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02篇文章
< 1 2 6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干湿循环影响的残积土μ–CT扫描与渗流模拟
1
作者 安然 陈昶 牛玉璋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28-235,共8页
花岗岩残积土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其孔隙结构常因炎热多雨环境引起的干湿循环而发生扩张,改变土体的渗透性能,诱发工程事故。为了揭示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细微观结构与渗透特性的演变规律,对原状样进行0到8次的脱湿–吸... 花岗岩残积土广泛分布于中国东南沿海地区,其孔隙结构常因炎热多雨环境引起的干湿循环而发生扩张,改变土体的渗透性能,诱发工程事故。为了揭示干湿循环作用下花岗岩残积土细微观结构与渗透特性的演变规律,对原状样进行0到8次的脱湿–吸湿处理,开展微米计算机层析(μ–CT)扫描试验以获取土体的3维数字化模型,并结合扫描结果与AVIZO软件进行多通道渗流模拟,最后根据试验结果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探究了土体孔隙体积分布与渗透系数的演化规律。结果表明:根据μ–CT扫描的图像结果,花岗岩残积土内部结构被划分为赤铁矿、石英、黏土和孔隙;3维重构模型反映了孔隙结构的扩张与连通模式,孔隙数量和尺寸在干湿循环过程中明显提高,孔隙率和孔隙连通率均与循环次数呈正相关;根据孔隙体积分布曲线可将土中孔隙分为微孔、中孔、大孔和裂隙4种类别,小体积微孔在干湿循环过程中逐渐转化为大体积的连通裂隙;3维渗流模型中的流线数量和分布密度随干湿循环次数增加而明显提高,由渗流模拟计算得到的绝对渗透率和渗透系数也不断增大;渗透系数的计算值总体上与实测值的演化规律相符,说明基于μ–CT扫描结果的渗流模拟可作为评价土体渗透特性的一种辅助手段。研究结果为深入了解花岗岩残积土渗流特性的环境损伤效应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残积土 干湿循环 μ-CT扫描 3维数字化模型 渗流模拟
下载PDF
一类无界时滞微分新古典增长模型的μ-稳定性
2
作者 王薇 詹倩 《湖南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4-19,共6页
借助于新的分析技巧,研究了一类具有无界时滞的微分新古典增长模型,建立了所研究模型平衡点的存在性和μ-稳定性的充分条件,并给出数值算例用以说明所获理论结果的有效性,补充了已有文献中的相关结果。
关键词 微分新古典增长模型 μ-稳定性 无界时变时滞
下载PDF
半群中的(λ,μ)-模糊理想(英文) 被引量:12
3
作者 姚炳学 《模糊系统与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23-127,共5页
在半群中给出了(,λμ)-模糊子半群和各种(,λμ)-模糊理想的概念,讨论了它们的一些性质,并给出了各种(,λμ)-模糊理想的充分必要条件。
关键词 μ)-模糊子半群 μ)-模糊左理想 μ)-模糊右理想 μ)-模糊理想 μ)-模糊双理想
下载PDF
(λ,μ)-模糊子半环与(λ,μ)-模糊理想
4
作者 陈桂英 王林山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年第3期203-206,230,共5页
引入了(λ,μ)-模糊子半环及半环的(λ,μ)-模糊左理想、(λ,μ)-模糊右理想、(λ,μ)-模糊双边理想、(λ,μ)-模糊双理想的概念,讨论了它们的一些较好的性质,并给出各种(λ,μ)-模糊理想的等价刻划.
