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hosphorus Balance in the Main Crop Production Systems in Beijing Suburb——Case in Shunyi District 被引量:1
1
作者 侯勇 高志岭 马文奇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7期1043-1045,1070,共4页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evaluate the phosphorus balances in the main crop production systems in Shunyi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Method] By using the nutrient budget method,the phosphorus balances in the mai... [Objective] The research aimed to evaluate the phosphorus balances in the main crop production systems in Shunyi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Method] By using the nutrient budget method,the phosphorus balances in the main crop production systems(field crops,orchard and open-field vegetables) in Shunyi District of Beijing City were evaluated.Moreover,the main influence elements of phosphorus surplus in the farmland were analyzed.[Result] The positive phosphorus balances were found across all three crop production systems in the study period.The amount of phosphorus surplus [491.8 kg/(hm2·a)] in vegetables production system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field crops [82.7 kg/(hm2·a)] and orchard [129.5 kg/(hm2·a)] production systems(P0.05).But the amount of phosphorus surplus between the latter two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P0.05).Phosphorus surpluses in the production systems of field crops and vegetables respectively presented the extremely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hosphorus input from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organic fertilizer(r was respectively 0.987 7 and 0.970 1).The phosphorus input from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organic fertilizer in the orchard production system both presented the extremely significant and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the phosphorus surplus in the farmland(r was respectively 0.836 3 and 0.625 2).However,the phosphorus harvested by crops didn't significantly correlated to the phosphorus surplus in the farmland for all three crop production systems(P0.05).[Conclusion] The risk of phosphorus pollution potential in all three crop production system of Shunyi Distirct was high,especially in the vegetable production system.The phosphorus surpluses in the production systems of field crops and vegetables were mainly from the input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organic fertilizer,respectively.However,the inputs of chemical fertilizer and organic fertilizer both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 phosphorus surplus in the orchard production sys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BURB field crops ORCHARD Open-field vegetable phosphorus balance
下载PDF
菜园土各形态磷库的变化及空间分布 被引量:25
2
作者 刘建玲 廖文华 +1 位作者 张凤华 高志岭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11,共6页
