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2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楚辞研究范式的开创与定型——从贾谊到王逸
1
作者 汤洪 李丹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69-76,共8页
汉代是千年楚辞学的开创期,为后世楚辞学提供了基本研究范式。这一时期的楚辞研究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从贾谊到贾逵,评价屈原或抑或扬的论争,影响后世两千余年的评屈格局;二是从刘安到王逸,他们奠定了《楚辞》注疏之学的主流道路;三是... 汉代是千年楚辞学的开创期,为后世楚辞学提供了基本研究范式。这一时期的楚辞研究主要有三条路径:一是从贾谊到贾逵,评价屈原或抑或扬的论争,影响后世两千余年的评屈格局;二是从刘安到王逸,他们奠定了《楚辞》注疏之学的主流道路;三是从司马迁到刘向,他们开启《楚辞》文献分类整理之路。梳理汉代楚辞学的开创与定型之路,是进一步探究楚辞学发展与演变脉络的第一步,亦是楚辞学史研究的重要一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楚辞 刘安 王逸
下载PDF
2021年屈原及楚辞研究综述
2
作者 方铭 史凤云 《云梦学刊》 2024年第5期25-37,共13页
屈原及楚辞的学术研究历史悠久,2021年继续呈现出持久生命力,各类专著、学术论文等成果迭出,涉及屈原精神与文化影响研究、楚辞文本研究、楚辞学史研究、宋玉研究、楚辞海外传播与翻译接受研究等诸多领域。
关键词 屈原 楚辞 楚辞学史 宋玉 楚辞传播
下载PDF
楚地家园的建构、回望与寻找——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
3
作者 杨一帆 周建忠 《语文学刊》 2024年第3期77-82,共6页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旨在以生态维度审视楚地人民的美好生存与诗意栖居。“家园”是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根基与依托,而《楚辞》通过“回望”的独特视角探寻“家园”的本源意义;通过独特的“返乡”场域探寻“家园”的情感意义;... 生态美学视域下的《楚辞》研究旨在以生态维度审视楚地人民的美好生存与诗意栖居。“家园”是人与自然万物共生的根基与依托,而《楚辞》通过“回望”的独特视角探寻“家园”的本源意义;通过独特的“返乡”场域探寻“家园”的情感意义;通过“招魂”的独特美学特性探索“家园”的生存意义。在建构、回望与寻找家园的书写中,既有求觅大地、家园与家国的现实意义,更有精神层面的寻觅与救赎。本文拟基于楚地独特的文化生态与文化风貌,深入剖析《楚辞》在建构、回望与寻找家园书写中的独特理解与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家园” 生态美学 楚文化
下载PDF
战损古籍的修复研究——以明万历套印本《楚辞》修复为例
4
作者 杨林玫 《山东图书馆学刊》 2024年第1期101-105,共5页
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明万历套印本《楚辞》因遭受“五三惨案”弹片洞入,导致其主要破损状况为书叶撕裂、缺损。由于战损古籍的修复案例在古籍修复研究中鲜少涉及,且本书纸张厚度、性能较为特殊,其纸张、破损情况都具有特例性,因此本文从补... 山东省图书馆馆藏明万历套印本《楚辞》因遭受“五三惨案”弹片洞入,导致其主要破损状况为书叶撕裂、缺损。由于战损古籍的修复案例在古籍修复研究中鲜少涉及,且本书纸张厚度、性能较为特殊,其纸张、破损情况都具有特例性,因此本文从补纸选配和修复方法的叠加上阐释其特殊性,以期为战损古籍的修复研究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籍修复 战争损伤 楚辞
下载PDF
处境、心态与话语特色——再论《离骚》的创作时间
5
作者 唐旭东 《云梦学刊》 2024年第2期35-43,共9页
