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2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based dose escalation on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 for locally advanced distal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被引量:1
1
作者 Ming Zeng Fernando N Aguila +4 位作者 Taral Patel Mark Knapp XueQiang Zhu XiLin Chen Phillip D Price 《World Journal of Gastrointestinal Oncology》 SCIE CAS 2016年第5期474-480,共7页
AIM:To evaluate impact of radiation therapy dose escalation through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IMRT-SIB).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fou... AIM:To evaluate impact of radiation therapy dose escalation through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with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IMRT-SIB).METHODS: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four-dimensional-based IMRT-SIBbased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protocol.During the concurrent chemoradiation therapy,radiation therapy was through IMRT-SIB delivered in 28 consecutive daily fractions with total radiation doses of 56 Gy to tumor and 5040 Gy dose-painted to clinical tumor volume,with a regimen at the discretion of the treating medical oncologist.This was followed by surgical tumor resection.We analyzed pathological completion response(p CR) rates its relationship with overall survival and event-freesurvival.RESULTS:Seventeen patients underwent dose escalation with the IMRT-SIB protocol between 2007 and 2014 and their records were available for analysis.Among the IMRT-SIB-treated patients,the toxicity appeared mild,the most common side effects were grade 1-3 esophagitis(46%) and pneumonitis(11.7%).There were no cardiac events.The Ro resection rate was 94%(n = 16),the p CR rate was 47%(n = 8),and th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was zero.There was one mediastinal failure found,one patient had local failure at the anastomosis site,and the majority of failures were distant in the lung or bone.The 3-year diseasefree survival and overall survival rates were 41%(n = 7) and 53%(n = 9),respectively.CONCLUSION:The dose escalation through IMRT-SIB in the chemoradiation regimen seems responsible for down-staging the distal esophageal with well-tolerated complic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nsity 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ESOPHAGEAL ADENOCARCINOMA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boost NEOADJUVANT CHEMOradiation Dose ESCALATION Resection rate
下载PDF
Comparison of efficacy and safety between late-course and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for cervical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被引量:1
2
作者 Yi Cheng Nan Huang +3 位作者 Jing Zhao Jianhua Wang Chen Gong Kai Qin 《Oncology and Translational Medicine》 2019年第1期25-29,共5页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ate-course and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for cervical cancer complicated... Objective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efficacy and safety of late-course and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 for cervical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Methods Sixt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who were admitted to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3 to January 2015 were enrolled.