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6篇文章
< 1 2 2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β-PbO_2电极电催化降解水体中对硝基苯酚 被引量:2
1
作者 胡彩菊 朱承驻 +2 位作者 陆军 庆承松 陈天虎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849-854,865,共7页
文章以电沉积法制备的钛基β-PbO2电极为阳极,钛板为阴极,以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为对象,考察了支持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外加电压、电极板间距及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β-PbO2电催化降解对硝基苯... 文章以电沉积法制备的钛基β-PbO2电极为阳极,钛板为阴极,以对硝基苯酚模拟废水为对象,考察了支持电解质种类、电解质浓度、电解时间、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外加电压、电极板间距及溶液初始pH值等因素对β-PbO2电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的影响,并对β-PbO2电极电催化降解对硝基苯酚过程的机理及动力学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在以NaCl为支持电解质,电解质投加量为0.025mol/L,对硝基苯酚初始质量浓度60mg/L,外加电压为20V,极板间距7cm,溶液初始pH值为5的条件下,电解1.5h后,对硝基苯酚的去除率为99%,CODcr去除率可达8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pbO2电极 电化学氧化 对硝基苯酚 自由基
下载PDF
p-IRE1、β-catenin及XIAP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临床诊断及预后评估中的意义
2
作者 任颖川 袁晓辉 胡滢洁 《分子诊断与治疗杂志》 2024年第4期625-629,共5页
目的探讨磷酸化需肌醇酶1蛋白(p-IRE1)、β-连环素(β-catenin)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NIP患者... 目的探讨磷酸化需肌醇酶1蛋白(p-IRE1)、β-连环素(β-catenin)及X连锁凋亡抑制蛋白(XIAP)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中的表达及其在临床诊断和预后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2年1月平顶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SNIP患者102例为SNIP组;另选取本院同时间段因鼻中隔偏曲对侧下鼻甲代偿性肥大而行下鼻甲黏膜部分切除术的患者99例,经病理确诊为正常鼻腔黏膜组织(设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组织中p-IRE1、β-catenin及XIAP的表达强度情况;102例SNIP患者出院后,行2年门诊复查随访,比较SNIP组不同预后情况患者一般资料及p-IRE1、β-catenin及XIAP阳性表达;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SNIP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两组间p-IRE1、β-catenin及XIAP表达强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SNIP组p-IRE1、β-catenin及XIAP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据随访统计,预后良好组81例,预后不良好组21例。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Krouse临床分期、病理分化程度、p-IRE1、β-catenin及XIAP阳性表达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Krouse临床分期为T_3期-T_4期、病理分化程度伴恶变SNIP、p-IRE1、β-catenin及XIAP表达为阳性均是影响SNIP患者的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SNIP组织中,p-IRE1、β-catenin及XIAP的表达强度及阳性表达率均显著高于正常鼻腔黏膜组织;通过检测上述指标阳性表达,可以预测SNIP预后情况,有利于SNIP后续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酸化需肌醇酶1蛋白 Β-连环素 X连锁凋亡抑制蛋蛋白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下载PDF
蜂毒镇痛作用的昼夜变化及对外周血P物质β-内啡肽和IL-1β水平的影响
3
作者 董泓 李振彬 +2 位作者 高囡囡 郭静波 郭栋梁 《河北医学》 CAS 2024年第3期393-398,共6页
目的:探讨小鼠疼痛模型的昼夜节律和注射用蜂毒(Bee venom for injection,BVI)镇痛作用的昼夜差异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热板法、辐射热甩尾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在6个授时(Zeitgeber time,ZT)时间点(ZT2、ZT6、ZT10、ZT14、ZT18、ZT22... 目的:探讨小鼠疼痛模型的昼夜节律和注射用蜂毒(Bee venom for injection,BVI)镇痛作用的昼夜差异及其相关机制。方法:采用热板法、辐射热甩尾法建立小鼠疼痛模型,在6个授时(Zeitgeber time,ZT)时间点(ZT2、ZT6、ZT10、ZT14、ZT18、ZT22)测量痛阈并分析其昼夜节律。将合格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注射用蜂毒大剂量(Bee venom for injection-High dose,BVI-H)、注射用蜂毒中剂量(Bee venom for injection-Medium dose,BVI-M)、注射用蜂毒低剂量(Bee venom for injection-low dose,BVI-L)、吗啡(Morphine,MOR)和模型(Model,MOD)组;每组再根据小鼠痛阈的昼夜节律分为两个亚组,分别在痛阈的峰值和谷值2个时间点给药。