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Optimization on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and Artificial Inoculation Methods In Vitro on Resistance to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1
作者 祝朋芳 赵妮拉 +2 位作者 齐丹 刘娜 段玉玺 《Agricult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CAS 2011年第11期1640-1644,共5页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aimed at exploring an effective way for inoc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Method] By combining the observation methods with the naked ey... [Objective] This research aimed at exploring an effective way for inoc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under controlled conditions. [Method] By combining the observation methods with the naked eye and under optical microscope, we had established the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for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with six classifications and optimized artificial inoculation methods in vitro. [Resul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ottled cuttings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petri dished leaves identification method both can be used for identification in vitro of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bottled cuttings identification method had shown better effects than petri dished leaves identification method, and was supposed to be best artificial inoculation a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in vitro. [Conclusion] This research had provided a scientific method for safe and effective researches on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in order to control the occurrence and diffusion of this quarantine diseas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ysanthemum white rust (CWR) Puccinia horiana Henn Identification standards In vitro Microscopy test
下载PDF
冷轧厂钝化烘干系统优化探析
2
作者 孙炬 《山西冶金》 CAS 2024年第2期233-234,237,共3页
冷轧镀锌板材生产完成后,在潮湿环境中镀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锌,在这种条件下,很容易形成白锈等腐蚀产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生产线增加了后处理塔钝化系统工艺,在板带两面顺涂或逆涂一层铬溶液,然后经过热风烘干,最终在带钢... 冷轧镀锌板材生产完成后,在潮湿环境中镀层表面与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氧化锌,在这种条件下,很容易形成白锈等腐蚀产物。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生产线增加了后处理塔钝化系统工艺,在板带两面顺涂或逆涂一层铬溶液,然后经过热风烘干,最终在带钢表面形成一层钝化膜,防止钢卷在中间储存过程中产生白锈现象,达到防腐的目的。但是在实际生产中遇到一系列问题,通过增加远程控制系统、增加点火烧嘴的放散管道等措施对设备进行优化改进,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连续热镀锌 后处理塔 钝化 钝化膜 白锈
下载PDF
Post-fire regeneration dynamics in whitebark pine(Pinus albicaulis) forests in Wind River and Absaroka Mountains,Wyoming, USA
3
作者 Jennifer G.Klutsch Betsy A.Goodrich William R.Jacobi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3期719-733,共15页
