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圣贤情结与英雄精神:论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两个向度
1
作者 李小白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27,共13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精神沃土。作为传统理想人格的象征,“圣贤”与“英雄”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蕴历史发展特色,不断书写着民族精神辉煌。原初“圣贤”为神权、王权混合产物,表达着上古...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国传统理想人格的精神沃土。作为传统理想人格的象征,“圣贤”与“英雄”撷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深蕴历史发展特色,不断书写着民族精神辉煌。原初“圣贤”为神权、王权混合产物,表达着上古文化建构时期的国家政治理想,其垂教后世,演变成为一种民族文化情结。“英雄”作为人格褒词,是汉代大一统文化建构形成之后的思想创新,表达了冲破门阀观念的时代愿望。圣贤借助法统力量,意重道德层面的感召;英雄具有民间特性,意在危难之时的匡救。圣贤文化与英雄文化通过不同视野,阐发各自对社会与人生的理想认知,形成了不同的话语体系,二者融通交互,促进文明理性升华。特别是圣贤文化本初意蕴的回归、英雄文化人民性的凸显,使得理想人格在继承传统的同时更加注重实践性,进而成为民族精神中引领人心、涵养气概、提升境界、激励奋进的力量。深入发掘圣贤情结与英雄精神的文化底蕴,分析传统理想人格内涵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有助于厘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传承的历史脉络,也能为当下“见贤思齐、崇尚英雄、争做先锋”提供文化借鉴的依据和助推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贤情结 英雄精神 人民英雄 理想人格 见贤思齐
下载PDF
论德性的人格力 被引量:2
2
作者 陈根法 汤剑波 《杭州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6期35-38,共4页
德性作为人格主体自身的价值,是一个人的真正的徽标。德性作为人格尊严的根据,同时提升了人格的境界。这种内在的人格力量必然要放射出光辉,成为他人效仿的榜样,在实践中发挥着磁场力、导向力和辐射力的作用。
关键词 德性 人格 榜样 圣贤之士
下载PDF
孔子的理想人格思想 被引量:5
3
作者 王丰先 《兰州交通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2期42-45,共4页
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对中国古代士人的影响至深至巨,其中儒家人格理想思想更是古代士人立身行事的准则。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提出士、君子、圣人三部曲的人格理想思想,并以“仁”贯穿其始终,确立了道德在... 儒家作为中国文化的主干,对中国古代士人的影响至深至巨,其中儒家人格理想思想更是古代士人立身行事的准则。作为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第一次完整而系统地提出士、君子、圣人三部曲的人格理想思想,并以“仁”贯穿其始终,确立了道德在人格理想中的主体地位,对于儒家乃至于整个古代知识分子的人格修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更为重要的是孔子还建构了圣王合一的圣人观,把人格的完善与人民的福祉、社会的进步和天下的太平联系起来,塑造了中国士人关注社群、关注民生的优良传统,对于中国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历久弥新的价值与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子 人格理想 君子 圣人
下载PDF
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 被引量:2
4
作者 任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76-80,共5页
本文从心灵境界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作者认为,理解中国先圣的思想,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生命智慧与经验知识;二、不可言说与可以言说;三、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对于中国先圣的思想而言,深刻体悟比罗... 本文从心灵境界的角度入手,探讨了进入中国先圣思想的方法问题。作者认为,理解中国先圣的思想,应当注意三个问题:一、生命智慧与经验知识;二、不可言说与可以言说;三、个性体验与心灵境界。对于中国先圣的思想而言,深刻体悟比罗列知识更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先圣思想 方法论 生命智慧 经验知识 个性体验 心灵境界
下载PDF
“崇圣”意识的现代政治学意蕴及其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李艳丽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年第2期171-175,共5页
