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PON1基因在肝细胞癌中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意义和免疫浸润分析
1
作者 龙小玲 卜昆鹏 +6 位作者 曹昭 黄军强 马彩芳 卢秋龙 曾焕 张云 舒宏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24年第4期405-410,共6页
目的探索人对氧磷酶-1(PON1)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意义和免疫浸润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在线数据库TIMER、HCCDB和Kaplan-Meier Plotter,获得HCC患者PON1的基因表达水平及预后价值。并收集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在广... 目的探索人对氧磷酶-1(PON1)基因在肝细胞癌(HCC)的表达及其对临床预后的意义和免疫浸润分析。方法首先使用在线数据库TIMER、HCCDB和Kaplan-Meier Plotter,获得HCC患者PON1的基因表达水平及预后价值。并收集2011年4月至2015年6月在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90例HCC患者的癌及癌旁肝组织,检测PON1基因表达水平,结合临床相关参数,采用Cox回归分析,筛选与肝癌患者预后有意义的参数并构建预后模型。最后进行相关性分析,评估免疫细胞浸润特征。结果PON1的基因表达水平在HCC组织中均显著低于癌旁,且PON1低表达与HCC的预后不良相关(P<0.05)。PON1 mRNA水平、BCLC分期、CNLC分期、T分期、微血管侵犯(MVI)数量、血管侵犯、血清AFP水平与HCC预后显著相关(P<0.05)。BCLC分期、血清AFP、PON1 mRNA表达水平是HC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联合三个指标建立的1、2、3年总生存期预后列线图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性能及临床实用价值(C-index=0.757)。免疫浸润分析显示,PON1与HCC中多种免疫浸润细胞显著相关(P<0.05)。结论低表达的PON1可作为肝癌患者预后不良的潜在标志物,PON1联合血清AFP水平、BCLC分期构建的预测模型,可有效预测肝癌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N1 预后 肝癌 免疫炎症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CYP2C19、ABCB1、PON1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研究
2
作者 张姗姗 刘立雄 +1 位作者 张志新 江晓敏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5期50-52,共3页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BCB1)、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目的:探讨细胞色素P4502C19(CYP2C19)、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ABCB1)、对氧磷酶-1(PON1)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的关系。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10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服用氯吡格雷且出现抵抗现象的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测定CYP2C19(rs4244285,rs4986893),ABCB1(rs1045642)和PON1(rs662)基因型。统计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基因型,比较不同CYP2C19基因型别与ABCB1、PON1的关系。结果:CYP2C19基因的*1、*2、*3基因突变率分别为22.22%(20/90)、14.44%(13/90)、7.78%(7/90),其中氯吡格雷抵抗患者的CYP2C19*1/*1野生型样本21例(23.33%);突变型样本69例(76.67%),包括CYP2C19*1/*2or*3突变型杂合子和CYP2C19*2/*2or*3突变型纯合子。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基因突变率为54.44%(49/90);PON1基因Q192R为AG多态性,基因突变率为51.11%(46/90)。CYP2C19野生型和突变型的ABCB1基因型CC、CT、TT以及PON1基因型GG、GA、A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氯吡格雷抵抗不仅与CYP2C19单基因因素有关,同时也受其他多基因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而ABCB1基因C3435T多态性、PON1基因Q192R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抵抗无明显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P4502C19 三磷酸腺苷结合盒转运体 对氧磷酶-1 基因多态性 氯吡格雷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ABCB1、PON1、CYP2C19基因型检测及指导PCI术后精准用药的临床意义 被引量:4
3
作者 陈吉业 孙晓庆 +2 位作者 王相村 卢波 赵娟娟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7期957-961,共5页
