘”的小煤柱巷道布置方式,并分3个阶段分析了巷道布置的过程及相关影响因素;通过地表岩移观测分析,得出了采空区覆岩运动特征及稳沉距离。结果表明:盘区内工作面开采顺序的不同导致采空区覆岩运动特征存在差异性;采空区稳沉距离约为900~1000 m;23104工作面回风巷布置过程中严格遵循反掘巷道滞后采空区的稳沉距离和正掘巷道长度的设置要求,完成了巷道的合理布置,保证了工作面平稳接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顺序开采 小煤柱巷道布置 窄煤柱反掘 宽煤柱正掘 覆岩运动 稳沉距离
下载PDF
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安全隔离层厚度研究
18
作者 何环莎 王旭 +3 位作者 刘畅 赵亮 吕冠颖 吴翔伟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76-183,共8页
地下矿山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是矿山行业维持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趋势,为保障某大型地下矿山崩落法转充填法安全开采的有序衔接,本文对该矿安全隔离层厚度及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计算与分析。首先,通过荷载传递线交汇法、结构... 地下矿山崩落法转充填法开采是矿山行业维持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趋势,为保障某大型地下矿山崩落法转充填法安全开采的有序衔接,本文对该矿安全隔离层厚度及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计算与分析。首先,通过荷载传递线交汇法、结构力学简化梁法、普氏拱理论计算了隔离层厚度,厚度分别为19.5 m、20.1 m和22.7 m;其次,建立三维精细化矿体开采模型,设计崩落法转充填法安全隔离层15 m、20 m、25 m三种厚度方案进行对比,采用有限差分计算软件FLAC^(3D)对矿体崩落法分层开采、充填法首采中段开挖进行了全过程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安全隔离层厚度20 m时,最大沉降变形值为21 cm,最小主应力为压应力0.05 MPa,隔离层岩体未出现受拉破坏,产生的塑性破坏区域零散分布,影响范围有限。综合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最终确定矿山安全隔离层厚度应不小于20 m。矿体留设安全隔离层可有效降低崩落法开采和充填法开采区域的相互影响,保证深部矿体充填法开采的安全进行,研究方法和结果可为相似条件矿山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崩落法转充填法 安全隔离层厚度 数值模拟 岩层移动 稳定性分析
下载PDF
上后牙区微种植钉支抗改善露龈笑的回顾性研究
19
作者 周迎 许雅芬 +3 位作者 罗芬 胡智勇 杨瑞婷 张洁 《口腔疾病防治》 2024年第6期428-435,共8页
目的分析上后牙区植入微种植钉支抗对露龈笑患者唇齿软硬组织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使用上颌后牙区高位植入微种植钉治疗前突伴露龈笑的年轻女性患者30例进行回顾... 目的分析上后牙区植入微种植钉支抗对露龈笑患者唇齿软硬组织的改善效果,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本研究已通过单位伦理委员会审查批准,并获得患者知情同意。对使用上颌后牙区高位植入微种植钉治疗前突伴露龈笑的年轻女性患者30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其中种植钉植入于上颌第一、二前磨牙根间的患者18例(A组),种植钉位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且术中配合使用摇椅弓患者12例(B组),治疗前、后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并测量两组术前、术后上中切牙切端至上唇下点距离(U1⁃Stms)、上中切牙切端至腭平面垂直距离(U1⁃PP)、牙槽缘点至腭平面垂直距离(Spr⁃PP)、上中切牙切端至牙槽缘点距离(U1⁃Spr)、上颌第一磨牙近中颊尖点至腭平面垂直距离(U6⁃PP)等相关指标,拍摄微笑照片测量微笑时上前牙区软硬组织暴露量及最大露龈量。结果两组患者矫治后唇齿关系均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U1⁃Stms平均减小2.6 mm,U1⁃PP平均减小2.4 mm,Spr⁃PP平均减小1.4 mm,U1⁃Spr平均减小0.9 mm;B组U1⁃Stms平均减小2.3 mm,U1⁃PP平均减小1.6 mm,Spr⁃PP平均减小1.4 mm,U1⁃Spr平均减小0.2 mm;两组治疗前后U6⁃PP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ΔU1⁃PP、ΔU1⁃Spr大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ΔU1⁃Stms、ΔSpr⁃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微笑时上前牙区软硬组织暴露量、最大露龈量均减小,A组治疗后上前牙区软硬组织暴露量平均降低至治疗前的70.19%,最大露龈量平均减少至治疗前的24.12%,B组治疗后上前牙区软硬组织暴露量平均降低至术前的76.12%,最大露龈量平均减少至治疗前的31.88%。两组之间的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前突伴露龈笑患者,微种植钉植入于上颌前磨牙根间可有效压低内收前牙改善唇齿关系,从而减少微笑露龈量,微种植钉植入于上颌第二前磨牙与第一磨牙根间配合使用摇椅弓亦可取得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龈笑 凸面型 微种植钉 摇椅弓 压低移动 直丝弓 唇齿关系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新阳煤矿三、四采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研究
20
作者 孙述海 王文斌 +3 位作者 齐树明 姜佃卿 孙玥 岳伟佳 《资源信息与工程》 2024年第4期59-63,共5页
为了研究新阳煤矿三、四采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三采区(3103-3105工作面)、四采区(4701E工作面)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参数确定等方法对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情况进行研究,得出新阳煤矿三、四采区地表移动变形... 为了研究新阳煤矿三、四采区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在三采区(3103-3105工作面)、四采区(4701E工作面)建立了地表移动观测站,采用现场实测、理论分析、参数确定等方法对开采引起的地表移动情况进行研究,得出新阳煤矿三、四采区地表移动变形特征和概率积分预计参数,为地表建(构)筑物保护提供一定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移动 概率积分法 岩移参数 变形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