在《离骚》中屈原几次提到为了坚持理想和高尚的人格,宁愿投水自杀。有两次明确指明要效法彭咸投水自杀,其中“愿依彭咸之遗则”是否为此意尚有争议,而“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却是明确无疑的。还有一次虽未提到彭咸,但表明“宁溘死以流亡... 在《离骚》中屈原几次提到为了坚持理想和高尚的人格,宁愿投水自杀。有两次明确指明要效法彭咸投水自杀,其中“愿依彭咸之遗则”是否为此意尚有争议,而“吾将从彭咸之所居”却是明确无疑的。还有一次虽未提到彭咸,但表明“宁溘死以流亡”之志,也是明确表示要投水自杀。另外,还有“伏清白以死直”亦可理解为“投水自杀”。在思想观念、人生价值认知、情感表达和对死的态度及方式上,《离骚》与绝大多数屈原自杀前一年内所作诗歌具有一致性,而明确提到“有鸟自南兮,来集汉北”的《抽思》以及比《抽思》创作时间更晚的《哀郢》《涉江》却无一字提到“彭咸”,无一字涉及“死”,据此可判定《离骚》非屈原流放汉北之作,其创作时间当在屈原晚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屈原 楚辞 《离骚》 创作时间
下载PDF
吴汝纶评点楚辞的流变及特征
6
作者 谢模楷 《安庆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4期21-25,共5页
吴汝纶是清代重要的评点大家,他的楚辞评点最早见于其朱笔手批吴启昌刻《古文辞类篹》本,后不断有增补,直到民国三年(1914)吴汝纶《古文辞类篹评点》刊行。期间吴汝纶评点楚辞的主要内容,已通过《桐城吴氏古文读本》广为流布。吴汝纶评... 吴汝纶是清代重要的评点大家,他的楚辞评点最早见于其朱笔手批吴启昌刻《古文辞类篹》本,后不断有增补,直到民国三年(1914)吴汝纶《古文辞类篹评点》刊行。期间吴汝纶评点楚辞的主要内容,已通过《桐城吴氏古文读本》广为流布。吴汝纶评点楚辞所引诸家评识,以桐城派楚辞学为主,也与诸家所编选本的刊刻和传播有关。吴汝纶评点楚辞,受到桐城古文派的影响,从义理、考据、辞章等方面入手,兼具史学、文学与朴学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汝纶 楚辞 桐城派
下载PDF
楚辞之天象书写
7
作者 梁利栋 《鹿城学刊》 2024年第1期11-16,共6页
楚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天学传统,因而楚辞中有大量的天象书写。在巫文化和理性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屈原对天象的态度具有矛盾性,既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神话化的天象,又在《天问》中质疑天文神话。楚辞之天象书写具有抒情性、象喻性,在遣词造句... 楚国具有源远流长的天学传统,因而楚辞中有大量的天象书写。在巫文化和理性思潮的双重影响下,屈原对天象的态度具有矛盾性,既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神话化的天象,又在《天问》中质疑天文神话。楚辞之天象书写具有抒情性、象喻性,在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上影响了汉赋之天象书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汉赋 天象书写
下载PDF
王逸《楚辞章句》的“楚辞”思想
8
作者 张峰屹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1期4-17,共14页
王逸眼中的楚辞,与今天的普遍认知差距较大。他认为楚辞“依托《五经》以立义”,有着与《五经》同样的性质。因此,王逸在注释《楚辞》时,采用经学“章句”的体例,以揭示《楚辞》的“讽谏”“教化”意义为其思想核心。一言以蔽之,王逸持... 王逸眼中的楚辞,与今天的普遍认知差距较大。他认为楚辞“依托《五经》以立义”,有着与《五经》同样的性质。因此,王逸在注释《楚辞》时,采用经学“章句”的体例,以揭示《楚辞》的“讽谏”“教化”意义为其思想核心。一言以蔽之,王逸持守的是有汉以来“诗言志”的思想传统。王逸“楚辞”思想中展露的一些理论新意——如重情、重兴,也都未能脱出“诗言志”的思想框架,都需要纳入汉代诗学思想史中去看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逸 《楚辞章句》“楚辞”观 汉代诗学思想史