观察各组对热板法、辐射热甩尾法和扭体法疼痛模型小鼠行为学影响的动态变化;ELISA法检测血清P物质(Substances P,SP)、β-内啡肽(Beta-endorphin,β-EP)和IL-1β(interleukin-1β,IL-1β)水平。结果:小鼠疼痛模型的痛阈显示出峰值在明中期(ZT6)、谷值在暗后期(ZT22)的昼夜节律。BVI三个剂量组和MOR组均显示出明显的镇痛作用,并且BVI在热板法和扭体法模型的镇痛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在热板法和辐射热法疼痛模型中,BVI于ZT22给药比ZT6给药显示出更强的镇痛作用。蜂毒对疼痛模型小鼠血清β-EP水平未显示上调作用;但可明显降低血清SP含量,且具有ZT22给药低于ZT6给药的昼夜变化(P<0.05);对扭体法和辐射热法(仅ZT22给药组)疼痛模型小鼠血清IL-1β水平显著下调,而在热板法则显示IL-1β水平明显增高。结论:小鼠的痛阈存在峰值在明中后期、谷值在暗后期的昼夜节律;BVI对小鼠多种疼痛模型均具有镇痛作用,且存在昼夜差异;BVI的镇痛作用及其昼夜变化可能与调节内源性疼痛介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蜂毒 疼痛 昼夜节律 时间治疗 P物质 Β-内啡肽 白细胞介素-1Β
下载PDF
P掺杂β-FeSi_(2)材料的制备与热电输运性能
4
作者 程俊 张家伟 +2 位作者 仇鹏飞 陈立东 史迅 《无机材料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5-902,I0003,共9页
β-FeSi_(2)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温抗氧化的热电材料,在工业余热回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虽然磷(P)是一种理想的β-FeSi_(2)硅(Si)位的n型掺杂元素,但是P掺杂β-FeSi_(2)易出现第二相,从而限制了其热电性能的提升。本研究采用感... β-FeSi_(2)作为一种绿色环保、高温抗氧化的热电材料,在工业余热回收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虽然磷(P)是一种理想的β-FeSi_(2)硅(Si)位的n型掺杂元素,但是P掺杂β-FeSi_(2)易出现第二相,从而限制了其热电性能的提升。本研究采用感应熔炼法合成了一系列FeSi_(2)-xPx(x=0,0.02,0.04,0.06)样品,极大程度地避免了第二相的产生,并系统研究了P掺杂对β-FeSi_(2)热电输运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P在β-FeSi_(2)中的掺杂极限约为0.04,与前期的理论缺陷计算结果相符。此外,P掺杂优化了β-FeSi_(2)的热电性能,在850 K时,FeSi1.96P0.04的最高热电优值ZT约为0.12,远高于已有的研究结果(673 K,最高ZT仅为0.03)。然而,与同为n型Co和Ir掺杂的β-FeSi_(2)相比(其载流子浓度可达10^(22)cm^(-3)),P掺杂β-FeSi_(2)的载流子浓度较低,最高仅为10^(20)cm^(-3),这导致其电声散射效应较弱,从而限制了整体热电性能的提升。若能提高其载流子浓度,则热电性能有望得到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FeSi_(2) 热电材料 P掺杂 感应熔炼 载流子浓度 电声散射
下载PDF
不同表面活性剂对电喷镀Ni-P-β-SiC层的影响 被引量:3
5
作者 杜晓霞 康敏 王常志 《材料保护》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62-65,共4页
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影响着Ni-P-β-SiC镀液中β-SiC微粒的团聚程度,进一步影响了金属与β-SiC的共沉积过程,最终反映在复合镀层的表面质量上。研究了聚乙烯醇(PVA-175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PEG-6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 不同的表面活性剂影响着Ni-P-β-SiC镀液中β-SiC微粒的团聚程度,进一步影响了金属与β-SiC的共沉积过程,最终反映在复合镀层的表面质量上。研究了聚乙烯醇(PVA-1750)、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聚乙二醇(PEG-6000)、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十二烷基硫酸钠(SDS)等5种表面活性剂对电喷镀Ni-P-β-SiC复合层的影响。通过计算表面活性剂的亲水、疏水平衡值(HLB),检测镀液中β-SiC微粒的Zeta电位、Ni-P-β-SiC镀液的极化曲线、Ni-P-β-SiC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对不同表面活性剂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在含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的Ni-P-β-SiC镀液中,β-SiC微粒的Zeta电位绝对值最大、镀液的极化度高,β-SiC微粒的团聚程度最小,相应的复合镀层的显微硬度最高,其HLB值也符合β-SiC微粒结构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电喷镀 Ni-p-β-SiC 亲水.疏水平衡值 微粒团聚 极化度 显微硬度
下载PDF
微波疗法联合递增负荷连续离心训练在慢性肌骨疼痛中的应用及对肌肉适能、疼痛介质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聂书剑 郑文涓 《转化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5-81,共7页