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he late-course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 and the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 with 30 cases included in each group, respectively. All patients were concurrently treated with cisplatin.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outcome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remission rate of symptoms in the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late-course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P < 0.05). The follow-up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overall survival time, 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tim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time of patients in the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nger than those in the late-course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P < 0.05). The recurrent rate of lymph nodes in the radiation field in the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P < 0.05) than in the late-course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incidence of cervical and vaginal recurrence and distant metastasis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The radiation doses of Dmax in the small intestine, D1 cc(the minimum dose to the 1 cc receiving the highest dose) in the bladder, and Dmax in the rectum in the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 < 0.05) than in the late-course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intestinal D2 cc(the minimum dose to the 2 cc receiving the highest dos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 0.05). The incidence of bone marrow suppression in the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P < 0.05) than in the late-course dose-increasing IMRT group.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MRT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cancer patients complicated with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can significantly control tumor progression, improve the long-term survival time, and postpone distant metastasis time with high saf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imultaneous integrated dose-increasing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late-course dose-increasing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 cervical cancer COMPLICATED with pelvic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inical efficacy safety
下载PDF
非共面容积调强和非共面固定野调强在脑转移瘤脑海马体保护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同步推量的剂量学研究
3
作者 曾华驱 陈宗友 +2 位作者 汤树奎 温尊北 吴齐兵 《中国医学装备》 2024年第12期25-31,共7页
目的:探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和非共面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脑转移瘤海马保护全脑放射治疗(HA-WBRT)联合同步推量(SIB)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6月至2023... 目的:探讨Monaco治疗计划系统非共面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和非共面固定野调强放射治疗(IMRT)在脑转移瘤海马保护全脑放射治疗(HA-WBRT)联合同步推量(SIB)的剂量学差异,为临床提供切实可行的治疗方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2年6月至2023年10月在高州市人民医院接受放射治疗的22例脑转移瘤患者病历资料,每例患者均采用HA-WBRT联合SIB(HA-WBRT+SIB)的非共面VMAT和非共面IMRT两种放射治疗计划,在满足靶区处方剂量要求的情况下比较两种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剂量分布、计划的机器跳数和治疗前计划验证。