下载PDF
元好问《中州集》和楚辞
9
作者 黄震云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1期82-86,共5页
元好问编写的《中州集》是第一部金朝的诗词选集,共辑录了251位作家的2062首作品,意义重大。收录了宋代使者5人的84首诗词作品,还收了由辽入金的作家,和由金入元的作家作品。我们习惯上称为金代诗歌总集,不够确切。元好问在编写选集的时... 元好问编写的《中州集》是第一部金朝的诗词选集,共辑录了251位作家的2062首作品,意义重大。收录了宋代使者5人的84首诗词作品,还收了由辽入金的作家,和由金入元的作家作品。我们习惯上称为金代诗歌总集,不够确切。元好问在编写选集的时候,出于安全等方面考虑,尽量不收关于《楚辞》的作品。但对屈原的评价、对《离骚》的评价、《楚辞》的意象分析,以及金代人对屈原和楚辞的评价,《中州集》给出了答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好问 《中州集》 楚辞 屈原
下载PDF
太史公的楚辞学:《史记》屈原、贾生合传之因考辨——兼说今本《楚辞》篇次的来源之一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天鹏 《渭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5-23,共9页
前人关于《史记》中屈原、贾谊合传原因的讨论,多停留在现象总结的层面。从发生学角度,联系《史记》的全书体例和《屈原贾生列传》中对二人挫折人生的描述,可知该传创作的一个根本之因是寄托司马迁“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的“明世... 前人关于《史记》中屈原、贾谊合传原因的讨论,多停留在现象总结的层面。从发生学角度,联系《史记》的全书体例和《屈原贾生列传》中对二人挫折人生的描述,可知该传创作的一个根本之因是寄托司马迁“士贤能而不用,有国者之耻”的“明世观”。同时,司马迁在该传中还欲呈示其所创设的“楚辞学”。为了展示此学派的完整和规模可观,于是只得选贾谊来与屈原“合传”,甚至不惜破坏全书中的时间体例以及贾谊思想的丰富性、深刻性。另外,立足司马迁的楚辞学,考察处于其前后的刘安、刘向编《楚辞》的相关议题,可发现刘安作了《楚辞释文》式的编纂,逻辑未密,而刘向作了《楚辞补注》式的编纂则颇为成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司马迁 《史记》 《楚辞》 屈原 贾谊
下载PDF
奚禄诒《楚辞详解》文献价值考述
11
作者 孔志超 陈亮 《鹿城学刊》 2023年第1期11-15,39,共6页
在过往研究中奚禄诒生卒年不详,文章首次确认其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作为一介醇儒,他以六经视《楚辞》,以王佐之才视屈原。《易》学的熏陶让他“变而不失其正”,虽身历明、清两朝,但他不以朝代更替为恨,而更为重视孔孟道统的赓续。除了... 在过往研究中奚禄诒生卒年不详,文章首次确认其生于明万历三十九年。作为一介醇儒,他以六经视《楚辞》,以王佐之才视屈原。《易》学的熏陶让他“变而不失其正”,虽身历明、清两朝,但他不以朝代更替为恨,而更为重视孔孟道统的赓续。除了楚辞研究价值外,《楚辞详解》一书在地方文化、李杜诗歌研究方面亦可发挥其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详解》 奚禄诒 注疏特色 文献价值
下载PDF
论宋人对《文心雕龙》中《楚辞》批评的接受特点
12
作者 干江涛 梁祖萍 《镇江高专学报》 2023年第2期24-27,共4页
《文心雕龙》的《楚辞》批评对后世产生了广泛影响。宋代对刘勰《文心雕龙》中《楚辞》批评的接受呈现两个特点:类书的辑录与诗文集的化用;《文心雕龙》评《楚辞》提出的“异于经典之四事”之说在宋代得到广泛关注。
关键词 宋人 《文心雕龙》 《楚辞》批评
下载PDF
口传艺术“楚调唐音”歌吟词的音声意韵研究
13