目的探究蒙阴地区冠心病患者ABCB1、PON1、CYP2C19基因型分布特点及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精准用药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为临床试验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蒙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785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基因型检测,对... 目的探究蒙阴地区冠心病患者ABCB1、PON1、CYP2C19基因型分布特点及指导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精准用药的临床意义。方法本文为临床试验性研究,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在蒙阴县人民医院诊治的785例冠心病患者,均行基因型检测,对基因型的分布特征进行统计分析。依据基因型结果对需要行PCI术的患者分为正常代谢型组(183例)和慢代谢型组(115例)。正常代谢型组男129例、女54例,年龄63.0(53.3,70.0)岁,术后服用氯吡格雷75 mg/d;慢代谢型组男88例、女27例,年龄64.0(54.0,70.0)岁,术后服用替格瑞洛90 mg/次、2次/d或西洛他唑100 mg/次、2次/d,以上两组均联合服用阿司匹林100 mg/d,根据病情选择服用其他药物。于术后12个月内随访和比较两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情况。采用秩和检验、χ^(2)检验。结果入选患者中ABCB1基因突变频率为61.14%(480/785);PON1基因突变频率为67.64%(531/785);CYP2C19快代谢基因型占40.89%(321/785),超快代谢基因型占0.89%(7/785),中间代谢基因型占43.82%(344/785),慢代谢基因型占14.39%(113/785)。本地区冠心病患者的氯吡格雷吸收与代谢相关基因突变频率较高。慢代谢型组患者精准用药后与正常代谢型组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91%(16/115)比9.84%(18/183)](P>0.05)。结论蒙阴地区冠心病患者氯吡格雷吸收与代谢相关基因突变率较高,依据基因型指导PCI术后精准用药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基因型 ABCB1 PON1 CYP2C19 精准用药
下载PDF
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 被引量:23
4
作者 任晓蕾 张春燕 +3 位作者 詹轶秋 黄琳 贺真 冯婉玉 《中国药房》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9期2671-2674,共4页
目的:利用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12月收治的2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基于引物末端延伸的测序法(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氯吡格雷相关基因(CYP2C19*17、CYP2C19*... 目的:利用CYP2C19、ABCB1及PON1基因检测结果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1-12月收治的23例缺血性卒中患者,采用基于引物末端延伸的测序法(Sanger测序法)检测患者氯吡格雷相关基因(CYP2C19*17、CYP2C19*3、CYP2C19*2、ABCB1及PON1)的基因型,临床药师根据基因类型提出给药建议。另选取1例反复缺血性卒中患者,测定氯吡格雷抑制率和血凝块形成的强度(MA)及上述氯吡格雷相关基因的基因型,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的抗血小板治疗建议。结果:在23例患者中,CYP2C19*17检测结果均为CC的野生型,其中CYP2C19*3检测结果为AG的突变杂合型1人,CYP2C19*2检测结果为AG的突变杂合型10人,此11人为中间代谢型,CYP2C19*2检测结果为AA的突变纯合型3人,为慢代谢型,上述14人建议停用氯吡格雷;余9人为正常代谢型,其中无ABCB1基因突变纯合型,PON1基因突变型6人,建议按正常剂量服用氯吡格雷。1例反复缺血性卒中患者2次检测氯吡格雷抑制率均为0,MA分别为66.4、68 mm,其ABCB1为突变杂合型,药物吸收减慢,CYP2C19*2为突变杂合型,PON1为突变杂合型,酶活性减弱,药物代谢减慢,建议停用氯吡格雷。结论:通过基因检测指导缺血性卒中患者氯吡格雷个体化用药,可达到患者脑卒中二级预防的目的,减少医疗资源浪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YP2C19 PON1 ABCB1 氯吡格雷 缺血性卒中患者 个体化给药
下载PDF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2型心肾综合征患者血清PON1、SOD、MDA的影响 被引量:15
5
作者 邵伟华 姚丽霞 +3 位作者 王素星 吕彩霞 王娜 李绍冰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0期3218-3222,共5页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2型心肾综合征(cardio renal syndrome,CRS)患者心肾功能及血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l,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 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MDA)的影响,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2... 目的观察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2型心肾综合征(cardio renal syndrome,CRS)患者心肾功能及血清对氧磷酶1(paraoxonase l,PON1)、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 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dial dehyde,MDA)的影响,评价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2型CRS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老年2型CRS的机制。方法收集老年2型CRS患者9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49例)和心脉隆组(49例)。对照组按照现行指南给予抗心衰、保肾治疗,心脉隆组在对照组相同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5 mg/kg,日二次静点,疗程15 d。