民主政治的顺利推进需要一定的政治心理来支撑。中国传统“崇圣”意识并没有随着旧制度的坍塌而湮灭,也没有在经历一系列文化运动和政治运动后而消解,反而以新的内容形式——权威性人格、道德政治功能的放大,来影响当前中国的政治发展。
关键词 崇圣 权威性人格 政治发展
下载PDF
王阳明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 被引量:8
6
作者 王学斌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8-34,共7页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王阳明都是一位极为关键的人物,其教育思想体系,内涵丰富,极具当代价值。王阳明教育思想以启发引导为前提,以立志成圣为目标,以随人分限为原则,以事上磨练为津筏,次序得当,体大思精。我们应秉持"...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乃至中国历史上,王阳明都是一位极为关键的人物,其教育思想体系,内涵丰富,极具当代价值。王阳明教育思想以启发引导为前提,以立志成圣为目标,以随人分限为原则,以事上磨练为津筏,次序得当,体大思精。我们应秉持"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的宗旨,用反本开新的思路,以知行合一的方式,持事缓则圆的心态,于学思践悟中深化对其教育思想体系的认知和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阳明教育思想 启发引导 立志成圣 知行合一 随人分限 次序得当 事上磨练
下载PDF
功名人生的审美超越——诗人杜甫“人”“圣”之辨 被引量:1
7
作者 张轶男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4期98-101,共4页
"人"与"圣"是诗人杜甫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人"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杜甫,也看到了我们自己。对杜甫的终生矛盾、心战不已就有了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那既是时代政治的结果,也是文化思想的产... "人"与"圣"是诗人杜甫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人"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杜甫,也看到了我们自己。对杜甫的终生矛盾、心战不已就有了同情的理解、理解的同情,那既是时代政治的结果,也是文化思想的产物,更是人性的普遍存在。其"圣"的一面让我们看到了杜甫终生奔走避难,不只为身体得其所,更是为心灵求解脱,他怀着永恒的乡愁寻找精神的家园,寻找一片"乐土",那里既是自家安乐处,也是黎庶苍生安乐处。杜甫的伟大可敬之处就在这里,他实现了个体的、名利的,以及时代的巨大超越,也实现了从"圣"到"人"的超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甫 功名 审美超越
下载PDF
情智兼得方为圣人——论王弼的理想人格 被引量:2
8
作者 李茂叶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3期76-80,共5页
王弼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具有超拔的智慧而不滥用智慧,“圣人有情论”还圣人以正常人的生命情感和自然之性,把人格神还原为普通人。在树立“圣人”这一人格典范时,王弼将儒家的理想融入道家的自然,以道家的思想改造传统的儒家经学,形... 王弼的理想人格是圣人,圣人具有超拔的智慧而不滥用智慧,“圣人有情论”还圣人以正常人的生命情感和自然之性,把人格神还原为普通人。在树立“圣人”这一人格典范时,王弼将儒家的理想融入道家的自然,以道家的思想改造传统的儒家经学,形成其“内道外儒”的人格特征,在对经学的重新阐释中将道家推向历史的前台,掀起魏晋玄风,中国哲学思想在这里出现了大的转折,对后世的文学、美学、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人格 超拔的智慧 圣人有情论 内道外儒 王弼研究
下载PDF
“圣”之原型考——兼论中国古代的圣人观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卫东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6年第11期10-17,共8页
文章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圣的原型是远古之巫祝。巫祝藉气与神相通,这就是“虚静”、“心斋”的由来。圣最显著的品格是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人生关怀,圣是道的体现者,由此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内倾性特征。在远古时期... 文章用大量的资料论证了圣的原型是远古之巫祝。巫祝藉气与神相通,这就是“虚静”、“心斋”的由来。圣最显著的品格是与“天地合其德”,天人合一是中国人最根本的人生关怀,圣是道的体现者,由此确立了中国文化的内倾性特征。在远古时期,圣被认为具有极大的超自然力量,至今“圣”仍有“智慧”之义。随着“圣”的逐步道德化,圣最终被作为理想人格的最高境界,“内圣外王”是中国古代政治的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人合一 理想人格 内圣外王
下载PDF
论龚自珍的“豪杰”理想人格 被引量:3
10