Whitebark pine (Pinus albicaulis) populations are in decline across the species' range due to historic wildfire exclusion, mountain pine beetle (Dendroctonus ponderosae, MPB) outbreaks, and an invasive fungal pat... Whitebark pine (Pinus albicaulis) populations are in decline across the species' range due to historic wildfire exclusion, mountain pine beetle (Dendroctonus ponderosae, MPB) outbreaks, and an invasive fungal pathogen causing the disease white pine blister rust (Cronartium ribicola, WPBR). Despite reliance on stand- replacing fires, information on whitebark pine regeneration occurrence is limited and the trajectory of future forests is largely unknown in some areas of the range. Regeneration densities were assessed in burned and adjacent non-burned areas at six high elevation locations in northwest Wyoming where stand-replacing fires occurred 8-32 years before thesurveys. In these locations at the eastern extent of the species range, we assessed what site factors were associ- ated with regeneration success. Whitebark pine regen- eration density was greater and seedlings were older in non-burned compared to burned areas. Within burns, north aspects had more regeneration than south aspects. Potential seed source densities and other species' regeneration were positively related to whitebark p^ne regeneration densities in burned areas. South facing slopes or grass covered areas may have either delayed or no regeneration of whitebark pine without the help of artificial plan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ECRUITMENT Age structure white pineblister rust - Mountain pine beetle RESTORATION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菌冬孢子萌发的生物学特性 被引量:14
4
作者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1-394,共4页
The white rust,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n Chrysanthemum,and also was a quarantine action pest in the world.Trials determined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ng biology of P.... The white rust,caused by Puccinia horiana wa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pidemic diseases on Chrysanthemum,and also was a quarantine action pest in the world.Trials determined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ng biology of P.horiana : the teliospores were germinated between 4 ℃ and 32 ℃,while the optimum temperature range was 15 ℃ to 24 ℃,especially between 18 ℃ and 21 ℃.Water was necessary for the teliospores germination.Without free water,it couldn’t germinate in 24 h,even with 100 % R.H.The propriety of pH for germination was pH 4 to 6.5, while pH 6 was the most favorite.2 % glucose solution promoted the germination of the teliospores evidently,whereas the fresh juice of chrysanthemum foliages restrained it prominently.Light didn’t influence on the germin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白锈病 堀柄锈菌 冬孢子 萌发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热镀锌钢白锈产生原因分析及预防 被引量:23