结果:两种计划的计划肿瘤靶区(PGTV)的50、55 Gy剂量覆盖的体积(V_(50)、V_(55))、最大剂量(D_(max))、异质性指数(HI)和适形性指数(C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全脑计划靶区(PTV-brain-SIB)的98%体积覆盖的剂量(D98%),IMRT与VMA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VMAT计划可显著提高PTV-brain-SIB的30 Gy剂量覆盖的体积(V30)、降低HI值和提高CI值,与IMRT计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366、3.289、-8.343,P<0.05)。VMAT计划左眼和右眼的D_(max)显著低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784、5.351,P<0.05);VMAT计划右内耳的D_(max)高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848,P<0.05)。VMAT会显著增加左、右脑海马的D_(100%)高于IMRT计划,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564、-6.578,P<0.05)。IMRT计划的机器跳数为(1174±168)MU,显著低于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49,P<0.05);VMAT计划治疗时间为(294.1±16.4)s,少于IMR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0,P<0.05)。在γ分析3%/2 mm和2%/2 mm标准下,IMRT计划的γ通过率分别为(99.1±0.6)%和(97.6±1.0)%,显著高于VMAT计划,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33、5.780,P<0.05)。结论:基于Monaco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非共面VMAT和非共面固定野IMRT两种治疗计划对脑转移瘤患者的海马保护全脑放射治疗联合同步推量照射均可产生临床可接受的结果。VMAT相对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更有优势,治疗效率更高,而IMRT可以更好地保护海马和降低机器跳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马保护 脑转移瘤 同步推量(SIB) 全脑放射治疗(WBRT) 容积旋转调强治疗(VMAT) 调强放射治疗(IMRT)
下载PDF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符诗薇 金伟伟 余定玥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1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 目的:探讨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3年4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00例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给予紫杉醇联合顺铂化疗,对照组采用常规调强放疗(C-IMRT),观察组采用SIB-IMRT。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肿瘤指标、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细胞角蛋白19片段(CYFRA21-1)、鳞状细胞癌抗原(SCC)、癌胚抗原(CEA)水平均降低,观察组CYFRA21-1、SCC、CEA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D3^(+)、CD4^(+)、CD4^(+)/CD8^(+)均降低,CD8^(+)均升高,但观察组CD3^(+)、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CD8^(+)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气管炎、骨髓抑制、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IBIM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的效果更好,不仅能够降低血清肿瘤指标的表达,减轻放化疗对免疫功能带来的影响,还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肿瘤指标 免疫功能 全程局部同步推量调强放疗
下载PDF
上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计划比较 被引量:47
5
作者 傅卫华 王绿化 +2 位作者 周宗玫 戴建荣 胡逸民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337-342,共6页
目的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2... 目的对上段食管癌实施同时整和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SIB-IMRT)计划,研究肿瘤及预防照射区的剂量分布情况和危及器官受量,并比较不同照射野数目对剂量分布的影响。方法对2例上段食管癌的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1为需要加量照射的原发灶靶区,给予67.2Gy;PTV2为预防照射区,给予50.4Gy的剂量。设计4个计划,采用共面、360度范围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野数分别为3、5、7、9,4个计划使用相同的剂量-体积约束条件进行逆向优化。比较这4个计划的剂量分布、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volumehistogram,DVH)、适合度指数等指标。结果3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2个靶区获得满意的剂量分布。随着照射野数目的增加,靶区剂量均匀性、适合度指数提高,危及器官受量减小。当照射野数由7增加到9时,剂量分布没有改善。结论5~7个调强照射野即可使上段食管癌的同时整和加量(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SIB)治疗获得理想的剂量分布。原发肿瘤可以获得比常规分割高的等效剂量。共面、等角度分布的照射野设计简单、效率高。SIB-IMRT治疗的疗效还有待于临床的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段食管癌 同时整和加量放射治疗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乳腺癌保乳术后切线野照射与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区别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楠 李光 +3 位作者 赵欣宇 张硕 夏兵 王志宇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635-638,共4页