关键词 μ)-模糊子半环 μ)-模糊左理想 μ)-模糊右理想 μ)-模糊双边理想 μ)-模糊双理想
下载PDF
环的(λ,μ)-模糊同态 被引量:2
5
作者 郝翠霞 姚炳学 《井冈山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4年第5期11-17,共7页
模糊同态是模糊代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可由不同的模糊映射产生。本文利用(λ,μ)-模糊映射给出了环的(λ,μ)-模糊同态的定义,从而研究了(λ,μ)-模糊同态下(λ,μ)-模糊子环和(λ,μ)-模糊理想的对应关系及若干性质,最后建立了环的(... 模糊同态是模糊代数学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可由不同的模糊映射产生。本文利用(λ,μ)-模糊映射给出了环的(λ,μ)-模糊同态的定义,从而研究了(λ,μ)-模糊同态下(λ,μ)-模糊子环和(λ,μ)-模糊理想的对应关系及若干性质,最后建立了环的(λ,μ)-模糊同态基本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模糊映射 μ)-模糊子环 μ)-模糊理想 μ)-模糊同态
下载PDF
(λ,μ]-商模糊子群 被引量:5
6
作者 祝令江 姚炳学 吴宝增 《鲁东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年第2期108-110,共3页
根据(λ,μ]-模糊子群和(λ,μ]-正规模糊子群的概念,给出了(λ,μ]-商模糊子群的定义,并讨论了其性质;同时丰富和完善了(λ,μ]-模糊子群和(λ,μ]-正规模糊子群的性质.
关键词 μ]-模糊子群 μ]-正规模糊子群 μ]-商模糊子群
下载PDF
μ-阿片受体基因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疼痛敏感性及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关系 被引量:2
7
作者 朱琨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440-1443,共4页
目的探讨μ-阿片受体基因(OPRM1)基因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疼痛敏感性及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带状疱疹(HZ)患者170例,并依据3个月后有无PHN分为PHN组(90例)和非PHN组(80例)。对可能影响PHN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 目的探讨μ-阿片受体基因(OPRM1)基因多态性与带状疱疹后神经痛(PHN)患者疼痛敏感性及阿片类药物用量的关系。方法收集带状疱疹(HZ)患者170例,并依据3个月后有无PHN分为PHN组(90例)和非PHN组(80例)。对可能影响PHN发生的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PHN中、重度疼痛患者不同基因型间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状态特质焦虑量表评分及睡眠质量评分。结果初治时间超过72 h、急性期重度疼痛、基因型GG是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HN轻度疼痛、中度疼痛和重度疼痛组中,GG基因型分布频率明显升高;PHN中、重度疼痛组不同基因型患者48 h阿片类药物用量依次明显增加,且GG基因型患者用药量最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初治时间超过72 h、急性期重度疼痛、基因型GG是PH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PRM1基因多态性可能是引起PHN患者阿片类药物药效学个体差异的遗传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疼痛敏感性 μ-阿片受体 基因多态性 阿片类药物
下载PDF
内吗啡肽2对神经病理性痛大鼠背根神经节内μ-阿片受体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谢雨杉 刘海帆 +1 位作者 孙騊 万法萍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833-1840,共8页
目的探讨在内吗啡肽2(EM2)的镇痛过程中,μ-阿片受体(MOR)的表达变化及胞内囊泡转运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性痛组和药物组,病理性痛为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NP)。... 目的探讨在内吗啡肽2(EM2)的镇痛过程中,μ-阿片受体(MOR)的表达变化及胞内囊泡转运对其变化的影响。方法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病理性痛组和药物组,病理性痛为坐骨神经分支选择性损伤(SNI)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NP)。药物组为鞘内注射EM2的NP大鼠。