作者 潘树国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4期34-38,共5页
针对正统儒家至高至大的"圣人"人格,龚自珍提出了平民化的理想人格———"豪杰",这一理想人格为传统人格向近代人格的转换提供了思想养料。
关键词 龚自珍 理想人格 圣人 豪杰
下载PDF
魏晋玄学与刘勰思想——兼论《文心雕龙》与《刘子》的体用观 被引量:1
11
作者 林其锬 《许昌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4期43-48,共6页
南朝是一个玄风复阐、三教连衡的时代,表现为儒道会通、佛学玄化及诸家思想的大融合。在本体论上表现为道本儒末,体用一如等特征,在圣贤观上既孔老同尊,又认为孔子高于老子,孔为圣老为贤。刘勰的《文心雕龙》与《刘子》体现了这一时代... 南朝是一个玄风复阐、三教连衡的时代,表现为儒道会通、佛学玄化及诸家思想的大融合。在本体论上表现为道本儒末,体用一如等特征,在圣贤观上既孔老同尊,又认为孔子高于老子,孔为圣老为贤。刘勰的《文心雕龙》与《刘子》体现了这一时代思潮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玄学思潮 体用观 圣贤观 刘勰思想
下载PDF
近代传统知识分子人文精神论略——以京东名士史梦兰为个案
12
作者 樊孝东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212-214,共3页
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审视。张平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唤起河北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必将对河北文化建设进而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内源性推动作用;梁世和认为,燕赵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孕育了既追求圣贤之学又... 专题文章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审视。张平认为,在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唤起河北人的文化自觉意识,必将对河北文化建设进而对河北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内源性推动作用;梁世和认为,燕赵地域文化的独特性孕育了既追求圣贤之学又充溢豪侠之气的"圣贤-豪侠"人格,这一人格兼顾内圣与外王,与现代社会的发展方向颇相契合;郝晏荣认为,在近代中国文化面临历史转型的关键时刻,燕赵人文精神呈疲惫与断层之势,并未完成历史自觉意识与社会理性观念的建构;冯小红和纪兴从人文精神与地域经济近代化的辩证关系入手,认为在近代河北高阳织布业的兴起和发展中,当地独特的人文精神起了决定作用;樊孝东以传统知识分子史梦兰为个案,对其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囿于传统儒家文化的政教囹圄进行了探讨,认为在近代社会转型的动荡中,史梦兰弃仕归隐、闭门笃学既是个人的无奈,更是传统儒家知识分子在近代中国的矛盾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人文精神 传统知识分子 近代转型 中国国民性 个案 名士 论略 中华民族精神 封建体制 19世纪
下载PDF
早期儒家的“时圣”人格境界义解
13
作者 张军 《北京行政学院学报》 2003年第3期82-86,共5页
早期儒家的“圣人”人格理论构想包含着两个基本层面 ,一个是理想的 ,具有终极性价值的“内圣外王”人格境界 ,另一个是现实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时圣”人格境界。在早期儒家人格理论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 ,“圣”的人格境界存在着由“形... 早期儒家的“圣人”人格理论构想包含着两个基本层面 ,一个是理想的 ,具有终极性价值的“内圣外王”人格境界 ,另一个是现实的、具有实践价值的“时圣”人格境界。在早期儒家人格理论的历时性发展过程中 ,“圣”的人格境界存在着由“形而上”到“形而下”的思维转型态势 ,这种思维转型态势是与早期儒家对于“时”的认识深化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以“时”援“圣” ,以及将非主体性范畴———“时”的主体化努力 ,早期儒家在现实价值实践中也完成了从汲汲于“内圣外王”人格境界向“时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儒家 人格 时圣 价值理想
下载PDF
浅谈士的人格定型
14
作者 蒋玉兰 《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67-68,共2页
中国知识分子的人格形成经历了一个由设计到现实定型的过程,是一个由“内圣外王”的“圣人”人格,到“外圆内方”的“名士风流”的过程,是一种理想与现实相揉合的人格,一直影响着古往今来的知识分子。
关键词 知识分子 人格 圣人 名士
下载PDF
康有为多重文化个性探析
15
作者 吴雪玲 《东方论坛(青岛大学学报)》 2004年第2期98-103,共6页