2组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15 d测定血尿素氮(BUN)、血清胱抑素C(CysC)、肾小球滤过率(eGFR)、N末端脑钠肽前体(NT proBNP)、PON1、SOD、MDA,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EF);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PON1、SOD、MDA分别与NT proBNP、EF、CysC、eGFR的关系;记录治疗前后2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心功能分级(NYHA)及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治疗15 d后2组EF较治疗前均升高(P<0.05),CysC、NT proBNP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其中心脉隆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心脉隆组治疗后eGFR高于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P<0.05);治疗15 d后两组PON1、SOD较治疗前升高(P<0.05),MDA较治疗前下降(P<0.05),心脉隆组上述指标的变化较同期对照组更明显(P<0.05);心脉隆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5.92%vs 89.80%,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表明,PON1、SOD分别与eGFR、EF正相关(P<0.05),与CysC、NT proBNP呈负相关(P<0.05);MDA与eGFR、EF呈负相关(P<0.05),与CysC、NT proBNP呈正相关(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血清PON1、SOD、MDA水平与老年2型CRS患者心肾功能相关,可用于老年2型CRS病情监测;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2型CRS患者的心肾功能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疗效确切,安全性好,其机制可能与心脉隆注射液能减轻老年2型CRS机体氧化应激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2型CRS 心脉隆注射液 PON1 氧化应激
下载PDF
年龄与性别对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与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相关性的影响 被引量:12
6
作者 徐晓宇 石秀锦 +2 位作者 续茜桥 彭文星 林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7年第3期146-150,共5页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龄和性别对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254例纳入研究的患者连续服用标准双抗≥3天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PAR),将PAR>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CR)。比较不同... 目的: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年龄和性别对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之间相关性的影响。方法:收集1254例纳入研究的患者连续服用标准双抗≥3天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PAR),将PAR>50%定义为氯吡格雷抵抗(CR)。比较不同年龄组及不同性别的人群中PON1 Q192R基因型与CR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人群PON1 Q192R最小等位基因频率(minor allele frequency,MAF)为37%。在整体人群中,PON1 Q192R突变纯合型(A/A)患者中CR发生率(59.39%)与野生型(G/G)患者(43.58%)及突变杂合型(G/A)患者(49.00%)中CR发生率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2<0.001,P3=0.02)。在≤65岁的患者中,G/G型患者的CR发生率(41.69%)与A/A型(57.58%)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2<0.001),而在>65岁的老年患者中,不同基因型CR发生率虽有不同,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1,P2,P3>0.05)。男性患者中CR发生率(45.87%)显著低于女性(53.91%,P=0.01)。同时,在男性患者中,G/G型患者CR的发生率(40.63%)与A/A型(57.02%)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2<0.001),而在女性患者中,不同基因型的患者间,CR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1,P2,P3>0.05)。结论:高龄和女性作为CR的独立危险因素,会削弱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造成的个体间氯吡格雷抗血小板疗效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PON1 Q192R 年龄 性别
下载PDF
牛PON1基因对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影响 被引量:6
7
作者 姬爱国 周正奎 +5 位作者 张路培 杨润军 许尚忠 王淑辉 高雪 李俊雅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2-128,共7页
