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5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rom Pre-Qin to Late Tang Dynasty:A Study on“Social Behaviour”in Chinese Traditional Poetry Culture
1
作者 ZHANG Pei LIAO Chenxi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3年第4期191-194,共4页
Banquet poem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in which people usually express their observations and feelings at banquets through poetic forms.The social behaviours reflected in ba... Banquet poems have achieved great succes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in which people usually express their observations and feelings at banquets through poetic forms.The social behaviours reflected in banquet poems have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times.In the Pre-Qin period,banquets were aimed at promoting“rituals”as social purposes,emphasising moral education.During the Wei and Jin dynasties,banque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types:public banquets and private banquets.Public banquets were important social occasions but had a tendency towards extravagance and waste,while private banquets were more casual and had rich and interesting content.In the Tang Dynast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mperial examination system,the Jinshi banquet gradually became popular,and the themes of banquet poems further expanded.Banquet poems from different periods can indirectly reflect the changes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ocial behaviou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ditional culture banquet poems social behaviours
下载PDF
以文化传统为导向的农夫山泉CI设计策略构建 被引量:2
2
作者 张锡 吴天宇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9-92,共4页
目的通过对CI设计基本概念与方法体系的界定,结合实际案例,论证在企业品牌形象构建时应适度引入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艺术元素。方法案例研究分析,以"农夫山泉"品牌为例,深入分析其CI设计中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的文化传... 目的通过对CI设计基本概念与方法体系的界定,结合实际案例,论证在企业品牌形象构建时应适度引入中国文化传统中的艺术元素。方法案例研究分析,以"农夫山泉"品牌为例,深入分析其CI设计中理念识别、行为识别、视觉识别的文化传统元素表现。结论通过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炼出中国式CI设计的基本策略与应用方式,以期为现代企业的CI设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传统 品牌形象 农夫山泉 ci设计
下载PDF
古代“三月三”诗文的生命感召意义探究
3
作者 李思婷 王振豪 贾茜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4年第23期77-81,共5页
在当今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到“三月三”,人们更多认为是广西特色民俗节日,其实“三月三”又称“上巳(sì)节”,是中国浪漫且富有诗... 在当今振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背景下,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和凝聚力,已成为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提到“三月三”,人们更多认为是广西特色民俗节日,其实“三月三”又称“上巳(sì)节”,是中国浪漫且富有诗意的日子。但由于当代社会生活方式的快节奏化,以及外来文化的冲击和传统文化多样性等多方面的因素,传统的“三月三”诗文中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赞美等意义渐被人们淡忘。该文通过对古代“三月三”诗文中生命感召意义的深入探究,致力于推动古代诗词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同时也为现代社会文化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激发人们对生命的热爱和追求美好生活的动力,以促进社会的和谐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巳节 民俗文化 传统文化 广西“三月三” “三月三”诗文 生命力感召意义
下载PDF
体肤神貌:以苏轼诗翻译筑跨文化审美共同体
4
