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2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our Dimensions to Construct China's Modem Discourse of Aesthetics Based on China's Aesthetic Development in 20th Century
1
作者 HU Jun 《Journal of Literature and Art Studies》 2015年第12期1152-1157,共6页
关键词 中国学者 美学理论 维度 中国传统文化 马克思主义
下载PDF
Identity Construction Discourse in the Perspective ofInter-Subjectivity-The Case of Address Forms
2
作者 Hongce Wang 《教育研究前沿(中英文版)》 2022年第3期45-52,共8页
In daily social communication,people mainly construct their own and others'identities through discourse,an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widely used of identity-constructing discourse is address forms.In this paper... In daily social communication,people mainly construct their own and others'identities through discourse,and the most representative and widely used of identity-constructing discourse is address forms.In this paper,we focus on the identity-constructing function of address formsand the cognitive collaboration of their subordinate categories at the conceptual level,where different forms of address formshave obvious selection preferences in expressing specific discourse functions.Addressing has a discourse function other than the referential function,and inter-subjectivityis its underlying motiv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ter-subjectivity Address Forms Identity Construction discourse
下载PDF
Techno-aesthetics in architectural discourses:A state of the art review
3
作者 Bita Vasseghipanah Saeed Haghir 《Frontiers of Architectural Research》 CSCD 2024年第3期505-542,共38页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art and design have been a topic of discussion.With the ri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there has been a renewed interest in exploring t... Since the beginning of the First Industrial Revolution,technology and its impact on art and design have been a topic of discussion.With the rise of digital technologies,there has been a renewed interest in 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chnology and aesthetics.The aim of this paper is to clarify the concept of techno-aesthetics and make it a more accessible field of study by identifying its key discourses.In order to understand how technological objects have been evaluated in architectural history,a systematic review of 177 studies was conducted.The collected literature was analyzed using Kant’s characteristics of aesthetic judgment,discourse analysis techniques from Foucault’s methodology and Laclau and Mouffe’s discourse theory.This helped in creating a framework for classifying the literature.The study analyzed results based on five categories:admired technological objects and architectural objects inspired by them,concepts(function,truth,freedom,objectivity,unity,and power),standpoints(rationalism,romanticism,optimism,and determinism),and benchmarks of legitimation(ideology,history,scientific nature,everyday aesthetics,and sublimation of technology).These results were then combined to identify eleven significant discourses of techno-aesthetic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o-aesthetics Architectural technologies Order of discourse discourse theory aesthetic judgement
原文传递
On the Integration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and Pragma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elevance Theory
4
作者 蒋馨 《海外英语》 2011年第10X期196-197,共2页
The paper will devote to explore the deeper integration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and pragma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in an effort to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iscourse ... The paper will devote to explore the deeper integration of translation aesthetics and pragmatic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 relevance theory in an effort to contribute to the advance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hinese discourse on TRANSLATION TRANSLATION aestheticS INTEGRATION
下载PDF
中国美学本土话语的科学化建构和阐释
5
作者 赵耀 李志宏 《学术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6-76,共11页
中国的科学化美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中国美学的本土话语,对审美活动的内在机理作出不同于西方传统本体论美学的新阐释:事物的外形与事物本身及其内在价值之间、事物内在价值与人的需要和情感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情形内化在人脑认知神... 中国的科学化美学研究已经形成了中国美学的本土话语,对审美活动的内在机理作出不同于西方传统本体论美学的新阐释:事物的外形与事物本身及其内在价值之间、事物内在价值与人的需要和情感之间具有天然的联系。这种情形内化在人脑认知神经系统中的表现是:对事物外形的知觉构成了知觉中枢,对事物内在价值的领悟构成了意义中枢,对事物的情感反应构成了情感中枢;当人知觉到一个对象事物时,这三个中枢在瞬间被依次激活,形成暂时神经反应连接链。这一神经反应连接链的特定性和稳定性使之成为与某一事物相对应的功能性认知模块。在认知模块已然构成的前提条件下,人再遇到与此认知模块相匹配的事物,就能直觉性地形成认知和情感。当人处于没有急切利害性需求状态时,就不关注事物的内在价值,因而意义中枢不被高度激活;但知觉中枢和情感中枢仍可被高度激活,从而形成二者间的直接关联,构成新型的、可审美的认知模块。其外在表现就是事物外形直接引发了愉快情感。这时的情感不与利害性需求相关联,被称为无利害的美感。引发美感的对象事物因此被称为美的。这一理论建立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论述的基础之上,是人的本质力量在审美生命结构方面的具体表现,可有效地对康德美论及文艺的功利与非功利等现实理论问题作出科学化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学本土话语 科学化美学 认知论路径 认知神经美学
下载PDF
中国美学何以可能?