克隆了牛PON1基因,检测其外显子上的SNPs,对EcoRⅤ和AluI 2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ON1基因后的等位基因频率和所产生的基因型频率进行估计,并对EcoRⅤ和AluI 2种酶酶切后所产生的多态性对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影响进行分析。实验动物为30头安... 克隆了牛PON1基因,检测其外显子上的SNPs,对EcoRⅤ和AluI 2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PON1基因后的等位基因频率和所产生的基因型频率进行估计,并对EcoRⅤ和AluI 2种酶酶切后所产生的多态性对生长和胴体性状的影响进行分析。实验动物为30头安格斯、30头海福特和28头西门塔尔牛。关联分析应用SAS9.1的GLM过程中最小二乘均数Tukey′s检验进行分析。结果表明,PON1基因克隆获得1 205 bp的cDNA序列,其编码区为1 068 bp,编码355个氨基酸;外显子SNPs检测表明,仅在其第6外显子区域存在2个突变位点,且没有引起氨基酸变异,但可分别被EcoRⅤ和AluI 2种酶酶切。EcoRⅤ位点,AG基因型的个体有着较高的试验前体质量(329.97±6.08)kg,宰前质量(577.56±8.32)kg,净肉质量(275.89±4.05)kg和较为适宜的嫩度(3.10±0.19)kg(P<0.05);AluI位点,AA基因型的个体也有着较高的试验前体质量(333.37±8.93)kg,宰前质量(576.82±13.18)kg,净肉质量(275.49±6.43)kg和平均日增质量(0.68±0.02)kg.d-1(P<0.05);并在此位点不同的基因型个体间肉色评分有着显著的差异(P<0.05)。在品种和基因型之间除了全骨质量、眼肉质量、大理石花纹评分、眼肌面积和肉色评分外,其它性状均存在显著的差异(P<0.05)。连锁分析表明,作为一个新陈代谢功能基因,PON1基因的单核苷酸多态性可能直接影响肉牛的背膘厚,如AeAeGaGa基因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牛 PON1基因 SNPS 关联分析 生长性状 胴体性状
下载PDF
宜昌地区人群CYP2C19和PON1基因型分布与氯吡格雷抵抗风险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奚炜 贾亮亮 +4 位作者 金桂兰 邢翔飞 彭官良 徐帮 闫喜明 《中南药学》 CAS 2021年第6期1139-1143,共5页
目的研究宜昌地区人群CYP2C19和PON1基因型分布与氯吡格雷抵抗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在本院就诊并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266例。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CYP2C19*2(rs4244285,c.681G>A)、CYP2C19*3... 目的研究宜昌地区人群CYP2C19和PON1基因型分布与氯吡格雷抵抗风险。方法回顾性选取2018年1-12月在本院就诊并服用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266例。采用原位杂交荧光染色分析技术检测患者CYP2C19*2(rs4244285,c.681G>A)、CYP2C19*3(rs4986893,c.636G>A)、CYP2C19*17(rs12248560,c.-806C>T)和PON1(rs662)基因型。结果宜昌地区本院就诊患者CYP2C19*2、*3、*17基因主要以野生型为主,其中CYP2C19*2 GG型占比46.24%,CYP2C19*3 GG型占比87.22%,CYP2C19*17 CC型占比99.35%。PON1基因以GA型为主,占比47.74%。CYP2C19*2的3种基因型在男性和女性间分布不同(P<0.05),女性CYP2C19*2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266例患者中氯吡格雷抵抗风险度≥2患者的占比49.2%,对这部分人群临床药师给予了增加氯吡格雷使用剂量或换为替格瑞洛的用药建议。结论2018年宜昌地区在该院就诊的患者中,49.2%的患者存在氯吡格雷抵抗风险,在抗血小板方案上需要增加氯吡格雷的剂量或者换药。这些患者中,女性CYP2C19*2基因突变率显著高于男性(P<0.05),女性患者氯吡格雷抵抗的风险高于男性,因此,临床在进行治疗时需要重视这类人群的基因分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CYP2C19基因型 PON1基因型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CI术后CYP2C19和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抗血小板临床疗效和出血风险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9
9
作者 徐晓宇 彭文星 +1 位作者 井浣雨 林阳 《中国药物应用与监测》 CAS 2019年第1期7-10,共4页
目的:研究CYP2C19和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11月于我院行PCI术的患者245例,同时进行CYP2C19和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患者,最终共计纳入245例患者,根据基因检测结... 目的:研究CYP2C19和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6月–11月于我院行PCI术的患者245例,同时进行CYP2C19和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检测的患者,最终共计纳入245例患者,根据基因检测结果对患者进行分组,在其出院6个月和12个月时对其进行电话随访,分别研究CYP2C19*2、*3、PON1 Q192R基因突变与氯吡格雷疗效及安全性的相关性。结果:CYP2C19*2和/或*3突变组服用氯吡格雷5 d后测得的血小板聚集率显著高于未突变组[(36.99±15.40)%vs (48.66±15.15)%,P=0.000)],且突变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率明显高于未突变组(16.83%vs 34.03%,P=0.003,OR=2.022),而未突变组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显著高于突变组(18.81%vs 7.64%,P=0.009,OR=0.406)。但PON1 Q192R基因突变组和未突变组,两组间血小板聚集率、MACE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无显著性差异(P> 0.05)。结论:CYP2C19*2、*3基因突变会降低氯吡格雷的抗血小板疗效,进而增加术后MACE的发生,降低服药期间出血的发生风险。未发现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CYP2C19 PON1 Q192R 基因多态性 临床疗效
下载PDF
ABCB1、CYP3A5和PON1基因多态性对氯吡格雷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5