采用免疫荧光单标染色和免疫印迹方法检测MOR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以及Rab7蛋白表达量的变化,采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方法检测MOR/Rab7和MOR/LAMP1免疫阳性标志物的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病理性痛组大鼠背根神经节(DRG)内MOR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降低(P<0.05),Rab7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高(P<0.05);MOR/Rab7免疫阳性标志物占Rab7或MOR、MOR/LAMP1免疫阳性标志物占LAMP1或MOR阳性标志物的比例均增高(P<0.05)。鞘内多次注射EM2后,病理性痛大鼠的后足缩足反应阈值明显增高(P<0.01),DRG内MOR总蛋白和磷酸化蛋白的表达量增高(P<0.05),Rab7的表达量降低(P<0.05)。MOR/Rab7阳性双标产物占Rab7或MOR阳性标志物、MOR/LAMP1阳性双标产物占LAMP1或MOR阳性标志物比例均降低(P<0.05)。结论在镇痛过程中,EM2抑制SNI的NP大鼠DRG内Rab7的表达,减少MOR向溶酶体运输,促进MOR复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吗啡肽-2 μ-阿片受体 背根神经节 神经病理性痛 囊泡运输
下载PDF
牛腰肌中μ-钙蛋白酶基因表达量和蛋白活性与嫩度的关系
9
作者 孙康乐 张轶铭 +6 位作者 宋晓凤 宁盼盼 冉静娟 侯俊杰 冀祥 文凤云 宋祯 《中国牛业科学》 2023年第6期4-8,共5页
牛肉嫩度是影响牛肉品质的重要因素,μ-钙蛋白酶是影响牛肉嫩度的关键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夏南母牛,夏南公牛,西门塔尔公牛肉中μ-钙蛋白酶mRNA表达量和蛋白活性与嫩度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年龄为48月龄的夏南母牛3头,18月龄的夏南公牛... 牛肉嫩度是影响牛肉品质的重要因素,μ-钙蛋白酶是影响牛肉嫩度的关键酶。本研究的目的是探究夏南母牛,夏南公牛,西门塔尔公牛肉中μ-钙蛋白酶mRNA表达量和蛋白活性与嫩度的关系。本研究选取年龄为48月龄的夏南母牛3头,18月龄的夏南公牛3头,15月龄的西门塔尔公牛3头,以腰最长肌为研究对象。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不同品种牛腰最长肌中μ-钙蛋白酶mRNA表达量;采用酪蛋白酶谱法分析成熟3 d时不同样品μ-钙蛋白酶活性的差异;通过剪切力测定不同品种牛腰最长肌肉质嫩度的差异。结果发现:3个样品牛肉中μ-钙蛋白酶基因mRNA表达量差异不显著(P>0.05);夏南牛与西门塔尔牛肉中μ-钙蛋白酶活性差异极显著(P<0.01);夏南牛与西门塔尔牛剪切力差异极显著(P<0.01)。结论:3个样品腰最长肌中μ-钙蛋白酶的mRNA表达量与牛肉嫩度无显著相关性,夏南母牛比夏南公牛嫩度好,夏南公牛比西门塔尔公牛嫩度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肉 μ-钙蛋白酶 酪蛋白酶谱法 荧光定量PCR 嫩度
下载PDF
广义拓扑空间中的μ-正规与g_μ-正规空间
10
作者 关惠梅 白世忠 《五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2期1-4,共4页
在广义拓扑空间中引入μ-正规和gμ-正规空间的概念,建立它们与μ-Ti空间(i=0,1,2,3,4)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μ-正则空间和μ-正规空间的一些性质.
关键词 广义拓扑空间 μ-正则空间 μ-正规空间 gμ-正规空间 μ-Ti空间(i=0 1 2 3 4)
下载PDF
群的(λ,μ)-模糊同态 被引量:1
11
作者 郝翠霞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6-12,共7页
模糊同态作为模糊代数学的重要概念,是相应经典概念的推广,它可以由不同的模糊映射产生.本文提出了(λ,μ)-模糊映射的概念,并且利用该(λ,μ)-模糊映射给出了群的(λ,μ)-模糊同态的定义,从而研究了(λ,μ)-模糊同态下(λ,μ)-模糊子... 模糊同态作为模糊代数学的重要概念,是相应经典概念的推广,它可以由不同的模糊映射产生.本文提出了(λ,μ)-模糊映射的概念,并且利用该(λ,μ)-模糊映射给出了群的(λ,μ)-模糊同态的定义,从而研究了(λ,μ)-模糊同态下(λ,μ)-模糊子群间的对应关系及若干性质,最后建立了(λ,μ)-模糊同态基本定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模糊子群 μ)-模糊映射 μ)-模糊同态
下载PDF
半群中诱导(λ,μ)-模糊双理想与(λ,μ)-模糊内理想
12
作者 王晓玲 《辽东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3期220-223,共4页
在(λ,μ)-模糊子半群概念的基础上,引入由一个模糊子集诱导出的(λ,μ)-模糊双理想与(λ,μ)-模糊内理想,并研究了这两种(λ,μ)-模糊理想的性质。
关键词 生成(λ μ)-模糊子半群 诱导(λ μ)-模糊双理想 诱导(λ μ)-模糊内理想
下载PDF
关于μ-双全纯映射的延拓
13
作者 苏简兵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年第4期7-9,共3页
讨论μ-方程组同胚解的边界延拓。
关键词 μ-全纯映射 条件R_μ μ-射影
下载PDF
共表达人μ阿片受体与Gq蛋白的稳定细胞株的建立及功能鉴定