5
作者 孔纲 卢锦堂 +1 位作者 车淳山 许乔瑜 《腐蚀与防护》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0期450-452,共3页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测试,对热镀锌钢在海洋环境下产生的白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洋环境下白锈由ZnCl2.4Zn(OH)2、2ZnCO3.3Zn(OH)2和ZnO组成,腐蚀产物疏松,不能阻碍腐蚀进一步进行。探讨了白锈形成机理,总结了国内外热镀... 通过扫描电镜观察及X射线衍射测试,对热镀锌钢在海洋环境下产生的白锈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海洋环境下白锈由ZnCl2.4Zn(OH)2、2ZnCO3.3Zn(OH)2和ZnO组成,腐蚀产物疏松,不能阻碍腐蚀进一步进行。探讨了白锈形成机理,总结了国内外热镀锌标准有关对热镀锌钢白锈的论述,并提出了有关的防护及处理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镀锌钢 白锈 腐蚀
下载PDF
铅锭白锈形成机理 被引量:5
6
作者 姚维义 彭可 +3 位作者 唐谟堂 胡立新 杨声海 何静 《中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4-58,共5页
采用气体腐蚀、浸渍腐蚀、喷雾腐蚀、干湿交替腐蚀等方法,研究温度、湿度、酸度、水质和气氛等因素对铅锭腐蚀的影响;采用失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对铅在各种腐蚀环境中产生的白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水中铅白锈主要成分为氢... 采用气体腐蚀、浸渍腐蚀、喷雾腐蚀、干湿交替腐蚀等方法,研究温度、湿度、酸度、水质和气氛等因素对铅锭腐蚀的影响;采用失重分析和X射线衍射等,对铅在各种腐蚀环境中产生的白锈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中性水中铅白锈主要成分为氢氧化铅;在高湿的大气中铅白锈主要成分为碱式碳酸铅;在潮湿含SO2工业大气中铅白锈主要成分为Pb4(CO3)2(SO4)(OH)2,其次为PbSO4;造成铅腐蚀产生白锈的最主要因素是水,其次是高温、高湿以及大气中的O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锭 白锈 形成机理 腐蚀 失重分析
下载PDF
向日葵白锈病菌巢式PCR检测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6
7
作者 刘彬 张祥林 +2 位作者 王羽中 乾义柯 陈燕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859-863,共5页
【目的】建立向日葵白锈病菌(Albugo tragopogi (Persoon) Schruter var helianthi Novotlenova)的巢式PCR检测方法。【方法】用通用引物NL1/NL4对采自伊犁的向日葵白锈病菌进行PCR扩增、克隆、酶切和测序,设计该病菌的特异性引物,用巢... 【目的】建立向日葵白锈病菌(Albugo tragopogi (Persoon) Schruter var helianthi Novotlenova)的巢式PCR检测方法。【方法】用通用引物NL1/NL4对采自伊犁的向日葵白锈病菌进行PCR扩增、克隆、酶切和测序,设计该病菌的特异性引物,用巢式PCR法检测供试样品。【结果】序列测定和比对结果表明,该病菌的核酸序列与GeneBank公布的向日葵白锈病菌核酸序列同源率为97%。针对该段基因设计向日葵白锈病菌的特异性引物ATHP3/ATHP4,用巢式PCR法对供试样品进行扩增,扩增片段为370 bp。【结论】成功建立了向日葵白锈病菌巢式PCR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向日葵 白锈病菌 巢式PCR 检测
下载PDF
铸造铅腐蚀机理的研究 被引量:5
8
作者 姚维义 唐谟堂 +2 位作者 彭可 陈永明 张恩明 《腐蚀科学与防护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03-206,共4页
采用水浸渍腐蚀、湿热箱腐蚀和电化学测量等试验方法 ,进行了铅锭试片在不同大气环境和几种水溶液介质中的加速腐蚀试验 .结果表明 :铅在蒸馏水、雨水等软水中腐蚀严重 ,表面生成的白锈基本无保护作用 .而铅在自来水、人工海水和湿热箱... 采用水浸渍腐蚀、湿热箱腐蚀和电化学测量等试验方法 ,进行了铅锭试片在不同大气环境和几种水溶液介质中的加速腐蚀试验 .结果表明 :铅在蒸馏水、雨水等软水中腐蚀严重 ,表面生成的白锈基本无保护作用 .而铅在自来水、人工海水和湿热箱中腐蚀程度有所减缓 ,铅表面生成的腐蚀产物对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雨水、露水等软水和热季的高温 ,以及空气中的氧是铅锭腐蚀产生白锈的主要原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锭 腐蚀速率 铅白锈 氢氧化铅 碱式碳酸铅
下载PDF
利用cDNA-AFLP技术鉴定菊花品种‘紫荷’的抗白锈病相关基因 被引量:8
9
作者 黄河 王顺利 戴思兰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926-935,共10页