10
作者 雷晓辉 翟娅婧 +2 位作者 贺海蓉 王学良 吕军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5期726-733,共8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冠心病患者肠道多药耐药蛋白1基因ABCB1、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A5、对氧磷酶-1基因PON1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到2015年3月6日为止的中英文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2.... 目的采用Meta分析方法评价冠心病患者肠道多药耐药蛋白1基因ABCB1、细胞色素P450基因CYP3A5、对氧磷酶-1基因PON1多态性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到2015年3月6日为止的中英文相关文献。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35项研究,共32 675例患者。分别有19项和8项研究报道了ABCB1C3435T、CYP3A5 A6986G与氯吡格雷疗效的关系。Meta分析结果显示,ABCB1C3435T和CYP3A5A6986G多态性对患者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的发生没有影响(OR=1.099,95%CI0.913,1.323,P=0.319;OR=0.844,95%CI0.784,1.220,P=0.844)。有19项关于PON1多态性的研究,发现Q192R突变与MACE的发生风险有关(OR=0.812,95%CI 0.671,0.984,P=0.033),但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缺乏稳定性。结论 PON1Q192R突变可作为冠心病患者接受氯吡格雷治疗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但需要更多高质量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吡格雷 基因多态性 ABCB1 CYP3A5 PON1 META分析
下载PDF
对氧磷酶1基因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关联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杨玉梅 吴江 +2 位作者 杜丹华 高鹏 王凤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648-650,共3页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ON1)基因的rs2299262标签位点(tag SNP)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06例对照组人群,按TOAST分型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406例、腔隙性脑梗死299例。以位于PON1... 目的探讨对氧磷酶1(PON1)基因的rs2299262标签位点(tag SNP)多态性与缺血性脑卒中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共纳入705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和406例对照组人群,按TOAST分型标准,分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406例、腔隙性脑梗死299例。以位于PON1基因的rs2299262位点为遗传标记,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检测PON1基因的多态性。结果缺血性脑卒中组、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腔隙性脑梗死组和对照组的PON1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性别分层后也未见显著差异。结论PON1基因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可能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对氧磷酶1基因 单核苷酸多态性 标签位点
下载PDF
对氧磷酶1和脂蛋白磷脂酶A_2与冠心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孙姬 郭玲玉 +3 位作者 张明亮 陈一竹 张田田 张俊峰 《医学研究杂志》 2016年第3期108-111,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与脂蛋白磷脂酶A_2(LP-PLA_2)活性与冠脉病变支数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排除冠心病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ON1、LP-PL...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清对氧磷酶1(PON1)与脂蛋白磷脂酶A_2(LP-PLA_2)活性与冠脉病变支数及斑块稳定性的相关性。方法入选88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组,同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排除冠心病的32例患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患者血清PON1、LP-PLA_2活性,对PON1、LP-PLA_2活性与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及斑块稳定性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冠心病患者血清PON1活性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活性均值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降低(P<0.05);在斑块不稳定组PON1活性明显低于斑块稳定组(P<0.05)。冠心病患者血清LP-PLA_2活性均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冠状动脉病变支数增加而升高(P<0.05),且与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呈正相关。结论血清PON1及LP-PLA_2活性与冠心病的发生及冠状动脉病变支数有相关性,PON1活性降低可作为冠状动脉斑块趋于不稳定的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氧磷酶1 脂蛋白磷脂酶A2 冠心病