目的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 目的评价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在乳腺癌保乳术后放射治疗中的剂量学优势。方法选择45例保乳术后的乳腺癌患者,利用三维治疗计划系统为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切线野照射计划与SIB-IMRT计划2种放射治疗计划。在剂量体积直方图(DVH)上比较靶区覆盖率、靶区内剂量分布均匀性,计划靶体积(PTV)和危及器官(OARs)在2种计划中的剂量学差异,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SIB-IMRT技术的瘤床区和全乳靶区覆盖率,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似,分别为99.5%和99.2%,99.1%和98.6%。与切线野技术相比较,SIB-IMRT计划中左侧乳腺癌患者心脏的平均剂量(Dmean)从769.12cGy减少到425.12Gy;患侧肺的Dmean、至少接受20Gy照射的体积百分比(V20)分别从1586.67cGy减少到1125.77cGy、从27.3%到21.4%;对侧乳腺的Dmean从73.5cGy减少到21.2cGy。结论与切线野照射技术相比,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优势在于:在保证靶区覆盖率的前提下,降低了OARs的受照射剂量与容积,减少了总的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保乳治疗 瘤床同步整合补量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选择性增加PTV单次剂量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沈文斌 郭娜 +3 位作者 祝淑钗 曹彦坤 李曙光 许金蕊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2019年第5期463-469,共7页
目的探讨选择性增加PTV单次剂量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02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并比较不同PTV单次剂量的两组患者的构成比,依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应用PSM法进行1:1匹配,分析匹配后两组患者的预后... 目的探讨选择性增加PTV单次剂量对食管癌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收集接受治疗的食管癌患者302例,进行预后影响因素分析,并比较不同PTV单次剂量的两组患者的构成比,依据Cox多因素分析结果,应用PSM法进行1:1匹配,分析匹配后两组患者的预后影响因素。结果全组患者中位OS为30.0月(HR:3.319, 95%CI:23.495~36.505),中位DFS为21.3月(HR:1.838, 95%CI:7.698~24.90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化疗、cTNM分期和PTV单次剂量为OS(均P<0.05)和DFS(均P<0.05)的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依据多因素分析结果进行PSM分析,经1:1配比后每组患者90例。PSM后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cTNM分期和PTV单次剂量为患者OS独立预后影响因素;化疗、cTNM分期和PTV单次剂量为患者DFS独立预后影响因素;两组患者≥2级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SIB-IMRT组中PTV单次剂量为2 Gy和>2 Gy的患者亚组分析结果显示,后者的OS和DFS均显著性优于前者(均P<0.05)。结论选择性增加PTV单次剂量可改善接受根治性放(化)疗食管癌患者的生存情况,而不增加其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食管癌 鳞状细胞癌 根治性放(化)疗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预后
下载PDF
颈及胸上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蒋俊 权循凤 +1 位作者 洪浩 李锐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392-394,共3页
对7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野3种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设野计划,比较3种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3野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明显劣于5野和7野。7野计划中双肺V5明显大于3野和5野。表明... 对7例颈及胸上段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野3种同步加量调强放疗的设野计划,比较3种计划间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3野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和均匀性指数明显劣于5野和7野。7野计划中双肺V5明显大于3野和5野。表明3野计划即可使颈及胸上段食管癌的治疗靶区得到足够的照射剂量,但均匀性及适形度差,5野计划可使靶区获得较为理想的剂量分布,可作为临床首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同步加量 调强放疗 剂量学
下载PDF
颈及上胸段食管癌同步加量调强放疗技术的比较分析 被引量:8
9
作者 谭程 杨燕光 +2 位作者 杭达明 倪峰 蔡晶 《临床肿瘤学杂志》 CAS 2016年第5期447-451,共5页