6
作者 李庆本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29-40,共12页
为了解决中国美学“何以是中国的、又是美学的”这一难题,我们需要在跨文化美学的框架下区分术语与话语这两个概念。一方面,术语不同于话语。美学,就其术语意义而言,并无中西之别,职是之故,美学术语可以进行跨文化旅行,实现中西互译互释... 为了解决中国美学“何以是中国的、又是美学的”这一难题,我们需要在跨文化美学的框架下区分术语与话语这两个概念。一方面,术语不同于话语。美学,就其术语意义而言,并无中西之别,职是之故,美学术语可以进行跨文化旅行,实现中西互译互释,因而中国美学是“美学”的。另一方面,话语又离不开术语,是术语的语境化表达。就话语意义而言,中国美学是借用西方术语对中国审美经验和情感方式的话语表述,是中华民族对美的价值追求的理性体现,而不是西方美学的本土化,因而中国美学是“中国”的。总之,跨文化美学使得“既是中国的、又是美学的”中国美学成为可能,因而是中国美学的实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术语 美学话语 中国美学
下载PDF
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建构的理论根基
7
作者 李明泉 《中国文艺评论》 2024年第1期16-25,I0002,共11页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本文从理论视野、现代文明、传统文化、审美精神、人民立场、专业批评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联系新时代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评论话语体系的科学指南和行动纲领。本文从理论视野、现代文明、传统文化、审美精神、人民立场、专业批评六个方面展开论述,并联系新时代文艺评论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要,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提出中国文艺评论话语体系构建的思想基础、历史责任、框架特质、美学内涵、人本主体、本体价值,以发挥文艺评论在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程中的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彰显文艺评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美学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习近平文化思想 新文艺评论 话语体系 中华美学 文化使命
下载PDF
2023中国美育研究述评(上)
8
作者 刘琴 《美育学刊》 2024年第3期10-21,共12页
2023年美育研究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学科体系方面,美育教学和课程建设进一步体系化和规范化,美育课程、美育教师、美育评价等问题的探讨在理论上不断得以深化。特别是2023年底《教育部关于全面... 2023年美育研究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设三个方面取得长足进展。在学科体系方面,美育教学和课程建设进一步体系化和规范化,美育课程、美育教师、美育评价等问题的探讨在理论上不断得以深化。特别是2023年底《教育部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的发布,开启了学校美育教学工作的新篇章;在美育学学术体系建构方面,美育思想的深化、美育概念的梳理及拓展、美育方法的创新与总结、美育原理的阐释等都有所推进。在美育话语体系方面,美育研究不断从中国传统哲学、美学思想以及当代西方美育与艺术教育相关经验中吸取话语资源,进行话语凝练和理论创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育 美育学 话语 美育思想史
下载PDF
伽达默尔美学理论构建的可能性
9
作者 罗俏鹃 《外语教育研究》 2024年第1期80-87,共8页
伽达默尔美学思想是哲学诠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全部哲学体系中具有生发性和根本性意义,是伽达默尔论证精神科学真理性的出发点和基石,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评述国内外伽达默尔美学的相关学术成果,可以大致将其分为四类:对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美学思想是哲学诠释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其全部哲学体系中具有生发性和根本性意义,是伽达默尔论证精神科学真理性的出发点和基石,具有重大的研究价值。评述国内外伽达默尔美学的相关学术成果,可以大致将其分为四类:对伽达默尔美学的理论定性研究、具体概念研究、横纵向比较研究和实践哲学焦点研究,认为伽达默尔美学一方面强调艺术的真理性、游戏性、对话性和实践性等共在性特征,另一方面又缺乏普遍的理论诠释新视角。通过梳理整合相关成果,为伽氏美学探索出适应新时代的“共同说”理论视角,试图为人类求同存异的生存和理解命题寻求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伽达默尔 美学 实践哲学 共同说