下载PDF
对氧磷酶1过表达对敌敌畏急性中毒小鼠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陈晓宇 郭瑞娟 +6 位作者 王菲 吴斌 洪广亮 赵光举 李萌芳 邱俏檬 卢中秋 《浙江医学》 CAS 2016年第15期1230-1233,1245,I0001,共6页
目的观察对氧磷酶1(PON1)过表达对敌敌畏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6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敌敌畏染毒组、对照慢病毒(Lv-GFP)+敌敌畏组和PON1过表达重组慢病毒(Lv-PON1)+敌敌畏组,每组24只。Lv-GFP+敌敌... 目的观察对氧磷酶1(PON1)过表达对敌敌畏中毒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96只Balb/c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对照组、敌敌畏染毒组、对照慢病毒(Lv-GFP)+敌敌畏组和PON1过表达重组慢病毒(Lv-PON1)+敌敌畏组,每组24只。Lv-GFP+敌敌畏组、Lv-PON1+敌敌畏组小鼠分别经尾静脉转染Lv-GFP、Lv-PON1第3天,连同敌敌畏染毒组小鼠腹腔注射敌敌畏溶液9mg/kg染毒,同时正常对照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注射液。染毒后分别于6、12、24、48h各取6只小鼠麻醉处死,化学比色法检测血清乙酰胆碱酯酶(ACh E)、ALT和AST活力,ELISA测定肝组织TNF-α和IL-1β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肝组织NF-κBp 65表达,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12、24h敌敌畏染毒组ACh E活力下降及6、12、24、48h ALT、AST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相应时间点敌敌畏染毒组比较,Lv-PON1+敌敌畏组ACh E活力明显升高,ALT、AST活力明显降低(P<0.05)。与正常对照组比较,6、12、24、48h敌敌畏染毒组TNF-α、IL-1β水平升高,NF-κBp65表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相应时间点敌敌畏染毒组比较,Lv-PON1+敌敌畏组TNF-α、IL-1β水平明显降低,NF-κBp65表达明显降低,除48h IL-1β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光镜下可见,敌敌畏染毒组染毒后12h肝病理损伤明显,Lv-PON1+敌敌畏组小鼠肝损伤较之有所减轻。结论调控PON1过表达能够通过下调敌敌畏急性中毒小鼠肝组织NF-κBp65表达,减少TNF-α、IL-1β释放,减轻炎症损伤,对敌敌畏急性中毒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敌敌畏 对氧磷酶1 肝损伤 炎症
下载PDF
对氧磷酶基因(PON1)启动子区T(-107)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张舒凤 孙晓江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6,共3页
目的 探索对氧磷酶基因 (PON1 )启动子区 T(- 1 0 7) 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病例组 1 55例 ,对照组 1 2 9例 ,提取空腹肘静脉血白细胞中 DNA,聚合酶链反应 (PCR)后限制性内切酶 Bst UI (Bsh1 2 36I)酶切、3%的琼脂糖凝胶电... 目的 探索对氧磷酶基因 (PON1 )启动子区 T(- 1 0 7) 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 选取病例组 1 55例 ,对照组 1 2 9例 ,提取空腹肘静脉血白细胞中 DNA,聚合酶链反应 (PCR)后限制性内切酶 Bst UI (Bsh1 2 36I)酶切、3%的琼脂糖凝胶电泳 ,紫外分析仪下观察结果 ,当 - 1 0 7位碱基为 C时 ,酶切为 52 bp和 67bp的两个片断 ,未切开的片断为 1 1 9bp。结果 低表达基因型 TT发生脑梗死的危险度显著升高 ,P=0 .0 0 5,OR= 2 .1 37(TT vs CC+CT) ,95%CI 1 .2 50~ 3.652 ,排除冠心病和糖尿病等干扰因素后也得到与前者一致的结果 ,P=0 .0 4 2 ,OR=1 .987(TT vs CC+CT) ,95%CI1 .0 1 8~ 3.880。结论  T(- 1 0 7) C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氧磷酶基因 启动子区 T(-107)C 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相关性 琼脂糖凝胶电泳
下载PDF
PON-1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
15
作者 辛宏 李程亮 +2 位作者 蔡天志 张科林 张安吉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4期417-418,425,共3页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PON-1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362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CP)... 目的:探讨影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预后的危险因素,并分析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PON-1基因多态性与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362例,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PCR-RFCP)检测各组PON1Q192R基因的多态性,统计分析患者住院期间与术后6个月随访期间患者MACE的发生情况,分析PON1基因Q192R多态性与PCI术后MACE发生的相关性。结果:PON1基因Q192R的多态性与MACE发生无明显相关。结论:PON1基因Q192R的多态性与冠心病患者PCI术后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无关,但需要更多的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pon-1 血小板聚集 @主要心血管事件