目的比较分析颈及上胸段食管癌不同射野数目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探讨优选方案。方法对24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9四种不同照射野数的SIB-IMRT计划。PTV-G为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1cm,PTV-C为临床靶体积(... 目的比较分析颈及上胸段食管癌不同射野数目同期加量调强放疗(SIB-IMRT)技术的剂量学参数,探讨优选方案。方法对24例食管癌患者分别设计3、5、7、9四种不同照射野数的SIB-IMRT计划。PTV-G为大体肿瘤体积(GTV)外放1cm,PTV-C为临床靶体积(CTV)外放1cm,处方剂量分别为2.15 Gy/f和2 Gy/f,28次,DT 60.2 Gy和56 Gy。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DVH)评估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剂量学参数。结果 PTV-G 3、5、7、9野SIB-IMRT计划的靶区适形性指数(CI)和不均匀性指数(HI)分别为0.33、0.55、0.77、0.80和1.09、1.07、1.07、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TV-C 3、5、7、9野SIB-IMRT计划的靶区CI和HI分别为0.69、0.71、0.72、0.79和1.22、1.13、1.075、1.07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5、7、9野脊髓最大剂量分别为4511.27、4288.31、4224.60和4201.43 c Gy,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设野数目的增加,两肺的V5值增加,9野计划明显高于7野计划,分别为44.56%和32.36%(P<0.05);V20减小,9野计划与7野计划两者相似,分别为19.28%和19.65%(P>0.05)。结论 7野SIB-IMRT计划靶区剂量均匀,适形度高,对肺等重要器官的保护最佳,是颈段及上胸段食管癌SIB-IMRT治疗中优选的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段食管癌 上胸段食管癌 调强放射治疗 同期加量 剂量学
下载PDF
多发脑转移瘤常规调强放疗与螺旋断层放疗的剂量学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杭霞瑜 李益坤 +2 位作者 刘海 张新良 丁巍 《医疗卫生装备》 CAS 2016年第7期78-80,83,共4页
目的:比较多发脑转移瘤在常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2种不同治疗系统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多发脑转移瘤(转移灶≥3个,最多7个)病例,分别制订IMRT及HT计... 目的:比较多发脑转移瘤在常规调强放疗(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IMRT)和螺旋断层放疗(helical tomotherapy,HT)2种不同治疗系统中的剂量学差异。方法:选择10例多发脑转移瘤(转移灶≥3个,最多7个)病例,分别制订IMRT及HT计划,处方剂量定义为全脑(PTV)40 Gy/20 f,局部转移灶(GTV)同步加量至60 Gy/20 f。通过对靶区的适形度指数(conformity number,CN)、均匀性指数(homogeneity index,HI)以及危及器官的最大剂量、平均剂量等指标比较2组治疗计划。结果:IMRT组对比HT组,PTV_HI:(1.30±0.09)vs.(1.23±0.05)(t=4.27,P=0.00)、GTV_HI:(1.06±0.01)vs.(1.05±0.01)(t=2.80,P=0.02),HT组靶区剂量均匀性优于IMRT组;左晶体最大剂量:(7.45±0.65)Gy vs.(6.08±1.05)Gy(t=4.42,P=0.00);右晶体最大剂量:(6.98±0.64)Gy vs.(5.80±0.88)Gy(t=7.12,P=0.00);脑干最大剂量:(50.74±4.52)Gy vs.(48.46±4.44)Gy(t=6.76,P=0.00),均有统计学差异,显示HT组对危及器官的保护具有显著优势。结论:对于多发脑转移瘤,相对于常规IMRT,HT可以使靶区获得更好的剂量分布,同时显著降低正常组织的受照剂量,改善了剂量学分布。计划中通过使用同步加量技术可以缩短多发脑转移瘤患者的整体疗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转移瘤 螺旋断层放疗 调强放疗 同步加量照射 剂量学分布
下载PDF
同时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宝生 于金明 +6 位作者 陈增谦 王立英 翟利民 周涛 卢洁 尹勇 王亚彬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9期10-12,共3页
应用同时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 (SIB- IMART)治疗 1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 ,肉眼靶区 (GTV)的平均剂量为 70 Gy,临床靶区 (CTV)的平均剂量为 5 4 Gy,脑干、脊髓及腮腺等正常组织的受量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果13例 38天内完成治疗 ,2例因副... 应用同时推量加速调强放疗技术 (SIB- IMART)治疗 15例头颈部恶性肿瘤 ,肉眼靶区 (GTV)的平均剂量为 70 Gy,临床靶区 (CTV)的平均剂量为 5 4 Gy,脑干、脊髓及腮腺等正常组织的受量均在允许范围之内。结果13例 38天内完成治疗 ,2例因副作用而中断放疗 ;皮肤反应 级 12例、 级 3例 ;粘膜反应 级 9例、 级 4例、 级 2例 ,咽部及食管 级 10例、 级 3例、 级 2例 ;唾液腺副作用明显较传统放疗技术轻 ,15例中 0级 3例、 级 10例、 级 2例 ;口干 0级 3例、 级 9例、 级 3例 ,无重度或完全口干病例。放疗结束后疗效达 CR者 13例 ,PR者 2例 ,无一例出现病情进展。认为 SIB- IMART治疗头颈部恶性肿瘤安全可行 ,特别是腮腺可受到较好保护 ,且不同的靶区可以同时实现不同的剂量水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调强放疗 治疗 头颈部恶性肿瘤 临床研究 头颈部肿瘤 放射疗法
下载PDF