为找出菜园0~80cm土层各形态磷素的积累、分布规律,研究了菜园土各形态磷素的积累状况及在0~80cm土层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0~20cm菜园土的全磷和总无机磷、Olsen-P、Ca2-P、Ca8-P、Al-P、Fe-P、O-P和Ca10-P分别比相邻粮田平均增加了... 为找出菜园0~80cm土层各形态磷素的积累、分布规律,研究了菜园土各形态磷素的积累状况及在0~80cm土层的空间分布。结果表明,0~20cm菜园土的全磷和总无机磷、Olsen-P、Ca2-P、Ca8-P、Al-P、Fe-P、O-P和Ca10-P分别比相邻粮田平均增加了1 2、8 4、4 9、2 5、1 6、1 0、0 3、0 1倍,20~80cm菜园土全磷、Olsen-P、Ca2-P、Ca8-P、Al-P、Fe-P均有不同程度的积累,0~20cm、20~40cm全磷积累量分别占0~80cm积累总量的60 2%,20 8%。各形态无机磷的积累为Ca2-P,Ca8-P>Al-P>Fe-P>O-P和Ca10-P。各形态磷在0~80cm土层的分布为:20~40cm,40~60cm,60~80cm菜地全磷分别相当于0~20cm全磷量的46 1%、33 2%和25 9%,Olsen-P分别相当于38 5%、17 3%、8 8%,Ca2-P和Ca8-P分别相当于30 5%~33 6%,16 0%~17 0%和6 7%~22 3%;Al-P和Fe-P分别相当于41 5%~67 0%,26 8%~45 7%和17 4%~39 9%;O-P和Ca10-P分别相当于83 4%~92 9%,77 0%~83 7%和71 2%~81 9%。母质土壤的磷素组成和磷肥用量影响土壤各形态磷的积累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 磷肥 磷素变化 空间分布
下载PDF
太湖地区冬小麦田与蔬菜地N_2O排放对比观测研究 被引量:30
3
作者 姚志生 郑循华 +4 位作者 周再兴 谢宝华 梅宝玲 顾江新 王定勇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691-701,共11页
2003年11月8日至2004年6月5日对太湖地区相邻的蔬菜地和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冬小麦田,在当季不施肥情况下的N2O排放进行了田间同步对比观测,分析了N2O排放时间变化以及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农业管理措施对N2O排放的影响... 2003年11月8日至2004年6月5日对太湖地区相邻的蔬菜地和稻麦轮作生态系统的冬小麦田,在当季不施肥情况下的N2O排放进行了田间同步对比观测,分析了N2O排放时间变化以及土壤湿度、土壤温度、土壤速效氮含量和农业管理措施对N2O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播种前的耕翻(表层大约7cm土壤旋耕)处理不会明显改变稻麦轮作农田整个旱地阶段的N2O排放总量,但却使小麦生长季初期的N2O排放明显减弱69%(p<0.01,p为相关概率),使小麦生长季后期的N2O排放明显偏高2.6倍(p<0.05),而对其余时间段的N2O排放作用不明显。与长期实行稻麦轮作的旱地阶段农田相比,由稻田改种蔬菜20多年的蔬菜地,其整个观测期的N2O排放总量比免耕处理小麦田同期的排放高85%(p<0.05),比耕翻处理小麦田同期的排放高99%(p<0.01)。蔬菜地N2O排放偏高的原因是土壤速效氮,特别是铵态氮含量明显偏高(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2O排放 时间变化 控制因子 麦田 蔬菜地
下载PDF
京郊典型设施蔬菜地土壤 N2O 排放特征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婧 李虎 +1 位作者 王立刚 邱建军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4期4088-4098,共11页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北京郊区设施蔬菜地典型种植模式(番茄-白菜-生菜)下土壤N2O排放特征进行了周年(2012年2月22日—2013年2月23日)观测,探讨了不同处理下(即不施氮肥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减氮优化施肥处理(OPT)和... 利用静态暗箱-气相色谱法对北京郊区设施蔬菜地典型种植模式(番茄-白菜-生菜)下土壤N2O排放特征进行了周年(2012年2月22日—2013年2月23日)观测,探讨了不同处理下(即不施氮肥处理(CK)、农民习惯施肥处理(FP)、减氮优化施肥处理(OPT)和减氮优化施肥+硝化抑制剂处理(OPT+DCD))N2O排放特征及土壤温度、土壤湿度、土壤无机氮含量对土壤N2O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每次施肥+灌溉之后设施蔬菜地会出现明显的N2O排放高峰,持续时间一般为3—5 d。不同处理N2O排放通量变化范围在-0.21—14.26 mg N2O m-2h-1,平均排放通量0.03—0.36 mg N2O m-2h-1。整个蔬菜生长季各处理N2O排放与土壤孔隙含水率(WFPS)均表现出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不施氮处理5 cm深度土壤温度与N2O排放通量呈现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5);各处理N2O排放与土壤表层硝态氮含量具有较一致变化趋势。不同处理下N2O年度排放总量差异显著,依次顺序为FP((20.66±0.91)kg N/hm2)>OPT((12.79±1.33)kg N/hm2)>OPT+DCD((8.03±0.37)kg N/hm2)。与FP处理相比,OPT处理和OPT+DCD处理N2O年排放总量分别减少了38.09%和61.13%。各处理N2O排放系数介于0.36%—0.77%,低于IPCC 1.0%的推荐值。在目前的管理措施下,合理减少施氮量和添加硝化抑制剂是减少设施蔬菜地N2O排放量的有效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施蔬菜地 N2O排放 季节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动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9
5
作者 杨艳鲜 张丹 +5 位作者 雷宝坤 刘宏斌 翟丽梅 毛妍婷 冯光恒 陈安强 《灌溉排水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01-109,共9页
研究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埋深是合理调控浅层地下水位和防止土壤氮磷随浅层地下水流失的基础。通过对洱海近岸菜地2 a(2014年6月—2016年5月)浅层地下水埋深进行监测,分析了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洱海... 研究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埋深是合理调控浅层地下水位和防止土壤氮磷随浅层地下水流失的基础。通过对洱海近岸菜地2 a(2014年6月—2016年5月)浅层地下水埋深进行监测,分析了浅层地下水埋深的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洱海近岸菜地5个高程浅层地下水埋深均服从正态分布,其平均值为25.21~45.07cm,变异系数在0.26~0.43之间。浅层地下水埋深旱季深、雨季浅,其月变化和雨、旱季不同期,存在滞后现象,雨季浅层地下水埋深变异系数大于旱季。旱季和雨季浅层地下水埋深空间变化随等高线均呈不规则带状分布。洱海水位、降雨、灌溉、潜水蒸发和土壤物理特性的空间变异均是影响洱海近岸菜地浅层地下水埋深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1 966 m高程浅层地下水埋深与洱海水位极显著线性相关(p<0.01),二者互为连通,相互补给;其他高程浅层地下水埋深与降雨量和灌溉量显著线性相关(p<0.05),随降雨量增加,浅层地下水埋深逐渐变浅,随潜水蒸发量和灌溉量增加,浅层地下水埋深逐渐变深。距洱海由近及远土壤母质为河湖相沉积物到第四纪红黏土,使得不同发生层土壤渗水性由强变弱,造成离洱海越远,海拔越高,浅层地下水埋深越浅,变幅越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地 洱海 浅层地下水埋深 时空变化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累积特征及消长规律 被引量:3