目的探讨微波疗法联合递增负荷连续离心训练在慢性肌骨疼痛中的应用及对肌肉适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慢性肌骨疼痛189例,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B和C组3组各63例,A组给予微波疗法联合递增负荷连... 目的探讨微波疗法联合递增负荷连续离心训练在慢性肌骨疼痛中的应用及对肌肉适能、疼痛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收治的慢性肌骨疼痛189例,根据干预方案不同将其分为A、B和C组3组各63例,A组给予微波疗法联合递增负荷连续离心训练,B组给予递增负荷连续离心训练,C组给予微波疗法。比较3组治疗前和治疗1、2个疗程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疼痛性质(ID pain评分)、肌肉适能(峰力矩、力矩加速能量、平均功率)、疼痛介质[前列腺素E_(2)(PGE_(2))、P物质、β-内啡肽(β-EP)]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以及治疗前和治疗2个疗程简明健康生活状况调查表(SF-36)、国际骨性关节炎评分标准(Lequesne)评分。结果治疗1和2个疗程,A组VAS和ID pain评分均低于B组和C组;治疗2个疗程,A组峰力矩、力矩加速能量和平均功率屈肌和伸肌均高于B组和C组,B组峰力矩、力矩加速能量和平均功率屈肌和伸肌均低于C组(P<0.05)。治疗1和2个疗程,A组血清PGE_(2)和P物质低于B组和C组,血清β-EP高于B组和C组;B组血清PGE_(2)和P物质低于C组,血清β-EP高于C组(P<0.05)。治疗前及治疗1、2个疗程,3组组内PSQI评分呈降低趋势(P<0.05)。治疗1和2个疗程,A组PSQI评分均低于B和C组(P<0.05)。治疗2个疗程,3组组内SF-36评分均高于治疗前,Lequesne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1);A组SF-36评分高于B组和C组,Lequesne评分低于B组和C组(P<0.05)。结论微波疗法联合递增负荷连续离心训练可用于慢性肌骨疼痛治疗中,能促进患者肌肉适能指标、疼痛介质改善,从而恢复患者睡眠质量、日常生活质量及骨关节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疗法 递增负荷连续离心训练 肌骨骼疾病 疼痛 峰力矩 P物质 Β-内啡肽 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
下载PDF
β-Ga_(2)O_(3)的p型掺杂研究进展
7
作者 何俊洁 矫淑杰 +3 位作者 聂伊尹 高世勇 王东博 王金忠 《发光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57-567,共11页
β-Ga_(2)O_(3)具有超宽禁带宽度、高击穿场强、较高的巴利加优值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新兴半导体材料,在高功率电子器件、气体传感器、日盲紫外探测器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但p型掺杂难的问题成为了β-Ga_(2)O_(3)发展的巨大障碍。... β-Ga_(2)O_(3)具有超宽禁带宽度、高击穿场强、较高的巴利加优值等优点使其成为一种新兴半导体材料,在高功率电子器件、气体传感器、日盲紫外探测器等方面有着极大的应用潜力,但p型掺杂难的问题成为了β-Ga_(2)O_(3)发展的巨大障碍。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β-Ga_(2)O_(3)的优点,并介绍了其晶体结构和基本性质。其次,说明了β-Ga_(2)O_(3)的本征缺陷,尤其是氧空位对导电性能的影响。然后,详细讨论了β-Ga_(2)O_(3) p型掺杂的研究现状,包括p型掺杂困难的原因和N掺杂、Mg掺杂、Zn掺杂、其他受主元素掺杂、两种元素共掺杂以及其他方法。最后,总结并对β-Ga_(2)O_(3)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β-Ga_(2)O_(3) 本征缺陷 P型掺杂 宽禁带半导体 半导体
下载PDF
^(32)P-β射线致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的建立及损伤机制
8
作者 武晓丹 王治国 +1 位作者 战莹 张国旭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173-2179,共7页
背景: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坏死性溃疡,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的:建立急性β射线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初步探究其损伤机制。方法:69只SD大鼠... 背景: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的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坏死性溃疡,其发病机制仍不完全清楚,建立合适的动物模型对其发病机制及预防治疗的研究具有重要临床价值。目的:建立急性β射线放射性皮肤损伤模型,初步探究其损伤机制。方法:69只SD大鼠随机分为30,45和^(60)Gyβ射线照射组(n=21)及对照组(n=6),采用^(32)P放射性核素对大鼠背部进行单次局部照射,对照组除不照射外其余操作与各照射组相同。造模后监测各组大鼠体质量,各照射组分别于照射后第7,15,30,45,60天各取3只大鼠切取皮肤组织观察损伤情况,包括皮肤外观、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透射电镜、TUNEL实验观察,另外采用免疫组化、Western Blot观察皮肤样本中Bcl-2、Bax及P53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照射后大鼠无意外死亡,体质量呈逐渐增加趋势;②大鼠皮肤出现不同程度的表皮层坏死、炎症细胞浸润、毛囊及附属器减少、胶原纤维断裂,以^(60)Gy、^(45)Gy表现明显,血清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显著升高,呈剂量依赖性;③电镜结果显示细胞内出现不同程度的线粒体数量减少、空泡化以及核固缩,细胞凋亡程度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④免疫组织化学及Western Blot结果显示,照射后皮肤组织P53及Bax蛋白表达增加,Bcl-2蛋白表达减弱,^(45)Gy、^(60)Gyβ射线组与30 Gyβ射线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60)Gyβ射线组与^(45)Gyβ射线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⑤结果提示,^(32)P放射性核素^(45)Gy及^(60)Gy照射大鼠背部可成功建立急性放射性皮肤损伤动物模型,其机制与凋亡相关因子P53、Bax上调及Bcl-2下调有关,该模型可为放射性皮肤损伤预防治疗及相关机制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2)P Β射线 SD大鼠 放射性皮肤损伤 动物模型 P53 BAX BCL-2