作者 陈夏临 《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16-22,共7页
在新文化运动中,致力于承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译者胡先骕与哈罗德·阿克顿,借《天下月刊》这一跨文化学术传播载体,将选译苏轼诗《东坡诗九首》作为中西文化互鉴的突破点。译者基于人类审美共同体建构意识,将复调性的仕人襟怀... 在新文化运动中,致力于承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译者胡先骕与哈罗德·阿克顿,借《天下月刊》这一跨文化学术传播载体,将选译苏轼诗《东坡诗九首》作为中西文化互鉴的突破点。译者基于人类审美共同体建构意识,将复调性的仕人襟怀与儒家文化内涵,融入以古诗为代表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翻译试验中。在英译策略上,译者创造性地从“体”“肤”“神”“貌”四个维度,对苏轼诗的文体、格律、意象、意境等文化元素进行翻译。译者通过译笔解构苏轼诗,采取缤纷的诗体,淬炼典雅的格律,斟裁意象的译笔,校雠意境的形神。译诗以文化互鉴视角,在异质文化土壤上传承接续中华文化根脉,打造了融情怀与文质于一体的中国古诗跨文化翻译范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苏轼诗 哈罗德·阿克顿 胡先骕 翻译策略
下载PDF
明代追和词的文化意味 被引量:3
5
作者 王靖懿 钱锡生 《文艺理论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55-164,共10页
明代追和词在明代全部词作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明人在对前代词学资源的借鉴、选择上,除较多地接受宋词影响外,也广泛地吸收唐五代、金元以及本朝先贤的优秀成果。在明代1051首追和词中,涉及原唱作者150人、原唱作品652篇,原唱词人... 明代追和词在明代全部词作中所占的比例是比较高的。明人在对前代词学资源的借鉴、选择上,除较多地接受宋词影响外,也广泛地吸收唐五代、金元以及本朝先贤的优秀成果。在明代1051首追和词中,涉及原唱作者150人、原唱作品652篇,原唱词人被追和次数达10次以上的共计29人,原唱作品被追和5次及以上的共计35篇。对明词追和的热点词人、词作的考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前代词人、词作传播的情况,感知明代词人的接受态度和审美需求,了解某些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现象、词学现象,同时也反映出明词创作与明代词论之间存在的背离以及追和词研究可能具有的局限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明代 追和词 文化现象
下载PDF
略论都市化进程中的海上竹枝词 被引量:8
6
作者 朱易安 《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0期167-175,共9页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竹枝词出现过一个创作繁盛时期。它的重要标志是将重心转到对大众层面上的生活文化的歌咏。这种转型,不仅回归了竹枝词作为俚俗形态的本位,而且从形式及内容上反映并迎合了近代化过程中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属于韵...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竹枝词出现过一个创作繁盛时期。它的重要标志是将重心转到对大众层面上的生活文化的歌咏。这种转型,不仅回归了竹枝词作为俚俗形态的本位,而且从形式及内容上反映并迎合了近代化过程中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属于韵文学创作的竹枝词,经历了千余年的创作,能在近代形成新的创作热潮,并且转型成为都市文学的一部分,与它所拥有的民歌属性和诗学中的乐府传统有关。从传统韵文学的现代转型与生存的角度,来看竹枝词的文化承载及其意义,并把竹枝词看作都市文学和都市文化的组成部分,从文化基因和文化要素的存在的角度,重新审视竹枝词的文化承载及其意义是十分必要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枝词 都市文化 乐府传统 女性
下载PDF
毛泽东诗词对外传播的文化价值 被引量:9
7
作者 魏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21-26,共6页
毛泽东诗词内涵丰富,形式精美,已被翻译成30多个英文版本和20多个其它语种版本,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对毛泽东诗词的主要英译本和其它语种版本进行概括性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毛泽东诗词在对外传播中所实现的文化价值,包括毛泽东诗词特... 毛泽东诗词内涵丰富,形式精美,已被翻译成30多个英文版本和20多个其它语种版本,传播到了世界各地。在对毛泽东诗词的主要英译本和其它语种版本进行概括性梳理的基础上,分析了毛泽东诗词在对外传播中所实现的文化价值,包括毛泽东诗词特有的艺术魅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天地观、典故、数字文化、地域文化等)以及对毛泽东的个人形象起到良好的塑造作用等。毛泽东诗词在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把中国优秀的文化传播到世界各地,既提升了中国文化软实力,也使其在世界文化史上大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毛泽东诗词 对外传播 文化价值 传统文化 文学价值 个人魅力
下载PDF
古词译介与经典重构:美国李清照词的翻译出版 被引量:7
8
作者 季淑凤 《出版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98-103,共6页
指出李清照词在美国翻译出版,并最终入选权威文学选集,重构了经典地位。李清照词呼应了美国诗学传统、社会思潮与学术旨趣共同产生的阅读诉求;而多元化的译者文化身份,以及由此衍生的杂糅翻译策略使美国的李清照词译本呈现多样化特点;最... 指出李清照词在美国翻译出版,并最终入选权威文学选集,重构了经典地位。李清照词呼应了美国诗学传统、社会思潮与学术旨趣共同产生的阅读诉求;而多元化的译者文化身份,以及由此衍生的杂糅翻译策略使美国的李清照词译本呈现多样化特点;最后,美国高校及其他出版社编辑出版的李清照词译文(本)理念新颖,可读性强,凭借权威文学选集重构了李清照词在美国的经典地位。这对中国文化"走出去"伟大战略在外译选材、译者队伍建设、翻译策略抉择、海外出版社对接及译作经典化构建等方面,均具有重要借鉴与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清照词 翻译出版 中国文化 “走出去”