下载PDF
脂蛋白脂酶基因和对氧磷酶1基因联合作用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杨玉梅 吴江 +2 位作者 杜丹华 高鹏 刘进香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1063-1065,共3页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对氧磷酶1(PON1)基因联合作用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LPL基因2个SNP和PON1基因2个标签SN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705例脑梗死患者和431例对照组人群进行检测,应用... 目的探讨脂蛋白脂酶(LPL)、对氧磷酶1(PON1)基因联合作用与脑梗死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LPL基因2个SNP和PON1基因2个标签SNP,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技术,对705例脑梗死患者和431例对照组人群进行检测,应用UNPHASED软件、等位基因条件分析的方法,分析基因的联合作用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 LPL基因rs328位点G等位基因分布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4.83,P=0.034,OR=1.47,95%CI=1.03~2.13);rs326位点G等位基因分布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组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3.597,P=0.047,OR=1.64,95%CI=1.12~1.84);PON1基因上的rs2299262位点与LPL基因上的rs328位点联合作用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χ2=6.26,df=2,P=0.043)。结论 LPL基因rs328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高于非携带者。LPL基因rs326位点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大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的风险高于非携带者。PON1基因上的rs2299262位点与LPL基因上的rs328位点联合作用与脑梗死的发病具有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脂蛋白脂酶 对氧磷酶1 基因联合作用
下载PDF
PON 1192 Gln/Ar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风险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道军 张莉 +1 位作者 郁淼 秦兵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第7期100-104,共5页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对氧磷脂酶1 192Gln/Arg(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截至2017年3月,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检索到的已发表论文,由两位评价者根据纳入... 目的采用Meta分析法综合评价对氧磷脂酶1 192Gln/Arg(PON1 Q192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截至2017年3月,在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等数据库可检索到的已发表论文,由两位评价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筛选和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 Man5.3和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计算合并比值比(odds ratio,OR)及其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s,CI),并进行敏感度分析和发表偏倚评估。结果 9个病例-对照研究纳入本研究,包括1353例病例组(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组)和1360例对照组(单纯2型糖尿病组)。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纯糖尿病组比较,5种基因模型均提示PON1Gln/Arg基因多态性和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显著相关[等位基因模型:R vs Q,OR=1.50,95%CI(1.23~1.83);纯合子基因模型:RR vs QQ,OR=2.28,95%CI(1.52~3.42);杂合子基因模型:QR vs QQ,OR=1.42,95%CI(1.18~1.71);显性基因模型:RR+RQ vs QQ,OR=1.59,95%CI(1.33~1.89);隐性基因模型:RR vs RQ+QQ,OR=1.74,95%CI(1.24~2.45)]。人口学的亚组分析提示,对氧磷脂酶1 192Gln/Ar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的相关性在亚洲和高加索人群中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敏感度结果显示,合并的结果是稳定可靠的,漏斗图检测未发现发表偏倚。结论 PON1 192Gln/Arg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并发冠心病风险呈显著相关性,携带R等位基因的2型糖尿病人群相对于携带Q等位基因者,可能更易并发冠心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氧磷脂酶1 192Gln/Arg 基因多态性 2型糖尿病 冠心病 META分析
