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吴闿生说杜与桐城派杜诗学在民国时期的传衍——以《古今诗范》为中心
1
作者 王松涛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8-149,共12页
吴闿生是清季民国时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编《古今诗范》选录精审,评点详赡,在桐城派诗歌选本系列中尤具典型性。是选选评杜诗细密周全,涉及五七言古律诸体,所评涵括杜诗性情论、笔法论、章法论、风格论诸多方面:推崇阐扬杜诗流... 吴闿生是清季民国时期桐城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其所编《古今诗范》选录精审,评点详赡,在桐城派诗歌选本系列中尤具典型性。是选选评杜诗细密周全,涉及五七言古律诸体,所评涵括杜诗性情论、笔法论、章法论、风格论诸多方面:推崇阐扬杜诗流露之至性至情,细致评析“生龙活虎”“凌空倒影”“穷神尽相”等杜诗用笔之法,揭橥杜甫七律连章体的体式特色,聚焦探析杜诗“沉”“雄”风格。吴氏杜诗学既继承了传统杜诗学思想的精髓,又赓续发扬了桐城派诗学的批评传统,堪为民国时期桐城派杜诗学的集成典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闿生 杜诗学 《古今诗范》 桐城派
下载PDF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拓荒与奠基——陶希圣创办《食货》的史学意义 被引量:12
2
作者 向燕南 尹静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91-101,共11页
陶希圣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究竟占有何种地位?陶希圣最大的史学贡献,是创办和主持了《食货》半月刊。《食货》的创办,是陶希圣对中国社会史论战作学术反思以及在政治失意后转向教学之境遇的一个结果,也是适应时代思想和学术发展的需要... 陶希圣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究竟占有何种地位?陶希圣最大的史学贡献,是创办和主持了《食货》半月刊。《食货》的创办,是陶希圣对中国社会史论战作学术反思以及在政治失意后转向教学之境遇的一个结果,也是适应时代思想和学术发展的需要,开拓历史研究新领域的一个结果。《食货》创办的史学意义,在于明确打出“社会史专攻”的旗帜,对于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开展,起到了拓荒与奠基的作用,在中国史学融入世界史学新潮的历程中,起到了推进的作用。《食货》的成功,得益于陶希圣在会通史料与理论之研究理路上的探索。所有这些对他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上的地位作了最好的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陶希圣 《食货》 社会经济史
下载PDF
论元杂剧《庞居士误放来生债》题材来源及其价值 被引量:2
3
作者 谭伟 《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43-47,共5页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是元杂剧中以佛教居士为主人公 ,赞美疏财仗义、扶困济贫 ,批判金钱罪恶、世风衰微的典型作品 ,堪称元曲中之《钱神论》。明清亦有多种以庞居士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和传奇 ,但学者们很少注意到它。对剧中题材之来源及...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是元杂剧中以佛教居士为主人公 ,赞美疏财仗义、扶困济贫 ,批判金钱罪恶、世风衰微的典型作品 ,堪称元曲中之《钱神论》。明清亦有多种以庞居士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和传奇 ,但学者们很少注意到它。对剧中题材之来源及其价值情况作一些探讨 ,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戏曲的发展脉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庞居士误放来生债》 借古讽今 古代戏曲 居士 元杂剧 题材来源 价值 主旨
下载PDF
“和实生物”视角下的社会创新设计 被引量:2
4
作者 杨先艺 王乔萌 《包装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6期72-78,共7页
目的对中国传统谋事造物哲学“和实生物”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其内涵以及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在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探寻我国传统思想在社会创新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文... 目的对中国传统谋事造物哲学“和实生物”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其内涵以及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在万众创新经济发展新常态背景下,探寻我国传统思想在社会创新设计中的运用。方法主要运用文献研究、归纳总结、案例分析等方法。通过阅读分析文献,研究和实生物思想的来源,并简要介绍其在各个领域的运用。进一步分析和实生物思想在当代的现实意义,同时对社会创新设计进行介绍,用和实生物重新诠释社会创新设计进程。结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视角下的社会创新设计是一个“存异”“致和”而“生物”的过程,和实生物引申出的设计本体观、资源互补观、循环求新观、协同发展观可为社会创新设计提供有力的设计指导和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实生物 社会创新设计 跨学科协作 系统思维
下载PDF
从古代习俗看词义训释 被引量:4
5
作者 汪少华 《古汉语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77-80,共4页