14
作者 石晶晶 张毅 +3 位作者 陈学军 朱思庆 王陈 李丽琴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24-30,共7页
建立共表达人μ阿片受体(humanμ-opiatereceptor,hMOR,OPRM)与Gq蛋白的CHO-Flp In稳定细胞模型,并鉴定其药理学功能,可为体外高通量筛选靶向OPRM的药物奠定基础。该研究首先构建重组表达质粒OPRM-pcDNA5/FRT,并进行鉴定;然后通过脂质... 建立共表达人μ阿片受体(humanμ-opiatereceptor,hMOR,OPRM)与Gq蛋白的CHO-Flp In稳定细胞模型,并鉴定其药理学功能,可为体外高通量筛选靶向OPRM的药物奠定基础。该研究首先构建重组表达质粒OPRM-pcDNA5/FRT,并进行鉴定;然后通过脂质体转染法将OPRM-pcDNA5/FRT、GqG66Di5-pIRES/puro3和FLP重组酶质粒POG44共转染CHO-Flp In细胞,经抗性加压和有限稀释法挑取耐药单克隆,采用FLIPR钙信号检测方法筛选阳性克隆株;最后,通过RT-q PCR对细胞中的OPRM和GqG66Di5m RNA表达水平进行检测,并选用OPRM激动剂DAMGO和抑制剂Naloxone对稳定细胞株的药理学功能进行鉴定。结果显示:经酶切确定了重组质粒的正确构建;通过重组质粒转染、抗生素加压筛选以及钙信号测定获得22个具有活性的克隆细胞株,其中15号细胞株的荧光信号值最高,命名为Gq-OPRM1-CHO;与对照组相比,Gq-OPRM1-CHO细胞组中OPRM与GqG66Di5基因m RNA水平分别升高约400倍和120倍;在Gq-OPRM1-CHO细胞中,FLIPR钙信号检测激动剂DAMGO的EC_(50)为0.02±0.002μmol/L,抑制剂Naloxone的IC_(50)为0.04±0.003μmol/L。该研究成功建立了OPRM与GqG66Di5蛋白稳定共表达的细胞模型Gq-OPRM1-CHO,该细胞株具有对OPRM激动剂和拮抗剂特异性反应的药理学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μ阿片受体 G蛋白耦联受体 钙离子 实时荧光检测分析系统 DAMGO
下载PDF
(λ,μ)-直觉模糊素理想
15
作者 陈奕娟 张诚一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3期23-25,82,共4页
给出了(λ,μ)-直觉模糊素理想的两种定义,并证明了这两种定义的等价性,同时基于给出的定义,讨论了(λ,μ)-直觉模糊素理想的一些相关性质.
关键词 μ)-截集 μ)-直觉模糊理想 μ)-直觉模糊素理想
下载PDF
μ理论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6
作者 李阁强 赵克定 +1 位作者 袁锐波 张彪 《航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228-233,共6页
研究μ理论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提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鲁棒控制策略。电液负载模拟器是一个复杂的机-电-液复合系统,且是一个强耦合、时变受控对象。综合考虑参数变化、模型变动和干扰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利用μ综合控制理论设计电... 研究μ理论在电液负载模拟器中的应用,提出电液负载模拟器的鲁棒控制策略。电液负载模拟器是一个复杂的机-电-液复合系统,且是一个强耦合、时变受控对象。综合考虑参数变化、模型变动和干扰等不确定性的影响,利用μ综合控制理论设计电液负载模拟器的鲁棒力控制器,并通过μ分析使用鲁棒力控制器时系统的鲁棒稳定性和鲁棒性能。给出使用鲁棒力控制器和经典力控制器时的实验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所设计鲁棒力控制器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液负载模拟器 μ综合 μ分析 鲁棒 不确定性
下载PDF
一类无界时变时滞血红细胞模型的μ-稳定性
17
作者 唐旭勇 龙志文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5期583-587,共5页
研究了一类具有无界时变时滞的血红细胞模型(Lasota-Wazewska模型),利用新的数学分析技巧和方法,建立了所研究模型正平衡点的存在性和μ-稳定性.相比于已有文献关于该模型的稳定性结果,本文所建立的稳定性更具一般性.最后,给出一个数值... 研究了一类具有无界时变时滞的血红细胞模型(Lasota-Wazewska模型),利用新的数学分析技巧和方法,建立了所研究模型正平衡点的存在性和μ-稳定性.相比于已有文献关于该模型的稳定性结果,本文所建立的稳定性更具一般性.最后,给出一个数值例子来说明理论结果的合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细胞模型 Lasota-Wazewska模型 平衡点 存在性 μ-稳定 无界时变时滞
下载PDF
(λ,μ)-模糊商环及其同构定理
18
作者 张蒙蒙 尹玉祥 《聊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1期18-21,26,共5页
在(λ,μ)-模糊子环与(λ,μ)-模糊理想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λ,μ)-模糊商环与(λ,μ)-商模糊子环的若干性质,最后建立了(λ,μ)-模糊商环的同构定理.