下载PDF
辛词题材构成解读 被引量:4
9
作者 许伯卿 《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113-118,共6页
辛弃疾词体创作的题材类型多达30类,为两宋词体创作题材类型最多的作家。伴随其宦海浮沉,取材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仕宦期的主要题材为交游、祝颂、咏怀等,闲退期的主要题材为交游、隐逸、咏物等;可见仕宦期多取社会性较强的... 辛弃疾词体创作的题材类型多达30类,为两宋词体创作题材类型最多的作家。伴随其宦海浮沉,取材也表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特征。仕宦期的主要题材为交游、祝颂、咏怀等,闲退期的主要题材为交游、隐逸、咏物等;可见仕宦期多取社会性较强的题材,而闲退期多取社会性较弱的题材。至于两期均居第一的交游题材,则表明豪放派词人投身社会人生的恒久热情与不懈努力。传统文化的浸润渗透,当代政治的激荡震刷,个人修养的组运熔铸,是影响辛词题材构成的几个主要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词 题材构成 文化解读
下载PDF
源自西域乐曲的词牌和曲调举隅(上)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人雄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13,共13页
本文从追溯词所配合的乐曲及有关西域乐舞输入的记载等入手,阐述了词曲这种文学形式所受西域音乐文化的影响,从而论述西北民族对中国词曲文化的贡献。
关键词 西域乐曲 词牌 曲调 杂言曲子辞 音乐文化 流行音乐 燕乐 民歌
下载PDF
辛弃疾非酒神精神的诗酒人生范式 被引量:2
11
作者 邓菡彬 唐小娟 《上饶师范学院学报》 2003年第5期47-51,共5页
辛弃疾的词作中一半以上与酒有关,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固有的诗酒情结。这种诗酒传统源于中国文化中的非酒神型特征。辛弃疾的“四位一体”诗酒人生范式正是中国精英知识分子诗酒人生的典型代表,具有强烈的悲剧意味。
关键词 辛弃疾 词作品 中国文化 词学研究 非酒神型特征 宋代 词人 诗酒文学传统
下载PDF
中国诗歌里的时间意识 被引量:4
12
作者 李杰 《学术探索》 2004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我国向来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们在对周围自然万物仰观俯察的过程中 ,观于外而体于内 ,于是渐渐产生了生命时间意识。为了对抗时间的永恒和人生的短暂 ,他们就用诗歌来表达自己对时间流逝的敏感和恐慌。我国诗歌之所以多时间意识 。
关键词 诗歌 时间意识 敏感和恐慌 文化渊源
下载PDF
小学语文课堂古诗文吟诵初探 被引量:7
13
作者 张爽 《教育与教学研究》 2016年第6期125-129,共5页
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吟诵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吟诵不仅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历史的原因,吟诵一度被忽略,至今几乎成为绝学,给诗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目前语文教学界存在的教学误区,已让人们认识... 在古典诗文教学中,吟诵历来受到人们的重视,吟诵不仅符合小学生年龄、心理特点而且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历史的原因,吟诵一度被忽略,至今几乎成为绝学,给诗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损失。目前语文教学界存在的教学误区,已让人们认识到了吟诵教学回归小学语文课堂的必要性和迫切性。根据知识水平层次的不同,将小学诗文吟诵教学的三种模式的侧重点依次分为"吟诵规则"、"吟好节奏"和"因情行调",旨在探寻吟诵教学的有效方法,推进诗文吟诵教学的回归,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吟诵艺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语文教学 古诗文吟诵 吟诵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浙江词学传统与现代文化建设 被引量:1
14
作者 朱惠国 《浙江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8期121-128,160,共9页
词的创作在浙江一直十分兴盛。宋以来,浙江词人在全国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取得的成就也十分突出,逐渐形成良好的词学传统。浙江词学传统形成的原因有多种,但从大的方面分析,主要有三条:其一,杭州为南宋都城,汇聚了一批文化精英,这从作者... 词的创作在浙江一直十分兴盛。宋以来,浙江词人在全国占有非常高的比例,取得的成就也十分突出,逐渐形成良好的词学传统。浙江词学传统形成的原因有多种,但从大的方面分析,主要有三条:其一,杭州为南宋都城,汇聚了一批文化精英,这从作者层面为浙江词的创作繁荣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其二,浙江的地理位置、经济情况和人文环境均有利于词的创作,这为浙江词学传统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其三,浙江词人普遍追求词艺,推崇风雅,与词的美学本质最为契合。浙江词学传统是浙江文化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对浙江词学传统的研究,发掘其现代文化价值,将其融入到浙江现代文化的建设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词学 词学传统 文化建设
下载PDF
文化视野下的南宋观潮词 被引量:1
15
作者 谭钟琪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74-178,共5页