【目的】筛选菊花中抗白锈病相关基因,研究菊花抗白锈病的分子机理。【方法】以菊花中对白锈病完全免疫的品种‘紫荷’为供试材料,对其叶片喷施106个白锈病冬孢子/mL蒸馏水,处理时间梯度为0 h、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 【目的】筛选菊花中抗白锈病相关基因,研究菊花抗白锈病的分子机理。【方法】以菊花中对白锈病完全免疫的品种‘紫荷’为供试材料,对其叶片喷施106个白锈病冬孢子/mL蒸馏水,处理时间梯度为0 h、3 h、6 h、12 h、24 h、48 h、72 h、96 h,使用cDNA-AFLP技术分析这一接种过程中的差异表达基因,并采用RT-PCR方法对表达结果进行验证。利用RACE技术克隆其中重要蛋白基因的cDNA全长,采用MEGA 4.0程序进行序列分析。【结果】利用76对引物组合,共筛选出了约4 950条差异表达的cDNA片段,对其中80个表达差异显著的片段进行测序,最终得到51个差异片段的核苷酸序列。Blastx同源性比对发现,其中18个序列与已报道的抗病基因具较高同源性,其功能涉及到抗病、信号转导、光合作用和光呼吸、反转录转座子以及植物基础代谢。RT-PCR验证结果表明,利用cDNA-AFLP技术获得了稳定表达的序列;使用RACE技术获得了其中两个编码植物14-3-3蛋白的基因:CmGFR01、CmGFR02的cDNA全长序列分别为1 062 bp和1 098 bp,分别编码含260和271个氨基酸残基的开放阅读框。对序列进行分析发现,CmGFR01、CmGFR02属于高等植物中一类新的14-3-3基因亚家族。【结论】构建了菊花品种‘紫荷’在白锈病胁迫下的基因表达谱,从基因组水平上识别了一批与抗白锈病相关的基因,这些基因有助于解析植物抗白锈病的分子机理。分离得到的CmGFR01、CmGFR02可用于栽培菊花抗白锈病的分子育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白锈病 CDNA-AFLP 14-3-3基因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侵染循环的显微观察 被引量:4
10
作者 祝朋芳 齐丹 +4 位作者 段玉玺 毛洪玉 付印东 杨迎东 屈连伟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221-223,共3页
研究了光学显微镜下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侵染菊花的过程。结果表明:病原菌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上发育成2~4个担孢子。担孢子圆肾形,飞落到菊花叶表皮后萌发成菌丝,造成新的侵染点,菌丝成熟后发育成新的冬孢子,完成1个侵染循环... 研究了光学显微镜下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侵染菊花的过程。结果表明:病原菌冬孢子萌发后产生先菌丝,先菌丝上发育成2~4个担孢子。担孢子圆肾形,飞落到菊花叶表皮后萌发成菌丝,造成新的侵染点,菌丝成熟后发育成新的冬孢子,完成1个侵染循环。未见夏孢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白锈病 病原菌 侵染 显微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研究进展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顺利 王红利 +1 位作者 雷增普 戴思兰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7-70,共4页
菊花白锈病(Puccinia horiana Henn.)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多国检疫性病害,在经济上给切花菊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切花菊产业化生产刚刚在我国兴起,国内对菊花白锈病发生危害以及防治技术了解较少。现首次系统... 菊花白锈病(Puccinia horiana Henn.)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多国检疫性病害,在经济上给切花菊生产造成重大损失,且有逐年加重的趋势。切花菊产业化生产刚刚在我国兴起,国内对菊花白锈病发生危害以及防治技术了解较少。现首次系统介绍国内外菊花白锈病的分布与为害、发病规律和防治技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我国菊花白锈病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同时探讨了菊花抗病研究的发展方向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菊花白锈病 综合防治 菊花抗性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田间药剂防治试验 被引量:7
12
作者 王顺利 刘红霞 戴思兰 《西北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6-119,136,共5页
菊花白锈病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世界检疫性病害。针对菊花白锈病选取10种保护性药剂和13种治疗性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了效果好、成本低的粉锈宁1000倍液和甲壳素+冰醋酸1000倍液作为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腈菌唑8000倍+代森锰... 菊花白锈病是菊花重要的流行性病害,也是世界检疫性病害。针对菊花白锈病选取10种保护性药剂和13种治疗性药剂进行田间试验,筛选出了效果好、成本低的粉锈宁1000倍液和甲壳素+冰醋酸1000倍液作为保护性药剂交替使用,腈菌唑8000倍+代森锰锌1200倍液和黑杀3000倍液作为治疗性药剂交替使用。还针对带菌插穗进行药剂处理,提出先蘸世高4000倍液再蘸生根粉,为从种苗切断传染源提供了依据。这些结果为有效控制菊花白锈病的传播提供了保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菊花白锈病 药剂防治
下载PDF
北京菊花白色锈病初报 被引量:4
13