食管癌术后纵隔转移灶同时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于长华 朱振亚 +3 位作者 韩济华 朱卫国 潘鹏 李涛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10年第3期501-503,共3页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同时加量调强放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3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设定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simultaneous integrated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计划设计。... 目的:探讨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灶同时加量调强放疗的意义和效果。方法:39例食管癌根治术后发生纵隔转移患者,设定原发灶和预防照射区进行SIB-IMRT(simultaneous integratedboost intensity-mod-ulated radiation therapy)计划设计。定义2个靶区:PTV1为需要加量照射的淋巴结靶区,给予69Gy(2.3×30次);PTV2为预防照射区,给予54Gy(1.8×30次)的剂量,设计等角度5野调强计划。结果:5野调强获得了满意的剂量分布,患者可在6周内完成治疗计划,所有患者完成了放疗,治疗后3个月复查CT,病灶达CR(complete response)占66.7%(36/54),PR(partial response)占33.3%(18/54),总有效率(CR+PR)达到100.0%。结论:食管癌根治术后纵隔转移患者进行同时加量调强放射治疗物理学优势明显,可以明显提高局部控制率,急性放射治疗反应可耐受,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肿瘤 纵隔转移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照射
下载PDF
适形调强放疗同期整合瘤床推量治疗肺癌脑转移瘤的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3
13
作者 程学斌 肖林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687-692,共6页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瘤床同期整合推量(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SIB)技术对于脑转移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脑IMRT+瘤... 背景与目的:肺癌脑转移的发生率呈上升趋势,适形调强放射治疗(intensitymodulatedradiotherapy,IMRT)+瘤床同期整合推量(Simultaneousintegratedboost,SIB)技术对于脑转移患者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本研究旨在探讨全脑IMRT+瘤床SIB治疗合并1-4个肺癌脑转移灶患者的近期临床疗效及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明确该方案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4年6月-2015年6月在江门市中心医院确诊为肺癌脑转移(转移病灶数1-4个)的32例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全脑5野IMRT(40Gy/20f)+瘤床SIB(50Gy/20f),分别评价其靶区剂量分布、放疗总有效率、肿瘤局部控制率、1年生存率、各种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结果:所有患者均完成放疗。全组2级呕吐、恶心和癫痫发生率分别为9.4%、15.6%和12.5%,2例出现2级认知功能障碍,4例出现2级记忆力损伤,2例出现3级记忆力损伤,无4级急性及晚期不良反应。放疗总有效率为71.9%,肿瘤局部控制率为96.9%,1年生存率为44%。结论:全脑5野IMRT(40Gy/20f)+瘤床SIB(共10Gy,即总量50Gy/20f)治疗1~4个肺癌脑转移灶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适形调强放射治疗 肺癌 脑转移 同期整合推量
下载PDF
SMART与IMRT治疗晚期宫颈癌的近期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4
作者 罗茜 万跃 +2 位作者 周宪 周伟 王颖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8期760-762,共3页
目的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与常规调强放疗(IMRT)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早期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取6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予以SMART治疗,对照组予以IMRT治... 目的比较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SMART)与常规调强放疗(IMRT)治疗晚期宫颈癌的早期临床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取68例晚期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观察组(n=28)和对照组(n=40),观察组予以SMART治疗,对照组予以IMRT治疗。两组计划靶区(PTV)46.8 Gy/26F,1.8 Gy/F,SMART计划肿瘤同步推量靶区(GTV-SIB)62.4 Gy/26F,2.4 Gy/F。两组均给予腔内后装治疗和同步化疗,比较两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结果放疗结束后1个月复查,观察组的完全缓解(CR)率(85.71%)高于对照组(70.00%),疾病稳定(SD)率(0)低于对照组(10.00%)(P均<0.05);两组近期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IMRT相比,SMART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临床效果显著,毒性反应相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局部晚期 同步推量 调强放疗
下载PDF