本文试以涉及婚姻、生育二例,谈谈古代习俗对于词语训释的价值。一是不熟悉习俗导致训释不得要领,《触龙说赵太后》“必勿使反”的“反”特指休弃,“持其踵”是亲迎之际赵太后给女儿穿屦的动作;二是根据习俗纠正注释错误,《勾践灭吴》... 本文试以涉及婚姻、生育二例,谈谈古代习俗对于词语训释的价值。一是不熟悉习俗导致训释不得要领,《触龙说赵太后》“必勿使反”的“反”特指休弃,“持其踵”是亲迎之际赵太后给女儿穿屦的动作;二是根据习俗纠正注释错误,《勾践灭吴》“生三人、生二人”不能释为“一胎生三个婴儿、一胎生两个婴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习俗 词义训释 注释 “持其踵”“必勿使反”“生三人”
下载PDF
彝族八卦哲学与彝族图籍的五行观念
6
作者 段吉福 《中州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95-102,共8页
在彝族古代文化思想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八卦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彝族在本民族思维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文化中的八卦哲学,并对之加以民族化的再创造所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在彝族古典文献中所保存的"五生十成... 在彝族古代文化思想中,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八卦哲学思想体系,它是彝族在本民族思维传统的基础上,吸收了汉文化中的八卦哲学,并对之加以民族化的再创造所形成的新的思想体系,呈现出自己鲜明的特点。在彝族古典文献中所保存的"五生十成""十生五成"图及其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是在"层累构造"的过程中,彝族思想家结合自身民族的理解创制出来的,是用阴阳五行观念揭示宇宙自然万物产生、发展、变化的规律和原理的形象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卦 阴阳 五行 五生十成 十生五成
下载PDF
口口相传“和(hùo)实生物”——试论口语戏曲生态优势
7
作者 谭卉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 2007年第1期24-28,共5页
中国有近四百个口语戏种,从杂多民歌到单一声腔再到多腔拌和(huo)再到当下的戏歌,印证着花部(口语)戏曲“世之腔调三十年一变”的古训的相对正确。也是中国戏曲音乐衍展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正如沧海桑田一般是绝不顾及人的... 中国有近四百个口语戏种,从杂多民歌到单一声腔再到多腔拌和(huo)再到当下的戏歌,印证着花部(口语)戏曲“世之腔调三十年一变”的古训的相对正确。也是中国戏曲音乐衍展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正如沧海桑田一般是绝不顾及人的好恶而渐行渐远,无法阻止也不能挽回。口语戏曲的蓬蓬勃勃、青春永葆,全赖于其口口相传而后“和(hùo)实生物”的生态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口相传 “和(hùo)实生物” 口语戏曲 生态优势
下载PDF
彝族五生十成图解析
8
作者 孙仕辉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74-79,共6页
参照彝族古文献 ,并借助于国外天文软件以及自制的太阳系行星运行动画图 ,对行星的运动进行观测 .发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在“合日”、“冲日”等过程中 ,它们的位移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所不同 .但表现出来的规律与彝族五... 参照彝族古文献 ,并借助于国外天文软件以及自制的太阳系行星运行动画图 ,对行星的运动进行观测 .发现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在“合日”、“冲日”等过程中 ,它们的位移与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有所不同 .但表现出来的规律与彝族五生十成图中的阴阳点 (黑点和白圈 )对应得非常之好 .由此推断 :彝五生十成图代表的就是在一定的时期内五大行星和太阳的相对位移 ,它们表述的是天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图 太阳系行星 太阳 冲日 水星 金星 土星 画图 参照 天空
下载PDF
五年琱生■、六年琱生■铭文补释 被引量:13
9
作者 刘桓 《故宫博物院院刊》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48-52,共5页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两铭的几处疑难字句及通篇大意作了新的释读。提出“伯氏”应指召伯虎,为涉讼的男一方。“宕其叁”、“宕其贰”,“宕其贰”、“宕其一”恰与《周礼·夏官·大司马》上地、中地计赋办法相合。两铭所...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就两铭的几处疑难字句及通篇大意作了新的释读。提出“伯氏”应指召伯虎,为涉讼的男一方。“宕其叁”、“宕其贰”,“宕其贰”、“宕其一”恰与《周礼·夏官·大司马》上地、中地计赋办法相合。两铭所反映的琱、召两家之土田纠纷,以碉氏赔偿贝和归还多占的土田(邑)做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宣王 铭文 “五年琱生毁铭” “六年生琱毁铭” 土地纠纷
原文传递
元代的蒙汉双轨修史:《太祖实录》小字注解探微
10
作者 张晓慧 《中央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0-176,共7页
《圣武亲征录》《元史》和《史集》是元史研究的基础文献,相互之间的传抄关系尚无定论。《圣武亲征录》和《元史》,在正文之外还有小字注解。二者的小字注解有重合之处,内容包括人物指代、汉语翻译、并行纪年。相关内容在《史集》和元... 《圣武亲征录》《元史》和《史集》是元史研究的基础文献,相互之间的传抄关系尚无定论。《圣武亲征录》和《元史》,在正文之外还有小字注解。二者的小字注解有重合之处,内容包括人物指代、汉语翻译、并行纪年。相关内容在《史集》和元末史书《通鉴续编》中都有体现。上述史籍的共同史源可以追溯到《太祖实录》。小字体例和内容表明,《太祖实录》应是先用汉文写成的,随后翻译成蒙古文,进而为《史集》所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史》 《圣武亲征录》 《史集》 《实录》 史源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