作者 王永勤 黄丛林 +3 位作者 吴忠义 张秀海 李春华 梁宏霞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104-105,共2页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日光温室菊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经鉴定为菊花白色锈病。该病孢子最低萌发温度为4℃,最高萌发温度为29℃;超过30℃,孢子不能萌发;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对16个菊花品种的温室... 2007年12月至2008年4月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生物中心日光温室菊花发生了较为严重的病害,经鉴定为菊花白色锈病。该病孢子最低萌发温度为4℃,最高萌发温度为29℃;超过30℃,孢子不能萌发;最适宜的萌发温度为15~25℃。对16个菊花品种的温室自然发病率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不同菊花品种对白色锈病抗性不同,香白梨和瑶台玉凤抗性最强,秋、黄秀风、秀雄和秀芳白抗性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白色锈病 调查报告
下载PDF
菊花白锈病抗性标准及人工离体接种鉴定方法的优化 被引量:2
14
作者 祝朋芳 赵妮拉 +2 位作者 齐丹 刘娜 段玉玺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3期149-152,共4页
为使菊花白锈病的抗性鉴定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笔者将目测观察与显微镜检方法相结合,制定了菊花白锈病6级抗性鉴定标准,并优化了人工离体接种方法。结果表明,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均可用于菊花白锈病的离体鉴定;培养瓶... 为使菊花白锈病的抗性鉴定在可控条件下进行,笔者将目测观察与显微镜检方法相结合,制定了菊花白锈病6级抗性鉴定标准,并优化了人工离体接种方法。结果表明,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均可用于菊花白锈病的离体鉴定;培养瓶内茎段扦插法优于培养皿内平铺叶片法,是最佳的人工离体接种鉴定方法。该优化方法是评价菊花白锈病抗性的既安全又简单的接种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白锈病 堀氏菊柄锈菌 抗性标准 离体 显微镜检
下载PDF
高耐蚀性热镀锌板的钝化处理工艺探讨 被引量:10
15
作者 瞿祖贵 刘俊文 许小蔓 《轧钢》 2002年第3期19-21,共3页
介绍了热镀锌板钝化膜的形成机理 ;针对攀钢热镀锌板出现白锈、黑斑等问题 ,分析了钝化液pH值、添加剂及操作条件对钝化膜质量的影响 。
关键词 白锈缺陷 黑斑缺陷 高耐蚀性热镀锌板 钝化处理
下载PDF
五种药剂防治油葵白锈病试验初报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卫民 宋红梅 +1 位作者 焦子伟 李勤忠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2005年第B06期237-239,共3页
试验结果表明:64%杀毒矾WP对油葵白锈病防效较好,其次是72%杜邦克露WP、53%金雷多米尔锰锌WG、72%霜疫必克WP。25%甲霜灵WP对油葵白锈病防效不理想。推荐64%杀毒矾WP600倍、72%杜邦克露WP1000倍等防治油葵白锈病在伊犁河谷区域推广应用。
关键词 白锈病 油葵 试验初报 药剂防治 金雷多米尔锰锌 杜邦克露 试验结果 推广应用 WP 甲霜灵 河谷区 防效 杀毒
下载PDF
栽培菊感染菊花白锈病后体内防御酶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祝朋芳 赵妮拉 段玉玺 《北方园艺》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7-80,共4页
对切花菊抗、感品种分别接种菊花白锈病病原菌,肉眼观察及显微鉴定其症状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定期测定菊花叶片内PAL、PPO及POD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5 d内,C039、B86均未出现明显症状,而C... 对切花菊抗、感品种分别接种菊花白锈病病原菌,肉眼观察及显微鉴定其症状变化,并采用分光光度法,定期测定菊花叶片内PAL、PPO及POD的活性并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与抗病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在接种后15 d内,C039、B86均未出现明显症状,而C002于接种后第10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B76于接种后第11天肉眼可见冬孢子堆;随着病原菌的侵染,与对照相比,切花及盆栽的抗、感菊花品种的PAL、PPO及POD活性均呈不同程度的升高,活性提高幅度及变化规律因酶而异,就同一种酶而言,抗病品种酶活性较感病品种增高幅度大;在菊花与菊花白锈病病原菌互作过程中,菊花白锈病的潜育期长短因品种而异,防御酶活性的动态变化与抗病性密切相关,这3种防御酶活性峰值高低及出现的早晚可作为菊花白锈病早期抗性鉴定的重要生理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栽培菊 菊花白锈病 苯丙氨酸解氨酶 多酚氧化酶 过氧化物酶
下载PDF
中国白锈菌科分类研究——Ⅳ.藜科上—新记录种及菊科上的已知种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英祥 张中义 +1 位作者 刘云龙 陈跃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89年第3期222-230,共9页