下载PDF
杂多元配合物Eu-NTA-POBA-DBSO的分子设计、合成及发光性能研究
9
作者 赵学辉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 2010年第4期46-50,共5页
为了实现具有特定配位方式的Eu(Ⅲ)杂多元配合物的靶向合成,首先采用稀土硝酸盐与-萘酰三氟丙酮(NTA)和二苯基亚砜(DBSO)配体反应合成先导化合物,然后利用对甲氧基苯甲酸(POBA)取代先导化合物中的硝酸根实现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并通过... 为了实现具有特定配位方式的Eu(Ⅲ)杂多元配合物的靶向合成,首先采用稀土硝酸盐与-萘酰三氟丙酮(NTA)和二苯基亚砜(DBSO)配体反应合成先导化合物,然后利用对甲氧基苯甲酸(POBA)取代先导化合物中的硝酸根实现羧基与稀土离子配位,并通过利用先导化合物中β-萘酰三氟丙酮和二苯基亚砜配体形成的较大空间位阻阻禁羧基桥式配位,实现了羧基双齿螯合配位的靶向合成。运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扫描电镜、热重与荧光光谱等手段对相关配合物进行了系统的表征,并根据表征结果推测了它们的化学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双齿螯合型配合物Eu(NTA)2(POBA)(DBSO)2比混合配位型配合物Eu(POBA)(NTA)2(DBSO)2具有更好的分散性能与更高的能量传递效率,并出现主发射峰劈裂弱,发射峰半高宽变锐的特征;而混合配位型配合物Eu(POBA)(NTA)2(DBSO)2比双齿螯合型配合物Eu(NTA)2(POBA)(DBSO)2具有稍好的热稳定性。得到了2种鲜艳红色的高效荧光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性质 β-萘酰三氟丙酮 对甲氧基苯甲酸
下载PDF
调气法针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及对血清β-EP和NK-1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禹 孟晓敏 +1 位作者 张猛 国海超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01-306,共6页
目的 观察调气法针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β-内啡肽(beta endorphin, β-EP)、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1 receptor, NK-1)和P物质(substance P, SP)水平的影响... 目的 观察调气法针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postherpetic neuralgia, PHN)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血清β-内啡肽(beta endorphin, β-EP)、神经激肽1-受体(neurokinin-1 receptor, NK-1)和P物质(substance P, SP)水平的影响。方法 将102例PH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51例。对照组给予单纯加巴喷丁治疗,治疗组给予调气法针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isual analog scale, VAS)、睡眠状况自评量表(self-rating scale of sleep, SRSS)、汉密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 HAMA)、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quality of life assessment,WHOQOL)及血清β-EP、NK-1和SP水平,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两组VAS、SRSS及HAMA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VAS、SRSS及HAMA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WHOQOL各维度评分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β-EP水平升高(P<0.05),血清NK-1和SP水平降低(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82.4%(P<0.05)。结论 调气法针刺联合加巴喷丁治疗PHN疗效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不适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有效降低血清NK-1、SP水平,升高血清β-EP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神经痛 疱疹后 针刺疗法 调气法 Β-内啡肽 神经激肽1-受体 P物质
下载PDF
脊柱微创通道镜辅助下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血清SP、β-EP的影响
11