下载PDF
屏氧酶1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关系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吴军 赵水平 +5 位作者 谭利明 胡治平 肖志杰 聂赛 周宏年 蒋波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5年第4期253-255,261,共4页
目的:探讨屏氧酶1(PONl)A/B192基因型与脑梗死及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共131例,对照组非心脑血管病人群339例。采用改良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PONIA/B192基因型测定,比较各基因型的分布。结果... 目的:探讨屏氧酶1(PONl)A/B192基因型与脑梗死及脑梗死类型的关系。方法:急性脑梗死病人共131例,对照组非心脑血管病人群339例。采用改良的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进行PONIA/B192基因型测定,比较各基因型的分布。结果: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的基因型分布与对照组有差异,BB型(58%)明显高于对照组(40%),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ONI192BB型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脑梗死的发生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屏氧酶1基因多态性 脑梗死 类型
下载PDF
对氧磷酶1基因启动子区-909C/G多态性与脑梗死的相关性 被引量:3
19
作者 侯兴旺 王蓉 冯慧琼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13年第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中国包头地区人群中对氧磷酶1(PON1)启动子基因-909C/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脑梗死患者150例及正常对照组150例PON1启动子基因-909C/G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 目的探讨中国包头地区人群中对氧磷酶1(PON1)启动子基因-909C/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对脑梗死患者150例及正常对照组150例PON1启动子基因-909C/G酶切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进行分析。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易患因素。结果病例组GG基因型及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脑梗死患者易患因素:高血压史、冠心病史、高脂血症、G等位基因增加脑梗死的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脑梗死的发生概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G等位基因是脑梗死发病的危险因素。对氧磷酶1基因-909C/G基因多态性与脑梗死的遗传易感性显著相关,基因型GG可能是脑梗死的危险因子,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的易感等位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对氧磷酶1基因 基因多态性
下载PDF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脂质过氧化产物水平及PON1活性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杨芳林 《海南医学》 CAS 2011年第18期7-9,共3页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ox-LDL和LPO)水平及PON1活性的变化。方法测定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例组)与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中ox-LDL、LPO水平与PON1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性研究。结果... 目的研究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中脂质过氧化产物(ox-LDL和LPO)水平及PON1活性的变化。方法测定34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病例组)与33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血浆中ox-LDL、LPO水平与PON1活性,并进行对比分析及相关性研究。结果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中ox-LDL([701.3±298.2)μg/L]与LPO([14.20±5.36)nmol/ml]水平均较对照组[ox-LDL(458.3±171.2)μg/L,LPO(8.33±3.76nmol/ml)]显著增高(P<0.05),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PON1活性([79.6±28.4)U/ml]则显著低于对照组([135.1±57.5)U/ml],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血浆PON1活性与ox-LDL和LPO呈负相关性(r=-0.368,P<0.05;r=-0.597,P<0.01)。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体内ox-LDL及LPO浓度显著升高,而PON1活性显著下降,提示患者体内氧化/抗氧化体系失衡,易于发生脂质过氧化损伤,可能加速病程的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 对氧磷脂酶1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