同步加量技术应用于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的剂量学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周钢 田野 +1 位作者 陆雪官 孙彦泽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4727-4729,4759,共4页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中采用同步加量技术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15例进行放射治疗的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分别进行序贯加量和同步加量的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两种技术对靶区和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计划靶区PT... 目的:探讨脑胶质瘤术后调强放疗中采用同步加量技术的剂量学特点。方法:选取15例进行放射治疗的脑胶质瘤术后患者分别进行序贯加量和同步加量的调强放疗计划设计,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评价两种技术对靶区和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计划靶区PTV-A、PTV-G的处方剂量分别为50 Gy和60 Gy。结果:与序贯加量相比同步加量技术能减少对靶区PTV-A的额外照射,使其实际受量更接近理想的处方剂量要求,同时正常脑组织的平均剂量降低17.4%(P=0.003),V10、V20、V30和V40分别减少14.8%、22.8%、25.2%和23.4%(P<0.05,对所有的比较)。结论:在脑胶质瘤术后放疗中同步加量技术比序贯加量技术更能保护肿瘤周围的正常脑组织,同时减少了治疗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调强放射治疗 同步加量 剂量学
下载PDF
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脑多发转移瘤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6
作者 杨军 王颖 +3 位作者 王晓 李卓然 李小瑞 牛红蕊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1期54-56,60,共4页
目的探讨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和全脑放射治疗+适形放射序贯推量治疗在脑多发转移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中心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脑多发转移瘤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 目的探讨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和全脑放射治疗+适形放射序贯推量治疗在脑多发转移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治疗中心2014年8月至2015年7月收治的脑多发转移瘤患者98例根据治疗方案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患者实施调强同步推量治疗,全脑计划靶区剂量为每次2 Gy,转移灶计划靶区剂量为每次3 Gy,共20次,每周5次。对照组患者实施全脑放射治疗+适形放射序贯推量治疗,全脑放射治疗剂量为每次3 Gy,共10次,每周5次,然后各转移灶推量,计划转移瘤靶区剂量为3 Gy,共10次。全部患者在治疗结束后进行随访,随访时间截至2016年12月。比较2组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及1 a生存率。结果2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放射治疗。90例患者获得随访,8例失访,随访率为91.8%(90/98)。观察组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1 a生存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5.371、4.352、6.002,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显著长于对照组(χ~2=6.537,P<0.05)。2组患者骨髓抑制、消化系统反应、神经系统损伤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821、2.032、3.782,P>0.05)。结论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可以更好地提高脑多发转移瘤患者的有效率、疾病控制率和1 a生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调强同步推量放射治疗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脑多发转移瘤
下载PDF
非均整模式光子线在乳腺癌调强放疗的剂量学评估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丽丽 张基永 +3 位作者 黄宝添 陆佳扬 林珠 张武哲 《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 CSCD 2017年第11期1086-1090,共5页
目的:评估6 MV光子线高剂量率非均整模式(FFF)在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10例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给予瘤床靶区(PTV1)和全乳靶区(PTV2)处方剂量48 Gy和40 Gy,分15次... 目的:评估6 MV光子线高剂量率非均整模式(FFF)在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后大分割同步推量调强放疗(SIBIMRT)的可行性。方法:随机选取10例右侧乳腺癌保乳术后患者临床资料,分别给予瘤床靶区(PTV1)和全乳靶区(PTV2)处方剂量48 Gy和40 Gy,分15次照射。对每例患者分别制作FFF和均整模式(FF)两组SIB-IMRT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覆盖率、适形指数(CI)和均匀指数(HI)以及危及器官受量和计划执行效率。结果:两种计划靶区的覆盖率、HI和CI的差异幅度小于1%。FFF计划PTV1的D98%高于FF计划(t=-2.297,P<0.05);PTV2的D90%低于FF计划(t=2.479,P=0.019);PTV2的CI稍劣于FF计划(t=5.343,P<0.001)。FFF计划患侧肺的V_(4Gy)和V_(16Gy),健侧乳腺的D_(mean)和D_(5%),以及正常组织的D_(mean)、V_(5Gy)、V_(10Gy)和V_(20Gy)均低于FF计划(t=2.318~11.535,P<0.05);正常组织的V_(40Gy)(t=-2.967,P=0.016)和皮肤Dmean(t=-6.102,P<0.001)高于FF计划。FFF计划的MU值(1 417±230)高于FF计划MU值(1 106±208)(t=-8.220,P<0.001);照射时间比FF计划减少33%(t=11.788,P<0.001)。结论:两种模式均能满足临床要求,FFF模式高剂量率光子线更有利于保护危及器官,显著缩短照射时间,执行效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高剂量率照射 非均整模式 同步推量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原发性食管癌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4