康有为的一生曲折复杂而又充满传奇,其文化个性亦具有多重性和矛盾性,这是那个时代所赋予的。深入细致地考察其文化个性,将会有助于我们了解康有为及那一段历史。虽然存在种种时代和个人的局限,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康有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 康有为的一生曲折复杂而又充满传奇,其文化个性亦具有多重性和矛盾性,这是那个时代所赋予的。深入细致地考察其文化个性,将会有助于我们了解康有为及那一段历史。虽然存在种种时代和个人的局限,但这丝毫不会影响康有为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英雄人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 圣徒 维新变法 专制
下载PDF
论修身为本的古今贯通
16
作者 景天魁 魏厚宾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2年第4期75-83,共9页
修身为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其以先秦儒家所确立的“修齐治平”为主要进路,发展出以孟子性善论为根基的内求和以荀子性恶论为根基的外在教化。这两者共同组成了古代士人“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修身为本的理想人格与现代的公民道德... 修身为本是中国文化的重要思想,其以先秦儒家所确立的“修齐治平”为主要进路,发展出以孟子性善论为根基的内求和以荀子性恶论为根基的外在教化。这两者共同组成了古代士人“内圣外王”的理想人格。修身为本的理想人格与现代的公民道德人格修养具有内在一致性。道德人格的内在性、实践性、超越性是修身为本思想实现古今贯通的逻辑基础,其主要体现在个人、社会和国家三个层面。修身为本既是自我管理的关键,也是良好社会风气形成的要因。修身为本为以德治国提供了有效的方法途径,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身为本 内圣外王 道德人格 以德治国
下载PDF
论《大学》中的人格境界——以《大学》“三纲”、“八目”为准绳
17
作者 杨昊 《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4年第2期38-44,共7页
以《大学》"三纲"、"八目"为标准,可以发现《大学》所提及的小人、民、人、君子、贤人、仁人和圣人等属于逐步提升的人格境界。小人、民达不到"三纲"的标准,民是"明德""萌而未发"之... 以《大学》"三纲"、"八目"为标准,可以发现《大学》所提及的小人、民、人、君子、贤人、仁人和圣人等属于逐步提升的人格境界。小人、民达不到"三纲"的标准,民是"明德""萌而未发"之人;人是有主体意识的,"明德"已发而未发,可能处在"格致正诚"的阶段之中,但是还达不到"修身"境地之人;君子能"明明德"、"亲民",能"修身"、"齐家"乃至"治国";贤人有德有才,能够"治国",且能坚守与实践仁德,但达不到"止于至善"而"平天下"的理想境地;仁人、圣人属于完美的理想人格境界,尤其是圣人,能"止于至善"而"平天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 小人 君子 圣人 人格境界
下载PDF
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及其现实意义
18
作者 石芳 《陇东学院学报》 2010年第6期38-41,共4页
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即"圣人无名"所体现的独善其身的人生观,"神人无功"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政治观,"至人无己"所体现的去知去欲的认识观。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真实性、理... 庄子逍遥游理想人格的基本内涵,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即"圣人无名"所体现的独善其身的人生观,"神人无功"所体现的自然无为的政治观,"至人无己"所体现的去知去欲的认识观。逍遥游理想人格具有真实性、理想性和幻想性。逍遥游理想人格对中国文人精神和大众人格构建具有深远影响,对于当前塑造健康人格具有重大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庄子 逍遥游 圣人 理想人格
下载PDF
王弼圣人有情说及其在教育思想史上的影响
19
作者 姜国钧 《现代大学教育》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68-70,共3页
针对汉儒性善情恶、圣人无情的人性论,王弼提出圣人有情说。此说开魏晋南北朝重情抑礼,调和情礼,缘情制礼的新风气,最终催生出了自然主义的教育观。影响所及,直达宋初,主要表现为唐至宋初诗赋取士不可动摇。
关键词 王弼 圣人有情说 缘情制礼 诗赋取士
下载PDF
从《十力语要》看熊十力的理想人格论
20
作者 刘龙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9-13,共5页
熊十力先生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儒家的圣贤人格,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遭遇重大危机的根源是人心的迷失和文化理想的没落。在熊先生看来,只有首先通过正人心,而成就儒家的圣贤人格,然后才可以开出民主和科学的新外王,才能够应对西方的挑战... 熊十力先生所追求的理想人格是儒家的圣贤人格,他认为近代以来,中国遭遇重大危机的根源是人心的迷失和文化理想的没落。在熊先生看来,只有首先通过正人心,而成就儒家的圣贤人格,然后才可以开出民主和科学的新外王,才能够应对西方的挑战。这就是熊先生理想人格论的基本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十力 《十力语要》 理想人格 儒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