本文报道藜科Chenopodiaceae上优若藜白锈一新记录种Albugo eurotiae Tranzsch和菊科Compositae上已知种和变种,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Pers.)Schroet,婆罗门参原变种A.tragopogi var.pyrethi,匹菊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 var.inulae... 本文报道藜科Chenopodiaceae上优若藜白锈一新记录种Albugo eurotiae Tranzsch和菊科Compositae上已知种和变种,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Pers.)Schroet,婆罗门参原变种A.tragopogi var.pyrethi,匹菊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 var.inulae,旋复花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 var.inulae,蓟婆罗门参白锈A.tragopogi var.Cirsii的寄主新记录和地理新分布以及各种的描述和形态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锈菌 白锈菌科 分类 优若藜白锈
下载PDF
籽粒苋白锈病的发生与防治对策
19
作者 雷玉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04年第2期54-56,共3页
经对籽粒苋白锈病的病情调查、病原鉴定和防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该病是由苋白锈Albugobliti引起的 ,开花期至成熟期、刈割期是发病的高峰期 ,秋季重于夏季 ;加强播前管理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加强生长期管理 ,并配合 58%甲霜灵锰... 经对籽粒苋白锈病的病情调查、病原鉴定和防治进行研究 ,结果表明 :该病是由苋白锈Albugobliti引起的 ,开花期至成熟期、刈割期是发病的高峰期 ,秋季重于夏季 ;加强播前管理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加强生长期管理 ,并配合 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 (WP) 50 0倍液、6 4%杀毒矾WP 4 0 0倍液、6 9%安克锰锌WP6 0 0倍液、70 %克露WP 80 0倍液叶面喷雾防治 ,防效 9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籽粒苋 白锈病 病情 病原 症状 发病特点 防治
下载PDF
CmWRKY15-1通过水杨酸信号通路调控菊花白色锈病抗性 被引量:2
20
作者 毕蒙蒙 刘迪 +2 位作者 高歌 祝朋芳 毛洪玉 《中国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619-628,共10页
【目的】菊花白色锈病是菊花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观赏品质。分析CmWRKY15-1在菊花抗白色锈病中的功能及防卫机制,为利用分子育种解决菊花产业中白色锈病病害问题提供借鉴。【方法】以菊花白色锈病抗病品种‘黄莺’为试验材料,构建Cm... 【目的】菊花白色锈病是菊花重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其观赏品质。分析CmWRKY15-1在菊花抗白色锈病中的功能及防卫机制,为利用分子育种解决菊花产业中白色锈病病害问题提供借鉴。【方法】以菊花白色锈病抗病品种‘黄莺’为试验材料,构建CmWRKY15-1过表达载体与干扰载体,通过农杆菌介导法转化菊花,分别获得超表达与沉默植株株系,通过表型观察、病情指数统计及转基因植株内源SA含量变化、SA合成关键基因及病程相关基因的表达分析,探究CmWRKY15-1在水杨酸信号途径响应菊花白色锈病的功能。【结果】经遗传转化后获得超表达植株OE-9株系与沉默植株RNAi-4株系,接种后的表型鉴定和病情指数调查中RNAi-4株系病情指数为53.67,抗性反应表现为感病,而野生型植株接菌前后表型无变化,表明CmWRKY15-1的沉默降低了‘黄莺’对白色锈病的抗性。同时OE-9株系中内源水杨酸含量在接种前后与WT相比呈上升趋势,而RNAi-4株系中水杨酸含量降低,即CmWRKY15-1的过表达与沉默分别显著上调和下调内源SA含量,对SA的积累有正向调节作用。OE-9系、RNAi-4系和WT在接菌处理前后的SA合成基因表达情况分析结果表明,在接种处理后,OE-9株系中ICS1的表达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其最高表达量为对照的3.8倍。而在RNAi-4株系中,ICS1在接种后出现降低,且一直保持较低水平。PAL在OE-9株系中的表达相较于对照增加,其最高表达量为对照的2.3倍,而在RNAi-4株系中,该基因的表达总体呈下降趋势,这与SA含量测定的变化结果基本一致,也进一步验证CmWRKY15-1通过SA介导的信号途径响应菊花白色锈病。此外,响应SA信号的病程相关基因表达分析结果显示,随着白色锈病病原菌处理时间的延长,OE-9株系中这些基因的表达除PR5外,均在40 h时出现峰值,PR5相对延后,在48 h时出现峰值。RNAi-4株系中除PR5外,其他基因的表达量显著低于WT、OE-9中的表达量。Cm WRKY15-1的过表达提高了水杨酸信号途径中PR的转录水平,与此相反,Cm WRKY15-1的沉默使这些基因表达下调。【结论】Cm WRKY15-1对菊花抗白色锈病具有正调控作用,且通过水杨酸介导的信号途径调控抗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花 CmWRKY15-1 白色锈病 水杨酸 功能验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