下载PDF
中国科幻电影的文体建构与类型话语
10
作者 范静涵 范志忠 《民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23-30,共8页
中国科幻电影的文体建构与类型范式演变,立足于想象未来人类世界的文明秩序与共同命运,注重通过多元类型杂糅的叙事文体,拓展科幻电影类型的文体边界、丰富科幻电影的审美表达空间,同时回应着动态变化的社会、技术与文化格局。中国科幻... 中国科幻电影的文体建构与类型范式演变,立足于想象未来人类世界的文明秩序与共同命运,注重通过多元类型杂糅的叙事文体,拓展科幻电影类型的文体边界、丰富科幻电影的审美表达空间,同时回应着动态变化的社会、技术与文化格局。中国科幻电影的文体演变与中国电影的产业发展和变革密切联系,其类型叙事与文体表征有效建构起中国科幻电影的民族身份和文化寓言。目前的国产电影市场上,关注人性深度与价值观建构的“软科幻”电影占比较大,而体现电影工业化发展综合实力的“硬科幻”电影仍处于探索阶段。未来中国科幻电影的发展,应在坚守文化主体性的立场下,探索新时代背景下的类型叙事与文体表征,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述中国“在地化”的科幻故事,在展现未来人类科技想象的同时,反思生命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科幻电影 文体建构 类型话语 电影工业美学
下载PDF
美育增强高校意识形态话语权的逻辑理路和实践路径
11
作者 王琛琛 王川 《成才之路》 2024年第24期61-64,共4页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美育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功能。高校在增强意识形态话...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历史使命。美育作为一种综合性教育,具有一定的意识形态属性,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着提升人们的审美能力、审美趣味的功能。高校在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过程中应将美育作为意识形态建设的重要着力点,在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积极守好意识形态主阵地,不断增强美育在意识形态领域话语权的引领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 美育 意识形态 审美 话语权
下载PDF
人文经济视域下生活美学的传承与创新——当代设计与中华生活美学的话语重构
12
作者 管宁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共10页
新时代人文经济概念的提出,既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也蕴含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经济结合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问题。人文经济视域下,中华生活美学不仅承载着丰厚传统文化基因,而且生动体现着人文与经济融合... 新时代人文经济概念的提出,既蕴含着优秀传统文化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地位问题,也蕴含着传统文化如何与现代经济结合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问题。人文经济视域下,中华生活美学不仅承载着丰厚传统文化基因,而且生动体现着人文与经济融合对于文明创造的独特意义,还意味着在与当代设计结合中推动中华生活美学话语重构这一重要命题的破解。中华生活美学及其当代运用需要进一步在本体论、方法论和价值论诸方面探赜索隐、钩深致远。在生活美学领域,从现代性与设计视角看,中华古代文人艺术表现出的文化旨趣与传统手工艺积累的感性经验知识,具有重要历史价值与文明意蕴;前者体现了中华美学的精华和文明的历史高度,后者表征着中华文化的独特形态和古代知识生产的领先地位。当代语境下传承遗泽、拈提古今,应着眼于审美智慧与思维方式,并在对西方现代设计与生活美学的参究中,逐步建立当代中国生活美学话语体系,推动传统重构与文明更新,为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增添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文经济 生活美学 传统文化 当代设计 话语重构
下载PDF
论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构成
13
作者 刘旭光 《新文科理论与实践》 2024年第2期52-61,126,共11页