作者 郭姣娜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7期52-55,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脊柱微创通道镜辅助下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 目的:探讨与分析脊柱微创通道镜辅助下融合术对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血清P物质(SP)、β-内啡肽(β-EP)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30例腰椎退行性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5例。对照组采用后外侧植骨融合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脊柱微创通道镜辅助下融合术治疗,记录2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1个月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治疗效果SP、β-EP变化情况。结果:和对照组比较,研究组的术中失血量、术后引流量均更少,在手术及术后住院方面花费的时间均更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1个月的SP、β-EP均少于术前1 d,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的SP、β-EP均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个月内的脑脊液渗漏、切口感染、神经根痛、腰椎间隙感染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4%,低于对照组的10.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92%,高于对照组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创通道镜辅助下融合术在腰椎退行性疾病的应用能促进患者康复,减少对患者的创伤,减少SP、β-EP,还能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总体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腰椎退行性疾病 脊柱微创通道镜 融合术 并发症 Β-内啡肽 P物质
下载PDF
基于P-糖蛋白信号通路研究龙血竭对大鼠失重空肠屏障损伤的保护机制
12
作者 张瀚文 刘珊 +2 位作者 潘秋霞 张波 李玉娟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546-552,共7页
传统中药龙血竭在航天肠道损伤的防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保护失重屏障损伤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肠上皮细胞膜上的外排转运体,能够将毒素、有害菌等外排以维持肠屏障完整性.文中采用大鼠尾吊模型模拟微... 传统中药龙血竭在航天肠道损伤的防护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保护失重屏障损伤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P-糖蛋白(P-glycoprotein,P-gp)是肠上皮细胞膜上的外排转运体,能够将毒素、有害菌等外排以维持肠屏障完整性.文中采用大鼠尾吊模型模拟微重力效应,灌胃给药龙血竭(Dragon’s Blood,DB)21d后,观察大鼠空肠组织形态、测定肠屏障通透性标志物质量浓度、检测P-gp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表明,龙血竭可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空肠中P-gp基因及蛋白的表达,能够缓解模拟微重力效应下的大鼠空肠屏障损伤.研究结果或可为航天员在轨肠道损伤防护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血竭(DB) 微重力 空肠屏障 P-糖蛋白 WNT/Β-CATENIN信号通路
下载PDF
Syntheses and crystal structures of rare earth (Nd, Gd) 1-D chain com-plexes with N-p-tolylsulfonyl-β-alanine 被引量:1
13
作者 MA Lufang LI Xiaodong +3 位作者 WANG Liya LIANG Fupei ZHANG Manbo YU Kaibei 《Rare Metals》 SCIE EI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45-350,共6页
Two rare earth complexes of Ts-β-AlaH with the formula of [Ln2(H2O)4(Ts-β-AlaH)6]n·4nH2O (where Ln = Nd(1), Gd(2); Ts-β-AlaH = N-p-tolylsulfonyl-β-Alan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Two rare earth complexes of Ts-β-AlaH with the formula of [Ln2(H2O)4(Ts-β-AlaH)6]n·4nH2O (where Ln = Nd(1), Gd(2); Ts-β-AlaH = N-p-tolylsulfonyl-β-Alanine) have been synthesized and characterized by elemental analysis, IR and X-ray diffraction.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wo complexes are isostructural. They crystallize in a monoclinic system with P21/n space group. Crystal data for 1: a = 0.95149(19) nm, b = 1.9012(4) nm, c = 2.2863(5) nm, β= 100.37(3)°, Z= 4, De= 1.509 mg/cm^3, F(000) = 1880, R1= 0.0560, wR2= 0.1564 [I 〉 2σ(/)]; for 2: a = 0.9495(2) nm, b = 1.9037(4) nm, c = 2.2987(5) nm, β= 99.87(3)°, Z = 4, Dc= 1.541 mg/cm^3, F(000) = 1916, R1= 0.0515, wR2= 0.1566 [I〉2σ(I)]. The two complexes are one-dimensional chains and the coordination number of the Nd^3+ or Gd^3+ ion is n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organic chemistry rare earth complexes synthesis and structure N-p-tolylsulfonyl-β-alanine
下载PDF