作者 江赟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94-99,共6页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 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楚调唐音”歌吟是我国传统吟诵流派中的一个重要分支。“诗歌同体”“诗以歌传”是中国文学一个独特而又漫长的文化景观。歌吟的古雅音韵在世代传薪中建构了其特有的声音景观和审美意趣,通过以词为载体的歌吟音乐形态的分析,探寻歌吟中词的吟唱规律及其音声意韵的艺术观念,以丰富传统吟诵音乐形态的地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传艺术 “楚调唐音”歌吟 音乐形态 音韵
下载PDF
“儒缓”与“活法”:谢朓融摄诗骚的风格探析
14
作者 孙宝 《中原文化研究》 2023年第4期110-119,共10页
谢朓诗文创作承袭谢灵运以儒典缀辞的笔法,具有“儒缓”之风,表现为:其一,偏爱《诗经》,综用儒典;其二,兼重儒史,广征经子;其三,以儒家经义作为命题立意的宗旨;其四,以儒典礼仪记述为据,凸显祭祀、婚丧、节日游赏等朝仪的礼制内涵。谢... 谢朓诗文创作承袭谢灵运以儒典缀辞的笔法,具有“儒缓”之风,表现为:其一,偏爱《诗经》,综用儒典;其二,兼重儒史,广征经子;其三,以儒家经义作为命题立意的宗旨;其四,以儒典礼仪记述为据,凸显祭祀、婚丧、节日游赏等朝仪的礼制内涵。谢朓作为永明新体诗的主将,以“清”为主体风格,由于人品不敦厚、积学不醇厚、措辞不朴厚、主题不鸿厚、文旨不渊厚,从而造成清代以来文论家对其“清而不厚”的成见。不过,深厚的儒学修养与融摄诗骚的实践,又使之呈现“活法”之美。谢朓“活法”的本质在于通过韵节婉畅的形式兼顾典实之深与倩丽之美,在诗律运用中赋予诗歌精工绮丽的外壳,诗骚合用则是其古雅而凄艳风格生成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谢朓 儒缓 活法 融摄诗骚
下载PDF
楚辞的疗愈功能:文本解读、历史归因与逻辑机制
15
作者 代娜 《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68-73,共6页
楚辞文辞协调、音韵优美,且“文”与“韵”之间协同度高,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具沉浸感的艺术体验与情感抚慰。楚辞之所以具有这种疗愈功能,不仅与屈原的自我疗愈、两汉文学疗愈的发展有关,也与楚民长期的祭祀疗愈不无关系。历经两千多年的... 楚辞文辞协调、音韵优美,且“文”与“韵”之间协同度高,能够给人们带来极具沉浸感的艺术体验与情感抚慰。楚辞之所以具有这种疗愈功能,不仅与屈原的自我疗愈、两汉文学疗愈的发展有关,也与楚民长期的祭祀疗愈不无关系。历经两千多年的历史沉淀,楚辞文化通过心理暗示、社会认同、宣泄补偿、回归升华等有机统一的疗愈机制,一直为文学阅读疗愈实践提供着充沛的能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 语言疗愈 疗愈功能 屈原
下载PDF
汉代君臣的楚辞接受与屈原评论——以君臣关系为视角的考察
16
作者 段亚广 《文学与文化》 2023年第1期28-36,共9页
汉代君臣是楚辞由楚地向全国传播的主要推动力量,帝王的喜好是楚辞兴盛于文坛的重要动因。汉代的王公贵胄和文臣群体都参与了楚辞的传播、结集和经典化过程。对屈原忠君思想的评价以及进退出处问题的讨论,是汉代君臣楚辞接受的重要内容... 汉代君臣是楚辞由楚地向全国传播的主要推动力量,帝王的喜好是楚辞兴盛于文坛的重要动因。汉代的王公贵胄和文臣群体都参与了楚辞的传播、结集和经典化过程。对屈原忠君思想的评价以及进退出处问题的讨论,是汉代君臣楚辞接受的重要内容。基于各自不同的身份立场和政治境遇,汉代君臣对楚辞做出了不同的评价与解读,体现了汉人在国家走向大一统中央集权过程中对君臣关系的思考。汉人对楚辞的接受与批评,成就了楚辞在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代 楚辞 君臣关系 屈原评论
下载PDF
洪兴祖《九歌》补注的阐释成就
17
作者 董方伯 《北方论丛》 2023年第2期88-96,共9页
对《楚辞补注·九歌》的阐释成就具体考察,可以更为切实地理解洪兴祖的楚辞阐释。洪兴祖利用了“补注”的形式,注意对文本背景知识的考察,尤其是在地理、名物等方面的考证,以考据为名发挥己见。洪兴祖之“集大成”,不仅表现在对各... 对《楚辞补注·九歌》的阐释成就具体考察,可以更为切实地理解洪兴祖的楚辞阐释。洪兴祖利用了“补注”的形式,注意对文本背景知识的考察,尤其是在地理、名物等方面的考证,以考据为名发挥己见。洪兴祖之“集大成”,不仅表现在对各家说法的汇总,更在于对已有的阐释思路的接受与发展。洪兴祖较前人注家拥有更广阔的文学史视野,并对字音研究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兴祖 《楚辞补注》 《九歌》