钱塘江观潮是典型的宋代都会风俗。南宋时期,观潮从极富地域色彩的习俗,上升为影响一时风尚的文化活动。通过观潮、咏潮等文学创作,观潮从文人的审美对象转化为文人理想的寄托场所,是特定时代下的文人心理的反映。经过词人心灵的过滤,... 钱塘江观潮是典型的宋代都会风俗。南宋时期,观潮从极富地域色彩的习俗,上升为影响一时风尚的文化活动。通过观潮、咏潮等文学创作,观潮从文人的审美对象转化为文人理想的寄托场所,是特定时代下的文人心理的反映。经过词人心灵的过滤,“潮”也从最初单纯景物的刻画、民风民俗的表现,成了词人正气豪情的宣泄,壮志难酬的寄托,发展为词人世界里被赋予多层内涵的意象语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观潮 南宋文化 观潮词 弄潮儿
下载PDF
论清代广西女性词的文化蕴涵 被引量:2
16
作者 秦玮鸿 《河池学院学报》 2007年第6期33-36,92,共5页
学术界论及"临桂词派",多以桂籍男性词人为代表。清代广西曾经出现过的女性词人与她们的作品,基本被忽略在词学研究视野之外。本文拟对清代广西女性词人词作加以探讨,发掘和探寻其中所包蕴的丰富文化内涵。
关键词 清代 广西 女性词 文化蕴涵
下载PDF
宋代诗词中的牡丹情结及其文化解读 被引量:2
17
作者 洪树华 《重庆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1期33-39,共7页
牡丹是花中之王,是繁荣、富贵、吉祥的象征。它深受百姓的喜爱,成为我国古代诗人词家重要的咏物题材。宋代作家对花香色艳的牡丹的赏玩品味以及栽植牡丹,说明了文人具有浓厚的牡丹文化情结。宋代歌咏牡丹的诗篇包含了一些文化蕴涵:崇尚... 牡丹是花中之王,是繁荣、富贵、吉祥的象征。它深受百姓的喜爱,成为我国古代诗人词家重要的咏物题材。宋代作家对花香色艳的牡丹的赏玩品味以及栽植牡丹,说明了文人具有浓厚的牡丹文化情结。宋代歌咏牡丹的诗篇包含了一些文化蕴涵:崇尚富贵祥瑞,热衷美艳昌盛;寄托伤感情思,表达内心情志;追忆故国往事,抒发兴亡之叹以及蕴含佛理禅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牡丹 百花之王 花香色艳 宋代诗词 文化蕴涵
下载PDF
《人间词话》与中国传统美学的现代转化 被引量:2
18
作者 郑绍楠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年第5期69-75,共7页
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已经成为美学界的共识,但具体如何转化,学界至今仍莫衷一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转化的经典著作,他富有远见地将美学的发展置入现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语境--"跨文化历史语境"... 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转化的必要性已经成为美学界的共识,但具体如何转化,学界至今仍莫衷一是。王国维的《人间词话》是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转化的经典著作,他富有远见地将美学的发展置入现代文化发展的基本语境--"跨文化历史语境"中。但他在重新建构民族美学时,误解了美学的学科性质,错误地将具有时代地域阶级局限性的、以康德叔本华等人为代表的西方美学原理当成普遍真理,把中国传统美学当成材料。《人间词话》启示着中国传统美学现代转化的路径--既不能脱离西方美学的影响,又不能以西方美学原理为普遍真理而把中国美学当成材料;中国传统美学的发展应该自觉地置入"跨文化历史语境"中,恢复对民族美学的自信心,在充分注重民族美学的传统与特性的前提下,与西方美学进行对话交流,互相启发、互相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间词话》 跨文化历史语境 西方美学 中国传统美学 现代转化
下载PDF
唐宋词中西翻译流派英译比较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姚俏梅 《蚌埠学院学报》 2013年第4期79-82,共4页
唐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长期以来,中西方翻译家们在"东学西渐"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个案分析,从音韵、词体形式、文化亏损三个角度来比较中西方翻译流派在唐宋词翻译上所采取的策... 唐宋词是中国传统文学的精华。长期以来,中西方翻译家们在"东学西渐"方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以李煜的《虞美人》为个案分析,从音韵、词体形式、文化亏损三个角度来比较中西方翻译流派在唐宋词翻译上所采取的策略和方法,总结出这些学者在词翻译中所遵循的不同的翻译原则、关注重点以及他们各自的得失,为国内学者的翻译研究提供借鉴,从而推动词学研究领域的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词英译 音韵 词体形式 文化亏损 《虞美人》
下载PDF
框架语义学视角下古典诗词文化意象的英译 被引量:2
20
作者 贾红霞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6期91-95,共5页
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活动中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成为当前翻译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框架语义学,探讨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有较强解释力,验证了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英译的解... 随着文化交流活动的日益频繁,翻译活动中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成为当前翻译界关注的热点。基于框架语义学,探讨古典诗词中文化意象的英译。分析结果表明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的准确传递有较强解释力,验证了框架语义学对文化意象英译的解释力。该研究对古典诗词英译有一定的启发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框架语义学 古典诗词英译 自然文化意象 传统文化意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