腕踝针配合体针对冻结肩肩痛止痛效果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韩盈盈 张潇文 +3 位作者 王洋 林文馨 张素琴 周建华 《世界中医药》 CAS 2023年第6期844-848,共5页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冻结肩肩痛止痛效果,及其对血浆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针灸科就诊的冻结肩肩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 目的:观察腕踝针对冻结肩肩痛止痛效果,及其对血浆P物质(SP)、β-内啡肽(β-EP)水平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选取2019年2月至2021年6月在上海市第八人民医院针灸科就诊的冻结肩肩痛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腕踝针联合体针治疗;对照组采用体针治疗。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评估2组治疗前后简式麦吉尔疼痛问卷评分、血浆SP和β-EP水平、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等。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疼痛强度评分均显著降低(均P<0.05),且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2组患者血浆SP水平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血浆β-EP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均提高(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未出现不良事件。结论:腕踝针配合体针可以降低患者血浆SP水平,增加β-EP水平,从而有效缓解肩痛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腕踝针 体针 冻结肩 肩痛 止痛 P物质 β-内啡肽
下载PDF
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相关的间质性肺纤维化小鼠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5
作者 付蓓蓓 陆雨琳 +4 位作者 陈萌檬 鲍兰馨 刘楠楠 叶静 陈晓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83-488,共6页
目的研究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相关的间质性后肺纤维化小鼠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小鼠尾根部皮下给药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与鸡Ⅱ型胶原蛋白(chickenⅡcollagen,Col-Ⅱ)... 目的研究TGF-β/Smad信号通路在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相关的间质性后肺纤维化小鼠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小鼠尾根部皮下给药完全弗氏佐剂(complete Freund′s adjuvant,CFA)与鸡Ⅱ型胶原蛋白(chickenⅡcollagen,Col-Ⅱ),构建RA小鼠模型。空白组给等量蒸馏水,对照组给等量冰醋酸(溶媒)。监测小鼠足趾肿胀程度(关节肿胀度与关节炎指数)评价小鼠建模情况;通过HE、Masson染色观察小鼠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观察肺间质细胞的胞质中TGF-β表达;采用化学发光法测量肺组织中羟脯氨酸水平;Western blot检测肺组织中Smad2、Smad3及p-Smad2、p-Smad3蛋白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溶媒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关节肿胀、关节炎指数明显升高;给药21 d后,HE染色显示模型组肺间质有炎性改变,Masson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肺间质胶原纤维沉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模型组小鼠肺间质细胞的胞质中TGF-β表达升高,呈棕黄色;同时,与空白组、溶媒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匀浆显示羟脯氨酸表达明显升高;且进一步Western blot研究发现,与空白组、溶媒组相比,p-Smad2与p-Smad3在模型组中表达明显升高(P<0.05,P<0.01)。结论RA可导致肺组织纤维化,p-Smad2与p-Smad3表达上调,在肺纤维化和RA相关的间质性后肺纤维化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间质性肺病 肺纤维化 TGF-Β/SMAD信号通路 p-Smad2 p-Smad3
下载PDF
火针调控脊髓损伤后神经细胞凋亡靶点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李璨 赵志恒 +2 位作者 徐家淳 焦召华 王凯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5期70-76,共7页