关键词 μ)-模糊子环 μ)-模糊理 μ)-模糊商环 μ)-商模 糊子环 同构定理
下载PDF
从R-μ-T关系研究成果看我国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措施 被引量:22
19
作者 白绍良 李刚强 +1 位作者 李英民 韦锋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44-151,共8页
本文在归纳整理国内外单自由度非弹性体系R-μ-T规律的研究成果和多自由度非弹性体系R-μ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了在建筑结构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中选择合适的地震力降低系数R和严格程度与其对应的抗震措施是在抗震设计中实现设防目标... 本文在归纳整理国内外单自由度非弹性体系R-μ-T规律的研究成果和多自由度非弹性体系R-μ规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强调了在建筑结构传统抗震设计方法中选择合适的地震力降低系数R和严格程度与其对应的抗震措施是在抗震设计中实现设防目标,特别是实现强震下性态控制的核心手段。在就这一核心手段对各国抗震设计规范进行对比后发现,国外规范无一例外地遵循了R-μ基本准则,只有我国建筑抗震设计多年来采用相同的R值,但抗震措施从9度区到7度区逐级下降,不符合R-μ基本准则的设计手法。已完成的严格按照我国规范要求设计的典型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多波输入非弹性动力分析初步证实,由于采用这种与R-μ基本准则不符的设计手法,我国钢筋混凝土建筑结构的抗震能力与其所在烈度区的抗震需求相比从9度区到7度0.15 g区逐级下降。这一问题应引起国内学术界和设计界的重视、研究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μ-T关系 R-μ基本准则 抗震措施 性态控制
下载PDF
一维链状μ-氯(氧)-三苄基锡的合成和结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陈志敏 王剑秋 +2 位作者 邝代治 冯泳兰 张复兴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1186-1190,共5页
合成了两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苄基锡化合物:一维链状μ-氯-三苄基锡(1)和一维链状μ-氧-三苄基锡(2),经X-射线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体学参数:a=0.8553(3)nm,b=1.0814(4)nm,c=1.9681(7)nm,... 合成了两种具有新型结构的苄基锡化合物:一维链状μ-氯-三苄基锡(1)和一维链状μ-氧-三苄基锡(2),经X-射线方法测定了化合物的晶体结构。晶体结构(1)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体学参数:a=0.8553(3)nm,b=1.0814(4)nm,c=1.9681(7)nm,V=1.8204(11)nm3,Z=4,Dc=1.560g·cm-3,μ(MoKα)=15.47cm-1,F(000)=856,R1=0.0597,wR2=0.1415。晶体结构(2)属正交晶系,空间群为P212121,晶体学参数:a=1.9823(4)nm,b=1.0891(2)nm,c=0.8611(17)nm,V=1.8590(6)nm3,Z=4,Dc=1.458g·cm-3,μ(MoKα)=13.76cm-1,F(000)=820,R1=0.0327,wR2=0.0648。配合物中锡原子均呈五配位畸变三角双锥构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一维链 μ-氯-(三苄基)锡 μ-氧-(三苄基)锡 合成 晶体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