美学自主知识体系之建构的核心是审美理论话语的确立,而审美理论话语经由定义“审美”、指称“审美活动”、指认“审美经验”,建构“审美理论”,确立理论话语的示范性的文化体制,最终进入审美理论话语的“熵增”过程,由此构成了一套美... 美学自主知识体系之建构的核心是审美理论话语的确立,而审美理论话语经由定义“审美”、指称“审美活动”、指认“审美经验”,建构“审美理论”,确立理论话语的示范性的文化体制,最终进入审美理论话语的“熵增”过程,由此构成了一套美学理论话语的存在状态。这个过程的每个环节都为审美理论话语的自主性提供支撑,理论话语的自主性最终建立在审美经验的自主性之上,经验对象、经验过程以及经验效果的民族性与时代性决定着一套审美理论的自主性。因而,只要坚持理论直接面对经验,并被一整套文化体制所确定下来,就可以保证一套理论的自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学 审美 理论话语 自主性
下载PDF
中国古典美学研究的反思与探索
14
作者 曲经纬 《安康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7-14,共8页
汉语界美学学科和相关论域的建立,是在以经史子集之学为核心的古典国学转换为美学的现代学科表达中产生的。中国古典美学是古与今、中与西碰撞融合下产生的现代学术形态,其以今释古、以西释中的合法性根据,需要在不断反思和质疑中得到巩... 汉语界美学学科和相关论域的建立,是在以经史子集之学为核心的古典国学转换为美学的现代学科表达中产生的。中国古典美学是古与今、中与西碰撞融合下产生的现代学术形态,其以今释古、以西释中的合法性根据,需要在不断反思和质疑中得到巩固,并在此基础上谨慎进行中国古典美学方法论上的尝试探索:在对中国古典审美经验进行现象还原的基础上,感知探索其本体论驱动所在,将形而上的精神经验与形而下的感性经验相结合,以具有代表性形态的个案研究进行纯粹审美精神史的展开,代替依据朝代更迭割分美学史料的断代式研究,将审美本体演变的逻辑线索与古典审美经验突破的显现形态相印证,以此呈现中国古典美学史的脉络主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典美学 审美本体 中国话语 美学方法论
下载PDF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古偶剧创作探研
15
作者 桑丹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84-90,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古偶剧创作者需跳出应援文化、饭圈文化等娱乐产业的基本运转逻辑和大众流行文化的驱动,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之责。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中华... 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是实现人的现代化,实现人类的全面发展。古偶剧创作者需跳出应援文化、饭圈文化等娱乐产业的基本运转逻辑和大众流行文化的驱动,肩负起培养时代新人的育人之责。只有以人民为中心,秉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博古通今、中西互鉴,以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美学风格,塑造立足民族根脉、弘扬时代大美的人物形象,古偶剧才能成为使国人尤其是青少年文化自信的影视艺术类型之一。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偶像的正面力量,在世界范围提升中国文化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 古偶剧 美学 人物形象 话语权
下载PDF
建构中国本土艺术理论与艺术审美的话语体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周星 李昕婕 《美育学刊》 2023年第5期47-54,共8页
中国艺术学理论长期形成以自有本土名称命名却大量借助西方艺术理论学说构建的现象。随着中国艺术的长足发展,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建设越来越需要本土化和建构化。近年学术界对于中国的艺术理论、艺术审美话语体系多以西方艺术理论为基础,... 中国艺术学理论长期形成以自有本土名称命名却大量借助西方艺术理论学说构建的现象。随着中国艺术的长足发展,中国艺术学理论的建设越来越需要本土化和建构化。近年学术界对于中国的艺术理论、艺术审美话语体系多以西方艺术理论为基础,常因偏离中国思维、中国古代哲学、中国艺术价值观等而引起争议不断,因此当下亟须构建中国本土艺术理论与艺术审美话语体系。可以从构建本土艺术理论的历史必然性、中国艺术审美的根源、中国艺术审美的语言言说建构、中国的艺术学理论发展和艺术学学科建设等方面,辨析和阐释构建中国本土艺术理论与艺术审美话语体系的历史渊源、时代使命与发展状貌等,并提出相应的建设实施和完善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艺术学理论 西方艺术理论 艺术审美 本土艺术话语
下载PDF
新时代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多元性及系统性
17