目的:观察火针对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靶点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火针组,每组分为1 d、3 d、7 d和14 d共4个时点。采用电动颅脑脊髓损伤撞... 目的:观察火针对神经细胞凋亡及其相关靶点关键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火针改善脊髓损伤(SCI)后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将72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火针组,每组分为1 d、3 d、7 d和14 d共4个时点。采用电动颅脑脊髓损伤撞击仪制备SCI模型,对火针组采用相应的干预方法,相应时点进行神经功能评分(BBB)、TUNEL检测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BBB行为学评分显示,与假手术组比较,火针组在1 d、3 d、7 d及14 d神经运动功能情况均明显较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在1 d、3 d、7 d及14 d神经运动功能情况均明显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神经细胞凋亡结果显示,SCI后,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凋亡细胞明显增多,凋亡指数明显增加;与模型组相比,火针组大鼠脊髓损伤部位凋亡细胞减少,凋亡指数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火针组凋亡指数14 d时最低。DAP12、p-PI3K及TGF-β蛋白表达结果显示,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大鼠DAP12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各个时点均有增高的趋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在各个时点DAP12蛋白相对表达量有增高的趋势,7 d时增加最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p-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在各个时点均有增高的趋势,仅在1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在1 d、3 d和14 d时p-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降低,在7 d时p-PI3K蛋白相对表达量明显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在1 d、7 d与14 d时TGF-β蛋白表达量均增高,仅在14 d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火针组在3 d、7 d时TGF-β蛋白表达量高于模型组,但仅在3 d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火针能调控SCI后p-PI3K、TGF-β及DAP12蛋白的表达,从而改善神经细胞凋亡,促进SCI后神经运动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损伤 火针 通督温阳 p-pI3K TGF-Β DAP12 神经细胞凋亡
下载PDF
舌鳞状细胞癌中DKK1的表达及分子机制
17
作者 孙玥 王宏浩 +3 位作者 李听雨 杨敏根 黄汉潇 后军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948-953,共6页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探讨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的表达及分子机制。方法从TCGA-TSCC数据库下载患者信息,利用NetworkAnalysed网站筛选正常组织和癌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 目的应用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探讨Dickkopf相关蛋白1(DKK1)在舌鳞状细胞癌(TSCC)中的表达及分子机制。方法从TCGA-TSCC数据库下载患者信息,利用NetworkAnalysed网站筛选正常组织和癌组织间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aplan-Meier分析和Lasson回归法寻找关键基因及临床预后,应用GO和KEGG分析差异表达基因的功能和通路,应用UALCAN数据库和免疫组化实验分析DKK1蛋白在TSCC中的表达,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应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DKK1在TSCC细胞中的表达,利用siRNA敲低Cal27细胞中DKK1蛋白的表达。结果NetworkAnalysed、Kaplan-Meier分析和Lasson回归法筛选出的3个关键基因DKK1、CYP19A1和IRX4在TSCC中高表达,且高表达组的患者生存率差。UALCAN数据库分析显示DKK1的mRNA水平在TSCC组织中高于正常组织,其高表达与TSCC患者的临床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相关。免疫组化实验显示,DKK1蛋白在临床分期Ⅲ+Ⅳ期TSCC组织中的阳性率高于Ⅰ+Ⅱ期TSCC组织。与癌旁组织相比,DKK1蛋白在TSCC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升高。Western blot实验显示DKK1蛋白在TSCC细胞Cal27中的表达高于正常口腔上皮细胞HOEC。在TSCC细胞Cal27中敲低DKK1的表达后,β-catenin、p-p65和p65蛋白表达量减少。结论DKK1在TSCC组织和细胞中高表达且发挥重要作用,其可能作为TSCC早期诊断和药物治疗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鳞状细胞癌 DKK1 Β-CATENIN p-p65 P65
下载PDF
川芎对天麻中天麻素及其代谢产物体内药动学的影响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明妍 冯梦晗 +7 位作者 刘洁 刘力榕 闫晓宁 屈碧琼 潘绮雪 刘璐璐 贾志鑫 肖红斌 《中成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513-3519,共7页