下载PDF
敦煌写卷《渔父歌沧浪赋》探析
18
作者 苏慧霜 《鹿城学刊》 2023年第1期21-28,共8页
敦煌遗书主要是唐五代时期的写本和刻书,其中伯二四八八、伯二六二一、伯二七一二收录《渔父歌沧浪赋》(三卷)。同时,敦煌旧钞亦见存《楚辞音》残卷,敦煌遗书与残卷的发现,见证隋唐《楚辞》的流传。本文就敦煌遗书中的《渔父歌沧浪赋》... 敦煌遗书主要是唐五代时期的写本和刻书,其中伯二四八八、伯二六二一、伯二七一二收录《渔父歌沧浪赋》(三卷)。同时,敦煌旧钞亦见存《楚辞音》残卷,敦煌遗书与残卷的发现,见证隋唐《楚辞》的流传。本文就敦煌遗书中的《渔父歌沧浪赋》写卷分析,从楚辞到唐赋,观察辞赋同源流变的轨迹,思考敦煌《楚辞》研究的新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楚辞渔父 渔父歌 沧浪赋 楚辞音 敦煌写卷 唐赋
下载PDF
清代楚辞学研究的拓展与深化——评陈欣教授《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
19
作者 严琴 许松 《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5期82-86,共5页
陈欣教授勤奋治学,潜研于清代楚辞文献之渊薮十余年,通过多方考证、钩沉索隐,撰成《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一书。该书对清代楚辞学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特点:旁搜远绍,资料详实;引证博赡,考证细密;视野开阔,思路新颖。... 陈欣教授勤奋治学,潜研于清代楚辞文献之渊薮十余年,通过多方考证、钩沉索隐,撰成《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一书。该书对清代楚辞学文献进行了深入的挖掘,体现出以下三方面特点:旁搜远绍,资料详实;引证博赡,考证细密;视野开阔,思路新颖。该书以新颖的视角揭橥清代楚辞学的特点与成就,不仅将清代楚辞学的研究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学术水平,并且为建构楚辞学史提供新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楚辞学文献考释》 清代 楚辞学 文献
下载PDF
用典与原型:从楚辞到左思《咏史诗》的诗史演进
20
作者 李鹏飞 《江苏海洋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3年第2期55-65,共11页
借助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诗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基于文本细读,梳理从楚辞体至左思《咏史诗》的用典技巧和对士的原型建构。提出屈原依循类比思维、借助排比式用典、形成文学原型和认知原型并纳入古今对比的诗歌结构,以此作为情志的表现和人... 借助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诗学的原型范畴理论,基于文本细读,梳理从楚辞体至左思《咏史诗》的用典技巧和对士的原型建构。提出屈原依循类比思维、借助排比式用典、形成文学原型和认知原型并纳入古今对比的诗歌结构,以此作为情志的表现和人格的典范,并支撑修养操守和政治批判的功能。左思《咏史诗》在对楚辞体组诗用典技巧的接受基础上,建立了咏史诗体以结构养深情的用典美学品格。在楚辞的贤才与贞臣、两汉拟骚体诗的君子以及《古诗十九首》的游士的基础上,发展出寒士的原型范畴。认知原型的诗学表达促进了文学美感的发生,奠定了五言诗咏史诗体的基本美学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典 认知原型 楚辞 左思 《咏史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