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桐城派“因声求气”理论源流考辨
被引量:2
- 1
-
-
作者
任雪山
-
机构
南京大学文学院
合肥学院中文系
-
出处
《甘肃理论学刊》
CSSCI
2013年第2期142-147,共6页
-
文摘
"因声求气"理论是桐城派文论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论的精粹。其渊源向上可以追溯到先秦,是对孟子、曹丕、刘勰、沈约、韩愈、朱熹等人的继承和发展;向下又是对后来理论的开拓与奠基,特别是在桐城派内部,从姚鼐到方东树、曾国藩,再到吴汝纶、张裕钊、贺涛等,对之更是推崇备至,世代承袭。五四以后,朱光潜用现代理论丰富和完善了这一理论,并赋予其以现代学术形态,为中国传统文艺理论的现代化提供了一个极佳的范例。
-
关键词
因声求气
桐城派
刘大槐
源流
-
Keywords
comprehending spirit from reading aloud ,Tongcheng School
Liu Dakui
Origin and develop- ment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桐城派的“因声求气”
- 2
-
-
作者
赵栋栋
-
机构
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
-
出处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59-61,共3页
-
文摘
刘大通过总结古人学古的经验,总结出“因声求气”的学文方法,强调通过熟读吟咏古人的作品领会古人的神气,使“义法说”具体化,为中国的古文理论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姚鼐在学习刘大的基础上,深入发展并系统化了“因声求气”的理论,提出了学古的“死法”与“活法”,把诗法与文法紧密地联系了起来,使这一理论更具有可操作性。
-
关键词
桐城派
学古
神气
因声求气
活法
-
Keywords
Tongcheng Scholar School
studying ancient prose
spirit
“comprehending spirit from reading aloud”
connotative method
-
分类号
I206.2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因声求气”:桐城派对声韵美的不懈追求
- 3
-
-
作者
邓心强
-
机构
扬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
-
出处
《理论与现代化》
CSSCI
2014年第3期92-98,共7页
-
基金
扬州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第53批"中国博士后"项目"桐城派文体学研究"
项目编号:2013M531408
+1 种基金
2013年度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
批准号:1301156C
-
文摘
在以诗为文从事古文创作的带动下,桐城派提出"因声求气"说,表现出对声韵美的追求和推崇。此派古文创作在刘大櫆神气、音节、字句理论和姚鼐及其弟子对熟读、精诵、涵咏、妙悟的推动下,异常重视文字声音带给读者的听觉冲击,这在中国散文诸多流派中别树一帜。它极大地提升了桐城派散文的文体品格,尽显其汉语之美。
-
关键词
桐城派
因声求气
声韵
音节
精诵
涵咏
妙悟
-
Keywords
Tong Cheng School
comprehending spirit from reading aloud
Phonological
Syllable
Deacon
Soak
Intuition
-
分类号
I206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朗读教学的审美魅力
- 4
-
-
作者
刘雪梅
-
机构
六盘水市第三中学
-
出处
《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年第1期79-81,共3页
-
文摘
以朗读为契机,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活动,完成了解、赏析、理解、品味、联想、运用的学习目标,从而获取认知世界、处理信息、发展审美思维、体验生活的方式与方法。
-
关键词
朗读
赏析
理解
品味
联想
运用
-
Keywords
read aloud,understand,appreciate and analyze,comprehend,taste,connect,use.
-
分类号
G623.2
[文化科学—教育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