作者 宋媛媛 高喜锋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20-126,共7页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趋于纵深发展的今天,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建设日益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新时代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性研究无疑可以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文... 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不断趋于纵深发展的今天,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的建设日益成为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途径。我国新时代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性研究无疑可以对国家文化软实力和国际学术话语权的提升发挥重要的作用。社会文化图景的多样性和差异性造成了新时代美学学术话语体系建构的多元性,这种多元性一经统合于特定的文化系统之中,便可以发挥理论影响与实践效用。新时代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将以马列主义文化资源、传统经典文化资源、大众消费文化资源、地方民俗文化资源、外来异质文化资源为滋养,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人的本质属性”为核心,从人自身、人与物、人与社会三个不同维度出发,促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美学学术话语体系的科学建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文化传播 文化软实力 美学学术话语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在日本“越后妻有”发现风景:大地艺术祭的视觉经验与美学话语
18
作者 冯炜 《艺术设计研究》 2023年第3期103-108,共6页
风景是什么,如何看见并面对风景,是当代人乡愁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以一种以艺术开启的“风景发现”方式予以回应,从而引发了“风景”研究的历史回溯。从文化地理学到风景政治学的研究探索,是风景与文化和权力的... 风景是什么,如何看见并面对风景,是当代人乡愁的一个重要问题。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以一种以艺术开启的“风景发现”方式予以回应,从而引发了“风景”研究的历史回溯。从文化地理学到风景政治学的研究探索,是风景与文化和权力的关系逐渐清晰的历程,从而打开了风景所具有的巨大阐释空间。在风景政治视域中,“越后妻有”是一种被统摄进“里山”意向,并被构建出的符号化的“原风景”,由此可解释大地艺术祭提出的情景主义和去中心化特质的复兴企图。“越后妻有”的风景也因此成为了因观看而被发现,因自然而被审美的一种视觉体验,其美学话语表达出鲜明的当代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 风景政治 视觉经验 美学话语
下载PDF
界首彩陶图像叙事研究
19
作者 王子夺 《陶瓷研究》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界首彩陶图像基于农耕文化内在逻辑与表达结构,具有图像叙事属性和叙事表征。通过对界首彩陶图像叙事文化艺术精神实质阐述,探究其产生内在依据和民间文化审美结构性语境,推动图像叙事的群体认同感关联延展。辩证思考界首彩陶当代转型... 界首彩陶图像基于农耕文化内在逻辑与表达结构,具有图像叙事属性和叙事表征。通过对界首彩陶图像叙事文化艺术精神实质阐述,探究其产生内在依据和民间文化审美结构性语境,推动图像叙事的群体认同感关联延展。辩证思考界首彩陶当代转型的多重社会动因及精神文化生产机制重构,以图像活态移植、图像程式流变、图像资源交互为路径,由此不断带来图像“活化”传承过程予以文化价值增值,提升界首彩陶图像的审美话语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界首彩陶 图像叙事 文化认同 审美话语
下载PDF
“设计美学与中国设计学话语体系建构”学术论坛综述 被引量:2
20
作者 祝帅 曲康维 +3 位作者 曹芳芳 蔡淑娟 刘震 贡雨婕 《创意与设计》 2023年第3期5-11,共7页
2023年5月20日,主题为“设计美学与中国设计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北大人文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对全国设计学研究同仁进行广泛征稿,以文会友,共聚燕园,围绕设计学三大体系建设、设计美... 2023年5月20日,主题为“设计美学与中国设计学话语体系建构”的北大人文论坛暨中华美学学会设计美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学术论坛成功举办。本次论坛对全国设计学研究同仁进行广泛征稿,以文会友,共聚燕园,围绕设计学三大体系建设、设计美学理论、设计史、设计学前沿发展等相关议题展开集中讨论。论坛汇集来自全国各院校近100名设计学者,实现设计学领域内的一次高水平对话,促进了设计学界学术平台的共建和话语共识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美学 设计学 话语体系建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