6
作者 王金辉 柳勇 +6 位作者 蒙辉远 李广豪 徐润生 吕业成 胡承孝 李淑仪 梁李宏 《生态环境》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1624-1629,共6页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研究了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的累积状况和离子组成,对盐分的季节性消长规律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春季土壤盐分的累积情况较为严重,5个集约化露天菜地样点中有3个样点(1、2... 以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为例,研究了集约化露天菜地表层土壤盐分的累积状况和离子组成,对盐分的季节性消长规律及其变化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结果表明:2006年春季土壤盐分的累积情况较为严重,5个集约化露天菜地样点中有3个样点(1、2、4号)的表层土壤盐分浓度较高,全盐质量分数超过1.0g·kg^-1,已达到次生盐渍化的标准,其中又以2号样点(菜场)最为突出,全盐质量分数高至2.42g·kg^-1;2006年容季到夏季为脱盐阶段,土壤盐分浓度下降明显;2006年夏季到秋冬季变化幅度不大。土壤盐分浓度的变化与降雨量有密切关系,虽然2006年降雨偏多,但佛山市南海区农业集约化水平较高,部分菜地连年种植蔬菜、复种指数极高、化肥施用量偏大,从而在遇到干旱年份和季节,集约化露天菜地土壤仍有发生次生盐渍化的风险。土壤盐分的离子组成上,阳离子以Ca^2+为主,占全盐质量分数的11.0%~24.1%;阴离子以NO3^-和SO4^2-为主,分别占全盐质量分数的8.9%~31.0%和10.9%~45.7%。研究结果可为控制土壤盐分累积、提高蔬菜生产能力及品质、保护和合理利用耕地资源,提供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菜地 土壤盐分 累积 季节性变化
下载PDF
粮田改为菜田后土壤碳、氮演变特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雷宝坤 刘宏斌 +1 位作者 朱红业 续勇波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390-1395,共6页
粮田改为菜田后,土壤碳氮状况和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菜田土壤的碳氮比(C/N)和碳氮含量可能发生显著变化。为此,本文通过收集中国主要蔬菜产区的土壤碳、氮数据和与之对应的粮田土壤碳、氮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菜田土壤的C/... 粮田改为菜田后,土壤碳氮状况和水热条件发生了变化,菜田土壤的碳氮比(C/N)和碳氮含量可能发生显著变化。为此,本文通过收集中国主要蔬菜产区的土壤碳、氮数据和与之对应的粮田土壤碳、氮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出以下结论:菜田土壤的C/N比出现了极显著的下降,比粮田下降了1.7个单位,粮田土壤的C/N比平均稳定在10.3左右,而菜田土壤的C/N比却下降到8.6,下降幅度达到17%。菜田土壤全氮含量显著高于粮田土壤,二者平均相差0.330 g/kg,有机质含量与粮田没有显著差异。菜田土壤C/N比下降主要发生在2种情景下:土壤全氮和有机质都在增加;有机质下降全氮增加。91%的菜田土壤全氮在增加,9%的在下降。52%的菜田土壤有机质在增加,48%的有机质在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菜田 有机质 全氮 碳氮比 演变特征
下载PDF
不同种植年限蔬菜地土壤养分变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宁德富 孔丽琼 +1 位作者 汤娜 周萍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67-72,共6页
【目的】调查西双版纳地区蔬菜主要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状况,为蔬菜地土壤养分的合理、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与取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1随种植水稻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和土壤碱解氮含量呈逐年平缓下... 【目的】调查西双版纳地区蔬菜主要种植基地的土壤养分状况,为蔬菜地土壤养分的合理、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田间调查与取样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结果】1随种植水稻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和土壤碱解氮含量呈逐年平缓下降趋势,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均呈逐年平缓增加趋势,土壤有效养分逐年平衡;2随种植蔬菜年限的延长,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均呈逐年显著下降趋势,而且种植蔬菜年限越长,下降趋势越显著。土壤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极显著上升趋势,而且种植年限越长,平均每年增加量越大;3种植蔬菜的土壤,在氮、磷、钾三种元素中,土壤有效磷平均每年增加率最大,速效钾次之,碱解氮最小,导致土壤有效养分失衡。【结论】种植蔬菜导致土壤有机质含量逐年减少,土壤酸性逐年增强,土壤中氮、磷、钾有效养分含量逐年增加,且养分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地 水稻田 种植年限 土壤养分 养分变化规律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