目的考察川芎对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苷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大川芎方(3.9 g/kg)、天麻(0.78 g/kg)溶液(10 mL/kg),于0、0.08、0.16、0.25、0... 目的考察川芎对天麻中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苷体内药动学的影响。方法1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大川芎方(3.9 g/kg)、天麻(0.78 g/kg)溶液(10 mL/kg),于0、0.08、0.16、0.25、0.50、0.75、1、2、4、6、8、12、24 h采血;72只大鼠随机分为2组,分别灌胃给予大川芎方(7.8 g/kg)、天麻(1.56 g/kg)溶液(10 mL/kg),采集脑组织,HPLC-MS/MS法测定天麻素及其代谢产物血药浓度,计算主要药动学参数。结果与天麻组比较,大川芎方组大鼠血浆中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C_(max)升高(P<0.01),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C_(max)降低(P<0.01);天麻素T_(max)、MRT_(0~24)h延长(P<0.01);天麻素、对羟基苯甲醇、对羟基苯甲酸AUC_(0~24)h、AUC_(0~∞)升高(P<0.01),CL_(z/F)降低(P<0.01),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苷CL_(z/F)升高(P<0.05);对羟基苯甲醇V_(z/F)降低(P<0.01),而大川芎方组大鼠脑组织中C_(max)、AUC_(0~24)h、AUC_(0~∞)、V_(z/F)升高(P<0.05,P<0.01)。结论川芎配伍天麻后,可显著影响天麻素及其代谢产物在大鼠血浆、脑组织中的体内药动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天麻 天麻素 对羟基苯甲醇 对羟基苯甲酸 对羟基苯甲醛-O-β-D-吡喃葡萄糖苷 体内药动学 HPLC-MS/MS
下载PDF
基于碳量子点的水果中β-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方法研究
19
作者 李博聪 黄高 +6 位作者 苏柯 李俊丽 闫新雨 何梦瑶 江秀明 何丽君 向国强 《河南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2-88,共7页
荧光法测定β-葡萄糖苷酶(β-D-glucosidase,β-Glu)活性具有简单、灵敏的特点,探索荧光法测定β-Glu活性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茶汤(柑普茶)为碳源,通过自放热反应快速制备碳量子点(carbon dots, CDs),以其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内滤... 荧光法测定β-葡萄糖苷酶(β-D-glucosidase,β-Glu)活性具有简单、灵敏的特点,探索荧光法测定β-Glu活性的新方法具有重要意义。以茶汤(柑普茶)为碳源,通过自放热反应快速制备碳量子点(carbon dots, CDs),以其为荧光探针,基于荧光内滤效应建立了β-Glu活性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所制备的CDs具有类石墨结构,粒径约4.5 nm,主要含有C、O、N等元素;CDs的最佳激发波长320 nm,最佳发射波长385 nm。将对硝基苯酚(p-nitrophenol,p-NP)加入CDs溶液中,能引起CDs的荧光强度明显降低,且CDs荧光猝灭程度lg(I_(0)/I)与p-NP浓度呈线性关系,基于此建立了一种定量分析p-NP的方法。利用对硝基苯基-β-D-吡喃葡萄糖苷(p-NPG)在β-Glu催化作用下产生p-NP,通过荧光猝灭作用测定p-NP浓度可间接测定β-Glu活性。该方法的检出限为0.074 U/L,线性范围0.1~20 U/L。研究发现,CDs的发射谱带(385 nm)与p-NP在400 nm处的吸收峰有较大光谱重叠,且CDs的荧光寿命在加入p-NP后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p-NP对CDs的荧光猝灭机理为内滤效应。实际样品分析表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可应用于水果中β-Glu活性的测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汤 碳量子点 Β-葡萄糖苷酶 酶活性 对硝基苯酚
下载PDF
野生型DNA聚合酶β转染Eca-109细胞后增变基因表型变化 被引量:1
20
作者 郑乃刚 高涵昌 +3 位作者 吴景兰 裴迎新 王一菱 董子明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085-1090,共6页
目的:探讨野生型DNA聚合酶β(polbeta)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后对其增变基因表型的效应。方法:将经过鉴定的重组pcDNA3.1质粒(插入野生型,wt)-polbeta转染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将Eca-109细胞分为3组:转染实验组(E)、空质粒转... 目的:探讨野生型DNA聚合酶β(polbeta)转染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后对其增变基因表型的效应。方法:将经过鉴定的重组pcDNA3.1质粒(插入野生型,wt)-polbeta转染培养的人食管癌Eca-109细胞。将Eca-109细胞分为3组:转染实验组(E)、空质粒转染对照组(C1)和未转染对照组(C2)。应用原位杂交技术显示wt-polbeta和wt-p53的杂交信号,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显示POLB-免疫反应性(IR)和多药耐受(MDR1)-IR,免疫印迹显示wt-polbeta和突变(mt)-polbeta的带型,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结果:polbeta免疫印迹结果显示E组呈现增强的wt-polbeta主带,C1、C2组呈现很弱wt-polbeta主带和显著突变的(mt)-polbeta主带(P<0.01);polbeta免疫细胞化学结果显示E组的强信号定位于细胞核内,C1、C2组信号皆很弱(P<0.01)。E组的wt-polbeta及wt-p53原位杂交的信号强于C1、C2组(P<0.01)。E组MDR1的免疫反应性和增殖与分化细胞的比率低于C1、C2组(P<0.01)。结论:wt-polbeta转染的Eca-109细胞呈现wt-polbeta及wt-p53表达上调而mt-polbeta及MDR1表达下调的增变基因表型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生型DNA聚合酶β 转染 DNA聚合酶β-p53-MDR1表达亚群 增变基因表型 ECA-109细胞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