18
作者 秦文娟 陈龙华 +1 位作者 薛玉花 徐辉 《新医学》 2015年第1期20-23,共4页
目的:评价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技术治疗原发性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均采用5野或7野的 SIB-IMRT 技术进行放射治疗。肿瘤靶区(GTV)220 cGy/F,总剂量6600 cGy/30F;临床靶区(CT... 目的:评价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SIB-IMRT)技术治疗原发性食管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3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均采用5野或7野的 SIB-IMRT 技术进行放射治疗。肿瘤靶区(GTV)220 cGy/F,总剂量6600 cGy/30F;临床靶区(CTV)单次剂量180 cGy,总剂量5400 cGy/30F。结果32例原发性食管癌患者均按计划完成放射治疗。放射治疗结束时有26例患者食管病灶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81%(26/32);4例部分缓解,部分缓解率为13%。右肺 V20为9%-21%,左肺 V20为11%-23%。其中Ⅰ-Ⅱ级放射性食管炎共11例,发生率为34%。Ⅰ-Ⅱ级放射性气管炎6例,发生率为19%,无Ⅲ级以上急性不良反应发生。结论SIB-IMRT 技术治疗原发性食管癌疗效好,不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 放射治疗 同步整合加量 调强放射治疗
下载PDF
子宫内膜癌的调强放疗及对正常组织积分剂量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杨瑞杰 王俊杰 姜伟娟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7期965-968,共4页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是否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正常组织积分剂量。方法:选择1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其全盆腔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三维适形和调... 目的:研究调强放射治疗是否增加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正常组织积分剂量。方法:选择10例子宫内膜癌术后患者,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其全盆腔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比较两组计划的靶区、危及器官和正常组织的剂量分布。结果:三维适形和调强放射治疗计划的PTV平均剂量是52.6和52.6Gy(P=0.72),平均均匀性指数是1.08和1.10(P=0.01),平均适形指数是0.61和0.87(P=0.00)。与适形计划相比,调强计划的小肠+结肠、直肠、膀胱、盆腔骨平均积分剂量分别下降了1.8Gy-L(P=0.00)、0.5Gy-L(P=0.00)、4.7Gy-L(P=0.00)和4.1Gy-L(P=0.00)。正常组织平均积分剂量也下降了19.2Gy-L(P=0.00),但正常组织V5、V10分别增加了9.0%(P=0.00)和4.0%(P=0.00)。结论:与适形放疗相比,子宫内膜癌的术后全盆腔调强放疗剂量分布更加适形,降低了小肠和结肠、直肠、膀胱、盆腔骨积分剂量。调强放疗增加了正常组织接受低剂量照射的体积,但没有增加正常组织的积分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癌 放射治疗 调强放疗 全盆腔放疗 正常组织积分剂量
下载PDF
靶向治疗时代全脑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对肺腺癌多发或大体积脑转移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7
20
作者 林辉 梁瑜 +2 位作者 孙恒文 李伟雄 谢松喜 《循证医学》 2019年第6期358-363,共6页
目的探讨靶向治疗时代全脑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对多发或大体积脑转移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放疗科5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全脑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58例患者全部接受了... 目的探讨靶向治疗时代全脑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对多发或大体积脑转移肺癌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放疗科58例非小细胞肺癌脑转移患者接受全脑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的疗效及毒副反应。结果58例患者全部接受了全脑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8例(14%)患者完全缓解,46例(79%)患者部分缓解,4例(7%)患者疾病稳定。全组中位颅内无进展生存期为15.9个月,中位放疗后颅内无进展生存期为12.4个月;中位总生存期为21.6个月,中位放疗后总生存期为18.4个月。有驱动基因初治脑转移组、有驱动基因继发脑转移组和无驱动基因脑转移组患者的放疗后颅内无进展生存期(9.0个月vs.10.4个月vs.13.9个月,P=0.166)及放疗后总生存期(13.7个月vs.20.9个月vs.16.9个月,P=0.762)无明显差异;有驱动基因继发脑转移组和无驱动基因脑转移组的颅内无进展生存期(12.5个月vs.14.7个月vs.25.7个月,P=0.047)及总生存期(22.5个月vs.17.6个月vs.30.6个月,P=0.048)差于有驱动基因初治脑转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毒性反应(CTC V4.0)Ⅰ度54例,Ⅱ度3例,Ⅲ度1例,无Ⅳ度反应。晚期毒性反应(RTOG)Ⅰ度55例,Ⅱ度3例,无Ⅲ、Ⅳ度反应。结论全脑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对于肺癌多发或大体积脑转移患者具有较好疗效,毒副反应可耐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脑转移瘤 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射治疗 突变 驱动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